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305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9 、訪客IP:3.136.97.64
姓名 李瑞珍(Jui-Chen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地區新移民政策理論之社會網絡分析: 以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通譯員方案為例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New Immigrant Policy Theory in Hakka Area—Exemplified with the Interpreters of the Service Center for Foreign Spouses in Miaoli County )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近年來,臺灣新移民人數急遽增加,成為臺灣在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之外的另一族群,也使台灣朝向多元文化的社會。本研究探討客家地區新移民政策理論與社會網絡,乃以客家地區新移民女性中客家與非客家籍面向為探討,利用跨部門合作理論作為工具面分析其實施狀況,及瞭解各部門政策網絡互動情形,並透過批判種族理論為主軸,反思探討其處境與教育等問題。同時藉由社會網絡檢視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的四大方案與活動內容,此外,再就最後冀望探析出政府和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的各項方案、活動及新移民政策網絡,對客家地區新移民女性的教育、人口變化、生活適應等有何影響。
本研究採質化研究方法,透過文獻探討以及深度訪談新移民政策之利害關係人。研究發現客家地區新移民政策理論社會網絡之分析可歸納為政策面、理論面、執行面與實踐面等四個面向。至於YWCA在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通譯員方案,對新移民政策議題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性作用,本研究使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析探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的政策網絡連結關係發現,以YWCA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通譯員方案位居網路核心,並透過社會局和教育局兩大公部門主軸結合各單位,所以換言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利用多元化的方案、活動與政策網絡,對於客家地區新移民女性有實質幫助,並改善與解決其面臨的各項問題。
摘要(英) The number of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forming a new ethnic group besides the existing Fukien, Hakka, Mainlander, and Aborigines, and has propelled Taiwan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culture society.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new immigrant policy and social network in the Hakka area. It discusses new female immigrants from both Hakka and non-Hakka aspects, and uses inter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theory as a tool to analyze its enforcement, as well a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of policy network among departments. By using Critical Race Theory as the core, this research shall reflect and probe into the social situation and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new immigran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will examine the four major projects and activity contents by the service center for foreign spouses in Miaoli County via social network. In addition, this study hopes to discover and analyze various projects, activities and new immigrant policy networks by both the service center for foreign spous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as well as how these projects and activities affect the education, demographical variations, and adaptation of lifestyle of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in Hakka area.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y conduct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 depth interview with new female immigrants, service center for foreign spouses, Social Affairs Bureau of Miaoli County, and the Miaoli Office of the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various project, activities, and policy networks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NPOs indeed provide in facto assistance to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and have helped their problems in daily living. Finally, this study hopes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coul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NPOs to implement various new immigrant policies.
關鍵字(中) ★ 跨部門合作
★ 社會網絡
★ 客家地區
★ 新移民女性
★ 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
★ 政策網絡
關鍵字(英) ★ Hakka area
★ social network
★ cross- sector collaboration
★ policy network
★ service center for foreign spouses
★ new female immigrant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辭 IV
目 錄 VI
圖 目 錄 VIII
表 目 錄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分析 15
第一節 批判種族理論 15
第二節 多元文化教育 29
第三節 多元文化教育與賦權增能 35
第四節 跨部門合作理論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0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4
第四章 臺灣新移民政策現況 57
第一節 臺灣新移民之意涵與現況發展 57
第二節 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與政策 69
第三節 苗栗縣新移民輔導現況 76
第四節 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概況 88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5
第一節 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政策面分析 98
第二節 批判種族理論與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理論面 116
第三節 跨部門合作與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執行面 140
