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40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3 、訪客IP:3.136.97.64
姓名 劉信成(Hsin-cheng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當代臺灣布袋戲「主演」之研究
(Research on Starring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Puppet Drama)
相關論文
★ 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研究★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 排灣族傳統童謠研究★ 台灣王爺故事研究
★ 臺灣地區國字「標準字體」之研究★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 彈詞《珍珠塔》研究★ 【相聲瓦舍】及其相聲劇作品之研究
★ 中國民間蛇郎類型故事研究★ 《聊齋誌異》植物精怪故事研究
★ 《剪燈新話》人物研究★ 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
★ 唐代令曲研究★ 壇經版本考
★ 俞大綱劇作研究★ 《風月錦囊》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布袋戲是臺灣目前擁有最多劇團、最多觀眾、生命力最強的劇種之一,最具代臺灣文化特色的傳統表演藝術。其源自於大陸閩南地區,隨著閩南移民傳入臺灣,受到本土自然環境與時代變遷的影響,與民眾的生活產生密切關係,為順應臺灣環境的變遷,其演出的題材、形式、排場與場合、戲偶的造型/構造與操作方式、後場音樂的形制,甚或組織結構等,皆產生種種變革與新的藝術觀點,發展出獨具色彩的一門表演藝術。

  本論文乃探討「人」的表演為議題,所取材研究範疇以「當代」布袋戲主演為主,即於1980年代以降,本土意識抬頭,官方及民間開始重視本土傳統文化,民間戲班除了平日「民戲」的演出形式外,亦多了「文化場」的演出場域,使得布袋戲藝人為了爭取演出機會,提昇個人或各派的知名度,就得考量藝術內容、形式的發展與創新,而費盡心思端出自家的拿手技藝來凸顯其藝術,以期受人青睞與重視。本論文為避免僅藉由史料上的文字記錄,而流於寫作上過於主觀性的判斷,故以尚活躍於當今舞台的演師為主要考察、訪談、研究對象。

  布袋戲已隨著臺灣演出環境的變異,各時期有著不同指標性的演出內容與形式,從所謂的「古冊戲」→「劍俠戲」→「金光戲」,以至於現今的「文化場」型態等各時期的之劃分,其實並不明顯,各有其重疊的部分。就演師個人的生長過程,多數劍俠戲的演師大多出身於源自傳統鑼鼓的古冊戲時期、而金光時期的演師亦多走過劍俠階段,其呈現是一脈相連、交疊發展且不可切斷的關係。本論文採集目標盡量能涵蓋老、中、青等各年齡層之演師;並分別就主演的對於關目的編排、場上五音與口白的運用、操偶的技藝,與後場音樂、布景特效等場上的配合,做分析與探討,以印證「主演」有其編、導之功能,是影響整齣戲的呈現,乃掌一劇成敗之舵者。
摘要(英) The puppet show is not only one of the largest troupes, the most audiences and the strongest vitality of the dramas but also the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It originated from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Mainland China and came to Taiwan with the immigrants. The puppet show produced all the changes and new artistic point of view on performing themes, forms, pomp and occasions, puppet shapes/structures and the modes of operation, the fields of music shape, or eve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tc. by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hanging of the tim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of the lives of people and the conformity of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The puppet show develops the uniqueness of the performing arts in Taiwan.

  This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ssue of "people" performing and its scope was set to the “contemporary” puppet starring. It was so called “contemporary” meant to the time of the 1980s in Taiwan. In this time, because of the rise of local consciousnes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olk started to lay stress on local traditional so that the folk troupes could not only performed the folk form, but also performed the form of the “ cultural field ". In order to win the showing opportunity and enhance the reputation of individuals or the schools, the puppet performers considering the artistic contents and the developing and innovative forms stormed their brains to bring out their own specialty to highlight their artistic skills for getting the favors and attention. To avoid the written records on historical data and to engage in over subjective judgments, the performers who were active in the stage were adopted as main exploring, interviews, objects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Taiwan, the puppet show had the indicating differences of the contents and forms in each period. From the so-called "ancient book drama", "swordsman drama", "golden-light show" to "cultural field", the patterns and the divisions of performance were not obvious and had the overlapping parts. On the personal growth process of the puppet masters, most of the puppet masters of the "swordsman drama" were from the time of the "ancient book drama" and the puppet masters of the "golden-light show" would rise through the "swordsman" stage. All of the puppet masters present a kind of connected, overlapping and non-cutting relationships. In this paper, the studying objects were included the old, the middle and the young puppet masters. They a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s a starring wit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story, five vocal types in the stage and the use of the oral, the puppetry, the field of music, the scenery effects, and so on. It is proved that "starring" of the puppet show owning the screenwriting and directing functions is the main handler to control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whole play.
