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4204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3.128.198.21
姓名 張欽益(Chin-Yi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從垂直分工的理論探討小品牌的生存之道-以山寨手機為例
(Survival of the small brand enterprises are explored from the theory of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 the case of shanzhai phone)
相關論文
★ 從電子商務演進-探討銀行電子金融服務創新★ 財富管理業務之探討─以花旗銀行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為例
★ 數位相機產業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之研究★ 企業危機處理策略之探討─以台灣非酒精飲料業為例
★ 台灣航空市場產業分析與營運績效研究★ LED照明產業市場分析
★ 以軟硬整合思維重新探討智慧型手機商業模式★ 由社會開放的角度看巨量資料興起-兼論垂直分
★ 印刷電路板產業市場分析與營運績效之研究★ 台灣地區機車製造業產業分析及營運績效之研究
★ 企業之開放式創新行為探討-以光寶科技為例★ 全球太陽能產業分析-以德國發展為例
★ 國際貨櫃物流港區政策之研究:以鹿特丹港口計畫為核心★ 美妝產業之開放式創新─以L’Oréal與P&G公司為例
★ 快速時尚管理-找出台灣的下一個ZARA★ 桃園縣新成屋市場產業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許多產業之中,都是由大品牌企業來領導市場,但其實在某些產業中,仍然有一些具有意義的小品牌存在著,如手機產業。因此本文將以小品牌企業所推出的山寨手機為例,用以探討其生存空間以及存在的價值。
本文將以產業經濟學中的結構-行為-績效理論為架構,尤其,將採用Chang and Chen (2003)關於垂直分工的理論為主要探討,以了解山寨手機的生存之道。本文探討過程中,首先利用手機品牌概況來說明山寨手機對品牌手機所造成的影響,再說明中國移動通訊相關法令對於山寨手機所產生的限制。接著將介紹山寨手機的主要晶片供應商聯發科在無線通訊產品的發展,以釐清其是如何以Turnkey solution支援山寨手機的發展。最後透過山寨手機的市場分析,並納入正規市場之反制(品牌手機的反擊、IMEI碼的問題及3G技術的到來)、相關利害關係人(地區政府及中國電信業者)、以及山寨手機與品牌手機之差異,藉以探討山寨手機之生存空間。
隨著山寨手機的興起,已然在中國市場中成為能與跨國品牌及中國著名品牌相抗衡的第三勢力。因此本文除了探討垂直分工對於山寨手機的存活效益外,亦補充幾點可能原因,用以說明山寨手機如何存活於產業內: 1.垂直分工,於分工體系下將有助於山寨手機發展,成本效率、多樣化產品、品質的穩定、較短的產品平均開發時間、通路商的支援,甚至是有助於相關產業與地區的經濟發展。2.價格因素,在寡占市場下,品牌企業多訂定高價,此時自然存有山寨企業的生存空間。3.搭便車效應,透過學習品牌企業的行為,將有助於山寨企業發展自己的競爭力。4.互聯網的興起,藉由互聯網的普及化,將可彌補山寨手機通路的不足和降低訊息的不對稱。
摘要(英) In many industries, markets were dominated by large brands.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meaningful small brands in some industries, such as the mobile phone industry.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shanzhai phone published by the small brands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 their living spaces and value of living.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structure - conduct - performance theory in industrial economy to be the framework. In particular, the theory of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addressed by Chang and Chen (2003) will be the main exploration, and we can discuss how shanzhai phone can be survived. In the beginning, we use the profile of mobile phone brand to illustrate how shanzhai phone affected the branded mobile phone. Then, we explain how shanzhi phone was restricted by relevant laws of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next step, w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fro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ducts of MediaTek, which is main chip supplier of shanzhi phone, in order to comprehend how MediaTek use Turnkey solution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hanzhi phone. In the end, we discuss the living space of shanzhi phone through the shanzhi phone market analysis, which contains the countering of the formal market (brand phone counterattack, IMEI code and the arrival of 3G technology), relevant stakeholders (regional governments and telecom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anzhi phone and branded mobile phone.
