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201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3 、訪客IP:18.223.0.53
姓名 沈政威(Cheng-wei S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國史要義》與柳詒徵《春秋》經史學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and Yizheng Liu's Discussion of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相關論文
★ 《文心雕龍》的「作者」理論★ 《妙法蓮華經》「十如是」研究
★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研究★ 董鼎《書傳輯錄纂註》研究
★ 姚際恆<詩經通論>研究★ 劉寶楠《論語正義》研究
★ 孫覺《春秋經解》解經方法探究★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
★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 毛奇齡《四書改錯》研究
★ 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圓教思想研究★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研究
★ 莊子倫理學研究★ 中國古典詩論中的寫實概念--以現代詮釋為研究進路
★ 紀昀詩論研究★ 明代春秋學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柳詒徵(1880-1956)生前極負盛名,從遊者眾,歷任南京高師、東南大學、中央大學教授,亦曾獲部聘教授與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中國文化史》為民國以來文化史研究的先河;《國史要義》被譽為劉知幾《史通》、章學誠《文史通義》之後中國史學理論之著作。但民初時值五四運動、古史辨與「整理國故」盛行,又因近現代學術史家認為南北學風對峙的觀點,提及柳詒徵,往往僅作為論述《學衡》派與北方學界的抗衡,而少見對於柳詒徵學術思想體系的研究。據筆者所及,近年來有針對柳詒徵學術思想進行研究,但不外乎以文化思想、保守主義、信古為論述主題,鮮針對柳詒徵學術思想進行論述,其中因《國史要義》為柳詒徵晚年學術思想的定論,而較之其他著作來的有系統,故本文有鑑於此,乃以《國史要義》為主,旁及《中國文化史》,論述柳詒徵的學術思想。
本文藉由對柳詒徵家學、師友及柳氏與當時學人的論戰等研究,得出柳詒徵學術思想的基本觀點為「經世」,而經世的根本在經史學問,學者求於經史學問在於述聖人之道以經世務,本文特以「經史述道之學」表現柳氏學術思想中的特性。此影響到柳氏晚年定論之作《國史要義》的諸多觀點。而柳氏《國史要義》中對於清儒章學誠《文史通義》中的「史學經世」的理解與發展,涉及對《春秋》大義的不同理解,柳詒徵將「史學經世」溯源於傳注闡述《春秋》義法,而此種解釋影響了《國史要義》對於《春秋》的詮釋。舉如「《春秋》是史非經論」「《春秋》論治之學」、「三《傳》為史法」等觀點的成立,雖然柳詒徵視《春秋》為史,但其《春秋》學並非將《春秋》視為據事直書的歷史,而是將《春秋》視為孔子承繼上古史官掌政教實權的例證,論述《春秋》為史官掌政教實權以作為「佐相天子」的經世用途,因此論述柳氏《春秋》學觀點則更近似於經生論述《春秋》義法以作為政治藍圖的理想。此理想反映於柳氏「史術貫通經術,為儒術之正宗」的論式,形成打通《周官》與《春秋》的觀點,發展為論政治制度與政治思想合一的《春秋》經世義法。
透過以上對柳詒徵學術思想的論述,反映柳詒徵的《春秋》學理論,除了客觀地陳述《春秋》是史書,並藉由孔子承繼上古史官政教之學統合了《春秋》為孔子制法的精神。並呈現在柳氏以《國史要義》解釋《春秋》義法,並以作為提倡國權與民治。另外則將聖人微言大義的經世精神隱含在闡述中國文化的面向。而呈現經學視野下的史學研究的樣貌。就此,於民國時期(1919—1949)《春秋》學史自然有其意義。
摘要(英) Liu-Yizheng(柳詒徵)(1880-1956) was really famous and had a lot of follower. Among his writings o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中國文化史) and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國史要義)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s opposit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igh popularity,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48 amid the civil war betwee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has ye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 Simultaneously also because of the time background’’s relations, enabled at that time the scholar not to pay attention to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 and Liu-Yizheng’s important thoughts, specially the discussion which studies to “Spring and Autumn”(春秋). This namely for this article research mo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divides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discusses Liu-Yizheng the academic thought that from Liu Yizheng the family study, the teachers and friends, and he with at that time studied person’’s discussion, obtains Liu-Yizheng the academic thought the basic concept is ‘thoughts and practice on statecraft’(經世). By compares Liu of Chang Hsueh-Cheng’’s ‘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 in history’(史學經世), may know Liu’’s understanding involves to "Spring and Autumn "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For‘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 in history’Liu explanation to elaborate “Spring and Autumn for the commentary righteousness law”(春秋義法). Is precisely this kind of explanation has affected "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 " regarding "Spring and Autumn " annotation, such as ‘“Spring and Autumn” is the history ,not ching-hsüeh”(春秋是史非經) ‘ “Spring and Autumn” for the discuss politics knowledge ’(春秋論治之學)‘ “san chuan”is the historical methodology’(三傳為史學研究法).
