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30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7 、訪客IP:3.145.151.141
姓名 黃韻如(Wu-ru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
(Music-Fu Han to Wei-Jin Fu)
相關論文
★ 六朝志怪溯源研究★ 江淹模擬前人研究─以〈雜體詩三十首〉、賦為例
★ 兩晉政論文研究★ 漢賦四大家大賦之成熟與衰退
★ 從「家學」和「婚姻」看東漢與魏晉的婦女形象――以《華陽國志》、《世說新語》為起點★ 六朝士人技藝之研究─以書畫、弓馬劍術為主
★ 先秦兩漢的夢象研究★ 潘岳哀傷賦作研究-兼論哀傷文類
★ 漢魏樂府表演藝術研究★ 浩虛舟律賦研究
★ 魏晉辭賦的圖像化書寫★ 《世說新語》寫作教學研究:以中學生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中國人是愛好音樂的民族,歌、樂、舞三位一體,音樂文學誕生。本文研究探討《文選》六篇音樂賦,以及其他漢魏六朝音樂賦,透過文獻分析,從樂舞文化發展、音樂賦文學成就、音樂賦思想內涵三面向進行探討。第一章為緒論。首先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歸納分析前人研究成果,接著論述音樂賦定義、音樂賦的分類與範圍,本論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驟。第二章探討先秦至六朝樂舞發展。從中國音樂的起源談起,從各朝代政治、學術、宗教、文化等層面切入,敘述遠古至先秦、兩漢、六朝樂舞演進脈絡,介紹樂舞種類及特色。第三章探討音樂賦的文學表現。探討賦體起源,漢賦的發展、六朝賦的演變等。論述音樂賦的創作程式及藝術手法。第四章探討音樂賦的思想內涵。論述儒家、道家及魏晉士人嵇康、阮籍的音樂思想,包括論樂的起源與本體、音樂教化功能、音樂審美思想的探討。第五章為結論。總結音樂賦創作藝術與內在思想,發展演變過程,肯定文學成就與價值,並展望漢魏六朝音樂賦未來研究趨勢。
摘要(英) There were songs, there were music, there were dances, and there came literature. For the Chinese, a music-loving people, they created a unique style of literature --- Music-Fu where songs, music, and dances were met. This research undertook a literature review to explore the six selected articles of Music-Fu in “Wenxuan”, and of Han, Wei-Jin and Six Dynasties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music and dance, the modes of expression in the literature, and its connotations of thoughts and beliefs. In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 the motivations and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described and followed by analyzing and summing up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briefly discussing the definitions of Music-Fu, its classifications and scope, and finally identify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pplied in the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and dance for the period of starting from pre-Qin to Six Dynasty. Beginning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s of the music, the study approaches them with the political, economic, religious,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to indicate the contexts and evolutions of music and dance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pre-Qin, Two Han, Wei-Jin and Six Dynasties, and to introduce the types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music and dance. The modes of expression in literature of Music-Fu are examin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o explore the origins of Fu Style, the development of Han Fu, the evolutions of Ci-Fu in Wei-Jin and Six Dynasties, explaining the formulas of authoring and the artistic techniques of Music-Fu.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s of thoughts and beliefs of Music-Fu and expounds the musical thought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Taoism, and the scholars of Wei-Jin, including the origins and ontologies of Music Theory,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music,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eremonial music and secular music, and the ideal aesthetic state of music.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arts and inner thoughts of Music-Fu, confirms it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values, and looks into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in the related areas.
