博碩士論文 951205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18.219.185.67
姓名 鄭威聖(Wei-Sheng Ch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代臺灣街庄總理與地方社會:以吞霄街庄總理為中心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Role of the Neighborhood Zongli of Taiw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 Focus on the Tonsuyan Zongli)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的討論可分為兩個研究主軸,前半部探討清代臺灣街庄總理如何形成、發展,以及被清政府倚重責成的過程;後半部則選擇具有特別歷史意義的吞霄街庄總理作為討論對象,藉由長時間的觀察與區域的個案研究,探討地方權勢者如何競逐總理,並透過該職務進行各種資源的支配。
十九世紀清政府逐漸於里保區域下的街庄設置總理,藉以聯結廣大的地方社會,而總理自設置以來便不曾廢止,直至1895年清、日政權交替才終告停止。本文的研究指出,道光初年頻繁的地方動亂,致使福建上級官員在臺施行清庄聯甲政策,並交由總理以專責成,於是開啟總理一時權傾的機會。之後,總理的職權不斷被合法擴充,因此成為協助清政府治理地方與執行基層政務的首要人員。然而,當臺灣士紳階層逐漸形成之際,總理因權勢限於地方且身份逐漸低微,故日益難以與之競逐,於是總理的影響力將依地方局勢(競爭程度)不同而呈現出差異性。
在研究個案方面,本研究則具體說明總理制在地方社會的運作過程。終清一代,吞霄街庄總理始終都是清政府聯結當地社會的主要中介,這樣的原因來自當地士紳階層薄弱,致使總理成為地方顯著的領導人物。此外,當地總理常透過各種公私關係、人際網絡來建構與鞏固他們的地位與影響力,並且經由追隨官府討匪,晉身為軍功士紳,也進而出現強大家族壟斷鄉村政權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同治末年吞霄街商人勢力抬頭,他們開始透過結社與結合其他勢力,向軍功榮身的總理進行長期抗衡與競逐,甚至企圖透過國家司法管道奪回總理自咸豐年間以來所掌控的港口抽分權。
透過本文的探討,我們將能看到清政府如何建立起以總理為首的鄉治組織,以及總理如何支配地方資源並與官府交流,這將有助於我們理解清代街庄總理的歷史意義與地方發展的關係。
摘要(英) This thesis is separated into two main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reliance the Manchurian government had on the neighborhood Zonglis in Taiw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second section is a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role of the Zongli of Tonsuyan. Using a case study of the region over a long timeline,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how local men of power competed to be the Zongli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at rol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Manchurian government gradually installed Zonglis in villages to connect the extensive local communities.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Zongli system was never eliminated until 1895 when the Japanese authority took over. The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shows that due to numerous riots during early Daoguang, top officials in Fujian enforced the policies of qingzhuang and lianzhuang in Taiwan and gave the Zongli absolute power, thus creating a sudden opportunity of power for the Zongli. Afterward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Zonglis kept increasing by law, thus they became the first officers in helping the Manchurian government execute grassroot policies and govern locally. However, as the gentry class formed, the Zonglis’ status became increasingly lower,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Zonglis began to differ according to local situations and level of competition.
In the case study,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described the operations of the Zongli in the local community.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came to and end, the Zongli of Tonsuyan remained the main middleman betwee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Manchurian government. Due to the weak gentry class in the region, the Zongli became the significant leader in that region. The Tonsuyan Zonglis often used various ties and networks to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their status and influence. Also, they would follow the government in seeking out bandits with the reward being elevated to the gentry class. There were also cases of large families monopolizing power in the villages. Also notable is during late Tongzhi period, the businessmen of Tonsuyan, with connections to other forces, began a long-term counterbalance and competition against the Zongli. They even attempted to use legal means to recapture the power the Zongli had since Xianfeng monarchy to tax harbors.
Through this investigation, we can learn how the Manchurian government established village organizations with the Zongli at the helm. We also see how the Zongli allocated local resources and communicated with officials. This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Zongli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y.
