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305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 、訪客IP:52.15.63.145
姓名 謝富佑(Fu-yu Hs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宗教與天災:苗栗卓蘭白布帆聚落祭祀活動的探討
(Between Religion and Natural Calamity—The Research of Collective worships in Pai-bu-fan Settlement in Jhuol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相關論文
★ 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 探討宗教社群的組織活動與信仰特色:以中壢慈惠堂為例
★ 新竹地區還老愿儀式之研究★ 從地景觀點探討萬巒居民的地方認同
★ 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以新竹地區三個客家戲班為例★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 客家宗族與在地社會變遷-以新竹新豐鳳山崎何氏宗族為例
★ 台灣華客語口譯現狀及未來發展★ 區域拓墾與祠廟之關係: 以溪南楊梅伯公岡集義祠為例
★ 從邊緣崛起:新竹工業區伯公信仰的公廟化趨勢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透過參與觀察及訪問法,輔以田野調查資料的蒐集,對白布帆聚落的祭祀活動作全面觀察與探討。研究設計以白布帆聚落的祭祀活動為主,從聚落性、村落性、到超村落祭祀活動,進行不同層次祭祀活動的觀察,以探析白布帆聚落在祭祀活動中呈現的人、神、鬼之間的關係。
  論文分成六章,第一章導論。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第三章為聚落內的祭祀活動,呈現居民藉由祈求自然神靈的庇佑,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為人求於神的關係,包括天神良福、水福、伯公祠及堤防上的普渡。因封閉的地理位置,這些祭祀活動建構了白布帆聚落獨立的祭祀系統。第四章為跨聚落的祭祀活動,透不同神明信仰,將不同聚落人群作社會的聯結,以神靈連繫人群間的互動關係。導因於行政區調整及對外交通環境改善,白布帆聚落參與村落性的內灣新春平安戲,及超村落性的峨崙廟中元普渡,納入以峨崙廟為中心的祭祀系統。另外參與烏寶宮媽祖遶境活動,擺脫了白布帆在跨聚落祭祀活動中的邊緣地位。第五章以應變式的祭祀活動為主,白布帆居民面對天災時,透過團體及個人的起福活動,祈求神靈庇佑,渡過危機,但最怕好兄弟危害,普渡的概念因而被強化,經由普渡活動,求得人與神、鬼之間的和諧。第六章為結論。
  研究發現,白布帆聚落的祭祀活動有以下特點:客家聚落普遍的天神良福底層信仰,具有家鄉地緣認同的識別功能。水福祭祀活動導因於大安溪的水災,為本地區特有的祭祀活動。由於聚落天災不斷,普渡活動的概念被強化,因而特別重視對好兄弟的普渡。聚落對外關係反應在祭祀活動中付出與獲得的思維中,呈現終止、持續參加、新增參與的變動關係。起福活動為聚落居民面對天災時,化解危機的應變之道。整體言之,白布帆聚落的祭祀活動,表現居民祈求自然神靈庇佑,重視對好兄弟的普渡,維持聚落間不同程度的關係,並習得面對天災時的應變之道。
摘要(英) With the data collected mainly b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survey and complementarily by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have an overall obser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Pai-bu-fan Settlement. This research is designed for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different community levels, mainly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Pai-bu-fan Settlement, from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with the settlement properties, village properties, to the pan-village properties; and, for the exploration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eople, ghosts, and gods, represented in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Pai-bu-fan Settlement.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topic of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is for the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the settlement, which present the ways residents seek for blessing and protection from the gods and spirits of nature to satisfy their daily needs, including the ceremony of collective worships to the heaven gods, river gods, earth gods, and the pu-du ritual to pacify the ghosts. Due to the enclosed geographic environment, these ceremony activities form an independent system of collective worships of Pai-bu-fan Settlement. Chapter four is for the pan-village collective worships. This chapter discusses how people from different settlements form social connections through different believes of gods and spirits, and how