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305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18.119.107.161
姓名 蔡美卿(Mei-ching Tas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毛澤東與劉少奇的合作與衝突(1937-1968)
(Th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of Mao Zedong and Liu Shaoqi(1937-1968))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的合作長達30多年,兩人從相識到成為親密的戰友,再由親密的戰友到產生分歧以致於決裂,之間歷經了許多分分合合。在中共長征結束後,兩人有了進一步的接觸,毛因為劉長期在白區發展,及劉長於理論之分析而選中了劉為其合作的夥伴,兩人並聯手成功的對抗王明等留蘇的幹部。劉成為毛的最佳助手,七大毛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最高權力,而劉則坐上了中共第二把交椅,毛、劉的合作在七大開花結果。中共建政前後毛澤東與劉少奇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及相關問題的理解與實踐產生第一次的分歧,從而讓毛對劉產生不滿,甚至想要劉「挪挪位子」。因此,毛對外也刻意營造拉高岡、抑劉少奇的氣氛,因而讓高岡產生了取劉代之的想法與行動。最後劉則藉著認錯自我批評,藉以重新獲得毛的信賴,因而讓兩人再重新回到政治合作的軌道。但兩人關係已經轉變為毛尊劉卑,劉甚至是唯毛是從。所以接下來劉僅追著毛澤東,表現在支持反冒進,及支持毛發起導致中國大災難的「大躍進」,甚至是廬山會議上對於彭德懷的批判。也因為一路以來劉的「唯毛是從」,讓兩人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彌合。因此,劉少奇成為毛澤東之後順位第一的接班人。但「三面紅旗」給中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惡果,劉期望藉由採取大刀闊斧的措施來制止惡化的情勢、盡快走出谷底,因而讓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對重大問題的看法與毛澤東產生了公開的分歧。隨著分歧的加深,再加上劉少奇在領導四清運動時,讓毛澤東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所以毛為了維護自己最高的權利,就必須藉助於全國人民對毛澤東本人的「個人崇拜」,以清除劉少奇等人的勢力。最後,毛澤東就在文化大革命打垮了劉少奇。
摘要(英) Mao Zedong and Liu Shaoqi had been working together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They cooperated as well as clashed many times during this period. First, they became friends, then close comrades, and eventually enemies, due to their divergence on opinion. After the Long March, Mao became more familiar with Liu. Because Liu had been leading communist movements in the “white area” (the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 and was good at making theoretical analyses, Mao chose Liu as his partner. Through cooperation, they successfully defeated Wang Ming and other communist leaders who used to study in Russia. Liu thus became Mao’s right-hand man. In the Sev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o’s his supreme power was consolidated. His dream came true; Liu also become the number two man in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cooperation of Mao and Liu had finally born rich fruit. However,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munist rule, Mao and Liu encountered their first conflict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Since then, Mao had been dissatisfied with Liu, he even wanted Liu to “give place to other person”. In public, Mao tried to draw Gao Gang to his side and belittle Liu. Therefore, Gao started to take action to replace Liu. Later, by admitting his own mistakes and self-criticizing, Liu regained Mao’s trust. Liu and Mao restarted their political cooperation. However, since then, in their relationship, Liu became more inferior to Mao. Liu even became completely submissive to Mao. Afterwards, Liu did nothing but agreed with Mao on the Anti-rash advance policy, the Great Leap Forward, which led to a catastrophe in China, and even the criticism on Peng Dehuai in the Lushan Meeting. Due to Liu’s total obedience, his conflict with Mao was alleviated. As a result, Liu remained Mao’s designated successor. However, at that time, the Three Red Banners had brought about severe damages to China’s economy. Liu hoped to take bold and daring steps to prevent further deterioration and help the economy to recover from the bottom. Later, on the Seven thousand men’’s assembly, Liu and Mao had different views on some major issues. As time went by, their divergence widened. While Liu was leading the Four Cleanups Movement, Mao felt that his authority was threatened by Liu. Hence, in order to solidify his power, Mao resorted to his own personality cult to eliminate Liu’s power. Eventually, Mao beat Liu i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關鍵字(中) ★ 四清運動
★ 七千人大會
★ 毛澤東
★ 劉少奇
★ 高饒事件
關鍵字(英) ★ Mao Zedong
★ the Gao Gang and Rao Shushi Incident
★ the Seven Thousand Men's Assembly
★ the Four Cleanups Movement
★ Liu Shaoqi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1949年前毛澤東與劉少奇的關係………………………………… 13
第一節 毛澤東與劉少奇的初步合作………………………………………… 13
第二節 毛澤東與劉少奇的結盟……………………………………………… 18
第三節 國共內戰時期的毛澤東與劉少奇的關係…………………………… 30
第三章 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分歧的初現與彌合……………………………… 40
第一節 毛澤東與劉少奇在新民主主義方面的分歧………………………… 40
第二節「高饒事件中」的毛劉關係……………………………………………53
第三節 毛澤東與劉少奇分歧的彌合…………………………………………75
