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140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52.14.126.74
姓名 鐘雪寧(Hsueh-Ning Ch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比較初探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ang Jide and Li Yu′s Works on Operas)
相關論文
★ 明清戲曲散齣選本考論★ 明末清初私人養優蓄樂之探討──以李漁家班為例
★ 「士不遇」與「崇俠尚奇」:論唐俠女在明戲曲中的改編★ 《琵琶記》與明代社會
★ 桃園縣國中戲劇教育之研究★ 白樸及其《牆頭馬上》研究
★ 論元雜劇中的母親形象★ 舊京城 新曙光 論1930年代的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及其期刊
★ 劇與詩的競合──《王西廂》戲劇性價值之研究★ 杜麗娘形象的心理解讀——「情慾」與「道德」的情感矛盾
★ 爭鳴出版業──晚明文人馮夢龍的個案研究★ 政治、宣傳、文藝、美學──中國大陸「十七年」戲曲論爭研究
★ 延續與創新——新編崑劇音樂研究★ 川劇《洞庭配》之研究
★ 論王季思中國古典悲劇的觀念:以《趙氏孤兒》為研究重點★ 《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接受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比較初探
中文摘要

  晚明至清初是古典戲曲創作及理論發展的鼎盛時期。王驥德《曲律》和李漁《閒情偶寄》之《詞曲部》與《演習部》,正是這個時期涵括全面並具系統性的兩本戲曲論著,且分別為明清戲曲理論之集大成者。故比較其理論架構及內涵,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一則可釐清兩家理論發展上的關係;二則可補強前賢宏觀式論述所欠缺的細緻分析與比較;三則可尋繹兩家理論異同與戲曲藝術演變歷程的密切關係;四則可重新省思其曲學價值與地位,並為戲曲批評史之研究開拓新的視角。
  本論文先梳理王、李二人之前戲曲理論發展既有的成果;繼而依兩人論著共同關注的層面,包括結構、體製規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等,及其各自側重的論述,進行「同中存異、異中求同」的比較。由於比較的研究視角,彼此都是對方的參考座標,避免一律以「王驥德為開創者,李漁為集大成者」,這種順著理論發展進程的「理所當然」印象。而從實際論述內容探求兩人觀點的異同或聯繫,乃發現其具有多重面向及涵義,實非「承繼關係」所能簡單概括。最後就比較結果,探究其原因,釐清兩人論述之間的關係,並回歸理論發展史的長流,更深入而確切地理解其各自的創發,及其共同努力完成建構的理論系統。
  
關鍵詞:王驥德、李漁、《曲律》、《閒情偶寄》、戲曲理論
摘要(英)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ang Jide and Li Yu′s Works on Operas

Abstract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s the flourishing period of classical Chinese opera creation and theory development. Wang Jide’s Melody and the On Poems and Verses and On Performance in Li Yu’s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are two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ic works on opera produced in this period. They were the masterpieces of opera theor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academic significance to compare their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onnotation. First, it help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theories; second, it provides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hich previous macroscopic elaboration failed to provide; third, it unravel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theories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opera art; fourth, it urges people to rethink their value and status in opera theory, and to develop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research of opera criticism history.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existing research on opera theory prior to Wang and Li, then compare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and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the common concerns of the two works: structure, system, regulation of word mining, temperament, spoken parts, buffoonery, etc., and focus. Because of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y are each other′s frame of reference, and the "taken for granted" impression that "Wang Jide is the pioneer, and Li Yu is the master" can be avoided. To prob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opera theorists from their works helps to reveal that they involve multiple angles and meaning, and not just a simple relationship of "inheritance". Finally, it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opinions, and turns to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more deeply and accurately their creation and the theory system they constructed together.

Key words: Wang Jide, Li Yu, 《Melody》,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opera theory.
關鍵字(中) ★ 王驥德
★ 李漁
★ 曲律
★ 閒情偶寄
★ 戲曲理論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圖目錄………………………………………………………………………………………..………………………….viii

緒論………………………………………………………………………………………………………………………….1
壹、研究動機及目的…………………………………………………………………………..………………1
貳、文獻回顧與述評…………………………………………………………………………..………………3
一、期刊論文………………………………………………………………………...……..…………….4
二、理論史專書……………………………………………….…………………………..……………..9
三、王驥德、李漁之個別研究成果…………………………………………………………..13
參、研究方法及範圍界定……………………………………………………………………………..…..15
一、研究範圍界定………………………………………………………………………………………15
二、研究方法………………………………………………………………………………………………16

