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305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18.226.166.214
姓名 王雅筑(Ya-ju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九二一重建地區文化產業政策對居民認同之影響--以新社客家社區為例
(921 Reconstruct the Local Culture Industrial Policy to Influence of the Resident Approval - Take the Shin-She Hakka’s Community as the Examples)
相關論文
★ 桃園縣「南北輪政」對地方政治發展影響─以中壢為例★ 從美學經濟觀點析論客家偶像劇
★ 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動成效之研究
★ 客家文化古蹟與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大溪鎮為例★ 台灣客家族群「語言權」保障之研究—以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為例
★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參與客家地區社區營造之研究★ 桃園縣新屋鄉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 台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為例★ 美濃文化產業發展之行銷策略
★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 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
★ 客家地區學童家庭金錢教養與金錢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國小為例★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 桃園縣國小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之成效-政策行銷的角度★ 非營利組織推動客家社區營造之研究—以東勢庄文化協會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九二一地震至今已十年,原本客家地區新社,因地震後社會文化結構變遷,使在地客家文化消逝快速,重建產業及地方文化精神的重塑和新的社會價值定位,關係著社區整體發展與文化精神傳承,有鑒於此,除了提升區域產業文化振興社區之外,促使地區客家文化價值定位與薪傳是刻不容緩的事。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法為主,針對籌劃推動成員,包括公所課長、文史協會、社區促進協會、活動規劃專員、農會推廣人員及地方具代表性居民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並深入社區參與事件個案研討及區域代表性活動觀察記錄,旨在探討客家居民對區域再結構文化再創造,客家文化意象的再現及地方文化產業的轉化或創新,此區域政策規劃成效對居民的影響。
研究發現歸納如下:一、產業文化的創新關係著聚落居民實質經濟生活面,凸顯規劃者調節整合機制的功能與意義,對區域發展是重要的。二、重建區域內因社會結構變遷,有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介入,使連結機制之運作,更加複雜與重要,因此在地文化的再現是區域文化重塑的價值核心。三、區域呈現新的結構與文化的創新,如何使區域產業、文化再創造變的更具意義,透過經驗過程,區域居民意識所表達的期望結構,也就是居民認同是關鍵。
本研究期望能給與現行政策規劃者、地方組織與居民及後續研究者反思參考。亦期盼本研究對新社客家文化再現、薪傳與永續性發展的推動有所裨益,促使社會大眾對新社的客家人文有更深入瞭解。
摘要(英) Until now, 921 earthquake has been ten years already. After that, Shin-She, which is located in Hakka area, had changed its structure of social culture. Because of this, Hakka culture vanishes rapidly. The re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region culture spirits remolding with the new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those are relating the community integr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e spirit inheritance. Taking this into consideration not only urgent to promote region industry and culture promotion community, but also urge the region of Hakka’s culture value orientation and legacy.
This research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tion method of inspection primarily. In view of preparation impetus members, including the director of township geographical unit of government, culture history society, the community promotion agency, the commissioner of activity plans, population members of the peasant association, and the local representative residents to carry on the depth interview. The researcher goes deep into community carries on the case and observes th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of the region representation. The primary intention lies in probing into the Hakka’s residents’ newly creation of region restructure culture. The reappearance of Hakka’s culture image, the transformation 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gion culture industry, also the influence of the plan of the policy within this region’s to residents.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First, the industrial culture’s innovation is
relating to the essence economic life aspects of the local residents, underlines the func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adjustment conformity mechanism of the planner; moreover, it’s very important to the area development. Second, because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vicissitude of reconstruction reg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with different tribes, causes the joint mechanism of the operation becomes more complex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reappearance of local area culture is the core value which the region culture remolds. Third, the area presents the new structure and the culture innovation, and how to make the region industry and the recreation of culture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By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es, the expectation structure of region residents consciousness, that is to say the crucial of the residents’ identification.
The expecta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reconsideration reference crucial to give the present policy planners, the local organizations, the residents,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Furthermore, expect this research has the benefit on the reappearance of Hakka’s culture in Shin-She, the legacy and the impetus of the eternal development. Moreover, encourage the social populace to have a more throughout understanding to Shin-She Hakka’s humanities.
