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7203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3.145.162.12
姓名 游明潔(Ming-chieh Y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新竹金山面聚落產業變遷之研究
(A research on industry transition of Hsin-chu chin-shan-mien)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金山面」是個古地名,原為一個傳統客家聚落,後來台灣首座科學園區成立於此。隨著科技產業的興盛,人們都知道新竹科學園區,但多數人卻未必知道園區所在位置的「金山面」。而金山面從傳統到現代所出現的產業轉變,可視為台灣產業發展過程的縮影。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金山面聚落地方環境與居民生計活動之間的關係:從早期的傳統聚落到今日的科技園區,而聚落的產業則從最傳統的產業轉變至最尖端的高科技產業,再從自然環境、人口、技術、組織、文化與外部環境等影響因子,探討造成金山面地區從傳統產業、工業化到高科技產業變遷的過程。
從研究發現可得知隨著時經濟發展越盛,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薄弱,從原本共生關係轉換成了宰制關係,也因這樣的改變而造成了產業變遷現象。傳統產業時期人與土地關係是貼近的,利用既有自然資源發展產業;工業化產業時期,人與土地的關係,已不如前一階段但尚處平衡狀態;高科技產業階段,因為政策的制定、科技技術的進入,讓土地需重新配置,人的力量凌駕於土地之上。
摘要(英) "Chin-shan-mien" is an ancient name of place that formerly a traditional Hakka villages, which Taiwan’’s first Science Park established laterly. With the rise of technology industries, people know the Hsin-chu Science Park, but most people may not know where is "Chin-shan-mien". The Chin-shan-mien’s industry changed from tradition to the modern field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aiw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 miniatu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the livelihood activities of residents who are living in "Chin-shan-mien":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to today’’s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village industry is changing from the most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o the most sophisticated high-tech industries. Then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opulation,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explore what cause "Chin-shan-mien" surface areas changes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o the high-tech industry.
The study found that when the economy develops more prosperously, more weakly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which is making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converted to dominated relationship, and mostly, this kind of changes due to the industry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re closed, cause they use the natural resources to develop industries;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times, the relationships is not as well as before, but still in the balanced stages; but in the stage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cause the policy established and the technology access, which make the resources of land need to be reconfigured, and make the power of men above the land.
關鍵字(中) ★ 人地關係
★ 金山面
★ 產業變遷
關鍵字(英) ★ industry transition
★ man-land relationship
★ chin-shan-mien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界定 6
第三節 相關文獻檢閱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0
第二章 金山面聚落概述 33
第一節 歷史沿革 33
第二節 族群組成 42
第三節 宗教信仰 44
第四節 產業經濟 48
第三章 傳統產業時期(1950年代以前) 53
第一節 本期經濟環境背景 53
第二節 金山面聚落產業表現 56
壹、茶業 56
貳、糖業 61
參、窯業 69
第三節 小結 83
第四章 工業化產業時期(1950 - 1980年代) 89
第一節 本期經濟環境背景 89
第二節 金山面聚落產業表現 92
壹、玻璃製品業 92
貳、照明設備製造業 96
第三節 小結 118
第五章 高科技產業時期(1980年代以後) 123
第一節 本期經濟環境背景 123
第二節 金山面聚落產業表現 124
壹、新竹科學園區成立 125
貳、科學園區對於金山面地區的影響 134
第三節 小結 142
第六章 結論 14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7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51
參考書目 153
壹、中文部分 153
貳、英文部分 159
參、網路電子資料 160
附錄 161
附錄 編號A訪談記錄 161
附錄 編號B訪談記錄 169
附錄 編號C訪談記錄 174
附錄 編號D訪談記錄 177
附錄 編號E訪談記錄 179
附錄 編號F訪談記錄 18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志弘、李延輝等(譯)(2006)。Paul Cloke & Philip Crang & Mark Goodwin(著)。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
吳永猛等(2002)。臺灣經濟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育臻(2000)。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吳映青(2005)。照明機械產業九成五設在新竹。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75-84頁)。新竹: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吳慶杰(1998)。矽谷幽蘭─金山面。新竹:新竹市東區金山社區發展協會。
吳慶杰(1998)。風起雲湧─金山面。新竹:新竹市東區金山社區發展協會。
吳慶杰(2010)。故鄉事還記得。新竹:金山面文史工作室。
吳慶杰(2010)。做文化顯祖宗。新竹:金山面文史工作室。
吳慶杰、陳板(無日期)。金山面人文導覽。新竹:新竹市東區金山社區發展協會。
呂清松(1996)。科學園區對地方發展之論爭與臺灣實證:新竹科學園區個案研究。台中: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1997)。「金山面」社區史。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谷浦孝雄(1992)。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灣的工業化。台北:人間出版社。
卓克華(2010)。竹塹媽祖與寺廟。台北:揚智文化。
卓恩全、吳映青(2005)。可口可樂瓶子模具來自新竹。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63-68頁)。新竹: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周錦宏(2010)。客家文化產業與第三部門。台北:智勝文化。
林廷武、蔡松平(2007)。新竹玻璃工藝之發展概況。載於曾煥鵬(主編),新竹文獻第三十期(49-67頁)。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林松(2006)。台灣矽谷文化科學城。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林新賢(1996)。電器電子工業。載於張永堂(主編),新竹市志(299-350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林會承(1987)。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新竹市金山寺修復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林瑜蔚(2008)。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滿紅(2005)。卷五 經濟志。載於張永堂(總編),續修新竹市志(967-1365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林育建(2007)。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添福(1993)。台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載於張炎憲、陳美蓉(主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灣史料評析講座紀錄(一)(131-184頁)。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柯永森(2005)。台灣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探討-以資訊科技發展為核心的產業政策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洪敦光(1999)。縱橫百年風華再現─新竹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洪馨蘭(1999)。菸草美濃。台北:唐山出版社。
