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305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18.116.90.141
姓名 施桂婷(Kuei-ting Shi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A Study on the Faith in Kaizhang Shengwang of the People in Taoyuan County:Take the Renhe Temple in Daxi Town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文以清乾隆年間到民國一百年大溪埔頂仁和宮的發展過程為研究主軸,探討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的情況。本文從開發歷史與人文背景、廟宇之沿革與宗教活動、地方社會發展之影響與分香子廟分布狀況等面向切入,希望藉此了解開漳聖王傳布的脈絡。
開發歷史與人文背景方面,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仁和宮所處的河西地區為大溪較早開發的區域。大溪早期為原住民之聚居地,後來隨著漢人的進墾,為了獲取經濟資源與擴展生存空間,他們逐漸往河東地區拓墾。閩粵人口比例也因拓墾而高出原住民許多,大溪地區以閩籍中的漳州府移民佔優勢,故居民信奉開漳聖王成為理所當然之現象。
廟宇之沿革與宗教活動方面,仁和宮創建的時間最早應在乾隆四十年,早期由「管理人」掌理有關廟宇的一切事務,民國七十四年成立財團法人,管理組織正式走向制度化。此外信徒認為昔稱「三王公」之神即今日的開漳聖王,不過從資料顯示,兩者似乎非為同一神。主神開漳聖王聖誕為整年最盛大、最熱鬧的祭祀活動,後來廟方為了減省開銷,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於是將開漳聖王聖誕提前於元月十四日與天上聖母合併慶祝。
地方社會發展之影響方面,仁和宮之所以運作至今,香火仍不斷傳播,其主要原因則與地方菁英的參與、互動密切相關。其中以四大柱「江有源」、「趙盛隆」、「王太原」、「蕭合成」以及藍姓委員與仁和宮關係最密切,影響亦最大。而上述五大家族,分屬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與畬族,打破了「閩南人才拜開漳聖王」的觀念。另外,仁和宮不但提供人們祈福、求心安的心理慰藉與信仰寄託,廟中的建築與紋飾同時也具有教化人心的功能。
仁和宮的分香子廟包括了大溪的福仁宮、瑞源宮、東興宮,桃園的景福宮與大園的五福宮、福隆宮,以及復興鄉的復興宮、聖興宮。分布範圍以北桃園為主,不過在客家人聚集的南桃園地區,亦可見到主祀開漳聖王的廟宇。此現象顯示,開漳聖王信仰在桃園地區應是跨越族群的。
摘要(英)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nhe Temple in Puding, Daxi Town during the years from Qianlong Emperor’s reign to 2011, and discusses the faith in Kaizhang Shengwang of people in Taoyuan district.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is topic 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 the history of this temple’s construction,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reformation of this temple,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ts branch temples, aiming at giving a c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ith in Kaizhang Shengwang.
Renhe Temple’s history of construction and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re influenced by it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Hexi district where Renhe Temple is located in is developed earlier than other districts in Daxi.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used to settle in Daxi; as the entry of Chinese people, these indigenous people gradually moved to Hedong district, to exploit more economic resources and explore their living space. As a result, there were a larger number of Chinese people from Fujian Province and Guangdong Province in Hexi district. Immigrants from Zhangzhou, Fujian Province especially took a dominant status in Daxi, making local people’s faith in Kaizhang Shengwang a logical phenomenon.
As for the reformation of the temple and its related religious activities, Renhe Temple should be built no earlier than 1775. The manager in charge of all the issues in Renhe temple was a “supervisor”, which was replaced by a legal person set in 1985, making its management more systematic. Besides, although some believers believe that the deity named “San Wanggong” was an old alternative name of Kaizhang Shengwang, according to current information at hand, these two figures should not be the same one. The birthday celebration of Kaizhang Shengwang was the grandest and most pupular religious festival during the whole year for the temple. Then it was combined with the celebration of Tianshang Shengmu and celebrated earlier in January 14 so as to save budget for the temple and avoid unnecessary waste.