the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are linked by collective worships of gods and spirits of nature. Influenced by the division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the worship activities in Pai-bu-fan Settlement, including the Ping-an opera festival, with village property, in Nei-wan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and the the pu-du ritual to the ghosts, with pan-village property, during the Ghost Festival of Er-loon Temple in mid-summer, have been enclosed into the system of Er-loon Temple. Meanwhil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zu procession of Wu-pao Temple has helped Pai-bu-fan Settlement’s collective worships to get out from the fringe of the system of pan-village property. Chapter five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of application style. When encountering natural calamities, residents of Pai-bu-fan Settlement, by individual or group worship for blessing, seek for protection from their gods and spirits to get through crises. Among all, they most dread the calamities caused by “good brothers,” the wandering ghosts;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the pu-du ritual has been intensified. Through activities of the pu-du ritual to pacify the ghosts, residents seek to reach a harmonious status among the people, ghosts, and gods. Chapter six is for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has found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Pai-bu-fan Settlement. The grass-roots belief of the ceremony of collective worships to the heaven gods in Hakka settlements acts a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 homeland. The ceremony of collective worships to the river gods originated from the engagement with the floods of Da-an River and has become a distinct feature of collective worships in the area of Pai-bu-fan Settlement. The concept of the pu-du ritual to pacify the ghosts has been intensified by the constantly occurred natural calamities; in this way, the pu-du ritual to pacify the ghosts to “good brothers” is highly emphasized in this area. The external relations which reflect the thought of giving and receiving gained from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are presented in a variation relation showing cessation, constant involvement, newly involvement of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this area. When settlement residents encounter natural calamities,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for blessing, seek for protection from gods and spirits, are their ways and means of getting through the crises. In an overall view, the collective worships in Pai-bu-fan Settlement represent the ways the residents remain different levels of external relations among settlements and villages, deal with natural calamities, and the embodiment of seeking for blessing and protection from the gods and spirits and their emphasis on the pu-du ritual to pacify the ghosts.
關鍵字(中) ★ 普渡
★ 水福
★ 天神良福
★ 宗教與天災
★ 平安戲
★ 祭祀圈
關鍵字(英) ★ Religion and Natural Calamity
★ collective worships to the river gods
★ Ping-an opera festival
★ the pu-du ritual to pacify the ghosts
★ circle of collective worships.
