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420402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0 、訪客IP:3.145.168.147
姓名 林學良(Hsueh-Liang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論更生程序前置主義—從我國個人債務清理法制施行成果調查暨更生方案實證研究談起
(The Future of Individual Insolvency Regime in Taiwan: Discussion on Enforcing Individual Reorganization to be the Formal Preceding Procedure of “Consumer Insolvency Act”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of Debtor’s Repayment Plan)
相關論文
★ 論企業重整運作機制---兼論公司重整治理及新資金取得★ 評析我國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之規範—以美國立法例為借鏡
★ 不動產投資信託之研究- 以投資人保護為中心★ 婚姻制度之過去、現在及未來-以兩岸為研討對象
★ 論我國公司治理規範-兼論公司內部稽核制度完善★ 論銀行保證制度之研究
★ 非常規交易稅制問題之研究★ 中國銀行產業分析—兼論台資銀行西進策略
★ 網路購物標價錯誤法律效果之研究★ 股東表決權-論公開發行公司董事設質股票之表決權限制
★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對區域房市價格之影響--以桃園縣為例★ 土壤液化公告對區域房價影響之研究 -以板橋及新莊為例
★ 論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機制的更新與新設-以個人重整程序為核心★ 網路數位化商品之消費者保護-以郵購買賣為核心
★ 論公司股份回籠與內線交易★ 內線交易的法律與經濟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自2008年立法通過至今,已施行逾兩年,然司法統計結果與本條例施行前之預期效果迭有落差,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為探討兩者間之差距及其發生原因。於此同時,筆者亦欲探討身處我國個人債務清理法制之債務人,於程序中所遇到之各樣挑戰,並主要係以我國法院內最受債務人青睞之債務清理程序—更生程序,作為本研究之主軸。而在此過程之中,為歸納分析法院認定之公允、可行更生方案之標準為何,嘗試以實證研究方法為切入點,探討影響更生方案中最核心之內容—債務人清償總金額與清償成數多寡之因素誰屬,最後並據此大膽提出對於我國現行個人債務清理法制架構調整之設計藍圖—「更生程序前置主義」,並羅列出搭配此主張之相關修法建議。
本文實證結果顯示,法院認可之更生方案中,就推論性統計研究而言,主要影響清償成數與清償總金額之解釋變數有:(一) 於聲請人資訊部分,除了聲請人前兩年總收入、總支出呈正向顯著影響效果外,另顯示聲請者為男性者,其清償成數與總金額,明顯大於女性聲請者,以及律師代理發揮功效,確實幫助聲請者減少其清償成數與總金額;(二) 於管轄法院部分,獲東部地區法院認可之更生方案,其清償成數與總金額顯著少於西部地區法院認可之更生方案;(三) 於更生方案內容部分,程序所耗時日越多者,清償總金額越大;債權總金額與清償成數呈反向變化,但與清償總金額呈正向變化。而本研究敘述性與推論性統計之發現,除幫助人們窺得影響法院決定更生方案清償成數與清償總金額多寡因素之一角,以及我國債務人之部分面貌外,更破除外界對於債務人更生方案僅需還款兩成等迷思,並有助於未來修法將清償成數 (總金額) 標準明文化之可能性大增,以增加法院審理債務清理事件之透明度與可預見性。
摘要(英) The Consumer Insolvency Act (hereinafter the “CIA”) has been enforced more than 2 years in Taiwan start from 2008 April. However, there is huge gap between the judicial statistics and the expectation effec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IA.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gap between both of them and the causes.
At the same time, in chapter two of this thesis, we also discuss the difficulties that debtors confront when applying the CIA, focus on the most popular insolvency proceedings—individual re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we attempt to use empirical study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urt’s decision on whether debtor’s repayment plan is fair and feasible or no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discussion and empirical results, we give advices and the blueprint to modify the framework of individual insolvency regime in Taiwan. In our blueprint, we advocate to enforce individual reorganization to be the formal preceding procedure of the CIA. By following the blueprint, the individual insolvency regime can be unitary-entry instead of multiple-entry which is time-consuming.If we can achieve this goal, it will make individual insolvency regime from multiple-entry to unitary-entry. Besides, in chapter six of this thesis, we also suggest a list of laws that needs to be amending to support the framework in the blueprint.