第一章 元代至明中葉之曲論發展述要…………………………………………………………..…..20
第一節 結構概念萌芽與形成──章法布局概念與關目批評美學之交融……..…..21
一、章法布局理論之發展及探索………………………………...……..……………………..22
二、關目批評美學之形成及運用……….…………………………..………………………….25
第二節 文詞與聲律並重之理論建構──從文律相互涵容到文律之爭…….…...27
一、文律相互涵容時期……………………………………………...……..……………….……….27
二、「文律之爭」背景及發展…………………….…………………………..………….…..29
第三節 以聲樂、曲唱為核心之表演理論…………………………………………………….….32
一、演員素質與藝術修為………………………………………...……..………………………...32
二、曲唱聲樂技巧………………………………………….…………………………..………….…..35
第四節 作家作品評論方式及其理論意義之轉換……………………………………….……39
一、周德清──《中原音韻》……………………………………………...……..….…………39
二、鍾嗣成──《錄鬼簿》…………………….…………………………..……….……………40
三、楊維禎………………………………………………………………………………………….……….41
四、朱權──《太和正音譜》……………………………………………...……..….…………42
五、何良俊……………………………………………….…………………………..….………….………43
六、王世貞……………………………………………………………………………………….………….44
七、李贄………………………………………………………………………………………….……………45

第二章 晚明與清初之劇壇概況……………………………………………………………….…………..47
  第一節 晚明之劇壇概況…………………………………………………………..……………………47
  一、崑山腔崛起興盛………………….……………………………………………………………..48
  二、文人士大夫積極投入………………………………………………………..………………49
  三、蓄養家樂之風盛行……………………………………………………….…..…..………….51
  第二節 清初之劇壇概況…………………………………………………………………………..……53
  一、競演新戲──從全本到臺本…………………………………………………………….53
  二、專業文人劇作家出現…………………………………………………..…………….……..54
  三、職業戲班蓬勃發展………………………………………………….……………….………..56

 第三章 結構論之比較…………………….………………………………………………..………..………59
 第一節 總論結構………………………………………………………………………..…………….….…61
 第二節 題材選擇與運用………………………………………………………………..………..……..69
 第三節 情節布置與串聯……………………………………………………………..…….…….……..80
  一、立主腦………………………………………………………………………………….……….…….82
 二、減頭緒………………………………………………………………………………………..……….84
 三、密針線……………………………………………………………………………………….………….87

 第四章 戲曲體製規律論之比較………………………………………………………….……..………..91
 第一節 格局…………………………………………………………………………………….…..……………92
 一、王驥德之「格局」概念.............................................................................92
 二、李漁之格局理論.......................................................................................100
 三、王驥德與李漁之「格局」比較...............................................................103
 第二節 「腳色」理論之比較……………………………………………………….....……………..107
 一、王驥德之腳色論.......................................................................................107
  二、李漁之腳色論...........................................................................................110
 三、王、李之「腳色論」比較.......................................................................113

 第五章 修辭論之比較…………………………………………..……………………….………..…………114
 第一節 詞采理論之比較…………………………………………………………….………..………….114
  一、天賦才情……………………………………………………………………….………..…………..116
  二、後天修養……………………………………………………………………….…………………….120
  三、語意內容……………………………………………………………………….…………………….122
  四、詞采風格………………………………………………………………….………………………….126
五、技巧方法…………………………………………………………………………………………..…133
 第二節 賓白理論之比較…………………………………………………….…………………………...135
一、王驥德之賓白理論……………………………………………….………..……………………136
  二、關於元曲賓白作者之諸種說法………………………………….……………………….139
  三、李漁之賓白理論………………………………………………….………………………………141
  四、王、李賓白理論之比較與關係……………………….………………………………….150
 第三節 科諢理論之比較…………………………………………………….…………………………...153
一、王驥德之科諢理論……………………………….………..…………………………………..153
  二、李漁之科諢理論………………………………….……………………………………………..155
  三、王、李科諢理論之比較……………………………….…………………………………….158
  
