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30502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8 、訪客IP:3.143.204.241
姓名 張淑美(Shu-mei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A research on result of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 from the school support program viewpoint)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客家地區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以老人服務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實施客語教學之學校支持系統現況和滿意程度在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其現況和滿意程度之間的關係,從中找尋強化學校客語教學支持系統的建議,以提供桃園地區國小推展客語教學之參考。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為輔。在問卷調查法中,研究工具以自編「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調查問卷」,施測對象為桃園縣內有實施客語教學的學校中之各國小學校行政人員、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為範圍,共發出410份問卷,回收可用問卷有355份,問卷可用率達86.59﹪。調查所得資料經編碼登錄後,應用SPSS/1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在深度訪談法中,以桃園縣國小負責推動客語教學之學校行政人員、實際擔任客家語教學之教師(包括現職教師與客家語支援教師)、教育局客語教學鄉土語言指導員、國小客語國教輔導團召集人以及民間協助學校推行客語教學之非營利組織理事長為對象,分別進行深度訪談。
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
一、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現況:客語教學時數次數最多的是「1節」;客語教學課程之主要時間為「鄉土語言課程」佔最多;客語師資來源最多數為「現職教師」;客語教材採用最多種類為「合格民間版本」;面臨到的困難與限制最多數為「教學時數太少」;客語教學研習最重要的課程是「教學活動設計觀摩」。
二、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滿意程度
(一)政策層面:偏遠地區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城市(縣轄市以上)和鄉鎮地區。學校歷史在10年以下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21年以上。
(二)行政層面:鄉鎮地區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城市(縣轄市以上)。學校規模13-48班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49班以上。學校歷史在11-20年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21年以上。
(三)課程與教學層面:客語教學年資在3年以下者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無客語教學年資和客語教學年資在3年以上者。學校規模49班以上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13-48班。
(四)家長與社區層面:鄉鎮地區和偏遠地區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城市(縣轄市以上)。學校規模在12班以下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13-48班和49班以上者。學校歷史在11-20年的滿意程度顯著高於21年以上。
依據文獻探討和本研究之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國小教師參考,以期提昇整體客語教學效能,並藉以提昇對學校支持系統的滿意度。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discuss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implementing the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support program present situation and satisfa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at explor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satisfaction, pursues the suggestions of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support program, also provides the promotion reference of the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for Taoyuan county.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adopts survey procedure primarily, literature analytic method, face to face depth interview as auxiliary. In the survey procedure, the questionnaire is based 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implementing the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support program questionnaire. The measured objects includ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implementing the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support program. This survey sends out 410 questionnaires totally, the recycling available questionnaires are 355 copies; the questionnaire availability factor reaches 86.59%. The results of survey have coded and import into SPSS 12 to perform necessary analysis. In the interview procedure, the followi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categories carries on the depth interview separately: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Hakka dialect teachers and supporting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assigned to promote Hakka language in Taoyuan; Hakka language promotion instructor from Bureau of Education, the conven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Hakka language counseling group as well as the chairma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ssisting Hakka language promo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implementing the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support program in Taoyuan: Most schools’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classes are only one class; the class on the curriculum is “the local language”; there are no dedicated Hakka language teachers in most schools. The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uses most types is “the qualified folk edition”; the difficulty and the limit are “the teaching hours are too few”; the most important study activity of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thoroughly is “the observations and discussion of class teaching activity.”
Second, the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implementing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support program in Taoyuan County:
(a) Policy satisfaction plane: Rural area’s satisfactions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urban, the towns’ area and suburbs. The satisfactions of schools which histories are under 10 year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above 21 years.
(b) Administrative satisfaction plane: Suburb’’s satisfaction obviously is higher than the urban. The satisfactions of schools which scale is between 13-48 classe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above 49 classes. The satisfactions of schools which histories are between 11 years and 20 year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above 21 years.
(c)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satisfactions of teachers who teaching period of service are below 3 year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teachers who have no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experience or period of service is above 3 years. The satisfactions of Schools which scale are above 49 classe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13-48 class.
