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7203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18.224.44.108
姓名 李孟娟(Meng-chuan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以跨文化的觀點看商業電視台製播族群語言教學節目—以TVBS「來怡客」為例
(Reviewing Ethnical Language Lecturing Programs Produced by Commercial TV Stations from the Cross Culture View Point—Taking TVBS“Lai Yi Ker”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客家符號建構之研究-以桐花為例★ 客家地區醫療院所企業社會責任--以天晟醫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為例
★ 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台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
★ 台灣客家戲教學成效之研究 --以中壢市興國國小音樂教學為例★ 客家休閒農業區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照門休閒農業區為例
★ 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客家課程學習經驗之研究-以桃園縣二所社區大學為例★ 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 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 客籍企業家興業精神之研究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日本OVOP運動與台灣客家地方特色產業的比較分析:協力角色觀點★ 客家節慶活動旅遊效益之研究-以新埔義民節為例
★ 客家桐花祭與日本櫻花祭之比較研究─以文化治理的觀點★ 日本六級產業理論應用於台灣地方產業發展之策略-以苗栗公館紅棗產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針對客委會委託TVBS製播之客語教學短片-「來怡客」客語教學節目,以個案研究的方式研討客委會委製的客語節目的現況,探討「來怡客」製作團隊以文化中介者的角度整合及節目受訪者與閱聽者,如何在跨文化溝通的過程與節目受訪者互動所獲取的訊息,透過跨文化傳播方式,呈現給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藉此論述商業媒體的製播文化性節目未來的角色與定位進行反思,確定未來客委會對客家文化性節目策略與發展方向,並輔以蒐集相關文獻與理論,企圖開啟客家電視節目的新思維,最後以節目團隊之深度訪談的資料與一般收視群觀眾之意見。
  最終研究結果發現,在跨文化傳播方面須著重於:(一)多元文化價值以多元方式呈現。(二)商業電視台為拓展多元文化的重要媒介。(三)教學與娛樂並重的節目製作思維。在跨文化溝通方面:(一)具體描述台灣豐富多元的客家文化。(二)「來怡客」是未來商業電視台製播族群節目參考對象(三)具文化包容的團隊,是族群節目成功的核心。並且一個包容、尊重的合作夥伴是節目成功的關鍵。最後商業電視台的族群節目,應著重文化性與娛樂性並存,並善加利用電視這一大眾傳播平台。
摘要(英) This study was focused on “Lai Yi Ker” Hakka program, a Hakka language lecturing short film produced by TVBS TV station which was commissioned by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The purpose was to study current status of the Hakka programs that were commissioned by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and 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captured by the production team of “Lai Yi Ker” that played the cultural interfacing role by integrating the program and the viewers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interviewees while undergoing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also discussed the future roles and positioning of the commercially produced cultural programs through cross culture broadcasting to present them in front of the viewers who had different background. As a result, the future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adopted by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can be forme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theories were collected, along with the information attained from the in-depth interview with the program production team and the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viewers, with the intention of opening new thoughts for Hakka TV programs.
  The study had found that in terms of the cross cultural broadcasting,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valued: (1) Diversified cultural value should be presented with diversified approach.(2) Commercial TV stations are the important media for expanding diversified cultures. (3)The thoughts of producing programs emphasizing both learning and entertainment. In terms of the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s: (1) Practically describing enriched and diversified Taiwan Hakka culture.(3)”Lai Yi Ker” is the reference for future commercially produced TV ethnical programs.(4) The culturally tolerated team is the core of the successful ethnical programs. Additionally, a tolerated and respectful partner is the key of the program success. Finally, the ethnical programs produced by commercial TV stations shall be both cultural and entertaining. Such a public TV broadcasting platform shall be well utilized.
