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202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8 、訪客IP:3.15.151.98
姓名 楊燕國(YANG,YEN-KU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研究所
論文名稱 關西六曲窩海陸客話音韻研究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語四字詞研究★ 六堆地名與客家發展
★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客家動物諺語之文化意涵研究
★ 在臺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 客家認同比較研究★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 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
★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客家話體標記的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客家話程度副詞:詞彙、語法和語用特點研究
★ 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 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
★ 幼稚園客語音韻覺識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六曲窩地區的海陸客話受到四縣客話、泰雅語以及部分閩語、日語的影響,產生了一些變異;尤其各族群之間活動頻繁,居住地亦密集,除了在家族之間使用母語之外,對外社交互動大體上也都以海陸客話為主要語言,語言接觸的相互影響特別顯著。
本篇針對六曲窩地區海陸客話,討論本地優勢語言是否仍會受到其他語言的影響,透過田野調查語料的整理、分析,探討各種不同的音變現象。試圖呈現混同關係中的過程與結果。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引言撰寫本文的起心動念和研究結果如何呈現;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以參考文獻開始,田野調查為主,再兼及部份研究方法的應用。文中語料的文字使用,以原作者之用字為原則;文獻探討列舉了前人的期刊、專書及碩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可以再深入研究的部分。第二章語音系統,將聲母、韻母、聲調、文白異讀、連讀變調,依據田調語料真實呈現。第三章歷時現象考察,比較中古音,說明歷時演變的語音現象。第四章說明六曲窩海陸客話的音韻特點及內部異同。第五章詞彙比較,首先將海陸客話與其他現有材料做橫向的平面比較,再將相異之特點,針對不同處再做最後分析和整理。第六章為結論,說明本研究成果與價值。第六章之後為參考文獻,分為相關專書、期刊、單篇論文、碩博士論文、相關方志、網路資料五大類。最後則為附錄。
關鍵詞:六曲窩 海陸客話 泰雅語 語言接觸 音變
摘要(英) Abstract
Liuquwo (六曲窩) dialect is a kind of Hailu (海陸) Hakka spoken by local Hakka and Atayal residents in Kuan-hsi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This dialect is to some degree influenced by Sixian (四縣) Hakka, Atayal, Southern Min and Japanes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the motives and purposes of the thesis,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s and steps of fieldwork.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initials, finals, tonal system of Liuquwo dialect and the literary-colloquial reading distinction and tone sandhi phenomena are also mentioned. Chapter three shows the correpondences and sound changes between Liuquwo Hakka and Middle Chinese classificatory system. The fourth chapter contains the phonological traits and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the Liuquwo Hakka dialect. The fif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vocabulary. We make horizontal comparisons between Liuquwo and other Hailu dialects.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Liuquwo lexicon is listed as the appendix.
Keywords: Liuquwo, Hailu Hakka, Atayal, language contact, sound changes
關鍵字(中) ★ 六曲窩
★ 海陸客話
★ 泰雅語
★ 語言接觸
★ 音變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 次
附圖一 新竹縣行政區域圖
附圖二 關西鎮行政區域圖
附表一 新竹縣人口統計報表
附表二 關西鎮 人口統計報表
附表三 關西鎮各村里現住人口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研究動機 ………………………………………………………………2
二、研究對象 ………………………………………………………………2
三、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 …………………………………………………7
一、研究方法 …………………………………………………7
二、調查方式 ………………………………………………………………8
三、進行步驟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0
一、研究架構 ………………………………………………………………10
二、研究範圍 ………………………………………………………10
第四節 文獻探討…………………………………………………………………11
一、語言接觸的研究文獻 …………………………………………………11
二、次方言間語言接觸的研究文獻 ………………………………………14
三、相關研究文獻 …………………………………………………………16
四、歷史源流 ………………………………………………………………18
第二章 六曲窩海陸語音系統…………………………………………………19
第一節 聲母 ……………………………………………………………………19
第二節 韻母 ……………………………………………………………………23
第三節 聲調 ……………………………………………………………………30
第四節 文白異讀 ……………………………………………………32
第五節 變調規律 …………………………………………………39
第三章 歷史音韻 ………………………………………………………………44
第一節 聲母………………………………………………………44
第二節 韻母 ………………………………………………………………56
第三節 聲調 ………………………………………………………………79
第四章 語音特點 ………………………………………………………………82
第一節 聲母特點 ………………………………………………………………82
第二節 韻母特點 ………………………………………………………………87
第三節 聲調特點 ………………………………………………………………90
第四節 特殊字音 ………………………………………………………………91
第五章 詞彙比較 ……………………………………………………100
第一節 臺灣海陸客話概述 …………………………………………………100
第二節 六曲窩海陸客話內外部異同 …………………………………………101
第三節 六曲窩海陸客話的詞彙比較 …………………………………………106
第四節 六曲窩海陸客話的詞彙特色 ……………………………………111
第六章結論 …………………………………………………………………………116
參考文獻 ……………………………………………………………………………118
附錄一分類詞彙表 ………………………………………………………………128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本文參考文獻之編排方式,依「一、專書;二、期刊、單篇論文;三、學位論文;四、相關方志;五、網路資料」等六大類編排。每一類均按首字筆劃順序排列。
