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0 、訪客IP:13.59.45.228
姓名 張益和(Yi-ho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終戰前楊梅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The study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angmei region before Pacific War)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終戰前楊梅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
本文以南桃園楊梅行政區為單一地區的概念出發,時間則從清代到日治時期為研究主軸,探討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化。從地理景觀與環境、拓墾歷史沿革、經濟變遷與社會發展等四大面向,來分析此地區人群活動的情況。
在地理景觀與環境方面,楊梅地區地形上的特色是:四周的台地包圍著中間的楊梅地塹;社子溪為本區的主要河川,流經西北方的新屋鄉後,注入台灣海峽。氣候特色則是屬於:夏季高溫、時有颱風侵襲,冬季溼冷有雨的典型北台灣季風氣候。
在拓墾歷史沿革方面,清朝統治台灣212年,不過漢人正式拓墾楊梅地區則晚至乾隆五十年(1785)。清時期的生活型態著重在土地拓墾的進程、拓墾區域的劃分。日治時期,日人採取地方行政管理與科學調查方式將區域內前清時期的土地與人口加以整併及調查。
在經濟變遷方面,客家籍移民大量進入楊梅地區開墾,先民憑藉從原鄉帶來的水利工程與稻米、茶樹耕作等技術。水利設施改變了區域土地生產力,經濟得以發展。日治時期,日人採取殖民地型經濟的經營方式,引進近代科學技術與管理方法,使得各項農作物產量大增。
在社會發展方面,中國原鄉帶來的宗教信仰,例如:三官大帝、媽祖、土地伯公以及後來發展而成的客家地區義民爺信仰。各個區域拓墾持續進行時,奉祀各種神明的寺廟伴隨著建立。本章著重於分析與探討:各寺廟祭祀圈的形成與範圍、土地開墾與寺廟建立、地方領導家族與寺廟的淵源等三種社會現象相互間的關係。日治後期區域內寺廟與民間信仰皆因「皇民化運動」、「寺廟整理」這兩政策的衝擊而遭受破壞,一切都必須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得以恢復原有規模。
關鍵詞:楊梅地區、社子溪、三官大帝、媽祖、土地伯公、寺廟整理
摘要(英) The study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angmei region before Pacific War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of Yangmei. The terrain character of Yangmei region is mesas in the outskirts of a graben(Yangmei basin). The creeks diverted from the mesas after the confluence in the Hsueimei Village is known as Shetzu Creek. Shetzu Creek, the major river in the region, flows from the northwest, through Hsinwu Town, and into the Taiwan Strait. The region belongs to a typical monsoon climate zone in northern Taiwan, i.e. it has high temperatures and typhoons in summer, wet and rainy in winter.
Regarding humanities and cultures, the Qing Dynasty rules Taiwan for 212 years. However, Han Chinese only appeared as the first farming settlers of the region officially in the year of the Emperor Qianlong(1785). Starting from the year, a large number of Hakka Han Chinese immigrants entered and cultivated Yangmei. With water irrigation system and farming techniques from their hometowns, they gradually developed Yangmei agricultural lifestyle in Qing Dynasty emphasized on (1) the evolution of Han Chinese cultivation, (2) the zoning of farming lands and (3)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how the productivity of farming lands improved, and resulted in socio-economic growth of Yangmei.
The folk beliefs brought from their hometowns in China, such as the tales of Great Emperor of Three Universes, Mazu, Local Earth God and the later evolved Hakka Yimim belief, were the spiritual sustenance of the region in Qing Dynasty. Along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small areas were the rise of folk belief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illage temples.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ormation and the scope of the temple ritual circle in Yangmei region, the regional situation of farming land cultivation the village temples and the families of local leaders.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tim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ok a different ruling style from the Qing Dynasty. Taiwan became a colony of Imperial Japan. The economic patterns were changing, and Yangmei was no exception. Japanese introduced modern science, techniques and water irrigation facilities. Hence, variou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 greatly increased. However, followed by Japan’s aggressive foreign policies and the break-out of Pacific War, the temples and beliefs in Yangmei region were impacted because the activities of Japanization intensified and the associated “Temple Consolidation”. The local traditional beliefs and temples were destroyed and were only restored after the end of the war.