The second part mainly aims at "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 " discusses Liu Yizheng ’’s discussion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is part henceforth the book subject structure and the essential meaning, show Liu’s 〝the official historian〞,〝the history book〞, “the history” relations. This mainly has three key points. First, showed that the history this teaches it in the official historian politics to study, this key in official historian system and political nature. Second, does not divide the ching-hsüeh(經學) after the history. Third, the history stems from“Spring and Autumn”, showed the history is study“Spring and Autumn”, further penetrates to think that K’ung-tzu(孔子)write“Spring and Autumn” inherits the antiquity official historian’’s view, inquired into Liu’s “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 in history’” actual content.Contains Liu Yizheng to discuss “Spring and Autumn”’’s thought background, to explain that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 method, as well as explain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regarding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and so on.
Although Liu thought that “Spring and Autumn” is a history, but it do not means the “Spring and Autumn” is real writing the history, but it will regard as inherits the antiquity official historian to hold the politics to teach the real power the evidence, elaborates "Spring and Autumn " holds the politics for the official historian to teach the real power “assists the T’ien-tzu”(佐相天子), therefore his point is approximate in explained that “Spring and Autumn’s righteousness law” by takes the political blueprint the ideal.This ideal reflected that 〝the history to communicate with ching-hsüeh for the orthodox school of Confucianist〞”(史術貫通經術,為儒術之正宗)and〝“Chou kuan” to communicate with“Spring and Autumn”〞.(打通《周官》與《春秋》)The viewpoint, develops to discuss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thinking unite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governs righteousness law.
By this article elaboration, showed that the discussion which studies to “Spring and Autumn”, displays in Liu explaine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righteousness law, and by takes the advocate country power and the democracy. Moreover governs the sage sublim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 the spiritual concealment to elaborate Chinese culture facing .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9-1949) "Spring and Autumn " study the history has its significance naturall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me.
關鍵字(中) ★ 打通周官與春秋
★ 中國文化史
★ 國史要義
★ 柳詒徵
★ 春秋學
★ 史術貫通經術
關鍵字(英) ★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 “Main Points of Chinese History”
★ Liu-Yizheng
論文目次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柳詒徵與《國史要義》……………………………………1
一、研究動機與主旨…………………………………………………1
二、近現代以來的柳詒徵研究………………………………………2
(一)南北學風的對比………………………………………………2
(二)近代史學的反思………………………………………………3
(三)《國史要義》的《春秋》學研究……………………………7
三、柳詒徵與《國史要義》之成書…………………………………8
第二節、本文取向與取材範圍之圈定………………………………13
一、本文取向與取材範圍……………………………………………13
二、本文章節安排……………………………………………………16
第二章、柳詒徵學行思想考辨………………………………………19
第一節、生平事蹟與學術師承………………………………………19
一、生平事蹟…………………………………………………………19
二、學術師承…………………………………………………………23
第二節、論學態度與治學宗旨………………………………………27
一、求真與致用:與疑古思潮的討論………………………………28
二、致力經史:重申儒家修身治平的經世思想……………………31
第三節、柳詒徵學術思想的發展與實踐……………………………36
一、「蓋傳注箋疏之外,薈萃經說莫富於史」……………………37
二、主編《國學圖書館總目》:六藝經傳為中國學術整體………41
三、《歷代史略》《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論六藝本史官之學………………………………………………………………………44
四、從柳詒徵論著中論經史學問……………………………………48
五、「致力經史」:柳詒徵經史學的形成與實踐…………………52
(一)柳詒徵「經史學」的形成……………………………………52
(二)經學視野的史學研究…………………………………………56
第三章、「六經皆史」與柳詒徵史學經世之辨……………………59
第一節、「六經皆史」與柳詒徵經史觀……………………………60
