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7201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 、訪客IP:18.118.2.15
姓名 江沐家(Mu-jia Ch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戰後台灣的客家影像論述— 以彭啓原作品為分析場域
(A Discussion on Hakka Image of Postwar Taiwan— Take PENG,CHI-YUAN’s works as examples)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1988年客家還我母語大遊行後,客家族群逐漸受到社會與政府重視。客家影像出現,與台灣影像發展的脈絡密切相關,透過影像對當代客家文化的紀錄與闡述,加上大眾傳播媒體的傳播,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客家文化,成為推廣與重塑台灣客家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透過對客家影像的分析,作為認識當代台灣客家的一個切入點,以台灣最早期開始投入客家影像創作的彭啓原導演為例,揀擇其1989—2013年的影像作品為分析對象,以了解其建構出的客家影像論述,以及與社會環境的相互影響。發現其透過實務拍攝經驗的摸索與交流,在長期與地方耆老、文史工作者與學者合作後,發展出特有具歷史意識之影像創作模式,呈現多元而豐富的台灣客家面貌,透過開墾、產業、信仰、建築等面向對各地客家庄進行深入介紹與闡述,形成空間感與時間感兼具的影像內容,為當代台灣客家留下紀錄。
自2003年以來,彭啓原投入客家影像人才培育,並協助一些大專院校學生學習紀錄片製作,並於接觸大眾史學、影視史學後,發展出「人人都能以鏡頭書寫歷史」的觀點,而投入帶領社區互動、學習影像創作的計畫中,可說是已經覺醒的大眾史家,透過其擅長的客家影像創作,協助更多人運用影像來書寫屬於在地的歷史。
摘要(英)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always interacts with other ethnic and is connected with political situation. Government and public have paid attention to Hakka since 1988, in which Restoring Mother Tongue Movement took place. That Hakka image turns up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image. Hakka can be known by much more people through video records of Hakka contemporary culture; otherwise with the spread of mass media, image becomes a significant material for promoting and reshaping the imagery of Taiwan Hakka.
PENG, CHI-YUAN is the first director using video records to take down the culture of Taiwan Hakka in 1989, and his works include “Hakka Landscape(Three seasons,1990-1993)”, “Hakka Climate ambition (1996)”, “Hakka Village (1997)”, “Little Hakka Village’s Story -Industry(1997)”, “Taipei The New Hometown (1999)”, “Taiwan’s Hakka People(1999)” ,“Hakka Field Trip (2005)”,“Lesson VII forever (2013)”,etc. The thesis deals with the image analysis of documentary films directed by him from 1989 to 2013 in order to recognize the discussion on Hakka image and the concern of social circumstance.
Through the long-term cooperation with local elders, historians and scholars, PENG, CHI-YUAN has his ow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image-creation mode which is able to show diverse and abundant aspects of Taiwan Hakka; moreover, with the deep introduction and description of reclaiming, industry, religion and architecture in Hakka villages, the documentary films both have i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 leaving a record for Hakka contemporary culture.
PENG, CHI-YUAN has devoted to personnel training as well as helped some college students learn how to make documentary films since 2003. After contacting with public history and historiophoty, he has a viewpoint of “everyone can write down history with shots” and engages in the projects community interaction, image-creation learning for the sake of assisting more people to record local history with camera lens.