關鍵字(中) ★ 音樂審美
★ 音樂賦
★ 文選
★ 漢賦
★ 六朝賦
★ 音樂思想
關鍵字(英) ★ Six Dynasties Fu
★ musical thoughts
★ musical aesthetics
★ Music-Fu
★ Han Fu
★ Wei-Jin Fu
★ Wenxuan (Selected Works
★ or Selected Literatur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18
第二章 漢魏六朝樂舞發展 21
第一節 前言 21
第二節 樂舞起源 21
第三節 漢代樂舞 31
第四節 六朝樂舞 60
第五節 小結 80
第三章 音樂賦的文學成就 83
第一節 前言 83
第二節 賦的源流 83
第三節 漢賦的發展 91
第四節 六朝賦的演變 108
第五節 音樂賦的創作藝術 119
第六節 小結 150
第四章 音樂賦的思想內涵 152
第一節 前言 152
第二節 音樂的起源與本體 152
第三節 音樂賦的教化思想 160
第四節 音樂賦的審美內涵 189
第五節 小結 218
第五章 結論 221
第一節 音樂賦創作特色 221
第二節 音樂賦發展過程 223
第三節 研究展望與心得 225
參考書目 228
附錄:漢魏六朝音樂賦作品一覽表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排列):
三國吳•韋昭注,《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西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史記三家注》,台北:鼎文書局,1984年。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台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東漢•何休解詁,《春秋公羊傳》,台北:新興書局,1964年。
晉•崔豹,《古今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南朝宋•范曄著,李賢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
南朝宋•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93年。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93年。
南朝梁•劉勰,詹瑛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南朝梁•釋慧皎著,《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南朝陳•釋智匠,《古今樂錄》,收錄於鍾肇鵬編:《漢魏遺書鈔》,北京:北京圖書館,2001年。
漢趙•劉熙著,《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校注》,台北:華正書局,1980年。
唐•魏徵,《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唐•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孔穎達著,《詩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孔穎達著,《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杜佑著,《通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李延壽著,《南史》,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
唐•李延壽著,《北史》,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
唐•徐堅著,《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93年。
唐•姚思廉,《梁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姚思廉,《陳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後晉•劉呴,《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
宋•史繩祖著,《學齋佔畢》,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章樵註,《古文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著,《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元•苟宗道注,《郝氏續後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何楷著,《詩經世古本義》,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73年。
明•朱彝尊著:《經義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頁89
明•朱載堉著,《樂律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明•李善注,楊伯峻編,《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明•徐上瀛,《溪山琴況》,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明•張溥輯評、宋效永校點,《三曹集》,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
明•張溥輯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印刻社,1990年。
清•段玉裁著,《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朱駿聲著,《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章太炎著,《章氏叢書》,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中華書局,2004年。
清•陳元龍編,《御定歷代賦彙》,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焦循,《易餘籥錄》,收錄於劉建臻:《焦循詩文集》,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清•汪中,《詩經集傳》,台北:學海書局,1992年。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
清•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王水照,《蘇軾選集》,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1年。
王國維著,《宋元戲曲考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
王克芬、蘇祖謙著,《中國舞蹈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王力堅著,《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王文錦,《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克芬著:《舞論》,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2009年。
王次澄、郭永吉編,《雅俗相成─傳統文化質性的變易》,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卞孝萱、周群主編,《樂舞話語》,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牟宗三著,《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朱謙之輯校,《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朱志榮著,《中國審美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何沛雄著,《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