(d) The guardian and the community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satisfactions of suburb and rural area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the urban. The satisfactions of Schools which scale are under 12 classe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13-48 class and above 49 classes. The satisfactions of schools which histories are between 11 years and 20 years obviously are higher than above 21 year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 and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analysi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 concrete proposal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unit and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so as to increase overall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potency, and promotes to the school support program’’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關鍵字(中) ★ 鄉土語言教學
★ 客語教學
★ 學校支持系統
關鍵字(英) ★ School Support System
★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 Local Language Teaching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鄉土語言教學意涵 13
第二節 臺灣國小客語教學實施概況 52
第三節 學校支持系統相關研究 82
第四節 客語教學實施與學校支持系統析探 10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 1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4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52
第五節 樣本人口統計變項分析 1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163
第一節 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現況分析 163
第二節 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滿意度之因素分析 168
第三節 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政策與行政分析 175
第四節 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課程與教學分析 187
第五節 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家長與社區分析 200
第六節 不同人員對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分析 20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2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37
第二節 建議 244
參考書目 338
附錄
附錄一 鄉土語言教學相關研究一覽表 249
附錄二 鄉土語言教學之困境指標統計一覽表 255
附錄三 96年度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推動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計畫審核結果一覽表 258
附錄四 96學年度桃園縣教育局推動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經費編列與實施進度一覽表 262
附錄五 國內學者對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建議表 263
附錄六 學校支持系統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270
附錄七 九年一貫課程中客語之分段能力指標 280
附錄八、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訪談題綱 284
附錄九、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調查問卷(專家效度用) 286
附錄十、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調查問卷(專家內容意見彙整表) 291
附錄十一、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問卷(預試) 299
附錄十二、桃園縣九十六學年度國小班級數及客語教師數分層一覽表 304
附錄十三、施測說明 306
附錄十四、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調查問卷 307
附錄十五、訪談記錄逐字稿(A校長兼任客語國教輔導團召集人) 311
附錄十六、訪談記錄逐字稿(B教育局客語鄉土指導員) 316
附錄十七、訪談記錄逐字稿(C校長) 319
附錄十八、訪談記錄逐字稿(D客語老師) 327
附錄十九、訪談記錄逐字稿(E客語支援老師) 332
附錄二十、訪談記錄逐字稿(F非營利組織理事長) 335
圖次
圖1-1 本研究之流程圖 9
圖2-1 鄉土語言教學的架構 44
圖2-2 桃園縣推動鄉土語言推行委員會組織圖 70
圖2-3 母語教學情境 78
圖2-4 母語學習走廊 78
圖3-1 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架構圖 139
圖3-2 問卷回收情形 144
圖3-3 問卷之回收率分佈情形 144
圖3-4 年齡分佈情形 154
圖3-5 族群背景分佈情形 155
圖3-6 合併後之族群背景分佈情形 155
圖3-7 客語教學年資分佈情形 156
圖3-8 合併後之客語教學年資分佈情形 157
圖3-9 擔任職務分佈情形 157
圖3-10 合併後之擔任職務分佈情形 158
圖3-11 最高學歷分佈情形 159
圖3-12 合併後之最高學歷分佈情形 159
圖3-13 學校地區分佈情形 160
圖3-14 學校規模分佈情形 160
圖3-15 學校歷史分佈情形 161
表次
表2-1 語言政策與學校方針一覽表 29
表2-2 九年一貫課程的鄉土語言教學實施之重要紀事 36
表2-3 目前階段的鄉土語言教學實施之重要紀事 38
表2-4 臺灣母語日分區觀摩會籌辦學校背景說明 39
表2-5 鄉土語言教學之困境指標統計一覽表 43
