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305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 、訪客IP:18.117.91.153
姓名 李淑芬(Shu-fen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A Study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Governing Xinjiang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1949-1966))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1950年代前期美國對中華民國之政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新疆「解放」後,解放軍入疆部隊立即收編陶峙岳的投共部隊與三區民族軍。中共為了有效鎮壓新疆的反共勢力,並解決新疆的龐大軍糧需求問題,因此,效法古人屯墾戍邊的作法,在新疆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兵團於1954年成立,在1949年至1966年間,歷經兩大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為1949年10月至1957年底,是兵團的奠基時期,也是新疆農墾工作的艱苦創業時期。兵團成立前,入疆部隊進駐新疆各地,以鎮壓新疆內部反共勢力,穩定中共政權為任務,並為了自給自足,在新疆創建軍墾農牧場。兵團成立後,兵團任務從以武裝鬥爭為主轉變成以經濟建設為主,規劃與興建國營農牧團場,全面發展各項經濟建設。
第二階段為1958年至1966年5月,是兵團的大發展時期。此時期,兵團迅速發展成具有雄厚經濟實力的農墾體系;同時,為了因應中蘇關係的惡化所引發的伊塔事件,兵團受命在中蘇邊界新建農牧團場,擔任起屯墾戍邊的任務。
兵團的發展不僅關係新疆的穩定與發展,更關係中國邊防的安全。
摘要(英) After the emancipation of Xinjia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 Xinjiang immediately incorporated the troops led by Tao Shi-Yue and the National Army in Ili,Tuscaloosa and Koy-Ass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anti-communist forces and meet the large demands of army provisions in Xinjiang, CCP set up 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by following the ancient method of stationing troops and reclaim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border regions.
Established in 1954, the corps experienced two important stages from 1949 to 1966:
Lasting from October 1949 to the end of 1957, the first stage is the fundamental and also the hardest period for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in Xinjiang.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ps, troops entered and were stationed in every region in Xinjiang to suppress the anti-communist forces and stabilize CCP political power. In order to encourage self-sufficiency, they set up army reclamation farms ther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ps, they shifted their priority from armed struggl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lik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tate-run livestock farms and overall efforts geared tow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econd stage from 1958 to May 1966 is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corp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rps rapidly developed into an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system of strong economic strength. Meanwhile,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Itard Incident caused by the worsen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 corps received instructions to establish farms along the Sino-Soviet border and took the task of stationing troops and reclaim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border regio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p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Xinjiang’s stab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Sino-Soviet border safety.
關鍵字(中)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 屯墾戍邊
★ 陶峙岳
★ 伊塔事件
關鍵字(英) ★ Itard Incident
★ Tao Shi-Yue
★ stationing troops and reclaiming and safeguardin
★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發展背景 19
第一節 新疆屯墾戍邊的歷史背景 19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新疆屯墾戍邊發展 31
第三節 中共對新疆的經營 45
第三章 五○年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55
第一節 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的成立 55
第二節 中共的新疆移民政策 67
第三節 新疆的改革與兵團的發展 75
第四章 六○年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96
第一節 六○年代新疆兵團的屯墾發展 96
第二節 六○年代兵團農墾新城的崛起與城鎮的發展 110
第三節 伊塔事件的始末 120
第五章 結論 137
徵引書目 143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 史料:
1、 古籍: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西南書局,1982年。
宋.歐陽修,《新唐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72–1973年。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年。
《明太祖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72–1973年。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6–1987年。
清.張廷玉,《明史》,臺北市:鼎文書局,1975年。
趙爾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1977年。
2、 中共官方及地方的內部檔及滙編
人民出版社編輯,《民族政策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人民出版社編,《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論戰》,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年。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年,第一冊、第三冊。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獻硏究室,《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卷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輯,《毛澤東軍事文集》,北
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卷 1、卷 6。
中國統計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年鑑2008》,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年。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中共烏魯木齊市委員會黨史工作
