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305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3.143.17.127
姓名 劉羿潁(YI-YING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大公報》在國共內戰初期立場之研究(1945.12-1947.1)
(A Study of the Role of the Ta Kung Pao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1945.12-1947.1))
相關論文
★ 俞正燮婦女思想之研究★ 石達開與太平天國之研究(1831-1863)
★ 《民報》歷史觀之研究★ 太平天國婦女地位之研究
★ 論蔣李內爭與國共內戰之挫敗(1945-1949)★ 明末樞輔孫承宗之研究
★ 葉公超與中華民國外交(1949-1961)★ 國共內戰之書寫—以《巨流河》等五本文藝作品為例
★ 石門水庫教會之研究★ 兩岸基督教詩歌創作之探討—以天韻合唱團及呂小敏為例
★ 雍正能臣李衛之研究★ 清世祖理漢政策(1651-1661)
★ 清代徽州鹽商子弟教育研究(1644~1840)★ 三元宰相--商輅之研究
★ 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 清鄭澎湖海戰之研究─ 《孫子兵法》與《戰爭論》之析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研究欲了解在國共內戰初期,中立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以當時獨立於國共兩陣營外的《大公報》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1945年12月至1947年1月–即馬歇爾使華時期,該報之主張。在馬歇爾調處三個階段中,其言論立場都呈現不同的特色:在第一階段(1945年12月至1946年3月)裡,《大公報》仍支持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指責中共發動內戰、破壞交通,並認為美國的對華政策與馬歇爾的調處有利於中國和平。第二階段(1946年4月至1946年6月),《大公報》除了斥責中共外,對國民政府強勢的軍事行動也表不滿。第三階段(1946年7月至1947年1月),《大公報》開始對國民政府的統治失去信心,指責政府無力解決社會民生教育等問題,同時該報對美國亦逐漸失去信任。另一方面,《大公報》對蘇聯的態度在這段時間中也不斷地修正,從最初歡迎蘇軍對日作戰、支持〈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期望蘇聯與國民政府在東北問題上能圓滿解決;到1946年2月〈雅爾達協定〉公佈後,該報一反友好態度,強力抨擊蘇聯,指責蘇聯對中國的野心。1946年7月後,由於美蘇矛盾日益加深,《大公報》一則深怕中國捲入其中的衝突,二則對美國的信任開始動搖,因而言論立場再度偏向蘇聯。在戰後國共相爭的往來,《大公報》中立的言論扮演關鍵的角色,代表著第三方面的聲音。而當國共雙方僵持不下時,該報所支持的一方將有著更多的優勢,正如1946年下旬起,《大公報》對國民政府及美國的失望,卻因此強化了中共發動內戰的決心。
摘要(英)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role of an impartial media, the Ta Kung Pao,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December, 1945- January, 1947). This is also the time of George C. Marshall’s mediation in China. In this stage, the standpoint of the Ta Kung Pao varied three times. In the first period, from December 1945 to March 1946, the Ta Kung Pao supporte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its leader Chiang Kai-shek while criticiz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or launched wars and destroyed transportation lines. The Ta Kung Pao had a favorable attitude toward Marshall’s mediation. The second period was from April 1946 to June 1946. Although the Ta Kung Pao kept blam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t wasn’t satisfied with the military operations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the last period (July 1946 – January 1947), the Ta Kung Pao criticiz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lost its confidence on the USA as well. As for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Soviet Union, the Ta Kung Pao also vari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eriod, it gave its support to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Sino-Soviet Treaty of Friendship and Alliance. However, when the Yalta Agreement was released in February 1947, the Ta Kung Pao ha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 the Soviet Union and attacked Soviet Union for its ambition of expansion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the growing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SA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 Ta Kung Pao, probably being afraid of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lict, kept a rather mild attitude toward the Soviet Union. The Ta Kung Pao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is period. The side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e Ta Kung Pao would definitely enjoy a good advantage in public minds. In late 1946, the disappointment of the Ta Kung Pao towar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the USA indirectly strengthe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o launch the civil war.