表2-6 臺灣94年度國中小實施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教學校數 52
表2-7 桃園縣95學年度推動鄉土語言教學評鑑績優學校暨教師得獎名冊 71
表2-8 桃園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開設班級一覽表 72
表2-9 第一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初賽(北區)得獎學校清單 74
表2-10 桃園縣95學年度鄉土語言師資規劃表 74
表2-11 桃園縣95學年度辦理鄉土語言師資研習場次統計表 75
表2-12 桃園縣95學年度國小鄉土語言教材選用情形一覽表 76
表2-13 桃園縣95學年度國小客語教材選用比例一覽表 76
表2-14 桃園縣95學年度國小客語補充教材 77
表2-15 學校支持系統研究構面彙整表 95
表2-16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客家語文的課程目標 104
表2-17 我國鄉土語言課程之學校科目歷史演進情形摘要表 106
表2-18 九十六學年度臺灣國小語文課程節數表 110
表2-19 2007年華文地區國語文節數比較表 110
表2-20 九十學年度國小一年級鄉土語言教學政策推動情形與學校實施概況表 110
表2-21 屏東縣國小鄉土語言教學課程安排時間表 111
表2-22 屏東縣國小鄉土語言教學課程安排節數表 111
表 2-23 客家語教學支援人員職前培訓課程表 113
表 2-24 閩南語、客家語種子教師培訓課程表 114
表 2-25 客語教師基本能力彙整表 115
表2-26 各研究文獻對客語教材編選原則之分析表 118
表2-27 各研究文獻對客語教材編選內容之分析表 119
表2-28 各研究文獻對客語教學情境之分析表 123
表2-29 各研究文獻對客語教學方法之分析表 124
表2-30 客語教學評量方法一覽表 127
表2-31 客語學習活動家長支持方面一覽表 130
表2-32 客語學習活動來自家長方面之阻礙一覽表 131
表2-33 客語教學實施之社區環境支持方面相關論述一覽表 133
表3-1 參與本研究受訪者的基本資料 141
表3-2 問卷發送原則 143
表3-3 正式問卷調查樣本回收情形 144
表3-4 審查本研究問卷之專家意見調查名冊 146
表3-5 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信度分析摘要表 147
表3-6 問卷調查合併後之樣本個人基本資料分析一覽表 161
表4-1 客語教學時數次數統計表〈N=355〉 164
表4-2 客語課程時間次數統計表〈N=355〉 164
表4-3 客語師資來源次數統計表〈N=355〉 165
表4-4 客語教材種類次數統計表〈N=355〉 165
表4-5 客語教學的困難與限制次數統計表〈N=355〉 166
表4-6 客語教學研習最主要的課程次數統計表〈N=355〉 166
表4-7 KMO與Bartlett檢定 168
表4-8 解說總變異量 170
表4-9 轉軸後因素成分表 171
表4-10 學校支持系統四個構面之因素信度分析表 172
表4-11 學校支持系統滿意度之統計分析 173
表4-12 人口統計變項對學校支持系統政策與行政之T檢定分析 175
表4-13 人口統計變項對學校支持系統政策與行政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76
表4-14 學校地區對學校支持系統政策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77
表4-15 學校歷史對學校支持系統政策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78
表4-16 學校地區對學校支持系統行政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80
表4-17 學校規模對學校支持系統行政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81
表4-18 學校歷史對學校支持系統行政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83
表4-19 人口統計變項對學校支持系統課程與教學之T檢定分析 187
表4-20 人口統計變項對學校支持系統課程與教學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88
表4-22 擔任職務對學校支持系統課程與教學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91
表4-23 學校地區對學校支持系統課程與教學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93
表4-24 學校規模對學校支持系統課程與教學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95
表4-25 人口統計變項對學校支持系統家長與社區之T檢定分析 200
表4-26 人口統計變項對學校支持系統家長與社區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01
表4-27 學校地區對學校支持系統家長與社區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02
表4-28 學校規模對學校支持系統家長與社區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04
表4-29 學校歷史對學校支持系統家長與社區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06
表4-30 人口統計變項對於學校支持系統現況之卡方獨立性檢定 209
表 4 31 族群背景與客語教學時數之交叉列聯表 210
表 4 32 學校地區與客語教學時數之交叉列聯表 211
表 4 33 年齡與客語教學課程時間之交叉列聯表 212
表 4 34 族群背景與客語師資來源之交叉列聯表 213
表 4 35 客語教學年資與客語師資來源之交叉列聯表 213
表 4 36 擔任職務與客語師資來源之交叉列聯表 214
表 4 37 最高學歷與客語師資來源之交叉列聯表 215
表 4 38 學校地區與客語師資來源之交叉列聯表 216
表 4 39 學校規模與客語師資來源之交叉列聯表 217
表 4 40 學校歷史與客語師資來源之交叉列聯表 218
表 4 41 學校地區與客語教材種類之交叉列聯表 219
表 4 42 學校規模與客語教材種類之交叉列聯表 220
表 4 43 學校歷史與客語教材種類之交叉列聯表 221
表5-1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校行政人員、教師以及學生家長與學校支持系統現況之交叉列聯表 238
表5-2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校行政人員、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在學校支持系統及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24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平克,洪蘭譯,1998,《語言本能》,臺北:商業周刊出版公司。
瓦歷斯、尤幹,1994,<台灣原住民教育的幾點省思>,載於內政部主辦,
《原民政策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臺北:內政部。