關鍵字(中) ★ 客家影像
★ 紀錄片
★ 大眾史學
★ 影視史學
★ 影像人才培育
關鍵字(英) ★ Hakka Image
★ documentary
★ public history
★ historiophoty
★ personnel training of imag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戰後台灣客家╱影像發展 13
第一節 台灣客家族群發展簡述 13
第二節 戰後台灣╱客家影像發展歷程 18
第三章 彭啓原影像創作第一期(1980-1998) 39
第一節 影像創作開端 39
第二節 建構客家影像論述 41
第三節 客家影像與社會參與 88
第四章 彭啓原影像創作第二期(1999-2003) 99
第一節 台北客家影像 99
第二節 台灣客家影像 114
第三節 《客家行腳》的創作及其意義 121
第五章 彭啓原客家影像創作分析及其影像人才培育與推廣 129
第一節 彭啓原客家影像創作分析 129
第二節 影像人才培育和社區參與╱大眾史家推廣(2003—) 144
第六章 結論 157
參考文獻 161
參考文獻 一、影像資料
彭啓原,《鄉聲曲韻:客家之屬》(全1集),台北:客屬總會,1987。
彭啓原,《客家風情畫》第一季(全10集),台北:廣電基金會,1991。(1.濃濃原鄉情;2.不赤足不便做事;3.日求三餐夜求一宿;4.有錢十里香何必新衣裳;5.歡天喜地討輔娘;6.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7.敬神如神在;8.七分鑼鼓三分唱;9.哪有山歌船載來;10.寧賣祖宗田 不賣祖宗言)
彭啓原,《客家風情畫》第二季(全10集),台北:廣電基金會,1991。(1.走過草嶺古道;2.阿妹與丟丟銅;3.回首來時路;4.滄桑移民路;5.貧窮莫斷豬 富貴莫斷書;6.義民爺的故鄉;7.人求我三春風 我求人六月雪;8.日久他鄉是故鄉(一);9.日久他鄉是故鄉(二);10.客家賽夏情誼深)
彭啓原,《客家風情畫》第三季(全15集),台北:廣電基金會,1993。(1.客家公廳與土地龍神;2.從土牛溝到土牛社區;3.尋找知母六;4.竹北林家與采田福地;5.番子林變奏曲;6.美麗與哀愁;7.雲林客家福佬客;8.失落的記憶;9.尋尋覓覓 記六堆平埔;10.後山新樂園;11.流流浪浪到關山;12.客城舊事;13.水底的故鄉;14.沙巴客話行無阻;15.丹南山芭行)
彭啓原,《客家傳奇》之《潘文杰傳奇》(全1集),1994。
彭啓原,《一九九四年全國文藝季-回首大科崁》(全1集),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4。
彭啓原,《楊梅百年文藝季-遙遠歸鄉路》(全1集),1995。
彭啓原,《一九九五年文藝季-內灣線的故事》(全1集),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5。
彭啓原,《拓墾英雄黃南球傳》(全1集),苗栗:黃南球祭祀公業,1995。
彭啓原,《一九九六年文藝季-尋訪竹塹社》(全1集),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6。
彭啓原,《三坑人三坑事》(全1集),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6。
彭啓原,《客家風土志》(全10集),台北:公視籌委會,1996。(1.銅鑼圈的故事;2.回首大科崁;3.走訪土牛溝;4.走過楊梅壢;5.美麗庄 鹹菜甕;6.芎林舊事;7.現代桃花源;8.金廣福搜尋;9.賽夏駙馬;10.內山風雲)
彭啓原,《客家庄》(全13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1.東港溪畔的庄頭;2.檳榔林下的回憶;3.美濃水;4.荖濃溪畔建家園;5.大甲河風情;6.戀戀大茅埔;7.走訪後龍溪;8.中港溪風雲;9.老獅潭的經濟動脈;10.頭前溪岸浪滔滔;11.鳳山溪畔水潺潺;12.社子溪與三七圳;13.訪古道話三坑)
彭啓原,《六家庄風土誌》(全1集),台北:國家文藝基金會,1997。
彭啓原,《金山面記事系列》(全5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7。(1.吳聲泉講老龍眼樹的故事;2.金山面的窯業史;3.世外桃源—風空;4.苧仔窩肚的吳屋;5.老伯公樹的故事)
彭啓原,《認識家鄉 新竹的開發》(全1集),新竹:新竹五龍國小,1997。
彭啓原,《小客庄的故事(產業篇)》(全13集),台北:廣電基金會,1998。(1.銅鑼圈的茶業;2.美濃的菸業;3.紙寮窩的造紙業(上);4.紙寮窩的造紙業(下);5.內灣的伐木業;6.東勢的水果業;7.新社的蔗糖業;8.大湖的樟腦業;9.橫山的隘防業;10.大山背山的挑擔業;11.金山面的窯業;12.六家的農耕業(上);13.六家的農耕業(下))
彭啓原,《一九九八年台北客家街路文化節-台北客家人系列》(全4集),台北:台北市民政局,1998。(1.客家人在台北;2.客家人在台北-通化街的歷史;3.客家人在台北-新故鄉和原鄉;4.客家人在台北-客家接骨師的奮鬥史)
彭啓原,《台北新故鄉》(全26集),台北:公共電視,1999。(1.被遺忘的故鄉—凱達格蘭;2. 重回北投溫泉鄉;3. 被遺忘的庄名─唭哩岸;4. 台北是我的故鄉—天母共河國;5. 走過士林夜市;6. 大龍峒的天空; 7. 豬屠口的春天;8. 失落的茶香—大稻埕;9. 蛻變中的萬華;10. 為什麼不是新故鄉—公館寶藏巖;11. 飲水思源瑠公圳;12. 走過樟山到茶山—木柵貓空;13. 台北客家莊—通化街;14. 包種茶原鄉—南港;15. 去看國王企鵝吧;16. 最後的穀倉—關渡;17. 坪頂水噹噹;18. 內溝溪畔水潺潺;19. 日久他鄉是故鄉;20. 住商兩樣情—五分埔;21. 都市的節拍器—東區;22. 夜市緣起饒河街;23. 圓山風情;24. 西門市場百年滄桑;25. 山河美景城;26. 不再克難—南機場)
彭啓原,《人與土地:桃園土地伯公的信仰》(全1集),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
彭啓原,《竹塹水》(全1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
彭啓原,《台北客家文化會館介紹客家影帶》(全5集),台北:台北市民政局,1999。(1.宗教文化—客家人宗教的宇宙觀;2.建築文化—客家建築;3.飲食文化—日常生活的客家飲食、特殊節氣的飲食文化;4.產業文化—客家產業的在地化、其他獨特的客家產業;5.客家人與客家認同—什麼是客家人、客家人的分佈、客家人的族群認同與客家精神)
彭啓原,《台灣客家》(全1集),台北:光華傳播,1999。
彭啓原,《發現故鄉》樣帶:《膨風茶的故鄉-新竹北埔》(全1集),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彭啓原,《發現故鄉》樣帶:《大溪》(全1集),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彭啓原,《台北的客家人》(全1集),台北:台北市民政局,2001。
彭啓原,《水流東文化節》(全1集),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2。
