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30502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 、訪客IP:18.189.180.244
姓名 張貴美(Kuei-mei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桃園縣觀音鄉白玉村閩式客家話之研究
(Jade Guanyi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Hakka village Fujianese Study)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語四字詞研究★ 六堆地名與客家發展
★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客家動物諺語之文化意涵研究
★ 在臺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 客家認同比較研究★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 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
★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客家話體標記的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客家話程度副詞:詞彙、語法和語用特點研究
★ 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 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
★ 幼稚園客語音韻覺識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 要
桃園縣觀音鄕白玉村是閩南客家聚居的地區,此地的黃姓閩南人,其家族
成員多數閩客通婚,由於與當地客家人長時間來往接觸,並受到海陸腔客家
話、四縣腔客家話、其他客家話的影響,逐漸形成其特有的音韻現象與詞彙
使用習慣,成為今日的白玉村閩式客家話。本文即以此為研究對象。
本論文主要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文獻探討、歷史背景概述。第二章介紹白玉村海陸客家話的聲韻調。第三章是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閩南語音保留現象,分別就聲母、韻母、聲調部分來探討,將白玉村客家話與閩南語及其他客語做比較,歸納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語音特點。第四章介紹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閩南辭彙保留現象,分析歸納白玉村閩式客家話,閩南詞彙的部分保留、完全保留現象。第五章結論,透過研究比較後得知: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詞彙的特色,除了有不少的閩南語音及閩南詞彙的保留現象之外,也有創新、獨特的一面。
摘要(英) Abstract
Bai-Yu village is the region for the southern Min Hakka people to inhabit in Guanyi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The Huang surname of southern Fujianese live here, and most of their families are intermarriage with the Hakka people. Because of the Southern Min having kept in touch with Hakka for a long time, their dialects are influenced by the Hailu Hakka, Sihsian Hakka, and other Hakka dialect. Therefore, Bai-Yu Hakka possesses its unique phenomenon in phonology and in vocabular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research motive and purpose, research method, literature review,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apter two focus on the tone as well as rhyme of Hailu Hakka in Bai-Yu village. Chapter three deals with the reservation phenomenon of Taiwan South Min in Bai-Yu Southern Min Hakka, and discussed its onset, rime, and tone separately. In addition, compare with the lexical reservation among Hakka, Taiwan South Min, and other Hakka dialect in Bai-Yu village, and then conclude the phonetic character of Taiwan South Min Hakka in Bai-Yu village. Chapter four, discuss the Taiwan South Min lexical reservation in Bai-Yu Southern Min Hakka, and induce its partly as well as fully lexical reservation.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Through comparison, besides the Taiwan South Min phonetic and lexical phenomenon is preserved, Bai-Yu Southern Min Hakka holds its own innovative and unique features too.
關鍵字(中) ★ 白玉村閩式客家話
★ 閩南話
★ 客家話
★ 語音保留
★ 詞彙保留
關鍵字(英) ★ Hakka
★ phonetic reservation
★ Keyword: Bai-Yu Southern Min Hakka
★ Taiwan South Min
★ lexical reservation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白玉村歷史背景概述…………………………………3
第三節 文獻探討………………………………………………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 12
第五節 研究過程………………………………………………14
第二章 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語音系統 …………………………16
第一節 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聲韻調 .........................................16
第二節 白玉村客家話語音連讀變調 .......................................23
第三章 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現象……………………..27
第一節 白玉村閩式客家話與四縣客家話的接觸現象………….27
第二節 白玉村閩式客家話與海陸客家話的接觸現象..….......42
第三節白玉村閩式客家話與閩南話的接觸現象……………………..46
第四章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閩南語詞彙保留現象…………………….58
第一節閩南語詞彙的部分保留……………………………………………….58
第二節閩南詞彙的完全保留…………………………………………………..60
第三節閩式客家話特殊詞彙現象…………………………………………..66
