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40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 、訪客IP:3.133.160.156
姓名 楊雅儒(Yang Ya-R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身世認知與宗教修辭:新世紀臺灣小說的終極關懷
(Antecedents Recognition and Religious Rhetoric:The ultimate concern in Taiwan Novels in the 21st century)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身世認知與宗教修辭:新世紀臺灣小說的終極關懷》為題,探究21世紀大量出版的「歷史/宗教」合流之敘事分別建構哪些重新認識自我的新觀點。
  論文研究範疇依作者出生年排序,囊括了:朱西寧、李喬、王文興、施叔青、陳耀昌、李昂、宋澤萊、林央敏、陳玉慧、陳燁等作家新世紀出版之相關書寫。取材範圍設定於21世紀,乃因21世紀有諸多促進相關創作盛行的可能因素,舉凡醫學上血統基因的研究突破、20世紀末New age movement的風潮,臺灣在20世紀末新世紀初的重大時事,以及人類學、考古學、族群地方史料乃至荷蘭學的流行,學術機制對於宗教研究的逐漸認同──均影響小說家的取材與切入視角。因而,基於小說對身世認知與史觀的新寫,加之跨學門的資源入題,本文採取「新歷史主義」視角探討之。而這些小說融入大量宗教資源,如何藉以有效證成各自提出的身世認知,並從臺灣人的肉身血緣搭建普世性的實存系譜,則可通過宗教修辭的若干概念,加以檢視。
  研究架構上,緒論先行交代問題研究背景與目的,闡明筆者試圖與哪些前行研究對話,以及研討方法;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歸納並闡述這批小說提供的四種身世認知態度:一是「海洋臺灣」的世界性;二是「族群臺灣」的共生性;三是「性別臺灣」的對話性;四是之於「中國情結」的歧異回應;第五章則將小說挪用之宗教經典、神祇、儀典、義理思想依宗教分類,探討小說如何引介宗教修辭詮釋身世論題並合理化證立其史觀。
  結論則要印證以身世認知和宗教修辭為骨架血肉的小說,最後所要證成的「道」,即其「終極關懷」,乃因作家作品而異:或為此岸的家國,或為彼岸、天上的國。無論其終極關懷是否仍在變動中,茲可說明人企圖抵達形上的超越之前,難以迴避世間的肉身血緣問題,也唯有在創作過程直視困境,誠懇且徹底地交出最赤裸的自我認同與世人對話,乃至接受讀者論者共鳴或審判,方能通往另一個層次的終極關懷!而其精神勇氣,即形構成最可貴的終極關懷態度,並且,為臺灣文學發展歷程留下重要之頁。
摘要(英) This doctoral thesis named ” Antecedents Recognition and Religious Rhetoric:the ultimate concern in Taiwan Novel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re are many novels combined historical and religious narratives in 21st century, and the writing style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novels in Post-Martial Law Period. Therefore, I’d like to observe on the phenomenon.
This thesis discussed about朱西寧’s,李喬’s,王文興’s,施叔青’s,陳耀昌’s,李昂’s,宋澤萊’s,林央敏’s,陳玉慧’s,陳燁’s novels. They all use religious rhetoric to provide, to construct , to prove a viewpoint of Taiwanese history in their novels. So, I consult New historicism and the
Concept of religious rhetoric to try to analyze their “ultimate concern”.
The conclusion is: whatever antecedents recognition or religious belief is his/her ultimate concern, they all show the courage to be, at the same time, they create the new page for Taiwanese literature.
關鍵字(中) ★ 臺灣文學
★ 21世紀
★ 身世認知
★ 宗教修辭
★ 終極關懷
★ 新歷史主義
關鍵字(英) ★ Taiwanese literature
★ 21st century
★ antecedents recognition
★ religious rhetoric
★ ultimate concern
★ New historicism
論文目次 目次
中文提要……………………………………………………………… PⅠ
英文提要……………………………………………………………… PⅡ
誌謝……………………………………………………………………… PⅢ
緒論 「魅」力無限:重現不除魅的創造力……………P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P2
一、釋題……………………………………………………………………………… P2
二、臺灣宗教發展概述………………………………………………………………P10
三、研究範疇與文獻回顧……………………………………………………………P16
四、預期成果與價值…………………………………………………………………P20
第二節 方法與架構…………………………………………………………… P20
一、新歷史主義………………………………………………………………………P20
二、終極關懷的探索…………………………………………………………………P23
三、章節大要…………………………………………………………………………P25
第一章 「海洋臺灣」的世界性…………………………………P27
第一節 跨海婚戀的三個世代:陳玉慧《海神家族》…………………P28
一、身世辨識之媒介:媽祖…………………………………………………………P29
二、她的歷史…………………………………………………………………………P30
三、他的歷史…………………………………………………………………………P32
四、小結:墓園內的團圓……………………………………………………………P33
第二節 混血灣生的花蓮記憶:施叔青《風前塵埃》…………………P34
一、殖民地的兩刃傷痕………………………………………………………………P36
二、「去帝國」:假《平家物語》諦視強權消亡……………………………………P41
三、小結:海納百川…………………………………………………………………P42
第三節 大航海臺灣開拓史: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 P44
一、西拉雅:文化衝擊下夾縫求生…………………………………………………P44
二、荷蘭:西來母系的生根/深耕…………………………………………………P46
三、漢人:「鄭成功熱」的新探…………………………………………………… P48
四、小結:三國志VS.三族記………………………………………………………P50
結語:血緣與根源………………………………………………………………P50
第二章 「族群臺灣」的共生性…………………………………P53
第一節 國境之南的身世啟示:宋澤萊《熱帶魔界》、《天上卷軸》(上)P54
一、瓦解威權神話:《熱帶魔界》……………………………………………………P57
二、重畫血緣地圖:《天上卷軸》(上)…………………………………………… P61 
三、小結:從諷刺之鞭轉向福音之筆……………………………………………… P63
第二節 嘉南版革命回憶錄:林央敏《胭脂淚》、《菩提相思經》… P63
一、從牛稠溪寫起:《胭脂淚》…………………………………………………… P65
二、流亡者之歌:《菩提相思經》………………………………………………… P67
三、小結:待續「人間渡」……………………………………………………… P73
第三節 從中臺灣寫起的鬩牆演義:李喬《咒之環》…………………P73
一、從物類到族群……………………………………………………………………P75
二、否定人‧哺新人‧負罪人………………………………………………………P78
三、小結:從反抗走向反省…………………………………………………………P81
結語:埋冤與苦難……………………………………………………………… P82
第三章 「性別臺灣」的對話性…………………………………P85
第一節 棄兒孤女身世書:施叔青《行過洛津》、《三世人》…………P86
一、從「益春」而「陳三」的覺醒:《行過洛津》……………………………… P86
二、是祖國?還是詛咒?:《三世人》…………………………………………… P90
三、小結:自主的宣示………………………………………………………………P93
第二節 「鬼國/樂園」女聲史:李昂《看得見的鬼》、《附身》…P94
一、鹿城的常/非常:《看得見的鬼》……………………………………………P95
