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史曜菖(Yao-chang Shih)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歷史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棺蓋,論未定:清代呂留良(1629-1683)思想、形象的抗拒與接受 (Undefined Final judgment: Resistance to and Acceptance of the Thought and Images of Lü Liuliang)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呂留良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儒者,他的聲名,既顯赫於生前,更為後世所熟知。大抵而言,人們對呂留良的認識,多起因於雍正朝時「曾靜案」之「牽累」。自此之後,身歿近半世紀之久的呂留良,不惟成清官方所欲嚴打之矢的,還被視作是「悖逆」之大案,且比附到眾多不同的案件之中。身為「明遺民」呂留良,在長久以來的理解中,幾乎均被以政治意圖作為評價標準,導致了呂留良某些刻板形象的確立。
本研究透過呂留良思想以及形象的查考,卻發現以往看法需要重新修正。就其內在的學術思想檢視,呂留良既沒有被人言之鑿鑿的抗清意志,反而可以從他的許多理念中,發現與清官方是近乎相同的態度。若是以長時間呂留良歷史形象的演化而言,則可以發現呂留良錯誤形象的定位與開展,應屬雍正朝的「逆案」所賦予的。歷經百餘年官方所強加之記憶,呂留良悖逆的形象遂為之確立。直至清末、民初階段,呂留良又重新的接受另一波轉化與利用,使之成為了民族先驅者的英雄角色。
從種種的資料呈現,筆者以為呂留良雖無反清的意圖或行動,但他的地位、意義與價值,則未因清政府之打擊而有所折損。例如呂氏強烈主張程朱為儒家發展之正宗,全力駁斥王學之「邪佞」,其奉此為學問及處世之圭臬,在清初學術史,實具不容抹煞之重要位置。此外,呂留良在「文化事業」的成就與表現,集結撰寫、收羅、評點、輯錄、刊刻、出版、販售於一身,不僅為時人所樂道,也因為出版之傳播,得以聲名大噪。
由於曾靜案的緣故,已經棺蓋的呂留良,遭到了清官方戮屍梟示、挫骨揚灰的命運。至於呂留良在學術思想、文化事業的實際面貌,則自此受到大眾的忽視與扭曲,清官方的主導,實建構出後世對呂留良的新認識。由於涉及眾多文本的輾轉傳寫與長時間的演變,加上不同時期世人對呂留良的接納與否,都增添其形像的複雜性,也見到政治、學術、思想與傳播的互動與影響。
|
摘要(英) |
Lü Liuliang was an important scholar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His reputation is not only illustrious, but also known to posterity. A great part of the reason why Lü Liuliang is known to people is the “involvement” of the Zeng Jing case happened in Yongzheng Emperor. From then on, Lü Liuliang, who has been dead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 becomes the main target of Qing Government’s attack, a special example of rebellion against Qing Dynasty, and a model of lots of cases.
Being a Ming loyalist in Qing Dynasty, Lü Liuliang, as we learn from the past, was appraised according to his political intention. A stereotype image of Lü Liuliang has been built since nobody doubts who he is or what he has done. However, the way of looking at Lü in the past needs some amendment by examining Lü’s theories and appearances. It is easy to find from Lü’s academic works that he does not hold anti-Qing will as people are convinced. On the contrary, a lot of Lü’s politics ideas are just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spread of the wrong image of Lü has been created since the anti-Qing case broke out. The officials imposed the memories for over a century, after that, the revolted image of Lü was exactly established and lasted until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lso, it was till then, people reaccepted and turned the image of Lü to a positive model, and used it to set up a hero and a pioneer of nation in anti-Qing.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Lü Liuliang has no intention or practice of anti-Qing all the way. Furthermore, his position,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n the Confucian school should not be ignored even though he repeatedly becomes a target attack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For example, Lü strongly advocates that Cheng-Zhu School is the orthodox Confucian system and makes an all-out effort to refute the opinion that Wang School is evil. This opinion, as a discipline, is the criterion Lü uses to judge everything. He does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Besides, Lü shows his achievement and representation on his Cultural establishments. People praise that he can compose, collect, criticize, compile, engrave publications, sell publications, and so on. He also wins an excellent reputation for publication of the mass media.
