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404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18.116.63.174
姓名 莊元輔(Yuan-Fu C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體驗論之建構:以北宋五子「環境觀」為詮釋對象
(Construction of Experientialism: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Thinkings of Bei Song Wu Zi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道德經》「無為而治」意蘊之探析★ 《莊子》苦樂觀的現代詮釋
★ 安心之道探究--以《大乘起信論》為依據的哲學詮釋★ 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為說明
★ 韓非法思想研究★ 從羅蘭.巴特符號學觀點論普普藝術︰以安迪.沃荷作品為例
★ 儒學文化精神溯原 以《論語》之「孝道」、「學★ 牟宗三對「美善衝突」的解決
★ 從《精神現象學》主奴之爭一節中看欲望詮釋的可能性★ 《莊子》主體觀探究— — 「復性」與「氣化」為核心的存有論詮釋
★ 對非人類物種的倫理反思:從價值理論探討人類應有的態度★ 探究Hans Küng之「全球倫理」的 「可普遍性」與「可實踐性」
★ 論海德格對技術本質之反思 ——對技術本質之派生關係與其本源現象之溯源作一種詮釋之嘗試★ 對當代西方倫理學中代理孕母爭議的一個「性別倫理」之省思
★ 鄰避現象之環境倫理涵義:以效益主義環境正義考察為例示★ 動物的道德地位:Singer的效益主義進路動物的道德地位考察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論文以環境關懷為主軸出發,探究人願意開始改變而有具體行動的動力來源問題。這樣的動力甚至是犧牲自己的利益都能產生行動的力源,並且建構一套理論合理說明何以可能,而這一理論在此稱為「體驗論」。建構出一套體驗論的方式,其目的是要說明人透過感知經驗之體察,能於特定事件引發身心之道德感知而體現於外,此一感知可視為人的一種潛能,並體驗此感知於實際生活之中,經不斷體驗、自覺後,將形成一種信念,這樣的信念背後隱含著自身最優價值的嚮望。對於自身而言這會是內心底層最重要的價值信念,更關鍵的是,這一價值信念必須是靠自己本身的行動或實踐體驗而來,換句話說,一個人最核心的價值是經由具體的實踐行為中得到印證,並且自己要求自己服從於這一體驗而來之價值信念。這樣的價值是真正能促使人產生行動力,而非只是一種紙上談兵的話語。
以對待環境為例,人如何在自然之中藉由感知經驗對自然產生種種想法,進而形成一價值貞定。就像在自然中感覺到一種美、一種神聖或敬畏等等感受,進而可能產生出必須珍視自然的信念,這樣的信念背後由一價值觀所支撐著。這一價值觀並非外在的,而是由自己體現、體驗而來,並且由自己所遵循。根據我的研究,北宋五子的文獻中有著不少關於珍視環境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就由體現的方式展現,並且可用體驗論的方式詮釋出來。就此而言,在傳統的解釋上,並不一定只能依道德形上學的方式來理解和詮釋。例如,回到北宋五子思想中的「天」、「理」、「性」、「心」、「誠」等等概念範疇,將不再以一種實體的觀念論之,而嘗試以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並搭配「隱喻理論」和「突現理論」所共同建構之方法,試圖詮釋為一種新的理論,這也就是體驗論。除了提供這一條可能的理論之外,其目的也是說明人的動力來源問題。歸納而言,論文嘗試解釋的方向為以下三種:
(1) 提出人們何以能夠保護環境的動力來源問題。
(2) 建構一套「體驗論」的基礎理論。
(3) 北宋五子的思想系統可成為一種保護環境的生活智慧並有具體實踐性。
論文架構全部為五個章節來展開,除了導論和結論外,中間最主要的三個章節分別為:體驗論架構之基礎、北宋五子環境觀之詮釋、體驗論建構之要件等三章節。
摘要(英) This thesis centers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s from which people may be willing to change and take concrete actions is investigated. In particular, motivations from which people sacrifice personal benefits to perform the relevant action were examined. Accordingly, a theory of “experientialism” was constructed to provide a rational explanation of self-sacrificial action.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an experientialist theory is to explain how people’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ense of ethics can be triggered by their experiences of certain events, resulting in the outward demonstration of these values. This latent ethical sensibility can be seen as a person’s potential for ethical action. When this potential is stimulated in an individual by repeated experiences and self-awareness, it manifests as an ideal, which represents a fundamental belief and a basis for value judgement. This belief must be acquired through personal ac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other words, an individual’s fundamental values are confirmed through concrete practices and behaviors; values must be demonstrated through action. Such demonstrations prove that an individual’s values are not based on empty words.