We hope that through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a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t can help people understand how courts decide the total amount of repayment and payoff ratio in debtor’s repayment plan. And this thesis can also break the stereotypes toward debtors, such as the myth that the debtors only need to pay off 20% of debts. For the legislator, our findings also can help them establish explicit standard of the total amount of repayment or payoff ratio to increase openness and predictability of court decisions.
關鍵字(中) ★ 階梯式清償成數標準
★ 清償成數
★ 清償期數僵固性
★ 卡債風暴
★ 債務清理程序單軌化
★ 法律實證研究
★ 更生程序前置主義
★ 更生方案
★ 更生程序
★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關鍵字(英) ★ Credit Card Crisis
★ Repayment Period Rigidity
★ Payoff Ratio
★ Stepped Standard of Payoff Ratio
★ Single-Entry
★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 Repayment Plan
★ Individual Reorganization
★ Consumer Insolvency Act
論文目次 目錄 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1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研究範圍 4
1.3研究方法 5
1.4研究架構 6
2我國個人債務清理法制之發展近況 8
2.1前置協商程序 9
2.1.1協商程序之演進 9
2.1.2協商機制之優缺點 12
2.1.3前置協商與更生程序之異同 13
2.1.4債務人簽署協商之原因 14
2.1.5法扶基金會之調查 17
2.1.6小結 18
2.2債務清理程序之入口門檻 21
2.2.1准予開始之原因 21
2.2.2駁回開始之原因 23
2.2.3不可歸責於己事由 24
2.3更生程序於我國之發展 36
2.3.1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前 36
2.3.2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 38
2.3.3法院裁定認可更生方案後 44
2.4清算程序於我國之發展 48
2.4.1清算程序之誘因 48
2.4.2清算程序之防止濫用 49
2.4.3清算程序之風險 50
2.4.4實務運作情形 51
2.4.5小結 53
2.5債清條例實務運作現況 57
2.5.1鳥瞰 57
2.5.2更生程序 63
2.5.3清算程序 66
2.5.4前置協商程序 68
2.6實務運作數據分析 70
2.6.1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件數少 70
2.6.2債務協商成立認可高度集中於台北 71
2.6.3協商 (更生) 占全體比例漸增 (漸減) 之現象 72
2.6.4債務清理人口比率與他國相比 73
2.6.5債務人聲請更生者多於清算 73
2.6.6協商認可率百分百 77
3更生方案實證研究 79
3.1前言 79
3.2法律實證研究之簡介 80
3.2.1資訊收集方法 81
3.2.2本研究資料收集方法 82
3.2.3台灣法律實證研究現狀 82
3.3債務清理法制實證研究之文獻回顧 84
3.3.1台灣相關實證研究 84
3.3.2美國相關實證研究 85
3.3.3小結 89
3.4實證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 90
3.4.1資料庫的選擇 90
3.4.2變數篩選與說明 92
3.5敘述性統計之研究成果 99
3.5.1管轄法院 99
3.5.2聲請人資訊 100
3.5.3債權人資訊 107
3.5.4更生方案內容 112
3.6推論性統計之研究成果 128
3.6.1實證模型設定 128
3.6.2實證結果分析 133
4外國個人債務清理法制 147
4.1美國個人債務清理程序:以重建型程序為主要討論對象 147
4.1.1立法理念 147
4.1.2立法沿革簡述 148
4.1.3架構與內容 149
4.1.4第7章「清算」 150
4.1.5第13章「收入穩定之個人債務調整」 153
4.1.6 BAPCPA 161
4.2日本個人債務清理程序 170
4.2.1小規模個人再生程序 170
4.2.2給予所得者等再生程序 174
5論更生程序前置主義:以置入我國法制之可能性為探討核心 177
5.1前言 177
5.2雙軌制之緣由 177
5.3對於雙軌制之回應 178
5.3.1債務人難以自行選擇程序 178
5.3.2事件類型處理之假設前提有誤 179
5.3.3債務人意願於前置協商程序亦未獲尊重 179
5.4他國個人債務清理法制架構 181
5.4.1法國 181
5.4.2德國 182
5.4.3奧地利 184
5.4.4日本 184
5.4.5美國 185
5.5我國現有程序轉換機制之探討 186
5.5.1最後手段性 186
5.5.2嚇阻效果 186
5.5.3認聲請清算者無轉換更生程序之可能性或意願 187
5.6更生程序前置主義之支持論點 189
5.6.1未雨綢繆 189
5.6.2債務人及早獲得經濟上重生 189
5.6.3債權人權益保障之考量 190
5.6.4理財教育之施行 191
5.6.5程序效率之追求 192
5.7小結:本研究個人債務清理法制架構藍圖 194
6我國個人債務清理法制之修法建議 197
6.1除舊部分 197
6.1.1更名之必要性 197
6.1.2廢除債權人會議認可制 199
6.1.3廢除協商前置主義 200
6.1.4廢除生活限制條款 201
6.2布新部分 202
6.2.1制訂最低清償成數標準 202
6.2.2設立更生專責法庭 204
6.2.3公告制度革新 205
6.3單一法典之建構:回歸《債務清理法》大家庭 206
6.4小結 209
7結論:走出債務清理之困境 211
7.1總結 211