關鍵字(中) ★ 馬歇爾調處
★ 國共內戰
★ 《大公報》
關鍵字(英) ★ George C. Marshall
★ Chinese Civil War
★ the Ta Kung Pao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致謝辭 .................................................................................................................................................Ⅳ
目錄 ......................................................................................................................................................Ⅴ
緒論 ........................................................................................................................................................ 1
第一章 《大公報》的發展及學者評價 .............................................................................. 11
第一節 《大公報》的發展 ....................................................................................................... 11
第二節 學界對大公報的評價 ................................................................................................ 24
第二章 對馬歇爾初期調處之報導及評論(1945 年12 月~1946 年3 月) ..... 37
第一節 馬歇爾使華背景分杴 .................................................................................................. 37
第二節 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 51
第三章 對中蘇關係與東匇問題之報導及評論 ................................................................ 72
第一節 第一次停戰仙下達前之東匇接收(1945 年10 月~1946 年1 月) ................... 72
第二節 第一次停戰仙下達後之東匇接收(1946 年1 月~1946 年3 月) ..................... 88
第三節 國共衝突與第二次停戰仙(1946 年3 月~1946 年6 月) ................................. 97
第四章 對馬歇爾第三階段調處之報導及評論(1946 年7 月~1947 年1 月)
.............................................................................................................................................................. 107
第一節 馬歇爾最後的努力 ..................................................................................................... 107
第二節 《大公報》立場的轉變 ............................................................................................ 122
第三節 國民大會的紛爭 ......................................................................................................... 135
結論 .................................................................................................................................................... 146
徵引書目........................................................................................................................................... 151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史料
《大公報》,天津,1945年至1947年。
《中央日報》,南京,1945年至1947年。
《新華日報》,重慶,1945年至1947年。
《群眾周刊》,上海,1946年8月。
《時與文》,上海,1947年3月。
《觀察周刊》,上海,1946年9至10月。
王汎森,杜正勝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台北:傅斯年先生百齡紀念籌備會,199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898-1949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南京市委員會編,《周恩來一九四六年談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五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六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重慶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紅岩革命紀念館編,《重慶談判紀實》,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編,《國民參政會紀實》,下冊,重慶:重慶出版社,1985年。
中央統戰部、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件選編》,下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1985年。
孟廣涵主編,《政治協商會議紀實》,上卷,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
南方局黨史料徵集小組編,《南方局黨史資料大事記》,重慶:重慶出版社,1986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一),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三),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四),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國民大會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46年。
二、日記、文集、回憶錄、訪問錄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977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977年。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第五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第六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王鼎鈞,《關山奪路》,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
王新命,《新聞圈裡四十年》,台北:中央日報,1957年。
石西民、范劍涯編,《新華日報的回憶續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北京:中央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
邵毓麟,《勝利前後》,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姚崧齡,《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
