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20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4 、訪客IP:3.12.147.119
姓名 徐幸君(Hsing-chun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
(Operational personality of tea industry among northern Hakka of Taiwa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北部臺灣茶市場的通路、產品販賣權通常受洋行、茶商所操控的產業結構,當市場轉變或新的茶產品出現,使得原先位居生產、製造為主的客籍製茶業者,特別是製茶工廠,其得以有新的機會,在某些資源與條件許可下,另外成立一個不同台北茶商組織的製茶公會組織。
在北部臺茶演進的歷史過程中,整個生產、製造、銷售的垂直關係上,曾有過不同族群分工模式,亦即生產、製造集中在客家地區,而銷售市場中心則集中在大稻程的福佬籍的茶商。位於客家地區的同族群的製茶業者,包括茶廠與茶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程度與範圍的族群資源與族群網絡被拿來使用。雖從現今來看茶廠間並未有很明顯的族群因素作用其中。族群性變得重要是為了與台北茶商有區隔,因此使同族群身分與社會位置結合,亦即他們皆為「做茶」者的認同,在種種條件許可下,得以團結在一起的而發揮力量的組織。
另外,透過北部茶產業案例中,本研究重新檢視客家族群經濟中「保守」特質,並不是一個予生俱來的特質,從在台茶歷史發展來看,這群客籍業者而是在有限資源與環境所展現出來的經濟行為特質,其經營保守性格也是反應其在社會階級的邊陲位置。
摘要(英) Marketing or distribution channel of tea market in the north Taiwan has been controlled by foreign companies and some tea dealers, and it’s the form of Taiwan tea industrial structure. Market transformation or emergence of new production of tea makes hakka tea maker have a new opportunity to change their producer. Aspecially in situation of some resources and limit condition, they can found tea producer organization, which is distinct from Taipei organization of tea dealers.
Under historical process of evolution for northern Taiwanese tea, there used to be division of labor model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clans for vert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manufacturing, and sale, and that is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will be concentrated at Hakka area. As for center of sale market, it has mainly concentrated among Fukienese tea merchants at Dadaocheng. As for tea manufacturer of diverse ethnic groups at Hakka area, they include tea manufacturing factory and tea farmer, and diverse extent and scope of ethnic resources and network will be exploited for utility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s. Though one cannot observe rather prominent ethnic factors among tea manufacturing factories today, the illustration of ethnic factor is taken to conduct demarcation from tea merchants in Taipei. Therefore, similar ethnic identity and social status are combined as to consider them as “tea makers,” under permissible terms they can be united together to demonstrate the power of 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would also muse of the case for northern tea industry to once again review the “conservative” feature of economy among ethnic Hakka group, though which is not an inborn quality. However, such economic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ed these Hakka tea makers under limite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s viewed from the process of tea history in Taiwan should have well reflected their conservative personality of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ir remote status within social hierarchy.
關鍵字(中) ★ 族群性
★ 保守性
★ 邊陲位置
★ 製茶業者
★ 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
★ 客家茶產業
關鍵字(英) ★ remote position
★ conservativeness
★ ethnicity
★ Hakka tea industry
★ Taiwan Tea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 tea maker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名詞界定 3
