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30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7 、訪客IP:18.118.12.222
姓名 蔡殷竹(Yin-chu Ts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唐人小說中所反映的家庭與家庭意識
(The reflections of the family and family consciousness from Tang Novels)
相關論文
★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 元雜劇中的宗教現象─從神聖走向世俗
★ 香積敘事-漢地僧院裏的廚房與齋堂★ 冷齋夜話文藝思想之研究
★ 漢地佛經翻譯論述的建構及其轉型★ 戒律與身體~以《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記為中心
★ 僧傳裏的善女人 ──以釋寶唱《比丘尼傳》為中心★ 法雲《翻譯名義集》的語言研究──以音寫語段的分析為中心
★ 沉淪與解脫:《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 《法句譬喻經》的敘事研究
★ 《金粟山大藏經》殘卷之異體字研究 ——以上圖藏本為中心★ 唐人小說裡的佛教寺院 --以俗眾的宗教生活為中心
★ 馮夢龍作品中的姦僧淫尼──以《三言》為例的一個分析★ 《紹興重雕大藏音》字樣研究
★ 上博01(2405)V《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疏》寫本殘卷書成年代考-以寫本異體字為中心★ 以筆硯作佛事:北宋文字禪運動流衍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唐人小說是中國文人有意識創作小說之始,雖然它們不是以家庭為主題的敘事作品,但其內容或多或少涉及婚姻、家庭的描寫,實已具備明清「家庭小說」的因子。本文以唐人小說為研究材料,藉由敘事分析和比對小說與其他史料對唐代家庭描述之異同,期望能在並未形成家庭類別傳統的唐人小說中挖掘出更多具備家庭因子的敘事,進而呈現唐代的家庭樣貌及其可能反映的唐人家庭觀。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講述研究動機、研究材料和範圍、研究方法及前人研究概況。第二章論述構成家庭的兩項要素:婚姻與血緣。第三章針對夫婦、親子和手足倫理進行探討。第四章討論家庭中的衝突原因及結果。第五章探討家庭危機及重整。第六章針對唐人小說中所反映的家庭樣貌進行總結。
對唐人而言,人不是以個體存在,而是以家庭的一份子存在的。因此,唐人不僅要求婚配的對象要能「合二姓之好」,他們對於家庭中每一個角色的倫理要求也都是以家庭和睦與興盛為前提的。
摘要(英) Tang Novels were the very beginning of conspicuous works by Chinese literators. Although they were not family-focused literatures, the contents covered more or less marital and family description truly qualified them with the factors as “Family Novel” in Ming Dynasty and Chin Dynasty. This thesis took Tang Novels as study materials, through the liter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novels and historical articles about Tang Dynasty’s families, hoping to carry out more qualified elements for Family factor from the traditional Tang Novels which were not yet categorized as family section, and furthermore presenting the family features and the reflections of Tang’s family value.
This article ha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I describes the study motivation, materials, scopes, research methods and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former studies. Chapter II describes the two essential elements to form a family, marriage and blood relationship. Chapter III explores the ethics among couples, parent-child, brothers and sisters. Chapter IV discusses the conflict reasons and results in families. Chapter V talks about family crisis and rebuilt. Chapter VI summarizes the reflections of family features from the Tang Novels.
As for the people of Tang Dynasty, a man exits a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but an individual. Therefore, Tang people not only propose their marital candidate to be perfect matched with their names, but also require each role in their families with the ethics of taking harmony and prosperity of family as first priority.