彭啓原,《客家行腳》(全6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1. 海陸客家莊;2. 北部四縣客家;3. 屏東客家;4. 美濃客家;5. 台中的大埔客家;6. 饒平客家與詔安客家)
彭啓原,《重返飛鳳古道》(全1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
彭啓原,《我愛東山-東山社區的人與事》(全1集),新竹:新竹縣關西鎮東山里,2007。
彭啓原,《新瓦屋再造首部曲》(全1集),新竹: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2007。
彭啓原,《鍾理和的文學路》(全1集),高雄:鍾理和紀念館,2007。
彭啓原,《新瓦屋再造全記錄》(全1集),新竹: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2009。
彭啓原,《永遠的第七堂課》(全1集),桃園:客家委員會、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13。

二、專書
Jane Stokes著、趙偉妏譯,《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台北:韋伯文化,2008。
Richard M. Barsam著、王亞維譯,《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出版,1996。
王慰慈主編,《文化紀錄片研討匯集(含授課簡錄)(貳)》,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王慰慈主編,《文化紀錄片研討匯集(壹)》,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古少騏撰文、鄧南光攝影,《看見北埔.鄧南光》,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發展中心,2012。
古秀非、古秀如撰文、李秀雲攝影,《顯影六堆.李秀雲》,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發展中心,2012。
吳明隆,《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
李文良,《清代南台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李道明主編,《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周文,《從台灣攝影的發展檢視國美館典藏: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品研究論文》,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1。
周樑楷主編,《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研習會論文集(第一冊)》,台中:采玉出版社,2004。
林小雲、陳美禎中文撰稿,《愛噭愛笑 鴨嬤打孔翹: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系列3》,台北:客家委員會,2008。
林小雲、黃學堂中文撰稿,《處處為客處處家: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系列4》,台北:客家委員會,2012。
林小雲中文撰稿,《桃花開來,菊花哪裡黃 : 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台北:客家委員會,2006。
林志明,《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台北:田園城市文化,2013。
若林正丈,《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范振乾,《存在才有希望》,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2007。
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新北市:揚智文化,2012。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專題展》,台北:歷史博物館,2003。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1998。
陳美禎中文撰稿,《客家印象 跨世代對話》,台北:客家委員會,2007。
陳飛寶編著,《台灣電影史話(修訂本)》,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
彭啓原,《台灣客庄影像》,南投:台灣省政府,2002。
彭啓原,〈影像製作二十年:影像的時代變化〉手稿,未出版,2014。
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7。
黃永達,《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台北: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12。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等著,《台灣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
黃智偉撰文、劉安明攝影,《定格美濃.劉安明》,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發展中心,2012。
蔡崇隆等訪談,《愛恨情仇紀錄片:台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台北: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2009。
謝艾潔總策劃,《看見原鄉人:台灣客家光影記事》,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1998。
鍾慰文,《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看新聞,怎麼看?看到什麼?》,台北:正中書局,1992。

三、期刊論文
吳紫陽,〈影視史學的思考〉,《史學史研究》,2001年第4期(北京,2001.12),頁49-55。
李美華、劉恩綺,〈台灣報紙如何再現客家形象與客家新聞:1995-2007〉,《客家研究》,第二卷第二期(桃園,2007.12),頁31-81。
李道明,〈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第44期(台北,1990),頁80-93。