7.1.1十年教訓 211
7.1.2債務人之遭遇 212
7.1.3實證成果回顧 214
7.1.4美、日之修法經驗與立法例 217
7.1.5修法建議部分 218
7.2政策建議:負債原因之探究 220
7.3未來研究方向 223
參考文獻 224
附錄 236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依筆劃順序排列)
一、專書
1.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著者自版,2003年10月。
2.沈冠伶,民事程序法之新變革,新學林出版,2009年11月。
3.易中天,閒話中國人,泰電電業,2007年12月。
4.林惠玲、陳正倉,統計學:方法與應用(上)、(下),雙葉書廊,2004年6月三版。
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著者自版,2001年2月。
6.夏傳位,塑膠鴉片,行人出版,2008年3月。
7.張登科,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著者自版,2008年11月。
8.許士宦,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著者自版,2008年4月。
9.連志清,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及個案解析,財團法人金融研訓院,2009年6月。
10.陳廷献,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要議,五南圖書,2008年9月。
11.陳計男,破產法論,三民書局,2004年4月。
12.陳計男,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釋義,三民書局,2008年9月。
13.華進丁等,卡到債—喬治和瑪莉的生命故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2008年3月。
14.黃國昌,民事訴訟法教室Ⅰ,元照出版,2009年4月。
15.蔡廣昇,消費者破產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2輯第2篇,2002年11月。
16.鄭有為,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17.David D. Friedman,趙學凱、王建南、施麗中譯,傅利曼的生活經濟學,先覺出版,2007年2月。
18.James D. Scurlock,樂為良譯,販賣債務的銀行—揭開美國次級房貸與卡債風暴的內幕,天下文化,2008年2月。
19.Margaret Atwood,呂玉嬋譯,債與償,天培文化,2009年5月。
20.Steven E. Landsburg,魯樂中譯,生命中的經濟遊戲—反常理思考24問,時報文化,1995年10月。

二、期刊論文
1.王文宇,從經濟觀點論我國公司重整制度,收錄於氏著「新金融法」,元照出版,2004年11月。
2.王金龍,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收案情況之分析比較,司法周刊第1422期,2008年12月31日。
3.吳元曜,對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規範內容之檢討及建議,律師雜誌第350期,2008年11月。
4.吳保任,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心得,全國律師第13卷第6期,2009年6月。
5.沈冠伶,消費者債務清理制度之研究—從德國法之發展評析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草案,收錄於「台灣法學新議題(五)」,財團法人台灣法學會,2007年12月。
6.沈冠伶,從德國法之立法趨勢評析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收錄於氏著「民事程序法之新變革」,新學林出版,2009年11月。
7.林永頌,日本律師及司法書士協助多重債務被害人經驗,法扶會訊第20期,2008年4月。
8.林永頌,台灣之貧窮、債務與法律扶助,收錄於「法律扶助國際論壇:全球經濟衰退下法律扶助的挑戰與契機」大會手冊,2009年11月。
9.林永頌,從卡債族之觀點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規定及其落實,台灣法學雜誌第102期特刊,2008年1月。
10.林繼恆、徐漢堂,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評介與外國立法例之比較,台灣法學雜誌第102期特刊,2008年1月。
11.姜炳俊,論德國破產法上的剩餘債務免除,全國律師第10卷第4期,2006年4月。
12.許士宦,消費者倒產,收錄於氏著「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著者自版,2008年4月。
13.許士宦,消費者之債務清理,收錄於氏著「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著者自版,2008年4月。
14.許士宦,消費者債務清理程序之更生機能,收錄於氏著「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著者自版,2008年4月。
15.許士宦,消費者債務清理之協商、更生與清算程序,台灣法學雜誌第102期特刊,2008年1月。
16.許士宦,消費者債務清理制度之新變革,收錄於氏著「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著者自版,2008年4月。
17.郭怡青,法扶盡全力協助消債朋友!,法扶會訊第20期,2008年4月。
18.陳芬芬,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適用與建議(上),法扶會訊第18期,2007年12月。
19.陳真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草案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20.陳祥彬,辦理消債事件心得,全國律師第13卷第6期,2009年6月。
21.陳靜娟,「透過代辦貸款公司辦理借款,費用增加而且不一定會成功喔!」,公平交易通訊第23期,2009年11月30日。
22.曾品傑,從消費者信用權論個人債務清理法制—一個法國法的初步考察,台灣法學雜誌第102期特刊,2008年1月。
23.黃明展,談曾經成立協商之聲請債務清理限制,司法周刊第1421期,2008年12月26日。
