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202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 、訪客IP:52.14.85.76
姓名 吳昭亮(Chao-liang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研究所
論文名稱 台灣客家話量詞研究
(Research on Taiwan Hakka Measure Words)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語四字詞研究★ 六堆地名與客家發展
★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客家動物諺語之文化意涵研究
★ 在臺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 客家認同比較研究★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 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
★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客家話體標記的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客家話程度副詞:詞彙、語法和語用特點研究
★ 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 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
★ 幼稚園客語音韻覺識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是從認知的角度探討客家話的量詞,主要探討的是台灣四縣客家話(北四縣),本文共有十章。
第一章是說明語料的來源出處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採取認知的範疇理論、轉喻、隱喻以及意象圖式。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獻探討,第二章是各家學者對漢語量詞定義與分類的文獻整理,第三章是各學者對於客家話量詞定義與分類的文獻整理,然後根據第二章與第三章決定本文量詞的分類與研究範圍。
第四章是本文個體量詞的範疇探討以及語義特徵分析。第五章是群體量詞的範疇探討、語義特徵分析以及群體量詞集合體的組合排列方式。第六章是借用容器量詞的範疇探討,並分析借用名詞以及動詞形成的容器與認知的關聯性。第七章是動量詞的範疇探討以及動詞“有界-無界”的分別。第八章是台灣各地客家話量詞的整理與比較,然後從認知差異與體驗性解釋量詞使用異同的原因。第九章是量詞的構詞,主要是表現在AA的重疊形式以及與形容詞連用的幾種情形。
第十章是根據第四章-第九章得到的結論。
附錄一是本文所探討量詞的語義特徵分析。
附錄二是十一本學者論文調查的台灣客家話量詞語料。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measure words of Taiwan Hakka from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with the sub-dialect north-Sixian as the main object. There are ten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data used in this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method to analyze them—theory of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and image schemas. Chapter 2 and Chapter 3 are literature review, in which we can see how previous studies define and classify the measure words in Chinese dialects and, specially, Hakka dialect. We conclude previous studies and decide which measure words to talk about and how to classify them.
Chapters 4 to 9 are our analysis of the measure words. Chapter 4 is about the categories and semantic character of “individual measure” whereas Chapter 5 is about “group measure”. Chapter 6 talks about the categories of “container measure” and how cognition works when people apply nouns or verbs to be a container measure. Chapter 7 discusses the categories of “verbal classifier” and “bound – unbound” verbs. Having discussed the above kinds of the measure words, we make a comparison among the sub-dialects of Taiwan Hakka in Chapter 8, explaining why and how the usage differs with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difference and experience. Chapter 9 states the morphology of the measure words, mainly focusing on “AA” replication and continuous adjective occurrence. And then comes the conclusion in Chapter 10.
The data we have applied in discussion and semantic character of “Taiwan Hakka measure words”are in the appendix.
Keyword:Hakka language, measure word, cognitive,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image schemas, semantic character
關鍵字(中) ★ 客家話
★ 量詞
★ 認知
★ 範疇
★ 轉喻
★ 隱喻
★ 意象圖式
★ 語義特徵
關鍵字(英) ★ semantic character
★ Hakka language
★ measure word
★ metonymy
★ metaphor
★ categorization
★ cognitive
★ image schemas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tract 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一、 緒論 1
1-1動機與目的 1
1-2研究內容及方法 2
二、 文獻探討 9
三、 客家話量詞的定義與分類 18
3-1客家話量詞的定義 18
3-2客家話量詞的分類 20
四、 個體量詞 35
4-1形狀個體量詞 36
4-2一般個體量詞 55
4-3個體量詞的語義特徵分析 68
五、 群體量詞 76
5-1群體量詞的範疇 76
5-2群體量詞的組合方式 88
5-3群體量詞的語義特徵分析 91
六、 借用容器量詞 97
6-1借用名詞容器量詞 98
6-2借用動作容器量詞 103
6-3借用容器量詞和認知的關聯性 105
七、 動量詞 108
7-1借用動量詞 108
7-2專用動量詞 110
7-3動詞的界限範疇 112
八、 客家話次方言的量詞比較 114
8-1次方言量詞的整理與比較 114
8-2量詞與認知異同 125
8-3量詞的體驗性 126
九、 構詞 129
9-1量詞的重疊形式 130
9-2量詞與形容詞的連用情形 131
9-3其他構詞 132
十、 結論 134
參考資料 137
附錄一 客家話量詞的語義特徵分析 144
附錄二 客家話各次方言的量詞 155
參考文獻 書籍
〔1〕古國順等編輯,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四縣版) 初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北市,2008年。
〔2〕莊錦華總編輯,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暨語料選粹(四縣版) 中級、中高級,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北市,2007年。
〔3〕羅肇錦,客語語法,初版,臺灣學生書局,臺北市,1984年。
〔4〕龔萬灶,客話實用手冊,初版,龔萬灶,苗栗市,2003年。
〔5〕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年。
〔6〕王寅,認知語言學探索,重慶出版社,重慶,2005年。
〔7〕陳忠,認知語言學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濟南,2006年。