三、 研究對象 10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2
一、 臺灣茶產業研究 12
二、 臺灣客家族群與其從事產業的議題與研究 14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式 19
第一節 Polanyi整體性的分析 19
第二節 族群經濟或族群產業? 2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25
一、 研究對象的選取 26
二、 訪談資料的蒐集 30
三、 研究限制 31
第三章 北部茶產業發展的制度性過程 33
第一節 淡水開港與國際環境始對台灣茶業的萌發 33
一、 通商港口開港後 33
二、 洋行與茶商 34
三、 鄰近大稻埕的邊區開發 35
第二節 紅茶的興起與臺灣總督府茶業政策 37
一、 日治時期紅茶盛行 38
二、 日商在臺經營茶業的模式 40
三、 臺灣總督府推動新竹州地區茶產業相關政策 41
四、 新竹州地區製茶業者轉做紅茶的熱潮 43
第三節 外銷綠茶市場興起:從輸非綠茶到輸日綠茶 47
一、 二次世界大戰至光復初期茶業的紛亂局面 47
二、 大陸茶業引進臺灣與北非綠茶市場 48
三、 相關產業組織或聯營企業的成立 52
四、 銷日綠茶市場 63
第四節 日治到光復後產製銷的分合關係 67
第四章 不同時期客家族群企業的創業與經營方式 73
第一節 因紅茶興起的客家族群製茶者 74
一、 關西台灣紅茶公司 75
二、 北埔茶業組合到北埔永光公司 80
三、 兩者的異同 82
第二節 光復後的茶廠發展:綠茶市場的興起 84
一、 創業類型 85
二、 光復後茶業的經營與貿易方式 88
第三節 轉為內銷市場的經營模式 96
第四節 小結 103
第五章 客家族群經營茶業的方式與性格 109
第一節 以家族為主的經營單位 109
一、 家族企業的形式 109
二、 資金運用 111
第二節 開創市場與投資 112
一、 開拓市場與尋找交易對手方式 112
二、 其他國家投資的可能性 115
三、 外銷為主的大廠思維 119
第三節 結論 121
一、 如何以族群經濟解釋臺灣客家族群茶產業特色 121
二、 客家族群的「邊陲位置」與「保守性格」 125
參 考 書 目 127
附錄一 日治時期到光復後的臺茶輸出 135
附錄二 受訪者資料 139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41
表一 日治末到光復出臺灣北部茶產業與客家族群的關係 3
表二 1952年(民國41年)茶工廠與客家人口分布的地區的對照 4
表三 95年與99年製茶公會正式會員數 27
表四 桃園新竹地區會員的族群類別 28
表五 1953年(民國42)桃園縣與新竹縣茶園面積與茶農戶數 28
表六 全臺與新竹州紅茶製造工廠數量統計 46
表七 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歷任理事 52
表八 新竹桃園苗栗地區客家茶商與茶工廠 54
表九 1960至1971年輸日綠茶與臺灣茶輸出綠茶 66
表十 將躍進(茶業蓬勃發展)的新竹州納入茶商公會的成員名單 74
表十一 台灣綠茶外銷市場分布前五名國家(1964-1980) 84
表十二 1960至1990年臺灣輸出綠茶的主要國家的比較 104
圖一 1959年與1986年臺灣茶園分布之對照圖 2
圖二 歷年來台灣主要製造業產品之出口(1952至1990) 8
圖三 制度性架構圖 22
圖四 北臺灣茶葉運銷區位圖 36
圖五 日治時期臺灣各茶種歷年的輸出額 40
圖六 光復後臺茶輸出統計量(1946至1986年) 48
圖七 光復後臺灣各茶種歷年的輸出額 51
圖八 竹東茶業株式會社的茶委託製造承認證 81
參考文獻 Bonacich, Edna & John Modell, 1980, the Economic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 Small Business in the Japanese-American Commu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anovetter, Mark S.,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481-510.
Granovetter, Mark S., 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cta Sociologica, 35:3-11.
Light, Ivan & Edna Bonacich, 1988,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Koreans in Los Angles 1965-198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ght, Ivan and Stavros Karageoris, 1994, “The Ethnic Economy,” Neil J. Smels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p.647-671.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ght, Ivan and Stavros Karageoris 2005, “The Ethnic Economy,” Neil J. Smels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p.650-677.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ght, Ivan and Steven J. Gold, 2000, Ethnic Economi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olanyi, Karl, 1944[1957],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olanyi, Karl, 1957[1971],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Pp. 243-269 in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edited by Karl Polanyi, Conrad Arensberg, and Harry Pearson. Chicago: Regnery.
Polanyi, Karl, 1992,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Pp.29-51. in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eds by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 Boulder: Westview Press.
