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201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18.223.32.230
姓名 張延兆(Yen-chao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琵琶記》與明代社會
(”Pipaji”and the Mi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明清戲曲散齣選本考論★ 明末清初私人養優蓄樂之探討──以李漁家班為例
★ 「士不遇」與「崇俠尚奇」:論唐俠女在明戲曲中的改編★ 桃園縣國中戲劇教育之研究
★ 白樸及其《牆頭馬上》研究★ 論元雜劇中的母親形象
★ 舊京城 新曙光 論1930年代的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及其期刊★ 劇與詩的競合──《王西廂》戲劇性價值之研究
★ 杜麗娘形象的心理解讀——「情慾」與「道德」的情感矛盾★ 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比較初探
★ 爭鳴出版業──晚明文人馮夢龍的個案研究★ 政治、宣傳、文藝、美學──中國大陸「十七年」戲曲論爭研究
★ 延續與創新——新編崑劇音樂研究★ 川劇《洞庭配》之研究
★ 論王季思中國古典悲劇的觀念:以《趙氏孤兒》為研究重點★ 《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接受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戲曲的演出與流傳受到時代背景、文化、政治所影響。本文以《琵琶記》為研究對象,試圖從明代的制度、戲曲批評、出版文化建構出《琵琶記》流傳的文化場域。
明代社會制度對於《琵琶記》流傳幫助可以從實質規範與無形影響來看。《琵琶記》內容隱含的孝親、忠君思想和統治者的施政理念不謀而合,君王的推崇,使其從小道末流登堂入室成為傳統思想發揚與傳播的典範。明代社會中科舉制度盛行、鄉約對社會的教化作用、女性教化對於《琵琶記》的流傳鋪設了適合流傳的背景。《琵琶記》身為傳奇之祖的位置,在語言與音律方面擔負了南戲過渡到傳奇的橋樑,在戲曲體制轉化之際,文人與曲論家從本事、曲律宮調、劇的結構來評論此劇。明代中葉興起的出版文化,通俗文學出版興盛,出版策略、戲曲流傳、聲腔嬗變互相影響,版式多樣化對《琵琶記》流傳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綜觀明代《琵琶記》的流傳可以發現在時間推移上不同因素影響的多寡。前期明代政治力量對於《琵琶記》的影響最為矚目,戲曲批評受其影響,風教觀的評論為主流,是戲曲從小道末流進入正統文學的手段之ㄧ。明代中期後政治社會相對較前期穩定,商業發達、市民階層興起,通俗文學出版興盛,主要以出版文化的影響為大。
摘要(英) The performance and spreading of drama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historical background, culture, and politics. This paper, taking Pipaji as subject, attempts to construct its cultural field of its spreading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ocial system in Ming Dynasty and the drama criticism and publishing culture.
The social system in Ming Dynasty helped the spreading of Pipaji, which could be inferred from substantive norms and invisible influence. Filial respect for parents and loyalty to the emperor, as implied in Pipaji, coincided with the rulers’’ governance principles. Therefore, the drama was promoted by the emperor, changing it from nothing to an apotheosis for developing and spread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In M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prevalent in society, xiang yue worked well in social edification and female edification set appropriate background for its spreading. As the ancestor of chuanqi, it played as the bridge to help nanxi to transform to chuanqi by its language and rhythm. When the drama system was about to change, scholars and drama critics commented on this drama from its original story, rules of qu and gongdiao and its structure. In Mid-Ming Dynasty, the publishing culture was on the rise, publication of popular literature flourished, publishing strategies, spreading of dramas and tune evolution influenced each other. Diversified versions also helped the spreading of this drama.
