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30502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18.223.0.53
姓名 仰崇明(Choung-Ming, Y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日治時期休閒景點北投溫泉的開發與利用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研究以日治時期新竹的都市化為主軸,探討新竹在政權遞嬗的過程中,不同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除了對日治以前的新竹歷史與發展做一爬梳之外,也針對日本殖民政府對新竹的施政與建設作出整理與探討,此外,亦對人口數量與結構呈現新竹的人文特色有所著墨,最後分析日治時期的地方社會以及與國家的互動關係。
新竹發展的時間很早,但要真正開始進入現代化則是到了日本統治時為了國家政策的近代化所實施了一連串的市區改正計畫帶動起來的。新竹的地方社會力量在殖民統治時期不容小覷,而有著國家力量支撐的市役所也盡其所能的發揮影響力,中央與地方在都市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上互有合作、競爭以及相互抗衡,構成日治時期新竹都市發展下的社會面貌。而初期的治理政策、中期的管理方式、與後期的皇民化政策推動對新竹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也會立足在搜集到的史料中論述出其中的因果關係。
在研究地方菁英或傳統世家對新竹州的發展時,本文除談到新竹特有的客家特質會使得新竹州的發展與其他城市有何種區隔,也會整理地方上的重要家族居中扮演的角色,另外,在長達五十年的統治中,日本政府有計劃地推動教育上的同化與馴化,新竹如何在這樣的管控下發展自己的能動性,也是本文希望點出的一個面向。
最後,在整理新竹的歷史脈絡時,發現政治的作用力對該地區的發展最有影響力,但除此之外,人文社會的特質也有一定程度的助益。但若進一步探究新竹地區其他的市街或聚落,就會發現除新竹市區及竹東外,沒有相關的市區改正計劃作為
施行的依據。若要考察新竹的長期建設藍圖及近代化設施的脈絡,就應該將新竹地區的歷史做一完整的整理。
摘要(英)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local governments and local communities over the process of regime change with an emphasis on urbanization of Hsinchu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n addition to looking a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Hsinchu, we also review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Hsinchu, touch upon cultures and features demonstrated by its demographics, and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s under the Japanesecolonial rule.
The development of Hsinchu began at an early stage. However,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were not achieved until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city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 local communities had their sphere of influence; in the meantime, the City Hall, with the support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lso exerted its influence. Thus, the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work either hand-in-hand or head-to-head in some important issues. This was part of the social context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Hsinchu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Different stages of governance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affected Hsinchu in their own ways. The thesis as a result looks at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such phenomenon.
Over the course of researching how local elites or traditional fami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Hsinchu, this thesis analyzes how the Hakka characteristics of Hsinchu distinguish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from others. Another focal point is the role local families played in Hsinchu.Additionally, Japan promoted an education system that featured domestication and assimilation during the fifty years of its colonial rule. This leads us to the last point of discussion of the thesis: how Hsinchu managed to develop something typical of the city in such context.
Finally, while reviewing Hsinchu’s historical context, we should factor the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eq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add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ty and culture also played a role here. On the other hand, if we further explore other streets or villages in other parts of Hsinchu, it is observe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Hsinchu District and the east part of the city, there wasno plan based on which the city could be developed.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ong-term blueprint for building and modernizing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s in Hsinchu, we should take a holistic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Hsinchu areas.
關鍵字(中) ★ 新竹
★ 日治時期
★ 客家
★ 歷史
關鍵字(英) ★ Hsinchu
★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Hakka
★ history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章 日治前新竹地區的沿革………………………………………………………...............10
第一節 臺灣行政區域變遷……………………………………………………………………..10
第二節 自然環境與住民生活形態……………………………………………………….….23
第三節 治理臺灣的政權遞嬗…………………………………………………..……………..33
第二章 新竹地方治理的依據…………………………………………………………………………..42
第一節 殖民統治方針………………………………………………………………………..……42
第二節 傳遞政令的平臺---日治時期新竹的道路規劃…………………………….49
第三節 新竹重要建設的理路…………………………………………………………………..57
第三章 日治時期的新竹地方發展……………………………………………………………………71
第一節 地方社會的樣貌………………………………………………………………………….71
第二節 地方行政的運作………………………………………………………………………….79
第三節 皇民化時期對新竹地區的影響……………………………………………………85
第四章 地方人口特色與新竹地區的變遷發展………………………………………………..94
第一節 新竹人口結構分析……………………………………………………………………..94
第二節 地方家族及士紳的組成…………………………………………………………….102
第三節 日治教育對知識份子的影響…………………………………………………….110
結論…………………………………………………………………………………………………………………122
參考文獻………………………………………………………………………………………………………….125