二、重建樂園:《附身》……………………………………………………………P97
三、小結:放下悲情修行愛………………………………………………………P100
第三節 南臺視域之歷史夢影:陳燁「封印赤城」系列………… P100
一、赤城記憶的揭啟/封印………………………………………………………P102
二、誰能成為局外人?……………………………………………………………P103
三、小結:有影/無影皆夢影……………………………………………………P107
結語 不見天與出頭天………………………………………………………P108
第四章 「中國情結」之歧異性……………………………P109
第一節 華夏文明之賡續:朱西寧《華太平家傳》………………P111
一、何以從庚子說起……………………………………………………………P113
二、家學‧國學‧神學一體……………………………………………………P115
三、小結:繼絕世的發揚………………………………………………………P117
第二節 志怪筆記之新編:王文興〈明月夜〉及其他……………P117
一、福州遊記番外篇……………………………………………………………P119
二、1987的異夢闡釋……………………………………………………………P121
三、小結:M和W的出路………………………………………………………P123
第三節 民間傳說之同族異國論:李昂《七世姻緣之臺灣/中國情人》p124
一、著眼九○年代………………………………………………………………P125
二、姻緣?孽緣?………………………………………………………………P126
三、小結:生起‧變異‧消解…………………………………………………P128
結語:安身而立命………………………………………………………… P128
第五章 宗教修辭的實踐性……………………………………P131
第一節 原住民泛靈信仰…………………………………………………P133
一、西拉雅………………………………………………………………………P133
二、巴宰海與道卡斯……………………………………………………………P135
三、馬卡道與賽德克……………………………………………………………P136
第二節 基督宗教………………………………………………………… P137
一、〈創世紀〉……………………………………………………………………P137
二、〈啟示錄〉……………………………………………………………………P142
三、〈四福音書〉…………………………………………………………………P145
四、〈使徒行傳〉…………………………………………………………………P146
五、聖母形象之運用…………………………………………………………… P147
第三節 儒/道/民間信仰……………………………………………… P149
一、神鬼形象新定位………………………………………………………………P149
二、讖謠預言………………………………………………………………………P154
三、儀典書寫………………………………………………………………………P157
第四節 佛教……………………………………………………………………P158
一、儀式展演………………………………………………………………………P158
二、義理闡釋………………………………………………………………………P160
三、譬喻文學新創…………………………………………………………………P163
結語…………………………………………………………………………………P164
結論 終極關懷:家國?天國?/此岸?彼岸?……P167
附錄一 作家訪談紀錄……………………………………………… P175
一、臺灣荷馬──林央敏訪談錄…………………………………………………P175
二、我絕望,但我不絕情──李喬訪談錄………………………………………P195
附錄二 文本生成年表………………………………………………P209
參考文獻………………………………………………………………………P21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按作者姓氏筆劃序,譯著按出版年序)
一、文本
[王文興]
王文興,《家變》(臺北:洪範,1978)。
──,《十五篇小說》(臺北:洪範,1997)。
──,《背海的人》(臺北:洪範,1984)。
──,《小說墨餘》(臺北:洪範,2002)。
──,《星雨樓隨想》(臺北:洪範,2003)。
──,〈明月夜〉,《聯合報》(2006.6.30)。
──,《書和影》(臺北:聯經,2006)。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臺北:麥田,2009)。
[朱西寧]
朱西寧,《鐵漿》(臺北:文星,1963)。
──,《狼》(臺北:大業,1963)。
──,《旱魃》(臺北:皇冠,1970)。
──,《冶金者》(臺北:仙人掌,1970)。
──,《蛇》(臺北:大地,1974)。
──,《八二三注》(臺北:三三書坊,1979)。
──,《華太平家傳》(臺北:聯合文學,2002)。
──,《旱魃》(臺北:印刻,2005)。
[李喬]
李喬,《臺灣人的醜陋面》(臺北:前衛,1988)。
──,《李喬集》(臺北:前衛,1993)。
──,《情天無恨:白蛇新傳》(臺北:草根,1996)。
──,《小說入門》(臺北:大安,1996)。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1~9》(苗栗:苗縣文化中心,1999)。
──,《重逢──夢裏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臺北:印刻,2005)。
──,《長篇小說自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我的心靈簡史:文化臺獨筆記》(臺北:望春風,2010)。
──,《咒之環》(臺北:印刻,2010)。
[李昂]
李昂,《殺夫》(臺北:聯經,1983)。
──,《北港香爐人人插: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臺北:麥田,1997)
──,《自傳の小說》(臺北:皇冠,2000)。
──,《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2004)。
──,《迷園》(臺北:麥田,2006)。
──,《鴛鴦春膳》(臺北:聯合文學,2007)。
──,《七世姻緣之臺灣∕中國情人》(臺北:聯經,2009)。
──,《附身》(臺北:九歌,2011)。
[宋澤萊]
宋澤萊,《骨城素描》(臺北:遠景,1979)。
──,《禪與文學體驗》(臺北:前衛,1983)。
──,《蓬萊誌異》(臺北:前衛,1988)。
──,《被背叛的佛陀》(臺北:自立晚報,1989)。
──,《被背叛的佛陀續集》(臺北:自立晚報,1990)。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臺北:草根,1996)。
──,《熱帶魔界》(臺北:草根,2001)。
──,《變成鹽柱的作家》(臺北:草根,2002)。
──,《被背叛的佛陀》(臺北:前衛,2003)。
──,《宋澤萊談文學》(臺北:草根,2004)。
──,《天上卷軸》未完,《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3期,2010.11),頁32─97。
──,《天上卷軸》上冊(臺北:印刻,2012)。
[林央敏]
林央敏,《不該遺忘的故事》(臺北:希代,1986)。
──,《大統領千秋》(臺北:前衛,1988)。
──,《臺灣人的蓮花再生》(臺北:前衛,1988)。
──,《臺灣民族的出路》(高雄:南冠,1988)。
──,《臺語文學運動史論》(臺北:前衛,1996)。
──,《臺語文化釘根書》(臺北:前衛,1997)。
──,《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臺北:前衛,1998)。
──,《胭脂淚》(臺南:真平,2002)。
──,《陰陽世間》(臺南:開朗雜誌事業,2004)。
──,《斷悲腸》(臺南:開朗雜誌事業,2009)。
──,《菩提相思經》(臺北:草根,2011)。
[施叔青]
施叔青,《約伯的末裔》(臺北:仙人掌,1969)。
──,《西方人看中國戲劇》(臺北:聯經,1976)。
──,《她名叫蝴蝶》(臺北:洪範,1993)。
──,《維多利亞俱樂部》(臺北:聯合文學,1993)。
──,《遍山洋紫荊》(臺北:洪範,1995)。
──,《寂寞雲園》(臺北:洪範,1997)。
──,《微醺彩妝》(臺北:麥田,1999)。
──,《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臺北:時報,2000)。
──,《行過洛津》(臺北:時報文化,2003)。
──,《驅魔》(臺北:聯合文學,2005)。
──,《風前塵埃》(臺北:時報,2008)。
──,《三世人》(臺北:時報,2010)。
[陳玉慧]
陳玉慧,《海神家族》(臺北:印刻,2004)。
──,《遇見大師流淚》(臺北:大田,2005)。
──,《慕尼黑白》(臺北:印刻,2008)。
──,《CHINA》(臺北:印刻,2009)。
──,《書迷》(臺北:本事,2010)。
[陳燁]
陳燁,《泥河》(臺北:自立晚報,1989)。
──,《半臉女兒》(臺北:平安文化,2001)。
──,《姑娘小夜夜》(臺北:麥田,2006)。
──,《有影》(臺北:遠景,2007)。
──,《玫瑰船長》(臺北:遠景,2007)。
──,《鎏金風華》(臺北:釀出版,2011)。
[其他]
七等生,《耶穌的藝術》(臺北:洪範,1979)。