Keywords: Yangmei region, Shetzu River, The Great Emperor of Three Universes, Yimim belief, Temple Consolidation
關鍵字(中) ★ 寺廟整理
★ 楊梅地區
★ 土地伯公
★ 媽祖
★ 三官大帝
★ 社子溪關鍵字(英) ★ Shetzu River
★ Yangmei region
★ Temple Consolidation
★ Yimim belief
★ The Great Emperor of Three Universes論文目次 目錄
緒論 1
第一章 地理景觀與環境 14
第一節 地理景觀 15
第二節 人文環境 24
第二章 歷史沿革背景 39
第一節 清朝的拓墾 39
第二節 日本帝國統治時期 60
第三章 經濟變遷 69
第一節 傳統農業的水利設施 69
第二節 農業發展 89
第三節 經濟發展 107
第四章 社會發展 119
第一節 寺廟 119
第二節 祭祀活動 139
第三節 地區的領導家族 147
結論 180
參考文獻 18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一) 檔案、統計書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年。
丸井圭治郎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台北:捷幼出版社,日本大正八年(1919) 版,1993年。
桃園廳編,《寺廟調查書》,手稿本,桃園:編者,1916年,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桃園廳編,《桃園廳報》桃園:桃園廳,日本明治36年(1903)。
鳥居兼文著,《臺灣總職員錄》,台北:南方文文化普及會內,193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全二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總督府製茶試驗場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0年。
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編,《桃澗堡高山頂庄土地申告書》全四冊,明治三十三年(1900)。
溫國良、藤井志津枝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法規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至昭和二十年)》,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南桃園民間信仰基礎調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國立中央大學,2005年。
(二) 古文書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清代大租調查書》,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呂茂森提供,〈三七圳合約字〉,明治35年(1902)9月16日。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年。
清 不著繪圖人,《廣東輿地全圖(全)》,台北:成文出版社,清宣統元年廣東參謀處測繪刊本,1967年。
陳秋坤,《臺灣影像歷史系列:臺灣古書契(1717~1906)》,臺北:立虹出版社,1997年。
黃清琦編著,《台灣輿圖暨解說圖研》,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0年。
臺灣經濟研究室編,《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劉金發提供,《乩童用符書》,約光緒二十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
吳學明提供,〈楊梅李家古書契〉,共21頁。
(三) 族譜
陳和德編,《陳氏饒華公派下宗族會廿週年紀念特刊》,桃園:編者,2004年。
黃建維錡編修,《鎮平黃氏:其輝公派下族譜》,桃園:編修者自印,1980年。
楊梅宋氏宗親會第八屆委員會發刊,《楊梅宋氏宗親會》,桃園:第八屆委員會,2004年。
宋琳新主編,《宋氏大族譜》,桃園:宋氏族譜編輯委員會,1972年。
鄒貴松總編輯,《范陽堂鄒氏族譜》,桃園:十三世榮尚公派下族譜編輯委員會2009年。
鄒德樟主編,《鄒氏族譜》,台中:創譯出版社,1976年。
廖祿安編輯,《鄭氏族譜》,台中:創譯出版社,1977年。
鄭錦生編輯,《鄭大模公宗祠慶祝重建落成三週年紀念特刊》,桃園:鄭大模公宗祠重建委員會,2003年。
徐勝一、徐元強合編,《新庄子東海堂徐氏族譜》,新竹:徐國和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2001年。
張昆和宗親會編,《張氏族譜》,新竹:財團法人新竹縣張昆和,1997年。
陳達仙編,《陳家族譜》,桃園:楊梅陳泰春,1994年。
徐家珠主編,《徐氏族譜》,桃園:蕭甲徐公族譜編印委員會,2002年。
李盛春總編輯,《中壢市李氏宗親會28年週年慶特刊》,桃園:中壢市李氏宗親會,2006年。
不著撰人,《呂友河公派建玉派下族譜》,未註明年份。
(四) 方志
土屋重雄編,《臺灣事情一班》(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三十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中壢郡役所編,《中壢郡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九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井出季和太著,《南進臺灣史考》(全),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十八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尾部仲榮編,《臺灣各地視察要覽》(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五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改造社編,《臺灣地理大系》(全),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五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村上玉吉撰,《臺灣紀要》(全),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三十二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波越重之編,《新竹廳志》(一、二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四十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桃園廳編,《桃園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菅野秀雄著,《新竹州沿革史》(一、二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十三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新光社編,《臺灣地理風俗大系》,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六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溫仲和總纂,《光緒嘉應州志》(1-6冊),桃園:台灣客家書坊,2009年。
臺南新報社編,《臺灣大觀》(全),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十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藤崎濟之助撰,《台灣全誌》,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五年(1930)排印本影印,1985年。
羅濟鎮主編,《楊梅鎮志》桃園:楊梅鎮公所,1990年。
賴澤涵總編纂,《新修桃園縣志【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年。
賴澤涵總編纂,《新修桃園縣志【經濟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年。
賴澤涵總編纂,《新修桃園縣志【勝蹟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年。
