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301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1 、訪客IP:3.146.221.52
姓名 林沛蓁(Pei-chen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
相關論文
★ 觀看與被觀看:西方國際電影節與中國大陸藝術電影(1983-2017)★ 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
★ 自我的再現與重構——論邱妙津與陳雪的女同志小說★ 創傷記憶與敘事治療── 《桑青與桃紅》和《人寰》的離散書寫
★ 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從文類角度看邱妙津作品的特殊性★ 香港作家韓麗珠小說研究
★ 兩岸新感覺小說中的城鄉意象★ 從異質拼貼到文學改編--婁燁電影研究
★ 論九○年代崛起女作家作品中的追尋─以郝譽翔、成英姝和朱少麟為例★ 現代性的女體與城市: 海派小說的怪異建構與情慾投射(1927-1937)
★ 嚴歌苓小說改編電影研究 ──以《天浴》、《金陵十三釵》與《歸來》為例★ 董啟章小說敘事結構研究
★ 武俠電影中的江湖(2000-2015)★ 張愛玲散文與小說《雷峯塔》、《易經》、《小團圓》的文本互涉
★ 中國當代小說中的女性與飢餓 ——《無風之樹》與《豐乳肥臀》析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前半部概述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整理探討前人研究成果;後半部建構小說〈色,戒〉歷史背景,原型索隱,並引用張愛玲、宋淇書信資料及宋以朗公開評論,為〈色,戒〉正本清源。同時比較〈色,戒〉中英文譯名間的異同。
第二章「張愛玲〈色,戒〉之紙上映畫」,以電影的觀點閱讀張愛玲的小說,解構〈色,戒〉潛藏文字後的電影質素。文中大量出現的特寫鏡頭,無論是女性的身體,或是富含象徵意象的鑽戒,讓此類鏡頭語言充滿情色暗示,及人物慾望投影。在燈光影調上,以低調的幽暗氛圍,硬調的明暗衝突,強化作品的悲劇主題。在場景構圖上,從動態與靜態構圖中,表現出「食」與「色」,「賭桌」與「餐桌」,「戲劇舞台」與「人生舞台」的多重隱喻。在色彩語言上,以黑白兩色為基底的沉重抑鬱,紅色所浮出的欲望與警示,製造出極醒目的效果。在聲音剪接上,通過獨白、對位等方式,披露人物隱匿心中的思想與感知,加上類似蒙太奇剪接的敘事手法,組接人物意識與心理感受,強化「虛無」、「荒涼」的文本主題。
第三章「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的參差對照(上)」,張愛玲的國族意識雖然冷靜淡然,卻是身處戰亂肆虐下凡人苟全性命於亂世的真實心態。李安的國族意識如其影像傳達的視覺訊息,是沉重也是激昂的。再者針對穿插出現的「愛國話劇」的所指,小說中對青年學生救國激情的批判,突顯張愛玲對愛國主義之盲目與虛無的嘲諷。李安卻刻意安排飽滿情緒的鏡頭,博取觀眾認同劇中人謀畫暗殺行動的動機與心態。最後,在雙城故事中,張愛玲仍將香港定位在「華美而悲哀的城」,但到了李安鏡頭裡,香港的活力象徵著這群青年學生單純躍動的愛國熱情。對於上海,張愛玲體現在戰爭衝擊下的上海,對外展現出殖民文化洗禮的痕跡,對內瀰漫「世紀末情緒」的頹靡荒涼,李安的上海卻停留在明艷繁華的熱鬧景象,從細節韻味中再現對老上海的都市想像。
第四章「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的參差對照(下)」,就人物形象而言,張愛玲的王佳芝迷戀於自己的感知和幻覺顯得虛榮蒙昧,電影裡王佳芝堅貞的自覺,正是李安揉合張愛玲的生命歷程進行補充重塑;張愛玲的易先生冷酷自私,將王佳芝的犧牲視為驗證自我魅力的工具;李安的易先生深情無奈,處決王佳芝乃無力抗拒命運的非自願抉擇。就雙重主題部份,分為「愛與欲」、「忠誠與背叛」進行辯證,小說部分引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理論,解讀王佳芝與他人的互動中,其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超我」的衝突與調節,電影部份以西蒙.波娃《第二性》觀點切入,呼應李安「由色生情、由情生愛」的邏輯。在另一主題「忠誠與背叛」中,張愛玲顛覆性的書寫策略具有挑戰父權體制與國族論述的前瞻性意義,然而李安的溫情卻無意識地再現父權價值。最後意象藝術部份,透過玻璃與鏡像的易碎、映照和隔離的特徵,表現人物的脆弱、恐懼、慾望、孤獨。
第五章「結論」,整理前述各章精華,並再次評析小說與電影兩種異質媒介結盟的互惠與互囿,期望於眾聲喧嘩後,給予小說與電影客觀評價。
摘要(英)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are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he former half is generally about motivations, purpose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construction which orderly investigate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latter half is to construct the history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Lust, Caution”, investigate the resource of the story, and cite for the letters between Eileen Chang and Qi Song and the public critique from Yi-Lang Song. It will clear the ambiguity of “Lust, Caution” clear.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at the same time.