第四節 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客家文化公民權的實踐面 1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11
參考文獻 217
壹、中文部份 217
貮、西文部份 228
附 錄 234
附錄一 234
附錄二 239
附錄三 243
附錄四 244
附錄五 24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2008年11月14日,取自http://www.ywca.org.tw/。
內政部(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實施績效2008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9/0940601b.doc
內政部(2007)。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成果統計表2008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
內政部(2008a)。臺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
2008年12月21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4/static/st1-9-95.xls
內政部(2008b)。2008年內政部統計通報第三週(2007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08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week.aspx
內政部(2008c)。2008年內政部統計資料。2008年12月2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8a)。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查詢。2008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9/f9d.html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8b)。移民署簡介。2008年11月14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menu11.asp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8c)。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查詢。2008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9/f9b.html
王永慈、彭淑華(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福利提供規劃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2008年10月21日,取自http://grbsearch.stpi.org.tw/GRB/quickSearch.jsp。
王君琳(2005)。性別與國族—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新移民女性現象。收錄於夏曉鵑等著,不要叫我外籍新娘(頁192-205)。台北縣新店:左岸文化
王秀燕(2003)。國中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探討。學生輔導,84,55-65。
王芃涵(2007)。臺北市新移民照顧輔導政策執行評估之探究-以民政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明輝(2004)。台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320-334。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院。
王筱雲(2005)。外籍配偶親職效能感課程設計實施與成效評估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丘昌泰(2006)。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
史海涵(2003)。論批判法學與批判種族主義法學之聯繫與區別。長沙大學學報,17(3),28-29。
石雅玫(2000)。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2008年12月14日,取自http://www.eden.org.tw/。
成露茜(2005)。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學生輔導,97,74-83。
伍維婷(2004年3月5日)。婦運人士:台灣應有包容多元文化移民政策。中央社。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鎮明(2005)。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的成效:理論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17,113-118。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66-89。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 (1995)著。質的評鑑與研究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呂世倫(2000)。現代西方法學流派,下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呂美枝(2004)。落實多元文化學校教育。國教之友,55(3),47-53。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苹綺譯(1998)。Banks, J. A. (1980)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瑛(2004)。新移民婦女「賦權」教育之哲學省思。輔仁大學哲學論集,37,152-154。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月刊,141, 25-36。
何青蓉、陳源湖(2005)。成教班教學的挑戰與省思:國小教師轉化與增能的可能性。學生輔導季刊,97,54-93。
周德禎(1999)。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台北市:五南。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台北:五南出版社公司。
林柏年(2005)。台灣原住民族權利法制研究-批判種族理論觀點。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美和(2003)。「新移民女性之教育輔導-外籍與大陸配偶面臨的問題」座談會。社教雙月刊,118,5-21。
林振春(2006)。外籍配偶社區教育的積極作法研議。輯於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及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頁63-78)。台北:師大書苑。
林素卿(2006)。從新住民女性議題談多元文化教育師資之培育。研習資訊,23(5),7-13。
林清江(1997)。多元文化教育與教育改革。輯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31)。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萬億(2003年9月21日)。因應全球化、兩岸互動全盤看移民。中國時報,A9版。
林維言(2005)。台灣地區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之社會福利需求初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
社區發展季刊社論(2004)。迎接外籍配偶營造多元台灣。社區發展季刊,105,1-5。台北內政部。
邱汝娜、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展季刊,105,11-18。
邱琡雯(1997)。從國際化到異文化:一個新的思考座標。社教雙月刊,82,36-37。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時英。
施正鋒(2002)。北愛爾蘭的語言政策。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9月26-2日。
胡愈寧、張菁芬(2006)。客家外籍配偶社會融合政策與措施之研究。客委會委託研究。
苗栗縣大明社區大學(2009)苗栗縣大明社區大學宣傳D.M.
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2006)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宣傳D.M.
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2008)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宣傳D.M.