Because of Zeng Jing case, Lü Liuliang’s corpse is disinterred as his head is severed and exposed. Qing government leads the image of Lü Liuliang; from then on, people start to neglect and distort Lü’s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thought and cultural businesss. By the records of texts and the change of time, we can not only find that the course of history of resistance to and acceptance of Lü Liuliang gets complicated, but also find the followed mark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
關鍵字(中) |
★ 記憶 ★ 民族主義 ★ 明末清初 ★ 呂留良 ★ 人物形象 ★ 遺民 |
關鍵字(英) |
★ Memory ★ Nationalism ★ Lü Liuliang ★ the Transition between Ming and Qing ★ the Image of human ★ Ming loyalist |
論文目次 |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謝辭
緒論1
第一章 生平思想──對呂留良的建構與瞭解15
第一節 儀賓之後──呂氏一脈與留良生平15
第二節 崇公抑私──學術思想的內涵27
第三節 如何是忠──呂留良對「忠」的詮釋37
第四節 輿論南針──文化活動的表現49
第二章 逆賊前身──康熙朝的純粹學術人61
第一節 庸妄村師──反對集團的駁斥意見63
第二節 朱子功臣──士人全體的正面評價78
第三節 當代聖人──忠實友徒陸隴其的極力推崇93
第四節 學術之外──詩文記下的事蹟交游107
第三章 轉化之迷──被成功建構出的反清者123
第一節 曾靜案起──張熙投書岳鍾琪之始末125
第二節 罪大惡極──不被寬宥的逆賊形成139
第三節 附庸徒從──真實的思想啟迪者146
第四節 雍正自辯──外國君主與前朝遺逆150
第五節 後續處置──被諒宥的曾靜、張熙及《大義覺迷錄》的頒行158
第四章 持續攻訐──各式文本對呂留良的批判171
第一節 指引標的──乾隆朝下的幾件反案172
第二節 例外之作──以吳光酉的《陸稼書先生年譜定本》為例188
第三節 文人紀錄──學術與文學作品的反駁195
第四節 良莠儒醫──以徐大椿《醫貫砭》、黃元御《素靈微蘊》、魏之琇《續名醫類案》的評述為例199
第五章 英雄神話──反清身分的建立213
第一節 延續發燒──雍乾以迄的老調重彈213
第二節 復返熙朝──清朝中葉後至民國初年的往返論述220
第三節 逆賊喚醒──時代氛圍下的角色轉化236
第四節 操作反清──以《民報》論述為例247
結論261
附錄一 呂氏八代世系表(不含呂留良以下直系)265
附錄二 呂留良直系世系表266
附錄三 曾靜案所涉人員表列267
附錄四 呂留良案呂家流放人數統計269
附錄五 呂留良禁燬書目列表270
參考書目271
|
參考文獻 |
一、史料
(一)史書、雜史
〔民國〕趙爾巽,《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第295、29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民國〕蕭一山,《清代通史》。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9月。
〔民國〕黄鴻壽,《清史紀事本末》,民國三年石印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紀事本末類,第3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先謙,《東華續錄(乾隆朝)》,清光緒十年長沙王氏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先謙,《東華續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叢書》,史部,編年類,第374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李元度輯,《國朝先正事略》,清同治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53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李聿求,《魯之春秋》,清咸豐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第44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查繼佐,《東山國語》,四部叢刊三編景鈔本。收錄於《四庫叢刊續編》,第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清〕查繼佐,《罪惟錄》,吳興劉氏嘉業堂藏《四部叢刊》三編景手稿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第3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查繼佐,《魯春秋》,民國適園叢書本。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清〕張岱,《石匱書》,稿本補配清鈔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第3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盛楓,《嘉禾徵獻錄》,清鈔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5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清光緒萬卷樓藏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第92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陸隴其,《三魚堂日記》,清同治九年浙江書局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第5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葉昌熾,《緣督廬日記抄》,民國上海蟫隱廬石印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57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劉承幹,《明史例案》,民國嘉業堂刻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5輯,第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蔣良騏等,《東華錄》,清乾隆刻本。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黄宗羲,《弘光實錄鈔》,清光緒三年傅氏長恩閣鈔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第3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官方史料
〔清〕姚覲元編,《清代禁毁書目四種》,清光緒刻呎進齋叢書本。收錄於《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87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張廷玉等奉敕修纂,《皇朝文獻通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32、63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清代嵇璜、劉墉等奉敕修纂,《皇朝通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嵇璜、劉墉等奉敕修纂,《皇朝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奉敕修纂,《世宗憲皇帝實錄》,收於《清實錄》,第7-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1987年。