周樑楷,〈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當代》,第211期(台北,2005.03),頁52-61。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及「返鄉第二春」為討論對象〉,《當代》,第74期(台北,1992.06),頁48-61。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台北,1999.06),頁445-470。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地方史〉,張雯怡/王育才整理,《宜蘭文獻》,第42期(宜蘭,1999.11),頁3-11。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當代》,第118期(台北,1996.02),頁8-21。
周樑楷,〈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興大人文學報》,第32期(台中,2002.06),頁1101-1116。
海登‧懷特著,周樑楷譯,〈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第88期(台北,1993.08),頁10-17。
張家佳,〈影視史學與傳播領域的結合〉,《當代》,第206期(台北,2004.10),頁116-123。
張釗雄,〈作為一種文化產業的台灣電視紀錄片製作環境:一個初步的參與觀察與反省〉,《電影欣賞》,第111期(台北,2002),頁28-34。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史聯雜誌》,第19期(台北,1991.12),頁89-103。
陳儒修,〈紀錄片:「記」什麼?「錄」什麼?又是什麼「片」?〉,《電影欣賞》,第111期(台北,2002),頁13-27。
黃明川,〈一段模糊的曝光:台灣攝影史簡論〉,《雄獅美術》,第175期(台北,1985.09),頁158-168。
黃儀冠,〈母語鄉音與客家影像敘事:台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客家研究》,第二卷第一期(桃園,2007.06),頁59-96。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第138期(台北,1993.08),頁77-113。
蔣保,〈關於「影視史學」的若干問題:與周樑楷先生商榷〉,《當代》,第206期(台北,2004.10),頁108-115。

四、學位論文
古佳惠,〈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硏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硏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雅婷,〈1987-2008年台灣客家議題發展之研究:以客家雜誌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吉洋,〈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1。
林信丞,〈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林彥亨,〈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姜如珮,〈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張家佳,〈大眾史家的歷史書寫:以《綠的海平線》與《拓南少年史》為例〉,台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右果,〈台灣原住民的「他者」影像再現: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為例〉,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黃琬喬,〈尋找客家影像:台灣電影中客家族群表現與形象分析研究(1973-2008)〉,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五、會議論文
台北縣文史學會,《2003台灣地方志音像紀錄影展特刊》,台北:台北縣文史學會,2003。
江沐家,〈台灣客家紀錄片發展之研究〉,《大眾史學與音像紀錄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 影視史學與人文空間專案計畫,2010)。
李世暉、古佳惠,〈現代媒體與客家意象的再現:以電影「1895乙未」為例〉,《2009全球客家城市高峰論壇》(台北: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台北縣文化局,2009),頁119-146。
周樑楷,〈台灣影視文化的歷史意識,1945-1979:以《源》為主要分析對象〉,收入《1997台北金馬影展國片專題影展節目特刊》(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1997),頁18-24。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2009台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2009。
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2009台灣族群史研習會》,台北: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2009。
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影視史學與人文空間成果發表會暨音像紀錄研習營」研習手冊》,台北: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2009。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2002。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在地人寫歷史:第一屆第二期大眾史學研習會》,台中:逢甲大學,2004。
黃琬喬,〈試論客家影像發展與形象表現分析:以《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美麗時光》為例〉,《第八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2008),頁201-224。

六、調查報告
孫榮光,〈客家紀錄片與真相的還原:客家紀錄片的社會意涵與影像美學〉,台北:客家委員會調查報告,2008。
指導教授 張弘毅、吳學明 審核日期 2014-8-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