苗栗縣社區大學。2008年10月08日取自http://mlcu.blogspot.com
苗栗縣政府。2008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miaoli.gov.tw
苗栗縣政府民政局。2008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miaoli.gov.tw/Civil/index.asp
苗栗縣政府社會局(2008a)。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2008年11月12日取自http://soc.miaoli.gov.tw/web/woman-welfare/page4.php
苗栗縣政府社會局(2008b)。婦女福利。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soc.miaoli.gov.tw/web/woman-welfare/index.html
苗栗縣政府教育局。教育局公告。2008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mlc.edu.tw/
夏曉娟(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縣:左岸文化。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女性電子報,第157期。
夏曉鵑(2005)。尋找光明—從「識字班」通往行政院的蜿蜒路。載於夏曉鵑等著,不要叫我外籍新娘(頁12-48)。台北縣新店:左岸文化。
孫文愷、李衛東(2003)。批判種族理論的後現代性分析。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 (35),98-102。
柴松林(2005)。婚姻移民及其衍生問題的解析。日新講座,5,1-9。
翁毓秀(2006)。為新住民建構社會包容的家庭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4,61-74
翁榮銅(2007)。當前社會教育規劃方向。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國家層級教育政策與領導決策學術講座。
財團法人生命之愛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www.mllove.org.tw/Service.asp?SP_ID=19&type=5
張秀雄(2004)。多元文化教育vs.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5,37-60。
張芳全(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其政策規劃。國民教育,45,32-37。
張敏華(2005)。新台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淨善(2005)。外籍及大陸籍配偶就業歷程:以台中市、彰化縣照顧服務產業之居家服務員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春興(1987)。心理學概要。台北:東華書局。
張菁芬(2005)。社會排除現象與對策:歐盟的經驗分析。台北市:松慧出版社。
張雅翕(2006)。移民社會網絡及政治參與-以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鈺平(2004)。台越跨國婚姻之仲介業角色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碧如(2006)。外籍配偶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議題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14,367-374。
張維安(2006)。客家與台灣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載於張秀雄、鄧育浩(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頁171-177)。台北市:韋伯文化。
張德永(2005)。多元文化的理論與議題。載於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頁99)。台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
張憲庭(2005)多元文化教育在學校經營上之運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5),102。
張翰璧、吳鯤魯(2003)。文化公民權的政治經濟分析,「2003全球客化會議」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教育部(2009)。教育部統統計處。2009年2月16日取自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169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陳亞甄(2005)。外籍配偶先生的婚姻觀與婚姻生活。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 。台北:勝智文化。
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織與政府跨部門合作之研究:以三個公益組織方案為例。輯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頁234-235)。台北市:勝智文化。
陳定銘、陳彥蓉(2007)。非營利組織與政府跨部門合作之研究—以新移民政策為例。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主辦。2007 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制度、治理與秩序學術研討會。1-41。高雄:義守大學。
陳建華(2007)。外籍配偶對移民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秉勝、黃雅芳(2004)。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輯於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研究所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源湖(2003)。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述外籍配偶教育之實踐。成人教育,75,20-30。
彭朱如,王維元,張錦文,黃松共 (1997)。從跨組織關係理論觀點探討醫院間的合作策略。中原學報,4,(25),1-16。
曾中明、楊筱雲、王秀誼(2007)。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運作現況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19,5-19。
曾秀珠(2005)。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之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05,227-234。
曾嬿芬(2006)。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73-107。
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輯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33-55)。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馮 燕(2001)。從部門互動看非營利組織捐幕的自律與他律規範。台大社工學刊,4,203-242。
黃正治(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雄主譯(1998)。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Bogdan, R. & Biklen, S.(1998)著。嘉義:濤石。
黃政傑(1990)。多元文化課程。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榮洛(1993)。鄉土點滴。苗栗市:苗栗縣文化觀光局。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111-143。台北:巨流。
楊文山(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忠龍(2007)。從母語運動到社區營造—初探臺灣客家運動的轉變。臺灣客家運動 20年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08日。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主辦。2007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制度、治理與秩序」學術研討會,高雄﹕義守大學。
詹秀員(2006)。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外籍配偶社區教育之理念與策略。載於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及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頁191-245)。台北:師大書苑。
廖元豪(2007)。移民:民權的漏洞,還是民權的延伸?國際邊緣,名專欄。2008年10月29日,取自http://intermargins.net/Column/04.htm
