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30502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3 、訪客IP:52.14.126.74
姓名 張興傑(Hsing-chieh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電視台溝通模式之研究:以哈伯馬斯公共溝通的觀點
(A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Hakka TV - From the Viewpoin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Habermas)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客家電視台溝通模式之研究:以哈伯馬斯公共溝通的觀點
摘要
客家電視台是台灣第一個因應特定族群而成立的無線電視頻道,這也是客家族群自從1988年發動「還我母語」運動之後,獲得來自執政當局的正面回應,客家人終於能夠直接近用媒體,以客家族群的觀點企劃、製播電視節目內容,並且賦予它傳承客家語言、客家文化的重要使命,不過,藉由客家電視成立的宗旨;「客家電視台秉持關懷客家族群及公眾媒體近用之權益,並增進認識、瞭解客家語言與文化內涵,促進族群交流與和諧,建構多元文化社會公民之精神。」也可以發現,客家電視並非是一個封閉性的頻道,反而一個對內凝聚共識、對外促進交流的公共平台。而這樣的一個平台如何和民眾進行溝通?和時下一般的商業電視台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本研究採用Habermas對於公共領域的論述,在公共溝通過程中必須具備「理想的言談情境」以及「理性溝通模式」等兩個大構面,對應到「節目類型」以及「節目錄製過程」等兩個層次,分別以「自由發言」、「平等互動」、「公共事務」、「具批判性」以及「可理解性聲稱」、「真理性聲稱」、「真誠性聲稱」、「正當性聲稱」等八項不同的指標進行檢驗,發現客家電視台的「村民大會」節目符合八項指標,具備了理性溝通的特質,呈現出理想的言談情境,而經過理論與節目錄影播出實際狀況綜合分析後得出:一、客家電視台公共溝通節目比例偏低;二、「村民大會」理性溝通呈現理想的言談情境;三、族群成為近用媒體的敲門磚;四、台灣媒體生態存有公共領域的空間;五、單向載具限制對話空間等五項結論。
摘要(英) A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Hakka TV - From the Viewpoin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Habermas
Abstract
Hakka TV is the first terrestrial TV channel established specifically for a designated group. This was also the first positive response from the authority since the Hakka people called the activity of “The Return of Mother Language” into action in 1988. The Hakka people can finally make use of the media closely to plan, produce and broadcast the television progra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s of Hakka families; at the same time, Hakka TV is also endowed with the significant mission in the transmission of Hakka language as well as Hakka culture. Nevertheless, through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Hakka TV: “Based on the care in the Hakka ethnic group and the public access to the media, Hakka TV should contribute to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Hakka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encourage the interflow and harmony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construct the spirits of citizens in the multi-culture society.”, it can also be realized that Hakka TV is not a closed channel; instead, it is a public platform to agglomerate common consensus internally and to push ahead the communication externally. How can such a platform communicate with the public?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from those general business TV channels for the time beings? This research applied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Habermas toward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re must be two major aspects of "ideal speech situation" and “rational communication mode” corresponding to two gradations of “program types” and “process of program production”. Eight indexes of “free speech”, “equal interaction”, “public affairs”, “critiqueness”, “comprehensibility claim”, “truth claim”, “truthfulness claim”, and “rightness claim” were adopted for examination. As a result, the program “Village Conference” in Hakka TV tallied with the eight claims and was quipp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tional communication so as to present the ideal speech situation. Based on the implications from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V programs televised, the conclusion was summarized into fiv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of all, the ratio of public-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Hakka TV is relatively small. Second, the r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program “Village Conference” in Hakka TV exhibited the ideal speech situation. Third, the ethnic groups become the stepping stones for the access to the media. Fourth, there exists space for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dynamics of the media in Taiwan. Fifth, the one-way devices restrain the conversation.