關鍵字(中) ★ 布袋戲
★ 掌中戲
★ 偶戲
★ 主演
★ 頭手
關鍵字(英) ★ Puppet
★ palm drama
★ puppetry
★ starring
★ head in hand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 誌/ⅲ
目 次/ⅴ
圖目錄/ⅷ
表目錄/ⅸ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2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架構/5
  第四節 布袋戲班(團)的編制與職能/12
  第五節 「主演」之釋義與功能/16
第二章 布袋戲在臺灣的環境歷史/23
  第一節 清領至日據時期的臺灣布袋戲(1895~1945)/24
  第二節 光復後至80年代的臺灣布袋戲(1945~1980/33
  第三節 政府重視本土化後的臺灣布袋戲(1980~)/40
  小 結/46
第三章 由演師的從藝史看布袋戲主演之養成/49
  第一節 拜師習得一技之長/49
   壹、「西螺輝五洲」廖昆章/50
   貳、「華洲園」林振森(林阿三)/56
   參、「中國太陽園」林大豐/59
   肆、「大中華五洲園」蕭寶堂/64
   伍、「臺北木偶劇團」黃僑偉/68
  第二節 受父影響克紹箕裘/72
   壹、「小西園」許王/73
   貳、「昇平五洲園」林政興/79
   參、高雄「新世界」王泰郎/86
  第三節 親戚家族耳濡目染/89
   壹、「大台灣神五洲」陳坤臨、陳坤德/90
    一、陳坤臨/90
    二、陳坤德/95
   貳、「真快樂」柯加財/98
   參、「諸羅山木偶劇團」吳萬成/106
  第四節 興趣喜好自學成師/111
   壹、「江黑番掌中劇團」江欽饒/111
   貳、「新天地掌中劇團」黃聰國/117
  小 結/123
第四章 布袋戲主演關目編排之手法/127
  第一節 取材歷史事件或神話典故的古冊戲/129
  第二節 取材章回小說的劍俠戲/138
  第三節 天馬行空正邪之爭的金光戲/147
  第四節 因應文化場演出而創的新題材/163
  小 結 /178
第五章 布袋戲主演的表演技藝與成就/181
  第一節 主演的口白技藝/182
  第二節 主演的操偶技藝/196
  第三節 主演與音樂的搭配/207
  第四節 主演對於布景特效的運用/220
  第五節 前輩主演的舞台成就/231
  小 結/241
第六章 結 論/245
  壹、本論文綜述/245
  貳、當前之侷限及未來的展望/249

參考文獻/255

附表一 1979-2011(民68-100)年布袋戲相關研究之碩博士論文/274
附表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歷年布袋戲匯演彙整表/283
附錄一 「新天地掌中劇團」《哪吒傳奇》劇本(編劇:黃聰國/284
附錄二 「臺北木偶劇團」《哪吒小英雄》劇本(編劇:張嘉容、黃僑偉)/300

圖 目 錄
圖3-1.1「西螺輝五洲」廖昆章/50
圖3-1.2「華洲園」林振森(林阿三)/56
圖3-1.3「中國太陽園」林大豐/59
圖3-1.4筆者訪談「大中華五洲園」蕭寶堂/64
圖3-1.5「臺北木偶劇團」黃僑偉/68
圖3-2.1「小西園」許王與妻子許黃阿照/73
圖3-2.2「昇平五洲園」林政興/79
圖3-2.3高雄「新世界」王泰郎/86
圖3-3.1筆者訪談「大台灣神五洲」陳坤臨/90
圖3-3.2筆者訪談「大台灣神五洲」陳坤德/95
圖3-3.3「真快樂」柯加財/98
圖3-3.4「諸羅山木偶劇團」吳萬成/106
圖3-4.1「江黑番掌中劇團」江欽饒與筆者/112
圖3-4.2「新天地掌中劇團」黃聰國/117
圖4-4.1《哪吒小英雄》運用燈光與區位來呈現人物內心的另種聲音/175
圖5-1.1 2013.06.01黃俊雄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轟動演唱會」現場幕後口白/183
圖5-4.1雕梁畫棟的「彩樓」/220
圖5-4.2「半山仔」,演師可透過半透明的布製長條景中隱約看到觀眾/221
圖5-4.3「滿載」,擎偶者都得高舉,似攝影棚的操偶形式/221
圖5-4.4走雲景(tsáu-hûn-kíng)/223
圖5-4.5大型的三空(孔)景框舞台/227
圖5-4.6碳棒(carbon)/228
圖5-4.7相打電(sio-phà-tiān)/228
圖5-4.8轉盤(phang-puânn)/229
圖5-4.9去漬油/229
圖5-4.10油性噴霧式殺蟲劑/229
圖5-4.11勝利之花/230
圖5-4.12來回炮/230

表 目 錄
表1 《說岳全傳》、許王《牛頭山》及吳清發《牛頭山》結尾關目對照表/135
表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布袋戲匯演一覽表/166
表3 國家文藝基金會2013年「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第一階段入選團隊、作品一覽表/170
表4 臺北木偶劇團《哪吒小英雄》、新天地掌中劇團《哪吒傳奇》場次對照表/173
表5 布袋戲演師及學者、專家「三大戲」與「三小戲」之說法對照表/232
參考文獻 一、古 籍
﹝明﹞陸西星,《封神演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清﹞錢 彩,《說岳全傳》,上海;文明書局,1925年。
﹝清﹞李 斗,《揚州畫舫錄》,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
﹝清﹞周學曾 等纂,胡之鋘 修,《晉江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二、專 書
丁言昭,《中國木偶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王景賢、白勇華,《指掌乾坤──精彩絕倫木偶戲》,福建: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
王蘊明,《當代戲劇審美論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今道友信 編、李心峰 譯,《美學的方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 編,《論戲曲音樂》,上海:中國戲劇出版(滬),1983年。
石光生,《尋找南臺灣傀儡戲生命力》,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年。
石光生、王淳美,《屏東布袋戲的流派與藝術》,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年。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石光生,《鍾任壁──布袋戲的傳承與技藝》,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年。
石光生,《臺灣傳統藝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白勇華、洪世鍵,《南派布袋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2012年。
田志平,《戲曲舞台形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江武昌,《懸絲牽動萬般情──臺灣的傀儡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江武昌,《臺灣布袋戲的認識與欣賞──一口說出千古事 十指弄成百萬兵》,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2年。
江武昌,《臺灣布袋戲的認識與欣賞》,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5年。