As the shanzhai phone rises, it already becomes the third force to contend with multinational brands and China famous brands in the China market. To analyze this situation, we not only investigate the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but also replenish four possible reasons to explain how shanzhai phone survives: (1)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can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shanzhai phone, efficiency of cost, diversification of products, stability of quality, shorter average development time of t product, the support of the distributors, and it even hel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and regions. (2) Price factors. In the oligopoly market, branded firms will charge a higher price, which naturally lets shanzhai enterprises have living places. (3) The free-rider effect. Shanzhai enterprises can rais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by learning the behaviors of the branded firms. (4)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Throug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shanzhai phone can make up for its drawback being deficient in channels and lower asymmetry information problems.
關鍵字(中) ★ 小品牌企業
★ 山寨手機
★ 垂直分工
★ 聯發科
關鍵字(英) ★ MediaTek
★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 small brand enterprise
★ shanzhai phone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致謝……………………………………………………………………………………………………………………………………………ii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1.1研究動機及目的……………………………………………………………………………………………………………………1
1.2 文獻回顧………………………………………………………………………………………………………………………………2
1.3研究方法…………………………………………………………………………………………………………………………………5
1.3.1研究架構………………………………………………………………………………………………………………………5
1.3.2研究資料………………………………………………………………………………………………………………………6
1.4研究流程…………………………………………………………………………………………………………………………………8
1.5論文架構…………………………………………………………………………………………………………………………………9
第二章 移動通訊產業概況與相關限制…………………………………………………………………………………11
2.1移動通訊產業之供需、結構、行為以及績效 以中國地區為例……………………………11
2.1.1產業供需面………………………………………………………………………………………………………………11
2.1.2產業結構……………………………………………………………………………………………………………………12
2.1.3產業行為……………………………………………………………………………………………………………………13
2.1.4產業績效……………………………………………………………………………………………………………………14
2.2移動通訊產業之歷史沿革…………………………………………………………………………………………… 14
2.3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之發展沿革………………………………………………………………………………………15
2.3.1第一代手機………………………………………………………………………………………………………………15
2.3.2第二代手機……………………………………………………………………………………………………………15
2.3.3 第三代手機……………………………………………………………………………………………………… 16
2.3.4 3G手機失落的世界 – 2.5G的出現………………………………………………………………16
2.4品牌手機概況 以中國地區為例……………………………………………………………………………………18
2.4.1 Nokia之歷史沿革………………………………………………………………………………………………18
2.4.2 Samsung之歷史沿革…………………………………………………………………………………………19
2.4.3 Motorola之歷史沿革………………………………………………………………………………………20
2.4.4品牌手機的衝擊………………………………………………………………………………………………………20
2.5 移動通訊設備相關法令…………………………………………………………………………………………………20
2.5.1手機牌照……………………………………………………………………………………………………………………20
2.5.2 進網許可證……………………………………………………………………………………………………………26
第三章 聯發科技公司………………………………………………………………………………………………………………29
3.1聯發科的介紹………………………………………………………………………………………………………………………29
3.2聯發科與聯華電子的相處之道………………………………………………………………………………………32
3.3聯發科之無線通訊產品的歷史沿革……………………………………………………………………………33
3.4聯發科的山寨之路…………………………………………………………………………………………………………………………………………………41
3.5聯發科由山寨手機晶片王反攻品牌手機晶片市場……………………………………………………43
第四章 小品牌的生存之道-以山寨手機為例……………………………………………………………………45
4.1山寨手機之定義…………………………………………………………………………………………………………………45
4.2山寨手機市場之供需、結構、行為以及績效………………………………………………………………45
4.2.1市場之供需層面………………………………………………………………………………………………………45
4.2.2市場之結構………………………………………………………………………………………………………………46
4.2.3市場之行為………………………………………………………………………………………………………………47
4.2.3市場之績效………………………………………………………………………………………………………………47
4.3山寨手機市場之歷史沿革………………………………………………………………………………………………49
4.4山寨手機vs品牌手機………………………………………………………………………………………………………52
4.4.1不利山寨手機生存的可能原因……………………………………………………………………………52