一、專書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王力,1958,《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2008,《漢語語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東.,1996,《客家學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福堂,1999 ,《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古國順主編,2005,《臺灣客語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何大安,2003,《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出版社。
何大安,2004,《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石松、劉醇鑫,2006,《客語詞庫》。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呂嵩雁,2007,《臺灣後山客家的語言接觸現象》。臺北:蘭臺出版社。
呂嵩雁,2004,《臺灣客家話的源與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嵩雁,2009,《臺灣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李壬癸,1997,《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
李方桂,1998,《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2001a,《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2001b,《漢語方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榮,1973,《切韻音系》。臺北:鼎文書局。
李榮,1982,《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辛世彪,2004,《東南方言聲調比較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吳中杰、邱彥貴,2002,《臺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房學嘉,1994,《客家源流探奧》。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侯精一主編,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洪惟仁,1991,《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唐作藩,2002,《音韻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貴榮,2005,《臺灣饒平客話》。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出版。
徐運德,1992,《客話辭典》。臺北:臺灣客家中原週刊社。
耿振生,2004,《20世紀漢語音韻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袁家驊等,2001,《漢語方言概要》。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永利,2000,《賽德克語參考語法》。臺北:遠流出版社。
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臺北: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1996,《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書局。
陳保亞,1999,《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陳康,1992,《臺灣高山族語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陳運棟,1989,《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游汝杰,2004,《漢語方言學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項夢冰,2005,《漢語方言地理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 : 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硏究》。臺北:文鶴出版 社。
黃美金,2000,《泰雅語參考語法》。臺北:遠流出版社。
溫昌衍編著,2006,《客家方言》。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葉蜚聲、徐通鏘,1997,《語言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董同龢,1993,《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董同龢,1997,《上古音韻表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楊時逢.,1957,《臺灣桃園客家方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詹伯慧,2001,《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鄒嘉彥、游汝傑,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出版社。
劉綸鑫,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劉綸鑫,2001,《江西客家話概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謝留文,2003,《客家方言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國平,2004,《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出版社。
鍾榮富,2001,《臺灣客家話導論》。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鍾榮富,2007,《當代語言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羅美珍,1995,《客家方言》。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1985,《客語語法》。台北:學生書局。
羅肇錦,1990,《臺灣的客家話》。臺北:臺原出版社。
錢大昕,1968,《十駕齋養新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期刊、單篇論文
丁聲樹、李榮,1981,〈漢語音韻講義〉。《方言》第4期。
呂嵩雁,1994),〈海陸客家話的連讀變調〉。《第三屆國際暨第十二屆全國聲韻學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吳中杰,2007,〈屏東市林仔內的揭陽河婆客家話:兼論海陸客語聲調類型的起源〉。《2007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
江敏華,2008,〈南投國姓鄉客語的語言接觸現象〉,臺灣,《第八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論文》。
張光宇,1991,〈漢語方言發展的不平衡性〉。《中國語文》第4期。
張光宇,2008a,〈梅縣音系的性質〉。《語言學論叢》第37輯。
張光宇,2008b,〈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古代篇〉。《中國語文》第4期。
張光宇,2008c,〈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現代篇〉。《語言研究》第2期。
張光宇,2008d,〈漢語方言邊音的音韻行為〉。《漢藏語學報》第3期。
陳秀琪,2002,〈中古精莊知章母在客語的演變〉。《客家方言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陳秀琪,2004,〈客家話聲調的移轉現象〉。《第六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
陳秀琪,2005,〈知莊章聲母的捲舌音─舌位的前化運動〉。《第九屆國際暨第廿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陳秀琪,2006,〈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臺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語言暨語言學.客語專號》。
黃雪貞,1987,〈客家話的分布與內部異同〉。《方言》第2期。
黃雪貞,1988,〈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方言》第4期。
黃雪貞,1989,〈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續論〉。《方言》第2期。
黃雪貞,1997,〈客家方言古入聲字的分化條件〉。《方言》第4期。
鄭曉峯,2001,〈漢語方言中的成音節鼻音〉。《清華學報》新 31.1,2。
