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30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0 、訪客IP:3.128.199.162
姓名 徐麗雯(Li-wen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隨園女弟子金逸及《瘦吟樓詩集》研究
相關論文
★ 汪端詠史詩研究★ 席佩蘭詩作及其性靈的表現
★ 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 陳子龍詞中的「春」意象探析
★ 元末隱逸詞研究★ 屈大均及其山水詩研究
★ 許學夷《詩源辯體》的詩學體系重構★ 杜文瀾及其《憩園詞話》研究
★ 清代常州派四部詞選評點唐宋詞研究★ 董士錫生平及其詞學研究
★ 書寫之後:反叛回憶的夢窗詞★ 清人選清詞研究
★ 《綠窗新話》的通俗化及其影響★ 女性詞清代批評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論文之研究對象金逸,為袁枚女弟子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在袁枚隨園女弟子群體的相關研究中,往往以金逸為例,但對金逸及其詩集特色缺乏全面性的研究。故本論文之研究期能透過對金逸《瘦吟樓詩集》的整理考訂,釐清金逸之生命經歷,她如何在時代、地域與家族的影響下,創作屬於自己的性靈詩篇,以及探究她與當時文人閨秀酬唱交遊的情形。另一方面深入探討金逸作品內容的情感思想與分析其作品之藝術特色,經由各章梳理分析金逸的生平樣貌,並得知她的作品內容與寫作特色,了解她在文學史上的定位。
摘要(英)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a character, Jin Yi, who w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female disciple of Yuan Mei’s. It was commonly found that Jin Yi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in the research of Yuan Mei’s garden female disciples;nevertheless, there is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study on both of Jin Yi and her poetry feature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her life experience, study how she created her own spiritual poe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ra, region as well as family, and explore her situation of singing and versifying with female literati at that time by arranging and examining “Shou Yin Lou Poetry ”.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deeply discusses about emotional thinking of her works and analyzes art features of them. We can not only know the content as well as the writing features of her works but also understand her position in literary histo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er life in each chapter.
關鍵字(中) ★ 清代才女
★ 瘦吟樓詩集
★ 隨園女弟子
★ 性靈
★ 金逸
關鍵字(英) ★ Shou Yin Lou Poetry
★ talented woman in Qing dynasty
★ spiritual
★ garden female disciple
★ Jin Yi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Summary…………………………………………………………………ii
致謝辭……………………………………………………………… iii
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3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步驟…………………………………10
第二章 金逸的時代、地域與性靈學風……………………………13
第一節 乾嘉風氣…………………………………………………13
第二節 江南地域特色……………………………………………20
第三節 清溪吟社與隨園女性群體的繁盛………………………25
第三章 金逸生平與交遊……………………………………………39
第一節 金逸的生平概述…………………………………………39
第二節 金逸的交遊………………………………………………46
第三節 金逸與袁枚的師生關係…………………………………63
第四章 《瘦吟樓詩集》中的內容探析……………………………75
第一節 夫妻生活…………………………………………………75
壹、互相扶持、安貧樂道…………………………………76
貳、鶼鰈情深、神魂相通…………………………………78
參、志同道合、論詩唱和…………………………………82
第二節 病中抒懷與佛道超脫……………………………………85
壹、病中抒懷………………………………………………86
貳、佛道超脫………………………………………………89
第三節 閨中生活…………………………………………………97
壹、生活型態與嗜好休閒…………………………………97
貳、詠花抒懷………………………………………………102
第五章 《瘦吟樓詩集》寫作特色與藝術風格…………………109
第一節 寫作特色………………………………………………109
壹、 數字運用…………………………………………………109
貳、 顏色呈現…………………………………………………112
參、 不避重字…………………………………………………113
肆、 鍛用動詞,尤喜用「扶」………………………………115
伍、 句式節奏多樣化…………………………………………118
陸、 喜用問句句型,詩意迴盪………………………………119
柒、 觸覺、聽覺摹寫突出……………………………………121
捌、 運用典故,不礙理解……………………………………123
玖、 物我間多關懷之情………………………………………125
第二節 藝術風格………………………………………………126
壹、情感細膩、溫婉雅致…………………………………127
貳、幽思悱惻、悽涼愁苦…………………………………129
參、其他……………………………………………………130
第六章 結論………………………………………………………135