4.4.2山寨手機得以生存的可能原因……………………………………………………………………………54
4.4.3其他因素……………………………………………………………………………………………………………………60
4.5正規市場之反撲…………………………………………………………………………………………………………………61
4.5.1品牌手機的反擊………………………………………………………………………………………………………61
4.5.2 3G移動通訊技術標準的到來………………………………………………………………………………61
4.5.3 IMEI的問題……………………………………………………………………………………………………………63
4.6山寨手機之相關利害人……………………………………………………………………………………………………………………………………………………65
4.6.1山寨手機與地區政府的相處…………………………………………………………………………………65
4.6.2山寨手機與中國電信業者之相處…………………………………………………………………………67
第五章 結論………………………………………………………………………………………………………………………………70
參考文獻………………………………………………………………………………………………………………………………………73
附錄………………………………………………………………………………………………………………………………………………83

表目錄
表1.1、2004年至2010 年上半年度 中國手機品牌市占率變化………………………………………2
表2.1、 2002年至2007年手機通信技術標準的用戶量變化…………………………………………..16
表2.2、移動通訊技術的演進介紹..………………………………………………………………………………..…16
表2.3、手機牌照下的移動通訊產業演進…………………………………………………………………………26
表3.1、 2010年全球無晶圓IC設計公司排名…………………………………………………………………..31
表3.2、 台灣2010年前10大IC設計公司排名及相關主要產品……………………………………..31
表3.3、聯發科在無線通訊領域的併購、轉投資、策略聯盟及技術購買的歷史事件……35
表3.4、手機專利結構……………………………………………………..…………………………………………..…….43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 8
圖2.1、 2004年至2011年中國的手機產量變化…………………………………………………..……….. 10
圖2.2、 1999年至2011年中國的手機與固定電話的用戶數變化…………………….………………11
圖2.3、手機產業的垂直分工演化…………………………………………………………..………………….…… 13
圖2.4、手機牌照制下的手機銷售流程…………………………………………………………..…………………21
圖2.5、進網許可證…………………………………………………..…………………………………………….…………27
圖3.1、1997年至2010年聯發科營收…………………………………………………..…………………………30
圖3.2、1997年至2010年全球手機出貨量…………………………………………………..………………….35
圖3.3、 2003年至2010年聯發科手機晶片出貨量…………………………………………………..………41
圖4.1、 2005年至2011年 山寨手機產量…………………………………………………………………..…….47
圖4.2、 山寨手機之垂直分工…………………………………………………………………………………………….48
圖4.3、 2005年至2011年 山寨手機產量之外銷與內銷變化………………………………………….49
圖4.4、 2005年至2011年 中國的互聯網上網人數………………………………………………………….61
圖4.5、 2002年至2011年 中國三大電信業者之手機用戶量………………………………………….69
圖4.6、 2002年至2011年 中國三大電信業者之手機業務收入………………………………………70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1. Ansari, S. , and Garud, R., Inter-generational Transitions 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The Ca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Policy, Vol.38(2), pp.382–392, 2009.
2. Asia News Monitor, China: Ringing the Changes, Asia News Monitor, August 9, 2011.
3. Barboza, D., The Chinese Love Their Knockoff Mobile Phones, Financial Express, April 30, 2009.
4. Chang, M. C., and Chen, C. C.,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 An Analysis of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in J. S. Lee and C. Schive (e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SMEs, Singapore: Graham Brash Pte. Ltd, 2003, pp.25-69.
5. Chang, M. C., An Asymmetric Oligopolist can Improve Welfare by Raising Price,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36(1), pp.75-79, 2010.
6. Chang, S. C., Bandit cellphones: A blue ocean strategy,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32(3), pp. 219-223, 2010.
7. Christensen, C. M., and Bower, J. L., Customer Power, StrategicInvestment, and the Failure of Leading Firms,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Vol.17(3), pp.197-218, May 1996.
8. Christensen, C. M., and Rosenbloom, R. S., Explaining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 Research Policy, Vol.24(2), pp.233-257.
9. Dixit, A. K., and Stiglitz, J. 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7(3), pp.297-308, 1977.
10. Electronics Business Journal, On2 Licenses Video Technologies to MediaTek Inc, Electronics Business Journal, p.694, February 18, 2008.
11. Feng, W., Yin, l., and Li, T.,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a of "SHAN ZHAI" and theCorrespon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ie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7(1), pp.74-81,95, 2011.
12. Feng, S., Zhang, K., and Ye J., Tianyu Leads Rise of China’’s Handset Makers,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 June 15, 2010.