Chapter 2 “Paper film of Eileen Chang’s “Lust, Caution”” Eileen Chang’s novel is read with the points of views from the film.The film elements which are hidden in the text of “Lust, Caution” are deconstructed. In the text are abundant close-up, such as female bodies, the diamond with symbol meaning. They make such kind of shot language full of erotic implies and projection of the characters’ desire. As to lighting, the low-key lighting of dark atmosphere and heavy lighting of conflicts intensify the tragedy theme. For composition, multiple metaphors of “food” and “sex”, “gambling table” and “dining table”, “drama stage” and “life stage” are showed. As to color, black and white build up heavy gloominess. Red brings out desire and caution. They create striking effects. In sound editing, through monologue, counterpoint, etc, thoughts and perception which are hidden in characters’ inner minds are exhibited. More with the narrating way similar to montage editing art, the characters’ consciousness and mental perception are joined together. It intensifys nothingness and desolation of the text themes.
Chapter 3 “the contrast between origin novel and adaption film (A)”. Eileen Chang’s nationalism is light, but it is true attitude of people living under wars and barely managing to survive. As same as the expression of his image visual effect, Ang Lee’s nationalism is heavy and stirring. Moreover, aiming to the refer of “patriotic drama” which alternative appeared, the critics toward young students’ enthusiasm of saving the nation exposed that Eileen Chang’s satire at the blindness and nothingness of patriotism. Yet, Ang Lee deliberately arranged the shots of full emotion to arouse the romantic patriotism in and out of the framing. He tried to win audiences’ agreement with the characters’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of assassination plan in the play. Finally in “Tales of Two Cities”, Eileen Chang regarded Hong Kong as a “luxurious and sorrowful city”, but in Ang Lee’s film, Hong Kong changed into a young and energetic city which symbols these young students’ pure and vivid patriotism. As to Shanghai, Eileen Chang reflected Shanghai under the conflict of war. It exhibited externally its trace of colonialism application, but pervaded internally decadence and desolate of “the mood of the century end”. Yet Ang Lee’s Shanghai still stayed at hustle and bustle scene. He reproduced the city imagine of Old Shanghai with aroma details.
Chapter 4 “the contrast between origin novel and adaption film (B)”. For characters’ images, in Eileen Chang’s novel, Jiazhi Wang infatuated in her own perception and illusion. She seems vainglorious and ignorant. In the film, Jiazhi Wang’ self-awareness of faithfulness is what Ang Lee combined with Eileen Chang’s life experience for supplementary remodeling. In Eileen Chang’s novel, Sir Yi is cold and selfish. He viewed Jiazhi Wang’s sacrifice as a tool for self-enchantment. In Ang Lee’s film, Sir Yi loves deeply but had no choice. Executing Jiazhi Wang became a fatal-unresisting unwilling choice. As to dual dialectical themes, it is separated into “love and desire” and “fidelity and rebellion” the two issues for discussion. For the novel part, Freud’s Psychoanalysis is cited to interpret Jiazhi Wang’s interaction with the others and research the confliction and adjustment among “id”, “edo”, and “superego” in the her personality structure. In the film part, the views of Simone de Beauvoir’s “The Second Sex” are used to interpret three sexual plays of the process of male and female’s attack-defense and intercourse, conquest and anti-conquest. It also responds to Ang Lee’s logic “ Passion is from lust; love is from passion.” In the other theme “fidelity and rebellion”, the subversive writing strategies has the prospective meaning of forsaking patriarchy and nationalism dissertation. However, Ang Lee’s warm comfort unconsciously shows the value of patriarchy. Finally, as to the part of image art, through the features of glass and mirror’s image: fragility, reflectivity, and segregation, characters’ fragility, fear, desire, and loneliness are exhibited.