Reviewing the spreading of Pipaji in Ming Dynasty, it can be discovered that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factors varied with time going along. In early Ming Dynasty, the political force had prominent influence over it. As a result, criticism about its chiao-hua were dominant, which was also one of the ways for dramas to go from nothing to the mainstream. After Mid-Ming Dynasty, the political state and the society were steadier than before, commerce blossomed, the middle class began to rise, and the publication of popular literature prospered. In this period, it was the influence of the publishing culture that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關鍵字(中) ★ 《琵琶記》
★ 明代制度
★ 戲曲批評
★ 出版文化
★ 戲曲流傳
關鍵字(英) ★ publishing culture
★ drama transformation
★ social system in Ming Dynasty
★ pipaji
★ drama criticism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 II
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與研究現況回顧…………………………………………4
第三節 研究目的………………………………………………………10
第四節 研究途徑………………………………………………………10
第五節 價值評估………………………………………………………11
第二章《琵琶記》和明代制度與習俗 ………………………………13
第一節 明代政治與戲曲………………………………………………13
一、君權的強化…………………………………………………14
二、禮樂制度的訂定……………………………………………17
第二節 制度習俗與《琵琶記》之呼應………………………………22
一、實質規範與無形影響………………………………………23
(一)、科舉與教育 …………………………………………24
(二)、鄉約 …………………………………………………27
(三)、養老習俗 ……………………………………………29
(四)、女性教化 ……………………………………………32
1、行政體制下的教化宣導……………………………33
2、宗族體制下的傳統女教……………………………36
二、欣賞者的背後因素 ………………………………………38
第三節 戲曲對社會的影響……………………………………………42
第四節 小結……………………………………………………………44
第三章《琵琶記》與戲曲批評發展 …………………………………47
第一節 戲曲批評發展………………………………………………48
一、中國戲曲批評史研究………………………………………48
(一)、從詩學附庸到綜合性曲學研究……………………49
(二)、戲曲批評的載體與批評方式………………………52
(三)、戲曲批評與政治發展………………………………56
第二節《琵琶記》與戲曲批評 ………………………………………61
一、本事…………………………………………………………59
二、曲律宮調……………………………………………………63
三、從劇曲的角度來看…………………………………………65
(一)、結構…………………………………………………65
(二)、風化…………………………………………………67
(三)、名作爭論……………………………………………69
1、《琵琶記》與《拜月亭》之爭……………………69
2、《琵琶記》與《西廂記》之爭……………………76
第三節 小結 ……………………………………………………79
第四章 《琵琶記》與明代出版文化 ………………………………81
第一節 明代圖書出版概況…………………………………………81
一、明代圖書發行………………………………………………82
(一)、北京民間印刷………………………………………83
(二)、南京民間印刷………………………………………84
(三)、蘇州民間印刷………………………………………84
(四)、杭州民間印刷………………………………………85
(五)、建陽民間印刷………………………………………85
(六)、徽州民間印刷………………………………………86
二、明代戲曲編輯與出版………………………………………87
(一)、百花齊放的版畫藝術………………………………87
(二)、策略性的編輯………………………………………88
(三)、盜版情形……………………………………………90
(四)、明代戲曲出版與戲曲流傳…………………………91
第二節 明代出版與《琵琶記》版本流傳 …………………………94
一、全本 ………………………………………………………94
二、選本 ………………………………………………………98
三、戲曲選本與戲曲流傳 ……………………………………109
(一)、陸抄本和錦囊本思想之異同………………………110
1、齣目比對 …………………………………………110
2、由賓白論《琵琶記》主題思想 …………………115
(二)、《琵琶記》演變-從案頭到舞台 ………………118
四、明代戲曲選本選錄《琵琶記》齣目統計 ………………122
第三節 小結 ………………………………………………………124
第五章 結論…………………………………………………………127
參考文獻 ……………………………………………………………131
參考文獻 一、古籍
《琵琶記》,收入毛晉編:《六十種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五種遺規》卷一(臺北:中華書局, 1966年)。
《五種遺規》卷二(臺北:中華書局, 1966年)。
《論語》(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據吳縣吳氏仿宋本校刊)。
王 圻 輯:《稗史彙編》, 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 雜家類(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
王世貞:《曲藻》,《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上)(臺北:臺灣商務,1968年)。
王驥德《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丘濬:《五倫全備忠孝記.副末開場》,《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田藝蘅:《留青日札》(臺北:廣文,1969年)。
朱元璋:《御制大誥武臣》,收入《續修四庫全書》862史部政書類(上海:古籍,1995年)。
朱元璋:《御政大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862史部政書類(上海:古籍,1995年)。
何良俊:《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何良俊:《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余繼登:《典故紀聞》(四)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卷十六。
呂天成:《曲品》,《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李光地:《榕村語錄》(六)(臺北:台灣商務,1979年),卷二十二。
李卓吾:《李卓吾批評琵琶記》卷之上,《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李卓吾:《李卓吾批評琵琶記》卷之下,《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李東陽撰,申時行重修:《大明會典》卷七十九,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790(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
李開先:《李中麓閒居集》(北京:文化藝術,2004年)。