★ collective worships to the heaven god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區的選擇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祭祀圈 18
第二節 相關神祇信仰 26
第三節 環境、天災與信仰 34
第三章 聚落內的祭祀活動 41
第一節 白布帆概述 42
第三節 水福 59
第四節 中元普渡 74
第五節 獨立多元的祭祀系統 84
第四章 跨聚落的祭祀活動 95
第一節 跨聚落研究區概述 95
第二節 內灣里新春平安戲 104
第三節 峨崙廟中元普渡 111
第四節 烏寶宮媽祖遶境 123
第五節 變動中的聚落關係 127
第五章 應變式的祭祀活動 137
第一節 白布帆的天然災害 138
第二節 太明宮中元普渡 144
第三節 其它的起福與普渡活動 146
第四節 危機中的應變與處理 151
第六章 結論 157
參考文獻 165
參考文獻 王世慶,1994〈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聯經。 頁295-372。
王世駿,2004,〈921震災後基督教在南中寮地區的傳佈〉。《民俗曲藝》143,頁305-349。
王孝廉,1998,《水與水神》。台北巿:漢忠文化。
王崧興,1973,(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南港:
頁1-10。
,1991,〈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反思〉。《考古人類學刊》,47期。
王學新編譯,2003,《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田金昌,2005,〈北臺灣客家人的三官信仰初探〉,《新竹文獻》18:92-106。
李宗益,2004,〈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禳災儀式的轉化〉。《民俗曲藝》143,頁351-376。
李秀娥,2008,〈消災賜福三界公〉,《心境宗教季刊》第五卷第一期,頁34-37。
李泰翰,2004,〈清代臺灣水仙尊王信仰之探討〉。《民俗曲藝》143,頁271-303。
李進益,2008,〈淡水河下游地區的「水信仰」:以水神及水鬼崇拜為中心〉。《台灣
風物》58(1):53-96。
呂理政,1994,〈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民俗曲藝》第90期,頁147-192。
呂玫鍰,2008,〈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臺灣人類學刊》
第六卷第一期,頁31-76。
,2007,〈傳統的再製與創新: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行轎」儀式與徒步體驗之分
析〉,《民俗曲藝》第158期,頁39-100。
阮昌銳,1990,《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台北巿:臺灣省立博物館。
吳昭慧,2008,《美濃龍肚清水宮的福首與堂主》。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
碩士論文。
吳榮發,1999,〈台灣的食福習俗與共祭組織〉,《雄中學報》第二期,88年2月1日。
邱彥貴,2005,〈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信仰組
織〉,《臺灣宗教研究》3(2),頁1-56。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1960,〈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台北文物》9(4):14-29。
岳永逸,2004,〈對生活空間的規束與重整—常信水祠娘娘廟會〉。《民俗曲藝》 143,頁213-269。
林正珍,2006,〈宗教儀式的展演:以台中巿樂成宮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為例〉,《宗教
哲學》第三十七期。頁70-86。
林美容,2006,〈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頁 211-235。北縣蘆洲巿:博揚文化。原載於《東方宗教研究》第2期,頁345-364, 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91。
,1990,〈聚落的指標--土地公廟:以草屯鎮為例〉。《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
者看地方》。台巿北:臺原。
,1989,〈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8期,頁 41-104。民國78年秋季。
,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頁95-125,收 錄於張炎憲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台北:中研院三民所。 收入1996
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集精選》(上)頁289-319。
,1987,〈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62期。 頁53-114。民國75年秋季。
林美容、陳緯華,2008,〈馬祖列島的浮屍立廟研究:從馬港天后宮談起〉。《臺灣人類 學刊》6(1):103-132。
林秀幸,2007,〈界線、認同和忠實性:進香,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者的社
會化過程〉,《臺灣人類學刊》5(1):109-153。
,2003,〈以社群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臺灣客家聚落為
例〉。《民俗曲藝》142,頁55-102。
林茂賢,2007,〈苦行還願謝神恩:媽祖遶境進香〉,《新活水》。頁45-51。
林桂萍,2006,〈中韓河伯神話之比較研究〉,《中國邊政》第168期。頁81-92。
林聖欽等撰述,2006,《臺灣地名辭書》,卷13,苗栗縣。南投巿:臺灣文獻館。
段友文、高忠嚴,2004,〈抹不掉的集體憶記¬¬—山西祁縣昌源河洪澇災害與民俗調查〉,
《民俗曲藝》143,頁163-211。
范明煥,2005,〈臺灣客家三官大帝信仰文化〉,《臺灣史學雜誌》1:67-91。
范揚坤編纂,2005,《苗栗縣志》卷1,大事志。苗栗市:苗縣府。
洪東嶽編纂,2006,《重修苗栗縣志》,卷21,水利志。苗栗市:苗縣府。
洪麗完,1993,〈岸裡大社土官潘氏家族興替之考察:以鐘藏岸裡文書為中心〉,刊登於 《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8-247。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