參考書目………………………………………………………………139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金逸詩詞文本
清.金逸:《瘦吟樓詩集》,清嘉慶十六年刻本,《南開大學圖書館稀見清人別集叢刊》第十三冊,桂林市 : 廣西師範大學,2010年。
清.陳基:《味清堂詩》,清道光三十年味清堂刻苔岑集初刊本。
二、古籍原典 (依時代順序排列)
《論語》,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
《禮記》,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影印,1955年。
《管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朝宋.劉義慶,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南朝梁.顏之推原著,程小銘譯著:《顏氏家訓》,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唐‧杜荀鶴《松窗雜記》,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三十編》,臺北:新興書局,1979年。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合肥:黃山書社,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清同治藝苑捃華本,2008年。
宋‧王庭珪:《廬溪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邵博撰,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明.葉绍袁編,冀勤輯校:《午夢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王倩:《寄梅館詩鈔》一卷,清‧蔡殿齊輯:《國朝閨閣詩鈔》,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
清.任兆麟輯,張允滋選:《吳中女士詩鈔》,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清.沈善寶:《名媛詩話》,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鴻雪樓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0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清.沈德潛編:《清詩別裁集》三十二卷,香港:中華書局,1977年。
清.金兆豐:《清史大綱》,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清.徐乃昌輯:《小檀欒室匯刻閨秀詞》,清光緒二十四年南陵徐氏刊本,1898年。
清.徐世昌:《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編:《袁枚全集》,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年。
共八冊,包括:
第壹冊:《小倉山房詩集》
第貳冊:《小倉山房文集》、《小倉山房外集》
第參冊:《隨園詩話》
第肆冊:《子不語》、《續子不語》
第伍冊:《隨園隨筆》、《袁太史稿》、《小倉山房尺牘》、《牘外餘言》、《隨園食單》
第陸冊:《續同人集》、《隨園八十壽言》
第柒冊:《紅豆村人詩稿》、《南園詩選》、《碧腴齋詩存》、《湄君詩集》、《袁家三妹合稿》、《隨園女弟子詩選》
第捌冊:《詳注圈點詩學全書》、《怪異錄》、<附錄>(1.隨園先生年譜;2.袁枚傳記資料;3.袁枚評論資料;4.隨園軼事)
清.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續修四庫全書》第1712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清.郭麐:《靈芬館詩話》,《續修四庫全書》第1705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清.惲 珠:《國朝閨秀正始集》,清道光十一年(1831)紅香館刻本。
清.惲 珠:《國朝閨秀正始續集》,清道光十一年(1831)紅香館刻本。
清.蔡殿齊編:《國朝閨閣詩鈔》,《續修四庫全書》第1626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清.王蘊章撰 :《燃脂餘韵》, 收入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0年。
清.法式善撰:《梧門詩話》, 收入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0年。
清.施淑儀輯 :《清代閨閣詩人徵略》, 收入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0年。
清.紅梅閣詩人輯,清暉樓主續輯:《清代閨秀詩鈔》,上海:中華新教育社,1922年。
清.胡孝思輯:《本朝名媛詩鈔》,清乾隆卅一年(1765)凌雲閣刻本。
清.孫聯奎:《詩品臆說》,《司空圖詩品解說兩種》,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清.曹雪芹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出版社,1984年。
清.梁啟超著,張品興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清.梁章鉅撰 :《閩川閨秀詩話》, 收入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0年。
清.章學誠:《丙辰劄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郭琇、屈運隆纂:《康熙吳江縣志》,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清.陳芸: 《小黛軒論詩詩》,收入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0年。
清.無名氏撰:《閨墨萃珍》,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
清.鈕琇:《觚賸續編》,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
清.雷瑨、雷瑊輯:《閨秀詩話》, 收入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0年。
清錢泳:《履園詩話》,收錄於《清代筆記小說大觀》第4冊,據清代唯一刊本道光十八年述德堂本整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三、當代論著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北:學生出版社,1995年。
方濬編纂:《隨園先生年譜》,上海:大陸書局,1933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2001年。