余江著,《漢唐藝術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美燕著,《中國古代樂教思想(先秦兩漢篇)》,高雄:麗文文化出版,1998年。
李學勤編,《孝經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李美燕著,《琴道之思想基礎與美學價值之研究》,高雄:麗文文化出版,2003年。
李建著,《魏晉南北朝的感物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李春青著,《道家美學與魏晉文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
李春青著,《魏晉清玄》,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吳冠宏著,《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宋瑾著,《音樂美學基礎》,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年。
周來祥編,《中國美學主潮》,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年。
周才珠、齊瑞端譯注,《墨子》,北京:台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周均平著,《秦漢審美文化宏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宗白華著,《美學的散步》,台北:洪範書局,1981年。
宗白華著,《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季偉主編,《漢代樂舞百戲概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
林秀貞著,《盤鼓舞與漢代登天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5年。
林晨編著,《琴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胡可先選注:《杜牧詩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苗建華著,《古琴美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
施咏著,《中國人音樂審美心理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年。
侯立兵著,《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唐蘭著,《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唐圭璋,《全宋詞》,台北:中華書局,1986年。
修海林、李吉提著,《中國音樂的歷史與審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袁禾著,《中國宮廷舞蹈藝術》,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年。
馬積高著,《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耿占軍、楊文秀著,《漢唐長安的樂舞與百戲》,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年。
孫明君著,《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秦序主編,《六朝音樂文化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郭沫若著,《甲骨文字研究》,台北:民文書局,1952年。
張覺譯注,《吳越春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張以慰著,《中國古代音樂舞蹈史話》,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張蕙慧著,《嵇康音樂美學思想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崔富章譯注,《嵇中散集》,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陳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陳延傑,《詩品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5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豔主編,《古老編鐘的啟示―中國音樂欣賞》,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
許逸民點校,《庾子山集注》,台北:源流文化出版社。
許之衡著,《中國音樂小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許尤娜著,《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曹淑娟著,《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常任俠著,《中國舞蹈史話》,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章炳麟著,《國故論橫》,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彭鐿,《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馮小祿著,《漢賦書寫策略與心態建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葉明春著,《中國古代音樂審美觀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
黃慶萱著,《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75年。
黃震雲、孫娟著,《漢代神話史》,長春:長春出版社,2009年。
程章燦著,《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程章燦譯注,《西京雜記》,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7年。
程樹德著,《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趙蘭主編,《旋轉舞台上翱翔》,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
趙逵夫等編,《歷代賦評注》,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劉師培著,《論文雜記》,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劉珍、延篤著,《東觀漢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劉德玲著,《兩漢雅樂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劉藍著,《中國音樂美學》,臺灣:文津出版社,2006年。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輯校,《全漢賦校注》,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楊蔭瀏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1985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11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5年。
