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305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7 、訪客IP:3.138.141.202
姓名 黃奎嘉(Kuei-Chia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Research of " Cultural Revolution" Model Operas)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1950年代前期美國對中華民國之政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文革」時期江青秉承毛澤東的意志所推動的「京劇革命」過程中,出現了一批佔據整個中國大陸戲劇舞臺的樣板戲。樣板戲是一批帶有高度毛澤東意識形態色彩,並兼具政治目的革命現代戲作品。樣板戲不但是中共自延安時期以來,一連串戲劇改革過程的終極呈現,在官方計畫性的操作下,透過輿論媒體的大肆宣傳,人民的生活無不與之產生連結。而其「三突出」的創作理論與原則強加於地方劇種的結果,導致中國大陸出現「八億人民八個戲」的荒蕪景象。
「文革」時期的樣板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八個,它們創作的時代背景,包含了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朝鮮戰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將中共70年代以前的黨史發展涵蓋其中。而這些戲劇作品中的主角以無產階級-工農兵為主體,內容上充分的展現了毛澤東思想對於武裝鬥爭、階級鬥爭的重要性。
毛澤東的病歿、「四人幫」的垮臺,宣告了樣板戲輝煌時代的結束。「文革」結束後,中共文藝政策雖經調整,但仍延續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精神。之後,鄧小平在1979年〈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所闡述的內容,影響了之後中共文藝政策發展的方向。但是,「文藝從屬於政治」的特性仍然沒有改變。
摘要(英) During Culture Revolution, Jiang Qing, influenced by Mao Zedong’’s ultimate will, developed and promoted the "Beijing Opera Revolution.’’ This process resul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 number of ’’Model Operas.’’ These operas were performed on theatrical stages all over China. Model Opera were a series of modern productions that contained Mao Zedong’’s ideology and were performed mainly for political purposes. These productions were the ultimat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theatrical reform that took over a number of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Communist’’s occupation of Yan’’an . Under government influence and propaganda through public media, ordinary people’’s daily life were deeply affected by these Model Operas. The imposition of ’’three outstanding’’ production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n local operas, limited creativity and resulted in a phenomenon of culture barren known as the ’’eight hundred million people, eight operas.’’
There were only eight more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ve model operas produc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se productions included the Sino-Japanese war, Nationalist-Communist Civil War, Korean War,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eriod, cover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s party pre-1970 history.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se productions were proletariat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The themes portrayed in these operas displayed Mao’’s thought and ideology on the importance of armed and class struggles.
The death of Mao and collapse of ’’Gang of Four" ended glorious era of model opera.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although China adjusted its art and literature policy, it still adhered to the overarching idea that cultural productions should convey Mao’’s ideology, which he delivered in a speech at the Yan’’an Forum on Literature. Further changes of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 policy came after Deng Xiaoping’’s speech in 1979 to the Fourth Congres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worker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 policy that art and literature should serve politics remains unchanged.
