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305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 、訪客IP:18.189.170.17
姓名 郭湞詠(kuo-cheng y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A Study on Faction Supervisors and Party Struggle during the mid and late Wanli Period)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晚明的輿論―李三才個案之研究 (1593-1623)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萬曆十年,張居正因病辭世,朝中被箝制多年的言路逐漸趨於鬆綁。而萬曆十四年恰為神宗由勤政轉於荒怠關鍵之年,此種政怠朝荒的政治風向,造就言官以黑馬之姿由政壇崛起,並掀起了一股抨擊朝局、圍剿閣臣的輿論清議,致使萬曆中後期言官聲勢隨國勢衰敗反趨日益茁壯。
閣部因制度畸態之發展,互持之局時有所見。而言官專司糾劾、拾遺之要職,為趨權附勢、明哲保身,因而變相淪為內閣與吏部爭鬥之工具。內閣為制壓部院,不惜仗權倚勢,籠絡言官,掌握朝中輿論走向;而部院為重振職權,也拉攏科道與內閣相互較勁。閣部於權力消長過程中漸次變相為派系傾軋之風,造成黨爭之亂源。
東林與非東林為萬曆朝兩大門戶主流,東林始於顧憲成削籍回鄉後授徒講學之書院,朝野清流士人多因理念相合而與之聲氣相投。反東林派系則以齊、楚、宣、崑、浙五黨為大。因政治理念之歧異、利益之糾葛,雙方各擁科道相挺,為其巧言舌辯,干預朝政,致使派系彼此互攻爭勝,黨派時常陷入派歧、分裂之混沌局勢。
東林與各黨常憑藉言官與邸報作為政爭之利器,以此藉事生端。舉凡李三才入閣案、韓敬科場弊案、荊熊分袒事件、京官考察等朝中政治風向,皆為派系角力、聚焦之重心。黨爭之發展造成士人因誣攀蔓引而受無端波及,更甚者為對遼東邊事之危害,故萬曆朝之亡國頹勢實與士大夫黨爭休戚相關。
摘要(英) In the tenth year of the Wanli period, Zhang Juzheng died of illness and this led to the lifting of the ban on free speech which was suppressed for many years. The 14th year of the Wanli period witnessed a gradual decline in governance under Shenzong’s reign. The corrupt governance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gave rise to the emergence of supervisors from the political arena, which created a dark horse and set off a wave of criticism against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public opinions toward officials. Thi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supervisors along with a gradual government decline in the mid and late Wanli period.
Due to the abnormal system development of the cabinet and departments, mutual control was often seen.Supervisors held important posts such as impeachment facilitators and members of the opposition. As they supported the rich and powerful, and considered their personal survival, they were mere instruments in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cabinet and the ministry’s personal affairs officials. In order to suppress and control the departments, the cabinet took advantage of its power to manipulate supervisors as a way of influencing opinions in the cour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partments tried to win over the supervisors so as to contend with the cabinet and regain power. The factional conflict between the cabinet and the departments gave rise to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power between the two sides, which then resulted in a party struggle.
The Donglin group and Non-Donglin group were the two mainstream parties during the Wanli period. The Donglin group originated from the academy where Gu Xiancheng gave lectures after being dismissed from the court; noble scholars with a similar philosophy likewise joined them. The Anti-Donglin group wa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ies: Qi, Chu, Xuan, Kun and Zhe. Because of conflicts in political ideas and interests, both groups convinced supervisors to debate and intervene in political affairs. As a result, different factions attacked and competed against each other, leading to a chaotic confrontation and division between different parties.
The Donglin group and other parties often considered supervisors and court summons as the best tools for political struggle; this resulted in various problems. Political events such as Sancai’s appointment in the cabinet, Han Jing’s imperial exam scandal, Jingxiong’s division of power and the court officials’ inspection were the focus of factional struggle and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struggle gave rise to the mistreatment of scholars and even the Liaodong border crisis. Therefore, the decline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anli period we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cholars’ party struggle.