Chapter 5 “conclusion”. Essence in previous chapter are lis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ciprocal benefits and limits of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mediums novel and film are be analyzed again. It is expected that after all opinions are spoken out, novel and film can be given an objective comment.
關鍵字(中) ★ 原著小說
★ 改編電影
★ 《色︱戒》
★ 〈色,戒〉
★ 張愛玲
★ 李安
關鍵字(英) ★ Eileen Chang
★ 〈The Spy Ring〉
★ 《Lust Caution》
★ Ang Le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整理與探討 …………………………………………4
一 小說〈色,戒〉之探討 …………………………………4
二 文學與電影之跨文本評論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13
第四節 〈色,戒〉本事與題義…………………………………16
一 〈色,戒〉本事…………………………………………16
二 〈色,戒〉題義…………………………………………23
第二章 張愛玲〈色,戒〉的紙上映畫
第一節 蒼涼的凝視—電影風格的鏡頭與影調…………………27
一 見微知著的特寫張力……………………………………27
二 渲染蒼涼的燈光影調……………………………………35
第二節 豔異的風景-幽微華美的構圖與色彩…………………39
一 戲夢人生的場景構圖……………………………………39
二 人生百景的色彩語言……………………………………46
第三節 悲劇的預言-先知角色的聲音與剪接…………………49
一 似真是幻的聲音韻律……………………………………49
二 警世寓言的剪接藝術……………………………………55
第三章 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的參差對照(上)
第一節 從冷眼到熾熱的國族情懷 ……………………………60
一 歷史背景的隱去與躍出…………………………………60
二 「鋤奸事件」之愛國主義的解構與建構 ………………68
第二節 從真實到想像的雙城故事………………………………71
一 是華美而悲哀,也是明朗而狂熱的城-香港…………71
二 歷史滄桑中的海上繁華夢鄉-上海 …………………76
第三節 從錯綜到簡約的敘事結構 ……………………………82
一 敘述時序:化繁為簡的敘事手法 ……………………82
二 敘事觀點:化整為零的多元視角 ……………………84
第四章 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的參差對照(下)
第一節 從自戀到情深的人物樣貌 ……………………………88
一 形似而神異的王佳芝 ………………………………… 88
二 貌合而神離的易先生 ………………………………… 101
第二節 從壓抑到釋放的雙重主題 …………………………… 112
一 愛與慾:晦澀的表述與狂烈的交歡 ………………… 112
二 忠誠與背叛:父權價值的顛覆與重生…………………122
第三節 從幻影到實像的意象藝術 …………………………… 127
一 直觀的恐懼-「玻璃」的意象 ……………………… 127
二 虛實的臨界-「鏡」的意象……………………………131
第五章 結論 ………………………………………………………135
參考書目………………………………………………………… 140
專書…………………………………………………… 140
(一) 張愛玲作品 ……………………………………………140
(二) 張愛玲研究 ……………………………………………140
(三) 李安研究 ………………………………………………143
(四) 電影理論 ………………………………………………144
(五) 其他 ……………………………………………………145
二 單篇論文………………………………………………………146
(一) 張愛玲研究 ……………………………………………146
(二) 李安研究 ………………………………………………147
(三)改編電影研究 ……………………………………………14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依作品出版時間排列)
一 專書
(一)張愛玲作品
01.《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1年7月典藏版初版。
02.《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1年7月典藏版初版。
03.《流言》,臺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9月典藏版初版。
04.《惘然記》,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1年8月典藏版初版。
05.《張看》,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2年6月典藏版初版。
06.《續集》,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3年9月典藏版初版。
07.《沈香》,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初版。
08.《小團圓》,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2009年2月初版。
(二)張愛玲研究
01.水晶,《蘇打水集》,台北:大地出版社,1979年5月初版。
02.唐文標,《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12月增訂新版。
03.郭玉雯、張健編,《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84年初版。
04.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出版社,1989年3月初版。
05.水晶,《桂冠與荷葉》,台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06.于青,《張愛玲傳──從李鴻章曾外孫女到現代曹雪芹》,臺北:世界書局,1993年9月初版。
07.張健,《張愛玲新論》,臺北:書泉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
08.陳子善編,《作別張愛玲》,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 2 月初版。
09.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10.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臺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
11.萬燕,《海上花開又花落──讀解張愛玲》,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
12.余斌,《張愛玲傳》,臺北:晨星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
13.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初版。
14.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
15.子通、亦清主編,《張愛玲評說六十年》,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
16.劉紹銘、梁秉鈞、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初版。