13. Fuentelsaz, L., Maicas, J. P., and Polo,Y. , The Evolu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Europe: The Transitionfrom the Second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Polo, Vol.32(6), pp.436-449, July 2008.
14. Giachetti, C., and Marchi, G., Evolution of Firms’Product Strategy Over the Life Cycle ofTechnology-based Industries: A Case Study of the Global Mobile PhoneIndustry, 1980–2009, Business History, Vol.52(7), pp. 1123-1150, 2010.
15. Galbraith, J. K., The New Industrial State, 譚天 譯, 智庫文化出版社, 台北市, 〔1957第一次發表的年代〕1997.
16. Holstead, G., Inside a Shan Zhai GPS unit and the back door to market,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ime, 1586, pp.43-44, 2010.
17. Hu, J. L., Wan, H. T.,and Zhu, H., The Business Model of a Shanzhai Mobile Phone Firm in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Vol.1(3), 2011.
18. Hua, J., Shenzhen Handset Makers to set up Factories in India: Telecom, Media & Technology, Interfax : TMT China Weekly, January 8, 2010.
19. Hung, S. C., and Chen, Y. C., Open Innov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a New Industry: The Case of Chinese BanditCell Phon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2011.
20. Kao, H. H., and Lee, J. F.,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Chinese Shanzhai Model: Alternative Path to Growth, Cross-Specialization Partnership, and Opportunistic Niche Infiltration, presented at 2010 Proceedings of PICMET ’’10, pp.1-13, July 18-22, 2010a.
21. Kao, H. H., and Lee, J. F., The Applicationof Shanzhai Innovation Modelin China : The Exampleof Mobile Phone, Notebook Computer, and Autmobile, presented at Opening Up Innovation: Strategy,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Business School, July 16-18, 2010b.
22. Lieberman, M. B., and Montgomery, D. B., First-Mover advant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9(1), pp.41-58, 1988.
23. Leng, X., and Zhang, M., Shanzhai as a Weak Brand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Marketing, Vol.1(2), pp.81-94, 2011.
24. Lin, Y. C. J., nockoff: A cultural biography of transnational counterfeit goods, Harvard University, 2009.
25. Liao, Z., and Chen X., Why the Entry Regulation of the China Mobile Pho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llapsed: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2008 Beijing Workshop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2008.
26. Palmberg, C., Technological systems and competent procurers—thetransformation of Nokia and the Finnish telecom industry,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26(3-4), pp.129-148, 2002.
27. 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周旭華 譯, 天下文化出版, 台北市, 〔1998第一次發表的年代〕 1998a.
28.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76(6), pp. 77-90, 1998b.
29. Quinn, J. B., and Hilmer, F. G., Strategic Outsourcing,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35(4), pp.43-55, 1994.
30. Sakolnakorn, T. P. N., the Good Aspects Of Managing An Organization With An Outsourcing And Subcontracting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Vol.15(3), pp.11-17, 2011.
31. Schumpeter, J. A., Capitial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吳良健 譯, 左岸文化出版, 〔1942第一次發表的年代〕2003.
32. Scourias, J., Over view of GSM : The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1996.
33. Shi, Y., and Rong, K., Shanzhai Manufacturing and its Network Behaviours, presented a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ecember 7-10, 2010.
34. Shy, 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he MIT Press, 2001.
35. Spence, A.M., Product Selection, Fixed Costs,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43(2), pp.217-236, 1976.
36. Steinbock, D., The Nokia revolution the story of an extraordinary company that transformed an industry, 李芳齡 譯, 商智文化出版, 台北市, 〔2002第一次發表的年代〕2002.
37. 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Vol. 2(1), pp. 3-21, 1971.
38. Stigler, G. J.,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59(3), pp. 185-193, 1951.
39. Sun, S. L., Chen, H., and Erin, G. P. M., Moving upward in global valuechains: the innovations ofmobile phone developers in China, Chinese ManagementStudies, Vol.4(4), pp.305-321, 2010.
40. Sweeney, J., and Swait, J., The Effects of Brand Credibility on Customer Loyalty,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Vol.15(3), pp.179-193, 2008.
41. The Economist, MediaTek and mobile-phone chips: Fabless and fearless, The Economist, Vol.392(8643), p.58, August 8, 2009.