詹瑛譯注,《李白詩》,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廖國棟著,《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廖群、儀平策著,《中國審美文化史: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卷》,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
管建華著,《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儀平策著,《中國審美文化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著,《魏晉思想》,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蔡仲德著,《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
蔡忠道著,《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蔣清翊,《王子安集註》,台北:大化書局,1977年。
踪凡著,《漢賦研究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鄭文,《揚雄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鄭明璋著,《漢賦文化學》,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鍾哲點校,《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戴微著,《中國音樂文化簡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韓格平等,《全魏晉賦校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韓復智,《論衡今註今譯》,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
簡宗梧著,《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簡宗梧著,《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蕭興華著,《中國音樂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蕭君玲著,《中國舞蹈審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
瞿蛻園,《李白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顧頡剛、錢玄同編,《古史辨》,台北:明倫書局,1970年。
龔克昌著,《漢賦研究》,濟南:文藝出版社,1990年。
龔妮麗、張婷婷著,《音韻中的澄明之境:中國傳統音樂美學思想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三、碩博士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李政林:《漢代音樂制度與音樂思想研究》,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何美諭:《魏晉樂論與樂賦音樂審美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吳明芳:《阮籍嵇康音樂美學思想及其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2006年。
唐維珍:《嵇康及其作品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2007年。
張珍禛:《嵇康〈聲無哀樂論〉之玄學思維──論題架構的思想格局對魏晉思潮之回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2007年。
陳玉燕:《魏晉音樂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1998年。
黃潔莉:《魏晉樂律、樂理、樂境抉微》,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黃韻涵:《嵇康〈聲無哀樂論〉與阮籍〈樂論〉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楊珮螢:《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
戴伊澄:《文選音樂類篇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力之:〈文學自覺與駢文之興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論之六〉,《柳州師專學報》第16卷第3期,2001年9月。
力之:〈文學理論批評的自覺──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論之一〉,《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03年2月。
力之:〈文學地位的提高─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論之二〉,《江漢大學學報( 人文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3年8月。
于浴賢:〈六朝樂舞賦評述〉,《漳洲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期,2000年。
方志紅:〈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研究述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總24卷第6期,2003年6月。
王欣慧:〈王褒〈洞簫賦〉研究〉,《中國文化月刊》第207期,1997年6月。
王曉衛:〈魏晉的樂賦及當時的看重清音之風〉,《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6期,2003年11月。
王玫:〈論兩晉讀者對建安文學的接受〉,《許昌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3年。
王士君:〈試析正始之音對建安詩風的繼承關係〉,《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5卷第5期,2004年10月。
王珺:〈嵇康音樂美學思想評述〉,《大舞臺藝術雙月刊》第6期,2005年。
王靜波:〈淺論〈舞賦〉〉,《舞蹈學基礎理論研究》,2006年1月。
王士松:〈兩漢音樂賦研究綜述〉,《安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7年。
王宏林:〈釋「正始之音」〉,《古典文學知識》第147期,2009年。
王建紅:〈魏晉南北朝音樂歌舞繁盛探究〉,《文化研究》,2010年11月。
文堅:〈略論魏晉風度「嘯」與文學的關係〉,《衡陽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4期,2000年12月。
史國良:〈兩晉音樂賦審美取向與表現簡析〉,《甘肅高師學報》第14卷第4期,2009年。
田青:〈中國古代女樂及其對中國舞蹈藝術的貢獻〉,《雲夢學刊》,2002年9月。
冷衛國:〈正始賦學批評〉,《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0年5月。
安小蘭:〈試論漢大賦的流變〉,《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01年3月。
吉定:〈南朝文學盛於北朝的原因〉,《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2期,2002年3月。
朱忠元:〈漢賦與「文」的自覺─基於世俗美學基礎上的考察〉,《甘肅社會科學》第1期,2005年。