As for the effect of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and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Renhe Temple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participation and close interaction of local elites in Daxi. Four big families, Jiang Youyuan, Zhao Shenglong, Wang Taiyuan and Xiao Hecheng as well as the committee members from Lan’s family had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Renhe Temple and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s in its development. These five families contained Hakka people, Fujian people, indigenous people and people from She nationality, which made them a counter-example of the stereotype that “only Fujian people believe in Kaizhang Shengwang”. Besides, the functions of Renhe Temple are not only offering a place for prayers and giving consolation for them, its decorations can also civilize local people.
The branch temples of Renhe Temple include Furen Temple, Ruiyuan Temple and Dongxing Temple in Daxi Town, Jingfu Temple in Taoyuan County, Wufu Temple, Fulong Temple in Dayuan Town, and Fuxing Temple, Shengxing Temple in Fuxing Town. The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Taoyuan;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branch temples in southern Taoyuan where Hakka people live. This phenomenon is an evidence that the faith in Kaizhang Shengwang of People in Taoyuan County can be found in people of different groups.
關鍵字(中) ★ 開漳聖王
★ 大溪仁和宮
★ 地方菁英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章 大溪的開發與人文背景
第一節 大溪的自然環境.................11
第二節 大溪的拓墾過程............................16
第三節 大溪的社會與經濟發展.......................22
第二章 仁和宮的歷史沿革與宗教活動
第一節 仁和宮的歷史沿革...................35
第二節 仁和宮的祭祀組織...................38
第三節 仁和宮的重要祭典...................44
第三章 仁和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地方菁英與仁和宮...................63
第二節 仁和宮的建築藝術與文教功能...........83
第四章 仁和宮開漳聖王信仰的傳布
第一節 桃園地區的開漳聖王廟...............105
第二節 南北桃園的開漳聖王信仰.............126

結論............................................131
參考書目.........................................135
附錄............................................145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檔案、統計書、調查書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桃園縣大溪鎮寺廟台帳》,出版資料不詳。
桃園廳編,《寺廟調查書》(桃園廳),桃園:編者,1915 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圖書館藏。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淡新檔案(三)第一編 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5 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土地申告書》,手稿本,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 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編,《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要計表(街庄社別住居及戶口等)》,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 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臺灣省文獻會藏。
臺灣總督府編,《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公文類纂》,南投:臺灣省文獻會藏。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1918年,臺北:捷幼出版社,1993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現住人口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05 年至1935 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編者,1928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大正九年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編者,1922 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國勢調查部,《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編者,1927年。
(二)族譜
太原堂橫圳王氏族譜編輯委員會恭印,《王氏祖譜》,桃園:編者,2007年。
何兆欽編纂,《汝南堂藍氏族譜》,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5年。
江橙基,《臺灣桃園大溪鎮濟陽江氏鴻溪族譜》,桃園:士根公管理紀念管理委員會,2008年。
趙和斌主編,《趙家堡族譜》,趙家堡族譜續修編撰小組。
(三)地方志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收入於《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
吳振漢主持,盧秀華、陳世榮、徐一智等纂修,《大溪鎮誌》,桃園:大溪鎮公所,2004年。
周鍾瑄主修,陳夢林等編纂,《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收入於《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桃園廳編纂,《桃園廳志》,桃園廳,1906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年。
桃園文獻委員會編,《桃園縣誌》,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2 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汝咸修、林登虎纂,《漳浦縣志》,收入於《中國方志叢書》第105 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富永編,《大溪誌》,新竹州:大溪郡役所,1944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鄭用錫纂輯,《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賴澤涵總編纂,《新修桃園縣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年。