關鍵字(中) ★ 客家族群
★ 哈伯馬斯
★ 媒體近用權
★ 客家電視台
★ 族群電視
關鍵字(英) ★ Group TV
★ Hakka Ethnic Group
★ Habermas
★ The right of access to the media
★ Hakka TV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界定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5
第一節 Habermas「公共溝通」的概念 35
第二節 媒體接近使用權 63
第三節 台灣公共媒體的變遷 73
第四節 客家電視台現況與相關研究 85
第三章 客家電視節目溝通模式之分析 107
第一節 客家電視台節目型態之分析 109
第二節 客家電視台溝通模式之探討 116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 127
第一節 村民大會訴求與特色 128
第二節 村民大會錄製與播出 130
第三節 村民大會溝通模式之分析與討論 134
第四節 小結 1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建議 163
參考文獻…. 171
附錄一 客家電視節目型態調查表 181
附錄二 客家電視「溝通型態」調查表 186
附錄三 村民大會節目製播人員與來賓訪談題綱 188
附錄四 客家電視台公眾近用時段使用須知 190
附錄五 客家電視台公眾近用節目錄影同意書 191
附錄六 節目型態調查結果總表 192
附錄七 溝通型態調查結果總表 200
附錄八 村民大會節目製播人員與來賓訪談紀錄 204
表目錄
表1-1:節目型態問卷信度係數表 29
表2-1:BBC與Ofcom公共價值定義區分表 91
表3-1:客家新聞討論版分類表 114
表3-2:受訪者A溝通型態問卷分數表 120
表3-3:受訪者B溝通型態問卷分數表 121
表3-4:受訪者C溝通型態問卷分數表 123
表3-5:受訪者A、B、C溝通型態調查分數加總表 124
表4-1: 村民大會節目表 132
表4-2:村民大會節目人力配置表 133
圖目錄
圖1-1:雙向溝通模式 08
圖1-2:溝通進程的諸要素 10
圖1-3:研究架構圖 22
圖1-4:研究流程圖 31
圖2-1:公共領域變遷過程 48
圖2-2:公共溝通模式 61
圖2-3:客家電視台的組織架構 96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國讚、黃昶立合譯(2000)。大眾傳播/Joseph R.Dominick。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探討。台北:幼獅文化。
朱元鴻(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茂政(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李英明(1986)。哈伯馬斯。台北:東大圖書。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曾慶豹(1999)。哈伯馬斯。台北:生智文化。
沈力譯(1990)。溝通與社會演化。台北:結構群文化公司。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高宣揚(1991)。哈伯馬斯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淦克超譯(1982)。馬克思主義之演變及其被利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徐崇溫(1994)。法蘭克福學派述評。台北:結構群文化公司。
徐正光(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光興(1992)。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敦誠(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陳伯璋(200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新生(200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Richard Sennett原著,萬毓澤譯(2007)。再會吧!公共人。國立編譯館主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廖仁義(1989)。哈伯馬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鄭瑞城(1988)。透視傳播媒介。台北:天下出版公司。
鄭瑞城(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羅曉南(2003)。哈伯馬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
二、中文期刊
毛榮富(2008)。規範與現實的不合拍─評公共領域再台灣:困境與契機。新聞學研究。193-210。台北:桂冠出版社。
王立信(1983)。公共電視節目之製作。行政院專題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王姿晴(2007))。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江宜樺(1995)。漢那‧鄂蘭論政治與民主。123-151。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
江宜樺(2003)。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171-191。公共性與公共知識份子。中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江聰明(2002年10月11日)。無線電視公共化 扁政府延宕。聯合報,4版。
余陽洲(1994)。造反有哩,時不我予──台灣異議錄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4,1-21。台北市: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
何榮幸(2001年12月14日)。「公共化」的重要價值。中國時報,15版。
沈樹華(2000)。哈伯馬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台灣師範公訓所碩士論文。
吳齊殷 陳怡蒨 董心怡(2007)。釋放台灣社會力:公共領域、資訊取得與知識分享。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3,17-29。
李文富(2000)。訪孫大川老師談原住民媒體權。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8,19-20。
李 瞻(1990)。理論與政策。我國建立公共電視制度之研究。(9)4。
林子儀(1991)。論接近使用媒體權。新聞學研究,45,1-23。台北:政治大學。
林麗雲(2001)。公共領域與公共媒體:英國政經學者的反思及援引作為台灣媒體改造的借鏡。164,68-85。台北:當代出版社。
胡元輝(2002年10月11日)。一公一民 此其時矣!。中國時報,15版。
徐佳士(1984)。不是「公」眾「共」享的電視。九月號,台北:天下雜誌。
柯勝文(1990)。Habermas論社會化與溝通行動:對Mead、Durkheim及parsons的詮釋。20-80。台北:政治大學。
徐剛夫(1969)。當前內容分析之趨勢。新聞學研究,3,321。台北:政治大學。
陳川正(1991)。公共性與社會演化──論哈伯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變遷,30-53。台北:台灣大學。
陳龍森(1998)。公共領域與合法性危機:哈伯馬斯的政治社會學。東亞季刊,(29)2,125-163。
陳清河(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廣播電視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北。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