關鍵字(中) ★ 團練
★ 聯庄
★ 吞霄地區
★ 總理
★ 清庄
★ 街庄自治權
關鍵字(英) ★ Lianzhuang
★ Qingzhuang
★ autonomy of the villages
★ Tuanlian
★ Zongli
★ Tonsuyan area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總理制的實施背景及其建立 15
第一節 漢人移墾社會的游民與械鬥 15
第二節 地方政府與保甲制度 19
第三節 總理制的推行 28
第二章 總理制的內涵 37
第一節 總理的設置與職權 37
第二節 總理的選任與相關規範 49
第三節 總理的社會地位 62
第四節 九芎林姜家的個案 67
第三章 吞霄街庄總理轄區的形成 71
第一節 吞霄地區的開發背景 71
第二節 吞霄社 80
第三節 漢人社會的建立 86
第四章 吞霄總理與地方社會 99
第一節 嘉道之際的鄭媽觀與地方社會 99
第二節 咸同之際的張阿晨與地方社會 118
第三節 同光之際的張鳳岐與地方社會 133
第四節 吞霄總理制的思考 142
結論 147
參考書目 151
附錄 161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檔案
《淡新檔案》,國立臺灣大學特藏組藏。
《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料戊編(一)》,北京:中華,1987年。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硏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天地會(
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五十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軍機處剿捕檔(五十二)》,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微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特藏。
洪安全主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洪安全主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洪安全主編,《清宮廷寄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年。
洪安全主編,《清宮宮中檔奏摺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年。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995-2009年。
張本政,《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孫爾準,《孫文靖公奏議》,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二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8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奏疏選彙》,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
(二)古文書、族譜
〈立杜賣田園盡根契字〉,同治二年十月,陳水木先生提供。
〈立找洗絕斷田根字〉,同治四年九月,陳水木先生提供。
〈立仁義約字〉,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吳學明老師提供。
〈立杜賣盡根店字〉,道光二十七年十月,李瑞峰先生提供。
〈立杜賣盡根店契字〉,道光二十九年二月,李瑞峰先生提供。
〈立邀請助辦份約字〉,道光十三年十二月,吳學明老師提供。
〈姜殿邦敘獎抄稿〉,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吳學明老師提供。
〈立甘愿和息字〉,光緒二年十月,陳水木先生提供。
〈立胎借銀字〉,光緒三年十月,陳水木先生提供。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霧峰林氏族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9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洪麗完,《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臺中:中縣文化,2002年。
蕭富隆、林坤山,《苑裡地區古文書集》,南投:臺灣文獻館,2004年。
陳水木、潘英海,《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輯》,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2年。
潘英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道卡斯古契文書圖文冊》,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5年。
鄭金輝,〈歷代祖宗紀念留存簿〉,手稿,年代不詳。
編者不詳,〈張氏祖譜〉,未刊,年代不詳,張桂琳先生提供。
(三)方志、其他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94年。
不著撰人,《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94年。
不著撰人,《新竹縣制度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伊能嘉矩著、臺灣省文獻會譯,《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5年。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 臺灣之部》,東京:富山房,1909年。
吳子光,《臺灣記事》,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松下芳三郎,《臺灣樟腦專賣志》,臺北: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 ,1924年。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新竹:新竹廳總務課,1905年。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南投:臺灣文獻會,1961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姚瑩,《東溟奏稿》,臺灣文獻叢刊第4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洪敏麟、陳漢光編,《臺灣堡圖集》,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69年。
洪麗完撰稿,《臺灣古文書》,臺中:臺中縣文化中心,1996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孫爾淮,《孫文靖公奏牘稿本》,天津:古籍,1987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
陳盛韶,《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菅武雄,《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出版資料不詳,1938年。
趙申喬,《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著,《清代臺灣方志彙刊》,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著,《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5年。
臺灣守備混成第一旅團司令部編,《臺灣史料》,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臺灣省文獻會譯,《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輯,《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雜詠合刻》,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地方課,《地方行政舊慣調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地方課,1904年。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蔡振豐,《苑裡志》,苗栗:苑裡鎮公所,2005年。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6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清賦一班》,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0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土地申告書》,手稿本,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年。
臨時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日日新報社,1905年。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丁光玲,《清代臺灣義民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日根,《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王世慶,《臺灣史料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志宇,《苑裡慈和宮誌》,苗栗:苑裡慈和宮管委會,2005年。
苗栗縣通霄鎮五南發展協會等,《珍藏五南:五南社區文史采風》,苗栗:苗縣五南社區發展協會,2009年。
中華綜合發展硏究院應用史學硏究所總編纂,《通霄鎮志》,苗栗:苗栗縣通霄鎮公所,2001年。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研究集》,第六集,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著,《清代臺灣農民起義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吉田東伍,《增補大日本地名辭書》,東京:富山房,1969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下)》,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臺中縣市‧花蓮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補遺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年。
李懷印,《華北村治──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國家與鄉村》,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立任等,《探索浩天宮》,臺中:中縣梧棲藝文協會,2005年。
