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404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 、訪客IP:3.145.8.42
姓名 江蘭貞(CHIANG LAN TS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此有之教化:從《存有與時間》至《真理與方法》闡發生命教育之存有學向度
(Cultivation of Dasein: Elucidation for Ontological Aspect of Life Education Grounded upon “Being and Time” and “Truth and Method”)
相關論文
★ 自我意識的自立性問題:由四因說詮解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之主奴關係★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有限性與否定性
★ 中世紀羅斯文獻的哲學詮釋學分析★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對「神存在論證」之省思
★ 笛卡爾《沉思錄》我思與上帝存在之關聯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主要是藉由《存有與時間》以及《真理與方法》闡發生命教育之存有學向度。分為以下的觀點討論:首先對存有意義問題進行闡釋,進而引導出“問”與“看”的生命教育,以提供「問」生命意義的探索結構並對生命進行環視。其次,詮釋《存有與時間》中此有的日常性理解,進而闡明體察在世存有之生命教育,由標誌指引到關聯性整體來體察生命的處境,以及闡述與他人共在與共同此在。其三,詮解海德格的時間性分析所帶出此有存有學的意義整體性,闡述向死的存有、良知的召喚以及此有的時間性意義,增進生命教育對於此有之有限性、可能性與存在性的理解。其四,生命教育是此有的教化過程,借重《真理與方法》,重新思考人文傳統的意義與價值,以帶出並拓展對於精神生命、他者生命、及自身生命之理解。最後結論收攝在哲學啟迪生命思考與行動,哲學作為生命教育之根本基底,對生命發問即是哲學活動;再者,生命教育最終的目標是每一個人能夠採取行動實踐個人之生命意義,並建立與他人和諧共融的關係,在此目標之下,高達美的哲思:「理解即是應用」則成為指引的方針。對於生命的領悟是需要以實踐的行動來完成的,若學生真正理解自我生命意義與價值,必會以行動回應之。
摘要(英) This thesis aimed at elucidation for ontological aspect of life education grounded upon “Being and Time” and “Truth and Method”. It is broken down into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First,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being is expounded to bring forth a life education by question-asking and circumspection. This is so as to provide an exploration guide to question and quest for the meaning of being and to circumspect one’s own life. Next, the everyday understanding of Dasein’s being-one’s-self in “Being and Time” is interpreted so as to enlighten a life education with awareness of being in the world. The contextual awareness of one’s life concern is by means of sign, reference, and the involvement totality as orientation. The being-with others and the Dasein-with of others are also elaborated. Then,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Heidegger’s analysis on temporality, Dasein’s ontological meaning in its totality is brought forth. The being-toward-death, the call of conscience, and the temporality of Dasein are elaborated. The life education is enhanced with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tality, possibility, and existentiality meaning of Dasein. At last, life education is a process of cultivation (Bildung) of Dasein. By means of “Truth and Method”, we can contemplate again on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humanistic tradition so as to bring forth and extend an understanding for spiritual, other’s, and self’s being. As conclusion, philosophy inspires and refreshes questioning and questing for life. With philosophy as a fundamental ground for life education, questioning for life is a decent act of philosophy. Furthermore, the ultimate aim of life education culminates in each one takes due action to actualize the meaning of one’s own being and builds harmonic communion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With such an aim in advance, Gadamer’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n application: “Understanding proves itself as make-happening.” is the best leading guide. Any comprehension in life needs to be fulfilled by an action of actualization. Once students realize what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ir own life being, they will surely respond it with corresponding realization.