第四章 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分歧公開化的開始─七千人大會………………98
第一節 中共中央在大躍進後的調整…………………………………………99
第二節 出氣大會─七千人大會………………………………………………107
第三節 七千人大會上毛、劉的分歧…………………………………………127
第五章 毛澤東與劉少奇分歧公開化─四清運動與文化大革命…………… 143
第一節 重提階級鬥爭的四清運動……………………………………………143
第二節 四清運動的展開………………………………………………………160
第三節 毛澤東與劉少奇在四清運動之分歧…………………………………187
第四節 劉少奇與文化大革命…………………………………………………200
第六章 結論………………………………………………………………………236
徵引書目………………………………………………………………………… 246
參考文獻 史料
人民出版社資料室,《批判資料:中國赫魯曉夫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集(1923.8-1944.10)》。北京:人民出版社資料室,1967年。
人民出版社資料室,《批判資料:中國赫魯曉夫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集(1945.8-1957.12)》。北京:人民出版社資料室,1967年。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6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14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15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16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17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19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20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9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5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6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7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年譜(1898-1969)》,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898-1949)》,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楊勝群、問建琪主編,蔣永清副主編,《鄧小平年譜1904-1974 (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佳木主編,《陳雲年譜(1905-1995 )),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17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19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20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5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澤東,《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陳雲,《陳雲文選》,卷3。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鋼二司武漢大學總部、中南民院革委會宣傳部、武漢師院革委會宣傳部編,《毛澤東思想萬歲(1943-1949)》。武漢:出版者不詳,1968年。
專書
于光遠著述、韓鋼詮注,《「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歷史命運―讀史筆記》。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王力,《王力反思錄》,下冊。香港:北星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王年一,《大動亂的年代》。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光美、劉源等著,《歷史應該由人民書寫:你所不知道的劉少奇》。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99年。
王若水,《智慧的痛苦》。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5月版。
王首道,《王首道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文聿,《中國「左」禍》。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新華通訊社編輯,《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10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編,《文化大革命研究資料》,上、冊。北京:國防大學,1988 年10 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黨的文獻》編輯部編,《中共黨史重大事件述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章學新主編,《任弼時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編,《話說毛澤東—知情者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傳》,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巴彥泰,《毛澤東與康生:鬥爭哲學大師與整人專家》。香港:明鏡出版社,2000 年7 月。
朱永紅主編,《五十年國事紀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朱成甲編,《中共黨史研究論文選》,下冊。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司馬璐,《中共歷史的見證─司馬璐回憶錄》。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年4月。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憶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托瑪斯・凱平(Thomas Kampen)著,遠暉譯,《毛澤東、周恩來與中共領導權的變遷(1931-1945)》。香港:時代潮流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宋永毅主編,《 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和集體記憶》。香港:田園書屋,2007年3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杜維運發行,2008年。
克萊爾‧霍林沃思著,高湘澤、尹趙、劉辰誕譯,《毛澤東與他的分歧者》。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年10月。
李湘文編著,《毛澤東家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
李新,《回望流年:李新回憶陸續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銳,《「大躍進」親歷記》。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3月。
李劍主編,《關鍵會議親歷實錄》,上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8年3月版。
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沈志華、楊存堂分卷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27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吳法憲,《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年11月。
房維中、金沖及主編,《李富春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12月。
林克、徐濤、吳旭君,《歷史的真實─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證言》。香港:利文出版社。
林蘊暉,《國史剳記:事件篇》。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
