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205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 、訪客IP:13.59.61.119
姓名 楊東叡(Dong-Rui Y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灣巫覡術士之研究
(The Study of Shaman and Wizards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聚焦日治時期臺灣巫覡、術士之研究,討論以官方、知識分子、民間社會三方的觀感。研究材料主要為報紙、調查報告書、雜誌、日記等。本研究透過官方管理政策的變化,知識分子評論巫、術者的輿論,民間與巫、術者之互動,剖析三個部分。
首先,臺灣總督府在每個時期採取不同政策管理占卜慣習。在1895~1915年,官方調查舊有慣習與法令,為了解清代臺灣占卜慣習的淵源,並且採取兩種管理政策,分別為武力鎮壓與溫和主義。在1915~1936年,政府透過宗教調查、實施違警例,全面控制占卜慣習的一個重要轉捩點。1937年以後進入皇民化運動時期,臺灣厲行「民風作興運動」,革除迷信陋習,使巫覡、術士的生存產生一大危機。
以世代與教育背景作為知識分子的區分,分析新、舊知識分子視占卜慣習的觀感對比。傳統知識分子以保護漢文化傳統為職責。尤其占卜慣習使傳統知識分子影響非常深遠,組織詩社成為經世濟民的變通方式。而傳統知識分子也有變革者的出現,適應新西方思想的衝擊與轉型,希望革除舊有迷信陋習,使臺灣進入現代文明。新知識分子有兩種矛盾的心態來看待占卜慣習,即為批判與妥協。
民間依賴巫覡、術士,透過生活史描述,了解熱鬧的占卜活動作為探討。民眾尋求巫、術者,目的在於趨吉避凶與治療疾病等功能。更進一步,從占卜活動中衍生出許多詐欺案件等,這些弊端產生龐大的利益,引誘人犯罪,作為社會現象的討論要點。
透過文本的探討,我們將能夠清楚了解日治臺灣巫覡、術士全面之觀感。根據三方的形象描述,巫、術者正面形象為未來預言者、治療者、或是神靈代言者。反面來說,巫、術者負面形象為詐欺犯或是神棍等說法。根據三方觀點,巫、術者有不一樣的形象塑造。
摘要(英)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shaman and wizards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hich discusses with official, intellectuals, civil society tripartite perception. Research materials mainly for newspapers, research reports, magazines, journals, etc. Through this study, the official management policy changed, intellectuals commented that shaman and wizards’ public opinion, civil society interacted shaman and wizards, that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parts.
First, the Taiwan Sōtokufu in each period adopted a different policy to manage the divination customs. In 1895 to 1915, the official investigated the old customs and law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divination customs of Qing Dynasty in Taiwan, and take two management policies, namely armed suppression and moderation. In 1915 to 1936, the Government, through religious survey, the implementation of illegal police case, the government full control of divination customs wa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1937 after entering Kominka Movement, Taiwan rigorously enforce "Minfu Sakko Undo", get rid of bad customs superstition , so that the survival of shaman and wizards were a major crisi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s an intellectual distinction, analyze new and old intelligentsia’s perception of visual contrast divination customs.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protected the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of duties. In particular, the divination customs make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far-reaching effects, organizing poetry became benefiting the wa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who have appeared to adapt to new shocks and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thought, hope get rid of the old superstitious behaviour to make Taiwan into modern civilization. There were two new intellectuals contradictory attitude to look divination customs, namely criticism and compromise.
Folk were dependent on shaman and wizards, described by life history, to understand the lively divination activities as discussed. People seek shaman and wizards, for the purpose of good fortune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other functions. Furthermore, the activities derived from divination many fraud cases, these defects produce huge benefits to lure people crime as a social phenomenon points for discussion.
Through text discussion, we will be able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aiwan shaman and wizards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According to the tripartite description of the image, a positive image of shaman and wizards were a prophet, a healer, or a spirit-medium. Negative, the negative image of shaman and wizards were a fraud committed or Elmer Gantry and other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e tripartite view, shaman and wizards who have a different image-building.