毛春翔:《古書版本常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沈善寶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硏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立:《永恆的眷戀―悼祭文學的主題史硏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秀琴編:《歷代名媛文苑簡編》一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王秀琴編:《歷代名媛書簡》一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1年。
王延梯:《中國古代女作家集》,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 年。
王建生:《袁枚的文學批評》,桃園:聖環圖書出版,2000 年。
王建生:《隨園詩話中清代人物索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 年。
王英志:《性靈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 年。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 年。
王英志:《袁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
王英志:《袁枚暨性靈派詩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王萌:《禁錮的靈魂與掙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國女性創作主體意識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司仲敖:《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年。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宇文所安:《中國古典文學的往事再現》,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6年。
朱沛蓮:《江蘇省及六十四縣市志畧》,臺北縣:國史館,1987年。
朱彭壽:《清代人物大事紀年》,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朱賽虹、曹鳳祥、劉蘭肖:《中國出版通史》第六冊清代卷(上),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年。
江慶柏編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江蘇社會科學院《江蘇史綱》課題組著:《江蘇史綱》,江蘇:江蘇古籍出版,1993年。
吳仁安:《明清江南望族與社會經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臺北:學生出版社,1986年。
吳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吳縣志》,《中華方志叢書.江蘇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年。
宋致新:《長江流域的女性文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李栩鈺:《不離不棄鴛鴦夢:文學女性與女性文學》,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杜松柏:《袁枚》,台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
沈立東、葛汝桐主編:《歷代婦女詩詞鑒賞詞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2年。
冼玉清:《廣東女子藝文考》,長沙 :商務印書館,1941年 。
宗白華等:《中國園林藝術概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7年。
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徵略》,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
段繼紅:《清代閨閣文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文楷編著,張宏生等增訂:《歷代婦女著作考》(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年。
孫康宜 :《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馬清福:《文壇佳秀--婦女作家群》,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
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年。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宏生主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志哲主編:《道教文化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張長傳編:《江蘇省地誌》,台北:成文出版社,1936年。
張建:《明清文學批評》(增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11年。
張慧劍編著:《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曼素恩(Susan Mann):《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5年。
梁乙真:《中國婦女文學史綱》,上海:上海書店,1990 年。
梁乙真:《清代婦女文學史》,上海:中華書局,1927 年
梁廷燦、陶容、于士雄編:《歷代閨秀生卒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莊春榮:《詩學析論》,台北:三民書局,1977年。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年。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郭紹虞編:《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陳玉蘭:《清代嘉道時期江南寒士詩群與閨閣詩侶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年。