〔清〕愛新覺羅.永瑢等修纂,《四庫全書總目》,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愛新覺羅.胤禎,《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愛新覺羅.胤禛,《大義覺迷錄》,雍正內府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2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穆彰阿,潘錫恩等修纂,《大清一統志》,清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6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纪昀等修纂,《欽定八旗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6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上海書店出版社主編,《清代文字獄檔》。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6月。
故宮博物館文獻館編,《清代文字獄檔》,民國23年鉛印本。收錄於《中華文史叢書》,第12輯。臺北:京華出版社,1968─1977年。
(三)筆記、小說
〔元〕朱震亨,《丹溪先生心法》,明弘治刻本。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第90冊。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民國〕楊鍾羲,《雪橋詩話》,民國求恕齋叢書本。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第20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民國〕楊鍾羲,《雪橋詩話三集》,民國求恕齋叢書本,第1卷。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03、20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民國〕楊鍾羲,《雪橋詩話餘集》,民國求恕齋叢書本。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第20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民國〕楊鍾羲,《雪橋詩話續集》,民國求恕齋叢書本。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第20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民國〕葉德輝輯,《覺迷要錄》,清光緒三十一年刻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貳輯,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方濬師,《蕉軒隨錄》,清同治十一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4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方濬師,《蕉軒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士禎,《居易錄》,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871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王士禎,《帶經堂集》,清康熙五十年程哲七略書堂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第16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士禎,《感舊集》,清乾隆十七年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李虹若,《朝市叢載》,清光緒刻本。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清光緖十四年鉛印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3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民國吳興叢書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紀事本末類,第9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周召,《雙橋隨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7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屈大均,《明四朝成仁錄》,民國影印廣東叢書本。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5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清〕屈大均,《翁山文外》,民國吳興劉氏刻嘉業堂叢書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8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法式善,《清秘述聞》,清嘉慶四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7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姚範,《援鶉堂筆記》,清道光姚莹刻本,集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4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清嘉慶五年望益書屋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第126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凌揚藻,《蠡勺編》,清同治二年伍氏粵雅堂刻嶺南遺書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孫寳瑄,《忘山廬日記》,鈔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58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袁枚,《子不語》,收於《袁枚全集》,第4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編,《新齊諧》,清嘉隆嘉慶間刻隨園三十種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小說類,第17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梁章鉅,《制義叢話》,清咸豐九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第17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7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梁章鉅輯,《楹聯續話》,清道光南浦寓齋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第125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陳康祺,《壬癸藏札記》,清光緒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陳康祺,《郎潜紀聞二筆(燕下鄉睉錄)》,清光緒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陳鼎,《留溪外傳》,清康熙三十七年自刻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第12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清〕陳澹然,《權制》,清光緒二十六年徐崇立刻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伍輯,第1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陸以湉,《冷廬醫話》。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硏究所,1980年。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清咸豐六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馮金伯,《國朝畫識》,清道光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第108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閻若璩,《潛邱劄記》,清乾隆刻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戴璐,《藤陰雜記》,清嘉慶石鼓齋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7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薛允升,《讀例存疑》,清光緒刻本。收錄於《中文硏究資料中心硏究資料叢書》,第8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清〕魏之琇,《續名醫類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84、7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顧炎武,徐嘉注,《顧亭林先生詩箋注》,清光緒十三年徐氏味靜齋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0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四)詩文集