鄧正來譯(1999)。Bodenheimer, F. (1999)著。法理學 : 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台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出版。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金山、林彩碧(2008)。從識字到增能:外籍配偶課程規劃之合理模式。學校行政專論,54,36。
劉美慧(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歷史發展。多元文化教育,1-33。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宜君(2001)。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分析:國家機關自主性與政策網絡的觀點。空大行政學報,11,161-212。
劉博允(2004)。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美國教育的經驗與台灣的反思。比較教育,57,90-112。
劉德勝(2006)。從多元文化論僑民教育。研習資訊,23(2),3-8。
潘文忠(2006)。迎接可愛的鄰居:談新住民子女教育及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41,50-57。
潘淑滿(2003)。外籍新娘、公民權與社會政策:婚姻暴力的福利論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43。
潘淑滿(2005)。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30-43。
潘榮吉(2006)。從多元文化檢視外籍配偶在台處境。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葦洋(2004)。社區大學組織能力及其成效之研究-以宜蘭社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譚光鼎(2007)。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6,4-12。
譚光鼎、林君穎(2001)。族群關係與國小社會科教學—一個多元文化課程的設計與實驗。教育研究資訊,9(2),147-164。
嚴秀雯(2002)。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伙伴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獨居老人照顧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8-199),台北:巨流。
蘇筱楓(2005)。台灣、中國與東南亞新娘之子女的國語文能力與學業表現。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釋見咸(2003)。社區中的外籍配偶教育。成人教育,75,31-35。
顧燕翎、尤誥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20-29。
貮、西文部份
Banks, J. A.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dimensions, and challenges. Phi Delta Kappan, 75, 22-28.
Banks, J. A. (Ed.) (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and ac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anks, J. A.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es and perspectives (4th ed.).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Bell, D. A. (1988).White superiority in America: Its legacy, its economics costs. Villanova Law Review, 33, 767.
Bennett, C. I. (1986).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Butlers, J.(1993).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Deldago, B. D. (2001). Living and learning pedagogies of the home: The mestiza consiousness of Chicana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4(5), 623-639.
Deldago, B. D. (2002). Critical race theory, LaCrit theory, and critical raced-gendered epistemologies: Recognizing students of color as holders and creators of knowledge. Qualitative Inquiry, 8(1), 105-126.
Deldago, R. (1995). Critical Race Theory: The Cutting Edge.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Deldago, R. (1984). The imperial scholar: Reflections on a review of civil rights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33, 561.
Deldago, R. (1987). The ethereal scholar: Does critcal legal studies have what minorities want? Harvard Civil Rights-Civil Liberties Law Revie, 22, 301.
Deldago, R. & Stefancic, J. (2001). Critical rac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Endicott, E. & Chafee J. H. (1993). Land Conservation through Public- Privat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Emirbayer, M., & Goodwin, J. (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 1411-1454.
Freire, P. (1973).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Seabury.
Freeman,L. C., (1979).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 215-239.
Gollnick, D. M. (198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Viewpoi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56, 1-17.
Griffen, V. (1987). Women, Development and Empowerment: A Pacific Feminist perspective. Report of a Pacific women’s workshop, Naboutini, Fiji.
Hall ,R. H. (1987). Organizations: Structures, Process, and Outcome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ress.
Inglis, T. (1997). Empowerment and Emancip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8(1), 3-17.
Jay, M. (2003). Critical race theory,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hegemony.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5(4), 3-9.
Kagan, S. L. (1993). Integrating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Kieffer, C. (1984). Citizen empowerment: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3, 9-36.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Chicago: Follett Publishing Co. (rev. ed.)
Kooiman, J.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uhnle, S. & Sell, P. (1992). Gove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A Relational Respective. Brookfield, Vt.: Ashgate Press.
