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30503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4 、訪客IP:3.139.69.138
姓名 葉國維(Yeh Kuo We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抗戰前國民政府兵工署研究─組織與人事的探討(民國17-26年)
(A Study on Ordnance Department in National Government before the War against Japan─Research on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1928-1937))
相關論文
★ 鋼筆與臺灣的社會文化★ 臺灣戰後水利興建與工業─ 以石門水庫為例(1945-1980)
★ 瑞芳金礦的開採與聚落社會,1889-1971★ 退輔會榮民安置與梨山地區的農業發展(1956-1987年)
★ 日治時期臺灣歲計制度建立之研究(1895-1899)★ 戰後國營造船業的公司制度與業務發展-以台船公司為例(1945-1955_
★ 戰後臺灣觀光事業-兼論觀光外匯之影響(1956~1987)★ 從國營到民營:戰後臺灣國營紡織業之變遷(1950-1972)
★ 從復員救濟到內戰軍運-戰後中國變局下的民航空運隊(1946-1949)★ 美援與石門水庫之興建-以經費、技術為中心(1956-1964)
★ 從基層金融到商業銀行-「板信」之研究〈1957-1997年〉★ 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發展之研究(1972-2003)
★ 從傳教到醫療企業化-桃園天主教聖保祿醫院之研究(1960-1999)★ 宏碁與台灣品牌電腦資訊業之研究(1976~2004)
★ 美援與臺灣遠洋漁業之發展(1951-1965)★ 美援黃豆與臺灣食用油脂工業發展之研究(1951-1963)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我國近代兵工業發軔自晚清,最初乃由地方督府自行創建軍火生產廠局,清廷並未進行積極有效的統籌管理,以致各行其是,缺乏整體規畫。民國建立後,北洋政府成立軍械司及督辦工廠事務處,企圖透過中央政府管轄方式整合全國兵工事務,但因直轄兵工廠數過少、組織層級定位不佳、經濟困難、全國動盪等因素而終告失敗。國民政府結合北洋政府與自身經驗,在民國17年11月成立兵工署,作為兵工生產中央行政主管單位。經過持續改組,組織與職能皆發生相當大的變化,也更符合國府整軍備戰的需求。
兵工署管轄之主要單位,有各兵工廠、軍械庫、兵工研究委員會與兵工學校。兵工署隨著時局推演,逐步加強對各廠的管轄;24年併入軍械司後,亦開始管轄其軍械庫。兵工研究委員會與兵工學校則是羅致培育專業人才的單位,對兵工署的人才選派與專業形象,具備重要的功能。
兵工署相當重視技術人員,因此形成特殊的人事管理做法;歷任署長對兵工署的領導管理,扮演角色不盡相同,並影響任內的人事管理。至於廠長、警衛隊與軍械庫員、外籍顧問以及工人,亦可從人事管理角度切入,探討當時兵工生產的各種現象。
本文以民國17年到26年為時間範圍,從組織與人事層面探討兵工署,透過不同時期的演變,以了解國府整體國防觀念的形成過程。
摘要(英)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military industry started from the late Qing-Dynasty. Initially the local Bishop’s House determined to found weapon plant Bureau of its own. The Qing government did not carry out active and effective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refore local Bishop’s House had its own ways of running weapon plant Bureau and lacked the overall planning.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established,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set up Ordnance Division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actory offices, and attempted to integrate national ordnance affairs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jurisdiction way.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was eventually fail to achieve this goal because of the few numbers of Crown arsenal, the poorly positioned in organizational level, economic difficulties, the national unrest and other factors. Combined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and their own experience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n ordnance in November 1928, as centr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of ordnance production. Through out the continuous restructuring, the considerable changes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s occurred; and the ordnance fit in line with national government prepare for war needs more as well.
Under the Ordnance Department, the main units are various arsenal, armory, Ordnance Commission and Ordnance School.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duction, the Ordnance Department gradually strengthen the plant’s jurisdiction. After merged into the Ordnance Secretary in 1935, it also began to govern their armory. Ordnance Research Council and the Ordnance School were the units of recruiting the new members and fostering them into the specialists. Ordnance Research Council and the Ordnance School 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s on ordnance personnel selecting and building up the professional image.