林蘊暉,《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二卷:向社會主義過渡─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轉型(1953-1955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9 年。
林蘊暉、范守信、張弓著,《凱歌行進的時期》。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1898-1949)》,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金沖及主編、黃錚副主編,《劉少奇傳(1898-1969)》,上、下冊。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金鳳,《金鳳自述─命運》。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周承恩、鄭謙主編,《毛澤東的思想與理論(1956-1976)》。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
洛厄爾‧迪特默 (Lowell Dittmer) 著,蕭耀先等譯,《劉少奇》。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胡甫臣,《毛澤東怎樣操弄政治運動》。香港:新東方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繩,《中國共產革命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8月。
馬佩璞、馬秦泉,《國防部長浮沉記》。北京:崑崙出版社,1989年8月。
馬齊彬、陳文斌、林蘊暉、叢進、王年一、張天榮、卜偉華,《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
姜華宣、張蔚萍、簫牲主編,《中國共產黨會議概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1年5月。
徐景賢,《十年一夢─前上海市委書記徐景賢文革回憶錄》。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l月。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紐約:明鏡出版社,2003年。
高化民,《農業合作化運動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
唐德剛,《毛澤東專政始末》。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1月。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心編,《中國當代史研究(第一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約翰,拜倫(John Byron )、羅伯特• 帕克(Robert Pack ) ,《龍爪:毛澤東肯後的邪惡天才康生》。台北:時報文化,1998 年5 月。
菲力普‧肖特(Philip Short)著,仝小秋,楊小蘭,張愛如譯,《毛澤東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年3月。
逄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逄先知,《回顧毛澤東關於防止和平演變的論述》。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
郭德宏、林曉波著,《四清運動實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郭德宏、王海光、韓鋼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卷一)― 開國創業(1949-1956)》。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年。
陳丕顯,《陳丕顯回憶錄:在「一月風暴」的中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冊。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陳伯達著、陳曉農編註,《陳伯達遺稿─獄中自述及其他》。香港:天地圖書,2000年。
陳明顯,《晚年毛澤東(1953-1976)》。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曉農,《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香港:陽光環球出版社,2005年6月。
陳野蘋、韓勁草,《安子文傳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馮來剛、魯彤著,《劉少奇在建國後的20年》。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
馮治軍,《劉少奇與毛澤東》。香港:皇福圖書,1998年。
張化、蘇采菁編,《回首文革》。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
張予一主編,《中國共產黨大事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張明遠,《我的回憶》。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
張秀山,《我的八十五年─從西北到東北》。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
張素華,《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年。
曾志,《一個革命的倖存者─曾志回憶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程中原,《張聞天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
智效民,《劉少奇與晉綏土改》。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陶魯茄,《毛主席教我們當省委書記》。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
董邊、鐔德山、曾自編,《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12月。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葉永烈,《末代女皇江青前半生:暴起》。台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6月。
葉揚兵,《中國農業合作化運動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
黃克誠,《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黃達之編著,《彭德懷評傳》。香港:波文書局,1980年7月。
黃崢,《劉少奇冤案始末》。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黃崢,《劉少奇的最後歲月(1966-1969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黃錚執筆,《王光美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楊克林編,《文化大革命博物館》,上冊。香港:東方出版社,1995年4月。
楊尚昆,《懷念少奇同志》。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8月版。
楊尚昆,《楊尚昆日記》,下冊。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9月版。
楊尚昆,《追憶領袖戰友同志》。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楊尚昆,《楊尚昆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赫魯曉夫,《最後的遺言:赫魯雪夫回憶錄續集》。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年。
熊向暉,《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年。
熊華源、鄒愛國,《中共七十年風雲錄(下篇):當代祕史》。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4年2月。
趙家梁、張曉霽,《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崗在北京》。香港:大風出版社,2008年。
廖蓋隆,《黨史探索:歷史經驗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年。
廖蓋隆,《新中國編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
廖蓋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年。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1954-1971)》。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月。