老 舍,《老舍論創作》,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年。
任半塘,《唐戲弄》,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1961年。
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1年。
余笑予,《戲曲導演技法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
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李紫貴 等人,《戲曲導曲技巧》,武漢:湖北省戲曲學校編印,1984年。
李紫貴,《李紫貴戲曲表導演藝術論集》,劉乃崇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李昌敏,《湖南木偶戲》,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普斯、戴納著、陳永麟譯,《美學概論與藝術哲學》,臺北:正文書局,1971年。
李殿魁、薛 湧,《功名歸掌上 布袋戲演春秋──臺北市布袋戲發展史》,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
李傳燦 口述、吳正德 撰文,《李天祿布袋戲叢書圖像類》,臺北: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1998年。
沈平山,《布袋戲》,自行出版(出版人:葉利),1986年。
沈惠如,《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吳立萍、董逸華、蔡亞倫,《戲說人生》,臺北: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2006年。
吳正德,《傳統布袋戲前場輔助教材》,臺北: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1991年。
吳明德,《臺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吳毓華,《古代戲曲美學史》,北京:文代藝術出版社,1994年。
吳毓華,《戲曲美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阿 甲,《戲曲表演規律再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邱一峰,《臺灣的皮影戲》,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8年。
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邱坤良,《野台高歌》,臺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
邱坤良,《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邱坤良,《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
邱坤良,《臺灣劇場現場》,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出版社,1997年。
邱坤良,《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邱坤良,《真情活歷史──布袋戲王黃海岱》,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邱坤良,《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臺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
邱坤良,《飄浪舞台──臺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邱武德,《金光啟示錄》,臺北:發言權出版社,2010年。
邱莉慧 主編,《李天祿──光影傳神‧亦宛然》,臺北:臺北市立社教館,2010年。
孟 瑤,《中國戲曲史》(第一~四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林安寧,《「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圖鑑典藏特集,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林保堯 主編,《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一~十冊,教育部出版,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中心策劃編輯,1995年。
林明德,《阮註定是搬戲的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林明德、吳明德,《戲海女神龍──真快樂‧江賜美》(新北市口述歷史),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年。
林明德,《典藏──小西園偶戲藝術》,臺北市: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12年。
林皎宏,《淺談掌中戲》,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89年。
林茂賢,《福爾摩沙之美──臺灣傳統戲劇風華》,臺中: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2000年。
林勃仲、劉還月,《變遷中的台閩戲曲與文化》,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林衡道 主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林鋒雄,《中國戲劇史論稿》,臺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3年。
林慶熙、鄭清水、劉湘如等編註,《福建戲史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78年。
姚一葦,《戲劇論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8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2年。
姚一葦,《審美三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3年。
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胡經之,《中國現代美學叢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87年。
洪淑珍,《巧成真布袋戲偶藝術》,臺中:晨星山版有限公司,2009年。
姜龍昭,《戲劇編寫概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詩學箋註》,姚一葦 譯,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2年。
亞理斯多德(Aristotle),《亞理斯多德《創作學》譯疏》,王士儀 譯注,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