江文瑜,1996,<由臺北縣學生和老師對母語教學之態度調查看母語教學之前景>,載於施正峰(主編),《語言政治與政策》,頁371-411。臺北:前衛出版社。
何石松,2002,<客語教學的基本理念與配套措施>,《客語教學的困境與突破》,頁21-34,劉智雄等編著。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洪惟仁,1992,《臺灣語言危機》。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瑞榮,1996,<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實施與發展>,載於台南師範學院(主編),《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頁117-142。臺南:台南師範學院。
邱上真,1999,<融合教育問與答>。《特殊教育年刊—迎千禧談特教》,
頁191-210,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心理。
范文芳,1995,<客語教學的現況與展望>。《臺灣客語論文集》,曹逢甫、蔡美慧等編著。臺北市:文鶴。
范文芳,2002,<客語教學的困境與展望>,《客語教學的困境與突破論
文彙編》,劉智雄等編著,頁1-5。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台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指導員設置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開設鄉土語言選修課程應注意事項》,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推動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提升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師資專業素養改進措施》,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臺北:教育部。
陳冠杏,2001,<臺北市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現況調查>,《自閉症學術論文集》,頁99-123,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
陳美如,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書局。
張佳琳,1993,《多元文化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梁世武、鍾岳勳、蔡佳雯,2003,《台北都會區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彭欽清,2002,<用心經營客語文教學—以胡適國小練秀美老師為例>,《客語教學的困境與突破》,頁83-96,劉智雄等編著。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
黃宣範,1999,《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文鶴。
黃政傑、張嘉育,1997,<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載於《當前語言學習問題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黃春明,1995,<閩南語教學的規劃與實施>。載於《鄉土教育》,頁100-102,黃政傑、李隆盛等編著。台北:漢文。
董忠司,1996,《臺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彙編》,新竹:鴻泰書店。
鍾孝上,1998,<公用語言、尊重母語-為客家並為全民爭取最公道的語言政策>。刊載於《客家發展研討會議論文集-第三屆台北市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羅肇錦,2002,<客家話的傳遞盲點與表意要訣>,《客語教學的困境與突破論文彙編》,劉智雄等編著,頁9-20。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二、博碩士論文
王正雄,2001,《花蓮縣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支持系統研究》。花蓮:國立
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前龍,2000,《國小道德實驗課程 "愛國" 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涵之分
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麗瑛,2002,《屏東縣國小母語教學實施現況及母語師資培訓問題之研
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紹菱,2006,《提升鄉土語言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秀梅,2002,《國民小學鄉土語言客家語教科書分析研究----以各版本第一冊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珠羽,2005,《嘉義縣國小鄉土教學現況、教學觀點與教學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鴻瀛,2006,《臺灣閩南諺語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雪燕,2001,《國小低年級客家歌謠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臺北市: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慧娟,2004,《國小教師實施鄉土語言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客家語教學為例》,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珮珮,2005,《主題式網路學習應用於小學客語教學之研究》,華梵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雅雯,2005,《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 