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7203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18.224.44.108
姓名 古佳惠(Chia-Hui K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A research on media frame and Hakka image — using the case study of movie “Blue Brave— The Legend of Formosa in 1895”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客家符號建構之研究-以桐花為例★ 客家地區醫療院所企業社會責任--以天晟醫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為例
★ 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台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 台灣客家戲教學成效之研究 --以中壢市興國國小音樂教學為例
★ 客家休閒農業區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照門休閒農業區為例★ 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客家課程學習經驗之研究-以桃園縣二所社區大學為例
★ 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以跨文化的觀點看商業電視台製播族群語言教學節目—以TVBS「來怡客」為例
★ 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 客籍企業家興業精神之研究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日本OVOP運動與台灣客家地方特色產業的比較分析:協力角色觀點★ 客家節慶活動旅遊效益之研究-以新埔義民節為例
★ 客家桐花祭與日本櫻花祭之比較研究─以文化治理的觀點★ 日本六級產業理論應用於台灣地方產業發展之策略-以苗栗公館紅棗產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客家意象是一種移情的族群想像,即認為某些文化特質、生活習慣是屬於客家族群的;這種想像與認知,必定透過媒體的傳播,而在特定團體中形成類似的意象。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發現,隨著時間和社會背景更迭,媒體對客家意象所呈現的範疇有其影響;但對於意象本質的描述,依舊不脫客家族群刻苦耐勞、勤勞節儉的美德,或硬頸和傳統保守的族群精神,以及吝嗇小氣和懦弱自卑等既定框架。
本研究進一步以客家電影「一八九五」為分析標的,藉由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探究觀影者自電影媒介接收到的客家意象,其認知如何受到媒體框架影響。研究發現,觀影者對電影所傳遞出的刻苦耐勞、硬頸精神、愛國保族、飲水思源(敬天祭祖)和勤儉樸實的意象,有較為強烈的感知,與電影幕後推動者最初企圖所要呈現的意象為相呼應外,亦反映出媒體對族群的描述難以跳脫根深蒂固的傳統美德意象。而閱聽者對客家意象的詮釋和解讀狀況,依舊處於媒體框架的影響下,由此可瞭解,媒體的發展對當代台灣客家族群意象的形成實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摘要(英) Hakka image is a transference of ethnic group’s vis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Hakka ethnic group’s particula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iving habits; this vision and recognition must spread out through the media and form a similar image in some particular communities. With literature reviews and analysis,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media affects the presentation of Hakka image over the changes of time and social background. However, the description of essence of the image still in the category of Hakka ethnic group’s virtues such as hardworking, industriousness and frugality, or the traditional toughness, conservative mind, stingy and inferiority.
Furthermore, this study uses the Hakka movie “Blue Brave— The Legend of Formosa in 1895” as its case study and analysis. With in-depth interview and survey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Hakka image received from the movie viewers and how their recognitions are affected by the movie media. The study result discovers that the movie viewers have more intensive recognition on the images implied in the movie, including hardworking, toughness, patriotism, thrifty, sincere, and pay respect to ancestors; this not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mplied images by the movie maker’s but also reflects the media’s description on Hakka ethnic group is still in the category of its traditional virtues. As the message receiver’s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n Hakka image are still affected by the media frame, so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mages of Taiwan’s Hakka ethnic group in the present day.
關鍵字(中) ★ 客家電影
★ 媒體框架
★ 客家意象
★ 一八九五
關鍵字(英) ★ media frame
★ Hakka movie
★ Hakka image
★ Blue Brave
論文目次 摘 要...........................................I
ABSTRACT.........................................II
誌 謝...........................................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第一節 相關文獻檢閱..............................7
第二節 媒體框架與意象形成........................17
第三節 客家意象的形成與媒體發展..................23
第四節 不同媒體下的客家意象......................28
第五節 小結......................................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55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56
第四章 「客家」與「電影」的結合..................71
第一節 台灣電影中的客家意象......................73
第二節 客家電影「一八九五」誕生..................85
第三節 是「客家電影」,還是「電影客家」?........100
第四節 媒體客家意象的比較........................105
第五節 小結......................................110
第五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13
第一節 樣本人口統計與意象接收狀況分析............113
第二節 客家意象與電影「一八九五」意象分析........129
第三節 小結......................................16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7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5
第二節 研究結論..................................183
第三節 研究建議................................187
參考書目.........................................191
壹、中文部分.....................................191
貳、英文部分.....................................196
附錄一 客家印象與電影「一八九五」意象之調查.....199
附錄二 桃園縣文化局客家影展播映表...............205
附錄三 訪談編碼總表.............................206
附錄四 編號A訪談記錄............................212
附錄五 編號B訪談記錄............................223
附錄六 編號C訪談記錄............................231
附錄七 編號D訪談記錄............................240
附錄八 編號E訪談記錄............................255
附錄九 編號F訪談記錄............................26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與學位論文
王一凡(2006)。客家社區環境意象對遊客偏好之影響。台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驚艷客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李世暉、古佳惠(2009)。媒體科技發展與文化仲介之研究:以日本動漫文化為例。清雲應用外語研究—數位網路、媒體科技與文化研究研討會論文專刊(頁77-88)。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呂理傑(2008)。台灣K歌產製框架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常傳(譯)(2002),川瀨健一(著)。台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出版。