高 宇,《古典戲曲導演學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高行健,《沒有主義》,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莫光華,《臺灣各類型地方戲劇》,臺北:南天書局,1999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徐亞湘,《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
徐國芳 主編,《臺灣生活館:偶戲之美》,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年。
唐雅君、黃立綱,《黃俊雄布袋戲──射雕英雄傳之群星會》,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
孫惠柱,《戲劇的結構:敘事性結構和劇場性結構》,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1999國際偶戲節活動專輯-偶戲乾坤》,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陳木杉,《雲林縣布袋戲發展史暨布袋戲宗師黃海岱傳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陳正之,《掌中功名──臺灣的傳統偶戲》,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1年。
陳正之,《草台高歌──臺灣的傳統戲劇》,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3年。
陳正義,《認識傳統布袋戲》,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陳先祥,《戲曲表導演淺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陳 芳 主編,《台灣傳統戲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陳瑞統 編,《泉州木偶藝術》,廈門:鷺江出版社,1986年。
陳德溥,《審美心理與編劇技巧》,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88年。
陳斐雯,《霹靂英雄大補帖──最喜愛的布袋戲人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陳健銘,《野台鑼鼓》,臺北:稻鄉出版社,1989年。
陳義敏、劉峻驤 主編,《中國曲藝‧雜技‧木偶戲‧皮影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陳龍廷,《聽布袋戲──一個臺灣口頭文學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年。
陳龍廷,《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年。
陳龍廷,《聽布袋戲尫仔唱歌:1960-70年代臺灣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2012年。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創作論──敘事‧即興‧角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年。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年。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郭 亮,《戲曲導演學概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吉清 主編,《掌中乾坤──高雄布袋戲春秋》,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郭端鎮,《重要藝師生命史(Ⅳ)布袋戲:李天祿藝師》,臺北:教育部,1998年。
郭端鎮,《掌藝游俠──陳錫煌生命史》,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年。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布袋戲的精華─腳(劇)本〉,《掌中乾坤─高雄市布袋戲春秋》,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陸侃如、馮沅君 合著,《南戲拾遺》(燕京學報專號之十三),北京:哈佛燕京學社出版,1936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臺北:中國時報系時廣企業有限公司,2003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許國良與小西園》,臺北:中國時報系時廣企業有限公司,2003年。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策劃編輯,《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10冊),臺北:教育部,1995年。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執行編輯,《布袋戲:布袋戲圖錄》,臺北:教育部,1996年。
焦 桐,《臺灣光復後初期的戲劇》,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曾永義,《說民藝》,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曾永義,《我國的傳統戲曲》,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8年。
曾永義,《戲曲經眼錄》,臺北: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2年。
曾永義,《戲曲與歌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曾永義,《戲曲與偶戲》,臺北:國家出版社,2013年。
曾西霸 譯,Syd Field著《實用電影編劇技巧》,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李天祿 口述、曾郁雯 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丹青圖書公司,出版日期不詳。
曾素月,《新莊地區布袋戲藝文資源調查:戲館巷的風華再現》,新北市:新莊市公所,2006年。
張 庚,《戲曲藝術論》,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張 庚、郭漢城主編,何為副主編,《中國戲曲通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張 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1~3),臺北:丹青圖書公司,出版日期不詳。
張 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圖書公司,出版日期不詳。
張本楠,《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
張溪南,《黃海岱及其布袋戲劇本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張覺明,《電影編劇》,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黃少龍,《泉州傀儡藝術概述》,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