Smelser, Neil J. & Richard Swedberg, 2005, “Introducing Economic Sociology”, Pp3-25 in Handbook for Economic Sociology, edited by Neil Smelser and Richard Swedberg,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日‧台灣日日新報(日文),1926-03-30,〈籌設茶出貨斡旋所〉,版次04,日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6-04-10,〈無手數料で便利な 製茶出荷斡旋所 愈平鎮驛頭に新設〉,版次02,日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6-04-11,〈製茶斡旋所將實現 暫時不徵收手數料〉,版次04,日刊。
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1924-11-15,〈中壢紅茶好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9-07-27,〈飲料嗜好轉移紅茶〉。
日‧菅武雄著,昭和13年排印本,《臺灣省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台北:成文。
石佳音譯,Block, F. & Somers M. R.著,1989[1999],〈超越唯經濟論的繆誤:卡爾‧博蘭尼的整體性社會科學〉。頁3-55。收錄於《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白俊男,1983[1994],〈臺灣之中小企業與臺灣之經濟發展〉。頁3-15。收錄於陳明璋編,《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
古武南,2007,〈百年福爾摩沙茗、時尚北埔膨風茶〉。《新竹文獻》27期96年1月:91-123。
宋建和譯,北埔公學校編,2006,《北埔鄉土誌》。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李伯年、金宏淵,1958,〈臺灣之製茶事業〉,《臺灣銀行季刊》。9(11):61-96。
李志偉,2004,《日治時期臺灣粗製茶交易方法選擇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余欣芳,2006,《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絡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余寶婷,1994,《臺灣茶園空間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何素花,2002,〈採茶婦女─客家勞動婦女的一個面向〉,收錄於2002年10月30-31日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頁495-534。
邱瑞杰,1999,《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邱念渠,2005,《臺灣茶業產業的演進與發展困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研究所。
邱顯明,2007,《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顯明,2007,〈富興茶廠一甲子歲月〉。《新竹文獻》27期96年1月:72-83。
邱顯明,2008,〈北埔茶業發展史初探〉,收錄自吳學明編《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姜阿新與北埔》。頁37-76。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林木連等編,2003,《台灣的茶葉》。台北:遠足文化。
林華德、謝德宗,2004,《新經濟學通典》。台北市:三民。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林滿紅,1999,〈臺灣商業經營的中國傳承與蛻變─以近四十年臺灣相關研究為基礎之省察〉,收錄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台灣商業傳統論文集》第一版,頁1-4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籌備處。
朱柔若譯,W. L. Neuman著, 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第三版。
池宗憲,2002,《臺灣茶街探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娟,2007,《戰後臺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學明,2008,〈姜阿新歷史研究初探〉,收錄自吳學明編《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姜阿新與北埔》。頁13-3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德亮,2004,《臺北找茶》。臺北:民生報社。
吳德亮,2009,《客鄉找茶》。臺北:臺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
吳振鐸,1966,〈臺灣之製茶工業〉,《臺灣銀行季刊》。17(1):39-64。
吳鑄陶,2003,《台灣茶業產業的演進過程與發展困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研究所。
范良貞,2007,〈關西紅茶第一等─關西地區茶葉發展與變遷〉。《新竹文獻》27期96年1月:6-27。
范增平,1992,《臺灣茶業發展史》。臺北: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范明煥,2007,〈新竹地區茶葉百年回顧史〉。《新竹文獻》27期96年1月:39-61。
范瑞珍,2004,〈客家產業經營探討─以姜阿新茶業經營為例〉。《臺北文獻》,直字第150期:107-130。
范德光編,2004,《臺灣製茶工業五十年來的發展》。臺北: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燕琳,2001,《日治時期(1895-1945)新竹地區城鄉與建築發展》。桃園: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島袋完義著,宋建和譯,1996,《鄉土誌》。新竹縣北埔鄉:宋建和。
姜道章,1961,〈臺灣之茶業〉,《臺灣銀行季刊》。12(3):119-153。
姜道章,1960,〈臺灣茶業貿易史〉,《大陸雜誌》第20卷第12期:14-15。
姜閩仁,2010,《新竹沿山地區家族之發展─以北埔新姜家族為例(1856-1945)》。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雅軒,2007,《區域、空間、社會脈絡:一個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叢書第十五號。
徐英祥編譯,1995,《臺灣日據時期茶業文獻譯集》。桃園:臺灣省茶業改良場。
徐英祥,1996,《臺灣省茶業改良場場誌》。桃園:臺灣省茶業改良場。
徐英祥、許賢瑤,2000,《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會史》。臺北:北市茶商公會。
徐起欽,1997,《台灣茶業史概要》。台北: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出版。