Trea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may be considered as an example. People experience nature through their senses and generate various thoughts about nature from such experiences, leading to value formation. For instance, experiences of beauty, sanctity, or sublimity in nature may generate a belief that nature should be cherished. This belief is then supported by a value system that is not external but rather derives from the relevant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An individual fully realizes these values by manifesting them through action. Several studies on the Bei Song wu zi have discussed these men’s views on cherishing the environment. The Bei Song wu zi’s active demonstration of these beliefs can be interpreted through experientialism. The metaphysical perspective of ethics is not the only method by which to analyze conventional thoughts and behaviors. For example, “tian,” “li,” “xing,” “xin,” and “cheng” from the thinkings of the Bei Song wu zi are not discussed as concrete concepts in this study. Instead,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psychology is adopted along with metaphors and the theory of emergence to construct a new theory, that is, experientialism. The objective of the proposed theory is to explain the source of human motivation. In sum, the following three directions are adopted in this thesis:
(1) A proposal is established regarding the sources of people’s motivation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2)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experientialism is constructed.
(3) The Bei Song wu zi’s thinkings are examined,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value system is considered for i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tential.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three major chapters in the middle cover the foundational structure of experientialis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views of the Bei Song wu zi,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entialism.
關鍵字(中) ★ 體驗論
★ 突現
★ 隱喻
★ 環境
★ 北宋五子
關鍵字(英) ★ Experientialism
★ emergence
★ metaphor
★ environment
★ Bei Song wu zi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導論 1
前言 1
一.研究緣起 2
(一)個人研究動機 2
(二)學術研究動機 5
(三)研究背景回顧 8
二.研究主題 29
(一)主要關懷 29
(二)關注焦點 30
(三)主要目標 42
(四)研究範圍 43
三.研究方法 44
(一)實際研撰法 44
(二)理論參考系 47
(三)觀點設限 49
第一章 體驗論架構之基礎 51
前言 51
第一節 建構與詮釋方法之說明 53
一.方法論之澄清 53
二.詮釋學之應用 55
三.一種社會學觀點 59
第二節 休謨(Hume)經驗主義 68
一.印象與觀念 68
二.想像力與聯想 71
三.因果關係與信念 73
四.構成體驗論之要素 77
第三節 唐君毅論心靈 81
一.體驗一切價值 81
二.心靈之運作 83
三.理性與感性 91
四.心靈運作 97
第二章 北宋五子「環境觀」之詮釋 99
前言 99
第一節 周敦頤「環境觀」之詮釋 101
一.立人極以言太極 101
二.〈通書〉核心概念之詮釋 106
三.環境觀之內涵 113
第二節 邵康節「環境觀」之詮釋 117
一.以物觀物 117
二.安樂 124
三.詩作中之環境觀 130
第三節 張載「環境觀」之詮釋 136
一.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 137
二.天道性命相貫通 146
三.理論之合理性及其環境觀內涵 153
第四節 二程「環境觀」之詮釋 160
一.程明道基本義理 161
二.程伊川基本義理 171
三.環境觀之內涵 183
第三章 體驗論建構之要件 188
前言 188
第一節 突現理論 190
一.理論之背景 190
二.心智研究的突現理論 194
三.人文學領域之突現理論 199
第二節 隱喻理論 206
一. 為何選擇隱喻理論 207
二.隱喻理論之內容與重點 209
三.體驗論的真理觀 216
第三節 體驗論完型 225
一.北宋五子環境觀共同型態 225
二.實證研究之佐證 230
三.原理與理念 236
結論 241
前言 241
一.感性之能力 241
二.形上實體之困難 242
三.不同領域之運用 243
四.限制與前瞻 246
參考文獻 248
一.原典 248
二.專書 248
三.期刊論文 250
四.學位論文 252
五.外文文獻 25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原典
﹝漢﹞趙岐注,1979,孫奭疏,《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周敦頤著,2009,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邵雍著,郭彧整理,2010,《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197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程顥、程頤著,2009,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朱熹,1985,〈中庸章句〉,《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楊伯峻譯註,2008,《孟子譯註》,北京:中華書局。
二.專書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第1冊,臺北:正中書局。
牟宗三,1993,《心體與性體》,第2冊,臺北:正中書局。
牟宗三,1999,《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吳怡,1984,《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李日章,1999,《程顥‧程頤》,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二刷。
李瑞全,1993,《休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1997,《宋明理學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洪漢鼎,2008,《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出版一刷。