〔民國〕徐世昌,《晚晴簃詩匯》,民國退耕堂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1629、16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宋刻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晦菴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王世貞,《王弇州文集》,收錄於〔明〕陳子龍輯,《明經世文編》,明崇禎平露堂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166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胡廣,《四書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明〕張自烈,《芑山詩文集》,清初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6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方祖範,《四書解瑣言》,清道光元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1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夫之,《四書箋解》,清光緒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16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説》,清同治四年湘鄉曾氏金陵節署刻船山遺書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16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先謙,《虛受堂文集》,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5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昶,《春融堂集》,清嘉慶十二年塾南書舍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澍,《大學困學錄》,清乾隆二年刻積書巖六種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四書類,第173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王澍,《中庸困學錄》,清乾隆二年刻積書巖六種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四書類,第173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清嘉慶借月山房彙鈔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禮培,《小招隱館談藝錄初編》,民國鉛印本。收錄於《中國詩話珍本叢書》,第2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清〕平步青,《霞外屑》,民國六年刻香雪崦叢書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 第116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田蘭芳,《逸德軒詩集》,清康熙二十六年劉榛等刻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8輯,第1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全祖望,《續甬上耆舊詩》。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集部,第1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清〕全祖望著,朱鑄禹彙校集注,《鮚埼亭集外編》。收錄於《全祖望集彙校集注》,第1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清〕全祖望輯,《續耆舊》,清槎湖草堂鈔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16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朱軾等,《駁呂留良四書講義》,清雍正十一年刻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第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第67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吳振棫,《養吉齋餘錄》,清光緒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5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清光緒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5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吳偉業,《梅村家藏稿》,四部叢刊景清宣統武進董氏本,第58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清〕吳肅公,《街南文集》,清康熙二十八年吳承勵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4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吳儀洛,《本草從新》,清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99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呂留良,《四書講義》,清雍正三年呂氏天蓋樓刻本。收錄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16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呂留良,《呂晚村先生文集》,清雍正三年呂氏天蓋樓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1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呂留良,《呂晚村先生文集續集》,清雍正三年呂氏天蓋樓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1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呂留良,《呂晚村詩》,清禦兒呂氏抄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1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呂留良,《呂晚邨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清〕呂留良,《呂晚邨家訓眞蹟》。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清〕呂留良,車鼎豐輯,《呂子評語》,清康熙五十五年晚聞軒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4 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李伍渶,《壑雲篇文集》,清康熙懶雲堂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第18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清光緒傅氏藏園刻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4輯,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李祖陶編,《國朝文錄》,清道光十九年。