陳金陵:《清代乾嘉文人與文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陳啟佑:《花落又關情--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詠物》,台北:故鄉出版社,1981年。
楊鴻烈:《袁枚評傳》,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年。
歐秀明:《應用色彩學》,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鄧紅梅:《女性詞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鄧紅梅:《閨中吟----傳統女性的精神自畫像》,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鄭光儀:《中國歷代才女詩歌鑒賞辭典》,北京: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年。
蕭燕婉:《清代の女性詩人たち──袁枚の女弟子点描》,福岡:中國書店,2007年。
錢仲聯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清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10 月。
謝無量:《中國婦女文學史》,臺北:中華書局,1973 年。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 年。
簡有儀:《袁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
嚴明:《中國詩學與明清詩話》,臺北,文津,2003年。
嚴迪昌:《清詩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蘇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蘇州市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顧遠薌:《隨園詩說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年。
龔鵬程:《春夏秋冬--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季節》,台北:故鄉出版社,1982年。
四、期刊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孔壽山:〈論中國的題畫詩〉,《文藝理論與批評》,1994 年6 月,頁105-109。
王力堅:〈《名媛詩話》的自我指涉及其內文本建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8卷第1期,頁17-26。
王力堅:〈從《名媛詩話》看家庭對清代才媛的影響〉,《長江學術》,2006年3月,第3期,頁109-116。
王英志:〈大家之女與貧者之婦──隨園女弟子錢孟鈿與汪玉軫〉,《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4期。頁69-75。
王英志:〈是真名士自風流─—論袁枚對女性的關愛〉,《福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1年,頁70-72。
王英志:〈真摯之情與閒適之趣-性靈派詩內容意旨二題〉,《江蘇社會科學》,1997年,頁149-154。
王英志:〈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樓請業圖二跋考─兼訂正其兩次湖樓詩會時間的誤記〉,《中國典籍與文化》總第64期,2008年1月。頁72-78。
王英志:〈袁枚與吳門閨秀金逸─袁枚紀事之三〉,《文史知識》,1999年第1期,頁99-104。
王英志:〈隨園「閨中三大知己」略論──性靈派研究之一〉,《文學遺產》,1995 年,第4期,頁101-112。
王英志:〈隨園女弟子考述〉,《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4期,2000年,頁34-40。
王英志:〈隨園女弟子概論〉,《江海學刊》第6期,1995年,頁158-161。
王英志:〈關於隨園女弟子的成員、生成與創作〉,《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2年2月,頁18-25。
王細芝:〈明清江南商業經濟對閨秀文學的影響〉,《湖南商學院學報》,2007年8月,第14卷第4期,頁90-92。
王細芝:〈清代閨秀文學繁榮之緣由〉,《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2006年4月,頁78-82。
王細芝:〈清代閨秀詩人的集中分布及其成因〉,《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6年3月,頁26-28。
王萌:〈明清女性創作群體的地理分布與成因〉,《中州學刊》第6期,2005年11月,頁216-220。
王萌:〈明清時期女性筆下的姐妹情誼〉,《河南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頁119-122。
王麗斐:〈袁枚與婦女文學〉,《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991年12月,第13期,頁212-224。
王鐿容:〈從小眾到大眾:隨園的文化圖景〉,《中極學刊》第2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系,2002年12月,頁149-176。
司仲敖:〈袁枚其人與其思想〉,《法商學報》,1991 年6 月,頁305-321。
由亞萍:〈家庭背景對女性教育地位獲得的影響──清代女性密集型人才結構分析〉,《滁州學院學報》第13卷,第1期,2011年2月,頁34-36。
由亞萍:〈園林文化為清代女詩人詩歌創作的影響〉,《武夷學院學報》,2008年8月,第27卷第4期,頁42-45。
由亞萍:〈隨園女弟子詩歌的價值評判〉,《龍岩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7年2月,頁1-3。
由亞萍:〈隨園女弟子詩歌創作的社會文化影響〉,《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2008年6月,頁13-15。
石尚彬:〈論古典詩詞中典故的運用〉,《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6-10。
石旻:〈阻隔的一時雙璧──關於《隨園詩話》忽略清溪吟社的分析〉,《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板),2007年9月第5期,頁50-54。
石玲:〈袁枚研究的回顧與思考〉,《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七卷第2期,1999年,頁137-142。
石玲:〈袁枚與清中葉婦女詩歌創作〉,《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1997年,第3期,頁42-44。