一、歷來重要經史觀點概述…………………………………………60
(一)《漢志》、《隋志》與四庫全書的經、史觀點……………60
(二)章學誠「六經皆史」說………………………………………63
二、清末民初的經史關係……………………………………………65
三、周予同〈論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的經史關係……………69
四、「六經皆史」作為柳詒徵經史觀點的基礎……………………72
第二節、《國史要義》對章學誠「史學經世」的理解與發展……75
一、《國史要義》與《文史通義》…………………………………75
二、兩家著述所重,皆在述道治世以救時弊………………………78
三、兩家「史學經世」皆本《春秋》學,但為修史、傳注兩面向………………………………………………………………………82
(一)撰述國史方志:章學誠繼《春秋》之志而發為修史義例…82
(二)闡述微言大義:柳詒徵述《春秋》之義而發為經世義法…89
(三)義例與義法……………………………………………………96
第三節、柳詒徵對於章學誠「原道」思想的理解與發展…………98
一、章學誠論道為其然而然,漸行漸著的道………………………98
二、柳詒徵論聖哲制作,古今共由之道……………………………100
三、「其然而然」與「知其所以然」………………………………103
第四章、《國史要義》的主題結構與要義…………………………107
第一節、論史官………………………………………………………107
第二節、論史書………………………………………………………115
一、史書與國史的意義………………………………………………116
二、史書與聖人政教義理……………………………………………120
(一)論史書為聖人道德教化的工具………………………………120
(二)論史書為史官政教典章的紀錄………………………………122
(三)論道德觀念出於史書…………………………………………124
三、史書體例與筆法…………………………………………………127
第三節、論史學………………………………………………………135
一、論史學為依循聖人義理推求人類的定律………………………136
(一)《易》論消息為觀風知變的關鍵……………………………137
(二)道德教化為聖人義理的實踐…………………………………139
二、論史術貫通經術的史學方法……………………………………147
(一)釋「史術貫通經術,為儒術之正宗」………………………148
(二)史法解釋經義…………………………………………………155
三、論柳詒徵對「史學」與「經學」的區別………………………159
第四節、小結:史官、史書與史學的關係…………………………163
第五章、《國史要義》與柳詒徵《春秋》學觀點…………………167
第一節、柳詒徵的《春秋》學脈絡…………………………………167
一、「《春秋》論治」的《春秋》學脈絡…………………………167
二、《國史要義》的《春秋》學脈絡………………………………172
(一)「素王」說與孔子的史法……………………………………173
(二)舊史與孔子所作《春秋》的差別……………………………174
(三)「屬辭比事」與書法義例……………………………………180
第二節、《國史要義》的《春秋》解經觀點………………………184
一、史學傳注《春秋》義法…………………………………………184
二、《春秋》三傳為史法……………………………………………189
第三節、《國史要義》的《春秋》經世義法………………………195
一、以《春秋》華夷之辨論國家主權………………………………195
二、以《春秋》君臣之義論民治精神………………………………205
(一)「《春秋》君臣之義」與民治精神…………………………205
(二)「『天子』為天下最高和平機構」說………………………208
第六章、柳詒徵《春秋》經史學的思想基礎………………………213
第一節、論《周官》與《春秋》的經世性質………………………213
一、《周官》為中國經制之學………………………………………213
二、《春秋》為孔子經世大法………………………………………220
第二節、柳詒徵「打通《周官》與《春秋》」的論述……………226
一、史由簡冊而來,故臨文必簡……………………………………226
二、《春秋》承繼《周官》五史之成法……………………………235
三、貫通《周官》、《春秋》兩經大義……………………………240
第三節、柳詒徵「打通《周官》與《春秋》」的意義……………245
第七章、結論:《國史要義》的學術史意義………………………253
第一節、柳詒徵的《春秋》學理論系統……………………………254
一、強調《春秋》承繼史官政教精神………………………………254
二、通《春秋》義法以經世…………………………………………257
三、闡述《春秋》義法的現實關懷…………………………………259
第二節、《國史要義》的學術史意義………………………………259
一、《國史要義》於民國時期(1919-1949)《春秋》學史的意義………………………………………………………………………259
(一)《國史要義》為解義《春秋》之作…………………………259
(二)微言大義寓於「中國文化」一詞……………………………261
二、《國史要義》於經學轉型的意義………………………………262
第三節、本文的延伸思考……………………………………………263
參考書目………………………………………………………………265
附錄:柳詒徵學術論著分類表………………………………………275
參考文獻 一、柳詒徵著作及研究之部
(一)柳詒徵著作類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科技文獻,2008年。
柳詒徵:《國史要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柳詒徵:《中國版本略說》,南京,南京中國科學社排印本,1931年。
柳詒徵:《國學圖書館小史》,南京,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排印本,1928年。
柳詒徵等續修:《京江柳氏宗譜》,南京:思成堂刻本,1948年。
學衡編輯委員會編:《學衡》,台北,景文書局影印本,1971年。
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編印:《盋山牘存》,南京: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1948年。
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編:《國學圖書館圖書總目(附補編)》,台北,廣文書局,
1970年。
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編:《國學圖書館現存書目》,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編:《國學圖書館館刊》,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1985年。
南京中國史學會編:《史學雜誌》,香港,明石文化影印本,2005年。
柳詒徵主編:《國風半月刊》,台北,文海影印本,1973年。
柳曾符、柳定生等編:《柳詒徵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
柳曾符、柳定生等編:《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
柳定生、柳曾符等編:《柳詒徵劬堂題跋》,台北:華正書局,1996年。
柳詒徵:《柳詒徵說文化》,上海:上海古籍,1999年。
喬衍琯編:《柳翼謀先生文錄》,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二)柳詒徵研究類
TZE-KI HON‘Cultural Identity and Local Self-Government’“MODERN CHINA”Volume30,Number4,2004。
卞孝萱、武黎嵩:〈從三部《京江柳氏宗譜》看國學大師柳詒徵〉,《淮陰師範學
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于 楠:《柳詒徵歷史、文化思想及其時代性格》,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7年。
王家範:〈柳詒徵《國史要義》探津〉,《學術月刊》,1988年4期。
王信凱:《柳詒徵研究—一個學術文化史個案分析》,宜蘭:佛光大學碩士論
