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2206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3.17.156.200
姓名 李熊業(Shiung-yeh L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日眩光要因分析研究
(The Analysis of Daylight Glare Factors)
相關論文
★ 以GATE模型及系統矩陣演算法重建SPECT螺旋影像★ LED檯燈視覺舒適度研究
★ 表面電漿共振系統之相位擷取與分析★ 人眼眼球模型與視覺表現之模擬分析研究
★ 白光LED之視覺生理效應評估★ 不同色溫螢光燈用於辦公室照明之視覺效應研究
★ 表面電漿共振儀之動態相位偵測技術 與微量生物分子檢測應用★ 二次通過成像架構量測人眼的光學系統品質
★ 週期性奈米金屬結構對拉曼散射訊號增強之研究★ 非球面檢測之迭代相移干涉與子孔徑相位接合演算法開發
★ 應用可容忍隨機位移之相移干涉術於相位式表面電漿共振系統之穩定度增進★ 以偵測任務及系統效能評估找尋多針孔微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系統之最佳化配置
★ 結合表面電漿共振及溫度控制於免疫球蛋白鍵結之檢測分析★ 以二次通過成像量測架構及降低誤差迭代演算法重建人眼之點擴散函數
★ 多陽極光電倍增管閃爍相機之訊號讀出系統與高效最大可能性位置估算演算法開發★ 小動物針孔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系統之系統校正與配置最佳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就目前日眩光模型的研究發展而言,造成個體不舒適等級變化的因素,主要是由個體視覺生理狀況、心理認知差異、光源物理特性以及環境變數為考量因素,若能瞭解眾多因素該如何直接對應實際的問題描述,並加以歸類排序,都將有助於提供模型之修正方向。有鑑於此,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利用自編的「國立中央大學學生紙本閱讀之視覺舒適度問卷」,以探索性因素分析法進行因素的歸類與命名,並依據良好的信度值,採用算術平均法選取前十名的因素投入聯合分析法中,以探討因素間的相對重要性。另外,根據自編問卷挑選五個人員可調因子,藉由點評法讓受測者進行實際的情境體驗,藉以探討可調因子間的相對重要關係。本研究結果顯示:
1.中大學生在從事紙本閱讀之視覺舒適度的組成因素有13個,包含(依平均數高至低排序):視疲勞度、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局部照明設計、閱讀材料、自然採光設計、紙張與排版、溫度與通風性、美感反應、室內照明設計、天氣因素、隱密性、環保節能。其中,前十名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由高至低排序為:身體狀況、視疲勞度、精神狀況、閱讀材料、局部照明設計、自然採光設計、溫度與通風性、室內照明設計、美感反應、紙張與排版。
2.可調因子的相對重要性由高至低排序為:窗簾使用、背景顏色、背景亮度、離窗距離、檯燈使用。
本研究結果不但提供了紙本閱讀情境之視覺舒適的組合因素,也建議模型的修正應以主觀生理感受為優先考量。
摘要(英) In the development of daylight glare models, the main factors accounted for the variations in discomfort glare index are visua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psychological cogni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ght 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Knowing how to classify and rank the factors will offer a direction for correcting the models. Accordingly, this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printed-text read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and utilize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o analyze and classify the data. Based on the good reli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statistics, ten factors were selected by ranking their arithmetic means. A conjoint-analysis card-ranking experiment was execut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among the ten factors. In addition, five adjustable factors were chosen from the questionnaire to construct a physical-experience experiment. Conjoint analysis with scale rat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among the five adjustable facto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For NCU’s students, thirdteen factors were found to make up the situation of printed-text reading, including (based on the mean values from high to low) visual fatigue, physical condition, mental condition, local lighting design, reading material, natural lighting design, paper and typesetting, temperature and ventilation, aesthetic response, interior lighting design, climatical factor, conceal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saving. The preceding ten factors ranked by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from high to low are physical condition, visual fatigue, mental condition, reading material, local lighting design, natural lighting design, temperature and ventilation, interior lighting design, aesthetic response, paper and typesetting.