關鍵字(中) ★ 派系
★ 言官
★ 明神宗
★ 黨爭
關鍵字(英) ★ Supervisor
★ Shenzong Emperor in the Ming Dynasty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緒論 1
壹、研究動機 1
貳、時間斷限與研究範圍 2
参、研究回顧 3
肆、史料與研究方法 9
伍、章節介紹 12
第一章 萬曆中後期之政局與言官功能的蛻變 14
第一節 萬曆中後期政治環境的轉變 14
第二節 閣部權力的消長 28
第三節 言官功能的遞嬗 38
第二章 言官派系之形成 52
第一節 政治理念與私利的歧異 52
第二節 權臣與言官之分派 65
第三節 派系與地域之關係 79
第三章 東林與非東林的政爭 91
第一節 東林與「五黨」 91
第二節 京察事件 107
第三節 黨爭之發展 124
結論 135
參考書目 14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文獻
一、史料
(一)官書典籍
申時行修、趙用賢纂,《明會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1655-1662,(台
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明太祖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宣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英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孝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憲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世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神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熹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
《明臣奏議》,收入《印景文淵閣四庫全書》445史部詔令奏議類20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張廷玉等,《明史》新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78)。
《萬曆起居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二)奏議
不記著人,《萬曆邸抄》(台北:古亭書屋,1968)。。
王家屏,《王文端公奏疏》(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山陰王氏家刊本)。
王錫爵,《王文肅公奏草》(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間 1573-1620太倉王氏家刊本)。
朱賡,《朱文懿公奏疏》(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刊本)。
沈一貫,《敬事草》,收入《四庫存目叢書》史部奏議類63,(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金日昇,《頌天臚筆》(臺北:臺灣學生,1986)。
吳亮,《萬曆疏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468-469,(上海:北京出版社,1995)。
孫丕揚,《孫太宰奏疏》,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摺卷》(北京:線裝書局,2004)。
孫旬,《皇明疏鈔》(台北:臺灣學生,1986)。
周永春,《絲綸錄》,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74,(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周起元,《周忠愍奏疏》,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30》史部紹令奏議類18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子龍等,《皇明經世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葉向高,《綸扉奏草》,收入《明季史料集珍》第2輯,(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
董其昌,《神廟留中奏疏彙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詔令奏議類470-47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趙志皋,《內閣奏題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47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三)文集
丁元薦,〈祭李司徒文〉,《尊拙堂文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71,(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于慎行,《穀城山館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291,(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于慎行,《穀城山館文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47,(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王陽明,《王文成公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5,集部別集類20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元翰,《王諫議全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伍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王元翰,《凝翠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147(台北:新文豐,1989)。
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收入沈雲龍編《明人文集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王錫爵,《王文肅公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7,(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王錫爵,《王文肅公牘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3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伍袁萃,《林居漫錄別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242,(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李邦華,《李忠肅先生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8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李廷機,《李文節集》,收入沈雲龍編《明人文集叢刊》28,(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50-153,(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吳亮,《止園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元年序刊本影印)。