關鍵字(中) ★ 文化產業
★ 重建區域
★ 客家文化意象
★ 文化價值定位
★ 區域認同
關鍵字(英) ★ Hakka’s culture image
★ region identification
★ culture value orientation
★ reconstruction region
論文目次 目 錄
摘 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 辭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界定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12
第二章 文獻檢閱與理論探討 15
第一節 重建政策義涵 15
第二節 區域認同與調節理論 26
第三節 相關文獻探討 35
第四節 調節理論意涵與重建區域發展的關連 47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52
第三章 新社重建區域產業文化資源發展 61
第一節 地理環境與背景 61
第二節 聚落農產作物文化 66
第三節 發展歷程中區域文化精神凝聚與形成 74
第四節 重建推動規劃與居民間互動調節 88
第四章 區域重建規劃調節機制現況分析 97
第一節 規劃者訪談資料分析 97
第二節 新社地區重建籌畫推動現況分析 103
第三節 新社地區重建後居民認同現況分析(一) 117
第四節 新社地區重建後居民認同現況分析(二) 1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5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7
參考書目 171
附 錄 185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185
附錄二 訪談紀錄稿 186
附錄三 訪談稿 196
附錄四 參與觀察活動紀錄-九庄媽文化節 244
附錄五 地方資源白冷圳參與觀察-相關資料記錄 253
附錄六 參與觀察文化資產研討會資料紀錄 258
附錄七 研討會議內容重點摘要記錄 260
附錄八 參與觀察活動紀錄及照片 262
圖 目 錄
圖2-1 區域再結構文化再創造 30
圖2-2 重建地方政策架構圖 51
圖2-3 研究架構 53
圖2-4 需求層次理論與區域認同向度轉化 60
圖2-5 訪談題綱設計 60
圖3-1 新社河階群分部 63
圖3-2 台中縣新社鄉行政區域圖 64
圖3-3 白冷圳水源 73
圖3-4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 76
圖3-5 產業發展「紫色的故鄉」導覽 91
圖3-6 「新社九庄媽」遊庄 96
圖3-7 座談會影像紀錄 153
表 目 錄
表2-1 重建新社區域政策的內涵 24
表2-2 九二一重建相關期刊 35
表2-3 「九二一重建社區」相關論文 40
表3-1 新社鄉傳統農特產產地、產期一覽表 70
表3-2 新社鄉城鄉重建綱要實施計畫 88
表3-3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紫色的故鄉」分類 89
表3-4 新社地區地方文化活動 93
表4-1 重建政策推動訪談對象一覽表 99
表4-2 居民訪談個案一覽表 100
表4-3 推動重建參與觀察與訪談編碼類別表 102
表4-4 居民訪談、參與觀察編碼類別表 119
表4-5 九庄媽文化祭祀民俗活動 14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 中文參考書目
江明修(2000)。非營利組織與災後重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
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2000)。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
丘昌泰(2001)。九二一災後重建的問題糾葛與破解之道。府際關係與震災重建。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丘昌泰(2005)。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語族群認同。客家研究期刊,創刊號,45-96。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徐正光主編(2000)。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築研究所。
徐正光主編(2002)。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正中書局。
徐正光主編(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施振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羅肇錦(2006)。客的原義是山論祖源。中央大學客語語文所講義。
周錦宏(2007)。文化創意管理專題研究。中央大學客家研究講義。
陳運棟(2007)。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行政院客委會。
謝重光(1995)。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
房學嘉(1994)。客家源流探奧。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應貴(2006a)。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收錄於黃應貴著,人學視野,193-238。台北:群學出版。
黃應貴(2007)。族群、文化與區域體系。客家文化研究通訊,9,104-105。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邱彥貴、吳忠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市:城邦文化。
范孟婷(2005d)。客家政策落實與展望--大家行共路。客家雜誌,4,50-177。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俐容(2003)。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精英文化到大眾經濟?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論文。
黃世輝(2001)。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收錄於文建會90年度社區總體營造年會。台北:文建會。
曾旭正(2005)。學習‧試誤‧找出路,是「社區產業」還是地方特產?臺灣日報,2005年9月12日。
曾旭正(2007)。台灣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張茂桂(1999)。族群與群的關係。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
羅秀芝譯、Virginia Druett (2003)。社區中的節慶、視覺與表演藝術。載於羅秀芝(譯)。文化新形象 ─藝術與娛樂管理,196-223。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楊敏芝(2002)。文化產業理論思潮與發展趨勢研究,收錄在黃宗武等編輯,二00二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台北:文建會。
劉兆玄(2001)。關懷九二一震災重建座談會座談實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介玄(2000)。對九二一之後產業與社會發展的省思。飛籬上的缺口。台中縣文化中心。
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台灣鄉土教育的建構。課程與教學季刊,3,5-6。
洪蘭馨(1997)。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添福、陳國川(1987)。國高中地理教育目標草案的整合性。科技整合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321-327。
施添福(2003)。客家研究:族群關係的再思考。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陳其南(1997)。社區建築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美枝、李怡青(2003)。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20,3-88。
宮崎清(1996)。展開嶄新社區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人心之華。南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周志龍(2000)。地方文化產業建構與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廖淑蓉(2003)。文化產業的地方性與經濟性。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論文。