李喬(2008)。情歸大地。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宋菁玲(2009)。客家電視新聞處理型態與影響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雅婷(2009)。1987-2008年台灣客家議題發展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詩怡(2007)。博物館與客家記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丞(2007)。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岳(2005)。媒介中刻板印象之建構。輯於周典芳、陳國明(主編),媒介素養概論(頁151-176)。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廣文(2005)。鍾理和作品與思想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振乾(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輯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17-447)。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佳鈴(2007)。台灣客家電視媒體發展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達光(2003)。消費者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台北:東華書局。
徐聖筑(2006)。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榮光(2006)。客家電影的土地意象、語言使用與身分認同:一個後殖民的觀點。輯於盛鎧、黃惠禎(主編),第四屆苗栗縣文學「故鄉與他鄉」研討會論文集(頁37-48)。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孫榮光(2007)。追溯客家電影的歷史時空︰客家電影產製的政治社會意涵。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舉辦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九十六年度補助大學暨獎助學術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2008年6月6日。
陳玉箴(譯)(2005)。Klaus Bruhn Jensen(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指南:質性與量化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陳妍容(2006)。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清河(2007)。廣播電視篇。輯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80-502)。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琬欣(2009)。台灣電影產業的問題及發展—從《海角七號》的市場表現探討之。論文發表於台南崑山科技大學舉辦之「影視媒體生態與娛樂經濟研討會」,5月12日與5月13日。
張維安(1989)。韋伯論社會科學之「價值中立」。輯於張茂桂(主編),翟本瑞、張維安、陳介玄合著,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頁7-40)。台北:巨流出版社。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Arthur Asa Berger(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台北:風雲論壇。
黃儀冠(2007)。台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輯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頁185-214)。台北:智勝出版社。
楊志弘、莊金桂(譯)(2006)。Stanley j. Baran & Davis, Dennis K.(著)。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發展與未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明德(譯)(1981)。Marshall McLuhan(著)。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楊長鎮(1991)。客家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分意識之甦醒。輯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93-194)。台北:正中書局。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200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書局。
楊嘉玲(2000)。台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蕙嘉(2008)。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桃園︰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龍彥(1999)。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出版社。
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出版社。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
劉幼琍(1997)。客家族群對廣電媒體之使用與滿足調查與評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劉惠玲(2005)。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黎毓輝(2008)。國小願景建構與實踐的探索—以一所客家小學為例。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翰林(2007)。當代傳播理論Q&A。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社。
鍾皓如(2003)。論電視媒體中客家族群之「再現」。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舉辦之「第三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2003年11月29日。
鍾皓如(2004)。論電視新聞中客家「義民」之建構。台南: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臧國仁、陳韻如、張文強、朱玉芬(1995)。新聞的框架效果。中華傳播論述研究(頁243-256)。台北:三民。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出版社。
二、雜誌、期刊文章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吳一民(1997)。溫馨送「客」情。廣播月刊,6,23-25。
李梁淑(2008)。當代客語詩文創作的幾個面向(1988-2007)。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1),48-56。
李道明(2001)。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158,41-51。
吳錦發(1994)。重返心靈的原鄉—記電影「青春無悔」。客家,44,62-63。
席瑞英(2001)。為客語電台開闢聲路。國際廣播雜誌,7,20-23。
張維安(2005)。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2),1-10。
張維安、王雯君(2005)。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2),43-76。
劉純杏(2001)。客家文化負面印象之辯解。行天宮人文發展中心通訊,1,16-30。
劉念夏(2002)。民意調查與民意產製:一個框架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72,173-205。
羅肇錦(1994)。期盼的一天—看「青春無悔」之後。客家,44,60-61。
三、網路資料
孫榮光(2009)。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的客家再現:以《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大小愛吃》、《冰火五重天》為例。2010年4月8日,取自http://tung2007.hakka.gov.tw/ct.asp?xItem=46562&ctNode=1879&mp=1869
盧家珍(2009)。從「一八九五」看台灣電影的運作圖像。2009年7月18日,取自國家文化總會「新活水雜誌」網址︰http://www.ncatw.org.tw/files/ literature/22/Fountain_file_488.pdf
貳、英文部分
Benjamin, Walter. (1969).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NY: Schocken Books.
Bogdan, R. & Biklen, S.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Boston: Allyn and Bavon.
Boulding, Kenneth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Davis, D. K. & S. J. Baran. (1981). Mass Communication and everyday life: A perspective on theory and effects. Belmont, CA: Wadsworth.
Eliade, Mircea (1959). Cosmos and history: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translated by Willard R. Trask. NY: Harper.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cLuhan, Marshall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Y: New American Library.
McLuhan, Marshall and Waton, Wilfred (1971). From cliché to archetype. NY: Pocket Books.
Merrill, J. C. (1962).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9, 203-209.
Peirce, Charles S. (1985). Logic as semiotic: The theory of signs. In R. E. Innis (Ed.), Semiotics: An introductory anthology.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李世暉(Shih-hui Li) 審核日期 2010-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