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30502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18.191.135.224
姓名 許淑媛(Shu-Yuan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晚明的輿論―李三才個案之研究 (1593-1623)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摘 要
明代立國之初,為了標櫫漢文化的道德教化,特別著意於旌表節義,因此,旌表制度自明太祖開國以來,即是一個頗受重視的制度。也由於明太祖對於正人心、敦教化、厚風俗的高度重視,認為教化之始在於齊家,家齊則國治,因此,明代一立國,就在崇尚節義上大作文章,以期釐正風化。特別是針對婦女守節一項特別注重,並對於願意守節的婦女,提供了一些經濟保障與優待政策。政府冀望透過旌表制度的運作,使節婦的道德精神與行為,能夠得到官方正式與公開的肯定稱頌,進而對整個社會產生促進作用。除了行政措施之外,亦結合程朱理學與女教書的宣傳,達成全面性的意識型態控制,這種對婦女守貞態度的大力鼓吹與推行,使得社會上瀰漫了濃重的泛道德氣氛。此外,明代興盛的宗族組織,對於婦女的守節也具備了相當的約束力,迫使幾乎沒有財產權的婦女,守節成為理想的選擇。
維持生計是寡母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也是能否守節的關鍵。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孤子的教養問題。母教是儒家文化非常重視的婦女責任,也可以說是身為母親的重責大任,尤其在啟蒙、督誡、訓勉等課子之事上。在許多丈夫早逝的家庭裡,寡母須身兼慈母與嚴師的角色,督促著兒子的學業生涯。望子成龍不僅是一般父母的期望,對於寡母來說更是如此,畢竟,科舉取仕是改善生活環境及光耀門楣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有限的經濟能力及政策的侷限下,寡母多數採取嚴格的方式,督促著孤子早日登科,以完成母親及家族的宿願。
在嚴格母教中成長的孤子,其行為模式無形中也延續了母親的影子。身為地方官,能如同母親般的慈愛,關愛其子民,並竭盡所能地減少天災及人禍對百姓的殘害,面對地方豪強時,又如同母親守節育子的堅強,能克服種種艱難挑戰使百姓能安居樂業;身為朝中大臣,則不忘時時以國家社稷、百姓安危為重,即使面對可能丟掉性命的命運,也會甘冒龍顏直言進諫。忠與孝本是相輔相成,對母親盡孝,進而對君主盡忠,明清鼎革之際,幾位為國捐軀或誓死不易志的人物,便是由寡母教養而成的典型代表。孤兒寡母的相互依存,進而建立起母子倆的情感相連,使得孤子各方面的表現,多少都有母親或母教的影子,互為彼此生命中的重要組成分子。
摘要(英) Engilsh Abstract
In order to emphasize morality teaching of Han culture, The Ming Dynasty (MD) especially honored the virtue of temperance and justice in the early era of Ming dynasty. Merit-commending system was highly recognized ever since the first emperor, Great Ancestor of Ming, Hongwu Emperor, brought about the country. MD paid highly attention on the virtues when the country was first built. Since Hongwu Emperor highlighted erecting people’s will, legitimizing indoctrination, and deepening the decorum, and considered the incipience of indoctrination originated from ordering to one’s family, then organizing one’s country. The society greatly signified decency, morals and manners, especially chastity for widows. The government offered financial programs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insure widows’ economic situation and social status. The authority expected that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merit-commending system, which eulogized the deeds and spirit of virtuous widows officially and openly, the overall social moral stander could be risen and developed. What is more, the bureaucracy utilized the propaganda of Cheng-Zhu school (程朱理學)and Female Teaching Book (女書)to procure an overall control of ideology. The endeavor of the movement resulted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pervading atmosphere of pan-moralism. Powerful clan hierarchy had great impact on constraining chastity-preserving. It turned out that women lost their property right so that preserving-chastity grow into the best choice for widows.
Earning living was the most difficulty problem for widows. It is also the key whether they were able to maintain chastity. However, the major issue for them was education to their male bereaved of their fathers.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most extraordinary responsibly for women according to Confucius teaching. In other words,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essential duty for mother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initiation, discipline, and instructing. Many mothers, whose husbands died at their early age, therefore played a role in two folds, loving mother and strict instructor. To hope a child having bright future is not only a usual mother’s wish, for widows the wish was even heavier. Since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becoming a member of official was a significant pathway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condition and glory their families, these widow mothers mostly applied rigid ways of education to urge their children to pass the exam and meet family goals under limited finance and restrained policy support.