42. Tse, E., Ma, K., and Huang, Y.,Shan Zhai A Chinese Phenomenon, Booz & Company Inc., 2009.
43. Tsai T. I., Taiwan Chip Firm Shakes Up Cellphone Business,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 April 18, 2010.
44. Wireless News, ADI Completes Sale of Cellular Handset Radio and Baseband Chipset Operations to MediaTek, Wireless News, January 16, 2008.
45. Zhao, Y., and Calantone, R. J., The Trend Toward Outsourc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 Case Studies in Six Fi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gement, Vol.7(1), pp.51-66, 2003.
46. Zhang, D., HEADLINE NEWS; MediaTek’’s smartphone solution to be used in next-gen shanzhai handsets: Telecom, Media & Technology, Interfax :TMT China Weekly, February 20, 2009.
47. Zhu, S., and Shi, Y., Shanzhai manufacturing - an alternative innovation phenomenonin China: Its value chain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in China, Vol.1(1), pp. 29-49, 2010.
二、中文部分:
(1)相關文獻、書籍以及法令
1. 張明宗,《由垂直分工看台灣經濟社會之本質及其政治意涵》,工研院產業論壇,3(1),pp.245-266,2001年7月。
2. 陳志成,「個人電腦工業垂直分工產業結構之形成:資源限制假說之驗證」,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之博士論文,2005。
3. 林柏全,「解讀聯發科的成長密碼」,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之碩士論文,2008。
4. 朴銀河,「韓國三星集團創新策略與研發管理之探討」,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之碩士論文,2005。
5. 拓墣產業研究所,〈2G需求繼續成長 3G孕育新商機-中國手機產業發展新趨勢〉, TRI產業專題報告-117,拓墣科技,台北市,2008年6月。
6. 工研院,〈2010 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通訊市場發展分析報告〉,2010年9月。
7. 愛立信,〈愛立信消費者行為研究室分析中國農村用戶通信消費模式〉, 2011。
8. 聯發科,〈2002-2010年聯發科年報〉,2002-2010。
9. 聯華電子,〈1998-2009年聯電年報〉,1998-2009。
10. 中商情報網,〈2010年1-12月中國手機分省市手機產量統計分析〉,2010。
11. 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2004-2011年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公報〉, 2004-2011。
12.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2-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2002-2011。
13. 中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2年2月22日。
14. 中國移動,〈2002-2010年中國移動年報〉, 2002-2010。
15. 中國網通,〈2002-2010年中國網動年報〉, 2002-2010。
16. 中國電信,〈2008-2010年中國電信年報〉, 2008-2010。
17. 中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00年9月20日公佈。
18. 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電信設備進網管理辦法》,2001年5月10日公佈。