石經綸:〈領解性靈──金逸《瘦吟樓詩草》評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板),第23卷第4期,2004年7月,頁77-80。
朱崇儀:〈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文史學報》,2000年6月,第30期,頁33-51。
江應龍:〈風流儒雅一奇才:袁枚與隨園〉,《國文天地》,1987年11月,第3卷第6期,頁54-59。
江應龍:〈袁枚的女弟子〉,《民主憲政》,1988年7月,第60卷第3期,頁18-22。
江應龍:〈猗歟彤管麗矣香奩──袁枚女弟子〉,《國文天地》,1988年3月,頁59-64。
江寶釵:〈《紅樓夢》詩社活動活動研究──性別文化與遊戲美學的呈現〉,《中正大學學術年刊》第一期,1997年11月。
衣若芬:〈題畫文學研究概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一期,2000 年3 月,頁215-252。
余淑瑛:〈袁枚其人及其性靈說〉,《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58 期,1998 年4月,頁105-123。
吳建華:〈明清蘇州、徽州進士數量和分布的比較〉,《江海學刊》2004年第3期,頁155-162。
宋生貴:〈題畫詩的文化底蘊與審美特質〉,《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 年第4期,65-68。
李伯重:〈簡論「江南地區」的界定〉,《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 年 第1期。
李祥林:〈性別反思中的古代中國「才女」現象〉,《職大學報》,2010年,第2期,頁15-18。
李祥林:〈隨園門下紅粉多——閒話袁枚及其婦女觀〉,《文史雜志》,2007年,第4期,頁26-29。
李劍波:〈試論袁枚性靈說的歷史意義〉,《中國韻文學刊》1995年第2期,1995年2月,頁55-61。
李德偉:〈論袁枚《隨園女弟子詩選》呈現之詩學觀及其在清代文學史上之意義〉,《東華漢學》,2009年12月,第10期,頁187-225。
杜 珣:〈中國婦女文學的成就、特點和意義〉,《焦作大學學報》(綜合版),1997年6月,第2期,頁3-15。
周吉本:〈「悲秋」的解讀—古典詩詞悲秋現象的一種透視〉,《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頁34-37。
周吉本:〈生命的悲歌,人生的感傷──論中國古典詩詞的生死主題〉,《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7月,頁198-204。
周淑芳:〈題畫詩:詩人對畫境的點醒與延伸〉,《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3年5月,頁102-104。
周雪根:〈清代吳江女學興盛及緣由辨析〉,《北方論叢》,2010年,第5期,頁19-22。
周雪根:〈豐才嗇遇福薄才現──簡論清代吳江女詩人汪玉軫的詩歌〉,《文學史話》,2009年,第6期,頁91-96。
施幸汝:〈隨園女弟子之形成背景研究──以袁枚為探討對象〉,《問學集》,2006年6月,第13期,頁91-102。
段繼紅、高劍華:〈清代才女結社拜師風氣及女性意識的覺醒〉,《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35-38。
段繼紅:〈清代吳地女學的興盛與吳文化〉,《蘇州大學學報》,2005年3月,頁94-98。
胡曉靖:〈詩歌:意境營造與色彩詞匯的妙用〉,《許昌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8年,頁78~81。
孫康宜:〈性別的困惑──從傳統讀者閱讀情詩的偏見說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編輯委員會,《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六期,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8年8月,頁109-118。
孫康宜:〈明清女詩人選集及採輯策略〉,《中外文學》第23卷,第2期,1994年7月,頁27-52。
孫康宜:〈明清詩媛與女子才德觀〉,《中外文學》第21卷,第11期,1993年4月,頁52-81。
徐 萍:〈紅妝也操觚──袁枚與女性文學〉,《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0卷第2期,頁22-25。
祝穎:〈中國古典文學中夢意象的文化蘊含解悟〉,《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頁72―73,2003。
馬珏玶:〈《國朝閨秀正始集》淺探〉,《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1月,第6期,頁119-124。
高 霞:〈中國古代題畫詩簡論〉,《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5 卷第4 期,2004年8 月,頁69-71。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頁21~50。
康正果:〈重新認識明清才女〉,《中外文學》第22卷第6期,頁121―131,1993。
張紹華、張友君:〈懷佳人兮不能忘──由袁枚吟詠女性詩作看其性靈思想的性別指向〉,《齊魯學刊》,2008年,第5期,頁122-124。
張簡坤明:〈隨園女弟與女弟子詩淺探〉,《靜宜人文學報》,1990年10月,第2期,頁73-87。
許周鵰:〈明清吳地婦女與通俗文學〉,《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板),1998年9月,頁50-54。
許周鵰:〈明清吳地社會對女子的期望與寬容〉,《社會科學》,1998 年第1期,頁61-64。
許周鵰:〈從婦女角度看明清時期吳地的開放風氣〉,《吳中學刊》,1996 年第3期,45-49。
許麗芳:〈女子弄文誠可罪—─試析女性書寫意識中之自覺與矛盾〉,《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年,頁219-239。
許麗芳:〈詩教典範之詮釋與維護──試析明清詩集序跋中對女性書合理化之論述〉,彰師大《國文學誌》第6 期,2002 年12 月,頁175-195。
許麗芳:〈聲音與權力:試析清代女詩人之題詠書史〉,彰化:《國文學誌》第7期,2003年12月。
郭延禮:〈明清女性文學的繁榮及其主要特徵〉,《文學遺產》,2002年,第6期。
郭蓁:〈清代女性詩人群的總體特徵──以清初至道咸詩壇為中心〉,《齊魯學刊》第5期,2008年2月,頁122-124。
郭蓁:〈清代女詩人的成長與家庭教育〉,《東岳論叢》第29卷第5期,2008年9月,頁28-31。
郭蓁:〈論清代女詩人生成的文化環境〉,《山東社會科學》第8期,2008年8月,頁61-64。
陳小英:〈夢的意象與女性主體建構〉,《集美大學學報》第12卷第3期,2009年7月,頁90-94。
陳玉蘭:〈論郭麐及其詩〉,《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板),1999年5月,第36卷第3期,頁25-30。