關鍵字(中) ★ 四人幫
★ 文藝政策
★ 京劇革命
★ 樣板戲
★ 毛澤東
★ 江青
關鍵字(英) ★ Gang of Four.
★ Cultural Policy
★ Beijing Opera Revolution
★ Model Opera
★ Mao Zedong
★ Jiang Qing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Ⅱ
誌謝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Ⅴ
圖目錄 Ⅵ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樣板戲形成的歷史背景 16
第一節 樣板戲與毛澤東的文藝思想 16
第二節 中共建國後的戲劇改革 26
第三節 八大樣板戲的創作過程 39
第三章 樣板戲的政治性 55
第一節 地下工作與武裝鬥爭的問題 55
第二節 普及樣板戲 64
第三節 樣板戲中的意識形態 86
第四章 樣板戲的影響及其後續發展 96
第一節 「文革」後期文藝政策的調整 96
第二節 樣板戲的宣傳動力 115
第三節 「文革」後中共戲劇政策的轉變 126
第五章 結論 139
徵引書目 147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上海市人民滬劇團集體創作.文牧執筆,《蘆蕩火種》(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64年)。
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改編,《智取威虎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江青同志論文藝》(1968年5月),(臺北:國際關係研究所,1974年7月,複製本)。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十一冊、第十五冊(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二冊、第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冊、第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五冊、第八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11月)。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卷、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中國京劇團集體改編,《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廈門:廈門市革命委員會文化革命辦公室,1970年)。
中央樂團集體創作,《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總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6年)。
中國戲劇家協會編,《京劇〈沙家浜〉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5年)。
中國戲劇家協會編,《京劇〈紅燈記〉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5年)。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北京卷》(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四川卷》(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王任重,《王任重文集》,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北京京劇團集體改編,《沙家浜》(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
曲波,《林海雪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重印)。
宋原放主編,《中國出版史料,現代部分,第三卷》,上冊(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6年)。
周恩來,《關於文藝工作的三次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延安魯藝工作團集體創作,《白毛女》(上海:新華書店,1949年)。
新湖大革命委員會政宣部編,《江青文選》(武漢:新湖大革命委員會政宣部,1967年12月)。
劉旦宅、戴敦邦等繪,《智取威虎山》(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組,1970年)。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二、專書
蔔偉華,《「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六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
公仲等編著,《中國當代文學史綱要》(上饒:上饒師專中文科,1980年)。
巴金,《十年一夢》(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年,2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譯,《列寧全集》,卷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國戲曲學院編,《京劇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暨京劇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8月)。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研究所編,《中國藝術影片編目》,下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2年)。
天津人民出版社編輯,《「四人幫」陰謀文藝思想批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史雲、李丹慧,《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從批林到批鄧(1972-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八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