成慧慧:〈漢魏六朝樂舞賦的文化闡釋〉,《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藝術百家》第2期(總第88期),2006年。
何美諭:〈魏晉樂賦中空間與人格的理想論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一卷第二期,2007年12月。
李銳清:〈嵇康「琴賦」小論〉,《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
李炳海:〈盛世之音──兩漢文學芻議〉,《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8年。
李世萍:〈漢賦淵源新探〉,《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2年6月。李丹博:〈以「和」為美―評嵇康琴賦的美學思想〉,《文史哲》第275期,2003年。
李丹博:〈附聲測貌 泠然可觀―論王褒〈洞蕭賦〉的藝術成就〉,《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3年4月。
李美燕:〈嵇康琴賦中「和」的美學意涵析論〉,《藝術評論》第十九期,2009年。
李鴻玟:〈妙在象外--論嵇康詩「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之審美意蘊〉,《興大人文學報》第44期,2010年6月。
余江:〈〈七發〉—音樂賦的濫觴〉,《青海社會科學》第3期,2001年。
吳兆路:〈魏晉南北朝賦的憂思精神〉,《復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2年。
吳功正:〈六朝樂舞美學(上篇)〉,《中國文化研究》,總第5期,1994年秋之卷。
吳功正:〈六朝樂舞美學(中篇)〉,《中國文化研究》,總第6期,1995年冬之卷。
吳功正:〈六朝樂舞美學(下篇)〉,《中國文化研究》,總第7期,1995年夏之卷。
吳淑玲:〈漢賦與楚辭〉,《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2003年12月。
阮忠:〈20世紀漢賦研究專著綜述〉,《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0年3月。
余江〈妙音極樂 自然之和―成公綏〈嘯賦〉論〉,《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5年1月。
卓國浚:〈進王褒而退馬融:兼釋「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興大人文學報》第38期,2007年3月。
和清:〈論魏晉南北朝時期藝術形象的發展〉,《復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4年。
高光復:〈論魏晉南北朝辭賦〉,《求是學刊》第3期,1988年。
孟修祥、梁惠敏:〈論楚辭對漢賦的影響〉,《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2年。
長北:〈讀我國傳世最早的舞蹈表演藝術專論〈舞賦〉〉,《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2007年3月。
林繼中:〈文學自覺與詩賦的消長〉,《東南學術》第1期,2002年。
周唯一:〈從琴的文化意蘊看音樂對詩人的影響〉,《湘南學院學報》第28卷第6期,2007年12月。
侯立兵:〈漢魏六朝音樂賦的文化考察〉,《零陵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4年7月。
洪艷:〈喻世、思人、賦情―淺談魏晉南北朝至宋代「以悲為美」箏樂審美的體現〉,《科教文化》上旬刊,2007年12月。
苗建華:〈古琴美學中的儒道佛思想〉,《音樂研究季刊》2002年6月第2期。
姚文鑄、章楚藩:〈漢賦藝術面面觀〉,《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8年3月。
袁奕樺:〈淺談古琴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及對音樂發展的影響〉,《藝術探索》第2期,2009年。
孫鵬:〈漢魏六朝音樂賦整理研究史述略〉,《荷澤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3期,2004年8月。
孫鵬:〈漢魏六朝音樂賦命名、分類及範疇研究〉,《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08年2月。
夏春:〈淺析傅毅〈舞賦〉〉,《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7年8月。
馬予靜:〈論文學語言的音樂性在賦體駢律化中的作用〉,《中州學刊》第111期,1999年5月。
高一農:〈漢大賦衰變探微〉,《文史哲》第2期(總第263期),2001年。
高一農:〈賦體形成考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07年7月。
袁濟喜、洪祖斌:〈論建安風骨向正始之音的轉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2期,1998年。
袁濟喜:〈先秦美學中的審美感覺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3期,2000年。
袁濟喜:〈興:魏晉六朝藝術生命的啟動〉,《文藝研究》第5期,2001年。
袁濟喜:〈論六朝文學精神的演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1期,2001年。
郭慧娟:〈漢魏晉樂賦中音樂審美思想分析〉,《東吳中文學報》第十二期,2006年5月。
翁瑞鴻:〈淺談漢魏琴賦中之幾個古琴論題〉,《中國語文》第611期,2008年5月。
孫永屹:〈略論漢賦〉,《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0年。
徐玉如:〈建安文學「慷慨」內涵探因及其審美特色〉,《中文自學指導》第1期(總185期),2006年。
張伯偉:〈略論魏晉南北朝時期音樂與文學的關係〉,《文學評論》第3期,1999年。
張新科:〈漢賦的經典化過程──以漢魏六朝時期為例〉,《人文雜誌》第3期,2004年。
張珍禎:〈嵇康「音樂觀」探析〉,《思辯集》第8期,2005年3月。
張巍:〈漢魏六朝音樂賦中的審美思想〉,《船山學刊》第64期,2007年第2期。
章滄授:〈漢賦的修辭成就〉,《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1988年。
章雯:〈論〈文選〉音樂賦〉,《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6期,2005年11月。
康金聲:〈論漢賦的審美價值〉,《文史哲》第4期,1989年。
莫山洪:〈六朝駢文的興盛與文學的自覺──文學中心主義論系列論文之二〉,《柳州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2004年6月。
曹大中:〈數量‧過程‧枝派──談漢賦的一些基本情況〉,《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1988年。
閔虹:〈文學的自覺時代—魏晉文學創作與文學觀念的自覺〉,《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6期,2001年11月。
郭建勳:〈北朝辭賦論〉,《中國文化研究》冬之卷,2010年。
梁葆莉:〈騷體賦的產生及在漢代發展軌跡的文化解析〉,《邵陽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第2卷第4期,2003年。
梁宇:〈從舞賦走進漢代舞蹈〉,《安徽文學》第2期,2008年。
梁銘越:〈試論古琴禁情的神經心理功能學與氣功養生術〉,《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
張濤:〈經學與漢賦的發展〉,《殷都學刊》第1期,2000年。
張文勛:〈魏晉文學理論發展述略〉,《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5年5月。
張雅琳:〈中國傳統琴道的精神文化底蘊〉,《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