陳志豪,2006,《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豪,2007,〈初探姜瑞昌與北埔茶業改良試驗場〉。《新竹文獻》27期96年1月:62-71。
陳宇祥,2004,《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臺灣茶業的社會經濟分析》。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陳思萍,2006,《臺灣日治時期近山茶工場研究》。臺北:國立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慈玉,1994,〈北縣茶外銷史之一幕〉。《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42:20-23。
陳慈玉,1994,《臺北縣茶葉發展史》。臺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
陳漢光,1972,〈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7):85-104。
張我軍,1949,〈臺灣之茶〉,《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2(3):119-153。
張明雄,1992,〈清末以來臺灣茶業政策的演變及其檢討〉。《臺灣文獻》,43(2):183-193。
張明雄,1993,〈三百年來臺灣茶葉的拓展及其成就〉。《臺北文獻》,直字第103期:21-43。
張維安,2001,〈台灣客家族群經濟活動〉。頁169-180,收錄於朱燕華、張維安等編著,《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分析》。朱燕華、臺北市:生智。
張維安,2006,〈臺灣客家企業家探索:客家族群因素與金錢的運用〉,《客家研究》,第一卷第二期。
張維安、黃毅志,2000,〈台灣客家族群經濟的社會學分析〉,《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維安、張翰壁等,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編訪談紀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臺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臺北市:客委會。
張婉如等,1999,《關西上南片羅姓村的形成與發展》。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張翰壁,2000,〈桃竹苗茶產業與客家族群經濟生活間的關係〉,《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翰壁、張維安,2006,〈文化資產的經濟轉化─以桃、竹、苗茶產業為例〉。《客家研究輯刊》。(28):87-95。
許賢瑤,2008,《日治時期茶商公會業務成績報告書(1917-1944)》。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許賢瑤,2005,〈臺灣包種茶的製造與發展〉《臺灣文獻》。第56卷第1期。
曾至賢,2007,《打開茶箱的故事:台灣老茶店仔》。臺北縣汐止市:清涼齋茶文化工作室。
楊和炳,1989,〈臺灣茶葉市場結構〉,《臺灣銀行季刊》。40(2):248-250。
楊盛勳等,1998,〈台灣茶業產銷結構之規劃〉。《台灣茶業研究彙報》第17號。
黃之台,1976,《近三十年來臺灣茶葉產銷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紹恆,1995,〈論台灣割日在近代日本經濟史上的意義〉,收錄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慶祝八十週年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黃樹民等譯,Polanyi, Karl 著,1989[199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
黃毅志、張維安,2000,〈台灣閩南與客家的社會階層之比較分析〉。頁305-338。收錄於張維安編,《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市:省文獻會。
黃寶祚、陳麗真著,1998,《台灣中小企業經營問題析論》。台北:華泰文化。
黃馨儀,2007,《日治時期台灣紅茶文化研究─以三井合名會社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啟恆譯,Davidson James West著,1972,《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鄧善章,1966,〈臺灣茶葉外銷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17(2):164-192。
經濟部臺灣經濟研究主編,1993,《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面、技術進步及人力資源》。台北市:渤海堂。
鄭清華,2009,《企業概論》。臺北:新文京開發。
溫振華,1990,〈日據時代台灣的人口資料〉,《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4期:44-46。
楊美峰,2008,《新竹縣關西地區茶產業變遷與轉化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所碩士論文。
楊逸農,1953[1985],〈明清兩代臺灣茶業發展史研究〉。原載於《財政經濟月刊》3(2):82-91。頁173-203,收綠於吳智和編《中國茶藝論叢》。台北:大立。
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1957、1965、1966、1967、1968、1970、1971、1972、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茶訊》月刊。台北: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52年,《臺灣茶業生產調查報告》。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編,1965,《臺茶輸出百年簡史》。臺北:臺灣區茶輸出同業公會。
劉湘櫻,2005,《落地生拓─桃園龍潭鍾家的定根與生拓》。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賴玉玲,2002,〈清代咸菜甕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客家人拓墾〉。收編於賴澤涵主編2002年12月客家文化學術論文集。
謝國雄,2003,《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蕭淑文,2007,《臺灣六十年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慶士,2007,〈淺談新竹地區(桃、竹、苗)之紅茶發展過程─兼論客家族群與臺灣茶業之互動〉。《新竹文獻》27期96年1月:28-38。
http://www1.industry.net.tw/11/ 台灣工業產品資訊網
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12955&CtNode=4349# 經濟部水利署
指導教授 張翰璧(Han-bi Chang) 審核日期 2011-1-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