尼克森(Richard Nixon)著、董樂山等譯,《尼克森回憶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12月)。
任平,《光輝的歷史文件:學習毛主席關於電影「創業」的批示批倒批臭「四人幫」》(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批判「四人幫」極左路線六十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杜忠明,《毛澤東對聯賞析》(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吳素玲,《中國電視劇發展史綱》(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
李松,《「樣板戲」編年史》,前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9月)。
李松,《「樣板戲」編年史》,後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2月)。
李楊,《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夏杏珍,《1975年:文壇風暴紀實》(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
徐景賢,《十年一夢》(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翁偶虹,《翁偶虹編劇生涯》(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年)。
高小康,《世紀晚鐘:當代文化與藝術趣味評述》(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年11月)。
張學新、王之望主編,《毛澤東文藝思想與實踐大觀》(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
許晨,《人生大舞臺-「樣板戲」內部新聞》(濟南:黃河出版社,1990年1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陳白塵、董健主編,《中國現代戲劇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陳伯達,《陳伯達遺稿》(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陳荒煤編,《周恩來與藝術家們》(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陳國志主編,《川劇藝苑春爛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逢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陶君起,《京劇初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3年)。
傅謹,《新中國戲劇史:1949-2000》(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黃佐臨,《導演的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
普列漢諾夫,《沒有地址的信-藝術與社會生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楊鼎川,《1967狂亂的文學年代》(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葉永烈,《江青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
葉永烈,《四人幫興亡》,第二卷(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當代中國的廣播電視》編輯部選編,《中國的電視臺》(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88年)。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編,《毛澤東遺物事典》(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劉杲,石峰主編,《新中國出版五十年紀事》(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劉曉,《意識形態與文化大革命》(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8月)。
鄧力群,《十二個春秋》(香港:博智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鄭邦玉,《解放軍戲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
鄭惠主編,《中國共產黨通志》,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戴嘉枋,《樣板戲的風風雨雨:江青.樣板戲及內幕》(北京:知識家出版社,1995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
謝蔭明主編,《延安時期毛澤東文化思想(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謝冕,《中國當代文學史料選1948-197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Roderick MacFarquhar)、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關心譯,《毛澤東最後的革命》(新店: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9年6月)。
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費正清主編;金光耀等譯,《劍橋中華南民共和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蘇)列寧(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列寧論文學與藝術》,第二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
顧保孜,《樣板戲出臺內幕》(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4年)。
三、期刊論文
丁雲,〈鄧小平與1975年文化領域的整頓〉,《北京工業大學學報》,卷4期3(2004年9月),頁57-61。
于興衛,〈全國學人民解改軍的緣起〉,《中共黨史研究》,期5(2011年),頁79-86。
上海京劇團《海港》劇組集體改編,《海港》(1972年1月演出本),《紅旗》,期2(1972年),頁22-48。
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上》劇組,〈努力塑造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對塑造楊子榮英形的一些體會〉,《紅旗》,期11(1969年),頁62-71。