24.黃珉琇、林建甫,消費券政策之總體經濟效果分析,農業與經濟第43期,2009年12月。
25.黃國昌,律師代理對民事訴訟結果之影響—理論分析與實證結果間之激盪,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期,2007年9月。
26.黃國昌,法學實證研究方法初探,月旦法學雜誌第175期,2009年12月。
27.劉永欽,本國銀行信用卡利率行為之研究,經濟研究第43卷第1期,2007年1月。
28.劉宏恩,從心理學到法律學的學習路:我思我感,法官協會雜誌第6卷第2期,2004年12月。
29.劉倫仕,「薪資所得者更生」程序在我國實務上之運用,台灣法學雜誌第144期,2010年1月。
30.劉紹樑,再造企業破產與重整法制—兼論聯合國立法原則,經社法制論叢第37期,2006年1月。
31.鄭有為,論非自願性破產,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2.鄭有為,從日本「民事再生法」的誕生看燦爛輝煌的二十一世紀破產法學,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3.鄭有為,從消費者保護運動看破產免責制度之新趨向,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4.鄭有為,一年,一百年,還是一千年?-從二十一世紀破產法學出發論兩岸破產法典之未來,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5.鄭有為,論資不抵債,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6.鄭有為,論個人重整,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7.鄭有為,論禁止奢侈浪費,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8.鄭有為,從「自用住宅」角度出發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核心觀念,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著者自版,2008年2月。
39.鄭有為,論「自用住宅」在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應有地位,台灣法學雜誌第102期特刊,2008年1月。
40.謝幸伶,從債務人角度分析債清條例實務運作狀況,法扶會訊第26期特刊,2009年12月。
41.「卡債族問卷調查結果分析」,法扶會訊第20期,2008年4月。
42.「法學實證研究方法—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黃國昌專訪」,台灣法學雜誌第107期,2008年6月。
43.「消債條例相關法規彙整及管見」,今日合庫第34卷第5期,2008年5月。
44.「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更生案例研討」,今日合庫第36卷第3期,2010年3月。
45.「消債事件研析小組研析成果報告」,法扶會訊第23期,2008年12月。
46.「債清條例施行實務研討會會議紀錄」,法扶會訊第26期特刊,2009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1.李璇辰,論消費者信用權保護—以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2.林靜嫻,論擔保物權在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地位—兼論自用住宅借款特別條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3.徐漢堂,債務清理法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4.曾 傑,論個人債務清理之免責制度—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與美國聯邦破產法第五、七、十三章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5.楊坤興,我國「債務催收法」立法關鍵問題的探討及思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6.解証鈞,論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機制的更新與新設—以個人重整程序為核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7.劉其峰,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清算制度,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8.劉揚帆,論債務清理程序內的中止制度—以美國聯邦破產法典自動停止為核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1月。
9.蕭富庭,我國合夥破產法制之解構與重構—以美國法制為藍本,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四、其他
1.司法院,2008年司法統計年報。
2.司法院,97年司法業務概況。
3.司法院,98年司法業務概況。
4.司法院統計處,98年12月各級法院平均每法官案件收結情形分析。
5.司法院,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總說明。
6.司法院,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條文逐條說明。
7.司法院,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2009年8月。
8.司法院,協商→更生程序簡圖 (民眾解說版)。
9.司法院新聞稿,司法記者聯誼會業務座談相關資料「積極妥適審理各類案件,提升裁判品質與效率」,98年5月5日。
10.司法院新聞稿,臺灣高等法院所屬各地方法院等2008年4月11日至2010年4月30日受理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分案統計表,2010年5月4日。
11.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7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44號,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 97年法律座談會彙編,2008年12月。