甘耀明,《殺鬼》(臺北:寶瓶,2009)。
阮慶岳,《重見白橋》(臺北:一方,2002)。
──,《林秀子一家》(臺北:麥田,2004)。
──,《凱旋高歌》(臺北:麥田,2004)。
──,《惚恍》(臺北:木馬文化,2004)。
──,《蒼人奔鹿》(臺北:麥田,2006)。
呂興昌編,《許丙丁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
孟祥森(漆木朵),《耶穌之繭》(臺北:水牛,1979)。
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臺北:聯合文學,1990)。
──,《大日如來》(臺北:希代,1991)。
東方白,《臨死的基督徒》(臺北:水牛,1969)。
東年,《地藏菩薩本願寺》(臺北:聯合文學,1994)。
──,《我是這樣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及原始教義》(臺北:聯經,1996)。
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臺北:東潤,1991)。
唐捐,《大規模的沉默》(臺北:聯合文學,1999)。
郭松棻,《驚婚》(臺北:印刻,2012)。
郝譽翔,《幽冥物語》(臺北:聯合文學,2007)。
康來新,林淑媛編,《臺灣宗教文選》(臺北:二魚,2005)。
陳映真,《我的弟弟康雄》,《陳映真小說集1》(臺北:洪範,2001)。
──,《上班族的一日》,《陳映真小說集3》(臺北:洪範,2001)。
──,《萬商帝君》,《陳映真小說集4》(臺北:洪範,2001)。
陳若曦,《慧心蓮》(臺北:九歌,2000)。
──,《重返桃花源》(臺北:草根,2002)。
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臺北:遠流,2012)。
張系國,《皮牧師正傳》(臺北:洪範,1978)。
張萬康,《道濟群生錄》(臺北:麥田,2011)。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臺北:皇冠,2000)。
黃凡,《大學之賊》(臺北:聯合文學,2004)。
──,《寵物》(臺北:聯合文學,2006)。
葉石濤,《三月的媽祖》(高雄:春暉,2004)。
童偉格,《王考》(臺北:印刻,2002)。
齊邦媛,《巨流河》(臺北:天下遠見,2009)。
楊富閔,《花甲男孩》(臺北:九歌,2010)。
舞鶴,《悲傷》(臺北:麥田,2001)。
二、專書論述
[道教∕民間信仰專書]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敎、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硏院文哲所,1996)。
林富士、傅飛嵐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1999)。
林美容,《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 臺北:自立晚報,1993)。
──,《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楊文化,2008)。
董芳苑,《臺灣宗教民間信仰》(臺北:長青,1975)。
[基督教專書]
王成勉,《文社的興衰:二○年代基督徒本色化之個案研究》(臺北:宇宙光,1993)。
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著,陳宏文譯,《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臺南: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1997)。
周聯華,《中文聖經註釋 新約概論》(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0)。
高俊明,《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臺北:望春風文化,2001)。
董芳苑,《摩西與猶太教》(臺北:前衛,2011)。
──,《宗教學暨神話學入門》(臺北:前衛,2012)。
[佛教專書]
江燦騰,龔鵬程合編,《臺灣佛教的歷史與文化》(臺北:般若文教基金會,1994)。
江燦騰,《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臺北:五南,2011)。
吳根友釋譯,《那先比丘經》(臺北:佛光,1997)。
林傳芳,《佛學概論》(臺中:慈光文化,2011)。
[宗教綜述]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研院、聯經,2010)。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張珣,江燦騰合編,《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研究典範的追尋》(臺北:南天,2003)。
──,《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南天出版,2001)。
張珣,葉春榮合編,《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臺北:南天,2006)。
程民生,《神人同居的世界─中國人與中國祠神文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1993)。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
董芳苑,《臺灣宗教大觀》(臺北:前衛,2008)。
──,《臺灣宗教論集》(臺北:前衛,2008)。
瞿海源,《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臺北:桂冠出版,2006)。
[文學∕思想論述]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1999)。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 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2001)。
孔漢思,秦家懿,《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聯經,1989)。
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
王德威,《小說中國》(臺北:麥田,1996)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
──,《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
王德威等著,《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文學,2003)。
王溢嘉,《不安的魂魄》(臺北:野鵝出版,1993)。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王珉,《田立克》(臺北:生智,2000)。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臺大,2002)。
王甯,《全球化與文化研究》(臺北:揚智,2003)。
王汎森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 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聯經,2012)。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1)。
中研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
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蓬島文化,1980)。
白舒榮,《以筆為劍書青史──作家施叔青》(臺北:遠景,2012)。
江寶釵,林鎮山主編,《不凋的花季──李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文學,2012)。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臺北:三民,2006)。
朱維之,《基督教與文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
呂興昌主編,《臺灣文學運動論文集》(臺北:前衛,1999)。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1996)。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4)。
李奭學,《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臺北:中研院、聯經,2005)。
李筱峰編著,《唐山過臺灣:228事件前後中國知識份子的見證》(臺北:日創社,2006)。