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16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李祖陶輯,《國朝文錄續編》,清同治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167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李紱,《陸子學譜》,清雍正刻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第2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清〕李紱,《穆堂初稿五十卷;穆堂別稿五十卷》,清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李慈銘,《越縵堂文集》,民國鉛印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5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李驎,《虬峰文集》,清康熙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3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杭世駿,《道古堂全集》,清乾隆四十一年刻光緒十四年汪曾唯修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邵長蘅,《邵子湘全集.青門賸槀》,清康熙刻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48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姜宸英,《湛園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施閏章,《學餘堂集詩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8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查慎行,《敬業堂詩集》,清康熙原刊本。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清〕范方,《默鏡居文集》,清乾隆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3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唐才常,《覺顛冥齋內言》,清光緒二十四年長沙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5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徐崧、張大純輯,《百城烟水》,清康熙二十九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1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集》,清乾隆刻增修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3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高旦中,《四明醫案》。收錄於〔清〕楊乘六編,《醫宗己任編》。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年。
〔清〕張履祥,陳祖武點校,《張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清〕戚學標,《鶴泉文鈔續選》,清嘉慶十八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6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梁顯祖輯,《大呼集》,清康熙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陳用光,《太乙舟文集》,清道光二十三年孝友堂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9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陳祖法,《古處齋詩集》,清康熙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28、12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陸進,《巢青閣集》,清康熙劉愫等刻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8輯,第2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陸錫熊,《寶奎堂集》,清道光二十九年陸成沅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陸隴其,《松陽鈔存》,當歸草堂叢書陸子全書本同治三年十月錢塘丁氏重刊印。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哲學類,第4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陸隴其撰、侯銓編,《三魚堂文集》,清康熙刻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5、13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陶煊,張璨輯,《國朝詩的》,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5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家訓》,清光緒五年傳忠書局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5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程晉芳,《勉行堂文集》,嘉慶二十五年冀蘭泰吳鳴捷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清光緒十二年私補樓重校本。藏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清〕閔爾昌編,《碑傳集補》,第3冊。收錄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清程志隆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葉昌熾,《奇觚廎文集》,民國十年刻本。收錄於林慶彰主編,《民國文集叢刊》,第1編,第6冊。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清〕葉昌熾,《藏書紀事詩》。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年。
〔清〕齊周華,《名山藏副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清〕樊增祥,《樊山續集.晩晴軒集起戊戌二月訖九月》,清光緒二十八年西安臬署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57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潘天成,許重炎編,《鐵廬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62,別集類,第132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蕭穆,《敬孚類稿》,清光緒三十三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56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錢禧,呂留良輯評,《錢吉士先生全稿》,清康熙二十年天蓋樓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經部,第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清〕儲大文,《存硯樓二集》,乾隆京江張氏刻十九年儲球孫等補修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第1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黄宗會,《縮齋文集》,清鈔本。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2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黄宗羲,《南雷文定五集》,清程志隆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明崇禎汲古閣十三經注疏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五)年譜