唐縱,《唐縱失落在大陸的日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8年。
孫文,《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年。
梁漱溟,《憶往談舊錄》,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年。
張玉法、沈松僑訪問,沈松僑記錄,《董文琦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
張君勱,《中國第三勢力》,台北:稻香出版社,2005年。
張季鸞,《季鸞文存》,台北:台灣新生報出版社,1987。
陳嘉驥,《白山黑水的悲歌》,台北:陳嘉驥出版,1976年。
陳嘉驥,《東北變色記》,台北:陳嘉驥出版,2000年,頁46-47。
陳紀瀅,《報人張季鸞》,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1年。
陳紀瀅,《胡政之與大公報》,香港:掌故月刊出版社,1974年。
陳紀瀅,《抗戰時期的大公報》,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81年。
曾克林,《戎馬生涯的回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董彥平,《蘇俄據東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
雷震,薛化元主編,《中華民國制憲史–制憲的歷史軌跡(1912-1945)》,台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
雷震,薛化元主編,《中華民國制憲史–政治協商會議憲法草案》,台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
雷震,傅正主編,《制憲述要》,《雷震全集》,第二十三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9年。
熊式輝,《海桑集》,台北:明鏡出版社,2008年。
蔣勻田,《中國近代史轉捩點》,香港:友聯出版社,1976年。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7年。
蔣經國16,《風雨中的寧靜》,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4年。
三、專書與專書論文
于剛,《中國各民主黨派》,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年。
王成勉,〈馬歇爾與中國第三黨派–馬歇爾使華調處新探〉,《中華民國史專題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
王成勉,〈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一階段之研究(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民國三十五年三月)〉,《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2年。
王成勉,〈烽火下的調處:對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三階段的評估(1946年7月-1947年1月)〉,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宣讀本,2001年10月6-9日。
王芝琛,《百年滄桑–王芸生與大公報》,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1年。
王芝琛、劉自立編,《1949年以前的大公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年。
王瑾、胡玫編,〈回首一十七年〉《胡政之文集》,下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凌霄,《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96年。
方漢奇,《《大公報》年史(1902-06-17-2002-06-17)》,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4年。
牛軍,《從延安走向世界–中國共產黨對外關係的起源》,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牛軍,《內戰前夕》,台北:巴比倫出版社,199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馬歇爾使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資料委員會編4,《中國民主同盟歷史文獻》,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年。
任桐,《徘徊於民本與民主之間:〈大公報〉政治改良言論述評(1927-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岳謙厚、段彪,《媒體.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李炳南,《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台北:永業出版社,1993年。
李旭編,《政治協商會議之檢討》,台北:時代出版社,1936年。
汪朝光,《中國命運的決戰:1945-1949》,輯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近代通史》,第十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沈志華主編,《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蘇聯歷史專題研究(1917~1991)》,中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邵玉銘撰,《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台北:傳紀文學出版社,1980年。
金冲及,《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吳廷俊,《新記大公報史稿》,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周雨,《大公報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1945至1949年美國、蘇聯與國共四角關係之研究>,肯尼斯.雷、約翰.布魯爾編,尤存、牛軍譯,《The Forgotton Ambassador:The Report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1946-1947被遣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駐華報告1946-1949》,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年。
林桶法,《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林桶法,《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侯杰,《《大公報》與近代中國社會》,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紀亞光、秦立海、裴莘,《戰後中國政黨與政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高郁雅,《北方報紙輿論對北伐之反應》,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編輯,《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系,2003年。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出版社,2001年。
張九如,《和談覆轍在中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張正隆,《雪白血紅》,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10年。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79年。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四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79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頁412。