(五) 報紙、期刊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3年。
新竹州時報發行委員會,《新竹州時報》,新竹:編者,1938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編者,1898-1945。
(六) 其它
台灣新民社編,《台灣人名辞典》,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日本昭和12年(1937)。
台湾新民報社編,《台湾人士鑑》(昭和十二年版)復刻版,東京:湘南堂書店,昭和61年(1986)。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日本昭和八年(1933)。
菅武雄著,《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十三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新埔枋寮義民廟編,《義民廟事務所會議錄》大正十二年以降,影印本。
新埔枋寮義民廟編,《義民廟事務所會議錄》大正四年以降,影印本。
新埔枋寮義民廟編,《義民廟會議錄》民國三十五年,影印本。
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編,《咱へ陂塘咱へ寶》(桃園農田水利會創會90週年紀念特刊),桃園: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2009年。
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編,《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會誌》,桃園: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1995年。
臺灣省茶業改良場編印,《臺灣省茶業改良場 場誌》,桃園:臺灣省茶業改良場,1996年。
二、 專書
(一) 中文專書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
甘為霖原著,林弘宣 許雅琦 陳珮馨譯,《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台灣筆記》,台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
艾馬克(Mark A. Allee)原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台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6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再版。
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15 桃園縣 上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2001年。
洪敏麟編,《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 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徐英祥編譯,《臺灣日據時期茶業文獻譯集》,桃園:臺灣省茶業改良場,1995年。
馬偕原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張炎憲主編,《台灣米穀政策之檢討》吳三連全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2年。
張素玢、莊華堂,《桃園縣平埔族調查與研究報告書》,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莊英章,《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7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6年。
傅寶玉,《古圳-南桃園水圳空間與文化》新竹: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2007年。
黃卓權,《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台北:南天書局,2008年。
黃厚源主編,《我家鄉桃園縣》(修訂版),桃園: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2005年。
黃厚源總編輯,《人與地學訊》(1-50彙編),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
黃厚源總編輯,《話我家鄉楊梅鎮》高山頂篇,桃園: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
黃昭堂著,《台湾総督府》,台北:鴻儒堂出版社,2003年。
鄭政誠,《三重埔的社會變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
(二) 日文專書
片岡巖,《台灣風俗誌》(東京:青史社,日本大正十年(1921)版,1983年)。
伊能嘉矩,《臺灣志》(一),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35年(1902)排印本影印,1985年。
曾景來,《臺灣宗教と迷信陋習》,台北:臺灣宗教研究會,1938年11月。
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捷幼出版社,據大正八年(1919)排印本,1993年。
三、 論文
(一) 期刊與會議論文
王世慶、李季樺,〈竹塹社七姓公祭公業與采田福地〉,《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127~171。
王世慶,〈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人之說〉《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9年3月輯7。
吳學明,〈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人文學報》,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3年。
吳學明,〈客家的地域社會與宗教活動—楊梅地區的土地開墾與義民信仰之歷史考察〉,「96年度客家委員會研究計畫」,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2007年。
吳學明,〈鄉土史研究法〉,《為鄉土教學的建構做準備》,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2001年,頁175-229。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期9(1960年),頁14-29。
林文凱,〈清代地方訴訟空間之內與外:臺灣淡新地區漢墾莊抗租控案的分析〉,《臺灣史研究》,卷14期1(2007年3月),頁1-69。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99~125。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下)〉,《臺灣文獻》,卷32期1,1981年3月,頁136-157。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上)〉,《臺灣文獻》,卷31期4,1980年12月,頁154-176。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11期6,1978年,頁59-68。
蔡錦堂,〈日據末期台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史聯雜誌》,期19,1991年,頁37-46。
林衡道,〈新屋范姜祖堂〉,《臺灣文獻》,卷37期2,1986年6月,頁179-183。
黃厚源,〈楊梅鎮寺廟查訪〉《臺灣文獻》,卷28期4,1977年12月,頁120-128。
(二) 學位論文
周怡然,〈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所碩士論文,2008。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雪娟,〈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11-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