The behavior patterns of the officials who were educated under their strict widow mothers remained their mothers’ way of teaching unconsciously. In order to make their people living in peace and enjoy their works. They overcame many hardships and challenges. Being a local official, they could be like a loving mother concerned their people and did their best to decrease the impact of nature disasters and man-made calamities. They turned resolute like persevere mothers when they confronted regional tyrants. In another side, being a minister in the government, they placed the country and people’s interests as their first priority. They took the risk of losing their lives to make correction to the emperor. Faith and filial piety complements each other-filial piety to their mother, then faithful to the emperor. They are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laid down their lives for MD during the time changing dynasty to Qing, who were brought up by the widow mothers . The orphans and their widow mothers were complement one anther and built a very close tie to each other. Thu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fficial adopted their mothers unconsciously. In turns both became a very important element to their lives.
關鍵字(中) ★ 節婦
★ 寡母
★ 孤子
關鍵字(英) ★ widow mother
★ male bereaved of his father
★ chastity woman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寡母與孤子的角色定位 13
第一節 明代節婦的處境 13
第二節 母子與家人的互動 22
第三節 親子關係 32
第二章 寡母教子的方式 41
第一節 育子之經濟來源 41
第二節 培養應舉的方式 51
第三節 道德教育 61
第三章 寡母教子成功的典範 68
第一節 為官特質 68
第二節 寡母對兒子仕宦之教訓 82
第三節 孤子的成就 87
結 論 100
參考書目 108
表目次 119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與史料
(一)正史、政書
五代‧劉煦,《舊唐書》,台北:台灣商務,2010年。漢‧鄭玄著 黃丕烈校,《儀禮》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999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范曄 撰‧《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1999。
宋‧竇儀撰,《重詳定刑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 862冊,上海:古籍,1995年。
元‧闕名 撰,《大元聖政國朝典章》,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64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86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
明‧朱瑞圖,《女史全編》,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明啟禎間萬卷堂刊本。
明‧何喬遠,《名山藏》,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27冊,上海:古籍,1995。
明‧李賢,《明一統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472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
明‧林堯俞等纂修,《禮部志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98冊,臺北:臺灣商務,1969-1970。10明‧唐鶴徵,《皇明輔世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524,上海:古籍,1995。
明‧徐溥等撰、李東陽等重修,《明會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617 冊,台北:商務,1983 年。
明‧劉惟謙,《大明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62冊,上海:古籍,1995。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4年。
清‧朱國標,《明鑒會纂》,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74冊,北京:北京,199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校印,《明宣宗實錄》,臺北 :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7。
(二)經書
春秋戰國‧孟軻,《孟子》,收入《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一輯第54冊,臺中:文昕閣圖書,2008。
漢‧孔安國撰 唐‧陸德明 音義,《尚書》(合肥:黃山書社,2008)。
漢‧鄭玄,《禮記注疏》,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第110冊,臺北:世界書局,1986。
唐‧鄭氏撰,《女孝經》,收入《百部叢書集成之二二》,台北:藝文,1966。
宋‧王伯厚,《三字經》,台南:世一文化,1998。明‧呂坤,《四禮翼》,收入《續修四庫叢書》經部第108冊,上海:古籍,1995。
明‧邱濬,《大學衍義補》,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金性堯 高海夫編輯註釋,《詩經》,台北:地球出版社,1993 年6 月。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三)文集、年譜
宋‧朱熹,《晦庵集》,台北:商務,1986。
宋‧朱熹、呂祖謙撰 清‧江永集 注,《近思錄》,江蘇:古籍,1990。
宋‧李濂,《嵩渚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101冊,台北:書目文獻社,1988。
明‧仁孝皇后徐氏撰,《內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709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濟南,齊魯書社,1992。
明‧王維楨,《王氏存笥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3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
明‧王畿,《龍谿王先生全集》,台北:廣文,2000。
明‧王鏊,《震澤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五集》第308冊,臺北:台灣商務,1974。
明‧王叔杲撰,《半山藏稿》,收入《天津圖書館孤本密籍叢書》集部第11冊,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復制中心據明萬曆刻本微縮,1999。