吳道南,《吳文恪公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3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沈鯉,《亦玉堂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28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茅元儀,《石民四十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8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徐乾學,《憺園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清康熙刻冠山堂印本)。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台北:世界書局,2009)。
高攀龍,《高子未刻稿》,(微縮資料),(台北:國家圖書館藏,鈔本)。
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292,(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集74(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曹于汴,《仰節堂集》,收入王雲五編《四庫珍本》三集349 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馮琦,《宗伯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馮琦,《馮琢庵先生北海集》,收入沈雲龍編《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馮夢禎,《快雪堂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64,(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陳與郊,《陳奉常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60,(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陳懿典,《陳學士先生初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明萬曆四十四年秀水曹憲來校刊本)。
張居正,《張太岳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14,(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許聞造,《長孺先生集》,(微縮資料),(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天啟七年(1627) 海寧許氏家刊本)。
許國,《許文穆公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4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湯賓尹,《睡庵稿》,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湯兆京,《靈諼閣集》,收入《四庫存目補編》98,(濟南: 齊魯出版社,2001)。
湯顯祖,《玉茗堂全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81,(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黃汝良,《河干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所藏,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4年序刊本攝製)。
黃景昉,《甌安館詩集》,(微縮資料),(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刊本)。
黄尊素,《黃忠端公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清光緖十三年(1887)姚江黃炳屋刊本)。
溫純,《溫恭毅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12,(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葉春及,《石洞集》(臺北: 臺灣商務,1974)。
葉向高,《蒼霞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4,(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葉向高,《蒼霞續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5 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葉向高,《蒼霞餘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5 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葉向高,《蒼霞草詩卷》,(微縮資料),(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至崇禎間遞刊本)。
葉向高,《蘧編》,收入《明季史料集珍》第2輯,(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
楊漣,《楊忠烈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7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焦竑,《國朝獻徵錄》(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董其昌,《容臺文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71,(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鄒元標,《鄒子存真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影印本)。
趙南星,《趙忠毅公詩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8,(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趙南星,《趙忠毅公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8,(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劉宗周,《劉蕺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蔡獻臣,《清白堂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2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瞿式耜,《瞿忠宣公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7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熊廷弼,《熊襄愍公集》(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清同治三十年刊本)。
董應舉,《崇相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102(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鄭鄤,《峚陽草堂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6。
顧憲成,《顧端文公文集》,(微縮資料),(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間無錫顧氏家刊本)。