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集體改編,《智取威虎山》(1969年10月演出本),《紅旗》,期11(1969年),頁32-61。
上海港第二裝缷區林祐嘉,〈咱們碼頭工人上了舞臺啦—喜看淮劇《海港的早晨》的演出〉,《上海戲劇》,期4(1964年),頁22-23。
上海愛華滬劇團,〈“紅燈”照耀我們前進〉,《戲劇報》,期4(1965年),頁36-38。
上海舞蹈學校集體討論李慕琳、嚴金萱執筆,〈芭蕾舞劇《白毛女》的創作與演出〉,《新文化史料》,期2(1995年),頁32-35。
子舒,〈“京劇革命”是怎樣出籠的-江青與“革命樣板戲”〉,《黨史縱橫》,期1(2002年),頁39-44。
中國京劇團《紅燈記》劇組,〈為塑造無產階級的英雄典型而鬥爭—塑造李玉和英雄形象的體會〉,《紅旗》,期5(1970),頁47-56。
中國京劇團集體改編,《紅燈記》,1970年5月演出本,《紅旗》,期5(1970年),頁23-46。
中國舞劇團集體改編,《紅色娘子軍》(1970年5月演出本),《紅旗》,期7(1970年),頁35-65。
〈文化部關於大力繁榮藝術創作的通知〉,《湖南政報》,期6(1958年3月5日),頁125-126。
王明哲,〈中央檔案館30年的幾項基本經驗〉,《檔案學研究》,期1(1990年),頁4-11。
王明哲,〈近十年來中央檔案館編輯出版檔案史料的情況〉,《黨的文獻》,期5(1989 年),頁30。
王元化、黃裳、徐中玉、何滿子、蔣錫武、劉連群、翁思再,〈從美學上對“樣板戲“說“不”〉,《上海戲劇》,期3(1997年),頁6-8。
王英、孫中範,〈1975年黨組織整頓的前前後後〉,《百年潮》,期8(2001年),頁39-43。
王彬彬,〈「革命樣板戲」中的地下工作和武裝鬥爭〉,《書摘》,期3(2006年)頁70-74。
王興志,〈從生活出發的一齣好戲—為《奇襲白虎團》的演出喝采〉,《上海戲劇》,期6(1964年),頁4-5。
王紹光,〈拓展文革研究的視野〉,《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31(1995年10月),頁92-102。
北京京劇團《沙家浜》劇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照耀著《沙家浜》的成長〉,《紅旗》,期6(1970年),頁40-49。
北京京劇團集體改編,《沙家浜》(1970年5月修訂本),《紅旗》,期6(1970年),頁8-39。
北京電影製片廠《智取威虎山》攝製組,〈還原舞臺,高於舞臺-我們怎樣把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搬上銀幕的〉,《紅旗》,期3(1971年),頁72-80。
〈巴蕾舞劇「白毛女」在日本上演〉,《戲劇報》,期5(1955年),頁55。
史福興,〈撥「樣板戲」創作之亂〉,《齊齊哈爾大學學報》,期1(1980年),頁55-61。
平遙,〈文革期間《紅旗》雜誌文章作者部分筆名〉,《記憶》(電子檔),期19(2009年7月31日),頁54-62。
本刊記者,〈周揚同志談戲曲表現現代生活問題〉,《戲劇報》,期15(1958年)。頁8-9。
本刊評論員,〈比學趕幫演好革命現代戲-開展戲劇戰線上的比學趕幫運動〉,《戲劇報》,期3(1965年),頁41。
申志遠,〈《紅色娘子軍》之緣起〉,《大眾電影》,期24(2004年),頁40-41。
向異,〈電影《紅色娘子軍》音樂的成就和問題〉,《人民音樂》,期Z1(1963年),頁26-28。
曲波,《觀智取威虎山》,《戲劇報》,期12(1958),頁43。
江青,《談京劇革命》,《紅旗》,期6(1967年5月),頁25-27。
朱鴻召,〈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激烈爭論〉,《百年潮》,期12(2007年),頁72-77。
何慢、沈鴻鑫,〈京劇《海港》編創演出的前前後後〉,《檔案春秋》,期3(2007年),頁12-18。
社論,〈歡呼京劇革命的偉大勝利〉,《紅旗》,期6(1967年5月),頁28-29。
佟迅、王廷信,〈「文革」時期「樣板戲」的傳播動力〉,《藝術百家》,期1(2012年),頁149-157。
吳迪,〈敘事學分析:樣板戲電影的機制/模式/代碼與功能〉,《當代電影》,期4(2001年),頁69-73。
吳繼金,〈「四人幫」批「黑畫」運動始末〉,《黨史縱覽》,期4(2006年),頁37-40。
李松,〈「樣板戲」中的階級鬥爭與家仇國恨〉,《戲劇之家》,期8(2010年),頁19-24。
李松,〈政治社會化視野中的“樣板戲”〉,《文化藝術研究》,卷3期2(2010年3月),頁173-179。
李近朱,〈是改革,更是革命!〉,《人民音樂》,期6(1965年),頁5-6。
李輝,〈初瀾批「黑畫」文章何以「夭折」〉,《記憶》(電子檔),期6(2008年10月30日),頁44-51。
李海燕,〈話說《白毛女》-民族敘事中的階級與性別政治〉,《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52(1999年4月),頁110-118。
汪曾祺,〈關於「樣板戲」〉,《文藝研究》,期3(1989年),頁65-66。
初瀾,〈中國革命歷史的壯麗畫卷-談革命樣板戲的成就和意義〉,《紅旗》雜誌,期1(1974年),頁59-64。
初瀾,〈京劇革命十年〉,《紅旗》,期7(1974年),頁67-73。
周哲,《周恩來和趙丹談文藝需要民主》,《炎黃春秋》,期10(1996年),頁2-5。
周恩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江西政報》,期Z2(1951年),頁116-118。
〈林海雪原〉,《戲劇報》,期10(1958年),頁19。
(美)威廉.呂爾,〈中國大陸電影:1949-1985〉,《當代電影》,期2(1995年),頁52-56。
《紅旗》雜誌〈發刊詞〉,《紅旗》雜誌,期1(1958年),頁1-2。
姚文元,〈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紅旗》,期2(1968年),頁3-7。
孫玫,〈文革與樣板戲〉,《兩岸發展史學術演講專輯》,輯6(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史研所,2008年),頁1-13。
曹英,〈毛劉分岐與「文革」的發動〉,《炎黃春秋》,期11(1998年),頁22-27。
莫偉鳴、何瓊,〈“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樣板戲”圖書出版物〉,《黨史文苑》(紀實版),期5(2007年3月),頁4-8。
張烔,〈毛澤東文藝思想與新中國文藝方向〉,《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2003年12月),頁141-152。
商昌寶,〈“戲改”與“百花齊放”:20世紀50年代戲曲政策的解讀〉,《戲曲藝術》,期3(2007年),頁66-69。
常夢飛,〈樣板戲:真金不怕火煉〉,《記者觀察》,期4(2008年),頁60-62。
梁幼志,〈電影界造反派初探〉,《記憶》(電子檔),期23(2010年12月30日),頁1-8。