Keyword: Being and Time, Truth and Method, Ontology, Life Education

關鍵字(中) ★ 《存有與時間》
★ 《真理與方法》
★ 存有學
★ 生命教育
關鍵字(英) ★ Being and Time
★ Truth and Method
★ Ontology
★ Life Educatio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意識 6
第三節 研究進路 10
第四節 教學經驗的前理解 16
第五節 論文主題:「存有意義問題」的闡釋 20
第六節 引導“問” 與“看”之生命教育 24
一、「問」生命意義的探索結構 26
二、對生命實踐性的環視 29
第二章 此有的日常性理解 34
第一節 此有存有學之探索進路 38
第二節 此有對在世存有之理解 41
第三節 此有對共在及自身存有之理解 45
第四節 此有之非本真與本真存有理解 50
第五節 體察在世存有之生命教育 62
一、體察生命處境:從標誌指引到關聯性整體 64
二、與他人共在及共同此有對生命教育的啟思 67
第三章 此有的時間性理解 74
第一節 此有對其有限性之理解-向死的存有 75
第二節 此有對其可能性之理解-良知的召喚 81
第三節 此有對其存在性之理解-時間性綻出 86
第四節 對此有時間性理解之生命教育 93
一、死亡的意義於生命教育之啟示:喚回本真性自我 94
二、時間性意義於生命教育之啟示:開展存有可能性 97
第四章 以生命教育作為此有之教化 104
第一節 對精神生命之理解-以人文教化 105
第二節 對他者生命之理解-與異己對話 110
第三節 對自身生命之理解-企向所能是 119
第四節 以哲學詮釋學作為生命實踐哲學 128
第五章 結論:哲學啟迪生命思考與行動 140
第一節 對生命發問即是哲學活動 142
第二節 對於生命「經驗」的反省 147
第三節 詮釋學經驗的「我」-「你」關係之教育意涵 153
第四節 理解與應用之生命實踐哲學 159
參考文獻 16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原典:

Gadamer, H.-G. (1990), Gesammelte Werke, Bd. 1 Wahrheit und Methode
: 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 Tübingen: Mohr.
Gadamer, H.-G. (1986), Gesammelte Werke, Bd. 2 Hermeneutik II
, Tübingen: Mohr.
Heidegger, M. (1975), Die Grundprobleme der Phenomenologie, Frankfurt
am Mein: Vittorio Klostermann
Heidegger, M. (1982) 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 translated by
AlbertHofstadtl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eidegger, M. (1992), Being and Time, Oxford: Blackwell. Translated by
Macquarrie, J. & Robinson, E.
Heidegger, M. (2001)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Heidegger, M. (2001),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原
作1927出版)
Heidegger, M. (2003),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I. Abteilung:
VeröffentlichScriften 1910-1976, Band 5, Holzwege. Frankfurt:Vittorio
Klostermann


外文文獻:

Barrett, W. (1958), Irrational Man, New York: Doubleday.
Critchley, S. & Schürmann, R. (2008),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New York:Routledge
Dreyfus, H. L. (1994), Being-in-the-World, New Baskerville: MIT Press
Gallagher, S. (1992), 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
Gelven, M. (1970),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Being And Time”,
New York: Harper & Row
Godwin, M. (2000), Who Are You? 101 Ways of Seeing Yourself, England:
Penguin. King, M. (2001), A Guide to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Alban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ordon, H. (2001), The Heidegger-Buber Controversy, London: Greenwood
Press
Haar, M. (1993), Heidegger and the Essence of Ma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Knight, G.R. (1989), 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Michigan:Andrews University Press
Kockelmans, J.J. (1990),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The Analytic of
Dasein as Fundamental Ontology”,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Nietzsche, F. (1921), Nietzsche’s Werke, Erste Abtheilung, Band
VII,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Stuttgart: Alfred Kröner Verlag
Nietzsche, F. (1921),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 Stuttgart: Alfred Kröner
Verlag
Nietzsche, F. (1999),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München: Wilhelm
Goldmann Verlag
Steiner, G. (1978), “Martin Heidegger”, Cornwall: Fontana Press
Turetzky, P. (1998), Tim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arnke,G. (1987), Gadamer Hermemeutics, Tradition and Rea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譯書:
王又如(譯)(1995),R. Tarnas著,西方心靈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Western Mind),台北:正中,(原著出版於1991)。
王曉朝(譯)(2003),Plato著,柏拉圖全集(卷一),台北:左岸文化
出版。
王慶節、陳嘉映(譯)(2002),M. Heidegger著,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27)。
朱毅(譯)(2010),U.Tietz著,伽達默爾(Gadamer zur Einführung),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原著出版於1999)。
洪漢鼎等(譯)(2002),G. A. Ast, D. E Schleiermacher, W. Dilthey, M
Heidegger著,,詮釋學經典文選(上)(Subjectivity and Selfhood),
台北:桂冠。
洪漢鼎(譯)(2004),H.-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
本特徵(上卷)(Wahrheit und Methode),上海:上海譯文,(原著
出版於1960)。
洪漢鼎(譯)(2004),H.-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
本特徵(下卷)(Wahrheit und Methode),上海:上海譯文,(原著
出版於1960)。
侯建(譯)(1980),Plato著,柏拉圖理想國,台北:聯經。
徐玉芹(譯)(1985),A.Augustine著,奧古斯丁懺悔錄(Confessiones),
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762)。
夏鎮平(譯)(1988),H.-G. Gadamer著,讚美理論-伽達默爾選集(Lob
der Theorie),上海:三聯,(原著出版於1983)。
孫周興(譯)(2004),M. Heidegger著,林中路(Holzwege),上海:譯
文出版,(原著出版於1950)。
孫周興(譯)(1997),M. Heidegger著,路標(Wegmarken),台北:時
報文化,(原著出版於1967)。
郭軍、陳毅平、何衛華、周利娟(譯)(2008),B. Readings著,廢墟中
的大學(The University in Ruin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
出版於1996)。
蔡文菁(譯)(2008),D. Zahavi著,主體性和自身性:對第一人稱視角
的探究(Subjectivity and Selfhood),上海:上海譯文,(原著出版
於2005)。
劉崎(譯)(1971),F. Nietzsche著,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72)。
嚴平(譯)(1992),R. E. Palmer著,詮釋學(Hermeneutics),台北:
桂冠,(原著出版於1969)。