黃少龍、王景賢,《泉州提線木偶戲》,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黃秀春,《細說臺灣布袋戲》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年。
黃俊雄 等,《掌上風雲一世紀──黃海岱的布袋戲生涯》,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黃春秀,《布袋戲藝術美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黃春秀,《神奇的布袋戲──文物口袋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黃強華,《聖石傳說──電影全記錄》,臺北:霹靂新潮社,1999年。
黃強華,《霹靂寶典:第一部》,臺北:霹靂新潮社,2002年。
黃強華,《霹靂造型達人書:創新布袋戲文化的打造之路》,臺北:霹靂新潮社,2007年。
童道明,《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集》,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89年。
童道明,《戲劇美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傅 謹,《戲曲美學》,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年。
傅建益,《掌中乾坤──臺灣野台布袋戲現貌》,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年。
奚 淞、王秋香 編輯,《布袋戲特輯》,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1976年。
楊 渡,《日據時期臺灣新劇運動(1923~1936)》,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楊辛、甘霖,《美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楊蔭瀏,《語言與音樂》,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年。
楊蔭瀏、孫從音、武俊達等,《語言與音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
葉長海,《戲劇發生與生態》,臺北:駱駝出版社,1990年。
葉益成,《木偶奇緣──布袋戲之美》,臺北: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劉 禎,《民間戲劇與戲曲史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劉彥君,《從傳統到現代──戲曲本質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劉琢瑜,《怎樣唱好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劉還月,《風華絕代掌中藝──臺灣的布袋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蔡欣欣,《臺灣戲曲研究成果述論(1945~2001)》,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蔡紫珊、簡秀珍,《台灣偶戲走向世界舞台──班任旅東遊記》,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年。
霍嘉茲 著、楊成寅 譯,《美的分析》,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謝中憲,《台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
謝中憲,《雲林布袋戲誌》,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處,2011年。
謝德錫,《五洲園──黃海岱》(西田社老藝人史料彙編之二),臺北: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1991年。
謝德錫,《臺灣布袋戲》,臺北:稻田出版公司,2000年。
謝德錫,《戲說布袋──掌中乾坤》,臺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0年。
戴月芳、羅吉甫 主編,《臺灣全記錄》,臺北:錦繡出版社,1990年。
韓幼德,《戲曲表演美學探索》,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譚達先,《中國民間戲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薛 沐,《戲曲導演概論》,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4年。
蘇桂枝,《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三、研究報告書
江武昌,《員林新樂園掌中劇團北管布袋戲及重要藝師吳清發紀錄保存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月。
石光生,《屏東縣祝安、金樂閣、復興社掌中劇團傳承體系與發展概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九十年度傳統戲劇組保存研究成果報告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編,《臺灣戲劇中心研究規劃報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印行,1988年。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臺灣戲劇館專輯》(蘭陽戲劇叢書),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編,《桃園縣本土戲曲,音樂團體調查計畫》,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編,《桃園縣傳統戲曲與音樂錄影保存及調查研究計畫》,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1999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2004雲林國際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偶戲藝術》,雲林:雲林縣政府,2004年。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年。
陳金次 主持,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女頭手》(臺灣布袋戲女演師的研究與調查成果報告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997年。
陳秀娟,〈南投地區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現況〉,《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訪查報告》,臺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82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年。
曾永義,《布袋戲「五洲園」黃海岱技藝保存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8~1999年。