 第六章 音律論之比較………………………………………………………………………………..…......160
 第一節 立論原則…………………………………………………………………………………………….161
 第二節 關於曲譜…………………………………………………………………………………………….164
  一、對現行曲譜的批評或要求………………………………………………….………………165
  二、曲譜作用及應用原則……………………………………………………………….…………167
    三、對曲調名稱由來的觀察…………………………………………………………..………….168
  四、上聲字的運用……………………………………………………………………………….…….169
 第三節 關於曲韻……………………………………………………………………………………….…….171
  一、用韻的原則:一韻到底,不可換韻或出韻……..…………………….………….172
  二、關於重韻……………………………………………………………………………………………..174
    三、關於閉口韻………………………………………………………………………………………….177
 第四節 關於「務頭」……………………………………………………………………………………..179
  一、周德清之「務頭論」………………………………………………..…………………….………..180
  二、王驥德之〈論務頭〉…………………………………………………………………..…………..181
   三、李漁之〈別解務頭〉……………………………………………………………………..………..184
 四、王、李務頭論之比較……………………………………………………………..…..……………186

 第七章 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各自側重………………….………………………..………………189
 第一節 王驥德戲曲論著之側重…………………………………………………….…….……….….….190
 一、理論建構方面…………………………………………………………………….…….………………190
  二、批評鑑賞方面……………………………..…………………………………….……….………..…..194
 第二節 李漁戲曲論著之側重…………………………………………………………..…….…………….201
 一、家班主人暨知音文士………………………………………………..………………….………….202
  二、改編者……………………………………………………………………………………………………..204
 三、優師………………………………………………………………………………..………….…..……….205
 四、歌童優人……………………………………………………………………………………..………….207
  五、戲場陳套惡習……………………………………………………………………………..………….208
 第三節 論著各自側重之意義…………………………………………………………………..…………209
  一、文人品味與庶民需求……………………………………………………………………..………209
 二、作家作品批評比較與舞台搬演實踐推廣…………………………………..………….210
 三、引述資料、保存文獻與「成格」立說、自成一家………………..…..…………211
 結論……………………………………………………………………………………………………………..…..………..212
 參考文獻………………………………………………………………………………………………………….………..21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印行,1979年。
〔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四庫全書珍本》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元〕楊朝英:《朝野新聲太平樂府》,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三輯,《曲學叢書》第二集,第一冊,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
〔元〕楊維禎:《東維子文集》,《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明〕祝允明:《猥談》,收錄於〔清〕陶珽纂:《續說郛》,《四部集要•子部》,臺北:新興書局,1964年。
〔明〕李贄:《焚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第15編,第6册,臺北:新興書局,1977年。
〔明〕佚名:《筆夢敘》,收錄於〔清〕蟲天子輯:《香豔叢書》第二集,臺北:進學書局出版,1969年。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明〕徐樹丕:《識小錄》,臺北:新興書局,1985年。
〔明〕潘之恆著,汪效倚注:《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明〕王驥德:《新校注古本西廂記》,《古本西廂記彙集、初集》第二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明〕臧懋循編:《元曲選》,臺北:宏業書局,1982年。
〔明〕馮夢龍:《太霞新奏•序》,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南京:江蘇古籍社出版,1993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明〕笑笑生:《金瓶梅》,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明〕鄒迪光:《鬱儀樓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158,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李漁:《笠翁一家言文集》,《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洪昇:《長生殿》,臺北:里仁書局,1986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清〕佚名:《檮杌閒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入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二、近人論著
中國戲劇出版社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全十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2年12月。
王利器編:《李士楨李煦父子年譜》,收錄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王季烈:《螾廬曲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王鋼:《校訂錄鬼簿三種》,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硏院文哲所,2005 年。
江巨榮、盧壽榮校注:《閒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惠綿:《王驥德曲論研究》,臺大文史叢刊第九十種,臺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李惠綿:《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以曲牌體戲曲為範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李昌集:《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克和:《中國曲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李克和:《明清曲論個案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李曉:《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年。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年。
杜書瀛:《評點李漁》,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沈新林:《李漁評傳》,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年。