胡元玲,2004,《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1991,《人生之體驗》,收入《唐君毅全集》卷1之1,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1991,《人生之體驗續篇》,收入《唐君毅全集》卷3,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收入《唐君毅全集》卷17,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收入《唐君毅全集》卷13,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2001,《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張永?,1988,《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張德麟,1986,《程明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莊慶信,1995,《中國哲學家的大地觀》,臺北:師大書苑。
莊慶信,2002,《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曉東,2006,《識仁與定性─工夫論視域下的程明道哲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第一版。
陳來,1993,《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陳俊民,1986,《張載哲學思想及關學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政揚,2007,《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郁夫,1990,《周敦頤》,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陳榮華,2011,《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公司。
勞思光,1987,《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公司。
馮達文、郭齊勇,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下冊》,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馮滬祥,1991,《環境倫理學──中西環保哲學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秀璣,2007,《張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黃淑慧,1991,《現代環境觀》,臺北:科技圖書公司。
楊柱才,2004,《道學宗主─周敦頤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楊祖漢,1984,《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
溫偉耀,1996,《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工夫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著,2015,李文昭譯,《寂靜的春天》,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2008,《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洪漢鼎、夏鎮平譯,1995,《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蔡仁厚,1991,《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蔡方鹿,1996,《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北版社。
鄭琳,1982,《中庸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蕭振邦,2009,《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
鍾丁茂,1999,《環境倫理思想評析》,臺北:皇家圖書公司。
龐萬里,1992,《二程哲學體系》,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第一版。
三.期刊論文
朱建民,2000/12,〈由儒家觀點論西方環境倫理學人類中心主義與自然中心主義的對立〉,《鵝湖學誌》,第25 期,頁1-40。
李杜,1982,《唐君毅先生的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李建華、洪梅,2011/09,〈論程顥的生態倫理思想〉,《湘潭大學學報》,第35 卷,第5期,頁138-142。
李韋,2012,〈「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程顥的生態哲學面向〉,《蘭州學刊》第1 期,頁27-32。
李瑞全,2000/12,〈儒家環境倫理學之基本觀念:對伽理葛特之構想的一個批判回應〉,《鵝湖學誌》,第25 期,頁189-205。
李瑞全,2004/06,〈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儒家之論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9 期,頁29-48。
杜保瑞,2003/06,〈周濂溪境界哲學進路的儒學體系建構〉,《揭諦學刊》,第5期,頁33-71。
杜保瑞,2004/06,〈邵雍儒學建構之義理探究〉,《華梵人文學報》,第3期,頁75-123。
東方朔,2003,〈視天下無一物非我:論張橫渠的生態倫理觀〉,《現代哲學》第4 期,頁77-84。
林美香,2013/06,〈環境教育中幾個值得探究的思想與哲學問題〉,《鵝湖學誌》,第50 期,153-201。
林素芬,2012/09,〈從「觀物」到「安樂」──論邵雍生命哲學的實踐開展〉,《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7卷,第2期,頁1-28。
林樂昌,2013,〈論張載的生態倫理觀及其天道論基礎––兼論張載生態倫理觀的現在意義〉,《孔子研究》,第2 期,頁66-75。
洪梅,2015,〈論程頤的「循理之樂」──尋孔顏樂處的生態價值取向〉,《齊魯學刊》第247 期,頁16-20。
洪梅、李建華,2011,〈周敦頤的生態倫理思想〉,《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1 期,頁66-69。
洪梅、李建華,2011/09,〈論程顥的生態倫理思想〉《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 卷,第5 期,頁138-142。
洪梅、李建華,2012,〈尋「孔顏樂處」的生態價值取向──從周敦頤到程顥、程頤〉,《齊魯學刊》,第229 期,頁17-21。
徐斯雄,2007/01,〈論張載的生態倫理思想〉,《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9 卷,第1 期,頁90-92。
高柏園,2003/5,〈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上)〉,《鵝湖月刊》,第28卷,第11期,頁33-40。
高柏園,2003/6,〈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下)〉,《鵝湖月刊》,第28卷,第12期,頁15-22。
莊元輔,2013,〈論Holmes Rolston Ⅲ 對「自然價值」的觀點:建構「體驗論」模式芻議〉,《應用倫理評論》,第54 期,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莊慶信,1998/09,〈早期儒家與人類中心主義環境哲學對話〉,《哲學與文化》,第25 卷,第9 期,頁836-855。
陳立驤,2007/07,〈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與「太極」關係之研究〉,《鵝湖月刊》,第33卷,第1期,頁42-52。
陳政揚,2006/08,〈張載「太虛即氣」說辨析〉,《東吳哲學學報》,第14期,頁25-60。
陳德和,2012/12,〈周敦頤思想性格的詮釋諍議及其省察──以方東美、牟宗三、勞思光為例〉,《靜宜中文學報》,第2期,頁31-48。
曾春海,1993/06,〈伊川《易傳》的哲學〉,《哲學與文化》,20卷,第6期,頁。
程進發,2012/01,〈唐君毅的環境哲學思想〉,《鵝湖月刊》,第37 卷,第7 期,頁28-39。
程進發,2012/01,〈唐君毅的環境哲學思想〉,《鵝湖月刊》,第37卷,第7期,頁28-39。
黃慶明,2011,〈休姆論因果論的必然性〉,收入林義正、郭博文、趙天儀主編,《曾天從教授百歲冥誕紀念集》,新北市: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364-389。
蒙培元,2002,〈張載天人合一說的生態意義〉,《人文雜誌》,第5 期,頁27-32。
劉天杰,2007,〈張載的「民胞物與」論及其現代意蘊〉,《江西社會科學》,第4 期,頁49-53。