明‧左懋第,《左忠貞公剩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第26冊,北京:北京,2000。
明‧左懋第,《蘿石山房文鈔》,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26冊,北京:北京,2000。
明‧吕柟,《涇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1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呂坤,《實政錄》,台北: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明‧朱察卿,《朱邦憲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5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明‧余慎行,《榖城山館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7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
明‧吳寬撰,《匏翁家藏集》,收入《四部叢刊》,臺北:台灣商務,1979。
明‧呂坤,《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收入《四部備要》集部第3冊,臺北:台灣中華,1966。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50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2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明‧李攀龍,《滄溟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第422冊,台北:世界,19861。
明‧沈愷,《環溪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2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邵寳,《容春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97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明‧姚希孟,《棘門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7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許相卿,《許雲邨貽謀》,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
明‧胡儼,《頤庵文選》,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1973。
明‧唐樞,《國琛集》,北京:中華,1985。
明‧姜埰,《敬亭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3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夏原吉,《忠靖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79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37冊,台北:台灣商務,1983。
明‧徐允禄,《思勉齋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6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明‧徐有貞撰,《武功集》五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45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年。
明‧徐階,《世經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0册,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海瑞,《海忠介公全集》,臺北:編者,1973。
明‧海瑞,《備忘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86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
明‧康海,《對山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35冊,上海:上海古集,1995。
明‧張燮 輯,《傅鶉觚集》,收入《續修四庫叢書》集部1584冊,上海:古籍,1995。
明‧張國維,《吳中水利書》,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台北 : 台灣商務,1981。
明‧章懋,《楓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349冊,臺北:台灣商務,1986。
明‧曹端,《曹月川集》,台北:台灣商務,1986。
明‧陳文燭,《二酉園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9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明‧陳循,《芳洲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1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
明‧陶望齡,《陶文簡公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彭韶,《彭惠安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86冊,台北:台灣商務,1983。
明‧温璜,《温寳忠先生遺稿》,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82冊,北京:北京,1995。
明‧溫璜,《溫氏母訓》,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717 冊,臺北: 臺灣商務,1986。
明‧湯顯祖,《玉茗堂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81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53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
明‧馮從吾,《少墟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32冊,台北:台灣商務,1983。
明‧馮琦,《北海集》,台北市:文海,1970 年。
明‧黃仲昭,《未軒文集》,收入《四庫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1972。
明‧楊士奇,《東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77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年。
明‧楊榮,《文敏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4冊,台北市:商務,1983 。
明‧葉亭秀,《詩譚》,台北:廣文,1973。
明‧葉良佩,《海峰堂前稿》,台北:漢學中心,1990。
明‧劉元卿,《劉聘君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東京都:中文,1981。
明‧劉宗周,《劉蕺山集》收入《四庫珍本12集》,台北:台灣商務,1982。
明‧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1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繆國維,《繆西垣先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清康熙乙丑(二十四年,1685)繆彤編刊本微卷影印。
