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205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3.135.219.166
姓名 何宗錡(Zong-Qi H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代社會領導階層研究-以淡北陳維英家族為例(1780-1895)
(Research on the Social Leading Status of Qing Dynasty - On Chen Wei-ying family in Danbei (1780-1895))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透過討論陳維英家族,去瞭解北臺灣權力家族的發展,以及維持家族名聲跟社會地位的方法,架構部份除緒論與結論外,可分為四章。

陳維英家族開臺祖陳埰海在乾隆45年(1780)渡臺,但當時的北臺灣社會文風不盛,尚處在俗化的社會狀態,至道光年間,北臺灣地方社會朝向文治化發展,陳家也漸成為士紳型領導人物,並參與地方事務。

透過對陳維英家族的探討,進而瞭解權力家族為求長期發展,必須累積財富、功名、聲譽、人際關係,權力家族通常透過拓墾或經商賺取財富,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後,會鼓勵子嗣參加科舉,取得功名,同時也會參加地方事務,且擴展家族的人際關係,使家族能夠長期穩定發展。

就陳家的研究案例來說,權力家族的背景跟原籍深深影響著家族,首先在背景方面,陳家是以文教為顯著特色的家族,所以具有文教型領導人物的特質,人際網絡也是以陳維英的門生為核心,然而陳家是以經商起家,所以也擁有商人特質,面對各方事務多以家族能夠穩定發展為前提的態度處理,於是跟地方或官方往來的互動,如不危及家族本身,多是互助配合的態度。

再就原籍方面,陳家雖也參與各類地方事務,但因原為同安籍,因此更是積極參與跟同安人及安溪人相關的地方事務,尤其是宗教層面的事務,而陳維英門生大都是漳州人跟泉州人,其中又多是同安人或安溪人,因而陳家多是跟漳州或泉州籍的城居士紳互動,交織出雙向且活絡的人際網絡。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uted families in social leading status in North Taiwan, to know how they sustained their families’ prestige and social statu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n Chen Wei-ying’s family.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reclamation of Chen Wei-ying family started with Chen Tsai in year 45 of Qian-long reign (1780 AD.), when the north of Taiwan was still non-educated and uncultivated. In the Dao-guang reign, the society of north Taiwan started off on culture events, and the Chen family gradually became the leading squire getting involved in local events.

Through the Chen Wei-ying family, the clear threads of how the prominent families gained its prosperity by accumulating wealth, fame, prestige, and relationships shown. They usually gained wealth with reclamation or business. To a certain degree of economic stability, the families would encourage the heirs to participate imperial exam system for fame. They also involved local events to extend its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network for further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ies.

For the Chen family, the background and origin deeply influenced the family. On the background, the Chen family had good reputation o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ffairs, thus they had the specific qualities of social leading status of this type and its social network was centered on Chen Wei-ying’s disciples. The Chen family was built up by business, thus it had the quality of businessmen as well. They cooperated with local and governmental affairs mostly on the premise not jeopardizing its family benefits to have a long-term successful development for itself.

On its origin side, the Chen family was from Tung-an, China, thus, when they participated on various local affairs, they were more enthusiastic about events for Tung-an and An Chi people, particularly on religion events. The Chens’ disciples were mostly Tung-an or An-chi people from Chunchou and Changchou, so the Chen family’s vibrant interacting social network was mostly with squires from Chunchou and Changchou.
關鍵字(中) ★ 大龍峒
★ 陳遜言
★ 陳維英
★ 公共事務
★ 人際關係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臺北盆地的歷史變遷 19
第一節 漢人入墾前的的臺北盆地 19
第二節 漢人入墾後的的臺北盆地 26
第二章 陳維英家族的渡臺與崛起 45
第一節 陳家的渡臺及在臺發展 45
第二節 陳家士紳地位的形成及維持 77
第三章 陳維英家族的公共事務參與 95
第一節 陳家的文教事務參與 95
第二節 陳家的宗教事務參與 116
第三節 陳家的社會事務參與 131
第四章 陳維英家族的人際網絡建構 149
第一節 陳家的宦遊士人網絡 149
第二節 陳家的本土士人網絡 154
結論 173
參考書目 177
附錄 190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官方檔案
不著撰人,《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查.臺北廳》,1915年,手稿未出版。
沈雲龍,《岑襄勳公遺集》.卷十六-卷二十,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38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淡新檔案》(二).第一編.〈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5年。
吳密察,《淡新檔案》(六).第一編.〈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1年。
鄒愛蓮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滙編編委會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168,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第四卷‧第七號,臺北:古亭書屋,196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私法.人事編》,臺灣文獻叢刋第1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上),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附錄參考書》(下),1910年。
簡榮聰,《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中譯本】
《淡北明善堂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典藏,編號T0061D0061。