顧憲成,《涇皋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292,(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收入《四庫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14 (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顧樞,《顧端文公年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55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顧天峻,《顧太史集》,收入《清代禁燬書叢刊第一輯》(台北:偉文,1997)。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14-11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四)野史與筆記
于慎行,《穀山筆塵》﹙台北:學海出版社,1969﹚。
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
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臺北:臺灣商務,1974)。
方孔炤,《全邊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文秉,《先撥志始》,收入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雜類55(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文秉,《定陵註略》,收入《明季史料集珍》第2輯,(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6)。
李棪,《東林黨籍考》,收在《中國學術名著史學名著》第4集第6冊(台北:世界書局,1961)。
李清,《三垣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何出光、陳登雲等撰,《蘭臺法鑑錄》,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傳記1(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朱賡,《荼史》,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史地類第260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吳應箕,《東林本末》,收在《叢書集成續編》277,(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吳桂森,《息齋筆記》(北京:北京圖書館,明崇禎刻本)。
沈國元,《兩朝從信錄》,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28-3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谷應泰,《明史紀事始末》,收在《叢書集成新編》118,(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周念祖輯,《萬曆辛亥京察始末》,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3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查繼佐,《罪惟錄》,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86,(台北:明文書局,1991)。
計六奇,《明季北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徐紹徽,《東林點將錄》,收入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雜類55(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子部雜家類174。
夏允彝,《幸存錄》,收在沈雲龍編《明清史料彙編》2集第4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夏夑,《明通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6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張萱,《西園聞見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
張岱,《石匱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3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鼎,《東林列傳》,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6,(台北:明文書局,1991)。
陳建,《皇明通紀集要》,收入《禁毀書刊叢刊補編1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張大復,《崑山人物傳》,收入《續修四庫全書》541史部傳記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黃訓,《名臣經濟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黃光昇,《昭代典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編年類12(台南:莊嚴文化,1997)。
黃宗羲,《明儒學案》,收在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2,(台北:明文書局,1991)。
黃宗羲,《汰存錄》,收在《叢書集成續編》119,(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黃景昉,《國史唯疑》,(台北:正中書局,1969)。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傅恒,《通鑑輯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薛三才等;程開祜輯,《籌遼碩畫》,收入《清史資料》第一輯開國史料(台北:國風出版社,1968)。
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談遷,《棗林雜俎》,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子部雜家類113。
蔣平階,《東林始末》,收在《叢書集成新編》26,(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台北:中華書局,1966 )。
韓爌,《欽定逆案》,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雜史類55(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二、現代專書
山根幸夫主編;田人隆, 黃正建等譯,《中國史研究入門》(北京: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明史研究論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毛佩琦,《中國明代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毛佩琦,《新編中國明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春渝、杜婉言,《明代宦官與經濟史料初探》(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王春渝、杜婉言,《明代宦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
王興亞,《明代行政管理制度》(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包遵彭主編,《明史論叢:明代政治》(台北:學生書局,1979)。
王天有,《晚明東林黨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朱文杰,《東林黨史話》,(華東師範大學,1989)。