四、學位論文
丁士芳,《電視布袋戲「霹靂狂刀」之性別論述分析》,臺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王怡文,《木頭有靈能做我空心無奈寄人行──臺灣布袋戲偶中生角的造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宋丁儀,《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巫裕雄,《南投新世界陳俊然布袋戲「南俠」之研究──以《南俠(沒價值的老人)》為研究對象》,臺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呂聰文,《布袋戲偶花園頭之研究》,臺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李昀穎,《台南地區廣播布袋戲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杜建霖,《大學布袋戲社團學生偶像認同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彰化: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吳明德,《臺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以小西園掌中戲、霹靂布袋戲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吳進榮,《霹靂國際多媒體創新專案與核心能力累積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吳麗蘭,《臺灣宜蘭地區懸絲傀儡戲研究》,臺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金清海,《台閩地區傀儡戲比較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2年。
林文懿,《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林美慧,《霹靂布袋戲人物上場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林美鸞,《光復後臺灣地方戲劇演出情形與社會轉型關係初探(1945-1970)──以東華皮影戲團、新興閣掌中劇團、拱樂社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林盟傑,《文化變遷下的布袋戲玩具變貌》,桃園: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林曉瑛,《臺灣亂彈戲劇本研究五題》,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1月。
邱一峰,《閩台偶戲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洪盟凱,《從史豔文到素還真:霹靂布袋戲之文化變貌》,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洪淑珍,《臺灣布袋戲偶雕刻之研究:以彰化「巧成真」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柯世宏,《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之創作理念與製作探討》,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徐志成,《「五洲派」對臺灣布袋戲的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徐雅玫,《臺灣布袋戲之後場音樂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高碧蓮,《福建泉州及臺灣高雄懸絲傀儡戲劇本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
原 來,《無形文化資產振興管理系統之建構──以臺灣布袋戲發展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行政與管理組博士論文,2011年6月。
莊惇惠,《臺灣媒體化布袋戲音樂與音響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陳正雄,《李天祿布袋戲舞台演出本研究》,臺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陳生龍,《沈明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2月。
陳怡樺,《「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淑汝,《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皮影戲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龍廷,《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
陳慧書,《霹靂布袋戲中女性形象之演變(1986~200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郭珮琪,《黃俊雄電視布袋戲女角形象、配樂與社會關連》,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7月。
許清源,《臺灣布袋戲偶的模件體係之成形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5月。
梁慧婷,《明興閣掌中戲團營運方式之研究》,臺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黃明峰,《屏東縣布袋戲班之研究(1949-1999)──以〈全樂閣〉、〈復興社〉、〈祝安〉、〈聯興閣〉為例》,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黃能揚,《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黃武山,《我、布袋戲──「亨利四世」》,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張軒豪,《本土文化產業的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張荏傑,《文化創意產業之市場區隔分析-以布袋戲為例》,宜蘭:佛光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張雅惠,《潮調布袋戲「金簪記」音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張溪南,《黃海岱及其布袋戲劇本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張瓊霙,《霹靂布袋戲不死系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游玉玲,《文化創意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以霹靂布袋戲為例》,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傅建益,《當前臺灣野台布袋戲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馮世人,《霹靂布袋戲產業鏈發展指標之研究》,臺中: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楊清惠:《從原始劍俠到仙俠──古典小說中「劍俠」形象及其轉變》,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楊雅琪,《玉泉閣布袋戲團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4月。
