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720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 、訪客IP:3.129.22.135
姓名 呂欣芸(LU,SIN-YU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代臺灣客家文人的人際網絡─以吳子光為中心
(Literatus Social Network Of Taiwan Hakka In The Qing Dynasty: Focus on WU,ZI-GUANG)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清代臺灣地處邊陲,拓墾之初文教不興,即使到了清中葉以後文風漸盛;但遇有原鄉文人雅士來臺,士紳富戶爭相接待,甚或聘請為師。吳子光於道光22年(1842)年從廣東省嘉應州梅縣來臺定居,寓居岸裡社。他於同治4年(1865)中舉,一生以教書為職,門下多俊秀,例如:丘逢甲、謝道隆、潘永安、呂汝修等等。光緒9年(1883)逝世,享年六十有五。吳子光身為「科舉社羣」的一員,在臺灣建立起人際網絡,本文的目的就在於透過研究吳子光人際網絡的形成,進而了解此一人際網絡對臺灣的影響,以及這個網絡的特色。
  本研究透過吳子光人際網絡的一個案例,呈現出吳子光在臺灣落地生根並發展,這是一個「在地化」的過程。其人際網絡因為舉人吳子光是一位兼具文人、教育家與學者身份於一身且擁有權力與官員對話的客家人,使得他所形成的人際網絡特色是:這是一個以客家人為多數的人際網絡;是一個致力於本土文化與教育發展的人際網絡;是一個雙核心的人際網絡;更是一個勇於為臺灣發聲的人際網絡。而這著以吳子光為中心所的人際網絡對臺灣的影響有:一、人才的培育;二、提升臺灣中部地區文風;三、文學作品的保存與刊行;四、主網絡的擴張,次網絡的形成。這個人際網絡如同圓圈一樣的循環,與吳子光相互回饋,其人際網絡的對臺灣影響深遠,其網絡特色鮮明而且獨特,堪稱臺灣中部第一與臺灣客家第一。
摘要(英) Qing Dynasty Taiwan was on the border and education was not flourishing in the beginning of land development even in the Mid-Qing but gentry and rich persons competing to receive or hire to be teacher when literati come to Taiwan. Wu,Zi-Guang came to Taiwan from Mei County Jiaying State Guangdong Province in Tao-kuang 22 year (1984), he settled and lived in an-li-she. He was qualified to be recommended man in Tung-chih 4 year (1865), teaching as his duty whole his life, he had many outstanding students like Chiu Feng-Chia、Hsieh Tao- Lung、P’an Yung-An、Lu Ju- Hsiu et al.. He passed away in Kuang-hsu 9 year (1883) at the age of sixty five. Wu, Zi-Guang as on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community member and established a network of people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researching Wu, Zi-Guang interpersonal networks formation.
The results have showed that Wu, Zi-Guang has five points been worthy to pay attention. Promo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train and cultivate local literati. Then, being a scholar of Taiwan and last voiced for Taiwan.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 that established around the Wu, Zi-Guang shows below: First, a majority were Hakka of social networks. Second, a social network devoted to culture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ird, have a dual core personal network. Fourth, have the courage to voice for Taiwan and resistance. The major four influences is training, cultivating people; promote culture manners in central Taiwan; publish and preserve literature works; the last but not least, extended main network and formed sub network from the Qing Dynasty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in Taiwan. Wu,Zi-Guang has great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or literature or history, and his social network also has distinctive and unique profoundly impacted on Taiwan. It could be proclaimed as number one Hakka social network in Taiwan.