關鍵字(中) ★ 唐人小說
★ 家庭
★ 倫理
★ 婚姻
關鍵字(英) ★ Tang novels
★ ethics
★ family
★ marriage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提要…………………………………………………………………………………… i
英文提要(ABSTRACT)……………………………………………………………………ii
誌謝…………………………………………………………………………………………iii
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材料與範圍………………………………………………………………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9
第四節 前人研究概況…………………………………………………………………11
第二章 家庭基礎
第一節 婚姻
一、婚齡及婚禮………………………………………………………………………21
二、擇偶標準…………………………………………………………………………26
三、擇偶方式…………………………………………………………………………41
第二節 血緣
一、生兒育女的原因…………………………………………………………………54
二、唐代的家庭結構…………………………………………………………………56
三、唐人的家族概念…………………………………………………………………59
第三章 家庭倫理
第一節 夫婦:家庭中以義而合者
一、 為夫者的形象……………………………………………………………………64
二、 為妻者的形象……………………………………………………………………69
三、 夫隨妻居的居住型態……………………………………………………………78
第二節 父子:家庭中的長輩與晚輩
一、尊長的家庭角色…………………………………………………………………83
二、子女的家庭責任…………………………………………………………………94
第三節 兄弟:家庭中的手足親情
一、原生家庭中的手足關係………………………………………………………113
二、男婚女嫁後的手足關係………………………………………………………116
第四章 家庭衝突
第一節 血親與姻親…………………………………………………………………118
第二節 妻與妾………………………………………………………………………124
第五章 家庭危機與重整
第一節 婚約的終止…………………………………………………………………132
第二節 再娶與再嫁…………………………………………………………………136
第三節 依養於外親………………………………………………………………… 139
第四節 自主性離家
一、 男子的離家動機………………………………………………………………145
二、 女子的離家動機………………………………………………………………151
第六章 結論…………………………………………………………………………… 154
參考文獻 …………………………………………………………………………………164
參考文獻 一、古籍(按年代順序排列)
戰國.莊周卅著 張耿光卅譯注《莊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
漢.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5月八版
漢.班固卅撰 唐.顏師古卅注《漢書》(全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
漢.班昭《女誡》,見於宋.陳鑑《東漢文鑑》,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第三十六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漢.許慎卅撰 清.段玉裁卅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11月增修一版一刷
梁.蕭統卅編 唐.李善卅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7月初版
唐.陳邈妻鄭氏《女孝經》,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三冊,臺北 : 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唐.牛僧孺《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臺一版九刷
唐.李林甫等卅撰 陳仲夫卅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初版,2005年4月初版二刷
唐.李隆基卅注 宋.刑昺卅疏《孝經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二刷
唐.王梵志/著 項楚/校注《王梵志詩校注》,上海市:上海古籍,1991年10月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與唐.姚汝能《安祿山事跡》合刊)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5月
宋.王欽若、楊億《冊府元龜》,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1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7月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臺北:源流文化,1983年4月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9月新1版 2008年3月9刷
宋.竇儀《重詳定刑統》,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 862冊,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與梁.劉勰《文心雕龍》合刊)
宋.陳師道《後山集 后山詩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7月初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宋.朱熹卅集註 蔣伯潛卅廣解《四書讀本 孟子》,臺北:啟明書局,出版日期不詳
宋.曾慥卅編纂 王汝濤等卅校注《類說》(上、下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宋.趙彥衛卅撰 傅根清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宋.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下冊),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5月再版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10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上、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
清.錢謙益、季振宜卅遞輯《全唐詩稿本》,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清.王文誥卅編輯 邵希曾、弁山樓卅校注《唐代叢書》,臺北:新興書局,1972年1月
清.陸心源《唐文拾遺》,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二、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中文專書
王汝濤卅編校《全唐小說》(一、二、三、四冊),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3年3月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初版(2003年11月初版二刷)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2006年7月重印)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6月
王青《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
王長金《傳統家訓思想通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王海燕《唐朝十講》,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6年10月
王立民《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方向東《大戴禮記彙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卞孝萱《傳奇小說新探》,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文木《中國人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石麟《傳奇小說通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史鳳儀《中國古代的家族與身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
任寅虎《中國古代的婚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李斌城等編《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上、中、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2月
李金河《魏晉隋唐婚姻形態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1月
李淑媛《爭財競産──唐宋的家産與法律》,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10月
李潤強《中國傳統家庭形態及家庭教育──以隋唐五代家庭為中心》,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8年9月
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臺北:臺灣學生,1989年年2月
邢鐵《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
汪玢玲《中國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7月
岑靜雯《唐代宦門婦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1月