〔清〕丁寶銓,《傅青主先生年譜》,清宣統三年丁氏刻霜紅龕集本。收錄於陳祖武主編,《清初名儒年譜》,第3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清〕包賚,《清呂晚村先生留良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江標輯,《黃蕘圃先生年譜》,清光緒長沙使院刻本。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0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吳光酉,《陸隴其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清〕吳光酉輯,《陸稼書先生年譜定本》,清雍正刻乾隆增修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55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張穆,《顧亭林先生年譜》,道光二十四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5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陸隴其,《陸稼書先生年譜定稿》。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清〕馮辰編,劉調贊續編,《李恕谷先生年譜》,道光十六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55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黃炳垕輯,《黃梨洲先生年譜》,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收錄於陳祖武編,《清初名儒年譜》,第3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卞僧慧,《呂留良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章炳麟,《民國初年章太炎炳麟先生自定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二版。
(六)方志
〔民國〕李楁等修纂,《(民國)杭州府志》,民國十一年鉛印本。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19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清〕王闓運,《(光緒)湘潭縣志》,清光緖十五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第7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何紹基等修纂,《(光緒)重修安徽通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6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吳坤修等修纂,《重修安徽通志》,清光緒四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李兆洛等修纂,《(嘉慶)東流縣志》,清嘉慶刻本。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塞北地方,第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李桂林等修纂,《(光緒)吉林通志》,清光緖十七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6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倪師孟等修纂,《(乾隆)震澤縣志》,清乾隆十一年修,清光緖十九年吳郡除元圃重刻刊本。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20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張伯英等修纂,《(民國)黑龍江志稿》,民國二十一年鉛刻本。收錄於李毓澍主編,《中國邊疆叢書》,第1輯,第3種。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5年。
〔清〕張金城等修纂,《(乾隆)寧夏府志》,清嘉慶三年刊本。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塞北地區,第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曾國荃等修纂,《(光緒)湖南通志》,清光緖十一年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66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馮桂芬等修纂,《(同治)蘇州府志》,清光緖九年刊本。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清〕劉庠等修纂,《(同治)徐州府志》,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收錄於《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14輯,第61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魯曾煜等修纂,《(乾隆)福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刊本。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7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7年。
〔清〕嵆曾筠等修纂,《(雍正)浙江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8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七)其他
《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檔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年。
《國粹學報》。上海:國粹學報社,光緒三十一(乙巳)年-宣統元(己酉)年[1905-1909]。
〔明〕趙獻可,〔清〕呂醫山人評,《醫貫》,清康熙天蓋刻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子部,第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丁仁,《八千卷樓書目》,民國鉛印本,經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第9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士雄,《溫熱經緯》,清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100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徐大椿,《醫貫砭》,清乾隆半松齋刻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醫家類,第53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黄元御,《素靈微蘊》,清道光張氏宛鄒刻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醫家類,第54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二、工具書
《中國近代歷史辭典》編寫組,《中國近代歷史辭典(1840─1949)》。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英〕邁克爾.曼主編,袁亞愚等譯,《國際社會學百科全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章開沅,《辛亥革命辭典》。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三、中文專書