2.The five adjustable factors sorted by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from high to low are window curtain, ambient light color, ambient illuminance, distance from window to worker, and usage of desk lamp.
The results offered thirdteen factors accounted for visual comfort in printed-text reading, and suggest that subjectiv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should be a prior factor in correcting current glare models.
關鍵字(中) ★ 眩光
★ 視覺疲勞
★ 視覺舒適度
★ 因素分析
★ 聯合分析
關鍵字(英) ★ Factor analysis
★ Visual fatigue
★ Glare
★ Visual comfort
★ Conjoint analysis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V
目錄 V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視覺感知相關理論 7
第二節 舒適度的涵義與評估 10
第三節 視覺舒適度相關研究 11
第四節 因素分析法 15
2.4.1 因素分析簡介 15
2.4.2 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 16
第五節 聯合分析法 17
2.5.1 聯合分析簡介 17
2.5.2 聯合分析的基本原理 18
第三章 前測研究的方法與結果 20
第一節 前測研究的方法 20
3.1.1 前測問卷設計 20
3.1.2 前測問卷實驗設計 23
3.1.3 前測研究工具 24
第二節 前測研究的結果 25
3.2.1 受測者基本資料 25
3.2.2 前測問卷調查結果與討論 29
第四章 正式研究的方法與結果 38
第一節 正式研究的方法 38
4.1.1 正式問卷設計 38
4.1.2 正式問卷實驗設計 43
4.1.3 正式研究工具 43
第二節 正式研究的結果 45
4.2.1 受測者基本資料 45
4.2.2 正式問卷調查結果與討論 50
第五章 情境體驗研究的方法與結果 60
第一節 情境體驗研究的方法 60
5.1.1 情境體驗之問卷設計 60
5.1.2 情境體驗之實驗設計 61
5.1.3 情境體驗問卷實驗流程 67
5.1.4 情境體驗研究工具 69
第二節 情境體驗研究的結果 70
5.2.1 情境體驗問卷調查結果與討論 70
5.2.2 情境體驗實驗結果與討論 7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2
參考文獻 84
中英文名詞對照表 89
附錄一 前測問卷 91
附錄二 正式問卷 96
附錄三 情境體驗問卷設計 101
附錄四 各因素說明單 102
附錄五 聯合分析卡片設計 103
附錄六 情境體驗實驗之拉丁方格設計 105
附錄七 情境體驗實驗之實體環境架設 113
附錄八 檯燈與離窗距離的架設說明 117
附錄九 背景光源的架設 118
附錄十 模擬窗外風景用圖 119
附錄十一 受測者等候區與實驗者操作區 120
附錄十二 實驗說明的指導語 121
附錄十三 排卡片說明的指導語 122
參考文獻 [1] 周釗涁,「建築與室內裝修階段照明系統節能方式之差異性研究-以台北市辦公空間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建築物節能升級手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3] H. D. Cheung and T. M. Chung, “A study on subjective preference to daylit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 using conjoint analysi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Vol. 43, pp. 2101-2111 (2008).
[4] M.-C. Dubois, “Impact of shading devices on daylight quality in offices: simulations with radiance,” Lund Universität,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1.
[5] CIE and IEC, International Lighting Vocabulary, CIE 17.4, Central Bureau of CIE, Vienna, Austria, 1987.
[6] J. D. Bullough, J. Van Derlofske, P. Dee, J. Chen, and Y. Akashi, An Investigation of Headlamp Glare: Intensity, Spectrum and Size, NHTSA Publication DOT HS 809 672,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 (2003).
[7] J. Wienold and J. Christoffersen, “Evalua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glare prediction model for daylight environments with the use of CCD cameras,” Energy and Buildings, Vol. 38, pp. 743-757 (2006).