多洛肯,《明代浙江進士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冷東,《葉向高與明末政壇》,(汕頭大學,1996)。
李倓,《東林黨籍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李渡,《明代皇權政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李民實,《明代考選制度》(台北:考試院考選部,1984)。
李尚英,《明末東林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史念海主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
杜乃濟,《明代內閣制度》,(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9)。
杜婉言,《中國宦官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杜婉言,《失衡的天平:明代宦官與黨爭》(台北:萬卷樓出版,1999)。
吳天任,《正史導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吳緝華,《明代制度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71)。
沈明璋,《明代政治史》(編者自印,1967)。
周明初,《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台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出版,2001)。
孟森,《明代史》,(台北:台灣書店,1957)。
孟森,《明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
洪煥椿,《明清史偶存》,(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原瑞琴,《大明會典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馬楚堅,《明政由治入亂之關鍵》,收入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專刊》第五期(台北:大立出版社,1982)。
張顯清、林金樹等著,《明代政治史》 上、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張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張薇,《明代的監控體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92)。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張哲郎,《明代巡撫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崔來廷,《海國孤生:明代首輔葉向高與海洋社會》(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曹振鐘,《墮落時代》,(臺北:立緒文化,2002)。
高茂,《中國內閣制度的沿革》(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
高一涵,《中國內閣制度的沿革》(上海:商務出版社,1931)。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梁希哲、孟昭信,《明清政治制度述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
黃雲眉,《明史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79)。
曾繁康,《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3)。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台北:知書房,2003)。
楊樹藩,《明代中央政治制度》(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
歐陽琛、方志遠,《明清中央集權與地域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蔡明倫,《明代言官群體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鄭克晟,《明代政爭探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鄭克晟,《明清史探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鄭天梃,《明清史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樊樹志,《萬曆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
樊樹志,《張居正與萬曆皇帝》(北京:中華書局,2008)。
歐陽琛、方志遠,《明清中央集權與地域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齊覺生,《明代監察制度之權力分配及其運用》(編者自印,1964)。
衛建林,《明代宦官政治》(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
錢穆,《明代政治》(台北:學生書局,1968)。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錢茂偉,《明代史學編年考》(北京:中國文聯,2000)。
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
謝國楨,《晚明史籍考》(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1981)。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
謝國楨,《明清筆記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62)。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關文發、顏文廣,《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蘇同炳,《明史偶筆》(台北:台灣商務,1995)。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著,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譚天星,《明代內閣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96)
齊濤,《中國黨爭實錄》,(濟南:齊魯書社,2008)。
三、學位論文
王莉華,〈明代王錫爵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巨煥武,〈明代巡按監察御史〉(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70)。
李京圭,〈明代文人結社運動的研究--以復社為主〉(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9)。
李民實,〈明代文官之考選與任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邱雯惠,〈晚明的輿論---李三才個案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邱業超,〈明代遼東經略制度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
林麗明,〈張居正的政治改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林聖坤,〈方從哲與晚明政局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許國賢,〈明代文官俸祿制度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孫立輝,〈沈一貫與浙黨之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5)。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62)。