谷更有《唐宋國家與鄉村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
周紹良《唐代墓誌彙編》(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
周紹良《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10月
林素英《甜蜜的包袱【禮記】》,臺北,萬卷樓,2003年2月
段塔麗《唐代婦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2001年5月初版二刷)
段江麗《禮法與人情——明清家庭小說的家庭主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高士瑜《唐代婦女》,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6月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高明士、邱添生、何永成、甘懷真《隨唐五代史》,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7月
徐儒宗《人和論——儒家人倫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徐匋《媒妁與傳統婚姻文化》,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91年7月
姚平《唐代婦女的生命歷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宮曉衛《孝經:人倫的至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張邦煒《婚姻與社會(宋代)》,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張懷承《中國的家庭與倫理》,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
張廓《多妻制度:中國古代社會和家庭結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張菁《唐代女性形象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
陳文新《中國傳奇小說史話》,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3月
陳登武《從人間到幽冥──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3月
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文化,2007年4月
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3月
康來新《發跡變泰》,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康韻梅《唐人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3月
畢誠《中國古代家庭教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
麻國慶《家與中國社會結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月
祝瑞開《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8月
常建華《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費成康《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8月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2月
程國賦《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1月
董家遵卅著 卞恩才卅整理《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上、下冊),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5月
楊波《長安的春天:唐代科舉與進士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趙沛《兩漢宗族研究》,濟南:山東大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三刷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收錄於里仁書局所編《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
鄭偉志《唐前婚姻》,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88年8月
鄭顯文《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2刷
蔡守湘《唐人小說選注》(一、二、三冊),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6月
劉毓慶《詩經圖注》(國風),高雄:麗文文化,2000年4月
劉瑛《唐代傳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8月修訂二版
劉瑛《唐代傳奇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8月初版
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2005年7月二版三刷
劉燕萍《古典小說論稿──神話、心理、怪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劉燕儷《唐律中的夫妻關係》,臺北:五南圖書,2007年2月
錢大群《唐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
魏道明《始於兵而終於禮──中國古代族刑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羅愛萍/主編《百子全書》(全四十冊),臺北:黎明文化,1996年12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民2006年2月
(二)外文譯著
仁井田 陞卅著 栗勁、霍存福、王占通、郭延德卅編譯《唐令拾遺》,長春市:長春出版社,1989年11月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加里.期坦利.貝克爾卅著 王獻生、王宇卅譯《家庭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
倪豪士《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2月
杜佛勒(Alvin Toffler)卅著 蔡伸章卅譯《未來的衝擊》,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10月初版 1987年6月再版
伊沛霞(Patricia Ebrey)卅著 胡志宏卅譯《內闈──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威廉.古德(William J. Goode) /著 魏章玲譯:《家庭社會學》,臺北 : 桂冠,1988年2月
本杰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經學、政治和宗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
本杰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經學.科學.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
安德列.比爾基埃(Burguiere,A.)、克里斯蒂武娜.克拉比什—朱伯爾、瑪爾蒂娜.雪伽蘭、弗朗索瓦茲.佐納邦德卅主編 袁樹仁、姚靜、蕭桂卅譯《家庭史》(一、二、三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8月
E. A. 韋斯特馬克(EdwardA.Westermarck)卅著 李彬卅譯《人類婚姻史》(一、二、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2月
Robin Fox卅著 石磊卅譯《親屬與婚姻》,臺北:黎明文化,1979年11月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Essex: Longman, third edition 1995
三、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期刊論文
牛志平〈從離婚與再嫁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陝西師大學報》,1985年第四期
王煥琛〈齊家--人類幸福的基石與泉源〉,《臺灣教育》588期, 1999年12月
王先進〈試論唐代的家庭養老〉,《固原師專學報》,2006年1月
王曰美〈唐代貴族婦女婚姻家庭觀念研究〉,《齊魯學刊》,2005年2月
王厚香〈唐代家庭財產和繼承制度述論〉,《文史雜誌》,2003年4月
田夫〈從《列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歷史月刊》1988年第4期
多洛肯〈唐朝民間民族通婚在《太平廣記》中的反映〉,《浙江樹人大學學報》第3卷第2期,2003年4月
宋軍風〈試論唐代商人家庭的不穩定性〉,《宜賓學院學報》第10期,2005年10月
宋軍風〈唐代商人婦家庭生活探微〉,《齊魯學刊》,2006年1月
汪懷君〈中國傳統家庭倫理思想述評〉,《孔孟月刊》,2005年12月
李霞〈簡述唐代家庭中的嫂叔之禮〉,《陜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6月
李曉敏〈隋唐時期的出家人與家庭〉,《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2月
李潤強〈從敦煌戶籍文獻考察婦女歸宗對唐代家庭的影響〉,《敦煌研究》,2007年1月
段塔麗〈唐代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1月
俞曉紅〈論唐五代白話小說的倫理觀〉,《安徽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年6月
孫玉榮、敖海平〈試論唐代婚姻門第觀念之演變〉,《社科縱橫》22卷第3期,2007年3月