研究。新聞學研究,75,37-71。台北:政治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03)。「關懷與期許:客家電視對社會之影響」座談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曹琬凌、彭玉賢、林珍瑋(2008)。公共廣電問則體系初探:以台灣
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指標建構為例。新聞學研究,96,129-186。台北:政治大學。
曹琬凌 (2004)。不只是BBC,英將再增一公視。公共電視岩花館。
http://www.pts.org.tw/~rnd/p2/2004/ 041014.htm。
翁秀琪 (2001)。我國公共電視立法應有之精神─從比較法觀點論 我國公共電視應具備之理念、形式與功能。新聞學研究,44,23-41。台北:政治大學。
馮建三(200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5)。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麥康勉(2005)。二十一世紀網路版。中國媒體商業化與公共領域變遷。45。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04013.htm。
范振乾(2002)。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錦華(1993)。批判傳播研究與符意學分析。世界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學術系列,1,41-64。台北:世新大學。
張錦華(1997)。從公共領域理論及多元化報導觀點探討我國選舉
新聞報導。新聞學研究,55,183-202。台北:政治大學。
黃寶琴(2001)。網站政府與網路公民─以市政府一級機關之網頁建置功能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黃瑞祺(1980)。溝通與批判──哈伯馬斯社會溝通理論初探。30-52。台北,政治大學。
黃金益(2000)。國內服務弱勢族群公益性電台的價值與生存問題
之探討。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葳威(2005)。台灣客家廣播頻道的文化行銷。中華民國廣播年鑑
2003-2004。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葉允斌(2003)。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批判傳統。南華大學。
簡淑如(2004)。台灣公共電視體系建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貞宛(2006)。數位多頻道時代中必載公共媒體的規範。中正大學。
閻嘯平、彭麗華(1993)。從溝通理論看電影作為一種綜合藝術。1,105-127。台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學術系列。
閻沁恆(1967)。傳播內容之定量分析與定質分析。1,305。台北:新聞學研究。
羅曉南(1989)。哈伯馬斯歷史唯物論重建之研究。43-80。台北:政治大學。
謝慧能(2003)。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之研究與應用。 http://www.catholic.org.tw/seminary/chinesel/essay/92/9203.htm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台北:輔仁
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蘇蘅(2002)。公民vs消費者─媒體近用與普及服務。千禧傳播法制的回顧與前瞻,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八)論文彙編。台北:政治大學傳播研究中心。
三、西文書目
Berg, B. 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Boston Allyn & Bacon.
Fraser, Nancy.(1991).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Calhoum, Craig(ed).Hambers and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abermas, Jurgen.( 1970).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tudent Protest, Science, and Politics.trans.J.J. Shapirs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9).Commun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Socity. trans, T .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84).The-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I, Reason and the Rationlization of society. trans, T.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87).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II,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89).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ge, Ma.The MIT Press
Hannah Arendt.(1958).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Quail, D.(1991) .Mass media in the public interest: Towards a framework of norms for media performance. In James Curran & Micheal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68-81. London: Edward Arnold.
McQuail, D.(1992).Media Performance-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CA: SAGE.
McQuail, D.(1994).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Towards social theory for media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D. Crowley & D. Mitchell (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235-253. Cambridge: Polity.
Menon, V .(1986).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communciation structure of asian societies. 13 (2):88-90. Media Asia.
Stevenson, N.(1995).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 Social Theor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62-74. London: Sage..
指導教授 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09-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