陳建雲,《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後民間報人的出路抉擇》,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陳孝威,《為什麼失去大陸》,台北:三文圖書,1988年。
陳立文,〈從戰時東北黨務組織與工作發檢討東北接收的失敗〉,收錄於《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年。
屠傳德,《美國特使在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第四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75年。
梁敬錞譯註,《馬歇爾使華報告書箋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曾虛白,《中國新聞史》,台北:三民出版社,1984年。
費正清、費維愷編,《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資中筠,《追根溯源: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1945-195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下冊,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台北:三民出版社,1987年。
賴光臨,《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0年。
關中,《中國命運關鍵十年–美國與國談判真相》,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10年。
四、論文
王凌霄,〈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國立政治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吳淑鳳,〈中共的「聯合政府」要求與國民政府的對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高郁雅,〈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的變動(1945-1949)〉,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孫波,〈抗戰中後期及戰後初期中美關係的國內公眾輿論〉,上海: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5月。
陳依俤,〈《觀察》周刊之研究(1946-1948)〉,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陳巍杉,〈儲安平與《觀察》政論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黃春森,〈魏德邁與中國(一九四四–一九四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楊惟安,〈從《新華日報》看中共「以俄為師」文藝宣傳的演變〉,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鄭炯兒,〈從掃蕩到和平:掃蕩報研究(1931-195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劉維生,〈抗戰中後期及戰後初期中美關係的國內公眾輿論〉,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五、期刊
于衡,〈採訪二十五年〉,《傳記文學》,卷20期1(1972年1月),頁28-33。
王成勉著,黃春森譯,〈馬歇爾使華訓令之檢討〉,《近代中國》,期120(1997年8月),頁110-129。
王成勉,〈美國在戰後調停國共問題所扮演的角色〉,《近代中國》,期138(2000年8月)頁36-43。
王良卿,〈折射的陰影:戰後國民黨的黨政革新運動(1946-1947〉,《兩岸發展史研究》,期4(2007年12月),頁171-215。
方豪,〈英歛之先生創辦大公報的經過(上)〉,《傳記文學》,卷3期2(1963年8月),頁13-20。
朱民威,〈張季鸞先生與先總統蔣公的關係〉,《傳記文學》,卷50期4(1987年4月),頁24-25。
成舍我,〈記者四十年–我有三次值得追憶的「笑」〉,《報學》,卷1期5(1953年,10月),頁87-97。
李朝津,〈由抗戰勝利前後之大公報言論看美蘇冷戰的源起〉,《中華軍史學會會刊》,卷3(1997年12月),頁269-286。
李秋生,〈我所知的王芸生〉,《傳記文學》,卷38期2(1981年2月),頁75-81。
李炳南,〈中共與政治協商會議的起源(下)〉,《共黨問題研究》,卷16期5(1990年5月),頁58-65。
李瞻,〈共黨報業的理論及其謬誤〉,《新聞學研究》,期5(1970年5月),頁35-76。
李群,〈期待和平、呼籲民主–《大公報》與1946年政協會議〉,《綏化學院學報》,卷29期5(2009年10月),頁38-40。
沈志華,〈斯大林的“聯合政府”政策及其結局(1945~1947)〉,《俄羅斯研究》,期5(2007年),頁71-77。
吳安家,〈重慶會談與政協會議之研究〉,《東亞季刊》,卷14期3(1983年1月),頁1-46。
吳煥章,〈抗勝勝利後接收東北的回憶(下)〉,《傳記文學》,卷24期3(1974年3月),頁49-54。
吳翎君,〈1946年中美商約的歷史意義〉,《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21(2004年5月),頁269-286。
金冲及,〈較量:東北解放戰爭的最初階段〉,《近代史研究》,期4(2006年7月)頁1-28。
周恩來,〈中央軍委關於十一月作戰部署的指示電〉(1945年11月1日),《黨的文獻》,期1(1988年),頁46。
周恩來,〈談判使黨贏得了人心〉(1946年11月21日),《黨的文獻》,期1(1996年),頁63-64。
粟國成,〈張嘉璈與戰後初期中蘇關於「國民政府接收東北」之談判〉,《政治科學論叢》,期19(2003年12月),頁139-180。
栗國成,〈一九四六年國民大會由延會到開會期間的國共爭執〉,《國家發展研究》,卷2期1(2002年12月),頁111-150。
栗國成,〈一九四六年一至四月國共關於以「國民政府民主化」為中心之權力爭執〉,《政治科學論叢》,期17(2002年,12月),頁107-144。
徐萍,〈美蘇冷戰與中國內戰的起因與結局〉,《史學集刊》,期2(2010年3月),頁90-95。
陳正茂,〈青年黨與國民制憲大會〉,《傳記文學》,卷90期2(2007年2月),頁34-44。
陳紀瀅,〈三十年代作家直接印象之5–記王芸生〉,《傳記文學》,卷37期4(1980年10月),頁81-86。
陳紀瀅,〈憶滿炭–重慶時代的大公報之十四〉,《傳記文學》,卷33期3(1978年9月),頁104-118。
陶希聖,〈遨遊於公卿之間的張季鸞先生〉,《傳記文學》,卷30期6(1977年7月),頁17-26
梁敬錞,〈馬歇爾奉使來華(初稿)(上)〉,《傳記文學》卷29期4(1976年10月),頁48-57。
梁敬錞,〈馬歇爾奉使來華(初稿)(下)〉,《傳記文學》,卷29期5(1976年11月),頁108-119。
梁敬錞,〈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簽訂與其影響〉,《傳記文學》,卷24期4(1974年4月),頁4-13。
陳英杰,〈由《王世杰日記》看重慶會談後到政治協商會議前的中共談判策略〉,《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28(2007年11月),頁329-369。
章文晉,〈周恩來與馬歇爾使華〉,《黨的文獻》,期1(1989年),頁59-64。
程滄波,〈我所認識的張季鸞先生〉,《傳記文學》,卷30期6(1977年6月),頁10-46。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7(1999年3月),頁137-155。
劉光炎,〈抗戰時期大後方新聞追憶〉,《報學》,卷1期2(1952年1月),頁122-129。
劉光炎,〈報業甘苦談〉,《報學》,卷3期9(1967年12月),頁113-121。
鄭仁桂,〈大公報三巨頭之一胡霖〉,《傳記文學》,卷54期3(1989年3月),頁107-112。
六、外文資料
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46, vol. Ⅹ,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指導教授 王成勉(Chen-Main Wang) 審核日期 2011-7-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