關鍵字(中) ★ 清代臺灣
★ 客家
★ 吳子光
★ 人際網絡
★ 科舉社羣
關鍵字(英) ★ Qing Dynasty of Taiwan
★ Hakka
★ Wu, Zi-Guang
★ social network
★ imperial examination community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吳子光的生平………………………………………16
第一節 原鄉生活…………………………………………… 16
第二節 來臺定居…………………………………………… 27
第二章 中舉以前的人際網絡〈1842─1865〉…………35
第一節 地方望族…………………………………………… 35
第二節 學生………………………………………………… 50
第三節 官員…………………………………………………58
第四節 科舉社羣…………………………………………… 59
第三章 乙丑中舉後的人際網絡〈1865─1883〉……………64
第一節 地方望族…………………………………………… 64
第二節 學生………………………………………………… 67
第三節 官員………………………………………………… 73
第四節 科舉社羣…………………………………………… 85
第四章 吳子光人際網絡的特色與影響……………………95
第一節 吳子光人際網絡的特色……………………………95
第二節 吳子光人際網絡的影響……………………………101
結論 ………………………………………………………106
參考書目 ………………………………………………………108
附錄 ………………………………………………………116
附錄一 吳子光生平事紀表…………………………………116
附錄二 吳子光家族世系表…………………………………118
附錄三 《淡新檔案》編號第一二二○六─一………………119
附錄四 《淡新檔案》編號第一二二○六─四………………121
附錄五 《淡新檔案》編號第一二二○六─五……………… 122
附錄六 神岡呂家家族世系表………………………………123
附錄七 陳萬青參與拓墾之古文書…………………………124
附錄八 陳萬青參與拓墾之古文書…………………………128
附錄九 呈鹺使家桐雲先生四首……………………………131
附錄十 贈富崇軒樂賀司馬詩并……………………………132
附錄十一《吳子光全書》中的屬於學術作品表………………133
 附錄十二 〈與當事書〉之八項社會改革……………………… 137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一) 檔案、史料
(清)呂汝修、呂汝玉、呂汝成著,王國璠編,《海東三鳳集》,台灣史蹟叢書第四種,臺北: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1。
(清)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7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清)王元稚,《甲戌公牘鈔存》,臺灣文獻叢刊第3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清)吳子光著,王國璠總編《吳子光全書》,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79。
(清)吳子光,《臺灣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清)吳大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9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清)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漢)班固,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臺北:中華書局,2007。
(漢)班固,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
《清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築城書彙》,國家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nrch.moc.gov.tw/ccahome/oldbook/
伊能嘉矩著,溫吉譯,《臺灣番政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洪安全總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二)》,臺北:故宮博物院,1996。
《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淡新檔案》編號第12206-1(微卷)
《淡新檔案》編號第12206-4(微卷)
《淡新檔案》編號第12206-5(微卷)
(二) 古文書、族譜
《北埔姜家古文書》,吳學明教授提供。
呂學諺,《呂尚‧萬春‧大正‧十二郎公‧派族譜》,桃園:呂氏宗親會,1991。
《渤海吳氏族譜》,臺北:故宮圖書文獻館微卷,微縮卷號:1411367(42-10),寫本。
(清)吳士琛,〈渤海吳氏族譜〉,收入於《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閩粵僑鄉卷》第二、三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吳雪浩,《吳姓族譜傳》,苗栗:吳雪浩自印,1972。
吳銅,《吳氏族譜》,臺北:故宮圖書文獻館微卷,微縮卷號:1210054(9-7),。
(三) 方志、其他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周鍾瑄、陳夢林,《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溫仲和,《光緒嘉應州志》,桃園:臺灣客家書坊,2009。
(清)陳培桂、楊浚,《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清)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王幼華、莫瑜,《重修苗栗縣志‧文學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7。
林世珍、陳光華、鄭榮松主修,《臺中縣志》,臺中:臺中縣政府,1989。
陳炎正,《大台中傳》,臺中:臺中縣葫蘆墩文教協會,2004。
陳炎正,《豐原市志》,臺中:豐原市公所,1986。
陳茂祥總編,《神岡鄉志》,臺中:神岡鄉公所,2009。
陳三郎,《臺中縣志‧大事記》,臺中:臺中縣政府,1989。
陳運棟,《重修苗栗縣志‧人物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7。
劉寧顏編,《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二、 專書
王幼華,《考辨與詮說─清代臺灣論述》,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國璠總編,《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臺北:龍文出版,2001。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
王政雄、廖月霞、蕭淑君,《豐原糕餅今與昔》,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
尹章義,《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篡委員會,1983。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皮耶‧布赫狄厄,《社會學的第一堂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田啟文,《臺灣古典散文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6。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政府,2000。
吳紹箕著、陳運棟編,《沙坪飛龍洞雜記》,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2。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1999。
余美玲,《日治時期台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臺中縣文化中心,1995。
施懿琳主編,《全臺詩》,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80。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
徐慧鈺,《林占梅資料彙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莫渝、王幼華,《苗栗縣文學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 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炎正,《邱進士逢甲在台史跡探索》,作者自印,2011。