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淑卿,1995,《我國國民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卓怡君,2006,《國中普通班教師面對班上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學困擾、因應策略及所需支持系統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明芳,2003,《國民小學實施融合教育學校行政支援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亮伯,2003,《國小學校本位支援系統建構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松山國小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為例》,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素琴,2004,《客語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為例》,臺北市: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雅雯,2001,《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小客語教學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鴻瑛,2004,《多媒體影像在客語教學上的設計與應用--以台北市「佳安國小」為例》,臺北市: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志彰,2006,《國小原住民鄉土語言教學之探究-以卑南族語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金枝,2006,《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與支持系統之建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施任芳,2003,《屏東縣國小學童鄉土語言態度調查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明龍,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欣宜,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學校支持創新經營與學校創新氣氛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嘉偉,2005,《高中職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教學支持系統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小莉,2004,《一位罕見疾病學童學校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素豔,2004,《澎湖縣國小實施閩南語教學現況與困境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又千,2004,《都會區客語生活學校之個案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世沛,2004,《台灣省高中職校身心障礙學生融合教育支持系統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順淳,2006,《托ㄖ兒所教師覺察其輔導特殊幼兒之支持需求研究-以台南縣一所私立托兒所為例》,桃園縣:私國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碩真,2006,《普通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桃園縣: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冠杏,1998,《台北市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狀況調查》。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陳仲柏,2006,《客語教學中教室言談對非客籍學生教室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屏東縣某國小為例》。屏東: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如,1996,《台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清溪,2000,《啟智班教師教學支援需求與教學自我效能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清正,2002,《學校推行母語教學之研究---以台東縣康樂國小河洛語教學為例》。臺東: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紹潔,2004,《鄉土語言教學現況之研究─以台北縣雙和區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為例》。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蓉娟,2005,《自閉症兒童家長支持團體方案之建構與成效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萍,2003,《高雄市國小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與教師自我效能感之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綠萍,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支持系統之調查研究》。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錦田,2002,《客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 ─從台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出發》。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雍容,2001,《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行政支援需求之研究》。臺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麗芬,2006,《鄉土語言支援人員實施閩南語教學的經驗與困境之分析研究-以雲林縣國小低年級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玉棻,2004,《2004年全國國小客家話教學現況調查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昌文,2003,《客家母語教學中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鄂貞君,2003,《臺灣地區民眾對目前語言教育政策所持之態度及其語言族群忠誠度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秋香,2003,《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志偉,2001,《文化傳承的種子─原住民學童學習母語歷程之研究》,臺東: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韻如,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美鴻,2004,《新竹市國小老師對市編版客語教科書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一年級客語教科書》,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