(二)古文書

〈光緒十五年十一月陳悅記立隨耕對佃胎借銀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典藏,編號T0755_01_0015。
〈同治七年十一月林恒茂立起耕典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編號30180。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林恒茂立起耕典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編號30182。
〈同治元年七月蔡挨錦杜賣盡根田畑契〉,行政院文化部國家文化資庫,編號od-ta_01819_000423。
〈咸豐二年正月陳悅記立歸管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編號30327。
〈道光十九年十月陳永順立盡根杜賣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編號30159。
〈道光十六年七月陳永順立收定頭銀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編號30172。
〈道光十六年七月陳悅記立賣瓦店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編號31639。
〈嘉慶二十五年吳定郎杜賣盡杜賣契字〉,行政院文化部國家文化資庫,編號od-ta_ 05583_000217。

(三)地方志
士林鎮志編纂委員會,《士林鎮志》,臺北:士林鎮志編纂委員會,1968年。
尹章義,《泰山志》,臺北:泰山鄉公所,1994年。
尹章義等,《五股志》,臺北:五股鄉公所,1997年。
同安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同安縣志》,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吳堂,《同安縣志》,1798年,編號MF 210.231/204 3928/20975。
吳錫璜、廈門市同安區地方志編輯委員會辦公室,《同安縣志(民國版)》(上),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發行部,2007年。
盛清沂,《臺北縣志》.卷27.〈人物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
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宜蘭:頭城鎮公所,1985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年。
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采訪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
曾迺碩,《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賢德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年。
曾迺碩,《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公共建設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年。
黃成助,《臺北市志》(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新莊市志》,臺北:臺北縣新莊市公所,1998年。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稿》,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鄭鵬雲、曾逄辰,《新竹縣志初稿》,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
礁溪鄉誌編輯委員會,《礁溪鄉志》,宜蘭:礁溪鄉公所,1994年。

(四)族譜∕家傳
王光格、王大深、王濟源、王玉符,《巖嶺王姓族譜》,1865年,手稿未出版。
王實堯,《開閩尊柄渡臺始祖族譜》,1965年,手稿未出版。
林柏壽,《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5年,手稿未出版。
陳浩然、陳培璥修譜,《登瀛文瀾渡臺始祖族譜》,1953年,手稿未出版。
陳維英,《陳家族譜抄》,重抄本,國家圖書館藏,手稿未出版。

(五)碑文
不著撰人,〈道光30年先嗇宮重修碑記〉(甲),1850年,置於廟宇右護室。
不著撰人,〈道光30年先嗇宮重修碑記〉(乙),1850年,置於廟宇右護室。
樹人書院文昌祠管理委員會,〈樹人書院文昌祠沿革碑記〉,1992年,置於廟宇正殿。
樹人書院文昌祠管理委員會,〈樹人書院文昌祠重修碑記〉,置於廟宇正殿。

(六)其他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第八冊),臺灣文獻叢刊第247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8年。