文,2005年。
宋 晞:〈柳詒徵先生傳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五輯》,台
北:國史館,1988年。
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
胡楚生:〈柳翼謀《國史要義》中「春秋學」之成分及其特質〉,《興大人文學報》
第40期,2008年3月。
區志堅:〈以禮為中心的史觀—柳詒徵的史學觀點〉,收入《史學與史識:王爾敏
教授八秩嵩壽榮慶學術論文集》,台北:廣文書局印行,2009年。
:〈道德教化在現代史學的角色——以柳詒徵及其學生繆鳳林、鄭鶴聲的
傳承關系為例〉,《史學史研究》2010年第2期。
彭雷霆:《五四後遲來的批評—從《學衡》到《國風》時期的柳詒徵》,華中師
範大學碩士論文。
孫永如:《柳詒徵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康麗虹:〈論梁任公的新史學與柳翼謀的國史論〉,《幼獅學誌》第10卷第2
期,年。
陳燦龍:《柳詒徵史學思想述論》,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蔡長林:〈經學視野下的國史論述—讀柳詒徵《國史要義》〉,《變動時代的經學研
究第三次討論會論文》(未刊本),
蔡妙真:〈世變與經學—《國粹學報》、《國故月刊》及《學衡》裡的《左傳》論
述〉《變動時代的經學研究第三次討論會論文》(未刊本),
範紅霞:《柳詒徵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二、《春秋》類文獻與相關論述之部
(一)古籍資料之類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 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97年。
漢‧董仲舒,鍾肇鵬主編:《春秋繁露校釋》,河北:石家莊,2005年。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97年。
晉‧杜預注,唐‧楊士勛疏:《春秋左氏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97年。
晉‧杜 預:《春秋釋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書局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宋‧蕭 楚:《春秋辨疑》,《叢書集成初編》第3640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趙 汸:《春秋屬辭》,收清‧徐乾學輯,清‧納蘭成德編:《索引本通志堂經解》第26冊,台北:漢京文化影印本,1985年
元‧趙 汸:《春秋師說》,收清‧徐乾學輯,清‧納蘭成德編:《索引本通志堂經解》第26冊,台北:漢京文化影印本,1985年。
清‧庫勒納,李光地等奉敕撰:《日講春秋解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書局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書局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清‧惠士奇:《半農先生春秋說》,收於新文豐編:《叢書集成三編》第93冊,台北:新文豐,1996年。
清‧凌 曙:《公羊答問》,《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1995年。
清‧凌 曙:《春秋公羊禮疏》,《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1995年。
清‧劉逢祿:《春秋公羊何氏釋例》,《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1995年。
清‧柳興恩:《穀梁大義述》,《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1995年。
清‧王銘西:《春秋屬比考例》,南京: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影印本,1935年。
清‧鍾文烝:《春秋榖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皮錫瑞:《師伏堂春秋講義》,《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1995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春秋之部》,台北:商務印書館,1989年。
(二)近人著作之類(依四部排序)
丁亞傑:《清末民初公羊學硏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台北:萬卷樓,2002年。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台北:文史哲,1986年。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晁岳佩:《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春秋學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2009年。
段熙仲:《春秋公羊講疏》,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02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孫長祥:〈董仲舒哲學與公羊春秋〉,《哲學與文化》第卅卷第九期,2003年9月
陳 槃:《左氏春秋義例辨》,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93年。
戴君仁:《春秋義例》,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
戴君仁等著:《春秋三傳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張高評:〈黃澤論《春秋》書法〉,收入楊晉龍主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0年。
張素卿:《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台北:里仁,2007年。
鄭卜五:《清代中葉經今文家之公羊學述評》,高雄:復文,2005年。
三、論文相關主題文獻及其論著之部
(一)古籍文獻之類(民國以前)
(1)經部屬
漢‧伏勝,清‧皮錫瑞疏證:《尚書大傳疏證》,收錄《尚書類聚初集》(八),台北:新文豐,1984年.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97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註疏》,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註疏本,1982年。
宋‧王與之:《周禮訂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3冊,台北:商務,1983年。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宋‧鄭 樵:《六經奧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4冊,台北:商務,1983年。
清‧朱彝尊,張廣慶等人點校:《點校補正經義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清‧方 苞:《周禮集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1冊,台北:商務,1983年。
清‧江 藩:《經解入門》,台北:廣文,1977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印行,1990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續修四庫全書》第82、83、84冊,上海:古籍,1995年。