史景遷,溫洽溢等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朱浤源,《同盟會的革命理論──「民報」個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孟森,《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彼得.伯克著,郝名瑋譯,《製造路易十四》。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俞國林,《天蓋遺民──呂留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胡秋原,《復社及其人物》。臺北:學術出版社,1968年。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徐正,《呂留良詩文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徐宇宏,《大家精要.呂留良》。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徐定寶,《黃宗羲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徐海松,《清初士人與西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2月。
時志明,《山魂水魄:明末清初節烈詩人山水詩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張仲謀,《清代文化與浙派詩》。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
張春樹,駱雪倫著,王湘雲譯,《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斯蒂芬.歐文(Stephen Owen),《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辜鴻銘、孟森等,《清代野史》。成都:巴蜀書舍,1998年。
黃俊傑,江宜樺主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8月。
黃瓊慧,《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12月)。
愛德華‧哈萊特‧卡爾(Edward H. Carr),王任光譯,《歷史論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4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嚴文郁編,《清儒傳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
四、期刊暨專書論文
卜慶安,〈論屈大均「逃禪」〉,《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130-13。
王中江,〈中國哲學中的「公私之辨」〉,《哲學與文化》,2000年,第27卷,第5期,頁467-478。
王世光,〈清代公私觀的嬗變〉,《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頁122-127。
王成勉,〈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第二屆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論壇論文集(初稿本)》,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07年。
王成勉,〈明末士人的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第15卷,第10期(1986年),頁65-75。
王成勉,〈清史中的洪承疇〉,《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王成勉,2008,〈儒者的創傷──餘生錄的閱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9期,頁1-16。
王汎森,〈從曾靜案看十八世紀前期的社會心態〉,《大陸雜誌》,第85卷,第4期(1992年10月),頁20-41。
王俊義,〈雍正對曾靜、呂留良案的「出奇料理」與呂留良研究──文字獄對清代思想文化發展之影響〉,《淡江史學》,第11期(2000年6月),頁135-150。
王鐘翰,〈三釋阿其那與塞思黑〉,《歷史檔案》,1998年第4期,頁77-79、89。
史曜菖,〈以私倡公:清儒呂留良對「公」的看法與思想策略〉,《史匯》,第13期(2009年11月),頁95-108。
史曜菖,〈悖逆者之「忠」──試析清儒呂留良對「忠」的詮解〉,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第五屆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9年11月26-27日。
史曜菖,〈單面的攻伐:試析朱軾斥駁下的呂留良──以《孟子.梁惠王(上)》為例〉,《史匯》,第12期(2008年9月),頁57-79。
史曜菖,〈萬「惡」之首:《呂晚邨先生四書講義》對「私」的詮解〉,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明清以降兩岸發展史──第一屆歷史相關系所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2009年06月05日。
史曜菖,〈試析清儒呂留良的「天下」觀──以《四書講義》為例〉,「第二屆青年儒學學術會議」,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2009年06月04-05日。
史曜菖,〈儒者的理想:呂留良的「封建」詮釋〉,收於李瑞騰主編《繼承與超越──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第一屆人文中央論壇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9年04月),頁95-117。
史曜菖,〈操作反清:以《民報》中「呂留良案」論述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41期(2009年11月),頁243-279。
史曜菖,〈選家、逆賊到英雄:從文化事業看「呂留良」形象在清代的遞嬗與意義〉,《中極學刊》,第8期(2010年),頁45-68。
吳洪琳,〈試論雍正帝的民族思想──《大義覺迷錄》新解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頁97-101。
吳根友,〈試論明清之際「求真」與「重公」價值理想對近世中國的影響〉,《江漢論壇》,1997年,第6期,頁12-16。
吳富江、鐘雲坤,〈為民族爭存碎屍無憾──呂留良逝世320年祭〉,《文化交流》,2003年,第6期,頁23-24。
吳蕤,〈張倬投書與呂留良案〉,《暢流》,第43卷,第8期(1971年6月),頁46-51。
宋娜,〈「忠孝」在中日傳統倫理觀念中的地位〉,《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8年5月,第29卷,第3期,頁47-50。
李孝悌,〈冒辟疆與水繪園中的遺民世界〉,收錄於《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惠,〈最奇特的文字獄──《大義覺迷錄》〉,《文史雜志》,2004年,第4期,頁74-76。
杜家驥,〈雍正之弟改名阿其那、塞思黑問題試析〉,《滿族研究》,1998年第2期,頁54-57。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頁77-148。
沈原,〈「阿其那」、「塞思黑」考釋〉,《清史研究》,1997年第1期,頁90-96。
周玲年,〈從《大義覺迷錄》看雍正的民族思想〉,《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19卷,第1期,頁36-39。
林紅,〈群體心理學視角下的民粹主義〉,《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1月,第34卷,第1期,頁16-20。
林麗月,〈萬髮俱齊:網巾與明代社會文化的幾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4年6月),頁133-160。
邵東方,〈清世宗「大義覺迷錄」重要觀念之探討〉,《漢學研究》第17卷,第2期(1999年12月),頁61-89。
邸永君,〈從《大義覺迷錄》看清世宗之文化本位觀──兼論有清一代之歷史地位及士人之境遇〉,《滿族研究》,2005年,第2期,頁63-69。
胡信田,〈民族之光呂留良〉,《黃埔月刊》,第284期(1975年12月),頁22-25。
胡楚生,〈「呂留良四書講義」與「駁呂留良四書講義」〉,《文史學報》,第13期(1983年6月),頁1-13。
胡楚生,〈黃梨洲與呂晚邨──比論黃呂二人之政治思想〉,《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3月),頁1-15。
倪軍民,〈雍正帝赦免曾靜策反案發微〉,《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6期,頁165-169。
夏明玉,〈皇帝與思想犯的對話──「大義覺迷錄」內容分析〉,《中國文化月刊》,第219期(1988年6月),頁106-118。
夏金華,〈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禪原因初探〉,《學術月刊》,1998年,第2期,頁69-74。
夏漢雲,〈呂留良的民族精神〉,《浙江月刊》,第3卷,第5期(1971年5月),頁21。
孫立,〈屈大均的逃禪與明遺民的思想困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頁27-33。