12.「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事項」,司法周刊第1370期,2007年12月27日。
13.「司法院召開全國地方法院院長會議:研商如何有效處理消債事件、人員訓練及宣導事宜」,司法周刊第1380期,2008年3月13日。
14.「司法院舉辦消債事件作業說明會 擴大訴輔服務」,司法周刊第1380期,2008年3月13日。
15.「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施行年餘 司法院舉辦業務研討會」,司法周刊第1443期,2009年6月4日。
16.「司法院舉辦『破產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廣徵各界意見」,司法周刊第1479期,2010年2月11日。
17.「結合產官學 司法智識庫初步成果將於近期推出」,司法周刊第1481期,2010年3月4日。
18.「申請協助作成更生方案 5.1施行」,司法周刊第1483期,2010年3月18日。
19.金管會,有關信用卡業務機構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金管銀票字第09940002260號,2010年4月26日。
20.金管會,有關信用卡業務機構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金管銀票字第09940002261號,2010年4月26日。
21.銀行公會,金融機構辦理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作業準則。
22.銀行公會,債務協商變更還款條件申請書,2009年6月30日。
五、網路資料
1.「消費金融無擔保債務協商還款方案」,金管會核備銀行公會所報強化「消費金融債務協商機制」功能案附件, http://oldwww.fsc.gov.tw/ct.asp?xItem=1414263&ctNode=17&mp=2。
2.內政部兒童局,「推動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附件「高風險家庭評估表」, 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
3.內政部社會司,99年度低收入戶家庭財產限額與生活扶助等級, http://sowf.moi.gov.tw/10/new10.htm。
4.林繼恆,對司法院「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法律分析與建議,銀行公會委託,2006年4月,http://www.ba.org.tw/law02-edit.aspx?lsn=218。
5.金管會,處理卡債問題報告,2006年4月,http://oldwww.fsc.gov.tw/public/Attachment/64111493771.pdf。
6.金管會銀行局,信用卡重要業務及財務資訊揭露,99年3月,http://www.fsc.gov.tw/。
7.金管會銀行局,現金卡重要業務及財務資訊揭露,99年3月,http://www.fsc.gov.tw/。
8.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破產管理署,http://www.oro.gov.hk/cht/home/home.htm。
9.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10.徐中雄,「債清條例滿週年 卡債族重生了嗎?!」附件「各地方法院更生及清算案件統計資料」,立法院全球資訊網,2009年4月10日,http://www.ly.gov.tw/ly/global/file_download.jsp?Name=200904151833510.pdf&Path=dispatch。
11.財政部新聞稿,98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免稅額及扣除額注意事項,2010年5月1日, http://www.mof.gov.tw/ct.asp?xItem=56952&ctNode=657&mp=1。
12.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970411-970630消債事件裁定分析(一)~(五)」,http://www.laf.org.tw/debtclear/。
13.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施行成效調查報告,2009年10月, http://www.laf.org.tw/debtclear/upload/download/Report-9810-LAF.pdf。
14.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消債條例說明會調查研究報告,2008年1月,http://tadels.law.ntu.edu.tw/research.php?no=5。
15.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瞭解信用」宣導小冊, http://www.jcic.org.tw/doc/knowcredit.pdf。
16.經濟部,「2009中小企業白皮書編撰計畫相關議題:中小企業之經營動向」,2009年11月, http://www.moeasmea.gov.tw/public/Attachment/01261053771.pdf。
17.銀行公會,「為何信用卡循環信用利率較銀行其他融資放款利率為高?」, http://www.ba.org.tw/normal.aspx?sn=4&AA=2。
18.銀行公會,金融機構依據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受理法院外前置協商統計表,https://www.twidrp.org.tw/ 。
貳、英文文獻
一、專書
1.Douglas G. Baird, The Elements of Bankruptcy (4th ed. 2006).
2.Elizabeth Warren & Jay Lawrence Westbrook, The Law of Debtors and Creditors: Text, Cases, and Problems (2001).
3.Honorable William Houston Brown & Lawrence R. Ahern Ⅲ, 2005 Bankruptcy Reform Legislation with Analysis 2d (2006).