李贄:《焚書•雜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沈德符:《顧曲雜言》,《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沈寵綏:《度曲須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周德清:《中原音韻》,《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祁彪佳:《孟子塞五種曲序》,收入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四(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胡祗遹:《朱氏詩卷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44(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
胡應麟:《少室山房曲考》,任中敏編:《新曲苑》第一冊(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凌濛初:《譚曲雜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徐復祚:《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徐學聚輯:《恤孤貧》,《國朝典匯》(二)( 臺北 :學生書局,1965年)。
海瑞撰、 海廷芳編:《備忘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25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高明,錢南揚校注,李殿魁補校:《琵琶記》(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高明:《琵琶記》卷上,《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高明:《琵琶記》卷下,《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高明撰,錢南揚校注:《元本琵琶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張廷玉:《明史》(台北:國防研究院,1962年)。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1963年)。
陶珽輯:《說郛續》,收入《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嵇璜、曹仁虎:《欽定續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全書史部387(臺北:臺
灣商務,1983年)。
湯顯祖︰《玉茗堂全集》尺牘卷四,收入四庫全書叢書集181(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楊士奇:《東里別集》卷三,收入王雲五主編:《東里全集》20,(臺北:臺灣商務,1977年)。
葉盛:《水東日記》(台北:學生書局,1965年)。
董倫、解縉、胡廣等奉敕修、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語言研究所編:《明實錄》 (二)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年)。
董倫、解縉、胡廣等奉敕修、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語言研究所編:《明實錄》 (三)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年)。
董倫、解縉、胡廣等奉敕修、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語言研究所編:《明實錄》 (五)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年)。
董倫、解縉、胡廣等奉敕修、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語言研究所編:《明實錄》 (六)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年)。
董倫、解縉、胡廣等奉敕修、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語言研究所編:《明實錄》 (八)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年)。
劉惟謙:《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 :學生書局,1986年,明萬曆間浙江官刊本景印)。
臧懋循:《負苞堂文選》文選卷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部1361(上海 :上海古籍,1995年)。
潘之恆︰《鑾嘯小品‧卷之三》,收於汪效倚編:《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社出版 ,1988年)。
鋤蘭忍人選輯、﹝明﹞媚花香史批評:《玄雪譜》,收入《善本戲曲叢刊》四集(臺北: 臺灣學生,1987年)。
龍文彬:《明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
二、專書
方志遠:《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
方志遠:《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其運行機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年)。
王炳照、徐勇︰《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王桂平:《家刻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朱崇志:《中國古代戲曲選本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萬曙:《明代戲曲評點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吳琦:《明代地方力量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
李占鵬:《中國戲曲文獻文學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年)。
李宗桂:《中國文化導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
李修生主編:《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7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李舜華:《禮樂與明前中期演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略》(長沙:商務印書館,1931年)。
周貽白:《中國戲劇小史》(上海:永祥印書館,1946年)。
孟森︰《明清史講義》(臺北︰中華書局,1981 年)。
金英淑:《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金寧芬:《南戲研究變遷》(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
侯百朋:《高則誠和《琵琶記》》(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俞為民、孫蓉蓉:《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
俞為民:《宋元南戲考論》(臺北︰臺灣商務,1994年)。
俞為民:《宋元南戲考續編》(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孫崇濤、徐宏圖:《戲曲優伶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年)。