許東海:〈賦家與仙境—論漢賦與神仙結合的主要類型及其意涵〉,《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1990年12月。
許志剛、楊允:〈〈洞簫賦〉與〈長笛賦〉文藝思想研究〉,《文學評論》第2期2010年。
許志剛、楊允:〈長笛賦文藝思想研究〉,《文學評論》第2期,2010年。
陳慶元:〈漢魏六朝賦論綱〉,《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期,1998年。
陳洪娟:〈論南朝賦的詩化成因〉,《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6期,2004年11月。
陳良運:〈歌以詠言 舞以盡意──中國古代舞蹈美之窺探〉,《文藝理論研究》第6期,2007年。
陳松青:〈漢樂、漢賦與漢詩──漢代詩賦的音樂性考察〉,《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7年。
陳功文:〈論漢晉音樂賦的社會功用〉,《許昌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2010年。
曾春海:〈嵇康的審美表現及生命美學〉,《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8期,2001年。
曾春海:〈阮籍與稽康的樂論〉,《哲學與文化》37卷第10期,2010年10月
彭岩:〈成公綏〈嘯賦〉的音樂美學思想初探〉,《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8卷第11期,2007年11月。
傅正義:〈漢賦文體風格特徵及藝術淵源比較談〉,《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9年。
葉楓宇:〈「正始之音」辨〉,《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111期),2001年。
褚麗娟:〈琴聲與人生—論嵇康的琴賦情結〉,《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2004年11月。
過安琪:〈樂與化的交流─以「氣韻生動」解讀音樂的初探〉,《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第19卷第73期,2005年12月。
萬志全:〈漢魏六朝琴賦的音樂美學思想〉,《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6期,2009年第54卷第5期。
楊清之:〈略論南朝文學史意識的自覺〉,《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3年7月。
楊建波、陳鑫:〈對知音故事的文化再闡釋〉,《武漢學刊》第2期,2007年。
楊允:〈〈長笛賦〉藝術特色探索〉,《渤海大學學報》第2期,2009年。
廖志超:〈絃外之音―嵇康〈琴賦〉析論〉,《文與哲》第8期,2006年。
劉元亮:〈漢樂器賦顯示的漢代器樂文化〉,《中國文化研究》第5期,1994年。
劉琦:〈《文選》音樂六賦三題〉,《長春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年。
劉志偉:〈從音樂意象看魏晉詩歌與音樂的關係〉,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
劉慧晏:〈漢賦淵源論〉,《東方論壇》第1期,1998年。
劉承華〈古琴的文化審美內涵〉,《武漢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1999年。
劉毓慶:〈論漢賦對文學自覺進程的意義〉,《中州學刊》第3期(總第129期),2002年5月。
劉松來:〈經學衰微與漢賦的文體昇華〉,《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02年8月。
劉志偉:〈《文選》音樂賦創作程式與美學意蘊發微〉,《安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7年。
劉鎮維:〈論嵇康琴賦的音樂思想〉,《止善》第2期,2007年6月。
劉偉生:〈嵇康〈琴賦序〉的理論內涵與價值〉,《船山學刊》第70期,2008年。
劉剛:〈宋玉、傅毅同名〈舞賦〉舞蹈描寫的圖像研究〉,《文藝研究》第12期,2009年。
劉貝妮:〈從六篇〈笙賦〉論古代笙的取材〉,《文藝研究》,2010年4月。
劉貝妮:〈「和樂德音 群聲之總」──從六篇〈笙賦〉論古代笙的音樂文化屬性〉,《星海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2010年。
樊榮:〈嘯、嘯賦與魏晉名士風度〉,《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2004年9月。
趙永紀:〈中國古典詩學的「知音」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3年1月。
趙陸平:〈略論漢賦的發展、分化及影響〉,《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3年6月。
鄭明璋:〈論漢賦對楚辭的接受與創新〉,《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4年7月。
鄭明璋:〈從傅毅〈舞賦〉看漢代長袖舞的動態美〉,《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4期,2007年7月。
鄭燕欣:〈漢代音樂賦的教化功能〉,《學苑擷英》,2010年10月。
蔡仲德:〈論兩漢樂賦中的音樂美學思想〉,《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1991年。
蔡仲德:〈關於中國音樂美學史的若干問題(上)〉,《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1994年。
蔡仲德:〈關於中國音樂美學史的若干問題(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1994年。盧佑誠:〈姍姍來遲的中國文學的「自覺時代」〉,《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1996年。
龍文玲:〈模擬與超越―從漢賦看文體嬗變的規律〉,《廣西社會科學》第81期,2001年。
龍琿:〈二十世紀《聲無哀樂論》研究〉,《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第2期,2006年。
錢萬民:〈神話元素成為漢賦一大特色的原因〉,《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五卷第十期,2010年10月。
韓高年:〈略論魏晉賦的創意〉,《甘肅社會科學》第1期,1997年。
韓暉:〈《文選》音樂賦類名與蕭統音樂觀探析〉,《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3期,2006年7月。
關意寧:〈先秦時期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5年3月。
謝曉濱、姚品文、陳潔:〈以〈箏賦〉看漢魏六朝的箏樂文化〉,《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6月。
羅家湘:〈漢賦中的琴瑟〉,《古代文學研究》第4期,2007年。
羅宏梅、王林:〈魏晉文學的特徵〉,《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10卷第6期,2008年12月。
譚靜波:〈中原漢代舞蹈的藝術特徵〉,《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藝術百家》第6期,2008年。
蘇木:〈道家音樂美學淵源探微〉,《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季刊)》第4期,1994年。
蘇瑞隆:〈論儒家思想與漢代辭賦〉,《文哲史》第五期(總第260篇),2000年。
顧農:〈讀《文選》賦三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46卷第5期,2010年10月。
指導教授 郭永吉(Wun-Ji Guo) 審核日期 2011-7-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