薛凝度修,吳文林纂,《雲霄廳志》,出版者不詳。
瞿海源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2年4月。
羅清霄修,《漳州府志》,萬曆元年刊本。
(四)其他
中壢街役場編,《中壢街勢要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昭和九年(1934 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日本參謀本部編,許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東京:東京印刷株式會社,1904年,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
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 年。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臺灣踏查日記》,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近衛師團軍醫部,《近衛師團征臺衛生彙報》,1895年。
林衡道口述、林朵兒筆記,〈開漳聖王廟〉,《中央日報》(1980年2月26日),收錄於《臺灣勝蹟採訪冊》第六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年6月。
張廷玉,《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桃園街役場,《臺灣省桃園街要覽》,收入於《新竹州街庄要覽輯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桃園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年。
二、專書
大溪瑞源宮管理委員會,《大溪瑞源宮》,桃園:瑞源宮管理委員會,2012年
五福宮管理委員會印製,《五福宮簡介》,桃園:五福宮管理委員會,2002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年。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 年。
仇德哉,《臺灣廟神傳》,雲林:信通書局,1979年。
平鎮東勢建安宮,《財團法人東勢建安宮簡介》,桃園:平鎮東勢建安宮,1993年。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1938年。
成耆仁,《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臺北:歷史博物館,2003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 年。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臺北:雄獅出版社,1993 年。
李乾朗,《台灣的寺廟》,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6年。
李乾朗,《精雕細琢─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李乾朗研究主持,《桃園縣第三級古蹟桃園景福宮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林明德總編輯,《大溪豆腐系列文化研究》,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林會承,《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9年。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年。
林國平,《閩臺民間諸神崇拜》,臺北:幼獅文化,1996年。
東興宮管理委員會編,《新峰三民東興宮慶成祈安圓醮醮誌》,桃園:東興宮管理委員會,2003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年。
姜義鎮,《臺灣的鄉土神明》,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 年。
姜義鎮主編,《新竹縣寺廟祀神簡介》,新竹:新竹縣政府,2005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2001 年。
范明煥,《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年。
桃園景福宮祈安建醮局,《中華民國六十二年歲次癸丑臘月景福宮祈安建醮紀念誌》,桃園:桃園景福宮祈安建醮局,1973 年。
桃園景福宮管理委員會編,《景福宮簡介》,桃園:桃園景福宮管理委員會,2003年11月再版。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年6 月。
財團法人桃園縣大溪鎮仁和宮編印,《仁和宮辛卯年慶成祈安三朝福醮誌》,桃園:財團法人臺灣省桃園縣大溪鎮仁和宮,2012年8月。
財團法人台灣省桃園縣大溪仁和宮董事會印贈,《仁和宮中華民國一O二年曆書》,桃園:桃園縣大溪仁和宮董事會,2013年。
陳安吉總編,《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1994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上中下),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1959 年。
張素玢、莊華堂,《桃園縣平埔族調查與研究報告書》,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
康諾錫,《臺灣廟宇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
康鍩錫,《桃園景福宮─大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桃園:財團法人桃園景福宮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2005年。
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編,《桃園縣境內第二條高速公路興建後各項建設配合措施之規劃研究》,桃園:桃園縣政府,1990年。
黃厚源,《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1994 年。
黃厚源,《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2005 年。
黃應貴,《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
黃淑貞,《以石傳情:談廟宇石雕意象及其美感》,臺北:臺灣藝術教育館,2006年。
黃淑芬總編輯,《2001年大溪文化節:神恩、豆香、木器馨》,桃園:大溪歷史街坊再造協會,2001年。
彭明輝,《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板橋:北縣文化,1996年。
復興宮管理委員會編,《復興宮沿革簡介》,桃園:復興宮管理委員會,2008年。
楊緒賢,《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年。
董芳苑,《臺灣人的神明》,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文化中心,1998 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69 年。
詹德筠編著及出版,《大溪煤礦誌》,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增印,1997年。
福仁宮管理委員會編印,《大溪福仁宮沿革簡介》,桃園:編者,200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樟腦》,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
廖明進,《大溪風情》,桃園:和平禪寺文教基金會,1999年。
蔡相煇,《臺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 年。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鄭明枝,《郭氏宗族北臺移民拓墾史》,臺北:作者自印,1985 年。
鄭志明、孔健中著,《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92 年。