清‧孫詒讓:《周禮政要》,《四庫未收書輯刊》肆輯第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影印清光緒二十八年瑞安普通學堂刻本,2000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出版社,2005年。
(2)史部屬
漢‧司馬遷撰,日人瀧川龜太郎會注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漢‧班 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7年。
南朝‧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魏 徵:《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唐‧劉知幾,明‧浦起龍,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2008年。
唐‧杜 佑:《通典》,台北:新興書局影印本,1965年。
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第十一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晁公武:《郡齊讀書志》,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三‧春秋本旨》,上海:上海古籍,1987年。
明‧卜大有編:《明刻珍本史學要義》,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年。
清‧永瑢等編:《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1977年。
(3)子部屬
明‧顧炎武:《日知錄》,台南:平平出版社,1974年。
(4)集部屬
漢‧董仲舒撰,近人袁長江主編:《董仲舒集》,北京:學苑,2003年。
梁‧劉勰著,近人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宋‧石 介:《石徂徠集》,收於新文豐編:《叢書集成三編》第93冊,台北:新文豐,1996年。
宋‧蘇 洵:《嘉佑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1冊,台北:臺灣商務,
1983年。
宋‧陳 亮:《龍川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1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葉 適:《水心別集》,《葉適集》(二),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元‧趙 汸:《東山存稿》,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明‧何橋新:《椒邱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9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陳廷敬:《午亭文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6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焦 循:《雕菰集》,台北:鼎文書局印行,1977年。
清‧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第9冊,南京:江蘇古籍,1997年
清‧黃以周編:《南菁講舍文集》,收入趙所生等編:《中國歷代書院志》第11冊,南京:江蘇教育,1995年。
清‧朱一新:《無邪堂答問》,台北:廣文,1969年。
清‧蘇輿撰,楊菁點校:《翼教叢編》,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
清‧陳慶年:《橫山鄉人文稿》,收入林慶彰等編:《民國文集叢刊》,台中:文昕閣圖書,2008年。
清‧李叔孫:《筆彄偶述》,新文豐編:《叢書集成續編》第十三冊,台北:新文豐,1989年。
(二)近人著作之類
(1)專著屬
傳記年譜目
王代功:《湘綺府君年譜》,收陳祖武選:《晚清名儒年譜》第13冊,北京:北京
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卞孝萱、唐文權編:《民國人物碑傳集》,北京:團結出版社,1995年。
張啟煌:《朱九江先生年譜註》民國十九年刻本,收入陳祖武選:《晚清名儒年譜》第五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簡朝亮:《朱九江先生年譜》,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收入陳祖武選:《晚清名儒年譜》第五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經學及國學研究目
丁亞傑:《生活世界與經典解釋:方苞經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10年。
江 瑔:《新體經學講義》,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1輯第4本,
台中:文听閣圖書,2008年。
卞孝萱:《現代國學大師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論著選》,上海:上海人民,2010年。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
唐 晏:《兩漢三國學案》,台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
胡嘯天:《國故學討論集》,《民國叢書》第3編第37本,上海:上海書局,1997年。
章太炎等講:《國學研究會演講集》,台北:廣文書局印行,1980年。
晁岳佩:《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經史關係》,北京:國家圖書館,2009年。
程發軔:《六十年來之國學》,台北:正中書局,1972年。
彭 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蔡長林:《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10年。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書局,1983年。
:《經學大要》,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國學概要》,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
學術思想暨學術史目
王治心:《中國學術體系》,《民國叢書》第二編,第二本,上海:上海書局,1990年。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中國近代學術體制之創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朱敬武:《章學誠的歷史文化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麟: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余英時,程嫩生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呂思勉:《中國文化思想史九種》,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張爾田:《史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