胡振洲(1993)。聚落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范明煥(2007)。新竹地區茶業百年回顧史。載於曾煥鵬(主編),新竹文獻第三十期(39-61頁)。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范國銓(1999)。漫談本土陶藝的發展。載於洪敦光(主編),縱橫百年風華再現─新竹陶(39-47頁)。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夏鑄九、王志弘(譯)(1994)。Lefebvre, H.(著)。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孫宕越(譯)(2006)。Max Sorre(著)。人文地理學原理。台北:華岡出版部。
徐正光(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長厚(2008)。工業篇。載於周浩治(主編),新竹縣志續修(1-127頁)。新竹:新竹縣政府。
張永堂(主編)(1996)。新竹市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張永堂(主編)(2005)。續修新竹市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張宗漢(1980)。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恭啟(譯)(1989)。Steward, Julian H.(著)。文化變遷的理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維安(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維安、謝世忠(2004)。台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研究1 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台北卅南投:行政院客家委會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張翰璧(1999)。茶產業:桃、竹、苗客家人之象徵性產業。載於洪惠冠(主編),竹塹文獻雜誌第十一期(32-49頁)。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郭佳真(2009)。新竹市金山里之社區發展。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雯(2005)。從傳統聚落探究社區族群與居住空間的演化特徵─以朴子市新吉庄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板(2000)。風空主義。台北:唐山出版社。
陳板(2002)。 化邊緣為資源:台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載於張維安(主編),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1-18頁)。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俊光(2007)。科技產業半導體─矽土變矽金。載於曾煥鵬(主編),新竹文獻第三十期(84-89頁)。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陳柳均(2000)。高科技的想像:新竹科學園區與地方發展。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川(1996)。台灣地名辭書 卷十八 新竹市。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朝龍(1999)。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揚文科(2008)。科學工業園區篇。載於周浩治(主編),新竹縣志續修(1-178頁)。新竹:新竹縣政府。
黃日紅(2005)。兩大燈泡製造廠根留新竹。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85-90頁)。新竹: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黃春興(2007)。新竹科學園區對新竹地區的經濟貢獻。載於林松(主編),竹塹文獻第三十九期(27-34頁)。新竹:新竹市政府。
黃秋燕(2007)。誰的社區?被誰營造?新竹市金山面的故事(1994 ~2007)。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萍萍(2007)。社區營造與地方探討--以新竹市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為例。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滿田久義(1987)。村落社會體系論。東京:ミネルグア書房。
劉阿榮、李世暉(2010)。客家經濟與產業發展。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135-160頁)。台北:智勝文化。
劉憶萱(2008)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文方、朱虔(2005)。蘇揚企業是美加最大進口商。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69-74頁)。新竹: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潘國正(2005)。新竹糖廠,今之風城購物中心。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109-116頁)。新竹: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蔡松平(2005)。從夕陽產業到浴火鳳凰。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49-58頁)。新竹: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鄭森松(1995)。竹東鎮志─歷史篇。新竹:竹東鎮公所。
蕭百興、施長安、陸昭雄(1999)。紅布與綠樹。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謝東山(1999)。台灣民間日用陶瓷的製作方法與風格特色。載於洪敦光(主編),縱橫百年風華再現─新竹陶(39-47頁)。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簡榮聰(1999)。新竹陶的人文與工藝特質探討。載於洪敦光(主編),縱橫百年風華再現─新竹陶(16-38頁)。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羅烈師(2005)。新竹市客家地圖。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貳、英文部分
Amirahmadi, H. & G. Staff (1993). Science Parks: A Crit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8(2),107-123.
Duncan,O.D.(1959).Hum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I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 an inventery and appraisal .Havser,P.M.&Ducan,O.D.eds. Pp.678-71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febrve, H. (1974).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 Blackwell.
Morrill, R.L.(1974).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North Scituate, Mass. : Duxbury Press.
Steward, J. H.(1955).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Urbana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teward, J. H.(1988).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Cultural Ecology. In Highpoints in Anthropology. Paul Bohanon & Mark Glazer, eds. Pp. 322-332. NY: Knopf.
參、網路電子資料
王俊秀(2000)。國土倫理的社會面向─環境社會學的觀點。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5。2010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15/01.html
王寶璐(2004)。燈泡富翁。商業周刊, 885 。2010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19248
朱柔若(2010年5月15-16日)。科學園區的經濟效益與環境負債:台灣個案探討。第二屆科技與社會年會。2010年12月10日,取自第二屆STS學會年會暨會員大會網頁:http://www.yaw.com.tw/sts/2010/data/content/a-5-B-2.pdf
張慧安(無日期)。寶山新城。2010年7月28日,取自http://www.tri.org.tw/per/81/P72.pdf
張義宮(2010年10月7日)。九月營收 中電年增66%。經濟日報。2010年12月26日,取自中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媒體報導欄http://www.chinaelectric.com.tw/new_d.asp?MsgId=106
廖雪茹(2008年2月13日)。台光無預警裁員,員工到縣府陳情。自由電子報。2010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13/today-north6.htm
鄭少凡(2010年8月19日)。台灣日光燈前董事長的故事:林文仁打造「旭光」的黃金時代。看雜誌。2010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0/2338
指導教授 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11-1-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