The Ordnance Department valued the members of technical staff, and thus a special personnel management practice was formed. Each served as the director of Ordnance Department played a different role on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and affect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during his term of office as the director at the same time. As for factory director, guard and armory staff, foreign consultants and workers, the various phenomena of ordnance production could be explor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as well.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Ordnance Departm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aspects.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verall defense concept from 1928 to 1937, through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evolution.
關鍵字(中) ★ 兵工
★ 兵工廠
★ 兵器
★ 軍火
★ 軍械庫
★ 兵工委員
關鍵字(英) ★ ordnance
★ arsenal
★ weapons
★ ammunition
★ armories
★ ordnance member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
表目錄 ……………………………………………………………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國府軍火生產的中央行政組織………………………… 12
第一節 軍政部兵工署的成立…………………………………… 12
第二節 組織架構的演變………………………………………… 27
第三章 兵工署與所轄機構……………………………………… 36
第一節 兵工廠的演變情形……………………………………… 36
第二節
第三節 軍械庫的演變…………………………………………… 45
兵工委員會與兵工學校………………………………… 51
第四章 兵工署人事管理………………………………………… 73
第一節 兵工技術人員的屬性…………………………………… 73
第二節
第三節 人事與管理……………………………………………… 77
兵工廠的管理…………………………………………… 97
第五章 結論……………………………………………………… 110
徵引文獻 …………………………………………………………… 113
附錄一 民國元年至16年國內主要陸軍軍火生產機構一覽表…121
附錄二 民國元年至15年國內主要軍火生產單位受內戰波及
情形一覽表……………………………………………… 124
附錄三 〈軍政部兵工署條例〉(民國17年11月21日)……126
附錄四 〈兵工署組織條例〉民國22年10月9日…………… 128
附錄五 〈軍政部組織法軍政部組織法及編制草案〉中與
兵工署相關規定(民國24年6月25日)…………… 130
參考文獻 一、國史館檔案:
(一)國府檔案
〈國防部組織法令案(一)〉,入藏登錄號:001000001167A,1928年11月9日- 1929年7月17日。
〈國防部組織法令案(二)〉,入藏登錄號:001000001168A,1929年7月20日- 1936年3月17日。
〈國防部組織法令案(四)〉,入藏登錄號:001000001170A,1935年10月30日-1937年8月20日。
〈國防部組織法令案(五)〉,入藏登錄號:001000001171A,1937年9月1日- 1940年9月4日。
〈上海兵工廠工潮〉,入藏登錄號:001000005736A,1927年10月25日-1927年11月3
日。
〈中國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軍政案(一)〉,入藏登錄號:001000005508A,1932年3
月11日-1932年5月12日。
〈國民會議政治總報告(一)〉,入藏登錄號:001000000087A,1931年5月30日。
〈兵工專門學校組織法令案〉,入藏登錄號:001000001204A,1934年8月22日-1937
年7月21日。
〈兵工生產(一)〉,入藏登錄號:001000005730A,1934年6月8日-1936年12月20
日。
〈軍事機關官員任用法令案〉,入藏登錄號:001000000606A,1933年8月15日-1943
年10月29日。
〈陸軍服裝條例(四)〉,入藏登錄號:001000001576A,1935年12月19日- 1941年4
月18日。
〈兵工會計試行規則案〉,入藏登錄號:001000000789A,1933年8月16日- 1934年5
月3日。
(二)蔣中正總統文物檔案
〈籌筆—北伐時期 (七)〉,入藏登錄號:002000000007A,1927年4月4日-1927年4
月30日。
〈籌筆—統一時期 (二十七)〉,入藏登錄號:002000000043A,1930年4月5日-1930
年4月30日。
〈籌筆—統一時期 (一七七)〉,入藏登錄號:002000000193A,1937年6月16日-1937
年7月8日。
〈一般資料—民國十五年 (十)〉,入藏登錄號:002000001399A,1926年11月13日
-1926年11月29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二年(二)〉,入藏登錄號:002000001461A,1933年3月2日-1933
年3月15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二年(十)〉,入藏登錄號002000001469A,1933年4月26日-1933
年4月29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二年 (十七)〉,入藏登錄號:002000001476A,1933年5月5
日-1933年5月19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二年 (二十四)〉,入藏登錄號:002000001483A,1933年6月
5日-1933年6月7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二年 (三十六)〉,入藏登錄號:002000001495A,1933年7月
10日-1933年7月23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二年 (四十五)〉,入藏登錄號:002000001504A,1933年8月