中文文獻:

來跳舞吧!Shall We Dance影片,2005年,得利影視出版。
江蘭貞(2014),生命意義的自覺與實踐,第十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
─人的培育:以生命教育翻轉教育,頁127-146。
江蘭貞(2011),解消生死對立─為生命開顯存有意義之視野,生命教育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42。
沈清松(1991),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出版。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介紹,應用
心理研究, 第12期,P.46-76。
何衛平(2002),高達瑪,台北市:生智。
李燕蕙(2005),早期海德格的生死哲學,揭諦,第八期,頁93-134。
林治平(2001),找人-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
中原大學宗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頁54-102。
林火旺(2010),為生命找到道理,台北市:天下雜誌。
吳清基(2011),共創教育新願景: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2011教育基
金會年會專題演講ww.meworks.net/meworksv2a/meworks/page1.aspx?no=178538
南風(2006),蘇格拉底,台中市:晨星出版。
洪蘭(2008),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洪蘭(2009),給年輕人生命的理想,天下雜誌,第435期,2009年教
育特刊。
洪漢鼎(2005),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的發展,北京市:人民出版
社。
洪漢鼎(2011),當代西方哲學兩大思潮(下冊),北京市:商務。
洪漢鼎(2014),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
曾志朗(2009),生命教育的意義:讓孩子活出多元,天下雜誌,第435
期,2009年教育特刊。
陳文團(2000),尼采道德觀之虛無主義本質,哲學雜誌:尼采─在哲
學的邊緣,第十期,頁38-60。
陳榮華(2003),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陳榮華(2011),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市:三民。
陳德光(2000),大學階段生命教育的內涵,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
林思伶主編台北市:聯經出版。
孫雲平(2008),理論活動與意義建構:海德格的「手前物」與「及手物」,
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周年紀念論文集,林維杰
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105-154。
孫雲平(2009),前期海德格的時間觀,揭諦,第17期,頁47-82。
孫雲平(2010),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此在」分
析,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頁53-80。
孫效智(2008),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2008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
台北: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際會議廳,頁7-26。
孫效智(2007),生命教育與大學生通識人文素養,大專校院生命教育
學術與教學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頁1-15。
陸敬忠(2001),當代哲學詮釋學源生初探─黑格爾、海德格與高達美,
哲學雜誌:文本與詮釋,第34期,頁4-30。
陸敬忠(2004),哲學詮釋學-歷史、義理與對話之「生化」辯證,台
北:五南。
陸敬忠(2004),海德格「基本存有學」與哲學詮釋學之緣起:《存有與
時間》思路對高達美哲思啟始之效應歷史,中原學報,第三十二卷
第十期。
張鼎國(2011),詮釋與實踐:海德格、高達美與希臘人,台北,政大出
版社。
張祥龍(2005),海德格:二十世紀最原創的思想家,台北,康德出版
社。
張汝倫(2012),《存有與時間》釋義,上海: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
庫。
傅偉勳(2005),西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
鄒川雄(2012),大學通識教育與當代公民人文素養。大學通識,第7
期,頁 17-54。
黎建球(2006),生命教育體系的建立,科技整合之生命教育學術研討
會,頁3-10。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台北,心理。
劉怡甫(2014),淺談重視理解的教與學設計架構,課的解析,王冠生
等著,林思伶主編,台南市:成大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出版。
嚴平(1997),高達美,台北,東大。
指導教授 陸敬忠 審核日期 2015-6-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