胡楚生:《中國學術史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9年。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華正,1981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2002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康有為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2002年。
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92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九)》,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上海:東方書社,1941年。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1985年。
史學及目錄學目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台北:明文書局,1989年。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白壽彝主編:《中國史學史(第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汪國垣:《目錄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再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三冊)》,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
張文治:《書目治要》,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施之勉:《漢書集釋》,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高明士主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第一冊總論》,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年。
許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軸心期核心文化型態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1年。
喬治忠、姜勝利:《中國史學史研究述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蔡尚思:《中國歷史新研究法》,收錄於《民國叢書》第一編第73冊,上海:上
海書局,1989年。
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三聯,2001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中國歷代藝文總志:經部》,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4年。
葉長青:《漢書藝文志答問》,收入吳平等輯:《漢書研究文獻輯刊》第1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08年。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台北:東大,1995年。
:《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台北:麥田,2002年。
鄭鶴聲:《中國史部目錄學》,收入《民國叢書》第二集第51冊,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錢 穆:《秦漢史》,台北:東大書局,1985年。
:《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一冊,台北:蘭燈文化公司編輯部編,1987年。
(2)全集與文集屬
王國維:《觀堂集林》,謝維揚等編:《王國維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9年。
陳寅恪:《陳寅恪文集》,台北:里仁,1981年。
張爾田:《遯堪文集》,上海圖書館藏油印本,1950年。
張舜徽:《廣校讎略》,《張舜徽集》,武漢:華中師範出版社,2004年。
:《愛晚廬隨筆》,《張舜徽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初版社,2005年。
胡 適:《胡適文存》三集,收於季羨林主编:《胡適全集》(3),合肥:安徽教育,2003年。
章炳麟:《章氏遺書(上)、(下)》,台北:世界書局印行,1982年。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五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熊十力全集‧第六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1975年。
劉咸炘:《文史通義識語》,《推十書》甲輯第3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
2009年。
劉咸炘:《續校讎通義》,《推十書》丁輯第1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09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經術禮樂》,台北:新文豐,2003年。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史學》,台北:新文豐,2003年。
(3)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及學位論文屬
Brian Moloughney.‘Nation, Narrative and China's New History’,Roy Starrs“Asian Nationalism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余英時:〈章學誠文史校讎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
1分,1993年。
岑溢成:〈章太炎與清代今文經學〉,收入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編印:《近代中國文學與思想〈集刊〉壹號》,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
:〈梁啟超清代經學史觀析論〉,國立中央大學編:《第四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1998年。
張爾田:〈孱守齋日記〉,《史學年報》第2卷第5期,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本,1
969年。
喬衍琯:〈論經部的分類〉,《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7卷第1期,1994年6月。
楊晉龍、蕭開元整理:〈朱維錚教授談近代經學史研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通訊》第十卷,第二期,1999年。
錢 穆:〈經學與史學〉,收杜維運等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輯一》,台北:華世,1976年。
鄭吉雄:《經史與經世—清代浙東學者的學術思想》,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田浩(Hoyt Tillman)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指導教授 岑溢成 審核日期 2011-7-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