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305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18.117.91.153
姓名 張宏吉(Hung-chi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康熙名臣于成龍之研究(1617-1684)無
相關論文
★ 俞正燮婦女思想之研究★ 石達開與太平天國之研究(1831-1863)
★ 《民報》歷史觀之研究★ 太平天國婦女地位之研究
★ 論蔣李內爭與國共內戰之挫敗(1945-1949)★ 明末樞輔孫承宗之研究
★ 《大公報》在國共內戰初期立場之研究(1945.12-1947.1)★ 葉公超與中華民國外交(1949-1961)
★ 國共內戰之書寫—以《巨流河》等五本文藝作品為例★ 石門水庫教會之研究
★ 兩岸基督教詩歌創作之探討—以天韻合唱團及呂小敏為例★ 雍正能臣李衛之研究
★ 清世祖理漢政策(1651-1661)★ 清代徽州鹽商子弟教育研究(1644~1840)
★ 三元宰相--商輅之研究★ 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于成龍是清朝著名的官吏。他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明崇禎十二年(1639)中副榜貢生,順治十八年(1661)才步出仕途,時年四十五歲。于成龍生逢明末清初的鼎革時期,對於明末時期的社會亂象多有體認,故為官之後,他時時以照顧百姓為念,廣施善政、著重教化,所到之地,皆有政聲。其間屢獲上司舉荐,平生三度被舉為卓異,由一個偏遠的縣令,逐步升遷至位高權重的兩江總督。
于成龍為官以廉潔著稱。從出仕開始,他始終維持清廉刻苦的生活,長年布衣蔬食,除了俸祿之外,他從不貪取一絲一毫的不義之財,反而經常捐出俸銀,用於賑災及其他慈善公益事務。其治行深受廣大百姓愛戴和朝野人士敬重,甚至得到康熙皇帝「天下廉吏第一」的表彰。
于成龍仕途大都在康熙前期。康熙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致力於吏治的澄清,除了加強懲貪外,並對清官給予支持和表揚,以期群官仿效,爭先以當清官廉吏為榮。于成龍廉能兼備的治行、勤政愛民與誠心從政的態度,成為康熙皇帝吏治政策下的模範官吏典型。也因其對於清官廉吏總是不吝提拔並給予支持,使得康熙一朝清官廉吏不斷的湧現,也創造了康熙治世。
摘要(英) Yu Chenglong was a famous government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He was born in the 45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Wanli of Ming Dynasty (1617), and was admitted into the associate list to study in the Imperial Academy (Guo Zi Jian) in the 12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Chongzhen of Ming Dynasty (1639). It was the 18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Shunzhi of Qing Dynasty (1661) when he started his official career at the age of 45. Yu was born in a time when Qing replaced Ming, so he had a deep knowledge of the social turmoil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Therefore, he had always put the people’s benefits at first, implemented good governance and focused on indoctrination during his official years. His political fame was spread everywhere. He was recommended by his superior for many times and was honored Outstanding three times in his entire life. He was gradually promoted to powerful position as Viceroy of Jiangsu and Jiangxi from a humble magistrate of a remote county.
Yu was known for his integrity and righteousness. He had always been living an upright and assiduous life in his years of power, eating and wearing simply. He had never been corrupted, taking nothing but his lawful salary. To the contrary, he donated his salary for several times to relieve the people in disaster or other charities. He was revered for his noble deeds by both common people and officials, and was even entitled “The NO.1 Incorruptible Official in the Country” by Emperor Kangxi
Yu’s government official years were mainly before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Emperor Kangxi spared no effort to fight corruption since his succesion to the crown, honoring good officials to set role models for others to follow. As a man of integrity and capability, Yu had become the model in the policy set by Emperor Kangxi for his assiduous attitude and splendid achievements. Thanks to Emperor Kangxi’s generous promotion and support to upright officials, many integrity officials emerged in his reign to have achieved the Prosperous Reign of Kangxi.