委員會,《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中共新疆地方史(1937年–1966年
4月)》,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卷。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
產黨在新疆鬥爭紀事》,蘭州: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委、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校,《中
國共產黨新疆歷史大事記(1949﹒10–1966﹒4)》,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上冊。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第一冊。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六冊。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八冊。
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著,《新疆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烏魯木
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輯。
新疆三區革命史編寫組,《新疆三區革命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
新疆三區革命編篡委員會,《新疆三區革命大事記》,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年。
《新疆通史》編撰委員會編,《新疆歷史研究論文選編》,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
版社,2008年。
《新疆冤獄始末》編寫組,《新疆冤獄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概況》編寫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概況》,烏魯木齊:新疆
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篡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年鑑》編輯部編,《新疆
生產建設兵團年鑑(1991)》,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1年。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篡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烏魯木齊:新 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新疆自治區人口普察辦公室編,《世紀之交的中國人口.新疆卷》,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政務志.政府》編篡委員會編,《新疆通志.政務志.政府》,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生產建設兵團志》編纂委員
會,《新疆通志.生產建設兵團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城鄉建設志》編纂委員會,《新
疆通志.城鄉建設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劉崇文、陣紹疇主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年譜》,北京:中央文
献出版社,1996年)。
二、 專書:
1、 翻譯書
俄.尼.特.費德林等著、彭卓吾譯,《毛澤東與斯大林、赫魯曉夫交往錄》,北
京:東方出版社,2004年。
赫魯曉夫著、章嘉琳等譯校,《最後的遺言:赫魯曉夫回憶錄續集》,武漢:中
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8年。
德.迪特.海茵茨希著、張文武等譯,《中蘇走向聯盟的艱難歷程》,北京:新
華出版社,2001年。
謝爾蓋.赫魯曉夫著、郭家申等譯,《兒子眼中的赫魯曉夫:導彈與危機》,北
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6年。
2、 中文書
力平、馬芷蓀主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年。
于維誠,《新疆地名與建制沿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泰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識,1998年。
王喬編,《新疆經濟社會全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著,《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白皮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方英楷主編,《中國歷代治理新疆國策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方英楷主編,《新疆屯墾史》,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
白振聲、鯉淵信一,《新疆現代政治社會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包雅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制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田衛疆主編,《新疆百年》,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3年。
朱培民,《新疆革命史(1933–1957)》,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德濱、石方、高凌,《近代中國移民史要》,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4年。
李福生、方英楷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信成,《中共統治下的新疆蒙古人》,台北:蒙藏委員會,2002年。
李信成,《楊增新在新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3年。
李丹慧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沈志華主編,《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年。
沈志華主編,《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干問題再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何明、羅鋒,《中蘇關係重大事件述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杜維運發行,2003年。
吳冷西,《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斷》,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
吳冷西,《十年論戰—中蘇關係回憶錄 (1956–196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上集。
金炳鎬主編,《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發展研究.第二編(新疆西藏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周崇經主編,《中國人口.新疆分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長舜、荊堯、孫為吼、蔡惠霖編,《百萬國民黨軍起義投誠紀實》,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
周均倫主編,《聶榮臻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馬大正等,《新疆史鑒》,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馬大正,《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新疆穩定問題的觀察與思考》,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馬大正,《中國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的歷程》,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
師哲口述、李海文整理,《中蘇關係見證錄》,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
師哲回憶、李海文整理,《在歷史巨人身邊—師哲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5年。
師綸,《西北馬家軍閥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年。
倪超軍、趙雪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特色城鎮化發展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1978年。
唐家璇主編,《中國外交辭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張鳳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城鎮化發展道路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安福,《歷代新疆屯墾管理制度發展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