陳庚金,《臺中縣鄉賢傳》,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8。
陳運棟,《栗社詩選─苗栗之美詠我故鄉》,苗栗:苗栗縣政府,2001。
黃哲永、吳福助主編,《全臺文》,臺中:文听閣出版社,200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4-1885)》,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7。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臺北:國史館,1995。
黃鼎松,《苗栗文昌祠》,苗栗:苗栗縣文化中心,1998。
黃卓權,《跨時代的台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
楊惠仙,《神岡─曉雲呂玉慶堂典藏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楊護源,《丘逢甲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劉登翰等主編,《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
賴永祥,《教會史話》,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
鄭喜夫,《臺灣先賢烈專輯─林朝棟傳》,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衛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第27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1。
三、 論文
(一) 期刊論文
王幼華,〈吳子光〈雙峰草堂記〉連作創作技巧論析〉,《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2007年9月,頁189-228。
何孟興,〈神岡三角仔呂家的崛起〉,《臺灣史蹟》,第38期,2000年6月,頁161-167。
李國祁,〈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期12,1975年12月,頁4-16。
林煥星,〈板橋林氏家譜〉,《台灣文獻》,27卷2期,1976年6月,頁334-341。
林敏勝,〈吳子光與《一肚皮集》〉,《中興史學》,第3期,1997年5月,頁21-47。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集刊》第3卷第1期,1997年7月,頁32-93。
計文德,〈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整理族譜之觀察-以《潘睦派下潘氏族譜》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4年10月,頁35-44。
張永堂,〈一肚皮不合時宜的吳子光先生〉,《臺北文獻》第63、64兩期合刊(1983年6月),頁63-77。
黃美娥,〈北臺文學之冠──清代竹塹地區的文人及其文學活動〉,《臺灣史研究》第5卷1期,1999年,頁91-139。
黃美娥,〈清代流寓文人楊浚在臺活動及其作品〉,《臺北文獻》127 期,1999年3月,頁73-122。
黃麗生,〈晚清臺灣基層儒士保守思想的根源:吳子光〉,《人文論叢》2006卷,2007年6月,頁758-771。
黃麗生,〈臺灣客家儒紳海洋意識的轉變:從吳子光到丘逢甲〉,《海洋文化學刊》第2期,2006年12月,頁123-174。
陳炎正,〈吳子光先生年譜〉,《臺灣風物》第29卷2期,1979年6月,頁14-20。
陳秋坤,〈平補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1699-1770〉,《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1991年,頁1-35。
陳運棟,〈山城文獻初祖–芸閣山人吳子光舉人〉,《苗栗文獻》1卷15期,2001年3月,頁80-82。
廖振富,〈〈傅錫祺日記〉的發現及其研究價值:以文學與文化議題為探討範圍〉,《臺灣史研究》第18卷4,2011年12月,頁201-239。
鄭喜夫,〈吳芸閣先生年譜初稿(一)〉,《臺灣風物》第31卷1期(1981年3月),頁72-103。
鄭喜夫,〈吳芸閣先生年譜初稿(五)〉,《臺灣風物》32卷2期,1982年月6,頁45-72。
劉振維,〈臺南海東書院之始末及其基本精神〉,《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6卷1期,2008年6月,頁279-322 。
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編,〈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二)〉,《臺灣文獻》,34卷第2期,1983年6月,頁89-114。
(二) 專書論文
李朝凱,〈從地方菁英到豎旗反清──以清代彰化縣戴潮春家族為例〉,《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二冊,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頁123-126。
陳秋坤,〈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陳秋坤、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頁29-56。
(三) 會議論文
陳炎正,〈一代鴻儒–吳子光〉,《第一屆「苗栗學–啟蒙、紮根、開創」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出版,2005,頁33-36。
(四) 學位論文
丁淑萍,〈明代社學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
王幼華,〈日治時期苗栗縣傳統詩社研究:以栗社為中心〉,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江淑美,〈清代臺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吳德停,〈從岸裡大社文書中探討平埔族巴宰海族群與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朝凱,〈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文昌信仰與地方社會〉,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2007。
范文鳳,〈鄭用錫暨其《北郭園全集》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周怡然,〈終戰前苗栗地區鸞堂之研究〉,中央大學社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曾絢煜,〈栗社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徐慧鈺,〈林占梅先生年譜〉,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陳珮羚,〈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2002。
黃美娥,〈清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之研究〉,輔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葉靜謙,〈吳子光與《一肚皮集》中的臺灣風土探析〉,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
楊添發,〈陳維英及其文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5。
薛建蓉,〈清代台灣本土士紳角色扮演及在地意識研究─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林占梅為探討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賴玉玲,〈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顧敏耀,〈台灣古典文學系譜的多元考掘與脈絡重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謝志賜,《道咸同時代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四、 田野資料
2010年10月31日田野筆記,訪問吳勇。
2010年12月10日田野筆記,訪問陳炎正。
2011年11月18日田野筆記,訪問陳炎正。
指導教授 吳學明(Wu,Shiau-Ming) 審核日期 2013-1-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