郭德強,〈論毛澤東文藝基本觀念的確立與發展〉,《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七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彙編》(長春: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會,1992年),頁100-114。
陳吉德,〈論樣板戲的回潮現象〉,《中國戲曲學院學報》,卷27期3(2006年8月),頁85-89。
陳志明,〈「文革」時期的中國連環畫〉,《藝術教育研究》,期5(2011),頁20-22。
陳言力,〈周恩來與文藝〉,《杭州師院學報》,期1(1986年),頁1-9。
陳清,〈工業學大慶運動始末〉,《黨的文獻》,期6(1994年),頁34-38。
惠雁冰、高陽,〈「樣板戲」的傳播與文化認同〉,《當代文壇》,期1(2010年),頁31-35。
惠雁冰,〈「樣板戲」:高度隱喻的政治文化符號體系-以《沙家浜》為例〉,《文藝理論與批評》,期3(2006年),頁41-47。
程中原,〈鄧小平與1975年整頓論略〉,《黨的文獻》,期4(2004年),頁23-30。
馮牧,〈生龍活虎般的英雄戰士形象—從《奇襲白虎團》的成就談起〉,《戲劇報》,期6(1964年),頁31-33。
傅謹,〈談傳統戲曲的「推陳出新」方針〉,《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45(1998年2月),頁113-116。
楊永興,〈《紅旗》雜誌與“文革”爆發〉,《長春師範學院學報》,卷29期1(2010年1月),頁52-56。
楊永興,〈毛澤東為何倡議創辦《紅旗》〉,《黨史博覽》,期1(2008年),頁29-31。
筱文艷,〈回憶少奇同志看淮劇海港的早晨〉,《世紀》,期6(1998年),頁13
路戈,〈中朝人民戰鬥友的壯麗頌歌-評革命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紅旗》,期11(1972年),頁55-58。
翟建農,〈“樣板戲電影”的興衰─“文革電影”:20世紀特殊的文化現象(一)〉,《當代電影》,期2(1995年),頁37-43。
熊向暉,〈毛澤東對蒙哥馬利談「繼承人」〉,《世界知識》,期20(1988年),頁18-20。
趙渢,〈走出一條新路來〉,《人民音樂》,期6(1965年),頁6-7。
劉一凡、江沂,〈「樣板戲電影」拍攝回頭看(上)〉,《檔案春秋》,期10(2005年),頁12-18。
劉守華,〈電影《海霞》的曲折歷程〉,《百年潮》,期3(2005年),頁64-67。
劉武生,〈發揚藝術民主,尊重藝術規律-讀周恩來關於文藝工作糾「左」的三篇代表作〉,《黨的文獻》,期2(2003年),頁36-42。
劉芝明,〈為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戲曲而努力〉,《戲劇報》,期15(1958年)頁10-15。
劉景榮,〈歷史的基因和政治的選擇—“樣板戲”和“樣板戲現象”剖析(之一)〉,《伊犁師範學院學報》,期4(2003年12月),頁26-29、37。
據新華社訊,〈毛主席同其他領導人看話劇《萬水千山》京劇《智取威虎山》《蘆蕩火種》〉,《戲劇報》,期7(1964年),頁2-3。
穆汀,〈「陰謀電影」淺析〉,《記憶》(電子檔),期23(2010年12月30日),頁22-27。
蕭冬,〈京劇藝術的特點-京劇《智擒慣匪塵山雕》觀後感〉,《戲劇報》,期10(1958年),頁14-16。
蕭志才,〈矛盾衝突與階級鬥爭-學習革命樣板戲劄記〉,《人民文學》,期1(1976年),頁88-90。
錢浩梁,〈塑造高大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紅旗》,期8(1967年5月),頁66-70。
閻長貴,〈1967:江青和周恩來的關係〉,《記憶》電子版,期3(2008年9月28),頁26-30。
龍應台,〈《紅燈記》在臺北〉,《新聞天地》,期8(2008年),頁18-19。
戴嘉枋,〈從“樣板戲”的“復出”看市場條件下主流音樂的尷尬〉,《人民音樂》,期1(2007年),頁84。
謝昌余,〈論毛澤東寫給江青的批語〉,《湖南科技大學學報》,卷13期5(2010年9月),頁5-13。
韓斌生,〈瞿秋白的文藝觀與毛澤東文藝思想形成的歷史聯繫〉,《黨的文獻》,期5(2000年),頁71-74。
鞠健夫,〈英語京劇《沙家浜》轟動夏威夷-94歲的張學良與沈小梅等6次相聚共唱京劇,暢談思鄉之情〉,《科技文萃》,期12(1994年),頁130-131。
魏傳統,〈中朝人民並肩戰鬥的頌歌—評京劇《奇襲白虎團》〉,《戲劇報》,期10(1964年),頁22-23。
譚學琦,〈用懸掛式回轉樣板控制熱風爐爐頂磚砌體的弧度〉,《工業建築》,期9(1964年),頁44-45。
嚴廷昌,〈革命樣板戲《杜鵑山》出國演出記〉,期1(2009年),頁67-72。
鐘兆雲,〈“三紅”背後的周恩來、林默涵〉,《同舟共進》,期3(2008年),頁42-45。
闞和慶,〈試析毛澤東的「反修」「防修」思想〉,《黨史研究與教學》,期2(2001年),頁17-22。
顧土,〈文革思想遺產斷想(一)〉,《記憶》(電子檔),期7(2009年3月9日),頁57-63。
四、學位論文
王明良,〈毛澤東的人格理想與樣板戲的表達〉,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11月。
王曉芳,〈從樣板戲到樣板戲電影〉,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
卞敬淑,〈「文革」時期的樣板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
李莉,〈論樣板戲的文本、表演與生產--以《智取威虎山》為例〉,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5月。
周俊,〈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研究(1942-1949)〉,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4月。
五、報紙
《人民日報》,1948年。
《人民日報》,1958年。
《人民日報》,1960年 。
《人民日報》,1964年-1977年。
《人民日報》,1980年。
《人民日報》,1986年。
《人民日報》,1989年。
《人民日報》,1991年。
《聯合報》,1972年。
《聯合報》,1986年。
《聯合報》,1988年。
六、網路資源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755.htm(擷取日期101年3月12日)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2545(擷取日期:2012年4月26日)
http://twclt.com/DramaStory.aspx?Drama=A(擷取日期:2012年4月26日)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2086/13118/1176573.html(擷取日期101年3月12日)。
http://tw.aboluowang.com/life/2006/1026/-4760.html(擷取日期:2012年6月2日)
指導教授 齊茂吉(Mao-chi Chi) 審核日期 2012-6-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