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
李瑞騰主編,《臺灣文學30年菁英選 評論三十家(下)》(臺北:九歌,2008)。
李宜涯,《聖壇前的創作──20年代基督教文學研究》(臺北:秀威,2010)
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2010)。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Ariti Press,2010)。
吳學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北:宇宙光,2006)。
吳密察策畫,《帝國裡的「地方文化」》,臺北:播種者,2008)。
何鳳嬌編,《臺灣省警務檔案彙編 民俗宗教篇》(臺北:國史館,1996)。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臺北:里仁,1999)。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2007)。
余虹,《藝術與歸家──尼采‧海德格爾‧福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
宋德宣,《新儒家》(臺北:揚智,1994)。
何顯榮,《最初文明之地就是臺灣》(彰化:臺灣古文明研究室,2009)。
沈建德,《臺灣血統》(臺北:前衛,2009)。
宗教文學獎,《喜歡生命》(臺北:九歌,2006)。
季羨林,《禪和文化與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林安梧,《臺灣‧中國邁向世界史》(臺北:唐山,1992)。
林偉盛,《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羅漢腳》(臺北:自立晚報,1993)。
林淑媛,《慈航普渡》(臺北:大安,2004)。
林明德策劃,《中國文學新境界》(臺北:立緒,2005)。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香,2005)。
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臺灣定位新論》(臺北:黎明文化,2008)。
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臺北:前衛,2010)。
林央敏,《臺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臺北:印刻,2012)。
金恆杰等著,《偶像的破壞者》(臺北:大林文庫,1970)。
卓克華,《寺廟與臺灣開發史》(臺北:揚智,2006)。
郁永河,《裨海記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0)。
花逸文,《國共內戰中的臺灣兵──臺籍國軍回憶錄》(臺北:巴比倫,1991)。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2006)。
──,《2009∕柯慶明》(臺北:爾雅,2010)。
──,《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1977)。
柯天爽總編輯,《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等承辦,2008)。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2010)。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北:麥田,2008)。
封德屏主編,《臺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6)。姚榮松,鄭瑞明主編,《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第5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師大臺文所,臺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2007)。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論集(評論卷)》(臺北:印刻,2003)。
孫亦平主編,《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高格孚,《中華鄰國──臺灣閾境性》(臺北:允晨,2011)。
徐進業《中國民間通俗小說》(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90)。
梁工編譯,《聖經文學導讀》(臺北:智慧大學,1992)。
梁工主編,《聖經與歐美作家作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真理大學主編,《第十四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李喬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真理大學人文學院臺文系,2011)。
黃伯和,《宗教與自決》(臺北:稻香,1990)。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臺北:前衛,1990)。
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2000)。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臺北:麥田,2004)。
黃子寧,《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07)。
黃萍瑛,《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 一個社會史的考察》(臺北:稻香,2008)。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臺北:群學,2010)。
黃玉順主編,《庚寅「儒教」問題爭鳴錄》(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康來新編,《王文興的心靈世界》(臺北:雅歌,1990)。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1999二版)。
康來新主編,《新世紀讀本》(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出版中)。
──,《演繹現代主義:王文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出版中)。
盛寧,《新歷史主義》(臺北,揚智,1995)。
陳映真等著,康來新、彭海瑩合編,《陳映真的心靈世界 扭曲的鏡子》(臺北:雅歌,1987)。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1990)。
陳俐甫,《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臺北:稻鄉,1990)。
陳其南,周英雄編,《文化中國》(臺北:允晨,1994)。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1995)。
陳樹林,《危機與拯救──蒂莉希文化神學導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陳雨嵐,《臺灣的原住民》(臺北:遠足文化,2004)。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2006)。
陳建忠,《走向激進之愛──宋澤萊小說研究》(臺中:晨星,2007)。
陳偉華,《基督教文化與中國小說敘事新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陳國偉,《想像臺灣 : 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五南,2007)。
陳耀昌,《冷血刺客之臺灣祕帖》(臺北:前衛,2007)。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臺灣》(臺北:生活人文,2007)。
陳仕賢,《鹿港不見天街傳奇》(彰化:彰縣文化局,2008)。
陳傳興,《木與夜孰長》(臺北:行人,2009)。
陳金海,《史詩世界:英雄的征途》,再現世界歷史叢刊7(臺中:莎士比亞文化,200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
──,《孤夜獨書》(臺北:麥田,2005)。
陳建忠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 朱西寧》(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 : 五〇與八、九〇年代臺灣小說論》(臺北:麥田,2004)。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臺北:如果,2011)。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1993)。