詹惠登,《古典布袋戲演出形式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1月。
廖文華,《臺灣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之行銷傳播策略個案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劉一德,《霹靂布袋戲發展歷程解析》,嘉義: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劉信成,《臺灣「歌仔戲導演」之探討》,臺北: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劉建成,《雲林縣隆興閣掌中戲團的現況分析與另類發展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劉得臣,《地方文化產業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嘉義: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蔡隆順,《中國傀儡戲的源流與在臺灣的比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賴宏林,《霹靂布袋戲之幻想主題批評──以「霹靂異數」為例》,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鄭蕙馨,《臺灣布袋戲「宛然派」的傳承與發展》,臺北: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學士論文,2001年6月。
鄭慧翎,《臺灣布袋戲劇本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1年5月。
謝中憲,《臺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謝依婷,《國民小學布袋戲社團運作及教學方法之個案研究》,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8月。
謝佩螢,《臺灣布袋戲之武俠敘事風格研究──以洲派媒體布袋戲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羅明宗,《地方藝術節之整合行銷傳播研究──以雲林2006年國際偶戲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蘇世德,《臺灣專業布袋戲偶雕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蘇鈴琇,《影響臺灣肖像商品之消費者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霹靂布袋戲會員為研究對象》,臺北: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蕭永勝,《「五洲園二團」黃俊卿及其《忠勇孝義傳》、《橫掃江湖黑眼鏡》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五、期 刊
王敦余,〈千秋功業指掌中〉,《南戲遺響》,北京:中國劇出版社出版,1991年2月,頁207-215。
王嵩山,〈臺灣民間戲曲研究總論:一個人類學的初步研究〉,《民俗曲藝》,第28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4年1月,頁1-54。
江武昌,〈與邱坤良教授談民俗戲曲的民俗活動〉,《民俗曲藝》,第32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4年5月,頁45-52。
江武昌,〈五洲元祖:黃海岱〉,《民俗曲藝》,第35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年7月,頁90-106。
江武昌,〈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五洲園黃俊雄先生〉,《民俗曲藝》,第37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年9月,頁128-135。
江武昌,〈光復後臺灣布袋戲的發展〉,《民俗曲藝》,第71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1年5月,頁52-69。
江武昌,〈布袋戲的興起和民間劇場的關係〉,《傳藝雙月刊》,第63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6年4月,頁10-25。
江武昌,〈臺灣傳統戲曲文化中的虎〉,《傳藝雙月刊》第86期,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0年2月,頁18-23。
沈繼生,〈譽滿中外的閩南掌中木偶戲〉,《泉州木偶藝術》,中國:鷺江出版社出版, 1986年8月,頁56-59。
吳 佩,〈一家四代扛一口布袋──黃海岱布袋戲家族〉上,《表演藝術》,第52期,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7年3月,頁75-77。
吳 佩,〈一家四代扛一口布袋──黃海岱布袋戲家族〉下,《表演藝術》,第53期,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7年4月,頁84-85。
吳怡銘,〈霹靂多媒體──代代承傳代代創新求對味〉,《能力雜誌》,573期,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雜誌社,2003年11月,頁42-49。
吳政恆,〈漫談臺灣布袋戲的發展〉,《臺灣文獻》,48卷4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7年12月,頁161-173。
吳明德,〈藝癡者技必良──論許王「小西園」「三盜九龍杯」之裁戲手法〉,《民俗曲藝》,第146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4年12月,頁263-284。
林宏隆,〈金光閃閃的「新洲園」〉,《民俗曲藝》,第14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2年4月,頁42-45。
林宏隆,〈布袋戲與李天祿〉,《民俗曲藝(民間劇場專輯)》,第26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3年10月,頁147-154。
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間劇場專輯」,《民俗曲藝》第37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年9月。
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布袋戲專輯」,《民俗曲藝》第67、68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0年10月。
陳龍廷,〈臺灣化的布袋戲文化〉,《臺灣風物》季刊47卷4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7年12月,頁37-67。
