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30502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17 、訪客IP:3.148.115.187
姓名 吳明玉(Ming-yu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紅衛兵運動及思想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Movement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Red Guards)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紅衛兵運動及思想之研究
摘要
文化大革命初期,紅衛兵運動席捲整個中國大陸,一開始由高幹子弟組成的老紅衛兵極力「破四舊、立四新」、「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但當文革方向轉變為「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後,造成老紅衛兵的沒落、造反派紅衛兵的崛起。紅衛兵運動中抄家、打人、武鬥的頻繁,造成中國社會的大動盪,因此,當毛澤東利用紅衛兵打倒劉少奇、鄧小平的目的達成後,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主要目的就是讓各主要紅衛兵組織的成員去「上山下鄉」,結束紅衛兵運動。
紅衛兵運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但醞釀出許多思潮,例如:老紅衛兵為維持紅衛兵純潔身分而發出的「血統論」、反對「血統論」而出現的〈出身論〉、第一個反抗文革的紅衛兵組織「聯動」、要求毛澤東實現「巴黎公社」諾言的「省無聯」思潮、因林彪事件影響而出現要求民主與法制的「李一哲」大字報等,再再顯示了紅衛兵開始走向獨立思考、檢視文革,正視中國政治體制的問題。
雖然文革期間的「上山下鄉」,使得許多紅衛兵沒有辦法繼續接受教育,成為中國社會「垮掉的一代」,但也有許多紅衛兵,因經歷過文革的動盪、面對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國社會落後貧困的真相,而覺醒成為「思考的一代」。
關鍵字:文化大革命、紅衛兵、老紅衛兵、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造反派紅衛兵、上山下鄉
摘要(英) Research on the Movement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Red Guards
Abstract
A wave of the Red Guards movement swept the whole China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begining, the old Red Guards composed of the high level cadres’ childern endeavor to break the four olds and foster the four news, even to destory monsters and freeks. But aft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s changed into bourgeois reationary line, it caused not only the downfall of the old Red Guards but the rise of the rebels. The great turbul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llowed that taking ransacking people’s home and the violence are occured frequently in the Red Guards movement. Therefore, when Mao Zedong achieved the purpose that he utilized the Red Guards overthrow Liu Shaoqi and Deng Xiaoping, he gave the direction of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to urban youths. It lead to the end of the Red Guards movement by urban youths themselves.
Alth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Red Guards lasted only for two years, it aroused many thoughts. Take the followings for example. On Blood Lineage , initiated by the old Red Guards to maintain the pure identity of the Red Guards. On Birth, in opposition to On Blood Lineage. The United Action Committee, the first organization of the Red Guards agains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laim of Sheng Wu Lian (the Union of the Proletariat of Hunan Province ), asking Mao Zedong to carry out the Paris Commune. The posters of Li yizhe (Li zhengtian, Chen yiyang, Wang xizhe), affected by the Lin Biao affair, asked for democracy and legal institutions. These all showed that the Red Guards got to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They started to examin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onfronted the problems of the political systems in China.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one of the claim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ade many Red Guards drop out of schools. Therefore, they became the lost generation in the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because of having gone through the turbulent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ruel political struggles, many Red Guards realized the poverty of China. These also made them to become the thinking generation.
Keywords: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Red Guards, the Old Red Guards, rebels,
bourgeois reactionary line,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關鍵字(中) ★ 老紅衛兵
★ 紅衛兵
★ 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 造反派紅衛兵
★ 上山下鄉
★ 文化大革命
關鍵字(英) ★ rebels
★ the Old Red Guards
★ Cultural Revolution
★ the Red Guards
論文目次 紅衛兵運動及思想之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文革前的社會氛圍…………………………………………………………19
第一節 意識形態為主的教育政策……………………………………………19
第二節 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26
第三節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31
第四節 學習雷鋒運動…………………………………………………………40
第五節 「革命接班人」的口號……………………………………………….48
第三章 紅衛兵運動前期的思想……………………………………………………52
第一節 紅衛兵的誕生…………………………………………………………52
第二節 破四舊運動……………………………………………………………65
第三節 「血統論」與「老紅衛兵」…………………………………………74
第四節 「聯動」的成立....................................................................................79
第五節 遇羅克與〈出身論〉…………………………………………………85
第四章 紅衛兵運動後期的思想……………………………………………………92
第一節 「造反派」紅衛兵的興起……………………………………………92
第二節 「省無聯」思潮....................................................................................97
第三節 上山下鄉……………………………………………………………..111
第四節 「李一哲」大字報…………………………………………………..118
第五章 結論………………………………………………………………………..139
徵引書目……………………………………………………………………………143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三一齋主人主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文件選編》電子書(2005年)。
王力堅,〈文革與知青〉(2008年5月12日),收錄於國立中央大學《兩岸發展史學術演講專輯》,第四輯(中壢:中大歷史所,2008年11月),頁63-7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八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九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3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5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2年)。
總政治部編,《雷鋒日記選》(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11月)。
(二)專書
卜偉華,《「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
中華民國國防總政治作戰部編,《評王希哲的「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國防總政治作戰部;1981年5月31日)。
史雲、李丹慧,《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從批林到批鄧》(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