[8] T. E. Lockhart, B. Atsumi, A. Ghosh, H. Mekaroonreung, and J. Spaulding, “Effects of planar and non-planar driver-side mirrors on age-related discomfort-glare responses,” Safety Science, Vol. 44, pp.187-195 (2006).
[9] W. Kim and Y. Koga, “Effect of local background luminance on discomfort glare,”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Vol. 39, pp. 1435-1442 (2004).
[10] W. K. E. Osterhaus, “Discomfort glare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for daylight applications in office environments,” Solar Energy, Vol. 79, pp. 140-158 (2005).
[11] P. Boyce, C. Hunter, and O. Howlet, The Benefits of Daylight Through Windows, Lighting Research Center,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Troy, NY (2003).
[12] 許貴鈞,「當公共藝術進入公共空間-以高雄地區滿十八歲民眾對光環境認知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
[13] 楊公俠和徐磊青,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初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民國九十四年一月。
[14] 游山逸,「音箱造形與音質在視覺上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15] 周天宇,「汽車背面之造形意象與視覺認知之研究」,大同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16] 李厚強,「人工光源之照度及色溫對視覺感知影響與照明方式調查研究-以住宅客廳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17] 周芳如,「廣告招牌視覺傳達介面視認性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18] 葉士豪,「作業範圍大小對視覺注意力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19] 林淑惠,「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網路閱讀與紙本閱讀之閱讀理解、行為、介面、策略偏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20] 劉峪瑄,「產品造形視覺舒適因素研究:以數位相機為例」,華梵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21] R. S. Goonetilleke and S. Feizhou, “A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seat depth,” Industrial Ergonomics, Vol. 27, pp. 207-217 (2001).
[22] 汪加麗,「座椅傾斜方向與角度對人體生理與心理反應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23] 石曉蔚,室內照明設計應用,初版,淑馨出版社,臺北巿,民國八十六年三月。
[24] 石曉蔚,室內照明設計原理,初版,淑馨出版社,臺北巿,民國八十五年四月。
[25] E. D. Megaw,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visual fatigue,” Evaluation of human work, in J. R. Wilson and E. N. Corlett (Eds), pp. 840-863 (1995).
[26] 王蓓:眼睛疲劳的原因及分类(一)。取自http://www.drwangbei.com/post/105.html。
[27] 王蓓:眼睛疲劳的原因及分类(二)。取自http://www.drwangbei.com/post/106.html。
[28] 林清泉,「螢幕種類、環境照明、與文字/背景色彩組合對終端機視覺作業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29] 李宜融,「工作環境與工作特性對手眼協調能力及視覺疲勞影響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六月。
[30] 廖寄萍,「逢甲大學教學空間照明環境調查之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31] 趙致瑜,「光源、照度、字型及極性對電子紙顯示器的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32] 江哲銘、王為、劉建志和陳靖文,「高照度高色溫度照明對人體經絡反應之影響-以大專學生之實驗反應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62期,75~90頁,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
[33] 唐宇軒,「探討PDA閱讀/搜尋作業中影響績效和視覺疲勞之因子」,明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七月。
[34] 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版,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民國九十五年二月。
[35] R. J. S. Rummel, Applied Factor Analys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 (1970).
[36] 林清山,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初版,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37]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三版,華泰書局,臺北市,民國九十三年一月。
[38] 黃俊英,多變量分析,六版,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臺北市,民國八十七年八月。
[39] 黃雅毓,「應用聯合分析法探討產品最佳化設計-以MP3隨身聽為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40] 沈佳穎,「以聯合分析法探討消費者對忠誠方案屬性之偏好」,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八月。
[41] 吳永仁,「應用聯合分析於消費者購屋屬性偏好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長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42] 洪智郁,「表演藝術組織會員制度研究-聯合分析法之應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43] 真城知己,SPSSによるコソジョイソト分析,陳耀茂,聯合分析的SPSS使用手冊,初版,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
指導教授 陳怡君(Yi-chun Chen) 審核日期 2010-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