17.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3年2月初版。
18.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臺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3月初版。
19.蘇偉貞,《張愛玲的世界(續編)》,臺北:允晨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20.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出版社,2004年2月3版。
21.水晶,《替張愛玲補妝》,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22.劉鋒杰,《想像張愛玲──關於張愛玲的閱讀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初版。
23.周芬伶,《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出版。
24.張盛寅,《細讀張愛玲》,臺北:柏室科技藝術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初版。
25.張子靜、季季,《我的姊姊張愛玲》,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初版。
26.周芬伶,《芳香的秘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初版。
27.嚴紀華,《看張.張看── 參差對照張愛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3月初版。
28.林幸謙編,《張愛玲──文學.電影.舞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29.蔡登山,《色戒愛玲》,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9月初版。
30.李歐梵,《睇色,戒──文學、電影、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初版。
31.蔡淑娟,〈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32.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33.馬冬梅,〈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世界〉,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34.吳玉芳,〈張愛玲小說的情愛世界〉,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35.溫毓詩:〈張愛玲文本中的人物心理與殖民文化研究〉,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6.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37.吳淑鈴,〈張愛玲小說意象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論文,2004年。
38.紀婉清,〈張愛玲《傳奇》之「奇」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39.陳秋雯,〈張愛玲小說在臺灣的接受現象〉,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40.朱育瓔,〈張愛玲小說中的感官書寫〉,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1.朱雯彥,〈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2.田威寧,〈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3.張佳伶,〈〈色,戒〉與〈紅粉金戈〉比較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44.郭恩瑾,〈張愛玲《色,戒》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45.許斐婷,〈張愛玲及其〈色,戒〉之藝術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三)李安研究
01. 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1月初版。
02. 李達翰,《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臺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9月初版。
03. 鄭培凱,《〈色.戒〉的世界》,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頁26。
04. 墨娃、傅會敏,《閱讀李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初版。
05. 鄒明儒,〈李安電影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06. 楊菀喻,〈李安電影中的性別形象〉,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電影理論
01. 吳東權,《電影與傳播》,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6月初版。
02. V.I.Pudovkin著,劉森堯譯,《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2月初版。
03. 麥肯博士選輯,哈公譯,《電影──理論蒙太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6月初版。
04. 汪流,《電影劇作概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5月初版。
05. 李幼蒸,《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7月初版。
06. David Bordwell及KristinThompson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初版。
07.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5月初版。
08. Herbert Zettl著,廖祥雄譯,《映像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09. Jacques Aumont&Michel Marie著,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初版。
10.劉立行、井迎瑞、陳清河編著,《電影藝術》,臺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1996年1月初版。
11. Robert Stam,Robert Burgoyne,Sandy Flitterman-Lewis著,張梨美譯,《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初版。
12.鄭國恩,《影視攝影構圖學》,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13.張健主編,《影視藝術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初版。
14.Robert Stam著,陳儒修、郭幼龍譯,《影視藝術欣賞》,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初版。