許琇禎,《臺灣當代小說綜論》(臺北:五南,2001)。
許素蘭《給大地寫家書──李喬》(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單德興,《對話與交流》(臺北:麥田,2001)。
郭洪紀,《臺灣意識與中國情結》(臺北:慧明文化,2002)。
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2002)。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1992)。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張京媛,《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7)。
張炎憲,陳鳳華,《寒村的哭泣:鹿窟事件》(臺北:北縣文化,2000)。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臺北:聯經,2001)。
張錦忠、黃錦樹合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2006)。
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臺北:群學,2011)。
郭洪雷,《中國小說修辭模式的嬗變》(上海:上海三聯,2008)。
屠友祥,《修辭的展開和意識型態的實現》(臺中:明目,2001)。
葉舒憲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
葉仁昌,《近代中國的反對基督教運動──非基運動的再思》(臺北:雅歌,1987)。
──,《邁向臺灣神學的建構》(臺北:校園書房,1992)。
葉渭渠,《日本文化史》(臺北:遠足,2012)。
葛兆光,《宅茲中國》(臺北:聯經,2011)。
傅斯年,《史學方法導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曾昌發編,《臺灣文學與本土神學》(臺南:南神,2005)。
楊劍龍,《曠野的呼聲──中國現代作家與基督教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2008)。
楊照,《霧與畫》(臺北:麥田,2010)。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沙》(臺北:聯經,2000)。
鄭克魯主編,《外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劉還月,陳柔森,李易蓉著,《我是不是平埔人DIY》(臺北:原民文化,2001)。
劉再復、林崗合著,《罪與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2002)。
劉麗霞,《中國基督教文學的歷史存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Taiwanese fiction since 1987》(臺北:麥田出版,2006)。
劉亮雅等作,《想像的壯遊──十場臺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2》(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1990)。
彭瑞金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7 李喬》(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編,《文學與宗教:第一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87)。
輔仁大學宗教系編,《宗教交談──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2000)。
──,《宗教的生命觀》(臺北:五南,2010)。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臺灣身影》(臺北:如果,2006)。
溫科學,《當代西方修辭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2010)。
蔡彥仁,《天啟與救贖》(臺北:立緒,2001)。
蔡石山,《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臺北:聯經,2011)。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2004)。
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2010)。
潘朝陽,《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謝貴安著,《中國讖謠文化研究》(瀋陽:海南出版社,1998)。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
戴維揚等著、彭海瑩編,《路益師的心靈世界》(臺北:雅歌,1987)。
蘇其康,《歐洲傳奇文學風貌──中古時期的騎士歷險與愛情謳歌》(臺北:書林,2005)。
三、外文論著
“The Courage To Be”,Paul Tillich. Great Britain: Collins Clear –Type press,1952.
“The Rhetoric of Religion",Kenneth Burke(1897~199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ley and Angeles 1970.
“edieval women’s visionary literature”,Edited, Elizabeth Alvilda Petroff.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四、翻譯論著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1889~1975),《現代世界與宗教》(臺北:先知,1957)。
歐士‧葛尼斯(Os. Guinness)著,康來昌譯,《懷疑(心懷二意)》(臺北:財團法人基督教 中國主日學協會,1978)。
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1989)。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臺北:久大,1990)。
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著,成顯聰譯,《存在的勇氣》(臺北:遠流,1990)。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G‧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研究》(臺北:桂冠,1991)。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著,陳維剛譯,曾慶豹校閱,《我與你》(臺北:桂冠,1991)。
赫伯特.曼紐什(Herbert Mainusch)著,古城里譯,《懷疑論美學》(臺北:商鼎,1992)。
路易斯‧羅賓遜(Lewis Stwart Robinson)著,傅光明、梁剛譯,《兩刃之劍:基督教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臺北:業強,1992)。
R. Bendict著,黃道琳譯,《文化模式》(臺北:巨流,1993)。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翻譯導讀,《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1993)。
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Dynamics of Faith)(臺北:桂冠,1994)。
愛德華‧塞爾(Edward Cell)著,衣俊卿譯,《宗教與當代西方文化》(臺北:桂冠,1995)。
斯塔伯克(E.D.Starbuck)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臺北:桂冠,1997)。
杭亭頓(Samuel P.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1997)。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卲迎生譯,《圖騰與禁忌》(臺北:知書房,2000)。
亞倫‧布洛克(Allen Bullock)著,董樂山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臺北:究竟,2000)。
依曼.杜菲(Eamon Duffy)著,王憲群譯,《聖人與罪人》(臺北:新新聞文化,2000)。