陳 板(2006)。社區營造篇。收錄於徐正光先生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張維安(2001)。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179-207,收錄於徐正光主編,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張維安(2003)。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報告。客家文化研究通訊,5:155。
蔡祈賢(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
徐震(1995)。社區與社會發展。台北市:正中。
張維安、翟本瑞、陳介玄合著(1989)。韋伯論西方社會的合理化。台北市:巨流。
黃曬莉(2006)。人際衝突與合諧: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楊智。
蔡采秀(1997)。台中地區的客家聚落與產業開發。收錄周宗賢主編,台灣開發史論文集。國史館。
白冷圳地方鄉誌彙編(2000)。新社鄉的生命線--白冷圳地方鄉誌。白冷圳地方鄉誌彙編。
呂順安(1994)。台中縣鄉土史料。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漢維(2001)。新社鄉休閒農園區之旅。白冷圳地方鄉誌彙編。
新社鄉白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2002)。戀戀白冷圳--新社鄉文化生態巡禮。新社鄉白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
廖隆仁(1998)。新社鄉誌。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社。
林美容(1999)。台中縣新社鄉九庄媽信仰調查計劃。期末報告。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經濟部(2002)。台中縣白冷圳重建工程規劃。台北: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賴志彰(1998)。大甲溪流域聚落與居民。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1998)。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機關誌。
謝志誠(2001)。重建之夢-社區重建之綱要計畫要覽。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台北。
吳長錕(2008)。白冷圳水流域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初探研討文集。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劉益昌、吳百祿、楊鳳屏(1998)。大甲溪上游史前遺址及早期原住 民活動調查(二)。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溫振華(1989)。漢人社會的建構。台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
新社鄉白圳圳文化節(2008)。白冷圳水流域文化資產研討文集。
新社鄉白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
滕人傑(2003)。921重建新活力--打造社區休閒服務產業。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6(4),82-90。
許漢卿、曾淑汾(2003)。重建區農業產業振興方案執行成果與檢討。農政與農情,131,24-31。
吳泗濱、吳宜蓉(2003)。921重建區農業休閒旅遊路線之營造—公館和平縣及中潭縣執行成果。農政與農情,134,31-37。
陳建甫(2003)。震災經驗、重建行動與社群認同--以南投九二一重建區不同世代原住民為例。台灣鄉村研究,1,43-71。
吳崑茂(2003)。九二一重建的新價值。台灣月刊,249,18-23。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機制之研究─以美濃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是計劃研究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0)。庶民文化與區域認同建構--評[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新聞學研究出版,269-272。
黃美傳(2001)。社會網絡與地方產業文化發展─白河蓮花節與官田菱角節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妍容(2006)。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秀英(2005)。花蓮地區客家信仰的轉變-以吉安鄉五榖宮為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月招(2003)。公私部門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九二 一重建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翁文蒂(2002)。非營利組織推動九二一重建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施怡君(2006)。影響民間組織執行地方災後重建計畫成果因素的探討-以九二一地震災後社區重建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佩珍(2002)。在地觀點:鹿谷鄉瑞峰三村聚落的災後重建。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起岱(2005)。九二一特別預算研究。臺灣大學高階公共管理碩士論文。
黃一峰(2005)。九二一地震對南投災區地方永續力衝擊之分析及其重建績效評估。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許肇源(2005)。九二一重建區形象商圈計畫執行績效之探討-以南投縣集集與龍泉綠色隧道形象商圈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
林柏霖(2004)。九二ㄧ重建區產業振興核心策略之探討-以華山咖啡及澀水紅茶為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頌愔(2004)。921震災居民參與式社區重建評估要項之探討。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David Throsby(2003)。Economics and Culture。文化經濟學。張維倫等譯。台北:典藏雜誌社。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嚴祥鸞(1998)。參與觀察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何啟良(2002)。「政治認同、文化認同與〝跨國性〞」。發表於2002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洪文玲、徐得譯,宮崎清(1994)。內發性鄉鎮建設。台灣手工業。
馬斯洛(1943)。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丁仁傑(2004)。由文化理論到社會變遷理論。台灣宗教研究,3(1),161-172,評Clart, Philip & Charles B.Jones edited. (2003).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g Socie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韓保中(2008)。社區賦權還是超載?─解構社區主義。發表於2008 年公民社會國際論壇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
貳、網站部分
陳其南(2003)。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92年度文化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11841&ctNode=3595)
2007年4月2日,取自網站。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報告(1999)。921家園重建聯盟台中 縣新社鄉研究報告。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網http//www.bp.ntu.edu.tw。2008年7月12日,取自網站。
蔣玉蟬(2008)。地方文化產業與社會學習。
http://www.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5/26.htm。2008年6月2日,取自網站。