鄭曉峯,2005,〈客贛方言的古濁上字歸陰平〉。US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羅肇錦,2000,〈臺灣漳州客家話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
羅肇錦,2006,〈客家話 hu→f 的深層解讀〉。《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三、博、碩士論文
江敏華,1998,《臺中縣東勢客語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心怡,1997,《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何純惠 ,2007,《花蓮玉里四海客家話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
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客的分怖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嵩雁,1999,《閩西客語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仲森,2005,《臺灣苗栗與廣東興寧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汎平,2010,《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貴榮,2008,《臺灣饒平客話音韻的源與變》。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瑞珠,2004,《苗栗卓蘭客家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張孟涵,2010,《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硏究-以鄭屋、許屋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硏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玲,2005,《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硏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張為閔,2008,《臺海兩岸海豐客語之變異及其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 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子祺,2000,《新竹海陸客家話音韻研究》。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2002,《臺灣漳州客家話的音韻研究-以詔安為代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2005,《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淑娟,2002,《桃園大牛欄臺閩語、客語接觸之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有富,2001,《海陸客家話去聲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雯君,2005,《臺灣四縣海陸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名龍,2005,《新屋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雙方言現象研究》。國立臺北市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致苡,2009,《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硏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硏究所碩士論文。
鄧盛有,2000,《臺灣四海話的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盛有,2007,《客家話的古漢語和非漢語成分分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曉峰,1997,《孔夫方言調查報告》。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彥杰,1999,《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文英,2004,《新屋鄉呂屋豐順腔客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淑芬,2004,《屏東佳冬客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徐建芳,2009,《新屋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珠,2013,《國姓鄉1948年來臺之陸豐客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瑩,2012,《廣西省昭平縣樟木林鄉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惠珍,2008,《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美 ,2005,《屏東內埔客語的共時變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相關方志
李壬癸,1999,《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周浩治等,2008,《新竹縣志 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新竹︰新竹縣政府。
林光謙(清) ,1961,《臺海紀略》。臺灣︰中華書局。
高拱乾纂修,2004,《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
陳文達,1987,《臺灣縣志.鳳山縣志》。臺北︰大通書局。
陳國瑛(清),1983,《臺灣采訪冊》。臺北:成文出版社。
黃國憲,1990,《關西鎮誌》。關西︰關西鎮公所。
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
羅肇錦,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五、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
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http://www.hakka.gov.tw/
花蓮縣政府 http://www.hl.gov.tw/ch/
客家人社區http://hakkaonline.com
客家人海陸話資源站 http://www.fang.idv.tw/
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http://www.alcd.nccu.edu.tw/index_0.html
高雄縣客家話鄉土教材網 http://www.haga.ks.edu.tw
教育部異體字典http://140.111.1.40/
僑委會「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客語教材」 http://edu.ocac.gov.tw/lang/hakka/index.htm
臺灣客家文化數位發展協會 http://61.56.234.158/big5/ray1/htm/index.html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www.ndap.org.tw/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http://www.apc.gov.tw/main/
新竹縣政府資訊服務網http://www.hsinchu.gov.tw/modules/v3_happy/township/default.asp
新竹縣戶政便民服務網http://w3.hsinchu.gov.tw/houseweb/main/Webpage/PeoCount/List.aspx
關西鎮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kuanhsi.gov.tw/kuanhsi_badge.asp?F1_id=006
新竹縣關西鎮戶政便民服務網http://w3.hsinchu.gov.tw/HouseWeb/Guansi/WebPage/PeoCount/List.aspx
新竹縣政府主計處http://web.hsinchu.gov.tw/accounting
客家人海陸話資源站 http://www.fang.idv.tw/
臺灣客家文化數位發展協會 http://61.56.234.158/big5/ray1/htm/index.html
僑委會「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客語教材」 http://edu.ocac.gov.tw/lang/hakka/index.htm
指導教授 羅肇錦、陳秀琪 審核日期 2013-8-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