19. 中國發展改革委員會,《移動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資項目核准的若干規定》,2005年2月19日公佈。
20. 中國國務院,《廣東經濟特區條例》, 1980年8月26日公佈。
21. 中國國務院,《中國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9年1月1日修訂公佈。
22. 中國稅務總局,《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睡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2008年1月1日公佈。
23. 深圳市政府,〈2009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09年2月23日。
24. 深圳市政府,《深圳經濟特區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2010年7月26日公佈。
25. 中華民國立法院,《電信管理法》, 2007年7月11日修正公佈。
26.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管制射頻器材管理辦法》,2007年8月30日修正公佈。
27. 楊淑慧、金微華和陳重亨,《行動通訊大商機》,財信出版,台北市,2008年6月。
28. 張順教,《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半導體、通訊、網路經濟學》,雙葉書廊,台北市,2006年4月。
29. 蔡明介,《競爭力的探求:IC設計、高科技產業實戰策略與觀察》,財信出版,台北市,2007年12月。
30. 天下編輯,《曹興誠-聯電的霸業傳奇》,天下雜誌‧台北市,1999年6月。
31. 新加坡華新世紀企業管理研究院,《三星 第一主義》,亞鉞出版,台灣,2005年7月。
32. 金成洪、禹仁浩,《三星浴火重生-李健熙改革十年》,楊國鋼、王桂珠 譯,道聲出版社,台北市,2005年3月。
33. 張如心、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矽說台灣:台灣半導體產業傳奇》,天下文化,台北市,2006年6月。
34. 陳聖詠,《傳輸網路與行動通訊》,全華科技圖書,台北市,2004年5月。
35. 彭思舟、許揚帆和林琦翔,《山寨經濟大革命-模仿為創新之母》,威秀資訊科技,台北市,2009年8月。
(2)相關報章雜誌
1. 張林,2003年全球手機產業現況與特點,上海情報服務平台,2006年10月18日。
2. 江雨,Gartner:2002年全球手機廠商市占率及排名统計,中國IT市場情報中心,2003年3月10日。
3. 喬毅,Gartner:2007年全球手機銷售量增長16%,賽迪網,2008年3月3日。
4. 科技產業資訊室,2009年手機出貨量只下降0.9% 2010年兩位數成長,2010年3月1日。
5. 方南、謝睿,2011年全球手機销量排名出爐:中興排名第四,南方都市報,2012年2月22日。
6. 何勇,中國成全球第一手機產能大國 產量占七成,人民日報,2011年9月19日。
7. 林憬輝,城市智能機普及率遠超總體 農村移動互聯網遇瓶頸,通信信息報,2011年12月22日。
8. 陳健,諾基亞目前已居國內整體手機銷量之首,人民日報, 2004年10月25日。
9. 李永強,諾基亞打造中國『本土化』,新華網,2001年12月21日。
10. 李燕博,諾基亞在中國生產手機突破2億台,新華網,2005年10月18日。
11. 艾文,諾基亞移動互聯網本地化戰略在中國市場落地,網易科技報道,2011年2月24日。
12. 陳健,諾基亞通過整合組建中國最大移動通信器誒,人民日報,2004年10月13日。
13. 丁毅,三星中國區總裁李相鉉調任總部,本月21日交接,中安網,2005年1月19日。
14. 畢磊,三星將把中國發展為“第二個研發中心”,人民網,2011年11月29日。
15. 新浪科技,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83年历史回眸,新浪科技,2011年8月16日。
16. 趙海濤,史上最牛20款手機:首款移動電話重1公斤,北方網,2009年10月12日。
17. 劉奇,手機牌照制度再起爭執 62號文件成企業尚方寶劍,京華時報,2004年8月27日。
18. 陳志剛,“行政許可”纠缠“5號文”,信產部再受問責,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8月15日。
19. 鄒山、李嘉陵,民企再轟手機牌照制度,新京報,2004年8月27日。
20. 孫燕飚,信產部重拳規範手機亂貼牌制 生產者要保障售後,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10月12日。
21. 沈艷燕、張瑜華、林婓,第一台國產“YD9100”,IT時報,2008年9月11日。
22. 張帆,核准制能否終結手機貼牌,北京青年報,2005年3月1日。
23. 張瑞華,大陸手機牌照大洗牌 牌照改制引發低價競爭風潮,新通訊第53期,2005年7月。