路益師(C.S. Lewis)著,錢錕等譯,《神蹟》(臺北:雅歌,2000)。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北京:中央編譯,2001)。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 2001)。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2001)。
艾倫‧羅斯(Allen P. Ross)著,孫以理,郭秀娟合譯,《創造與祝福─創世紀註釋與信息》(臺北:校園書房,2001)。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巴克萊(WilliamBarclay)著,文國偉譯,《啟示錄注釋》(香港:基督教文藝,2003五版)。
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英譯,李雄揮漢譯,《荷據下的福爾摩沙》(臺北:前衛,2003)。
Julia Kristev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臺北:桂冠,2003)。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臺北:播種者文化,2003)。
威廉‧詹姆斯(Wii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2004)。
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瓦蒂莫(Gianni Vattimo)合編,杜小真譯,《宗教》(臺北:道風書社,2005)。
齊美爾(Georg Simmel)著,曹衛東、王志敏、刁承俊譯,《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臺北:城邦,2005)。
亞里斯多德(Aristotélēs)著,羅念生譯,《修辭學》(上海:上海人民,2005)。
約翰‧麥奎利(John Macquarrie)著,何菠莎,周天和譯,《二十世紀宗教思潮》(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著,何兆武譯,《永久和平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弗萊(Northrop Frye,1912-1991)著,陳慧等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杜普瑞(Dupre Louis K)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立緒,2006)。
楊慶堃(C.K.Yang)著,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 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6)。
葉渭渠編著,申非譯,《平家物語圖典》(臺北:八方,2006)。
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2006)。
荊子馨(LEO T.S. CHING)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臺北:麥田,2006)。
尤根‧歐斯特哈默(Jurgen Osterhammel),劉興華譯,《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臺北:左岸文化,2007)。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黃中憲譯,《維梅爾的帽子》(臺北:遠流,2009)。
Gerard Delanty著,駱盈伶譯,《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臺北:韋伯文化,2009)。
韋恩‧布斯(Wayne Booth)著,穆雷等譯,《修辭的復興:韋恩‧布斯精粹》(南京:譯林,2009)。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梁永安合譯,《啟蒙運動》(臺北:立緒,2008)。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 異端的誘惑》(臺北:立緒,2009)。
David Pawson著,劉如菁譯,《真道與聖靈》(臺北:臺北靈糧堂,2010)。
安妮‧居里安主編,《兩儀文社2─法中文學對話》中文版(法國:法國人文科學之家、巴黎友豐出版社,2010)。
魏樂富(Rolf-Peter Wille)著,葉綠娜、葉儷穎譯,《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臺北:玉山社,2011)。
揆一(C.E.S.)原著,甘為霖英譯,林野文漢譯,《被遺誤的臺灣:荷正臺江決戰始末記》(臺北:前衛,2011)。
維爾納‧叔斯勒(Werner Schubler)著,楊俊杰譯,《蒂利希:生命的詮釋者》(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
巴刻(J.I.Packer)著,張麟至譯,《簡明神學──傳統基督教信仰指南》(臺北:更新傳道會,2011二版)。
五、期刊∕會議論文
王文興,〈前輩的成就〉,收入《傳記文學》第93卷第6期(2008.12),頁64-66。
王鈺婷整理,吳達芸VS李昂對談錄:〈謝雪紅與李昂──兩個女人誰是誰?〉,《印刻文學生活》(創刊玖號,2004年5月),頁176-188。
王嘉弘,〈乙未抗日相關文獻所見臺灣漢人抗日分子形象──以簡大獅、詹振為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9卷(2008.7),頁99-120。
石萬壽,〈媽祖身世傳說的演變〉,《臺灣文獻》第44卷第2、3期(1993),頁45-55。
朱立立,〈臺灣知識份子的精神私史──王文興現代主義力作《背海的人》中的「爺」〉,《中外文學》354期(200.11),頁213-226。
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10,頁184-208。
──,〈媽祖的傳說及其演變〉,《民俗曲藝》第25期(1983.7),頁 120-152。
──,〈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999.1,頁36-41。
──,〈從哪吒太子到中壇元帥:「中央─四方」思維下的護境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第2期,2009.6,頁35-57。
──,〈細說道教文學〉,收入《幼獅文藝》「宗教與文學─以社會趨勢探討宗教文學的時代意義」(第74卷3期1991.9),頁12-17。
李有成。〈王文興與西方文類〉。《中外文學》第十卷第十一期(1982年7月),頁176-191。
李永熾,〈脫出「咒之環」〉,《文學臺灣》76期(2010冬季號),頁306-311。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新史學》十三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2002),頁21-42。
吳達芸,〈一個知識份子敗類之死──《背海的人》閱讀手記〉,《中外文學》30:6=354,2001.11,頁227-243。
吳明益,〈環境傾圮與美的廢棄──重詮宋澤萊《打牛湳村》到《廢墟臺灣》呈現的環境倫理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七期,2008.10,頁177-208。
沈芳序,〈「士」與「知識份子」的爭奪──論七○年代三三文學集團與《三三集刊》中「士」之實踐〉,《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9,2009.10,頁91-106。
宋澤萊、胡長松筆談,〈宋澤萊與胡長松的文學筆談──臺灣的魔幻寫實主義小說、基督教小說、西拉雅書寫〉,《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3期,2010.11,頁98-109。
宋澤萊,〈論林央敏文學的重要性──繼黃石輝、葉榮鐘之後又一深化臺灣文學的旗手〉,《臺灣新文學》8,1997.08,頁213-232。
孟佑寧,〈「廢墟臺灣」中的荒原意識〉,《淡水牛津臺灣文學研究集刊》7,2004.12,頁73-86。
林安梧,〈「中華道統」與「文化中國」論「多元而一統」:「文化中國」、「政治中國」與「經濟中國」的對比反思〉,《宗教哲學季刊》第13期(2004.6),頁110-119。
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分地理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007.10),頁259-288。
林燿德,〈從異鄉客到世界人〉,《中縣文藝》第5期(1991.10),頁25-28。
林家慶整理,〈是百衲被,也是眾聲喧嘩──台北X文學X住民:鄭美里〉,《文訊》317期(2012.3月號),頁84。