關鍵字(中) ★ 跨文化傳播
★ 文化中介者
★ 跨文化溝通
關鍵字(英) ★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論文目次 摘 要 I
謝 誌 V
目 錄 V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族群媒體與客家傳播 7
第二節 跨文化傳播 24
第三節、跨文化溝通 39
第四節 閱聽人論述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8
第四節 分析工具 63
第四章 「來怡客」個案研究分析 65
第一節 研究個案析探 65
第二節 「來怡客」製作團隊與跨文化傳播 85
第三節 「來怡客」製作團隊與跨文化溝通 88
第五章 跨文化傳播與閱聽人 97
第一節 以跨文化觀點檢測閱聽人 97
第二節 小結 12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9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32
參考書目 134
壹、中文部分 134
貳、英文部分 138
附錄一 開放性編碼次數統計-非客家族群閱聽組 142
附錄二 開放性編碼次數統計-「來怡客」製作團隊 164
參考文獻 一、專書
Fanon,F.(1967).Black Skin and White Masks.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Fons Trompenaars,Charles Hampden-Turner著,陳文言(2007),跨越文化浪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Julian Xi Woka著,周向民、田力男譯(1999)。美國廣告200年經典範例。北京:光明日報。
Samo Wa、Richard E.Porter主編,麻爭旗等譯(2003)。文化模式與傳播方式。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9)。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台北:公視基金會。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出版。
朱瑞淵(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
汪琪(2003)。文化與傳播,三民,台北。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 (修訂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洪賢智(2005)。電視新論。台北:亞太圖書。
夏學理(1996)。文化行政,三民書局,台北。
翁秀琪(200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張婉貞真譯(2002)。《法國當代藝術》,台北:麥田:城邦文化。
梁憲初(1996)。溝通萬歲,遠流,台北。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五南,台北。
彭文正(2004)。客家電視收視群與經營策略分析。台北: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書局。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廖珮君譯(2006)。《文化產業》,台北:韋伯。
廖珮君譯(2006)。《文化產業》,台北:韋伯。
劉信吾(1996)。電視教育節目企劃與製播 ,黎明文化,台北。
潘淑滿(2009)。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盧嵐蘭(2008)。閱聽人論述。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應曉東(2003)。文化傳播:歷史、理論與現實。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學位論文
王湘涵(2009)。文化創意產品特質之分析研究。世新大學公關暨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菁玲(2009)。客家電視新聞處理型態與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桃園。
林文珊(2003)。從跨領域合作趨向論視覺藝術產業之經營策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徐巧昀(2009)。民眾觀賞客家電視節目觀感之實證研究。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所碩士論文,桃園。
莊婷婷(2008)。文化差異對跨文化溝通之影響-以台得商務溝通為例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曾曉煜(2008)。呵護客家語言與文化─論客家電視台之定位與節目策略。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蔣國良(2004)。如何提升電視英語教學節目之策劃製作管理及促進傳播效果之研究 -以兒童英語節目之策劃製作管理及推廣為例。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三、雜誌與期刊文章
李少男(2000)。文化電視節目在商業社會的定位:香港個案,收錄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國際華語廣播電視文化性節目觀摩與演討會,台北。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13(2),122-136。
胡懿勳(1993年6-7月),〈從藝術社會學立場看藝術商品化過程〉,《現代美術雙月刊》,48: 35- 38。
唐筱恬(2009)。歐美派、日系風:台灣女性時尚雜誌的產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婉貞真譯(2002)。《法國當代藝術》,台北:麥田:城邦文化。
莊雅荃(2009)。跟著奈良美智玩跨界藝術商品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波、薛曉峰(2008)。西方跨文化傳播研究中的和諧理念 ,國外社會科學,6,頁4-11。
馮建三(2002)。人權、傳播權與新聞自由。國家政策季刊。1(2),117-142。
劉菲菲,王泳惠(2010)。單一化多樣性:跨文化傳播的雙重語境。青年記者,7c:37-38。
關尚仁(2000)。華語廣播電視文化性節目產製研究-以台灣地區的節目為主,收錄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國際華語廣播電視文化性節目觀摩與研討會,台北。
四、網站上文章與資料
林維杰(2005)。2010年11月22日讀取自網址:http://134.208.20.72/genedu/course/94-1course/PRO3/2.doc
客家電視台(2010)。2010年10月15日,檢自:http://web.pts.org.tw/hakka/history.htm
陳文浩(2003)。紮根與點火?!析論客家電視頻道之設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2010年9月1日,檢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R-092-016.htm
鄭榮興(2003)。對於客家頻道戲劇與音樂節目的期許。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2010年9月1日,檢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56.htm
貳、英文部分
Adler B. Ronald, Rosenfeld B. Lawrence,Towne Neil(1995).Interplay: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Fort Worth: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Callero, P. L.(2003).The sociology of the self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9,115-133.
Hall T. Edward (1976). Beyond Culture, New York: Doubleday.
Hutchinson John, Smith D. Anthony (1996). Ethnicity, eds. Oxford an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ndt E. Fred(2010).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dentities in a Global Community.SAGE Publications,Inc.
Leeds-Hurwitz W.(1990). Notes in histo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and the mandate for intercultural train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76,p262-281.
Lillie, J.(1998).Tackling Identity with Constructionist Concepts. M/C: A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e 1(3). .
Martin N.Judith, Nakayama K. Thomas(201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NY.MGraw-Hill.
Michael C., Merrill S.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 1-47.
Richard Florida(2003).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NewNY.Basic Books
Samovar A. Larry , Porter E. Richard , McDaniel R. Edwin (2009)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reader, Boston, Mass. :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Samovar A. Larry , Porter E. Richard , McDaniel R. Edwin (201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A: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
Samovar A. Larry, Porter E. Richard, Stefani A. Lisa(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
Sarangi S. (1994). Intercultural or not ? Beyond celebr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miscommunication analysis. Pragmatics,4,p409-427.
Scollon Ron, Scollon W. Suzanne(200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外語教學語研究出版。北京。
Shannon E. Claude and Weaver Warren(1998),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ilverstonw, R(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Routledge.
Smith Philip(2001).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al.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ers.
Spitzberg B.H. (2009).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 In L.A.Samour and R.E. Por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p.381-394). Boston, Mass.: Wadsworth.
Thompson, J. B(1995). The media and modernity: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 Cambridge:Polity Press.
指導教授 李世暉(Shih-hui Li) 審核日期 2011-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