張治安,〈明代內閣制度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0)。
張承祥,〈晚明宦官馮保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論文,2006)。
張榮林,〈明代吏部文選清吏司職掌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
張藝曦,〈講學與政治:明代中晚期講學性質的轉變及其意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百興,〈顧憲成思想與講學〉,(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董立夫,〈明代進士研究:社會背景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1990)。
董立夫,〈明代官僚組織的組成及其運作〉(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博士論文,1999)。
潘富堅,〈明末黨爭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1984)。
蔡順周,〈明代科舉制度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蔡慶順,〈明代宦官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1992)。
鄭冠榮,〈從鄭貴妃到客氏:晚明政爭中的幾個宮闈女性〉,(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楊圓圓,〈東林運動與明士大夫政治的終結〉,(東北師範大學,2008)。
四、期刊論文
王止夌,〈東林黨與明朝國運〉,《醒獅》,14卷7期,1976年7月,頁18-20。
王善飛,〈明代江南鄉紳與政治運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卷6期,2000 年11月,頁99-102。
王克嬰,〈明末浙党領袖沈一貫簡論〉,《開南學報》,3期,1999年,頁52-57。
王為東、李鳳鳴,〈明代六科給事中制度試探〉,《洛陽大學學報》,19卷1期,2004年3月,頁78-82。
牛建強,〈明後期政爭之紛爭—兼論東林學派政爭之非直接介入〉,《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1995年,頁19-24。
朱傳譽,〈明代輿論研究〉,《報學》,4卷10期,1973年6月,頁75-91。
朱子彥,〈論明代內閣與黨爭〉,《歷史學研究》(社會科學版),1期,1996年,頁149-155。
冷東,〈葉向高與東林黨〉,《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期,1998 年,頁156-169。
李洵,〈東林黨的政治主張—16 世紀末到17 世紀初的政治鬥爭〉,《歷史教學》1期,1957 年,頁8-13。
李洵,〈明末東林黨的形成及其政治主張〉,《東北師範大學科學集刊》,3期,1957年,頁156-169。
李珩,〈論明代言官〉,《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4卷4期,2002年12月,頁69-73。
李倓,〈東林著述考〉,《廣州學報》,1卷1期,頁109-163。
李焯然,〈論東林黨爭與晚明政治〉,《明清史季刊》,1卷,1985年,頁63-76。
何平立,〈明代內閣與朋黨關係略論〉,《上海大學學報》,3卷4期,1986年,頁75-79。
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實學〉,《台大中文學報》,4期,1991年6月,頁37-51。
何孝榮,〈萬曆年間的國本之爭〉,《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97年,頁39-45。
何冠彪,〈清朝官方的「明亡於萬曆」說〉,《國立編譯館館刊》,28卷1期,1999年6月,頁255-272。
呂士朋,〈明代的黨爭〉,《歷史月刊》,70期,頁57。
步近智,〈東林學派與明清之際的實學思潮〉,《浙江學刊》,4期,1991年,頁73-79。
吳振漢,〈明代前期內閣與吏部主導人事權之變遷〉,《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22期,2000年,頁71-95。
林楓,〈萬曆礦監稅使原因再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期,2002 年,頁13-19。
林紹明,〈略論明代的內閣〉,《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1期,1982年,頁82-86。
林麗月,〈李三才與東林黨〉,《師大歷史學報》,9期,1981年5月,頁95-110。
林麗月,〈閣部衝突與萬曆朝的黨爭〉,《師大歷史學報》,10期,1982年6月,頁123-141。
林麗月,〈「擊內」抑或「調和」?--試論東林領袖的制宦策略〉,《師大歷史學報》14期,1986年6月,頁35-55。
林麗月,〈東林運動與晚明經濟〉,收入《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系),1987年12月,頁561-595。
周學軍,〈東林黨人的作為:政治與經濟的背離〉,《江漢論壇》,11 期,1988年,頁66-70。
周忠泉,〈李三才與東林黨新論〉,《史苑》,51 期,1990年12月,頁31-60。
胡凡,〈立儲之爭與明代政治〉,《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97年,頁93-98。
侯明,〈明末言官集團分化的原因〉,《社會科學輯刊》,4期,1991年,頁80-84。
馬楚堅,〈明政由治入亂之關鍵〉,《明史研究專刊》,5期,1982年12月,頁30-62。
唐翼明,〈清談與清議考辨〉,《東方雜誌》,復刊23卷4期,1989年10月,頁18-25。
南炳文,李小林,〈關於萬曆時期的礦監稅使〉,《社會科學輯刊》, 68期,1988年3月,頁95-101。
姜德成,〈明代內閣制淺議〉,《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卷4期,1998年,頁104-110。
商傳,〈從朋黨到黨社—明代黨爭之淺見〉,《學習與探索》,1期,2007年,頁222-227。
許大齡,〈試論明後期的東林黨人〉,收入《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頁126-157。
陳俊,〈明神宗派出礦稅監補正〉,《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1卷5期,1999年10月,頁32-34。
陳鳴鐘,〈萬曆年間東林黨的鬥爭〉,《新史學通訊》,6 期,1956年,頁14-16。
陳寶良,〈明人文集之學政史料及其價值〉,收入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明代文集與文人研究》,(台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頁339-357。
陳梧桐,〈明人文集的史學價值〉,《明代研究通訊》(台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0),3期,頁21-29。
張勇,〈再論萬曆朝黨爭的起源〉,《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卷5期,2000年,頁16-18。
張治安,〈明代六科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31 期,1975 年,頁31-62。
傅榮珂,〈晚明政風與學風之探微〉,《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0卷5期,1987年5月,頁35-44。
黃啟臣,〈萬曆年間礦業政策的論爭〉,《史學集刊》,3期,1988年,頁26-32;頁35。
喻蓉蓉,〈熊廷弼與東林-以南直隸提學御史任內杖殺諸生芮永縉事件為例〉,《全球化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頁205-250。
葉曄,〈晚明黨爭人物的地理分佈和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卷2期,20054月,頁87-94。