明‧顏俊彥,《盟水齋存牘》,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明‧龐尚鵬,《龐氏家訓》,收入《嶺南遺書》五,台北:藝文,1968。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
清‧張穆,《顧亭林先生年譜》第一輯第四冊,臺北:廣文,1971。
清‧陳弘謀輯,《五種遺規》,台北:台灣中華,1966。
清‧黄宗羲,《明文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53-1458冊,台北:商務,1983。
清‧藍鼎元,《女學》,台北:文海,1977。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世界,1984。
王國平 唐力行主編,《明清以來蘇州社會史碑刻集》,蘇州:蘇州大學,1998。
清‧顧炎武,《亭林詩文集》,收入《四部叢刊》集部第77冊,台北:台灣商務,1965。
清‧顧景星,《白茅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06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
(四)傳記
明‧曹叔明等輯,《休寧名族志》,收入《中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珍本匯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出版,2003。
明‧焦竑,《國朝獻徵録》,收入《明代傳記叢刊 》第112冊,台北:明文書局,1991。
明‧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536冊,上海:古籍,1995。
清‧陳鼎 撰,《留溪外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22冊,台南:台南莊嚴文化,1996。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收入《明代傳記叢刊》第11冊,台北:明文,1991。
(五)地方志
明‧王光庭纂,《陜西通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
明‧余文龍等纂,《贛州府志》,北京:書目文獻社,1993年。
明‧林世遠 王鏊纂修,《正德姑蘇志》上,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26冊,台北:書目文獻社,1993。
明‧唐懋德纂修,《臨洮府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
明‧秦鏞,《(崇禎)清江縣志》,合肥:黃山書社,2008。
明‧張良知纂修,嘉靖《許州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4冊,台北:新文豐,1985。
明‧陳棐等纂修,嘉靖《廣平府志》,收入《天一閣藏地方志選刊》第2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4。
明‧陳道 黃仲昭 纂修,《(弘治)八閩通誌》,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8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
明‧彭澤修 汪舜民纂,《弘治徽州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冊7,台北:新文豐,1985。
明‧楊逢春修 方鵬纂,嘉靖《崑山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 冊,台北:新文豐,1985。
明‧頓銳創修 劉啟東重修 賈宗魯纂,《嘉靖高淳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冊5,台北:新文豐,1985。
明‧趙錦修 張袞纂,嘉靖《江陰縣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5冊,台北:新文豐,1985。
明‧劉應時 等纂修,嘉靖《青州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3冊,台北:新文豐,1985。
明‧顧清等修纂,正德《松江府志》上冊,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5 冊,上海:上海書店,1990。
清‧高錫爵纂修,《甘肅臨洮府志》,台北:學生書局,1967。
清‧張上龢修 史夢蘭 纂,《(光緒)撫寧縣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691冊,上海:古籍,1995。
清‧許遙光等修,吳仰賢等纂,《嘉興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第53號,台北:成文,1989。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北京 : 國家圖書館,2009。
清‧傅應奎修 錢坫纂,《韓城縣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693冊,上海:古籍,1995。
清‧曾國荃、張煦等修,王軒、楊篤等纂,光緒《山西通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641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六)筆記、小說
明‧丁元薦,《西山日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 1172冊,上海:古籍,1995。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1978。
明‧張應俞,《杜騙新書》,上海:古籍,1994。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台北:光復書局,1998。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台北市:光復,1998。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河洛,1980。
明‧鄭瑗,《井觀瑣言》,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30冊,北京:中華,1985。
清‧王士禎撰,《池北偶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176冊,臺北:台灣商務,1983。
清‧張師戴輯,《課子隨筆鈔》,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61冊,臺北: 新文豐,1989。
清‧顧炎武,《聖安本紀》,臺北:大通書局,1987。
清‧龔煒,《巢林筆談》,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
二、中文專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史習江,《中國古代的教育》,台北:文津,2001。
白凱,《中國婦女與財產(960-1949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朱維錚校注,《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復旦大學,1985。
吳光 主編,《劉宗周全集》,浙江:古籍,2007。
吳宣德,《明代進士的地理分布》,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李小江 朱虹 董秀玉 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
李嘉球,《蘇州狀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3。
李潤強,《中國傳統家庭型態及家庭教育:以五代隋唐家庭為中心》,北京:人民,2008。
李龍潛,《明清經濟探微初編》,台北:稻鄉,2002。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周樑楷 吳振漢 胡昌智編著,《史學導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5 。
朋星,《大結局:中國清官的歸宿》,濟南:齊魯書社,1999。
東方朔,《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阿鳳,《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力:以明清契約文書訴訟檔案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9。
