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3207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3.147.65.65
姓名 徐煜靈(Yu-Ling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光機電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 球型變焦鏡頭之研究
(Lens Design for Spherical Lens Camera)
相關論文
★ 氣動馬達之單軸平台定位控制★ 運用MRAC及模糊法則於氣動馬達FPGA控制器之研發
★ 影像式多目標模擬器製作與平行光顯像系統設計★ 連續式微電鍍之影像處理方法
★ 硬體迴路測試系統建構與驗證★ 即時影像引導連續式微電鍍之立體微結構製作研究
★ 公共環境下人員追蹤影像方法研究★ 燃料電池氫氣進料控制之研究
★ 形狀記憶合金對焦系統之 基因演算法及模糊控制法則★ 公共空間光源亮度模糊控制法則之研究
★ 立方衛星無線通訊系統開發★ 多重訊號同步擷取裝置整合研究
★ 應用希爾伯特黃變換(HHT)之邊際譜分析於旋轉機械的元件鬆脫故障診斷★ 總體經驗模態分解法(EEMD)結合自回歸(AR)模型在旋轉機械之元件鬆脫故障診斷之應用
★ 超音波聚焦噴墨之能量驅動與分析研究★ 使用適應性光學模組之金屬表面粗糙度量測系統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在變焦鏡頭的領域中,大都著重於傳統式的變焦系統,其變焦方式是讓透鏡沿著光軸移動而改變整體的有效焦距。其缺點是當透鏡移動時若機械公差過大會造成失焦或無法移動。因此針對此缺點改用旋轉變焦的方式。本文嘗試新的設計概念,利用球形變焦透鏡的旋轉來達到變焦的目的,並比較與傳統變焦之間的性能差異。
摘要(英) In the scope of zoom lens, most of researches focus on traditional zoom lens system, which changes the effect focus by moving the lens along optical axis.But as the mechanical tolerance is too much, it is hard to move the lens, and will cause the image blurred.In order to amend this drawback, this research was investigated to change focus by rotating the spheral lens in substitution for the tradition ways and makes comparison of capabilities between them.
關鍵字(中) ★ 變焦
★ 球型透鏡
★ 鏡頭設計
關鍵字(英) ★ zoom
★ lens design
★ spherical lens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背景 3
1.3 論文架構 7
1.4 符號定義 8
第二章 變焦鏡頭之理論分析 9
2.1 光學基本理論 9
2.1.1 Snell’s Law 9
2.1.2 視場角與入射光瞳 10
2.1.3 近軸光線追跡法 11
2.1.4 單一透鏡與透鏡組之主平面 13
2.1.5 拉式不變量、形狀因子與共軛因子 16
2.1.6 光圈移動之偏軸率 19
2.2薄透鏡之初階像差理論 20
2.3 成像品質評鑑 23
2.3.1場曲 / 畸變圖 ( Field Curvature / Distortion ) 24
2.3.2光斑圖 ( Spot Diagram ) 25
2.3.3調制傳遞函數(FFT MTF) 25
2.3.4相對照度 (Relative Illumination) 26
第三章 變焦鏡頭之設計 27
3.1 設計目標及流程 27
3.2球型變焦透鏡結構 30
3.2.1 兩群球型變焦鏡頭結構 30
3.2.2三群球型變焦鏡頭結構 32
3.3 薄透鏡之初階設計 38
3.3.1 系統折光率 38
3.3.2 透鏡間距求法 40
3.3.3 三片薄透鏡像差 – 求α2與α3 41
3.3.4 三片透鏡之折光率 45
3.3.5 三片薄透鏡像差 – 求形狀因子 47
3.4 厚透鏡之設計原理 52
3.5 設計變焦鏡組之原理 54
第四章 光學模擬與優化 61
4.1 初階設計之模擬 61
4.2 變焦光學之優化過程 68
4.3 優化結果與分析 69
4.3.1 優化結果 69
4.3.2 機械上的公差對光學系統的影響 76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80
參考文獻 82
附錄一 84
參考文獻 [1]Gentle Peng, MULTI-FACET LENS COMPONENT;USP:5515206.
[2]孫文信,光學設計,中央大學光電所光學設計課程講義。
[3]孫文信,精調三階像差各分項目標值的鏡組優化設計,中央大學光電所博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一年。
[3]林永昌,新型變焦鏡頭設計,中央大學光電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年。
[4]YoKo Kimura, Ayase-shi(Jp), Haruo Sato, Kawaguchi-shi(jp),TWO – LENS - GROUP ZOOM LENS SYSTEM;USP:20070070520.
[5]Shiger Hashimoto, LENS STRUCTURE HAVING A MOVABLE PORTION;USP:3951522.
[6]國家實驗研究院,光機電系統整合概論,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出版,2005。
[7]Raul R. Yoder, Jr., Opto-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Optical Group,Perkin-Elmer Corporation Danbury, Connecticut.
[8] Virendra N. Mahajan , Optical Imaging and Aberrations, SPIE PRESS,1998.
[9]張阜權,孫榮山,唐偉國,光學初版,凡異出版社,1995年。
[10]Kjell J. Gasvik, Optical Metrology Thi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2.
[11]Robert D. Guenther, Modern Optics, DUKE University, New York Wiley,1990.
[12]Francis A. Jenkins, Harvey E. White, Fundamentals of Optics Fourth edition, McGRAW-HILL, 1981. 。
[13]Zemax原廠光學設計程式使手冊,訊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出版。
[14]CCD sensor DOLPHIN_F_145B data sheet。
[15]林致行,光學設計之專家系統,中央大學光電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4年。
[16]陳昭先,對給定初階像差目標值之光學薄透鏡組設計方法與應用,交通大學光電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6年。
[17]林瑞興,高解析度變焦數位相機鏡頭設計,元智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9年。
[18]王國權,變焦光謝統之設計與分析,台北科技大學光電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2年。
[19]Daniel Vukobratovich, OPTO-MECHANICAL DESIGN, Optical Sciences Center, 1968。
[20]井上 弘,变倍光学機構の設計技法,トリケップス,1990。
指導教授 黃衍任(Yean-Ren Hwang) 審核日期 2007-6-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