19日-1933年8月24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三年 (十九)〉,入藏登錄號:002000001550A,1934年4月17日-1934年4月23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三年 (二十)〉,入藏登錄號:002000001551A,1934年4月23
日-1934年4月30日。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三年 (二十一)〉,入藏登錄號:002000001552A,1934年4月
30日-1934年5月9日。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 (四十三)〉,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59A,1936年4月1日
-1936年5月15日。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 (四十九)〉,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65A,1936年9月1日
-1936年9月24日。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 (五十八)〉,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74A,1937年7月1日
-1937年7月31日。
〈一般資料—手稿錄底 (二十四)〉,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08A,1936年3月2日
-1936年3月31日。
〈事略稿本—民國二十四年七月〉,入藏登錄號:002000000578A,1935年7月1日-1935
年9月25日。
〈事略稿本—民國二十六年三至六月〉,入藏登錄號:002000000603A,1937年3月1
日-1937年6月30日。
〈鞏固國防 (六)〉,入藏登錄號:002000002077A,1935年2月4日-1936年6月22
日。
〈敉平石唐叛變 (三)〉,入藏登錄號:002000002071A,1931年8月27日-1937年12
月12日。
〈革命文獻—國防設施 (二)〉,入藏登錄號:002000000344A,1921年7月8日-1937
年6月14日。
〈陸軍後勤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入藏登錄號:002000001077A,1935年
-1937年11月11日。
(三)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資料
典藏號129000002009A,〈吳沆〉;129000002009A,〈張春浦〉;
129000017746A,〈邢導〉;129000016979A,〈周志宏〉;
129000017322A,〈朱驥〉;129000034396A,〈丁天雄〉;
129000003235A,〈梁強〉;129000001923A,〈趙學顏〉;
129000044224A,〈汪瀏〉;129000014607A,〈劉楚材〉;
129000099323A,〈江杓〉;129000017297A,〈楊子嘉〉;
129000098314A,〈陳儀〉;129000035149A,〈李世瓊〉;
129000025922A,〈莊權〉;129000016875A,〈鄭家俊〉;
129000036118A,〈洪中〉;129000098389A,〈陳世鴻〉;
129000002019A,〈高孔時〉;129000101456A,〈陳哲生〉;
129000001983A,〈張郁嵐〉;129000040951A,〈方兆鎬〉;
129000030052A,〈王承黻〉;129000108158A,〈華乾吉〉;
129000017765A,〈林大中〉;129000007749A,〈賓步程〉;
129000002019A,〈高孔時〉;129000047484A,〈壽昌田〉;
129000101458A,〈萬斯選〉;129000099046A,〈方光圻〉;
129000050898A,〈鄧演存〉;129000046322A,〈黃公柱〉;
129000018077A,〈李承幹〉;129000000140A,〈宋邦榮〉;
129000107838A,〈朱文伯〉。
二、公報
《臨時政府公報》,1912。
《政府公報》,1912-1927年。
《軍政府公報》,1917年。
《海陸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1924-1925年。
《國民政府公報》,1927-1937年。
三、報紙
《中央日報》1927-1936年。
《天津益世報》,1932年。
《盛京時報》1928-1931年。
天津《大公報》,1930年-1937年。
四、史料彙編
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編委會編,《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冊1、2、3。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3年。
張俠編,《北洋陸軍史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陸軍部編,《陸軍行政紀要》,民國五年版。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陸軍部編,《陸軍行政紀要》,民國九年版。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編,《黃埔軍校史料(1924-1927)》。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黃嘉謨編,《白崇禧將軍北伐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聯勤總部生產署四週年紀念刊編委會編,《聯勤總部生產署四週年紀念刊》。臺北:聯勤總部,1959年。
孫毓棠,《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魏允恭,《江南製造局記》,卷4。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冊18(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廣東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軍工史資料徵集辦公室編,《廣東軍工史料1840-1949》。廣州市:廣東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1990年。
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運史料》,期26。北京:工人出版
社,1984年。
周美華編,《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冊1。臺北:國史館,1996年。