參考文獻 王良行等,《竹東鎮志》,新竹竹東:竹東鎮公所,2005年。 林柏燕,《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1997年。 宋建和,《北埔鄉土誌》,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姜仁森,《新竹縣北埔鄉志》,臺北:國圖中央臺灣分館,1991年。 周壐,《彰化縣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周婉窈,〈臺灣公學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總說〉,《臺灣風物》,53:4(2003.12),頁。 周浩志等,《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民國八十年】 ̇卷二地理志》(新竹:新竹縣政府,2008)。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高拱乾,《臺灣府誌》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6年。 莊興惠,《芎林鄉志》,新竹縣芎林:2004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巿:臺灣文獻委員會,1994年。 陳培桂,《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大通書局,1995年。 陳運棟,《三灣鄉志》,苗栗:三灣鄉公所,2005年。 湖口鄉志編輯委員會編,《湖口鄉志》,新竹:湖口鄉公所,1996年。 黃旺成,《臺灣省新竹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王詩琅,《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王泰升,《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明治篇 1895-1911)》,臺北:時報,2007年。 寺奧德三郎著,日本文教基金會編譯,《臺灣特高警察物語》,臺北:文英堂,2000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 李理,《日治臺灣時期警制度研究》,臺北:海峽,2007年。 李添春,《李添春教授回憶錄》,臺北:自刊,1984年。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新竹:新竹文化局,1999年。 伊恩.布魯瑪著,張曉淩譯,《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北京:光明日報,1989年。 吳定葉等編譯,《日治初期警察及監獄制度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金廣福墾隘研究(下)》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0年 。 林柏燕,〈人物志〉,《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1999年。 范燕秋在《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現性:日治臺灣醫學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 洪惠冠,《竹塹百年發展口述歷史》,新竹:新竹巿文化中心,1996年。 洪惟仁編,小川尚義著,《日臺大辭典》,臺北:武陵出版社,1993年。 紀登斯著、胡力澤等譯,《民族國家與暴力》,臺北:左岸出版,1998年。 徐國章譯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1-3)》,南投:臺灣文獻館,2007年。 莊金德,賀嗣章編譯,《羅福星抗革命案全檔》,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5年。
曹永和,《日治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衛生篇》,臺北巿:臺北巿文獻委員會,1986年。 曹永和,《日治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警治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 陳玉慈《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年。 陳文德,《決戰八卦山:乙末年抗日義軍浴血風雲錄》,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陳正祥,《臺灣地名辭典》,臺北巿: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 陳培豐,《同化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6年。 許佩賢譯,《攻臺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年。 許雪姬編,《黃旺成日記》,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年。 郝漢祥著,《日本人的色道》,武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覃怡輝,《羅福星抗日革命事件研究》,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81年。 程大學編譯,《臺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2)》,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9年。
莊永明,《臺灣醫療史:以臺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9年。 黃宗智,文一智譯,《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1995年。 黃洛榮,《北埔事件文集》,新竹:竹縣文化局,2006年。 黃榮洛,〈竹東彭屋與乙未之役〉,《新竹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潘國正,《竹塹思想起-老照版說故事》,新竹:新竹巿政府,2003年。 楊建成,《臺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日治時期450位臺灣士紳改換日本姓氏個 案統計分析》,臺北:龍文出版社,1995。 楊兆禎著,《客家民謠》,臺北:育英出版社,1974年。 賴碧霞編著,《臺灣客家民謠薪傳》,臺北:樂韻出版社,1991年。 翁佳音著,《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年。 藍鼎元,《東征集》,南投: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柳書琴,〈帝國空間重塑、近衛新體制與臺灣「地方文化」〉,《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播種者出版社,2008年。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橋本萬太郎《客家語基礎彙進》,東京都:東京外國語大學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硏究所,1972年。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臺北:臺大,期31(2003.6),頁150-153。 李文良,〈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臺灣的移民開發和社會動亂(1680-1740)〉,《歷史人類學學刊》,5:2 (2007.8),頁1-38。
吳文星,〈日治時期統治政策與體制〉,《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頁201-220。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期42(2001.6),119-182。 陳偉智〈「可以了解心裡矣!」:日本統治臺灣「民俗」知識形成的一個初步的討 論〉,《2004年度財団法人交流センタ-協會歷史研究者交流事業報告書》,臺北:財団法人交流協會,頁1-35。 飯島典子,〈日本人看客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2007新竹義民節慶、文化與觀光國際研討會大會》,新竹:明新科技大學,2007年,頁6-12。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2001.10),頁1-39。 羅濟立,〈由《警友》雜誌初探日治後期警察之臺灣客語詞彙學習〉,《人文社會學報》,3:1(2008.1),頁67-85。 黃蘭翔,〈日治初期臺北巿區改正〉,《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期18(1995.2),頁189-213。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李正萍,〈從竹塹到新竹:一個行政、軍事、商業中心的空間發展〉,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碩士論文,1996年。 林士欽,〈1945以前新竹城市中心的形成與轉化〉,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胡燕琳,〈日治時期(1895~1945)新竹地區城鄉與建築發展〉,中原大學建築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出版社,2010年。 Peter Burke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 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Geertz, Cliford著,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譚林出版社,1999年。 J. W. Davidson著,蔡啓恒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指導教授 賴澤涵 審核日期 2014-8-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