馬繼雲〈孝的觀念與唐代家庭〉,《山東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2月
馬霞〈唐代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文化意義及其當代啟示〉,《寧夏社會科學》,2006年2月
馬新〈試論漢唐時代家庭繼承制度的反向制約〉,《齊魯學刊》,2006年6月
徐少錦〈中國傳統家庭道德教育的特殊形式——唐代家法初探〉,《武漢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0年2月
耿元驪〈唐代家庭中的夫妻關係〉,《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6月
唐安志〈唐代庶民地主家庭產生的途徑及社會地位〉,《魯東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1月
梁瑞敏〈唐代婦女的家庭地位〉,《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年3月
張安福〈唐初農民家庭收支與社會發展〉,《齊魯學刊》,2004年1月
張國剛〈唐代家庭形態的複合型特徵〉,《歷史研究》,2005年4月
陳寒、屈敏〈略析唐代公主的婚姻家庭關係〉,《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2月
陳麗、康林益〈唐代婦女離婚改嫁實踐的差異性分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30卷第3期,2007年5月
楊小敏〈《女論語》與唐代後期知識女性的家庭倫理思想初探〉,《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2月
楊忠偉〈試析唐代女性的家庭教育意識〉,《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1月
楊梅〈唐代尼僧與世俗家庭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月
鄭顯文〈唐代家庭財産繼承制度初探〉,《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
劉金柱、宋靜〈唐宋時期士人的家庭期待教育〉,《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2004年3月
鐘鐵蕙〈論唐代婦女的個人財産所有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第10卷第1期,2004年7月
嚴耀中〈佛教戒律與唐代婦女家庭生活〉,《學術月刊》,2004年8月
(二)論文集論文
大澤正昭〈「妒婦」、「悍妻」以及「懼內」--唐宋變革期的婚姻與家庭之變化〉,《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山崎純一〈關於唐代兩部女訓書《女論語》、《女孝經》的基礎研究〉,《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牛志平〈唐代妒婦論述〉,鮑家麟卅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4月
牛志平〈唐代的姻緣天定說〉,鮑家麟卅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3月
牛志平〈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家訓」與家內秩序〉,《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內山知也〈唐代小說裡的難行和易行〉,《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
宋德熹〈唐代的妓女〉,鮑家麟卅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4月
李潤強〈唐代依養依養外親家庭形態考察〉,《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4月
李正宇〈從《吐蕃子年(公元808年)沙州左二將百姓氾履倩等五戶戶籍手實殘卷》看吐蕃戶婚方面若干問題〉,《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李淑媛〈唐代的家庭暴力──以虐妻、毆夫為中心之思考〉,《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李貞德〈唐代的性別與醫療〉,《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志生〈試析經濟政策對中國古代婦女貞節的影響--兼談唐後期婦女貞節變化的意義〉,《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邢鐵〈唐宋時期婦女的分家權益〉,《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4月
杜齊遜〈唐律「家人共犯,止坐尊長」分析〉,《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杜芳琴〈性事、醫學和情欲中的社會性別--從《大樂賦》、《千金方》和《遊仙窟》看唐代上層男性的性觀念與性態度及性事情欲中的性別關係〉,《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坂上康俊〈律令法和日本古代家族〉,《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妹尾達彥〈「才子」與「佳人」--九世紀中國新的男女認識形成〉,《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柳立言〈養兒防老──宋代的法律、家庭與社會〉,《中國家庭及其倫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6月
高士瑜〈宋氏姐妹與《女論語》論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趨勢〉,《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高橋芳郎〈唐代以來的竊盜罪與親屬──罪責減輕的緣由〉,《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翁育瑄〈戶婚律與家內秩序──唐代家庭的探討〉,《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張小軍〈家與宗族結構關係的再思考〉,《中國家庭及其倫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6月
張國剛〈中古佛教戒律與家庭倫理〉,《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4月
陳東原〈中國的女子教育〉,鮑家麟卅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4月
陳惠馨〈《唐律》中家庭與個人的關係──透過教育與法制建構的「家內秩序」〉,《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陳登武〈家內秩序與國家統治──以唐宋廿四孝故事的流變的考察為主〉,《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黃正建〈唐代「別宅婦」現象小考〉,《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黃嫣梨〈中國婦女教育之今昔〉,鮑家麟卅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4月
黃嫣梨〈《女孝經》與《女論語》〉,《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黃囇莉〈中國家庭人際倫理之辯證轉化──情意VS名份之間〉,《中國家庭及其倫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6月
黃盛源〈晚清繼受外國法中「無夫奸」存廢的世紀之爭〉,《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熊秉真〈誰人之子──中國家庭與歷史脈胳中的兒童定位問題〉,《中國家庭及其倫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6月
寧欣〈唐代婦女的社會經濟活動──以《太平廣記》為中心〉,《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榮新江〈女扮男裝--唐代前期婦女的性別意識〉,《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齊東方〈濃妝淡抹總相宜--唐俑與婦女生活〉,《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劉增貴〈試論漢代婚姻關系中的禮法觀念〉,《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香鄉出版社,1991年4月
劉家和〈儒家孝道與家庭倫理的社會化〉,《中國家庭及其倫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6月
劉燕儷〈唐律中的母子關係〉,《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鍾年〈中國傳充家庭的人生角色──以幾種女性角色為例〉,《中國家庭及其倫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1999年6月
羅彤華〈「諸戶主階以家長為之」──唐代戶主身分研究〉,《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嚴耀中〈墓誌祭文中的唐代婦女佛教信仰〉,,《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三)學位論文
卓美月《唐代家訓所表現之家庭教育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俞炳甲〈唐人小說所表現之倫理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6月
謝淑慎〈唐代士人的價值觀 : 以唐人小說為研究範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蔡岱穎〈唐人小說中的商人書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指導教授 萬金川(Jin-chuan Wan) 審核日期 2011-7-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