林芳玫,〈《臺灣三部曲》之〈《風前塵埃》──歷史書寫後設小說的共時與共在〉,《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5期(2012.10),頁151-183。
林茂賢〈臺灣媽祖傳說及其本土化現象〉,《靜宜人文學報》第17期(2002.12),頁91-113頁。
林國卿,〈無限延展的明月夜〉,《逍遙》13 期(2007.7),頁50-51。
林靖傑,〈尋找背海的人〉,《鹽分地帶文學》第33期(2011.4.28),頁25-30。
邱貴芬,〈尋找「臺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32卷第4期(2003.9), 頁45-65。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第十四卷第二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6),頁41-88。
柯慶明,〈在中文系,遇見王文興老師(一)〉,《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卷第7期(2009.3),頁96-99。
──,〈在中文系,遇見王文興老師(二)〉,《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卷第8期,2009.4,頁92-94。
──,〈在中文系,遇見王文興老師(三)〉,《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卷第9期,2009.5,頁106-109。
──,〈在中文系,遇見王文興老師(四)〉,《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卷第10期,2009.6,頁110-113。
施懿琳,〈花落春猶在──懷念陳燁〉,《文訊》316期(2012.2),頁53-55。
施淑清整理紀錄,〈專輯:李喬重逢--夢裡的人 平原之女與山林之子:季季對談李喬〉,《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卷第2期(2004.10),頁28-43。
梁瓊芳,〈愛情kap語言ê變奏曲--論林央敏《胭脂淚》ê意象美學〉,《海翁臺語文學》63(2007.3),頁4-28。
康來新,楊雅儒,〈電哪吒──台灣人氣神的轉骨大事紀〉,發表於淡江大學中文系「通俗與武俠文學學術研討會」,2012.3.23。
康士林,〈西方的宗教文學〉,《幼獅文藝》第74卷3期(1991.9),頁18-31。
許素蘭,〈公無渡河,公竟渡河──與陳燁談《泥河三部曲》〉,《文學與心靈對話》(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頁148-155。
張靜二,〈文學與宗教〉,收入《中外文學》第15卷第6期(1986.10),頁4-8。
張誦聖著,謝惠英譯,〈王文興小說中的藝術和宗教追尋〉,《中外文學》第15期第6期(1986年11月),頁108-119。
張大春,〈從講古、聊天到祈禱──追思朱西甯先生的一篇小說報告〉,《聯合文學》第14卷第7期(1998.5),頁80-83。
張瑞芬,〈以父之名──朱西甯《華太平家傳》評介〉,《聯合文學》211期(2002.5),頁152-155。
──,〈啊!伊是荷蘭ㄟ船醫──我讀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317期(2012.3),頁126-129。
張瀛太,〈文學中的戰爭和偉人──論「八二三注」的寫作意義〉,《國文學誌》7,2003.12,頁261-283。
張雪媃,〈讀陳燁的臺灣家族演義〉,《文訊》311 期(2011.9),頁38-42。
陳儀深,〈政權替換與佛教法師的調適── 以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明真、虛雲、道安、印順為例〉,《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6》(1996.12),頁339-367。
陳芳明,〈入神與出世的宋澤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3期,2010.11,頁110-115。陳建忠,〈歷史敘事與想像(不)共同體:論兩岸「新歷史小說」的敘事策略與批判話語〉,《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台北:文建會,2007),頁345-363。
──,〈詮釋權爭奪下的文學傳統:臺灣「大河小說」的命名、詮釋與葉石濤的文學評論〉,《文學臺灣》70(2009.04),頁307-333。
陳俊榮,〈新歷史主義的臺灣文學史觀〉,《中外文學》第32卷第8期,2004.1,頁35-54。
陳惠齡,〈「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年代以降臺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中外文學》第39卷第1期,2010.3,頁85-128。
陳耀昌,〈「鼻咽癌密碼」〉,《財訊》306期(2006.5),頁119-121。
──,〈臺灣住民的鼻咽癌密碼〉,《財訊》362期(2010.12)頁76-77。
陳俊輝,〈信仰的動力與宗教的異化──從祁克果、田立克談起〉,《宗教熱潮──安身立命與永恆追尋》(臺北:曠野,1997.4),頁22-30。
單德興,〈文學與宗教:單德興專訪王文興〉,《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 卷第10期,2011.2,頁120-143。
單德興、林靖傑,〈宗教與文學:王文興訪談錄〉,《思想》19(臺北:聯經,2011.9),頁203-234。
翁佳音,〈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並論1582年的船難〉(《歷史月刊》220期,2006‧5月號),頁72-79。
黃錦樹,〈從戀屍癖大法官到救世主--論附魔者宋澤萊的自我救贖〉,《臺灣文學學報》第3期,2002.12,頁53-79。
──,〈《華太平家傳》與中國現代性〉,《紀念朱西寧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3.3.22)。
黃錦珠,〈荒謬的亂世人生-讀陳燁《玫瑰船長》〉《文訊》,第265期(2007.11),頁92─93。
──,〈收攝於浪漫──讀李昂《七世姻緣之臺灣/中國情人》,《文訊》283期(2009年5月),頁134-135。
莊靜如,〈我不醜但可悲的是我很怪 「半臉女兒」──陳燁專訪〉,《健康世界》第314期(2002.2),頁43─48。
黃惠禎,〈母土與父國:李喬《情歸大地》與《一八九五》電影改編的認同差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0期,2010.4,頁183─210。
黃啟峰,〈試論《背海的人》隱含之宗教意涵〉,《輔大中研所學刊》17,2007.04,頁173-190。
許素蘭,〈愛在失落中蔓延──李喬《情天無恨》裡情愛的追尋、幻滅與轉化〉,《文學臺灣》21期(1997冬季號),頁186─201。
侯作珍,〈論宋澤萊和舞鶴小說中「異鄉人」命運的傳承與轉化〉,《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 2009.10,頁163-186。
彭瑞金,〈試解李喬《咒之環》之結〉,《文學臺灣》80期(2011冬季號),頁288-299。
葉笛,〈臺灣第一部史詩《胭脂淚》〉,《海翁臺語文學月刊》(臺南:開朗雜誌,2006.8),頁6-27。
馮季眉,〈悲劇是尋求希望的啟始力量──專訪小說家朱西寧先生〉,《文訊》(117期,1995.7),頁77-80。
詹閔旭,〈恥辱與華語語系主體:施叔青《行過洛津》的地方想像與實踐〉,《中外文學》第41卷第2期(2012.6),頁55-84。
路統信,〈早年臺大人的「捷運」──萬新鐵路窄軌火車的故事〉,《臺大校友》68期(2010.3),頁54-57。
楊翠,〈死亡與療癒的進行式──讀陳燁《鎏金風華》〉,《文訊》316期(2012.2),頁56-60。
楊雅儒,〈戰後臺灣小說家的基督信仰與創作實踐──以李喬、宋澤萊為分析對象〉,發表於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基督教在華史研究的新面向」工作坊,2012.3.20。
──,〈論李昂以宗教修辭詮釋「臺灣」之三部曲〉,發表於臺灣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研究》研討會,2012.3.2。
──,〈信仰變遷與異象書寫──論宋澤萊《廢墟臺灣》、《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第六屆兩岸三地人社論壇,香港中文大學主辦,2011.11.19。
──,〈紀實‧存在‧反抗─論李喬小說中的飲食書寫〉,收入《飯碗中的雷聲》(臺北:二魚,2010.9),頁240-261。
──,〈鬼話在現代女性小說的意義──論李昂《看得見的鬼》、郝譽翔《幽冥物語》〉,第三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評審獎,2008。
──,〈臺灣荷馬──林央敏訪談錄〉,《臺文戰線》28號(2012.10),頁55-95。