陳龍廷,〈戰後臺灣的戲園布袋戲──布袋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文化視窗》第64期,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6月,頁94-97。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的語言表演研究〉,《臺灣文學評論》4卷4期,臺北: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館,2004年10月,頁123-143。
陳龍廷,〈從籠底戲到金剛戲:論布袋戲的典型場景〉,《戲劇學刊》第十二期(亞洲劇場專輯),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10年7月,頁73-93。
許子漢,〈戲曲「關目」義函之探討〉,《東華人文學報》第二期,花蓮: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00年7月,頁125-142。
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掌中乾坤風雲再起」,《傳藝雙月刊》第63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4月。
曾永義,〈「文化櫉窗」在青年公園〉,《民俗曲藝》,第37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年9月,頁16-21。
黃順仁,〈談關廟玉泉閣:敬悼一代宗師黃添泉〉,《民俗曲藝》,第36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年8月,頁62-71。
黃順仁,〈布袋戲界的長青樹:第二代「玉泉閣」黃秋藤〉,《民俗曲藝》,第37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年9月,頁94-98。
詹惠登,〈布袋戲的劇本與劇場組織〉,《民俗曲藝》,第26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3年10月,頁121-139。
詹惠登,〈從歷代傀儡戲發展與中國傳統戲劇的關係談布袋戲〉,《民俗曲藝》,第35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年6月。
劉信成,〈從戲偶的“左撇子藝術”看臺灣布袋戲的「成長」〉,《傳藝雙月刊》,第63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6年4月,頁44-53。
劉信成,〈白馬風雲傳之「廖昆章」傳奇〉,《傳藝雙月刊》,第77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8年8月,頁40-44。
劉信成,〈布袋戲文化場演出──從蕭添鎮布袋戲談起〉,《傳藝雙月刊》,第78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8年10月,頁76-80。
劉信成,〈望嘆代代師傳,怎奈殆殆失傳乎!〉,《傳藝雙月刊》,第91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0年12月,頁76-79。
劉信成,〈看俏臺灣布袋戲「反攻」大陸之實例〉,《傳藝雙月刊》,第95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1年8月,頁106-109。
劉曉林、許艷文,〈古典戲劇藝術三題〉,《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1期,湖南省:衡陽師範學院,2010年2月,頁88-91。
簡秀珍,〈傳統之為用──從現代劇場裡的布袋戲偶談起〉,《表演藝術》,第113期,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2年5月,頁68-70。
蘇振明、洪樹旺,〈木頭人淚下──訪黃海岱談日據時代的布袋戲〉,《大世界》,第10期,臺北:大世界國際旅遊雜誌社,1980年7月,頁21-25。
六、訪談記錄(依受訪者年齡排序)
訪談「小西園」邱燈煌
2013.09.01 下午 於臺北市歸綏戲曲公園。
2013.11.27 下午 於新北市新莊新泰路邱燈煌之次子自宅。
訪談「小西園」許 王
2013.09.07 晚上 於新北市新莊文化中心。
2013.11.25 下午 於臺北士林文昌路許王自宅。
訪談「西螺輝五洲」廖昆章
2008.06.11 上午 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歌仔戲科教室。
2008.07.08 下午 於桃園火車站「真鍋咖啡館」。
2009.10.27 下午 於桃園青田街廖昆章租屋處。
2013.11.21 下午 於桃園青田街廖昆章租屋處。
訪談「昇平五洲園」林宗男
2013.10.11 上午 於雲林西螺林宗男自宅。
訪談「華洲園」林振森(林阿三)
2013.08.05 下午 於臺北市延平北路四段「陳悅記祖宅」。
2013.09.28 下午 於雲林縣土庫鎮公所。
訪談「諸羅山木偶劇團」吳萬成
2011.03.15 下午 於臺北三重「上格大飯店」707號房。
2011.05.03 下午 於雲林縣瓦厝「福德堂」。
2013.12.24 下午 於嘉義縣太保市吳萬成自宅。
訪談「大台灣神五洲」陳坤臨
2013.11.02 上午 於臺中南屯陳坤臨自宅。
2013.11.23 上午 於臺中南屯陳坤臨自宅。
訪談「大中華五洲園」蕭寶堂
2013.11.02 晚上 於臺中南屯區萬和宮。
2013.11.23 晚上 於臺中南屯蕭寶堂自宅。
訪談「大台員劉祥瑞掌中劇團」劉祥瑞
2013.07.14 下午 於彰化員林劉祥瑞自宅
訪談「新天地掌中劇團」黃聰國
2013.06.02 下午 於基隆復興路黃聰國自宅。
2013.10.05 下午 於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2013.10.08 下午 於基隆復興路黃聰國自宅。
訪談「中國太陽園」林大豐
2013.10.22 上午 於臺中烏日林大豐自宅。
2013.10.22 下午 於南投「金聖宮」。
2014.10.25 下午 於臺中烏日林大豐自宅。
2014.01.01 下午 於苗栗通宵「三仙宮」。
訪談「真快樂」柯加財
2013.11.30 晚上 於臺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2013.12.13 上午 於新北市新莊「真快樂木偶工作室」。
訪談「江黑番掌中劇團」江欽饒(江黑番)
2010.02.02 下午 於彰化員林員東路江欽饒自宅。
2013.07.14 下午 於彰化員林員東路江欽饒自宅。
訪談「大台灣神五洲」陳臨德
2013.11.02 中午 於臺中南屯陳坤臨自宅。
2013.11.23 下午 於臺中南屯「神龍五洲園」顏永福自宅。
訪談「高雄新世界」王泰郎
2013.11.09 晚上 於臺北萬華「龍山寺」。
2013.11.12 下午 於臺北八里「臺北木偶劇團」排練場。
2013.12.01 晚上 於臺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訪談「昇平五洲園」林政興
2013.06.13 中午 於臺北市京華城地下一樓美食廣場。
2013.10.10 下午 於雲林虎尾「布袋戲館」。
2013.10.11 下午 於雲林西螺林宗男自宅。
2014.02.25 下午 於新北市淡水「鄞山寺」。
訪談「臺北木偶劇團」黃僑偉
2013.11.14 晚上 於臺北八里「臺北木偶劇團」排練場。
2013.12.03 晚上 捷運板橋府中站「爭鮮」定食店。
訪談「日月興掌中劇團」簡文泉
2013.11.09 晚上 於臺北萬華「龍山寺」。
訪談「小西園第四代」邱文建
2013.11.25 晚上 於臺北士林文昌路許王自宅。
指導教授 李國俊 審核日期 2014-7-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