倪兆雄,《孤兒與母教》,台北:編撰,1981。
孫媛貞,《明代經濟》,台北:台灣學生,1968。
陝西人民出版社編,《守節、再嫁、纏足及其它:中國古代婦女生活面面觀》,西安 : 陝西人民出版,1990。
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北京:商務印書,1996。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1997。
張國剛,《中國家庭史》,廣州:廣東人民,2007。
張懷承,《中國的家庭與倫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3。
曼素恩(Susan Mann)著 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5。
梁建民 虞萬里 周偉良改编,《古代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2007。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商務,2002。
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台北:允晨文化,2007。
陳瑛珣,《明清契約文書中的婦女經濟活動》,臺北市: 臺明文化出版,2001。
陳學恂,《中國教育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1990。
陶毅 明欣,《中國婚姻家庭制度史》,北京:東方,1994。
彭正雄,《歷代賢母事略》,台北:文史哲,1991。
游瑞華執行編輯,《廉吏評傳 : 挹貪與嫉惡》,台北:萬象,1992。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8。
賀衛方,《司法的理念與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1998。
黃燕生,《鐵面冰心─清官包拯與海瑞》,臺北:萬卷樓,2001。
遊素玲編,《母職研究再思維》,臺北:五南,2008。
漢學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故事》,台北:麥田,2000。
趙岡 陳鍾毅,《中國棉業史》,台北:聯經,1977。
趙儷生,《趙儷生史學論著自選集》,濟南:山東大學,2009。
潘榮勝 主編,《明清進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鄭昌淦,《明清農村商品經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89。
盧建榮,《中國新文化史─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臺北:麥田,2001。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1995。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1984。
魏瓊,《中國傳統清官文化研究》,北京 : 法律出版社, 2009。
羅久蓉 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I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695)》,臺北 :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3。
三、期刊論文
Paul Ropp 著 梁其姿譯,〈明清婦女研究:評介最近有關之英文著作〉《新史學》(1991 年12 月)卷2期4,頁77-116
丁永安,〈明初四代老臣夏原吉〉《建設》(51年3月)卷10期10,頁27-28。
丁鼎,〈寸丹冷魂銷難盡─南明殉國使臣左懋第〉《人物春秋》(1997年7月)期4,頁8-9。
王偉萍,〈試論中國傳統的母教觀及其現實意義〉,《創新》(2010年)期3,頁121-126。
王基西,〈理學家小傳─亭林先生顧炎武〉《中國語文》(2005)卷97期2,頁11-19。
王賢德,〈關於海瑞的一些考察〉《高雄道教學院學報》(2006年4月)期2,頁243-272。
左德成,〈明兵部侍郎左懋第殉國事蹟輯佚〉《建中學報》(2002年12月),頁91-101。
衣若蘭,〈近十年兩岸明代婦女史研究評述(1986-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7 年6 月)期25,頁345-362。
衣若蘭,〈最近台灣地區明清婦女史研究學位論文評介〉,收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8 年8 月)期6,頁175-187。
何峰,〈略述包拯與中國的清官文化〉《合肥學院學報》(2010年3月)卷27期2,頁28-32。
吳長庚,〈清代經典考據學之祖─顧炎武〉《湖南大學學報》(2007年3月)卷21期2,頁33-39。
吳振漢,〈明代的主僕關係〉《食貨月刊》(1982)卷12期4,頁27-43。
李玉閣,〈試論明代官箴勉廉〉《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年2月)卷31期2,頁97-100。
李伯重,〈「男耕女織」與「婦女半 邊 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期3,頁10-22。
李伯重,〈從「夫婦並作」到「男耕女織」─ 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一〉《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期3,頁99-107
李伯齊,〈李攀龍及其詩歌簡述〉《山東師大學報》(1991)期5,頁79-83。
李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籬—台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學》卷7期2,(1996 年6 月),頁139-157
杜芳琴,〈明清貞節的特點及其原因〉,《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 年10 月)卷24期4,頁41-46。
邢鐵、高崇,〈宋元明清時期的婦女繼產權問題〉,《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 期(1996 年),頁45-50。
周曉光,〈夏原吉─清操勵節五世臣〉《白沙人文社會學報》創刊號(2002年10閱),頁205-226。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收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5 年12 月)期13,頁1-26。
段塔麗,〈從子說與中國古代寡母的權利與地位─以唐代家庭寡母生活為例〉《婦女研究論叢》(2001)期6,頁42-45。
高彥頤,〈「空間」與「家」─ 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5)期3,頁21-50。
張立高,〈試論明清宗族恤孤〉,《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05 年1 月)卷26 期1,頁39-42。
張彬村,〈明清時期寡婦守節的風氣─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的問題〉《新史學》(1999年6月)卷10期2,頁29-74。
張彬村,〈明清時期寡婦守節的風氣—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的問題〉,《新史學》,10 卷2 期(1999年6月),頁29-75。
張捷夫,〈左懋第述評〉《人物志》(1993年)期1,頁67-74。
張敏 李海生,〈顧炎武:開啟清代樸學思潮第一人〉《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1月)卷31期1,頁89-95。
陳其弟,〈用志的典範─樸學大師顧炎武〉《中國地方誌》(2011年)期3,頁22。
陳其弟,〈用志的典範———朴學大師顧炎武〉《中國地方誌》(2011)期3,頁21-28。
陳俊杰,〈明清士人階層女子守節現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4 年2 月)期27,頁98-107。
陳國慶,〈顧炎武與中國傳統學術的轉型〉《河南社會科學》(2006年3月)卷14期2,頁39-43。