五、回憶錄、口述訪談、文集、傳記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俞大維先生年譜資料初編》。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俞資政維公九秩晉五華誕紀念文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0年,頁62-63。
傳記文學社民國人物小傳編輯委員會編,《民國人物小傳(二二一)─俞大維》,《傳記文學》,卷36期2。1980年2月,頁140。
歐振華,《北伐行軍日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上冊。臺北:曉園出版社,1989年。
白崇禧口述,郭廷以校閱,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訪問,《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張玉法、陳存恭訪問,劉安祺口述,黃銘明記錄,《劉安祺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簡又文,《西北從軍記》,上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
李元平,《俞大維傳》。臺中:臺灣日報出版社,1992年。
馬超俊口述,郭廷以、王聿均訪問,劉鳳翰記錄,《馬超俊先生訪談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張羣口述,陳香梅筆記,《張羣先生話往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2年)。
周至柔,〈北伐追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北伐統一五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8年)。
鄭洪泉,〈國寶‧功臣─抗戰時期戰鬥在兵工戰線上的李承幹〉,《紅岩春秋》,5月號(2005年),頁23-31。
〈江杓先生行述〉,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輯16(臺北:國史館,1998年),頁28-31。
〈劉楚材先生事略〉,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輯17(臺北:國史館,1998年),頁504-506。
閻寶海,〈楊宇霆先生墓碑銘〉,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
輯24(臺北:國史館,2001年),頁453-454。
崔雲清,〈兵工學校的兩位兵工人物─方光圻、呂則仁〉,《傳記文學》,卷68期3(1996年3月),頁114-123。
酈民興,〈酈堃厚先生行誼〉,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輯2(臺北:國史館,1989年),頁580-581。
吳湘襄,《民國百人傳》,冊4。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頁73-95。
王成斌主编,《民國高級將領列傳》,冊7。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頁346-360。
楊繼曾,《楊繼曾九十回憶錄》。自行出版,1987年。
六、專書
王國強,《中國兵工製造業發展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中國近代兵器工業編審委員會編,《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清末至民國的兵器工業》。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年。
劉鳳翰,《戰前的陸軍整編:附九一八事變前後的東北軍》。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滕昕雲,《鐵血軍魂─第一部:蓄勢待發─抗戰前期國民革命軍德志新式中央軍之整建》。臺北:老戰友工作室,2005年。
傅寶真,《德籍軍事顧問與抗戰前的中德合作及對軍事的貢獻》。臺北:臺灣民生出版社,1998年。
王正華,《抗戰時期外國對華軍事援助》。臺北:環球出版社,1987年。
陳志讓,《軍紳政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切列潘諾夫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一個駐華軍事顧問的札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
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臺北:國史館,1995年。
劉馥著,梅寅生譯,《中國現代軍事史(1924-1949)》。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何應欽,《何上將(應欽)抗戰期間軍事報告》。南京:國防部,1948年。
曾祥穎,《中國近代兵工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年。
國民革命建軍史編篡委員會撰述,朱瑞月編,《國民革命建軍史》,部2。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2年。
吳振漢,《國民政府的地方派系意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臺北:國史館,2002年。
劉大鈞,《上海工業化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年。
胡孝勇總編,《聯勤創制五十五週年專輯》。臺北:聯勤總部,2001年。
王鐵漢,《東北軍事史略》。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
陳存恭,《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
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工會聯合會》。上海:檔案出版社,1989年。
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江蘇省國防科學技術工作辦公室編,《江蘇近代兵工史略》
。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 1989年。
劉明逵、唐玉良,《中國工人運動史》,卷4。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勞工運動史》,編2。臺北 :中國勞工福利社,1959年。
張茲闓編,《中國工業》。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國軍後勤史》,冊3。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年。