4.Jeffrey M. Wooldridge,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4th ed. 2008).
5.Lawrence M. Friedman, American Law in the 20th Century 49 (2002).
6.Michael Parkin, Economics (7th ed. 2005).
7.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 Law & Economics (5th ed. 2007).
8.Ronald J. Mann, Charging Ahead: The Growth and Regulation of Payment Card Market (2007).
9.Teresa A. Sullivan, Elizabeth Warren & Jay Lawrence Westbrook, As We Forgive Our Debtors: Bankruptcy and Consumer Credit in America (1989).
10.Teresa A. Sullivan, Elizabeth Warren & Jay Lawrence Westbrook, The Fragile Middle Class: Americans in Debt (2000).
11.William D. Warren & Daniel J. Bussel, Bankruptcy (8th ed. 2009).
二、期刊文獻
1.Charles Jordan Tabb, Consumer Filings: Trends and Indicators, Part Ⅱ, 25 AM. BANKR. INST. J. 42 (Jan. 2007).
2.David U. Himmelstein, Deborah Thorne, Elizabeth Warren, Steffie Woolhandler, Medical Bankruptcy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Results of a National Study, 122 AM. J. MED. 741, 742-46 (Aug. 2009).
3.Deborah Thorne, Elizabeth Warren & Teresa A. Sullivan, The Increasing Vulnerability of Older Americans: Evidence from the Bankruptcy Court, 3 HARV. L. & POL’Y REV. 87, 88-100 (2009).
4.Douglas G. Bair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Bankruptcy, 2007 U. ILL. L. REV. 305,306.
5.Edith H. Jones & Todd J. Zywicki, It’s Time for Means-Testing, 1999 B.Y.U. L. REV. 177.
6.Elizabeth Warren & Jay Lawrence Westbrook, Contracting Out of Bankruptcy: An Empirical Intervention, 118 HARV. L. REV. 1197, 1213 n.55 (2005).
7.Elizabeth Warren & Jay Lawrence Westbrook, Financial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in Bankruptcy, 73 AM. BANKR. L.J. 499 (1999).
8.Elizabeth Warren, Financial Collapse and Class Status: Who Goes Bankrupt?, 41 OSGOODE HALL L. REV. 115, 122 (2003).
9.Elizabeth Warren, The Vanishing Middle Class, in ENDING POVERTY IN AMERICA 38, 39-50 (John Edwards, Marion Crain & Arne L. Kalleberg eds., 2007).
10.Herbert M. Kritzer,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Before 1940: A Bibliographic Essay, 6 J. EMPIRICAL LEGAL STUD. 925, 926-27 (2009).
11.James J. White, Abuse Prevention, 71 MO. L. REV. 863 (2006).
12.Kenneth N. Klee, Restructuring Individual Debts, 71 AM. BANKR. L.J. 431, 445-46 (1997).
13.Kevin M. Clermont & Theodore Eisenberg, Trial by Jury or Judge: Transcending Empiricism, 77 CORNELL L. REV. 1124 (1992).
14.Lawrence M. Ausubel, The Failure of Competition in the Credit Card Market, 81(1) AM. ECON. REV. 50 (Mar. 1991).
15.Loretta J. Mester, Why Are Credit Card Rates Sticky?, 4 ECON. THEORY 505 (July 1994).
16.Michelle J. White & Ning Zhu, Saving Your Home in Chapter 13 Bankruptcy, 39 J. LEGAL STUD. 33, 55-57 (Jan. 2010).
17.Michelle J. White, Abuse or Protection? Economics of Bankruptcy Reform under BAPCPA, 2007 U. ILL. L. REV. 275, 284.
18.Paul S. Calem & Loretta J. Mester, Consumer Behavior and the Stickiness of Credit-Card Interest Rates, 85 AM. ECON. REV. 1327 (Dec. 1995).
19.Robert M. Lawless, Angela K. Littwin, Katherine M. Porter, John A. E. Pottow, Deborah K. Thorne, and Elizabeth Warren, Did Bankruptcy Reform Fail?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nsumer Debtors, 82 AM. BANKR. L.J. 349 (2008).
20.Robert M. Lawless, The Paradox of Consumer Credit, 2007 U. ILL. L. REV. 347 (2007).
21.Ronald J. Mann, Bankruptcy Reform and the “Sweat Box” of Credit Card Debt, 2007 U. ILL. L. REV. 375.