增田福太郎,《臺灣の宗教》,東京:明治聖德記念學會,1935年,臺北:古亭書屋,1975年。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年。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謝重光,《陳元光與漳州早期開發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謝宗榮,《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謝維修編撰,《仁恩祥和》,桃園:財團法人臺灣省桃園縣大溪鎮仁和宮,2011年。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桃園:華夏書坊,2009年。
三、論文
(一)期刊與會議論文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歷史〉,《臺灣文獻》卷23期3(1972年9月),頁1-38。
安藤靜原著、吳文星譯,〈神明會之性質〉,收入於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卷3(下冊)第7號(1987年)。
吳學明,〈客家的地域社會與宗教活動—楊梅地區的土地開墾與義民信仰的形成〉,「客家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工作坊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際客家中心,2007 年10 月5 日,頁1-19。
李文良,〈臺灣林野研究關係資料介紹--臺灣總督府《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公文類纂》〉,《臺灣史料研究》期9(1997年),頁162-173。
李文良,〈日治初期臺灣林野經營之展開過程─以大嵙崁地區為中心〉,《臺灣史研究》卷3期1(1996年6月),頁143-171。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期9(1960 年12月),頁14-29。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 62 (1986 年),頁53-114。
林美容,〈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1988年),頁95-125。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考察〉,《臺灣風物》卷40期4(1990年12月),頁1-68。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36(1973年秋),頁191-205。
陳世榮,〈近年來國內學者對「械鬥」問題之研究--兼論清代桃園地區械鬥與區域發展之關係〉《史匯》期3(1999年4月),頁1-34。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18(2001 年5 月),頁203-241。
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卷23期1(1972年3月),頁85-104。
陳志豪,〈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民俗曲藝》期147 (2005年3月), 頁201-259。
張素玢,〈南崁地區的平埔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 1998 年,頁61-96。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 1995 年,頁99-126。
張珣,〈大甲鎮瀾宮進香團內部的神明會團體〉,《民俗曲藝》期53(1988年5月),頁47-64。
張珣,〈打破圈圈-從祭祀圈到後祭祀圈〉,《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 2003年,頁64-107。
康豹(Paul R. Katz),〈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期64(2000 年3 月),頁83-100。
康豹,〈寺廟與大溪地方社會之建構〉,《史匯》期5(2001年),頁206-208。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上)〉,《臺灣文獻》卷31期4(1980年12月),頁154-17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下)〉,《臺灣文獻》卷32期1(1981年3月),頁136-157。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11期6(1978年6月),頁59-68。
彭明輝,〈中和地區的寺廟、祭祀圈與聚落發展〉,《北縣文化》卷80(2004年3月),頁99-121。
辜神徹,〈臺北盆地與姓氏相關的輪祀組織研究〉,《臺灣文獻》卷57 期3(2006 年9月),頁37-94。
黃師樵,〈臺灣名勝大溪拓墾的史話〉,《臺灣文獻》卷24期4(1973年12月),頁39-60。
楊宗惠,〈小區域內部人口分布的時空變化:大溪鎮的個案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期23(1995年3月),頁79-107。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直字88期(1989年),頁66-90。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期2(1983 年1月),頁25-32。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卷44 期1(1994年3月),頁15-29。
劉枝萬,〈清代臺灣之寺廟〉,《臺北文獻》期4(1963年12月),頁102-120。
劉枝萬,〈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卷39期1(1989年3月),頁93-97。
(二)學位論文
毛玉華,〈大溪的產業與開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王允瑄,〈學甲地區祭祀圈組織與聚落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王美芳,〈桃園寺廟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2年。
田金昌,〈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朱展緯,〈寺廟與地方社會─以新北市蘆洲區湧蓮寺為中心(1729-2009)〉,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林志成,〈宜蘭古公三王的祭祀與慶典之研究─以二結王公廟為中心〉,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范左東,〈桃園台地埤塘型態分不與運作機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曹曦,〈台灣藍姓畬民研究初探〉,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的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雪娟,〈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陳秀惠,〈台灣傳統寺廟匾聯研究—以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鶴文,〈臺灣地區六十太歲信仰之研究─以臺南都會區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朝博,〈1945 年以前大溪舊街區聚落空間之構成與發展〉,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莊芳榮,〈臺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1987年。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志宏,〈臺灣財神信仰初探─以草屯鎮敦和宮為中心〉,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楊雪青,〈寺廟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桃園景福宮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指導教授 吳學明 審核日期 2013-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