〔8〕馬建忠,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北京,1983年。
〔9〕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商務印書館,北京,1992年。
〔10〕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文史哲,臺北市,1992年。
〔11〕王力,中國現代語法,藍燈文化,臺中,1987年。
〔12〕王力,中國語法理論,藍燈文化,臺中,1987年。
〔13〕高名凱,漢語語法論,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年。
〔14〕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1953年。
〔15〕趙元任著,中國話的文法,丁邦新譯,中文大學,香港,1994年。
〔16〕陳望道,論現代漢語中單位和單位詞,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3年。
〔17〕陳望道,陳望道語文論集,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80年。
〔18〕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北京,1980年。
〔19〕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北京,1982年。
〔20〕何杰,現代漢語量詞研究,民族出版社,北京,2001年。
〔21〕項夢冰,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語文出版社,北京,1997年。
〔22〕劉綸鑫,江西客家方言概況,江西人民出版社,南昌,2001年。
〔23〕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中華書局,北京,1965。
〔24〕石毓智,語法認知的語義基礎,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2000年。
〔25〕黃永達,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 祖先的智慧,全威創意媒體公司,臺北市,2005年。
〔26〕邵敬敏,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商務印書館,北京市,2000年。
〔27〕李榮、黃雪貞,梅縣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南京,1995年。
〔28〕張維耿,客家話詞典,廣東人民出版社,廣州,1995年。
〔29〕李葆嘉,語義語法學導論—基於漢語個性和語言共性的建構,中華書局,北京市,2007年。
期刊報章論文
〔30〕邱湘雲,「閩南話和客家話的“量詞”-與國語比較」,玄奘人文學報,(6),1-26頁,2007。
〔31〕袁毓林,「詞類範疇的家族相似性」,中國社會科學,(1),154-170頁,1995。
〔32〕沈家煊,「轉指和轉喻」,當代語言學,1(1),3-15頁,1999。
〔33〕杜桂枝,「認知語言學中的若干相關概念」,外語學刊,(3),40-47頁,2003。
〔34〕李瑛,文旭,「從“頭”認知—轉喻、隱喻與一詞多義現象研究」,外語教學,27(3),1-5頁,2006。
〔35〕鄧豔青,「量詞性隱喻」,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7(3),113-115頁,2006。
〔36〕李瑛,「容器圖式和容器隱喻」,外語學刊西南民族大學 人文社科版,25(5),448-451頁,2004。
〔37〕楊洋,董方峰 ,「感官意象圖式-通感的一個新認知模式」,深圳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6(1),90-92頁,2008。
〔38〕肖靈,「通感隱喻的認知分析」,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68-70頁,2009。
〔39〕雷淑娟,「認知語言學的體驗哲學觀」,理論觀察,(56),122-123頁,2009。
〔40〕邵敬敏,「動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與動詞的選擇關係」,中華語文,1996年第二期。
〔41〕葉桂郴,劉炎飛,「從“個”和“枚”等三對量詞的歷時演變看漢語量詞發展的機理」,外語學刊玉林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29(1),64-69頁,2008。
〔42〕牛巧紅,「量詞“只"、“頭"的認知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鞍山師範學院學報,9(3),81-84頁,2007。
〔43〕沈林,「試論量詞與名詞的搭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3),23-26頁,2002。
〔44〕范利、聶春梅,「從認知語言學看名詞臨時作量詞的語義演變規律」,湖南第一師範學報,1(1),27-31頁,2001。
〔45〕譚景春,「從臨時量詞看詞類的轉變與詞性標注」,中國語文,1,2000年。
〔46〕左廣明,「範疇化過程中認知差異的原因探微」,中國西部科技,8(33),1-4頁,2009。
〔47〕盛銀花,「安陸方言物量詞比較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5(1),167-170頁,2005。
〔48〕駱琳,「漢語量詞搭配中隱喻意義的構建」,修辭學習,(4),13-14頁,2007。
〔49〕曹丹,「中英人體器官量詞認知比較」,宿州學院學報,22(6),79-82頁,2007。
〔50〕高兵,緱新華,「現代漢語ABB式重疊構詞的認知隱喻基礎」,河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32(6),134-136頁,2007。
〔51〕鄒妍,「南縣方言詞彙的形象性特點簡析」,懷化學院學報,25(11),119-121頁,2006。
會議論文集
〔52〕羅肇錦,「客家話“嫲”(ma)的語法化過程」,第八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415頁,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市,2008年11月。
學位論文
〔53〕吳莉雯,「臺灣四縣客語量詞系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54〕陳韻伃,「臺灣閩南語及客語量詞系統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55〕江俊龍,「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56〕徐貴榮,「臺灣桃園饒平客話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2年。
〔57〕陳秀琪,「臺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2年。
〔58〕廖烈震,「雲林縣崙背地區詔安客話音韻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2年。
〔59〕盧彥杰,「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1999年。
〔60〕溫秀雯,「桃園高家豐順客話音韻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3年。
〔61〕賴文英,「新屋鄉呂屋豐順腔客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62〕鄧明珠,「屏東新埤客話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63〕賴維凱,「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8 年。
〔64〕賴淑芬,「屏東佳冬客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65〕張孟涵,「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研究-以鄭屋、許屋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10 年。
〔66〕張雁雯,「臺灣四縣客家話構詞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
網路資料
〔67〕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取自http://hakka.dict.edu.tw/。
〔68〕教育部:臺灣閩南語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
取自http://twblg.dict.edu.tw/tw/index.htm。
〔69〕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取自http://140.111.1.40/suo.htm。
〔70〕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指導教授 羅肇錦、陳秀琪
(Chao-chin Lo、Hsiu-chi Chen)
審核日期 2010-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