第五章 結 論 …………………………………………………74
參考文獻 ………………………………………………………76
附錄 …………………………………………………………7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王士元、連金發. 2000.〈語言變化的詞彙透視〉(石鋒等譯)。北京:北京語言文化
大學出版。
何大安. 1998.《規律與方向》。台北:文鶴。
何石松、劉醇鑫 編. 2002.,《現代客語詞彙彙編》。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
事務委員會。
呂嵩雁. 2004.《台灣客家話的源與變》。台北:五南。
呂嵩雁. 2007.《後山客家話與閩南語的語言接觸現象初探》。台北:蘭臺出版社。
呂嵩雁. 2007.《台灣後山客家的語言接觸現象》。台北:蘭臺出版社。
沈錫倫. 2004.《中國傳統文化與語言》(增補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通鏘. 1991.《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兆泉. 2001.《臺灣客家話辭典》。台北:南天書局。
常敬宇. 1995.《漢語詞彙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涂春景. 1998.《台灣中部地區客家方言詞彙對照》。台北:涂春景發行
郭銳 . 2002.《現代漢語詞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時逢. 1992.《臺灣桃園客家方言》。臺北市:臺灣商務總經銷
董為光. 2003.《漢語詞義發展基本類型》。武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董紹克. 2002.《漢語方言詞彙差異比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詹伯慧. 2002.《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賈彥德. 1999.《漢語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元任. 1968.《語言問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謝重光. 2003.《閩台客家社會與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鍾榮富. 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客家話導論》。台北市:文建會。
鍾榮富. 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羅美珍、鄧曉華. 1995.《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 2000.〈台灣「漳州客」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宗教、語言與
音樂》267-284。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羅肇錦. 1990.《臺灣的客家話》。台北:臺原出版社。
羅肇錦.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學位論文:
徐貴榮. 2002.《台灣桃園饒平客話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貴榮. 2008.《台灣饒平客話音韻的源與變》。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涂春景. 1998.《苗栗卓蘭客家方言詞彙對照》。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張維東2001《客語與英語比較研究:口語語音比較與語音教學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陳韻予. 2002.《台灣閩南語及客語量詞系統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得祥. 2002.《國小海陸客家話語音教學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湯昌文. 2002.《客家母語教學中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昌衍. 2001 《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廖秋娥. 1989.《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盛有. 2000.《台灣四海話的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彥杰. 1999.《新竹 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所碩士論文。
賴文英. 2003.《新屋鄉呂屋豐順腔客家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淑芬. 2003.《屏東佳冬客家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洪惟仁. 1987. <消失的客家方言島>。客家風雲雜誌,第三期。
徐貴榮. 2003. <桃園中壢﹑平鎮﹑八德地區的饒平客家話語言特點>。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
徐貴榮. 2003. <桃園饒平客家的來源與分布調查>。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徐貴榮. 2007. <以饒洋鎮為中心的饒平客話語音特徵>。第七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論文。
張屏生. 2001. <台北縣石門鄉武平腔客家話的語音變化>。《聲韻論叢-第十
一輯》,台北:學生書局。
陳秀琪. 2006. <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7.2;417-434,2006
2006-0-007-002-000167-1
陳秀琪. 2000. <中古精莊知章母在客語的演變〉。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
陳秀琪. 2002. <崙背詔安客家話的音韻特點〉。中央大學:《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
文》。
鄭 縈. 2009. <語言接觸與詞彙化:以客家話為例>。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
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p35-p51
劉秀雪. 2009. <閩客互動下的語音變化:以後龍為例>。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p21-p33
盧彥杰. 2006. <(客語陸豐方言)的語言特色>。《語文學報》,第13 期。
賴維凱. 2007. <從大路關客語變調談客語教學在地化>。<客家語言文化研討會(論文彙編)>,HAPA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北市
戴寶村. 1992. <台灣史>,第十一講。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中原週刊社客家文化學術研究會編。
鍾榮富. 2006. <四海客話形成的規律與方向>。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7.2;523-544,2006 2006-0-007-002-000168-1
羅肇錦、楊名龍. 2009. <後龍溪流域原、客、閩語言的生態變化>。98年度四
溪計畫期末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P65-p72
指導教授 羅肇錦、陳秀琪
(Chao-Chin Lo、Sui-Ki Cheng)
審核日期 2010-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