雅榆,2002,《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以臺灣四個地區為例》,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雅榆,2002,《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以臺灣四個地區為例》,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薇樺,1997,《以社區鄉土資源結合環境教育理念進行鄉土教學活動課程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美玲,2003,《九年一貫課程國小一年級客語教材之比較分析》,臺北: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嵐智,2002,《小學教師實施閩南語課程之個案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智穎,2003,《我國國小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楊嘉偉,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校內週三進修學校行政支持度與教師專業成長知覺相關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管聖洲,2005,《桃園縣客家庄與福佬庄國小實施客語教學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毓浩,1996,《從民族主義論臺灣原住民教育實施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雅娟,2001,《高中已婚女教師家庭壓力、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兩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之比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淑秋,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聽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志仁,2006,《嘉義縣國小鄉土語言教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齡方,2006,《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師支持系統現況與需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暉玲,2003,《學生對於國、客語語碼混合之教學語言的態度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秋雯,2007,《台北縣立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現況與成效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秀霞,2002,《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臺中: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三、期刊論文
文軒,(1996),<落實國民小學母語教學>,《師友月刊》,343,頁34-37。
王忠信,2005,<淺談客語教學>,《師友》,第454期,頁58-60。
方南強,1994,<閩南語母語教學的回顧與前瞻>,《華文世界》,第74期,頁48-52。
江春標,1998,<讓臺語教學活絡起來--臺語嘛亦通>,《教師之友》,第39卷第3期,頁10-16。
何智明,2004,<客語教學目前問題與建議【一】-【九】>,《客家》,第166-174期。
李慕如,1997,<母語!母語!〜樂在「母語」中>(上)。《國教天地》,第122期,頁6-13。
杜文正,1996,<母語教學的困境與省思>。《竹縣文教》,第12期,頁15-18。
利一奇,2004,<復興客語之路>,《客家》,第166期,頁68-70。
吳長能,2002,<鄉土語言教學理念與實務經驗分享>,《北縣教育》,第42期,頁65-68。
吳耀明、馮厚美,2007,<鄉土語言教學政策形成與實施現況訪談分析>,《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6期,頁37-71。
吳淑美,1996,<當前國小母語教學教材編纂之探討>,《東師語文學刊》,第9期,頁97-109。
吳明清,1998,〈學校生活與鄉土教育〉,《北縣教育》,第23期,頁14-17。
周淑卿,2001,<中小學鄉土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課程與教學》,第3卷第3期,頁91-101。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第21期,頁1-26。
施炳華,1998,<母語教學的基本認識>,《教師之友》,第39卷第3期,頁1-6。
施炳華,1999,<母語教學的迷思>,《翰林文教雜誌》,第5期,頁32-35。
洪惟仁,2002,<母語教學的意義與方法>,《國文天地》,第18卷第6期,頁4-15。
范文芳,2005,<行出識字教學个牢籠,開拓現代化个客語教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12期,頁25-34。
姚榮松,1993,<鄉土語言>。《教師天地》,第67期,頁11-15。
孫世民,1997,<推動原住民母語教學的困難及解決之道>。《原住民教育季刊》,第6期,頁97-99。
秦葆琦,1998,<迎接鄉土教育的新世紀>。《研習資訊》,第15卷第3期,頁8-14。
許雪姬,1990,<國民小學鄉土教材之檢討─以四年級社會第七冊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卷地1期,頁121-129。
張屏生,2003,<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第17卷第7期,頁22-27。
張美煜,2004,<淺談多元語文教育中的客語教學>,《教師天地》,第131期,頁15-25。
張美煜,2004,<鄉土語言教學推動後,弱勢語言(客語原住民語)的新危機>,《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5卷第6期,頁63-72。
張如慧,2002,<都市原住民族語教學之理想與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第26期,頁70-87。
張慶龍,1998,<原住民母語教學或雙語教育>,《原住民教育季刊》,第4期,頁35-41。
張慧端,1996,<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學的困難與突破>,《研習資訊》,第15卷第3期,頁22-26。
湯廷池,1997,<母語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華文世界》,台北市;華文世界雜誌社,第86期,頁51-61。
曹逢甫,1995c,<臺灣閩南語母語教育評述>,《臺灣研究通訊》,第5、6期合刊本,頁2-18。
曹逢甫,2001,<新竹市閩南人語客家人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4卷,頁143-170。