關鍵字(中) ★ 于成龍
★ 吏治
★ 清官
★ 康熙
關鍵字(英) ★ Yu Chenglong
★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 Kangxi
★ Officials
論文目次 康熙名臣于成龍之研究(1617-1684)
第一章 緒 論……………………………………………………………………1
第二章 于成龍的家世及仕宦……………………………………………………15
第一節 于成龍的家世及仕前生涯………………………………………………15
第二節 于成龍的仕宦……………………………………………………………24
第三章 于成龍的施政理念與民生經濟作為……………………………………46
第一節 于成龍的施政理念………………………………………………………46
第二節 于成龍的民生經濟作為…………………………………………………55
第四章 于成龍的治安與廉政作為………………………………………………65
第一節 于成龍的治安作為………………………………………………………65
第二節 于成龍的廉政作為………………………………………………………77
第五章 于成龍「廉吏第一」評價的成因………………………………………83
第一節 康熙的吏治政策…………………………………………………………83
第二節 廉能兼備的治行…………………………………………………………89
第六章 結 論……………………………………………………………………98
附錄:
于成龍 年表………………………………………………………………………102
《聊齋誌異》〈于中丞原文〉……………………………………………………112
參 考 書 目………………………………………………………………………113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史料
《十二朝東華錄 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
《十二朝東華錄 順治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198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年。
王士禛,《池北偶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王葆心,《蕲黄四十八砦纪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
玄燁,《康熙帝御製文集》,〈吳相湘主編:《中國史學叢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永瑢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朱方增,《從政觀法錄》,臺北:明文書局,1970年。
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收入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書局,1983年。
沈雲龍選輯,《明清史料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李桓,《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文海,1966年。
李斗,《揚州畫舫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李桓,《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明文書局,1970年。
李遜之,《崇禎朝記事四卷》,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李贄,《焚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明實錄附錄 崇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計六奇,《明季北略》,臺北:大通書局,2003年。
計六奇,《明季南略》,臺北:大通書局,2003年。
徐珂,《清稗類鈔》,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徐世昌,《將吏法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徐錫麟,《熙朝新語》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正編第十冊,臺北:新興書局,1976年。
唐鑑,《清學案小識》,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清代傳記叢刊》本。
《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志》,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聖祖頒諭,清世宗釋,《聖諭廣訓》,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1年《故宮珍本叢刊》本。
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陳康祺,《郎潛紀聞》,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陳廷敬,《午亭文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本。
馮夢龍,《甲申紀事》,收入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1995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福格,《聽雨叢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葛士濬輯,《皇朝經世文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本。
劉獻廷,《廣陽雜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錢泳,《履園叢話》,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二、專書
清史編委會編,《清代人物傳稿上編 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劉鶚撰,田素蘭校注,《老殘遊記》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2011年。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臺南:世一出版社,2010年。
丁燕石,《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臺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
于鐵丘,《從包拯到海瑞:中國清官崇拜談》,濟南:濟南出版社,2004年。
王成勉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王若東、劉乃順、林祥,《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傳》,太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 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同元,《崇禎十七年——社會震盪與文化變奏》,北京:新華書店,2006年。
佟英帆,《魅力領導》,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吳蔚,《1644中國式王朝興替》,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李守中,《長城》,臺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李志安,《于成龍集》,太原: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李鴻彬,《清朝開國史略》,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孟昭信,《康熙皇帝》,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4年。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臺北:南天書局,1987年。