22.Teresa A. Sullivan, Elizabeth Warren & Jay Lawrence Westbrook, Less Stigma or More Financial Distres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xtraordinary Increase in Bankruptcy Filings, 59 STAN. L. REV. 213, 254 (Nov. 2006).
23.Theodore Eisenberg, Empirical Methods and the Law, 95 J. AM. STAT. ASS’N 665 (2000).
24.Todd J. Zywicki,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onsumer Bankruptcy Crisis, 99 NW. U. L. REV. 1463, 1525-26 (2005).
三、判決
1.In re Gossett, 369 B.R. 361 (Bankr. N. D. Ill. 2007).
2.In re Green, 934 F.2d 568 (4th Cir. 1991).
3.In re Kelly, 841 F.2d 908 (9th Cir. 1988).
4.In re Lasowski, 384 B.R. 205 (8th Cir. BAP 2008).
5.In re Mayo, 2007 WL 1074078 (Bankr. D. Md. 2007).
6.Local Loan Co. v. Hunt, 292 U.S. 234, 244 (1934).
7.Muller v. Oregon, 208 U.S. 412 (1908).
8.Toibb v. Radloff, 501 U.S. 157 (1991).
四、報章雜誌
1.Caitlin McDevitt, Ready to Move, Stuck in One Place, NEWSWEEK, Oct. 27, 2008, at 12.
2.James Flanigan, Bankruptcy Bill Needs Reform, L.A. TIMES, Apr. 10, 2005, at C1.
五、網路資料
1.Administrative Office for the U.S. Courts, 2007 & 2008 Report of Statistics Required by the Bankruptcy Abuse Prevent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05, http://www.uscourts.gov/bnkrpctystats/2007/bapcpatxt.pdf ; http://www.uscourts.gov/bnkrpctystats/2008/2008BAPCPA.pdf.
2.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Annual Non-business Filings by Chapter (2007-09), http://www.abiworld.org/AM/AMTemplate.cfm?Section=Home&TEMPLATE=/CM/ContentDisplay.cfm&CONTENTID=60257.
3.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Quarterly Non-business Filings by Chapter (1994-2009), http://www.abiworld.org/AM/AMTemplate.cfm?Section=Home&CONTENTID=60226&TEMPLATE=/CM/ContentDisplay.cfm.
4.Judicial Busin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urts, 2004 Annual Report of the Director, Table F-2, http://www.uscourts.gov/judbus2004/appendices/f2.pdf.
5.The World Bank,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EFFECTIVE INSOLVENCY AND CREDITOR RIGHTS SYSTEMS, http://www.worldbank.org/ifa/ipg_eng.pdf.
6.U.S. Census Bureau, Population Clocks, http://www.census.gov/main/www/popclock.html.
7.UNCITRAL, LEGISLATIVE GUIDE ON INSOLVENCY LAW, http://www.uncitral.org/pdf/english/texts/insolven/05-80722_Ebook.pdf.
8.日本 平成20年民事・行政事件数,事件の種類及び新受,既済,未済 全地方裁判所及び地方裁判所別,http://www.courts.go.jp/sihotokei/nenpo/pdf/B20DMIN4.pdf.
9.日本 平成21年1~12月破産事件、個人再生事件,地方裁判所, http://www.courts.go.jp/search/jtsp0010.
10.日本総務省統計局,人口推計 (平成21年11月確定値,平成22年4月概算値),http://www.stat.go.jp/data/jinsui/tsuki/index.htm.
11.德國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Kapitel 2 Bevölkerung, 2.2 Bevölkerung nach Ländern, http://www.destatis.de/jetspeed/portal/cms/Sites/destatis/SharedContent/Oeffentlich/AI/IC/Publikationen/Jahrbuch/Bevoelkerung,property=file.pdf.
12.德國 Statistische Wochenberichte - Wirtschaft, Handel und Verkehr 23, Statistische Bundesamt Deutsch:Startseite > Publikationen > Querschnitt > Statistische Wochenberichte, http://www.destatis.de/jetspeed/portal/cms/Sites/destatis/Internet/DE/Content/Publikationen/Querschnittsveroeffentlichungen/StatistischeWochenBerichte/WochenBerichte__Wirtschaft,property=file.pdf.
指導教授 鄭有為(Yu-Wei Cheng) 審核日期 2010-7-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