陳寶良,〈明代婦女的家庭角色及其地位〉《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期7,頁83-89。
陳寶良,〈明代傳統的女性觀念及其歷史轉向〉《社會科學輯刊》(2007)期6,頁178-184。
傅榮珂,〈顧亭林著述考〉《書月季刊》卷21期1,頁52-63。
彭勇,〈海瑞孤貧一生望青天〉《環球人物》(2006年11月),期18,頁74-76。
曾素珠,〈顧炎武詩的時代精神〉《中州學報》卷8(84年10月),頁343-366。
黃嫣梨,〈中國傳統社會的法律與婦女地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期3,頁103-110。
翟如潛,〈丹忱碧血─記殉節使臣左懋第〉《煙台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期2,頁45-50。
趙崔莉,〈明代婦女的法律地位〉,《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期1,頁106-111。
蔡泰彬,〈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白沙人文社會學報》(2002年10月)創刊號,頁205-226。
蔣鵬舉,〈評杜、選杜與學杜─明代李攀龍對杜師的傳承〉(2008)期1,頁149-152。
鄭石岩,〈身教的影響力〉,《研習資訊》(1997),卷14期5,頁11-17。
鄭培凱,〈晚明士大夫對婦女意識的注意〉《九州學刊》(1994年7月)卷6期2,頁27-31。
駱芬美,〈楊世奇與明永樂朝之內閣〉《實踐學報》(1989年6月)期20,頁105-140。
簡明勇,〈顧炎武的生平及其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8年6月)卷11期6,頁95-99。
羅麗馨,〈明代紡織手工業中婦女勞動力之探討〉《興大歷史學報》,期9(1999),頁21-43。
四、學位論文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吳錦昌,〈明代家訓之女子教育〉,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世珍,〈傳統婦女「忍苦成家」故事之研究---以明清短篇小說為主的論述〉,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李丙陽,〈從「相夫」看明代士大夫階層婦女的家庭角色〉,西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9。
李媛珍,〈明代的命婦生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李慧琪,〈劉蕺山的氣論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林美惠,〈明代江南地區的婦女〉,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邱婉慧,〈明代公案小說形塑「清官典型」的社會意義〉,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施又文,〈顧亭林之人格及其詩歌風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翁珮倫,〈明代的婆媳關係〉,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張心愷,〈明清時代蒙學施教所啟導之文化典範雨經世智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日郡,〈明代臺閣體及其詩學研究〉,國立新竹教育中國文學系中國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
梁淑萍,〈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莫秀蓮,〈世情小說中的母親形象研究─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歧路燈》、《紅樓夢》為考察對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邦禎,〈顧亭林先生學術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陳超,〈明代女性碑傳文與品官命婦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
曾淑卿,〈海瑞故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5。
曾淑卿,〈海瑞故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黃曼,〈晚明女性墓碑文與晚明女性生活〉,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楊庸蘭,〈唐代的孤兒與寡母〉,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董飛,〈明代女性節烈述論〉,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詹海雲,〈劉蕺山的生平及其學術思想〉,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廖宜方,〈唐代的母子關係初探〉,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廖彩真〈明清婦女的社會生活--以《醒世姻緣傳》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趙崔莉,〈明代婦女地位研究〉,安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2。
劉志英,〈「殉國」思想與行為之研究─以明季思想家劉宗周與陳確的生命抉擇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2011。
蔡沅泠,〈明清之際華北商家婦女形象探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智慧,〈明代婦女財產權〉,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蔣慈玲,〈《三言》案獄訴訟故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駱芬美,〈三楊與明初之政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鍾艷攸,〈明清家族族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五、工具書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索引》,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
劉兆祐等編,《明代登科錄彙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戴均良等主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2005。
六、外文著作
Sheieh﹐Bau Hwa(謝葆華)﹐“Concubines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Fourteenthto the Seventeeth Centuries",Unversity of Illinois,Ph﹒D﹒Dissertation,1992。
Sheieh﹐Bau Hwa(謝葆華)﹐“Female Hierarchy in Customary Practice:
The Status of Concubin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ina",收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5(1997 年),頁55-114。
Sheieh﹐Bau Hwa(謝葆華)﹐“The Acquisition of Concubines in China,14-17 Centuries",收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1993 年),頁125-200。
矢沢利彥,《西洋人の見た十六□十八世紀の中國女性》,東京:株式會社東方
書店,1990。
石川照子,<日本ズおんペ近現代中国女性史研究ソ狀況>,收入《近代中國婦
史研究》,期1(1990 年)。
指導教授 吳振漢 審核日期 2012-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