施添福,2002,〈國家、環境與台灣內山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中部罩蘭地區為例〉。發 表於《2002苗栗客家文化月—兩岸客家「歷史、社區、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周錦宏總編輯,頁16-34。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苗栗縣政府編,1992,《苗栗文獻第七期》,頁118-123。苗栗市:苗縣府。
苗栗縣政府編,1996,《水果之鄉卓蘭鎮》。苗栗市:苗縣府。
苗栗縣政府編,2005,《重修苗栗縣志:政警司法志》,卷17。苗栗市:苗縣府。
徐宏圖,2004,〈火災、瘟疫與道教煉火儀式〉。《民俗曲藝》143,頁119-162。
徐福全主稿,1995,《臺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巿:新竹社教館。
高賢治,1995,〈中國古代社祭之謎—土地公考源〉,《臺北文獻》直字第151期。頁
345-372。
莊章英,1995,〈漢人社會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0期。 頁27-35。
莊英章、許書怡,1995,〈神、鬼、祖先的再思考:以新竹六家朱羅伯公的崇拜為例〉,
《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二)》,頁215-229。
許書怡、莊英章,1995,〈新家客家地區的龍神崇拜〉,《臺灣風物》45(1):152-172。
許嘉明,1973,〈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 期,頁165-188。
,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 59-68。
張二文,2001,《美濃土地伯公之研究》。臺南: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a,〈美濃土地伯公的祭祀與聚落的互動(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
館館刊》,8卷4期,頁63-81。
,2003b,〈美濃土地伯公的祭祀與聚落的互動(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
館館刊》,9卷1期,頁99-110。
,2007,《「敬天畏地法自然」所建構的信仰場域研:以荖濃溪畔客家聚落祭河江
敬義塚祭儀式例》。
張伯鋒等撰述,2005,《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台中縣(一)。南投巿:臺灣文獻館。
張珣,2002,〈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 學刊》,第58期,頁78-106。
楊宗穆,2001,《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 論文。
黃新發編纂,2005,《重修苗栗縣志》,卷26,教育志。苗栗巿:苗縣府。
黃榮洛,1996,〈台灣客家人和三官大帝(一、二、三)〉,《客家》第71、72、75期連 載。
黃鼎松編纂,2007a,《重修苗栗縣志》,卷4,人文地理志。苗栗巿:苗縣府。
,2007b,《重修苗栗縣志》,卷8,宗教志。苗栗巿:苗縣府。
黃曉新,2002,〈饒平上黃村的三山神祭祀祭儀〉,《民俗曲藝》134:125-138。
陳春聲,1996,〈三山國王信仰與台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
61-114。
陳緯華,2004,〈漢人社會的整體論觀點與祀圈研究〉。《台灣宗教研究》3卷1期,頁 129-160。文獻評論。
蔡文婷,2003,〈最平安的一條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光華雜誌》。頁85-95。
劉清虔,2003,《神、人、生死》。台南巿:人光出版社。
劉瑞圓撰述,1996,《鳥語花香話卓蘭》。苗栗:省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
鄭志明,2006,〈民間信仰的本質〉,《文明探索》第四十六期。頁1-26。
鄭振滿,1995,〈莆口江口平原的神廟祭典與社區歷史〉。《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 輯》,頁579-598。台北巿:文建會。
,1997,〈神廟祭典與社會空間秩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證〉。《鄉土社會的秩序、 公正與權威》,王銘銘、王斯福主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賴典章編纂,2007,《重修苗栗縣志》,卷二,自然地理志。苗栗巿:苗縣府。
賴惠敏,2008,《苗栗客家地區的媽祖信仰:以苗栗銅鑼天后宮為例》。新竹:國立交通
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戴正倫,2006a,〈客家還福儀式的初探:以苗栗獅潭新店村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第八期。頁135-149。
,2006b,《儀式身分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
會學院碩士論文。
簡榮聰,2001,〈台灣土地公信仰面面觀〉,《臺灣史蹟》第三十九期:頁141-187。
蘇芳玉,2000,〈八七水災的災難記憶〉,《史匯》,第四期。頁149-162。
羅烈師,2008,〈階下的交陪:一個客家地區的媽祖信仰〉,刊於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
際研討會會議論文(下),主題客家的形成與變遷。頁1-17。
Arthur P. Wolf著,張珣譯,1997,〈神.鬼和祖先〉,《思與言》第35卷第3期。頁233-292。
David M.Fetterman著,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台北巿:弘智文化
Earl Babbie著,邱泯科等合譯,2005,《研究方法:基本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 廊。
Danny L.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巿:弘智文化。
指導教授 羅烈師、呂玫鍰
(Lie-Shi Lou、Mei-Huan Lu)
審核日期 2009-7-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