邱秀堂,《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密察等撰文,《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8年。
吳密察等撰文,《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文建會,2005年。
吳晗、費孝通等箸,《皇權與紳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吳欣,《清代民事訴訟與社會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周榮德,《中國社會的階層流動:一個社區中士紳身份的研究》,上海:學林出版 社,2000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9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硏院社會學硏究所,2001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
徐炳憲,《清代知縣職掌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麥斯基爾(J.M.Meskill)著、王淑琤譯,《霧峰林家》,臺北:文鏡,1986年。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臺北:自立晚報社,1994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的作用》,上海:社會科學院,1991年。
張研、牛貫杰,《十九世紀中期中國雙重統治格局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許嘉猷,《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梁治平,《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90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
費孝通,《鄉土重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再版。
黃宗智,《華北小農經濟與變遷》,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黃宗智,《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上海:上海書店,2007 年。
黃旺成纂修,《臺灣省新竹縣志稿》,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7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1683-1842)》,臺北:天工書局,1983年。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鍾壬壽主編,《六堆客家鄉土誌》,臺北:常青出版社,1973年。
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魏光奇,《官治與自治:二十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縣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二)西文專書
Allee, Mark A. 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lmperial China: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Faure, Davi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L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e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Kuhn, Philip A.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Shepherd, John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吳俊瑩,〈由斥革總理看十九世紀北臺灣地方菁英與官府的權力互動〉,《政大史粹》,期8(2005年6月),頁35-65。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卷2期2 (1995年12月),頁5-52。
李文良,〈清初入籍臺灣法規之政治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期67(2007年11月),頁107-137。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臺灣風物》,卷39期2(1989年6月),頁1-41。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下)〉,《臺灣風物》,卷40期1(1990年3月),頁37-65。
康豹 (Paul R. Katz),〈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期64 (2000年3月),頁81-100。
康豹 (Paul R. Katz),〈慈祐宮與清代新莊街地方社會之建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期53 (1997年6月),頁71-78。
連瑞枝、莊英章,〈從一張古契談清代臺灣基層稅收組織的運作〉,《臺灣風物》卷46期1(1996年3月),頁181-202。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上)〉,《臺灣文獻》,卷31期4 (1980年12月),頁154-17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下)〉,《臺灣文獻》,卷32期1 (1981年3月),頁136-157。
許達然,〈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民變和社會結構〉,《臺灣文獻》,卷51期2(2000年6月),頁57-133。
張士陽,〈雍正九、十年の臺灣中部の先住民の反亂について〉,《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第6號(1988年),頁5-50。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18(2001年5月),頁203-242。
黃秀政,〈藍鼎元的積極治臺主張〉,《臺灣文獻》,卷28期2(1977年6月),頁109-120。
黃國峯,〈清代苗栗地區街庄自治組織的設置與發展〉,《暨南史學》,號7(2004年7月),頁91-149。
湯熙勇,〈論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北文獻》,期114(1995年12月),頁25-53。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臺灣風物》,卷30期2(198年6月),頁1-32。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期3(1983年6月),頁25-32。
(二)會議論文
林玉茹,〈閩粵關係與街庄組織的變遷──以清代臺灣吞霄為中心的討論〉,收錄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彙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2001年,頁81-99。
施添福,〈國家、里保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的官治與鄉治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會議,2007年12月20-21日。
許達然,〈清代臺灣民變探討〉,《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頁41-221。
黃富三,〈臺灣開港前後怡和洋行對臺貿易體制的演變〉,收錄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9年),頁81-106。
陳世榮,〈社會菁英:國家與地方社會間的另一股力量〉,發表於中研院近史所主辦,「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學術研討會」,2005年6月29日。
(三)學位論文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精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石弘毅,〈清代康熙年間治臺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吳俊瑩,〈臺灣代書的歷史考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熟番地權──以道卡斯族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邱玟慧,〈清代閩臺地區保甲制度之研究(1708-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施志汶,〈清康雍乾的治臺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之考察(1700-1900)〉,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徐煥昇,〈臺灣苗栗通霄客話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炎憲,〈清代臺灣治臺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陳玉貞,〈清代臺灣吏治研究──以刑名、錢糧職責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鳳虹,〈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的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國峯,〈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立惠,〈清季臺灣吏役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晉平,〈清代臺灣鄉約研究〉,私立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羅士傑,〈清代臺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1862-1868年)〉,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四、口述訪問
鄭威聖訪問,〈李瑞峰口述訪問紀錄〉,男性,2009年7月15、22日。
鄭威聖訪問,〈張守合口述訪問紀錄〉,男性,2009年5月21、28日。
鄭威聖訪問,〈張桂琳口述訪問紀錄〉,男性,2009年7月16、23日。
鄭威聖訪問,〈陳水木口述訪問紀錄〉,男性,2009年8月10日。
鄭威聖訪問,〈鄭金輝口述訪問紀錄〉,男性,2009年5月22、29日。
鄭威聖訪問,〈何仲源口述訪問紀錄〉,男性,2009年11月7日。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10-6-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