陳旻志:〈至情祇可酬知己──袁枚與隨園女詩人開啟的性靈詩觀〉,《鵝湖月刊》第28卷第1期,2003年,頁26-38。
陳盈妃:〈袁枚在女性墓志銘中所反映的思想〉,《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009年12月,第19期,頁255-280。
喬玉鈺:〈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消--明清才女的皈依佛道之風〉,《古典文學知識》,2006年第2期。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譯〉,《文學研究》,2001年6月。
楊家駱:〈中國古今著作名數之統計〉,《新中華》復刊第四卷第七期,1946年。
賈太誼、賈磊:〈林黛玉究竟身患何病?〉,《醫古文知識》,2004年 第2期,頁29。
鄒強:〈夢意象形式美學特徵硏究〉,《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30卷第2期,頁99-102。
劉振琪:〈論隨園女弟子的創作取向與袁枚之關係——以《隨園女弟子詩選》為分析對象〉,《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2009年11月,第98期,頁33-55。
劉深:〈郭麐新論〉,《中國韻文學刊》,2010年12月,第24卷第4期,頁33-39。
劉詠聰:〈「曲園不是隨園叟,莫誤金釵作贄人」袁枚與俞樾對女弟子態度之異同〉,《嶺南學報》第1期,1999 年10 月。
劉綺:〈江南山水與吳歌私情調〉,《現代語文》,2008年9月,頁153-154。
鄭開德、何玉才:〈古典詩詞鳥意象文化意蘊散論〉,《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16 卷第4 期,2001 年10 月,頁28-30。
蕭乃菲:〈古典詩詞中的舟船意象〉,《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1月,第16卷第1、2期,頁38-41。
蕭燕婉:〈閨秀詩人駱綺蘭小傳——清乾嘉期婦人的生活方式〉,《文與哲》,2005年6月,第6期,頁239-255。
戴慶鈺:〈明清蘇州名門才女群的崛起〉,《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1期,頁130-133。
戴麗珠:〈清代婦女題畫詩〉,台中:《靜宜人文學報》,1991年6月。
謝苗苗:〈從《隨園詩話》看袁枚的女性意識〉,《語文學刊》,2006年,第11期,頁63-65。
鍾慧玲:〈深閨星空——清代女作家記夢詩探論〉,《漢學研究》第27卷第1期,2009年3月,頁263-298。
鍾慧玲:〈閱讀女性‧女性閱讀——沈善寶《名媛詩話》的女性建構〉,《東海中文學報》,2008年7月,第20期,頁217-252。
魏愛蓮作/劉裘蒂譯:〈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1993年11月,第22卷第6期。
羅時進:〈在地域和家族視野中展開清代江南文學研究〉,《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9月,第27卷第3期,頁16-19。
嚴明:〈中國古代女性形象的道德傾向—─以明清才女創作為中心〉,《東華漢學》第2期,2004年5月,頁257-292。
鬱沅:〈釋《含蓄》與《豪放》——《二十四詩品》通解例釋之六〉,《湖北社會科學》,2011 年第4 期,頁121-123。
鬱沅:〈釋《高古》與《典雅》——《二十四詩品》通解例釋之三〉,《湖北社會科學》,2010 年第10期,頁121-123。
鬱沅:〈釋《穠纖》與《沉著》——《二十四詩品》通解例釋之二〉,《湖北社會科學》,2010 年第8期,頁129-131。
五、相關論文研究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于麗艷:《句曲女史駱綺蘭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王琇瑩:《席佩蘭詩作及其性靈的表現》,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王慧瑜:《明末清初江南才女身世背景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鐿容:《傳播、聲譽、性別:以袁枚隨園詩話為中心的文化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2 年。
由亞萍:《隨園女弟子及其創作探論》,福建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朴承圭:《性靈詩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忻凌辰:《從隨園詩話看乾隆時期的江南詩壇》,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志桓:《袁枚性靈詩說詮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周雪根:《清代吳江詩歌研究》,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林妤秦:《駱綺蘭及其作品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林容榆:《袁枚隨園詩話中的女性群像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施幸汝:《隨園女弟子研究--清代女詩人群體的初步探討》,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婁美華:《吳中十子與《吳中女士詩鈔》研究》,瀋陽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張簡坤明:《袁枚與性靈詩論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彭貴琳:《席佩蘭《長真閣集》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劉天祥:《乾嘉才媛王貞儀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劉姝:《席佩蘭的生平事蹟與詩歌創作》,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 年。
韓丹丹:《乾嘉吳中女性詩人研究》,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簡誌宏:《孫雲鳳及其《湘筠館遺槀》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蘇鴻彬:《汪端詠史詩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六、網路資源
哈佛燕京圖書館明清婦女著作網站: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chinese/index.htm
指導教授 卓清芬 審核日期 2012-7-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