朱玉湘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朱宗玉、楊元華、阿正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事件人物》(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米鶴都,《聚焦紅衛兵》(香港:三聯書店;1993年)。
宋永毅,《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與集體意識》,上、下冊(九龍:田園書屋,2007年3月)。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年10月17日)初版。
金宇澄主編,《漂泊在紅海洋—我的大串聯》(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6月)。
唐少傑,《一葉知秋—清華大學1968年「百日大武鬥」》(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9月)。
唐勃,《中共共青團之研究》(台北:幼獅文化,1985年1月)。
徐友漁,《形形色色的造反——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
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毛澤東最後的革命》(台北:左岸文化,2009年6月)。
凌耿,《天讎—一個中國青年的自述》(香港:新境傳播公司,1972年8月)。
高皋、嚴加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66-1976》,上冊、下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
張化、蘇采青主編,《回首「文革」—中國十年「文革」的分析與反思》,上、下冊(北京:中國黨史出版社;2000年1月)。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著,《中共政權四十年回顧和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1年8月)。
國防總政治部編印,《評王希哲的「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1981年5月31日)。
陳佩華,《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和經歷》(台北︰桂冠圖書,1997年7月)。
陳煥仁,《紅衛兵日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覺醒一代的聲音》(台北市:萬象圖書,1993年5 月)。
楊曦光,《牛鬼蛇神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台北:新新聞文化;1997年1月)。
趙無眠編著,《文革大年表》(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10月)。
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劉曉著,《意識形態與文化大革命》(台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8月)。
鄭義,《歷史的一部分—永遠寄不出的十一封信》(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3 月)。
聶元梓,《文革「五大領袖」—聶元梓回憶錄》(香港:時代國際;2005年1月)。
(三)期刊論文
丁凱文,〈「九一三林彪出走事件」研究述評〉,《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97(2007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70210&total=97。
王年一、何蜀、陳昭,〈毛澤東逼出來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84(2004),http://www.chinayj.net/StubIndex.asp?issue=0400。.王希哲,〈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原載於香港《七十年代》,1981年2月號,收錄於國防總政治部編印,《評王希哲的「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1981年5月31日),頁45-110。
王長,〈反思培養接班人的教育目的〉,《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100(2008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80105&total=100。
王奕,〈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的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8卷,第7期(2007年7月)。
王俊生,〈新中國永遠的痛楚—追憶文革中兒童所承載的歷史細節〉,《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52(2006年7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王盛輝,〈1992年以來「紅衛兵研究述評」〉,《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86(2004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40312&total=86。
艾凱,〈文革︰四十後的破曉〉,《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48(2006年3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任國慶,〈沉痛的使命—回顧「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83(2003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30409&total=83。
李月軍,〈鍛造激情的木偶—論「紅衛兵」的政治社會化〉,《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91(2005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50408&total=91。
李丹慧,〈毛澤東的安全戰略思路及其轉變1964-65〉,《二十一世紀》網路版,期63(2007年6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李巧寧,〈1950年代農民流向城市現象考察〉,《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45(2005年12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活人展覽」〉,《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54(2006年9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何蜀,〈文革中所謂的「上海一月革命」—毛澤東製造的一個『文革樣板』〉,《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72(2001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10211&total=73。
吳麗萍,〈文化大革命中的女紅衛兵〉,《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68(2007年11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唐少傑,〈「文化大革命」在中國現代史中的地位〉,《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91(2005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50407&total=91。
康華,〈解讀「雷鋒精神」〉,《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80(2003年),http://www.chinayj.net/StubIndex.asp?issue=0300。
高華,〈大饑荒與四清運動的起源〉,《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77(2008年8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005008.htm。
高華,〈在貴州「四清運動」的背後〉,《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50(2006年5),http://www.cuhk.edu.hk/ics/21c/。
高華,〈革命政治的變異和退化:「林彪事件」的再考察〉,《二十一世紀》,總期74(2008年5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董國強,〈大陸學界紅衛兵運動研究述評〉,《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50(2006年5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董標,〈毛澤東研究的核心問題—毛澤東崇拜的發生與個別意志的循環〉,《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21(2003年12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賈艷敏,〈1966–1968屆知識青年下鄉後狀況述評—以南京市為例〉,《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期10(2003年1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齊茂吉,〈毛澤東欽定林彪為接班人之探討〉,《兩岸發展史研究》,期2(2006年12月),頁199-227,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齊茂吉,〈毛澤東整肅林彪事件新探〉,《兩岸發展史研究》,期5(2008年6月),頁170-224,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齊茂吉,〈林彪與江青交惡之始末〉,《兩岸發展史研究》,期3(2007年6月),頁125-163,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當代中國研究》編輯部舉辦楊小凱追思會〉,《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總期86(2004年),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40314&total=86。
(四)學位論文
余秋煌,〈紅衛兵暴亂與義和團事變比較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徐芃,〈中共紅衛兵運動之前因後果〉,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賴國徽,〈紅衛兵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角色〉,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指導教授 齊茂吉(Moa-ji Qi) 審核日期 2009-7-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