張大軍,《新疆風暴七十年》,台北:蘭溪出版社,1980年。
陳力,《伊寧事變紀略》台北:文海,1977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陳伍國、劉向暉,《新疆往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
陳慧生、陳超,《民國新疆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
許新江、孫新剛編,《不能忘卻的記憶—檔案中的故事》,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
版社,2007年。
盛世驥口述、歐播佳整理,《蔣介石的風疆大吏:我家大哥盛世才》,臺北市:萬
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童玉芬,《中國新疆的人口與環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曾向吾,《中國經營西域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焦鬱鎏 ,《新疆之亂:沒有結束的衝突》,香港:明鏡出版社,2009年。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3年。
黃建華,《國民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馮力,《剿匪大紀實》,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富文主編,《當代中國的新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
楊策,《近代新疆史事述論》,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奎松,《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局,1999年。
楊增新,《補過齋文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
靳娟娟、金天義主編,《新疆邊防管理與邊防建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當代中國從書編輯部編,《當代中國的核工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7年。
趙予徵,《絲綢之路屯墾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厲聲等著,《中國新疆歷史與現狀》,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劉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口遷移與開發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韓念龍,《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語事件的回顧》,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3、 傳記、回憶錄
《王震傳》編寫組,《王震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
宋希濂,《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東方鶴,《張愛萍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三)》,北京:北京電子出版物出版中心,2001年。
逄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陶峙岳,《陶峙岳自述》,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華文出版社,2007年。
張宗遜,《張宗遜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年。
張治中,《從迪化會談到新疆和平解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彭德懷自述編輯組,《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曉,《出使蘇聯八年(1955–1962)》,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8年。
賽福鼎,《賽福鼎回憶錄》,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年。
豐收,《鎮邊將軍張仲瀚》,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
羅元生,《王震與陶峙岳》,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年。
4、 英文書
Goncharov,Sergei N. John W. Lewis, and Xue Litai, Uncertain Partner: Stalin, Mao, and the Korean War,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三、 期刊論文:
Erkin Ekrem,〈中蘇關係中的「東突」問題(1944-1945)〉,《兩岸發展史研究》,期6(2008年),頁109–213。
牛海禎、李曉英,〈清代西北邊疆屯田政策與經濟開發〉,《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 19期4(2005年),頁10–13。
王希隆,〈清代伊犁回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期2(1992年),頁32–37。
何立波,〈王震籌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傳承》,期17(2009年),頁10–12。
沈志華,〈中蘇結盟與蘇聯對新疆政策的變化(1944-1950)〉,《近代史研究》,期3(1999年),頁213-228。
沈志華,〈中蘇同盟破裂的原因與結果〉,《中共黨史研究》,期2(2007年),頁29–42。
沈志華,〈無奈的選擇:中蘇同盟的曲折歷程(1944-1950)〉,《近代史研究》,期6(2010年),頁35–52。
吳啟訥,〈從「國中 之國」到「省中之省」—1949–1955年伊寧與北京民族自治
問題上角力的背景、過程與結果 〉,《兩岸發展史研究》,期4(2007
年),頁217–275。
林顯恩,〈中共移民邊疆之分析〉,《光復大陸》,期199(1983年),頁2–8。
宗永平,〈略論中原王朝在新疆歷史上的屯田〉,《伊犁師範學院學報》,期2(1999年),頁74–77。
季雲飛,〈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若干問題之研究〉,《軍事歷史研究》,期2(2008年),頁97–105。
柳敏,〈試析唐朝前期安西四鎮的屯田及其效果〉,《唐都學刊》,卷20期6(2004年),頁28–31。
陳曦亮,〈淺析新疆「伊、塔事件」發生的原因〉,《中共伊犁州黨校學報》,期1(2006年),頁 106–108。
郭泰山、麻霞,〈兵團政治發展的現實趨勢〉,《新疆社會科學》,期4(1994年),頁71–74。
張毅、何秉宇,〈新疆兵團人口遷移與新疆社會發展〉,《新疆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7期4(1999年12月),頁30–34。
黃建華,〈1943-1949年間國民黨政府在新疆問題上的對蘇政策〉,《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0期1(2002年),頁56–59。
頓時春、陳伍國,〈1962年新疆 「伊塔事件」的歷史淵源〉,《中共黨史
資料》,期1(2009年),頁136–146。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9(1999年),頁137–155。
楊俊,〈毛澤東屯墾戍邊思想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建立發展〉,《軍事歷史》,期6(2004年),頁5–9。
劉丹,〈新疆移民問題研究—新中國成立後新疆人口遷移、定居及類型研究〉,《西北人口》,卷31期6(2010年),頁115–119。
曉何,〈王震與新疆牧區改革風波〉,《文史精華》,期12(2007年),頁4–12。
薛銜天,〈試論民族因素對蘇聯調停三區革命的影響〉,《中共黨史研究》,期1(2003年),頁68-74。
四、 學位論文:
康添財,〈中共移民邊疆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單文雄,〈中共的新疆政策(1949–199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徐碧霞,〈中共治理新疆的困境與挑戰-以「7.5事件」為例〉,桃園: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0年。
五、 報紙:
《人民日報》,1953年。
《人民日報》,1955年。
《人民日報》,1956年。
《人民日報》,1957年。
《人民日報》,1958年。
六、 網路資源:
中國政協網:
http://www.cppcc.gov.cn:8090/gate/big5/www.cppcc.gov.cn/2011/09/06/ARTI1315304517625183.shtml(擷取日期:2012年3月19日)
山水旅游:
http://www.lvyou114.com/map/0/69.html(擷取日期:2012年4月25日)
西域軍墾網:
http://www.westpower.com.cn/corps/map.html (擷取日期:2012年3月21日)
農一師三團:
http://www.dmldkj.com/uploadfile/jpg/2011-11/2011111111129906.jpg (擷取日期:2012年5月24日)
指導教授 齊茂吉(Mao-Chi ,Chi) 審核日期 2012-6-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