煥力,〈明代相權不予內閣〉,《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8卷5期,2003年,頁106-109。
雷飛龍,〈朋黨與政黨的比較觀〉,《思與言》,2卷6期,1965年3月,頁31-41。
雷飛龍,〈家世地域與漢唐宋明的黨爭〉,《政大學報》,14期,1966年12月,頁95-126。
楊三壽,〈萬曆礦稅大興被迫害官員補正〉,《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6卷2期,2000年6月,頁26-19。
楊三壽,〈萬曆礦稅大興起止時間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2卷5期,2000年9月,頁41-42。
楊三壽,〈萬曆礦稅大興對官員的殘害及其影響〉,《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3卷5期,2001年9月,頁46-49。
楊樹藩,〈明代的內閣〉,《國立政治大學報》,18期,1968年,頁315-338。
楊維波,〈明代閣權與部權之爭的歷史軌跡〉,《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9卷1期,2009年2月,頁69-72。
蔡瑞霞,〈論淮撫李三才〉,《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卷4期,1999年8月,頁28-32。
蔡明倫、李亞明,〈論明代言官維護皇權的政治功能-以嘉靖、隆慶、萬曆朝為中心〉,《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卷2期,頁113-117。
蔡明倫、夏莉芳,〈明中後期言官蛻變的原因〉,《貴州社會科學》,2期,2005年3月,頁144-146。
蔡明倫,〈明萬曆中後期言官對神宗的批判〉,《史學月刊》,4期,1996年,頁31-37。
蔡明倫、葉仁炎,〈明代言官群體特徵〉,《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6 期,2007 年6 月,頁69。
蔡明倫,〈從對立到合流明代言官群體與宦官的互動〉,《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 卷6 期,2008 年12 月,頁75-78。
蔡明倫,〈明代言官與黨爭———以封疆案為個案〉,《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8 卷5 期,2008 年5 月,頁80-83。
蔡明倫,〈嘉靖言官:戴着镣铐起舞〉,《北方論叢》,2 期,2006 年,頁88-91。
鄭澤森,〈試論東林黨人在晚明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江漢大學學報》,1期,1994年,頁95-102。
劉志琴,〈論東林黨的興亡〉,《中國史研究》,3期,1979 年,頁114-128。
劉長江,《略論明代科道官的風聞言事》,(黑龍江社會科學版),5 期,1999 年,頁58。
劉長江,〈明代科道官員參與廷議之得失〉,《川東學刊》(社會科學版),8卷1期,1998年,頁45~49。
劉晉華,〈明代內閣制度與黨爭〉,《社科縱橫》,18卷3期,2003年6月,頁68-69。
樊樹志,〈東林非黨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2001年,頁56-72。
謝貴安,〈《明實錄》修纂與明代政治鬥爭〉,《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1997年,頁108-113。
閰崇年,〈萬曆怠政六不做〉,《黨政干部文摘》,11期,2006年,頁37。
蕭一山,〈近代史書史料及其批評〉,《志林》,3期,(成都:東北大學,1942),頁702。
韓道誠,〈明神宗荒怠敗政紀要〉,《國立編譯館館刊》,2卷2期,1973年9月,頁126-156。
韓道誠,〈明萬曆間礦稅之禍述略〉,《國立編譯館館刊》,3卷1期,1974 年3月,頁215-235。
藍東興,〈明中後期朋黨特點及其形成原因〉,《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98年,頁37-40。
繞龍隼,〈葉向高與東林黨議〉,《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1995年,頁28-32。
Hucker, Charles O. 著,張永堂譯,〈明末的東林運動〉,收入《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76 年,頁163-211。
貳、外文著作
一、英文專書
Hucker, Charles O., The Censorial System of Ming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 1966.
二、英文論文
Atwell, William S.,“From Education to Poloitics: The Fu She”, in De Bary, Wm.
Theodore (ed.),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 333- 367.
De Bary, Wm. Theodore, “ Individualism and Humanitarianism in Late Ming
Thought”, in De Bary, Wm. Theodore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145- 248.
三、日文專書
小川尚,《明代地方監察制度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9)。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黨と復社》,收入《東洋史研究叢刊》之五十,(京
都:同朋舍,1996)。
山本隆義,《中國政治制度の研究:內閣制度の起源と發展》,收入《東洋史研究叢刊》之十八,(京都:同朋舍,1985)。
和田正廣,《明代官僚制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
四、日文論文
小野和子,〈東林黨考(一)--淮撫李三才をめぐつて〉,《東方學報》,52 冊,1980
年3月,頁563-594。
小野和子,〈東林黨考(二)--その形成過程をめぐつて〉,《東方學報》,55冊,1983年,頁259-323。
城井隆志,〈萬曆三十年代における沈一貫の政治と黨爭〉,《史淵》,122 輯, 1985年,頁95-135。
城井隆志,〈明末の一反東林派勢力についえて顧天埈おめつて〉,收入明代史研究會編,《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上),(東京:汲古書院, 1990),頁263-281。
參、工具書
大化書局編,《明代地方志傳記索引》(台北,大化書局,1986)。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明代政治制度史》全體研究生編,《明代政治制度史類目初稿》(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中國近八十年明史論著目錄》,(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四庫全書索引編纂小組,《四庫全書傳記資料索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0)。
田繼綜編,《八十九種明代傳記資料綜合引得》(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引得編纂處,1966)。
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周駿富,《明代傳記叢刊索引》(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徐泓,〈五十年來台灣的明史研究之回顧〉,《五十年來台灣的歷史學研究之回顧》(三)(台北:正中書局,1974),頁379~452。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5-1966)。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11-1-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