Knoke, D., & Kuklinski, J. H. (1982). Network analysis.Newbury park, Calif: Sage.
Kymlicka, W. (1998). Finding Our Way: Rethinking Ethnocultural Relations in Canada. Don Mills, O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ton, S. (1983).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Hope or Hoax?. National Civic Review, 72, 145-157.
Ladson-Billings, G. (1998). Just hat is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what´s it doing in nice field lik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1(1), 7-24.
Ladson-Billings, G. & Ate, W. F. (1995). Toward a critical race theory of education. Teacers College Record, 97(1), 47–68.
Linder, S. H. (2000). Coming to Terms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P. V. Rosenau (e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 19-3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Lynn, M. & Adams, M. (2002). Introductory overview to the special issue: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educ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Equity &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35 (2), 87-92.
Matssuda, M., Lawrence, C., Deldago, R. & Crenshaw, K. (1993).Words that wound: Critical race theory, assaultive speech,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Matsuda, M. J. (1991). Voices of America: Accents, antidiscrimination and a jurisprudence for the last reconstruction. Yale Law Journal, 100, 1329.
McLaren, P. (1989). Life in Schools. New York: Longman.
Montoya, M. (2002). Celebrating racialized legal narratives. In F. Valdes, J. McCristal-Culp & A. Harris (eds.), Crossroads, directions, and a new cyitical race theory (pp. 243-250).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Nieto, S. (2000).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ral education(3rd ed.), New York: Longman.
Pang, V. O., Rivera, j. & Gillette, M. (1998). Can CUFA be a leader in the national debate on racism?.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6, 430-436.
Parker, L., Deyhle, D., Vilenas, S. & Nebeker, K. C. (1998).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Inter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1(1), 5-6.
Saddler, C. A. (2005). The Impact of Brown on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A critical rac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Studies, 37(1), 41–55.
Selden, S. C., Sowa, J. E. & Sandfort, J. (2006). The Impact of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in Early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on Management and Program Outcom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3), 412-425
Smith, S. R. & Gronbjerg, K. A. (2006).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W. W. powell & R. Stei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S. R., & Gronbjerg, K. A. (2006).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 In W. W. Powell & R. Stei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Second ed., pp. 221~242).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Solorzano, D. G. (1997). Images and words that wound: Critical race theory, racial stereotyp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4(3), 5-19.
Solorzano, D. G.,& Yosso, T. J. (2001). Critical race and LatCrit theoryand method: Counterstorytel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in education, 14(4), 471-475.
Solorzano, D. G., & Yosso, T. J. (2002). Critical racmethodology:
Counter-storytelling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8, 23-44.
Strrauss, A. L. & Corbin, J. M. (1990/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Tate, W. F. (1994). From inner city to Ivory Tower: Does my voice matter in the academy?. Urban Education, 29, 245-269.
Tichy, Noel M., Michael L. Tushman, & Charles Fombrun. (1979) .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 507-519.
Turner, B.S. (2001). Outline of a General Theory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Stevenson, N. (Ed.), Culture & Citizenship (pp. 11-32).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Valencia, R. R. (2002). Chicano school failure and succes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Wells, A. S. & Serna, I. (1996).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Understanding local political resistance to detracting in racially mixed schools. Harvard Education, 66(1), 93-108.
Werner, O.,& Schoepfle, G. M.(1987). Systematic fieldwork: foundations of ethnography and interviewing. Newbury Park, CA: Sage.
Yosso, T. J., Parker, L., Solorzano, D. & Lynn, M. (2004). From Jim crow to affirmative action and back again: A critical race discussion of racial rationales and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8, 1-26.
Yosso, T. J. (2002). Toward a critical race curriculum. Equity and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35(2), 93–107.
Yosso, T. J. (2005). Whose culture has capital? A critical race theory discussion of community cultural wealth. 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8(1), 69–91.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09-6-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