孟森,《明清史講義》,臺北:里仁書局,1982 年。
金沐,《正說清朝十二臣》,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周文玖,《康乾盛世》,香港:中和出版社,2011年。
周榮,《明清社會保障制度與兩湖基層社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
周遠廉,《清朝開國史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
周遠廉,《清朝興起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周遠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周遠廉,《順治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晁中辰,《崇禎帝》,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莊吉發,《清史講議》,臺北:實學社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陳捷先,《順治寫真》,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
陳捷先,《清史雜筆》,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
陳旭,《清官:研究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捷先,《康熙寫真》,臺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
陳捷先,《透視康熙》,臺北:三民出版社,2012年。
常建華,《清代國家與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台灣食貨出版社,2011年。
盛瑞裕,《蒲松齡話聊齋》,臺北:亞大出版社,1995年。
焦利,《吏治何以清明─清代監察法鏡鑑》,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
馮爾康,《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臺北:商務出版社,1993 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樊樹志,《大明王朝最後十七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魏琼,《中國傳統清官文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閻崇年,《康熙大帝》,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三、中文期刊論文
王成勉,〈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15 卷9、10 期合刊,1986 年4月,頁65-75。
王俊才,〈論清初統治思想的演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1期,頁67-70。
王俊義,〈康熙和于成龍〉,《領導科學》,2001年,第8期,頁44-45。
王晉玲、李峰,〈清初吏治清明探析——以廉吏于成龍為例〉,《蘇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頁91-95。
王毅鳴,〈于成龍〉,《今日山西》,2005年,第1期,頁38-41。
王毅鳴,〈論于成龍精神及現實意義〉,《前進》,2011年,第1期,頁32-35。
史源,〈一代廉吏于成龍〉,《政策瞭望》,2007年,第4期,頁56。
刑金娥,〈歷史上的于成龍〉,《文史月刊》,2001年,第4期,頁25-26。
余沐,〈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文史博覽》,2007年,第3期,頁36-38。
何述強,〈一代廉吏于成龍〉,《當代廣西》,2009年,第13期,頁54-55。
何述強,〈康熙朝同名兩清官─于成龍〉,《當代廣西》,2002年,第10期,頁66-67。
宋山龍,〈試析《聊齋》案例小說中的偵察假設〉,《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學報》,1999年第1期,頁30-34。
宋山龍,〈《聊齋志異》對封建吏治和科舉的憤懣與無奈〉,《青海民族學院學
報(社科版)》,2000年第2期,頁91-95。
宋馥香,〈試論于成龍為官清廉的作風〉,《吉林師范大學學報》,1993年,第1
李月輝,〈康熙和于成龍〉,《鄉音》,2009年,第3期,頁42-43。
李月輝,〈雅號眾多的兩江總督于成龍〉,《鄉音》,2009年,第3期,頁42-43。
李子杰,〈一代廉吏 于成龍〉,《共產黨人》,2004年,第8期,頁51-52。
李凱燦,〈多爾袞與清初弊政整飭〉,《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2期,2003年6月,頁49-51。
吳吉遠,〈康熙注重整頓吏治〉,《中國監察》,2000年,第7期,頁54-55。
周亞非,〈于成龍的自信〉,《領導科學》,2001年,第6期,頁426。
武文斯,〈于成龍與康熙的吏治思想〉,《遼寧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頁98-99。
武文斯,〈從于成龍的清廉看康熙的吏治思想〉,《大慶社會科學》,1990年,第3期,頁79-80。
姜亞沙,〈從《于山奏牘》研究于成龍〉,《圖書館》,2010年,第6期,頁138-139。
孫崇政,〈于成龍的“天理良心”〉,《文史春秋》,2007年,第11期,頁63。
郭弘,〈康熙盛世的吏治理論與實踐〉,《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頁144-146。
陳世高,〈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學習月刊》,1997年,第2期,頁48。
張生高、 張艷梅,〈今古第一廉吏于成龍祖籍柳林考略〉,《四川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頁39-56。
張懷琴、陳雷,〈于清端公(成龍)安國寺讀書之確切時間探考〉,《科學之友》,2007年,第11期,頁75-76。
黃健,〈論康熙年間的吏治〉,《四川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21-26。
2006年,第1期,頁91-95。
楊子才,〈于成龍一身清廉正氣〉,《中國監察》,2006年,第15期,頁64。
端木靖,〈誓不昧“天理良心”的廉吏于成龍〉,《寧波通訊》,2006年,第1期,頁53。
劉剛,〈高行于成龍 清粹傳兩江〉,《江蘇政協》,2001年,第1期,頁48。
冀滿紅、辛超,〈試論兩江總督任上的于成龍〉,2010年,第37卷,第2期,54-58。
龔自在,〈“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文史天地》,2005年,第12期,頁30-33。
四、學位論文
唐啟華,〈明臣仕清及其對清初建國的影響〉,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陳慈慧,〈清世祖理漢政策〉,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芝萍,〈《聊齋志異》公案故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五、視聽媒體資料
《一代廉吏于成龍》DVD,導演:朱正 杜希源,發行商: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指導教授 王成勉(Chen-Main Wang) 審核日期 2012-6-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