孫崇濤:《南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孫崇濤:《風月錦囊考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孫崇濤:《戲曲十論》(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孫崇濤:《戲曲文獻學》(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徐學林:《徽州刻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高信成:《中國圖書發行史》(上海:復旦大學, 2005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上,(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卷一(臺北:木鐸,1992年)。
陳梧桐、彭勇:《明史十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傅謹:《戲曲美學》(臺北︰文津出版,1995 年)。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出版,臺大文學院發行,1998 年)。
項陽:《山西樂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黃仕忠:《琵琶記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黃書光:《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黃冕堂、劉鋒:《朱元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黃傳偉:《坊刻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楊寶春:《琵琶記的場上演變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年)。
溫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琵琶記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董每勘:《中國戲劇簡史》(台中:藍燈,1987年)。
解玉峰:《20世紀中國戲劇學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廖奔:《中國戲曲聲腔源流史》(臺北︰貫雅文化,1992年)。
趙山林:《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年)。
趙前:《明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趙洪恩、李寶席:《中國傳統文化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
齊森華、葉長海、陳 多 :《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1997年)。
樓宇烈:《中華文明史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潘美月:《圖書》(台北:幼獅,1986年)。
鄭師渠、陳梧桐:《中國文化通史》明代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年)。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 年)。
鄧慶平:《夜深千帳燈-明代兩性關係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 年)。
錢存訓、劉拓:《造紙及印刷》(臺北:台灣商務,1995年)。
繆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藍凡:《高則誠和《琵琶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羅寶樹:《中國古代圖書印刷史》(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Kai-Wing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 Cynthia J. Brokaw & Kai-wing Chow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三、學位論文
王書珮 :《明代戲曲理論的對峙與合流:以〈西廂記〉、〈拜月亭〉、〈琵琶記〉的高下之爭為線索》,(臺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張衛衛:《明清時期〈琵琶記〉傳播研究》(鄭州: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10年)。
劉南南︰《〈琵琶記〉批評史》(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8 年)。
四、期刊論文
丁淑梅︰〈明代樂戶禁弛與雅俗文化的互動〉,《河北學刊》2004 年第24卷第 4期。
毛小曼:〈20世紀《琵琶記》研究範式論〉,《上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王志峰:〈明清時期《琵琶記》的傳播〉,《文藝研究》2008年第8期。
王興亞︰〈明代的老年人政策〉,《南都學壇》1994 年第4 期。
王興亞︰〈明代養濟院研究〉,《鄭州大學歷史學報》1989 年第3期。
王璦玲:〈曲盡真情,由乎自然-論李贄《琵琶記》評點之哲學視野與批評意識〉,《中國文哲研究籍刊》2005年第27期。
王璦玲:〈為孝子、義夫、貞婦、淑女別開生面-論毛聲山《琵琶記》評點之倫理意識與批評視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6年第28期。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1年9月第19期。
朱鴻林︰〈二十世紀的明清鄉約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第二卷2004 年第 1 期。
吳雙︰〈明代戲曲的社會功能論〉,《中國文化研究》1994年第6期。
杜海軍:〈古代戲曲目錄與古代戲曲文學批評〉,《殷都學刊》1999年第4期。
杜海軍:〈論戲曲選集在戲曲史研究中的獨立價值〉,《藝術百家》2009年第4期。
杜海軍:〈論戲曲選集的戲曲批評與價值〉,《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10月第5期。
沈新林:〈中國古代小說、戲曲批評之比較研究〉,《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2期。
邱仲麟︰〈耆年冠帶-關於明代壽官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2000 年第26期。
邱美瓊、胡建次:〈明代戲曲評論對批評方法的運用〉,《海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胡建次:〈中國古代文學意象批評的承傳〉,《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徐子方︰〈家樂-明代戲曲特有的演出場所〉,《戲曲研究》2002年第2期第59輯。
袁逸:〈明後期我國私人刻書業資本主義因素的活躍與表現〉,《浙江學刊》1989年56期。
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2009 年第1期。
張中秋︰〈鄉約的諸屬性及其文化原理認識〉,《南京大學學報》2004 年第 5 期。
張萍:〈試論呂天成《曲品》對傳統戲曲批評觀念的突破〉,《寧波大學學報》,2006年11月第6期。
曹國慶︰〈王守仁的心學思想與他的鄉約模式〉,《社會科學戰線》1994 年第 6 期。
陳湘君:〈漫談戲曲中的黃門賦〉,《表演藝術》2009年5期。
程華平:〈試論中國古代戲曲的品評批評〉,《戲曲研究》,2009年第1期。
齊森華、譚帆:〈中國古代戲曲理論的邏輯演進〉,《社會科學戰線》1987第3期。
齊森華︰〈試論明代家樂的勃興及其對戲劇發展的作用〉,《社會科學戰線》2000 年第 1期。
劉正剛、喬玉紅︰〈貞女遺芳與明清廣東仕宦塑造的女性形象〉,《史學月刊》2010年第3期
劉海峰︰〈科舉:中國古代的高教自學考試〉,《高教自學考試》1998年第 1 期
賴力行:〈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術語的類型和特點〉,《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謝長法︰〈鄉約及其社會教化〉,《史學集刊》1996年第 3 期。
譚帆:〈中國古代曲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文藝研究》2000年第1期。
指導教授 孫玫(Mei Sun) 審核日期 2011-7-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