吳毓華:《古代戲曲美學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年。
吳毓華編著:《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年。
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周貽白:《戲曲演唱論著輯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2年初版。
周維培:《曲譜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祝肇年:《古典戲曲編劇六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年。
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明代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俞為民等:《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
俞為民:《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俞為民:《李漁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胡天成:《李漁戲曲藝術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秦學人、侯作卿編:《中國古典編劇理論資料匯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秦華生、劉文峰主編:《清代戲曲發展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
徐壽凱注釋:《李笠翁曲話注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年。
高宇:《古典戲曲導演學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夏寫時:《中國戲劇批評的產生與發展》,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88年。
索俊才:《王驥德曲律探微》,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陸林:《元代戲劇學研究》,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陳多、葉長海編:《中國歷代劇論選注》,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陳多、葉長海:《曲律注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陳多:《李笠翁曲話注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陳竹:《中國古代劇作學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9年。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臺北:華正書局,1981 年。
張燕瑾:《中國戲曲史論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年。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藝術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藝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 社,1997 年。
(美)張春樹、駱雪倫著,王湘雲譯:《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臺北:正中書局,1991 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 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緖文化出版社,2000 年。
單錦珩:《李漁交游考》,《李漁全集》第十九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葉長海:《王驥德曲律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葉長海:《中國藝術虛實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 年。
葉長海:《曲律與曲學》,臺北:學海出版社,1995 年。
葉長海:《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
傅瑾:《中國戲劇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年。
傅曉航:《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年。
黃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程炳達、王衛民編:《中國歷代曲論釋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隗芾、吳毓華編:《古典戲曲美學資料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景深:《曲論初探》,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頁117。
潘鏡芙、陳墨香著:《梨園外史》,北京:寶文堂出版,1989年。
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蔡鍾翔:《中國古典劇論概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劉奇玉:《古典戲曲創作理論與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駱兵:《李漁的通俗文學理論與創作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年。
謝國楨編著:《明清筆記談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謝柏梁:《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譚源材:《中國古典戲曲學論稿》,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
譚帆:《金聖嘆與中國戲曲批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三、學位論文
高源:〈李漁的整體戲劇觀念及其理論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 年。
陳佳彬:〈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張成全:〈李漁研究〉,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07 年。
黃春燕:〈李漁的戲曲敍事觀念與明末清初的江南城市文化〉,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 年。
蔡東民:〈李漁戲曲編劇研究〉,上海戲劇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
劉幼嫻:〈李漁的戲曲理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盧壽榮:〈李漁戲曲小說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3 年。
任心慧:〈試論李漁商業化「治生」方式對其曲論及劇作的影響〉,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侯雲舒:〈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郭怡君:〈明代戲曲編劇理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蔡東民:〈李漁劇論研究百年(1901-2000)檢討〉,上海戲劇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