陳啟榮,2004,<鄉土教育之剖析>,《教育趨勢導報》,第9期,頁81-86。
陳麗桂,2004,<母語教學的特質與困境>,《國文天地》,第19卷第9期,頁4-6。
黃士招,1999,<原住民母語流失問題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第14期,頁65-74。
黃美金,1995,<台灣地區本土語言教材編纂現況之探討>,《華文教育》,第75期,頁37-45。
黃政傑、張嘉育,1997,<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第6卷第4期,頁69-81。
黃志偉、翁同鑫,2003,<原住民母語教育的論述--多元文化思潮的反思>,《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0期,頁55-76。
甄曉蘭,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第47卷第1期,頁1-16。
趙曉美、廖文斌、潘淑芬,2006,<國小實施客家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2卷第2期,頁125-152。
鄭良偉,2003,<語言平等法與語言教育>,《師友》,第430期,頁0-3。
劉祐彰,2001,<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教學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教天地》,第143卷,頁46-53。
劉福鎔, 1998,<落實鄉土教育-談母語教學的規畫與實施>,《國教輔導》,第37期第4卷,頁28-30。
劉福鎔,1998,<落實鄉土教育-談母語教學的規畫與實施>,《國教輔導》,第37卷第4期,頁28-30。
鍾吉雄,1994,<母語教學的省思>,《國教天地》,第107期,頁15-20。
鍾吉雄,1999,<母語教學的困境及改進之道>,《師友》,第387期,頁84-87。
鍾屏蘭,2003,<「客家語教學與師資培育」答客問>,《國教天地》,第155期,頁67-74。
謝紫菱,2007,<臺灣國民小學階段鄉土語言教育之意義、困境與未來>,《國教新知》,第54卷第1期,頁1-8。
簡梅瑩,2003,<國小階段母語教學實施的困境與重要性之探討>,《文教新潮》,第8卷第1期,頁23-30。
羅肇錦,1994,<客語教學在臺灣>,《華文世界》,第74期,頁53-57。
羅肇錦,1995,<客語方言教學>,《華文世界》,第75期,頁46-52。
羅肇錦,2003,<客家話教學的理念與操盤重點>,《研習資訊》,第20卷第1期,頁26-34。
蘇順發,2002,<教學革新的經驗與反思--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84期,頁49-93。
龔萬灶,2004,<對現階段國中小實施客語教學之探討研究>,《臺灣文學評論》,第4卷第3期,頁130-157。
四、文件
教育部國教司,2003,《九十二年度各縣市學校實施鄉土語言教學現況統計》,未出版的統計數據。
鍾榮富,2001,《國民中小學客家語教「教學模式、活動設計與評量方法」研究》,教育部九十年度委託專案研究報告書。
五、網站
曹逢甫、黃雅榆,2002,<客語危機以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發表於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12.30,網址:http://wayne.cs.nthu.edu.tw/~iosoc/hakka/conference/papers/01_1.doc潘慧玲,2002,<學校革新經驗的回顧與展望>,論文發表於教育研究學會,「全球化:教育變革新領域國際研討會」,香港。2006.1.4,網址:http://web.ed.ntnu.edu.tw/~panhu/changereivew.pdf
聯合報民調,2002,「母語的傳承與流失(一)(二)」,網址:
http://adnews.com/survey/020310/020310a.htm/
貳、西文部分
Baker, C., (1998). Encyclope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 ers.
Caplan, G., & Killilea, M. (1976). Support Systems and Mutual Help. New York : Grunne & Stratton
Cummins, J. (2001). Bilingual children’s mother tongue: Why is it important for education? Sprogforum, NR. 19,15-20. (February 2001, Denmark)
Cassel, J. (1974). Psychosoci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International of Health Service, 4(3), 471-482.
Fishman, J. (1996). What do you lose when you lose your language? (ERIC, No. ED395732)
Gilbert, C. & Hart, M. (1990). Towards integration.London : Kogan page.
interdependent integrated education. London: Paul H. Brookes.
Lacey, P. & Lomas, J. (1993). Support services and the curriculum: a practical guide to collaboration.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in, N., Dean, A., & Ensel, W. (1986). Social Support Scales: A Methodological Note. Schizophrenia Bulletin, 7(1), 73-89.
Lopata, H. z. (1978). Support Systems of Elderly Urbanites:Chicago of the 1970s’. The Gerontologist, 15(2), 35-41.
Ogbu, J. U. (1995). Immigrant and 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respectiveve. In M. Gibson & J.U.Ogbu(eds). Minorities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2-33.
Stainback, W., & Stainback, S. (1990). Support networks for inclusive schooling. London: Paul H. Brookes.
Sarason, I. G., Levine, H. M. Basham, R. B., & Sarason, B. 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127-139.
指導教授 陳定銘(Din-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08-7-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