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1999)。網址: http://wwwportal.921erc.gov.tw。2008年8月6日,取自網站。
九二一震災農業重建農委會(1999)。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4573&showtype=pda
2008年8月6日,取自網站。
新社九庄媽與社區總體營造(2004)。
http//www.hsabc.com.tw/library/HTM/S-20040114.htm。2008年10月12日,取自網站。
吳長錕(2004)。新社九庄媽與社區總體營造。
http//www.hsabc.com.tw/library/HTM/S-20040114.htm。20008年10月12日,取自網站。
叁、西文參考書目:
Adorno,Theodor W., (1991).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Astuti, Rita. (1995a).The Vezo are not a kind of People: Identity, Difference, and Ethnicity amaong a Fishing People of Western Madagascar.American Ethnologist, 22(3), pp 464-482
Astuti, Rita. (1995b). People of the Sea:Identity and Descent among The Vezo of Madagasc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 ed Randal John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rang, P.(1997).Cultural Turns and The (Re) Constitu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trodution to Section One.Geography of Economic.edited by Lee, R. and Wills, J, New York: Amold,p 3-15.
Castells, M. (1998).The Power of Identity.Maldes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 hers.
Collinge, C. (1999)."Self-Organisation of Socirty by Sclke: A Spatital Reworking of Regulation Theor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7:557-574.
Chang, Mau-Kuei (1995)."From the Discovery of the Other to the Examination of Selfhood," The Humanities Bulletin, 4:77-84,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Dalby, S. & Mackenzie, F.(1997). Reconceptualising Local Community: Environment, Identity and Threatl Area, 29(2):99-108.
Eriksen, Thomas Hylland.(2001) Small Places, Large Issues: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d Cultrural Anthropogy.2.London: Pluto Press.
Getz, D., (1997).Event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New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Hadfield, Peter. (1992). Sixty Seconds That Will Change the World: The Coming Tokyo Earthquake. Boston: 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Kratje,S.(1999) "A Regulation Approach to Regional Studi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1:698.
Lauria, M.(Ed.)(1997).Introduction: Reconstructing Urban Regime Theory.Thousand Oaks,CA:Sage.
Linnekin, Jocelyn.& Lin, Poyer.(1990a).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in the Pacific.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Leong,Sow-Theng.(1998).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Melucci,A.(1995).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H.Johnston. Mi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41-63.
May, Peter.J.(1985)."EMA'S Role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Examining Recent Experi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Mol.45 (January), pp.40-48.
O’Connor,J.(1998).Consumption Ed."Itorial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16:371-374.
Polleta, F&J.M.Jasper (2001).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ocial Movements. A Nnual Review of Soiology.27:183-205
Peters, B.Guy (1998)."Managing Horizontal Government: The Plitics of Co-Ordin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76(summer), pp. 295-311.
Stoker, Gerry (1990)." Regulation Theory, Local Govermment and The Transiation from Fordism" in King, D.and Pierre (eds.) Challenges to Local Govemment. London: Sage.
Sellgren, J. (1990)." Local Economic Develop Partnerships-n Assessment of Local Author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tiatives,"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July/August: 57- 78.
Thomas, Philip. (2002)."The River, The Road, and the Rural-urban Divide: a ostcolonial moral Georaphy from Southeast Madagascar ."American Egthnologist 29(2), pp. 366-391.
Throsby, David & Thompson, Beverley (1994). But 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 A New Economic Study of Australian Artists.Sydney: Australia Council.
蕭新煌、 林開忠(2007). The Formation and Limita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臺灣東南亞學刊
Wyner, Alan, J. & Mann, Dean, E. (1986).Preparing for Californaia's Earthquakes: Local Government and Seismic Safety.Berkeley: Institute of Governm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指導教授 江明修 審核日期 2009-6-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