15.Peter Ward著,廖澺蒼譯,《影視攝影與構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
16.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10版。
17.井迎兆,《電影剪接美學--說的藝術》,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初版。
(五)其他
01. 西蒙.波娃著,歐陽子等譯:《第二性-女人:第三卷:正當的主張與邁向解放》,臺北:晨鐘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4月初版。
02. M.M.巴赫金、B.H.沃夫希諾夫合著,張杰、藩錦鑫譯,《佛洛依德主義批評》,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8月初版。
03 .李潔非、張陵著,《告別古典主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04. 張國清,《後佛洛伊德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初版。
05.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06. 胡蘭成,《今生今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初版。
07. 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初版。
08.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1版。
09. Sigmund Freud著,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臺北:左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初版。
10. 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認識北京、上海的第一本書》,臺北:捷幼出版社,2006年11月增訂1版。
11. 王德威編,《如何現代,怎樣文學?一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2版。
12. Sigmund Freud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著,宋廣文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臺北:胡桃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初刷。
二 單篇論文
(一)張愛玲研究
01. 莊超穎〈真幻虛實 交融疊化──解讀張愛玲小說的鏡子意象〉,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月第1期第23卷。
02. 郭玉雯,〈張愛玲〈色,戒〉探析──兼及相關之歷史記載與李安的改編電影〉,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007年11月第第4期。
03. 王怡心,〈從張愛玲到李安──談小說〈色,戒〉的電影元素〉,國文天地2007年11月號第23卷第6期。
04. 符立中,〈間諜圈,電影圈──宋淇和楊德昌的〈色,戒〉故事〉,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號第3卷第12期。
05. 余斌,〈〈色,戒〉考〉,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號第3卷第12期。
06. 蔡登山,〈色戒愛玲〉,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號第3卷第12期。
07. 黄錦珠,〈色與戒──讀張愛玲《色,戒》〉,文訊2008年1月號第267期。
08. 李歐梵,〈歷史的聯想──談張愛玲的〈色,戒〉〉,聯合文學2008年2月號第280期。
09. 麥浪,〈The Spy Ring張愛玲〈色,戒〉的英文版本〉,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8年3月號第4卷第7期。
10. 馬靄媛,〈宋淇是〈色,戒〉的共同創作者?--張愛玲〈色,戒〉易稿二十載秘辛曝光〉,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8年4月號第4卷第8期。
11. 李淳玲,〈迂迴曲折讀〈色,戒〉──性非性、情非情〉,鵝湖月刊2008年4月號第33卷第10期總號第394期。
12. 莊宜文,〈文學卅影像的合謀與頡抗──論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政大中文學報2008年6月第9期。
(二)李安研究
01. 鑄秦,〈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李安談《色,戒》〉,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號第3卷第12期。
02. 鑄秦,〈《色.戒》風韻──訪攝影師普瑞托〉,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號第3卷第12期。
03. 黃海鯤,〈李安風格──《色.戒》的美術設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號第3卷第12期。
04. 黃海鯤,〈《色.戒》外景現場解祕〉,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年8月號第3卷第12期。
05. 塗翔文,〈《色,戒》──李安挑戰張愛玲〉,(逍遙2007年9月號第15卷。
06. 鄭培凱,〈李安《色,戒》幕後一瞥〉,明報月刊2007年10月號第42卷第10期。
07. 馬戎戎,〈三聯專訪李安:我要讓西方人看到不同的中國〉,三聯生活周刊2007年第36期。
08. 曾昭旭,〈濁世中的一顆純淨美鑚──解讀李安和他的《色.戒》〉,鵝湖月刊2007年11月號第33卷第5期總號第389期。
09. 曾偉禎,〈色.戒──導演李安的色與戒〉,人生雜誌2007年11月號第291期。
10. 許寶芳,《A Glamorous Re-enactment of the Past:Ang Lee’Rendition of Eileen Chang’s Lust,Caution 往事魅惑重現:看李安如何演繹卅繹張愛玲的色戒》,雄中學報2008年2月號第10期。
11. 黃玉琴,〈誰來為張愛玲說句話?──談「李安的」〈色,戒〉〉,國文天地2008年4月號第23卷第11期。
12. 盧詩青,〈華美符號流動的樂章──電影語言的女性符碼:以李安《色|戒》中王佳芝的戒指情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6月第10卷第2期。
(三)改編電影研究
01. 朱西甯,〈小說與電影〉,文訊1984年12月號第15期。
02. 胡耀恆,〈小說、戲劇與電影的改編問題〉,文訊1984年12月號第15期。
03. 劉森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小說與電影──兼談小說改編電影的問題〉,聯合文學1994年9月號第10卷第11期。
04. 曾偉禎,〈如藕絲般相連──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的距離〉,聯合文學1995年10月號第11卷第12期。
05. 曾西霸,〈淺論小說改編電影〉,電影欣賞1997年12月號第15卷第6期。
06. 阮秀莉,〈有點俗又不太俗:《英倫情人》的影本和文本──兼論文學改編電影的模式〉,電影欣賞1998年5月號第16卷第3期。
07. 鄭培凱,〈電影與文學──如何講故事:文字與影像的藝術呈現〉,聯合文學1999年8月號第15卷第10期。
08. 顧正萍,〈電影與文學〉,輔仁國文學報2005年7月號第21期。
指導教授 莊宜文(Yi-wen Chuang) 審核日期 2010-7-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