孫慧敏,〈書寫忠烈: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節故事的形成與流傳〉,《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頁263-307。
容肇祖,〈呂留良及其思想〉,《輔仁學誌》,第5卷,第1期、第2期(1936年2月),頁33-85。
容肇祖,〈呂留良與黃宗羲〉,《容肇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頁523。
徐益藩,〈黃梨洲呂晚邨爭澹生堂書平議〉,《國立中央圖書館刊》,第1卷,第3期(1947年)。
袁建祿,〈明末遺民呂留良的民族思想〉,《浙江月刊》,第12卷,第12期(1970年12月。
袁建祿,〈崇德呂留良案與雍正的「大義覺迷錄」〉,《浙江月刊》,第8卷,第4期(1976年4月),頁22-25。
袁美麗,〈僧服儒心,以儒為本──記王朝鼎革與學術轉型中的屈大均〉,《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頁62-66。
陳居淵,〈清初的黃、呂之爭與浙東學術〉,《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第6期,頁90-93。
陳居淵,〈學術、學風與黃宗羲呂留良關系之新解〉,《史學史研究》,2006年,第2期,頁32-36。
陳弱水,〈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與整體的考察〉,黃克武,〈從追求正道到認同國族──明末至清末中國公私觀念的重整〉,收錄於劉擎主編,《公共性與公民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頁3-39、40-79。
陳祖武,〈呂留良「尊朱辟王」思想的時代特徵〉,《明清實學思潮史》,中卷。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陳祖武,〈呂留良散論〉,《清史論叢》,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241-258。
陳祖武,〈呂留良與浙西學術〉,《清初學術思辨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
陳捷先,〈岳鍾琪與雍正朝曾靜、張熙的文字獄案〉,《歷史月刊》,第2期(1988年3月),頁56-61。
陳進中,〈呂留良文字獄之研究〉,《史苑》,第16期(1971年6月),頁39-43。
陳寶良,〈晚明生員的棄巾之風及其山人化〉,《史學集刊》,2005年,第2期,頁34-39。
楊向奎,〈論呂留良〉,《史學月刊》,第4期(1984年),頁43-50。
楊翠蘭,〈中國17世紀前後公私觀念的新變化〉,《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5卷,第1期,頁73-76。
溝口雄三,〈中國與日本「公私」觀念之比較〉,《二十一世紀》,1994年,第21期,頁85-97。
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演變的意義〉,《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頁427-474。
廖肇亨,〈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人文中國學報》,2007年,第13期,頁409-455。
翟志成,〈宋明理學的公私之辨及其現代意涵〉,收錄於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6月),頁1-44。
蔣勵材,〈最早密謀反清革命的兩位湘南先烈──永興曾靜與安仁張熙〉,《湖南文獻》,第14卷,第3期 (1986年7月),頁36-43。
鄭麗霞,〈論晚明生員的棄巾之風〉,《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0卷,第4期,頁103-106。
魯弓長,〈掘墓戮屍全族被害──漫談清初大儒呂晚村(呂留良)〉,《暢流》,第63卷,第8期(1981年6月),頁26-29。
錢穆,〈呂晚村學述〉,收錄於《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8輯。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3月,頁135-149。
嚴鈴善,〈雍正帝處理呂留良文字獄案始末〉,《復興崗學報》,第6期(1969年6月),頁155-164。
五、學位論文
李京圭,〈明代文人結社運動的研究──以復社為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89年2月。
林祐伊,〈龔鼎孳出仕三朝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6月。
徐宇宏,〈呂留良理學思想初探──以《四書講義》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哲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翁宏霖,〈晚明復社領袖張溥(1602-1641)及其經世思想〉。臺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崔雅慧,〈江南八俠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劉莞莞,〈復社與晚明學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85年。
鄭仰峻,〈鄭成功民族英雄形象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六、外文論著
Burke, Peter. 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2).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amton, Robert. The Kiss of Lamourette: Reflections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90).
Des Forges, Roger V. “The Legend of Li Yen: Its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Ming-Ch’ing Transitions in 17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04 no. 3 (July-Sep. 1984), pp. 411-436.
Des Forges, Roger V. “The Story of Li Yen: Its Growth and Function from the Early Ch’ing to the Present,” Harvard Journal Asiatic Studies, vol. 42, no. 2 (Dec. 1982), pp. 535-587.
Fisher, Thomas Stephen. “Accommodation and Loyalism: The Life of Lü Liu-liang,” part Ⅰ-Ⅲ,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vol. 15 (Mar. 1976), pp. 97-104, vol. 16 (Sep. 1977), pp. 107-145, and vol. 18 (Sep. 1978), pp. 1-42.
Fisher, Thomas Stephen. “Loyalist Alternatives in the Early Ch’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44, no. 1 (Jun. 1984), pp. 116-118.
Fisher, Thomas Stephen. “Lu Liu-liang (1626-83) and the Tseng Ching Case (1728-1733).” Ph.D. thesi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4.
Kuhn, Philip A.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Lynn A. Struve, “Confucian PTSD: Reading Trauma in a Chinese Youngster’s Memoir of 1653,” History & Memory, vol. 16 no. 2 (2004), pp. 14-31.
Spence, Jonathan D. Treason by the Book. (New York: Viking, 2001).
Yim, Lawrence C. H.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伊東貴之,〈明清交替と王権論──東アジアの視角から〉,《武蔵大学人文学会雑誌》,第39卷,第3號(2008年1月),頁1-54。
|
指導教授 |
王成勉(Chen-main Wang)
|
審核日期 |
2010-8-1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