四、期刊論文、論文集
王永敬:〈從曲論到劇論—評李漁戲曲理論的歷史意義〉,《藝術百家》,1996年,第2期,頁50-53。
王磊:〈論李漁戲劇結構理論〉,《大理學院學報》,2008年9 月,第7卷第9期,頁56-60。
王珂:〈解李漁的「別解務頭」〉,《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9月,第3期,頁126-129。
王愛平:〈從王驥德到李漁:中國傳統戲劇理論的一條主線〉,《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頁95-102。
田子爽:〈戲曲的抒情中心到戲劇的敘事中心的轉移—淺析《曲律》與《閒情偶寄》之不同〉,《電影文學》,2008年,第6期,頁117-118。
白寧:〈王驥德《曲律》中聲樂演唱審美理念之分析〉,《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1 期,頁100-104。
朱萬曙:〈論李漁的戲劇理論體系〉,《藝術百家》,1991 年,第1 期,頁37-45。
朱東潤:〈李漁戲劇論綜述〉,《中國文學批評家與文學批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頁489-518。
任孝溫:〈王驥德《曲律》之南曲格律論〉,《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3年8月,第24卷第3 期,頁59-62。
任訥:〈作詞十法疏證〉,收入《散曲叢刊》第四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頁1-86。
李惠綿:〈試析王驥德的南曲音韻論與實際運用〉,《大陸雜誌》,1989年11月,頁37-46。
李惠綿:〈從音韻學角度論述王驥德南曲度曲論之建構〉,《戲劇研究》,2008年1月,頁131-178。
李元貞:〈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上)(下)〉,《大陸雜誌》,1989年4月,第78卷第4期,頁24-34。1989年5月,第78卷第5期,頁35-46。
李培坤、王政:〈王驥德《曲律》:主客兼顧的「體系」初構〉,《武陵學刊》,1995年,第5 期,頁39-43。
肖榮:〈李漁戲劇理論的成就和局限性〉,《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 期。45-52。
呂雙燕:〈「填詞之設,專為登場」--李漁劇作論中的觀眾心理學〉,《齊魯藝苑》,1990年,第3 期,21-26。
林鶴宜:〈清初傳奇賓白的寫實化趨向〉,《戲曲學報》,2007年6月,第1期,頁99-122。
宗廷虎:〈我國最早全面論述戲曲修辭的著作—明王驥德的《曲律》〉,《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3期合刊,205-212頁。
俞為民:〈為曲家設律,糾曲壇之弊--明王驥德《曲律》簡介〉,《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第3期,頁101-105。
俞為民:〈古代曲論中的結構論〉,《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頁108-118。
俞為民:〈古代曲論中的音律論〉,《中華戲曲》第二十五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5月,頁34-62。
俞為民:〈論明代戲曲的文人化特徵〉(上)(下),《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月,第4卷第1期,頁94-97;2002年3月,第4卷第2期,頁79-84。
姚品文:〈李漁“立主腦”論辨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2 年,第1 期,頁28-33。
袁震宇:〈務頭考辨〉,《中國古典文學叢考》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頁246-262。
徐大軍:〈李漁「結構第一」理論的思路與內涵新探〉,《求是學刊》,2008年3月,第35卷第2期,頁109-113。
徐又良:〈論明代王驥德的戲曲理論〉,《黃岡師專學報》,1994年8月,第14卷第3 期,頁33-38。
孫福軒:〈李漁「結構第一」新論〉,《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總116期,頁85-91。
孫福軒:〈敘事為本:李漁「賓白」新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頁92-96。
唐德勝:〈李漁劇論的觀眾立場及其貢獻〉,《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9月,第1卷第9 期,頁23-27。
高瑞娜、仰海龍:〈《曲律》與《閒情偶寄‧詞曲部》之比較〉,《消費導刊》,2008年4月,頁228。
陸煒:〈李漁戲劇結構理論批判〉,《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月,第33卷第3期,頁87-91。
陳龍:〈「整整在目,而後可施結撰」--試論《閒情偶寄》對《曲律》戲曲結構論的繼承和發展〉,《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 年,第2期,頁44-48。
陳賡平:〈論李漁對於中國戲曲理論上的貢獻〉,《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60年,第1 期,頁5-17。
張增元:〈王驥德在曲論上的貢獻〉,《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第2 期,頁89-93。
郭群:〈李漁對王驥德科諢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大舞台》單月號,2009年,第3期,頁22-24。
曾永義:〈王驥德曲學述評〉,《幼獅月刊》,第43卷第6期,1976年6月,頁41-49。
曾永義:〈論說「歌樂之關係」〉,《戲劇研究》,第13期,2014年1月,頁1-60。
曾永義:〈論說「戲曲歌樂」之兩大類型〉,《曲學》,第2卷,2014年10月,頁231-280。
齊華森:〈試論明代家樂的勃興及其對戲劇發展的作用〉,《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1期,頁115-123。
葉長海:〈王驥德《曲律》的戲曲創作論〉,《上海戲劇》,1982年,第2期,頁26-27。
游友基:〈王驥德的戲曲風格論〉,《求是學刊》,1989年,第6 期,頁66-69。
塗怡萱:〈李漁戲曲理論中的觀眾意識〉,《中極學刊》,2001年12月,第1期,頁133-158。
解玉峰:〈王驥德《曲律》與詩學傳統〉,《戲劇》,1999年,第3 期,頁13-18。
熊平德:〈「填詞之設,專為登場」--李漁戲劇理論淺議〉,《撫州師專學報》,1990年12月,第4 期,總第27期,頁60-67。
蔣斌:〈李漁的劇本論〉,《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3月,第5卷第2 期,頁33-38。
譚源材:〈古代戲曲結構學綜論〉,《戲曲研究》第四十二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9月,頁1-14。
劉惠:〈王驥德《曲律》的戲曲修辭理論〉,《藝術百家》,2004年,第2期,頁31-34。
劉慧珠:〈李漁文學觀中的虛實論〉,《修平學報》,2002年9月,第5期,頁87-107。
劉曉玲:〈淺析《閒情偶寄》中的戲曲敘事理論〉,《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3卷第6期,頁61-64。
潘莉:〈王驥德「本色」、「當行」曲論的內涵及成因〉,《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11月,第23卷第4期,頁24-26。
藍凡:〈王驥德論戲曲結構的美學特徵〉,《陝西戲劇》,1982年,第3期,頁15-17。
鄭小平:〈王驥德與李漁戲曲理論之異同〉,《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月,第35卷第1期,頁34-38。
鐘雪寧:〈明代戲曲流派說-源流與演繹之探索〉一文,《中國文學研究》第三十八期,2014年7月,頁155-200。
指導教授 曾永義、孫玫 審核日期 2016-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