二、專書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刋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刋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不著撰人,《先嗇宮沿革概要.臺北縣三重鎮先嗇宮建宮貳佰週年記念敬刊》,1954年。
王見川、范純武、李世偉,《新修大龍峒保安宮志》,臺北:臺北保安宮,2005年。
全臺詩編輯小組,《全臺詩》‧第伍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
全臺詩編輯小組,《全臺詩》‧第拾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8年。
全臺詩編輯小組,《全臺詩》‧第陸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8年。
全臺詩編輯小組,《全臺詩》‧第肆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中縣市.花蓮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年。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年。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下),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李其霖,《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設,2013年。
李宗信,《瑠公大圳》,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李乾朗,《艋舺清水巖調查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994年。
李隆懋,《三重市丙戊95)年祈安五朝清醮專刊》,臺北:財團法人先嗇宮,2008年。
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譯本】
周宗賢,《臺北縣縣定古蹟公司田溪橋遺跡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8年。
周宗賢,《臺灣的民間組織》,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朋尼維茲著、孫智啟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林文龍,《臺灣中部的人文》,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林文龍,《臺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林萬榮,《宜蘭鄉賢列傳》,宜蘭:宜蘭縣政府民政局,1976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林豪,《東瀛紀事》,臺灣文獻叢刋第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徐麗霞,《陳維英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年。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5年。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
張介人,《臺北保安宮專誌》,臺北:臺北保安宮董監事會,1981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張炎憲,曾品滄,《楊雲萍藏臺灣古文書》,臺北:國史館,2003年。
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臺北縣定古蹟三重先嗇宮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陳支平,《臺灣文獻匯刊》.第七輯.第七冊,北京:九州出版社、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正祥,《臺北市誌》,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年。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陳漢光,《臺灣詩錄》(下),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陳維英,《太古巢聯集》,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刋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7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雨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
葉高樹,《宜蘭縣學校教育》,宜蘭:宜蘭縣政府,2002年。
詹雅能,《明志書院沿革志》,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2年。
廖風德,《清代之噶瑪蘭》,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第貳集.第十二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增田福太郎,《臺灣の宗教》:東京,養賢堂,1939年。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灣文獻叢刋第41種,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
鄭廣南,《中國海盜史》,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閻亞寧,《臺北市陳悅記祖宅之研究與修護計劃》,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992 年。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年。
戴寶村,《陳中和家族史-從糖業貿易到政經世界》,臺北:玉山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灣總督府,1916年。

三、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年12月,頁197-234。
吳槐,〈再談龍峒四十四坎〉,《台灣風物》,第17卷2 期,1967年6月,頁21-26。
吳槐,〈龍峒見聞錄〉,《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54-59。
吳學明,〈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鄉村社會的變遷-以新竹北埔為例〉,《臺北文獻》,直字第107期,1994年3月,頁23-62。
吳學明,〈北臺灣第一書院-泰山明志書院沿革之研究〉,《臺灣文獻》,第86期,1988年12月,頁103-118。
李根源,〈艋舺寺廟記〉,《臺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4月,頁40-49。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5卷第2期,1978年7月,頁131-159。
李國祁,〈閩浙臺地區清季民初經濟近代化初探-傳統農商手工業的改進與產銷關係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4期,1976年6月,頁407-450。
卓克華,〈清代士林潘家之發展兼及北台仕紳交往之網絡關係〉(上),《北縣文化》,第75期,2002年10月,頁82-112。
卓克華,〈清代士林潘家之發展兼及北台仕紳交往之網絡關係〉(下),《北縣文化》,第75期,2002年12月,頁86-105。
周宗賢,〈大龍峒陳悅記小史〉,《臺北文獻》,直字第105期,1993年9月,頁29-44。
林欣宜,〈十九世紀下半葉竹塹地區商人面臨的挑戰〉,《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1期,2013年3月,頁47-78。
林萬傳,〈大同區地名沿革〉,《臺北文獻》,第91期,1990年3月,頁19-34。
林萬傳,〈松山區地名沿革〉,《臺北文獻》,直字第86期,1988年12月,頁63-102。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一),《中國語文》,第92卷第1期,2003年1月,頁102-114。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二),《中國語文》,第92卷第2期,2003年2月,頁103-114。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三),《中國語文》,第92卷第3期,2003年3月,頁101-114。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四),《中國語文》,第92卷第4期,2003年4月,頁102-114。
徐麗霞,〈歷史.地景.文學-劍潭勝蹟與劍潭詩作管窺〉,收錄於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明清語言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2011年,頁95-130。
張淑芬,〈清代安溪移民臺灣之研究〉,《高雄文獻》,第5、6期合刊,1980年12月,頁217-246。
張德南,〈學界山斗鄭用鑑〉,《臺北文獻》,直字第93期,1990年9月,頁131-139。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1683-1875)〉,《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7卷第1期,1996年3月,頁123-158。
陳培漢,〈先曾叔祖維英公事蹟〉,《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88-94。
陳維英撰,廖漢臣整理,〈偷閒錄〉(一),《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107-117。
陳維英撰,廖漢臣整理,〈偷閒錄〉(二),《臺北文物》,第2卷第4期,1954年1月,頁100-106。
陳維英撰,廖漢臣整理,〈偷閒錄〉(三),《臺北文物》,第3卷第1期,1954年5月,頁113-130。
陳維英撰,廖漢臣整理,〈偷閒錄〉(四),《臺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年3月,頁91-100。
黃秀政,〈清代臺灣的書院-以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地方才俊的培育為中心〉,收錄於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2月,頁105-312。
黃典權,〈蔡牽朱濆海盜之研究〉,《臺南文化》,第6卷第1期,1958年8月,頁75-102。
黃美娥,〈清代臺北地區文壇初探〉,收錄於東海大學中文系,《明清時期的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頁111-169。
黃富三,〈清代臺灣土地開發史〉,《講義彙編》,81:冬,1992年2月,頁785-803。
黃富三,〈臺灣關帝信仰與地方發展-新莊武聖廟之研究〉,收錄於馬起華,《兩岸學術(陜西)》,臺北:中華會,1998年5月,頁54-76。
黃朝進,〈清末淡水廳義倉「明善堂」的創設與經營〉,《臺灣文獻》,第52卷第4期,2001年12月,頁377-402。
楊雲萍,〈「寬記執照」考釋〉,《臺北文物季刊》,第7卷第1期,1958年6月,頁58-64。
溫振華,〈清代後期臺北盆地士人階層的成長〉,《臺北文獻》,直字第 90 期,1889年,頁1-31。
溫振華,〈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第3期第55卷,2005年9月,頁14-41。
葉憲峻,〈清代臺灣的社學與義學〉,《臺中師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45-69。
廖漢臣,〈艋舺沿革志〉,《臺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4月,頁12-17。
榮峰,〈北市科第表〉,《臺北文物》,第9卷第1期,1960年3月,頁24-39。
劉小燕,〈艋舺地區相關問題初探〉,《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4期,1996年3月,頁101-119。
劉振維,〈論臺北艋舺學海書院的儒學精神〉,《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5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59-93。
劉淑芬,〈清代臺灣的築城〉,《食貨月刊》,第14卷第11-12期合刊,1985年3月,頁484-503。
劉曉東,〈「紫薇郎」探說一兼探述先賢陳維英生平〉,《臺北文獻》,第66期,1983年12月,頁57-76。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2期,1983年1月,頁25-32。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1983年6月,頁34-64。
蔡淵洯〈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歷史學報》,第11期,1983年6月,頁97-111。
賴子清,〈清代北臺之考選〉(上),《臺北文獻》,直字第9、10期合刊,1969年12月,頁166-183。
賴子清,〈清代北臺之考選〉(下),《臺北文獻》,直字第11、12期合刊,1970年12月,頁43-61。