謝國興,《親日衛國─黃郛》。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河南省總工會編,《河南工運大事記(1897-1992)》。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張其昀,《黨史概要》,冊2。臺北:中央改造委員會文物供應社,1951年。
何應欽上將九五壽誕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軍政十五年》。臺北:同編者,1984年。
七、期刊
《兵工季刊》,號1(湖北:兵專同學會出版部,1930),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製
中心編,《民國珍稀短刊斷刊‧湖北卷》,卷1,北京:同編者,2006年。
《兵專》,期1,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製中心編,《民國珍稀短刊斷刊‧湖北卷》,
卷1,北京:同編者,2006年。
《國聞週報》,卷7期22,1930年6月9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鄭州文史資料》,
輯3,鄭州:同編者,1987年。
中國兵工學會兵工史編輯部編,《兵工史料》,輯2,北京:同編者,1984年。
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鞏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鞏縣文史資料》,輯7,
鄭州:同編者,1990年。
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鞏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鞏縣文史資料》,輯2,
鄭州:同編者,1988年。
王奐若,〈再談同濟大學〉,《傳記文學》,卷46期3(1985年3月),頁75-81。
關德懋,〈關於國立同濟大學創校經過〉,《傳記文學》,卷41期4(1982年9月),
頁115-116。
八、工具書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冊1、2、3。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1982、1984年。
存萃學社編集,周康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冊4。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8
年。
楊家駱主編,《中華民國職官年表》。臺北:鼎文出版社,1978年。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增訂版》,下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張朋園、沈懷玉,《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1987年。
九、論文
陳存恭,〈民初陸軍軍火之輸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6(1977年6月),頁237-312。
王紫雲,〈抗戰時期兵工業的發展〉,《中華軍史學會會刊》,卷1(1995年),頁161-182。
章慕榮,〈日本侵華時期國民政府陸軍武器裝備建設之考察〉,《抗日戰爭研究》,期1(2008年),頁48-81。
陸大鉞,〈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調整兵工事業述論〉,《抗日戰爭研究》,期2(1993年),頁102-116。
羅慶生,〈抗戰前國軍的軍事改革─軍事事務革新觀點下的分析〉,《中華軍史學會會刊》,卷10(2005年4月),頁51-78。
劉鳳翰,〈南京臨時政府軍事實況〉,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一屆討論會論文集秘書處編,
《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一屆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2),頁555-591。
王正華,〈北伐前國民革命軍有形戰力之評估〉,《現代中國軍事史評論》,期6(1990年4月),頁51-112。
辛達謨,〈德國外交檔案中的中德關係─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至廿七年(一九三八)〉,《傳記文學》,卷41期4(1982年9月),頁117-122。
楊日旭,〈美國對華軍事情報密檔中有關我國國防工業的報告─鞏縣化武工廠情報之洩密〉,《現代中國軍事史評論》,期7(1991年8月),頁1-15。
馬文英〈德國軍事顧問團與中德軍火貿易關係的推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卷23(1994年6月),頁133-165。
張瑞德,〈戰爭與工人文化—─抗戰時期大後方工人的認同問題〉,黃克武編,《軍事
組織與戰爭: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2002年),頁243-273。
張力,〈中國軍官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觀察與省思〉,《輔仁歷史學報》,期19,(2007
年7月),頁81-117。
麥勁生〈留德科技菁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軍事現代化〉,《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卷13期2(2006年3月),頁100-107。
朱景鵬,〈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團之研究(民國十七至二十七年)〉,臺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呂玲玲,〈國民政府工業政策之探討(1928∼1937)〉,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郭沛一,〈迷霧中的士兵:1920年代〉,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清江,〈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兵工企業內遷歷史考察〉,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9年。
王安中,〈國民政府軍事工業研究〉,上海:上海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9年。
吳斯偉,〈俞大維與國民政府的兵工建設(1933-1945)〉,長沙: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9年。
羅永明,〈德國對南京政府前期兵工事業的影響(1928-1938)〉,合肥:中國科學技術
大學科學技術史博士論文,2010年。
指導教授 李力庸 審核日期 2013-7-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