樊小賢,2007/08,〈張載生態倫理的本體論之維〉,《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 卷,第3 期,頁23-25。
潘玉愛,2005/8,〈從張載「民胞物與」談儒家生態觀〉,《哲學與文化》,第32 卷,第8期,頁111-126。
潘朝陽,2007/02,〈程明道一本論的環境倫理〉,《鵝湖月刊》,第32 卷,第8 期,頁24-30。
蕭振邦,1995/08,〈系統美學建構之可能:以唐君毅美學思想為核心的考察〉,《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3 期,頁49-70。
蕭振邦,2000/12,〈大地美學:其議題探究與可能開展〉,《鵝湖學誌》,第25期,頁99-144。
蕭振邦,2009/04,〈美學是倫理學之母〉,《應用倫理評論》,第46期,頁1-16。
蕭振邦,2010/01,〈《中庸》思想的環境倫理涵義探究〉,《鵝湖月刊》,第35 卷,第7期,頁32-42。
蕭振邦,2012,〈《周易》思想的環境倫理涵義探究〉,收入楊祖漢、楊自平主編,《綠色啟動:重探自然與人文的關係1》,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1-40。
蕭振邦、曾安國,2012/01,〈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9 期,頁1-48。
鍾彩鈞,1994/03,〈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頁441-476。
四.學位論文
丁乃中,2007,《儒家環境倫理學論證的兩種進路》,新北: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名揚,2011,《論程顥的仁學自然觀》,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王秀瑋,2009,《張載的生態倫理觀及其當代價值》,河北省: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王從恕,2001,《環境倫理思想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麓楓,2015,《《易經》天人關係論的當代環境倫理反思》,新北: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新為,2010,《從《周易》思想探究「生態良知」之動力》,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洪梅,2010,《二程生態倫理思想研究》,湖南: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論文。
郭慧娟,2006,《先秦儒道天人觀的現代闡釋及運用》,新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妮昂,1992,《唐君毅「人格美學」之研究》,臺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13,《儒釋道之環境倫理思想與環境教育理念》,臺中: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鏡中,1991,《儒家「環境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鐘彩均,1990,《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五.外文文獻
Achim Stephan, 1992, “Emergence—A Systematic View on Its Historical Facets,” in Emergence of Reduction? : Essays on the Prospects of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edited by Ansgar Beckermann, Hans Flohr, and Jaegwon Kim,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 Co, pp.25-48.
Brian P. McLaughlin, 1992,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Emergentism,” in Emergence of Reduction? : Essays on the Prospects of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edited by Ansgar Beckermann, Hans Flohr, and Jaegwon Kim,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 Co, pp.49-93.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ns-Georg Gadamer, 2004, Truth and Method, 2nd edition, translated by J. Weinsheimer and D. Marshall, London: Continuum.
Ian Stewart, 1998, Life’s Other Secret: The New Mathematics of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Lisa H. Newton, 2003, Ethics and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Moral Lif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Michael C. Kalton, 1998, “Extending the Neo-Confucian Tradition: Questions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The Interrelation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s, edited by Mary Evelyn Tucker and John Berthrong,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hilip J. Ivanhoe, 1998, “Early Confuci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Confucianismand Ecology: The Interrelation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s, edited by Mary EvelynTucker and John Berthrong,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ierre Bourdieu, 2001,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ierre Bourdieu, Loic J. D.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US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ead Montague, 2006, Why Choose This Book? : How We Make Decisions, London: Dutton.
Ricoeur, Paul, 1991, From Text to Action. Essays in Hermeneutics, II. Trans. By K. Blamey and J. B. Thompson. London:The Athlone Press.
Roderick Frazier Nash, 1989, The rights of nature: 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Madiso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Todd E. Feinberg, 2002, Altered Egos: How the Brain Creates the Self, New York: Oxford Uinveristy Press.
Tu Weiming, 1998, “Beyond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 in 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The Interrelation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s, edited by Mary Evelyn Tucker and John Berthrong,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蕭振邦 審核日期 2018-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