鄧力群,《向陳雲同志學習做經濟工作》。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年3月。
《緬懷劉少奇》編寫組編,《緬懷劉少奇》。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劉振德,《我為少奇當秘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8月。
劉源,《劉少奇與新中國》。香港:大風出版社,2006年5月。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6月版。
蕭東連等箸,《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下冊。北京:紅旗出版社,2000年。
聶元梓,《文革「五大領袖」─ 聶元梓回憶錄》。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
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蘇維民,《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歷史問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
譚德山主編,《中國大審判:公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十名主犯》。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羅平漢,《土地改革運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羅正楷主編,《中國共產黨大典》。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6月。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著,《毛澤東最後的革命》。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9年6月。
嚴家其、高皋,《「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下冊。香港:潮流出版社,1989年。
權延赤,《陶鑄在文化大革命中》。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論文
崔雲娜,〈毛澤東與劉少奇決裂的起點〉,呼倫貝爾:內蒙古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志杰,〈毛澤東與劉少奇關係研究1949-195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穗華,〈毛澤東與劉少奇的權力鬥爭〉,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茂吉,〈五0年代至八0年代由中共內部派系鬥爭探討其軍事路線之演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6月。
劉法坤,〈建國後毛澤東與劉少奇的關係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演變〉,開封:河南大學中共黨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期刊
王永華,〈四清運動的發動─以黨內關於社會主義建設若干問題的分歧為視角〉,《江西:廊坊師範學院學報》,期2(2010年4月),頁48。
王海光,〈劉少奇與四清運動〉,《黨的文獻》,期5(1999年),頁54-55 。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 ( 1953 年6 月15 日),《黨的文獻》,期4(北京,2003 年7月) ,頁20。
史唯,〈冒進,反冒進,反反冒進〉,《黨的文獻》,期2(1990年),頁7。
印紅標,〈曹軼歐與「第一張大字報」關係再考訂〉,《文史精華》,期l ( 2004 年),頁62。
辛子陵,〈農業集體化理論是怎樣失足的?) ,《炎黃春秋》,期10(2007年10月),頁13。
何立波,〈「新稅制風波」與「五口通商」經濟管理體制的確立〉,《黨史博覽》,期10(2009年10月),頁330。
何雲峰,〈七千人大會與領袖接班人問題〉,《史學月刊》,頁81。
李東朗,〈毛澤東「最後決定權」問題評析〉,《中共黨史研究》,期2(2007年3月),頁77。
李家驥口述,楊慶旺整理,〈我所知道的陳伯達〉,《百年潮》,期12(2009年12月),頁36。
林克,〈回憶毛澤東對杜勒斯和平演變言論的評論〉,載《黨的文獻》,期6(1990年),頁44-45。
范守信、許廣亮,〈對劉少奇「鞏因新民主主義制度」的考證與分析》,《中共中央黨校學報》,期4(1998年8月),頁43。
吳冷西〈田家英共事的日子〉,《黨的文獻》,期5(1996年),81。
高華,〈1964-1965年毛澤東與劉少奇爭執〉,《二十一世紀》,期46(1998年)頁18-19。
高華,〈大饑荒與四清運動的起源〉,《二十一世紀》,期60(2000年8月),頁56-57。
高華,〈在貴州「四清運動」的背後〉,《二十一世紀》,期93(2006年2月),頁75-89。
孫保定,〈“大躍進”期間的河南農村人民公社〉,《黨的文獻》,期4(1995年),頁50。
孫鋼;孫東升,〈“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提出和貫徹〉,《黨的文獻》,期6(1990年),頁17。
曹應旺,〈 第一屆全國人大前的「經濟內閣」〉,《黨的文獻》,期5(2009年9月),頁99。
張弓,〈黨的八屆十中全會評述〉,《黨史研究》,期2(1984年),頁25。
張承先,〈「文革」初期的北大工作組〉,《百年潮》,期5(1998年),頁26-27。
張承先,〈「文革」初期的北大工作組》,《百年潮》,頁33。
張培森整理,〈楊尚昆1986年談張聞天與毛澤東〉,《炎黃春秋》,期3(2009年3月),頁35。
張素華,〈七千人大會報告的討論修改情形〉,《黨的文獻》,期6(1999年),頁66。
張素華,〈60年代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當代中國史研究》,期1(2001),頁5。
董一冰,〈建國初毛澤東劉少奇分歧原因考析〉,《黨史研究與教學》,期4(2006年8月) ,頁48。
曾康、周志強,〈建國初期中共黨內關於農業發展道路的爭論〉,《黨的文獻》,期1(2003年1月),頁74。
陳清茹,〈會理會議再認識〉,《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4(2008年1月),頁173。
陳普,〈七千人大會啟示談〉,《黨的文獻》,期2(2007年),頁82。
陳紹疇,〈黨的白區工作會議述略〉,《文獻和研究》,(1987年匯編本),頁298。
賈蘭勛,〈貼身侍衛憶劉少奇蒙難─寫在劉少奇離開我們三十周年的日子裡〉,《百年潮》,期1(2000年),頁18。
楊尚昆,〈回憶高饒事件〉,《黨的文獻》,期1(2001年),頁14-19。
楊青,〈劉少奇與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中共黨史資料》,第68輯(1998年12月),頁113。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7(1999年3月),頁 137。
楊奎松,〈中共土改政策變動的歷史考察(1946-1948):有關中共土改史的一個爭論問題〉,《東方學報》,期81(2007年9月),頁233。
齊茂吉,〈毛澤東整肅林彪事件新探〉,《兩岸發展史研究》,期5(2008年6月),頁224。
劉慶旻,〈試論毛澤東在四清運動中的思想轉變〉,《史學月刊》,期6(1999年),頁35。
鍾延麟,〈劉少奇與鄧小平關係之研究(1952-1966)〉,《政大歷史學報》,期34(2003年11月),頁114-162。
羅冰,〈毛澤東發動社教運動檔案解密〉,《爭鳴》,(2006年2月號),頁30。
光碟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出版,2006年)。
報紙
《人民日報》,1950 年10月9 日,版2。
《人民日報》,1952年12月31日,版2。
《人民日報》,1956年1月1日,版1。
《人民日報》,1957年11月13日,版1。
《人民日報》,1962年1月27日,版1。
《人民日報》,1979年12月27日,版2。
《經濟日報》,1988年11月29日,版1。
網站
王海光,〈政爭與權爭─「高饒事件」起因再解讀〉,《中國選舉與治理》,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6204,(檢索日期:2011年6月11日)。
英文專著
David Bachman, Bureaucracy, Economy, and Leadership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93-95.
Frederick C. Teiwes, Politics at Mao’s Court: Gao Gang and Party Factionalism in the Early 1950s(New York: M. E. Sharp,1990),p. 20.59.111.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p.640。
指導教授 齊茂吉 審核日期 2011-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