四、學位論文
于桂茵,〈新竹李錫金家族的崛起及其社會關係網絡(1799-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呂欣芸,〈清代臺灣客家文人的人際網絡-以吳子光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李正萍,〈從竹塹到新竹:一個行政、軍事、商業中心的空間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宛春,〈臺灣神農信仰研究-以三重先嗇宮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李柏賢,〈晚清北臺灣的義倉與地方社會-以「明善堂」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4年。
李朝凱,〈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文昌信仰與地方社會〉,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毓嵐,〈徐宗幹在臺施政之研究(1848-1844)〉,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周民慧,〈清代大觀義學〉,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班論文,2005年。
林莉莉,〈淡水廳築城記話及實務的相關研究-以《淡水廳城案卷》為中心〉,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林麗鳳,〈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2006年。
張智雅,〈清代北臺大龍峒和大稻埕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許楓萱,〈清代明志書院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陳世榮,〈近代豐原地區地方菁英影響力的形成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紫屏,〈清代臺灣學海書院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楊添發,〈陳維英及其文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社會經濟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77年。
廖淑芬,〈臺南市的關帝信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劉豐極,〈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9年。
蔡佳凌,〈大龍峒保安宮的老祖力士會〉,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80年。
賴蕙琦,〈清代諸羅地區士紳的公共參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2年。
戴文鋒,〈清代臺灣的社會救濟事業〉,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戴寶村,〈近代臺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1988年。
薛卜滋,〈清嘉慶年間海盜蔡牽犯臺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3年。
薛建蓉,〈清代臺灣本土紳的角色扮演與在地意識研究-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林占梅為探討對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謝志賜,〈道咸同時代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謝碧菁,〈陳維英生平及其詩歌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藍志玟,〈清代臺北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五、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http://www.ianthro.tw/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http://www.ct.taipei.gov.tw/zh-tw/Home.htm
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詹姓宗親資料庫http://chan8.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1534.html
指導教授 吳學明 審核日期 2016-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