──,〈轉「骨/古」出頭天──新世紀觀點下的臺灣文學哪吒〉,淡江大學中文系,《2012通俗與武俠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中文系,2012),頁179-196。
筱芳,〈另一戰線上的英雄─文學、藝術、宗教 朱西寧弘揚傳家三寶〉,《文藝月刊》(202期,1986.4),頁11-19。
廖炳惠,〈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240期(1992.05),頁25-38。
──,〈夢鎖泉漳兩岸情:試論李昂《七世姻緣》的跨地情愛書寫〉,《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十五期,2010年6月),頁99-109。
鄭恆雄,〈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文體及宗教觀〉,《聯合文學》第三卷第八期(1987年6月),頁199-206。
劉亮雅,〈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中外文學》429期(2010.06),頁9-41。
簡瑛瑛,〈女性心靈的圖像:與施叔青對談文學/藝術與宗教〉,《中外文學》323期(1999),頁119-137。
戴冠民,〈擺盪於「萬魔殿」與「伊甸園」邊界的附身/還魂──論李昂《附身》中的異端系譜創世神化建構〉,《世新人文社會學報》第13期(2012.7),頁335─ 365。
六、學位論文
王吉仁,《宋澤萊小說的「異象」與「現象」研究》(嘉義:中正臺文所碩士論文,2009)。
李秀玲,《李喬《情天無恨──白蛇新傳》生命觀探析》(臺南:成大臺文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1)。
李時雍,《局內局外:王文興小說論》(新竹:清華大學臺文所碩士論文,2009)。
林慶文,《當代台灣小說的宗教性關懷》(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0)。
邱幗婷,《魔幻現實主義與當代臺灣小說:以宋澤萊為例》(臺北:淡江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
洪珊慧,《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1)。
唐瑞霞,《疏離與認同──以《海神家族》為主要探討文本》(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2010)。
陸芳瑜,《陳玉慧小說研究──以《海神家族》、《CHINA》、《書迷》為考察對象》(臺北: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
張瀛太,《朱西寧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0)。
張怡寧,《歷史記憶建構的「民族」意涵:李喬台灣歷史書寫的認同流變與文學展演》(新竹:清華臺文所碩士論文,2010)。
葉啟政,《社會學,基督教,新世紀運動的對話:邁向十字架理論的建構》(臺灣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2000)。
陳家倫,《新時代運動在台灣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灣大學社會學所博士論文,2002)。
陳惠齡,《臺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高雄:高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6)。
陳孟君,《施叔青小說中的洛津與洄瀾圖像—以《行過洛津》與《風前塵埃》為視域》(臺中:中興大學臺文所碩論,2011)。
楊雅儒,《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以九○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臺北:臺灣大學臺文所碩士論文,2007)。
廖偉竣,《臺灣存在主義文學的族群性研究──以外省人作家與本省人作家為例》(臺中:中興臺文所碩士論文,2009)。
鄧慧恩,《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對於「世界主義」的實踐:以基督教受容為中心》(臺南:成功大學臺文系博士論文,2010)。
蔡主恩,《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擴展研究》(臺北:臺灣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1986)。
謝秀惠,《施叔青筆下的後殖民島嶼圖像—以《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為探討對象》(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與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
七、工具書
思高聖經學會編,《聖經辭典》(香港:思高聖經學會,1999)。
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0)。
《佛學常見詞彙》(臺中:南無阿彌陀佛本院功德會,1999)。
《新舊約聖經》(聖經公會出版)。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http://www.suttaworld.org/dictionary/Query2.asp。
八、報章與網路資料
王文興與胡博文學競賽影音,「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網頁:
http://www.archivesaudiovisuelles.fr/FR/_video.aspid=964&ress=4119&video=99576&format=68#
東年,〈給南台灣寫信:與作家朋友遊府城談舊事〉─highsea 的網誌─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highsea/269734#ixzz1nRyZFMzP。
林央敏的文學田園部落格:http://blog.yam.com/tw_poem/article/5441222.html。
胡清暉報導,〈閩客族群 85%有原住民血統〉,《自由電子報生活新聞版》(2007.11.18),網頁: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nov/18/today-life1.htm#。
胡長松,〈挑戰邪惡與困境的生命想像暴動——論宋澤萊魔幻寫實小說《熱帶魔界》〉,「南方的溫度──胡長松的文學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tiongsiong/archives/2028313.html。
陳燁,〈尋父重生〉,《自由時報‧自由副刊》(2011.5.30)。
陳宛茜報導:〈李昂鬼月推「附身」 隱喻台殖民史 〉,udn閱讀藝文網頁(2011.8.18):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388&f_SUB_ID=3819&f_ART_ID=337303#ixzz1aYA0Woda Power By udn.com。
陳玉慧部落格:http://blog.udn.com/jadechen123。
陳耀昌、李瑞騰對談,人間衛視「知道」節目「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專輯(二),網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ieAPndERg。
許倬雲〈我對史學爭議的看法〉(《中國時報》1994.11.24),A15。
管婺媛、侯俐安報導,〈全台寺廟逾萬 道教占大宗〉,《中國時報‧社會綜合版》(2011.6.19)。
蔡詩萍訪問,〈宗教體驗與創作──專訪施叔青〉,《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9.10.29星期五)。
彰化縣立福興國民中學「地方人物領袖」專題計畫訪談宋澤萊之「原鄉與寫作」,網頁: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fs2005/person5.htm
黎世芬、朱西寧「中國基督教文學發展」,中國廣播公司,國家圖書館數位服務影音系統,建檔日期2011.1.4,網頁:http://dava.ncl.edu.tw/MetadataInfo.aspx?funtype=0&id=550233&PlayType=1&BLID=479347。
臺灣教會公報新聞網:http://www.tcnn.org.tw/news.asp?ID=790,2012.4.23。
謝進盛報導,〈寫善化文史意外發現荷蘭井〉(聯合報2011.11.02),網頁: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91219.shtml
指導教授 康來新 審核日期 2013-7-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