關鍵字(中) ★ 巫覡
★ 術士
★ 詐欺
★ 占卜慣習
★ 知識分子
關鍵字(英) ★ shaman
★ wizards
★ deception
★ divination customs
★ intellectuals
論文目次 目次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研究範圍與時間斷限 3
三、 研究回顧 4
四、 研究方法與史料探討 10
五、 章節架構 15
第一章 民間與巫覡術士之互動 17
第一節 清代臺灣占卜的傳承與類別 17
第二節 民間占卜儀式分類 22
第三節 與民眾的關係 38
第四節 社會問題 53
第二章 臺灣總督府對巫覡術士之政策 65
第一節 溫和主義時期與強制鎮壓的兩面策略(1895-1915) 65
第二節 調查整備時期(1916-1936) 79
第三節 彈壓緊縮時期(1937-1945) 97
第三章 臺灣的知識分子對占卜之態度 105
第一節 新舊知識分子的分野 105
第二節 傳統知識分子的個案分析─張麗俊 112
第三節 新舊知識分子的轉型─林獻堂 118
第四節 新知識分子的批判與妥協─黃旺成、吳新榮 121
結論 133
參考文獻 139
附錄 147
附錄一 錢卦(孔明神卦)一覽表 147
附錄二 臺灣巫覡、術士之相關社會案件一覽表 151
參考文獻 一、一般史料
川口長孺,《臺灣割據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東京:青史社,1983年。
﹝春秋﹞左丘明,《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永田三敦、筱宮秀雄,《童乩》。臺南:臺南州衛生課,1937年。
伊能嘉矩著、臺灣省文獻會譯,《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池山龜壽,《台灣の全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李峰注解,《御定六壬直指》。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余文儀主修、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
金關丈夫編、林川夫編譯,《民俗臺灣》,第一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金關丈夫編、林川夫編譯,《民俗臺灣》,第二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金關丈夫編、林川夫編譯,《民俗臺灣》,第三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金關丈夫編、林川夫編譯,《民俗臺灣》,第四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金關丈夫編、林川夫編譯,《民俗臺灣》,第五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金關丈夫編、林川夫編譯,《民俗臺灣》,第六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金關丈夫編、林川夫編譯,《民俗臺灣》,第七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1年。
﹝清﹞周璽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
﹝清﹞周凱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廈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9種。
後藤朝太郎,《現在の臺灣》。臺北:白水社,1920年。
洪麗完編,《臺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
﹝東漢﹞班固著、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編,《漢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連橫,《臺灣通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清﹞陳培桂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
﹝清﹞陳壽祺纂、魏敬中重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年。
﹝清﹞陳文達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
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1年。
椿木義一,《臺灣大觀》。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壹卷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壹卷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貳卷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6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貳卷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參卷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參卷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肆卷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第肆卷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捷幼出版社,1993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士紳列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著、吳密察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司法警察及犯罪即決の変遷史)》。臺北:南天出版社,1933─1942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蔡伯壎譯註,《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上卷) I》。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蔡伯壎譯註,《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 II》。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蔡伯壎譯註,《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下卷) III》。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年。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地方之部)》。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7年。
增田福太郎著、江燦騰主編、黃有興中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陳金田譯,《臺灣私法》。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人事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二、報紙、雜誌
《臺灣日日新報》,第1—15776號,1898年5月6日—1944年1月31日。
《臺灣青年》,第1—4卷,1920年7月—1922年2月。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4年。
《臺灣民報》,第1—401期,1923年—1930年。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4年。
《臺灣時報》,1898年—1945年。
《臺南新報》,1921年─1937年。
《臺灣新聞》,1940─1944年。
千島兵次郎主編,《臺法月報》,1905年—1943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1896年—1945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149號,1917─1929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警察時報》,第150─338號,1930─1944年。
三、日記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1(1933-1937)》。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年。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2(1938)》。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年。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3(1939)》。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4(1940)》。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5(1941)》。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6(1942)》。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7(1944)》。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譯註,《灌園先生日記(一)1927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譯註,《灌園先生日記(二)1929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譯註,《灌園先生日記(三)1930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譯註,《灌園先生日記(四)1931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譯註,《灌園先生日記(五)1932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譯註,《灌園先生日記(六)1933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譯註,《灌園先生日記(七)1934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4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註,《黃旺成先生日記(一)1912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二)1913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三)1914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四)1915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五)1916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六)1917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七)1919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八)1921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九)1922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先生日記(十)1923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八)》。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九)》。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四、專書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社,2010年。
王詩琅,《余清芳事件全貌:臺灣抗日事蹟》。臺北:海峽學術,2003年。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
方燕,《巫文化視域下的宋代女性—立足于女性生育、疾病的考察》。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宋兆麟著;(古代)佚名繪圖,《會說話的巫圖:遠古民間信仰調查》。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3年。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林國平,《閩台民間信仰源流》。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呈蓉,《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地理研究叢書第15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年。
胡台麗;劉璧榛主編,《臺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10年。
宮宝利,《術數活動與明清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康豹,《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郭明亮、楊蓮福,《一九三零年代的臺灣》。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黄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張炎獻、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德南,《堅勁耿介的社會運動家─黃旺成》。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董芳苑,《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長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董芳苑,《認識臺灣民間信仰》。臺北:長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陳三井、秦孝儀,《國民革命與臺灣》。臺北:近代中國,1980年。
陳澤主編,《臺灣先賢先烈專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
蔡錦堂,《日本帝国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年。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臺北:大元書局,2006年。
劉枝萬,《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1年。
劉祥光,《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羅吉甫,《日本帝國在臺灣:日本經略臺灣的策謀剖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五、期刊、論文
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清代台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頁111-151。
方鳳玉、邱上嘉,〈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的五營形式〉,《臺灣美術》,第53期,2003年,頁62。
江燦騰,〈日本在臺殖民統治初期的宗教政策與法制化的確立(上) 〉,《臺北文獻》直字第134期,2000年,頁257-304。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5卷第2期,1978年,頁131-159。
李崇僖,〈日本時代台灣警察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16卷3期,1978年,頁264-291。
吳學明,〈現世功利—從歷史觀點看傳統民間宗教信仰〉,《點燃人生希望》。臺南:臺南縣文化局,2001年,頁224-236。
洪健榮,〈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習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康豹,〈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第64期,2000年,頁83-100。
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清代臺灣社會的發展模式〉,《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年,頁335-365。
張玉秋,〈日治時期宗教「迷信」話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雜誌》,第50期,2001年,頁3-32。
蔡素貞,〈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殖民性、現代化與文化認同〉,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六、外文專書
Briggs Robin, Witches & Neighbours: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European Witchcraft.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2.
Jaynes Julia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1990.
Kerr George H.,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4.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13-10-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