24. 熊浩、劉燕,角力中國諾基亞欲以CDMA殺傷摩托羅拉,中國經營報,2003年4月21日。
25. 李冰,手機牌照尋租”數額驚人 一年提留費達三十億,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9月10日。
26. 徐罡,有牌照的企業可能長期沒生產線 有生產線的企業可能沒有牌照,中國青年報,2004年8月24日。
27. 彭梧,惠普在華獲智能手機生產牌照,新京報,2007年9月12日。
28. 黃燕,英華達燒錢做自有品牌手機,數位時代,2005年6月15日。
29. 丁毅,分析:牌照核准制對國內手機產業影響幾何,中安網,2005年2月7日。
30. 許珊珊,手機牌照開放成大勢“5號文件”廢改變懸疑,華夏經緯網,2004年8月30日。
31. 陳靜,2G手機牌照制度取消 專家:手機生產廠不會猛增,中國證券報,2007年10月16日。
32. 邱青青,手機生產核准制取消 黑手機氾濫,安徽商報,2007年10月18日。
33. 程鵬,手機牌照緣何取消? 形同虛設早晚終結,南方日報,2007年10月18日。
34. 劉偉,手机牌照制度正式取消 消费者投诉将起决定作用,法制晚報,2007年10月16日。
35. 楊章玉,手机牌照制度正式取消 行政干預终结將加劇競爭,信息時報,2007年10月16日。
36. 喬毅,手機牌照申請有望進一步放開 可停用貼牌稱號,網易科技報道,2008年3月24日。
37. 程鵬,手機牌照形同虛設 進網許可證成最後門檻,南方日報,2007年10月23日。
38. 方儒,聯發科的黃昏 ,環球企業家第226期,2011年4月5日。
39. 曹以斌,與股王共舞,理財周刊第296期pp.44-47,2006年4月28日。
40. 涂志豪、呂俊儀,聯發科訂單撒道年底 代工廠樂透,工商時報,2007年9月11日。
41. 陳碧珠,《半導體二哥換人》聯電、聯發科營收分析,經濟日報,2008年9月10日。
42. 陳俊仲,台灣積體電路─精耕矽田,天下雜誌第153期pp.66-70,1994年2月1日。
43. 王志仁,1997/10/01,曹興誠力拼半導體霸主,天下雜誌第197期pp.53-62
44. 李書齊,2007/08/24,宣明智 掛帥 二代聯家軍聯盛、晶瀚、統科、瑞銘陸續轉虧為盈,今周刊第557期
45. 曹正芬,瑞銘搶進手機晶片 槓上聯發科,經濟日報,2005年11月17日。
46. 劉方遠,諾基亞如何把駐中國,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6月3日。
47. 顧琪,山寨機產業鏈的CPU,21世紀商業評論,pp.48-51,2009年4月。
48. 陳建彰,聯發科併雷凌 衝擊瑞昱,蘋果日報2011年3月17日。
49. 宋丁儀,聯電集團 IC設計布局怎麼走,經濟日報,2005年7月4日。
50. 柯德林,不再侷限於光儲存聯發科積極拓展產品組合,電子工程專輯,2005年5月10日。
51. 林德,聯發科2000萬美元購傲世通 不再依賴联芯科技,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8月4日。
52. 陳碧珠、曹正芬,大唐找聯發科 搶攻TD市場,聯合新聞網,2008年6月25日。
53. 陳碧珠、曹正芬,聯發科轉投資概況,聯合新聞網,2010年2月1日。
54. 李洵穎、王玫文,聯發科取得取得IBM專利及專利申請案共約三百五十件,工商時報,2005年10月3日。
55. DigiTimes,聯發科向明基購買絡達逾31%股權 蔡明介親赴絡達說明 聯發科、明基未來動態受矚目,2006年12月26日。
56. 張瀞文併購熱 聯發科晨星跟流行,工商時報,2011年3月18日。
57. 曹正芬,聯發科併NuCORE數位相機IC設計,聯合新聞網,2007年3月22日。
58. 吳柏成,聯發科影舞,景泰夢幻隊成軍,工商時報,2007年7月2日。
59. 林文立,中移動聯發科合推4G晶片,蘋果日報,2009年8月27日。
60. 張琳琳,聯發科Android新兵本季上陣,蘋果日報,2010年7月13日。
58. 張文玲,聯發科微軟結盟打造智慧手機平台,蘋果日報2010年2月10日。
59. 丁飛飛,山寨王深陷窘境,IT時代,pp.64-65,2010年7月20日。
60. 孫曉虹,聯發科輸在了起跑點,互聯網周刊,pp.38-40,2010年10月20日。
61. 張山斯,德信無線vs聯發科 菁英跟山寨的較量,pp.108-113,2009年9月3日。
62. 林宏達,就是他!讓聯發科變山寨手機王,商業週刊第1144期,pp.55-61,200年10月26日。
63. 江逸之,台商搶攻5000億手機市場,天下雜誌411期,pp.104-116,2008年12月3日。
64. 金鏵,聯發科無法延續的勝利,中國經濟與信息化第一期,pp.56-58,2011年1月10日。
65. 吳筱雯,聯發科影舞 景泰夢幻隊成軍,工商時報,2007年6月3日。
66. 高凌云,摩托羅拉低端機山寨化:聯發科晶片+TCL代工,南方都市報,2010年1月29日。
67. 騰訊科技,消息稱摩托羅拉與LG將採用聯發科3G晶片,騰訊科技訊,2010年5月31日。
68. 王大宇,聯發科靠中國手機廠打開歐美市場大門,理財周刊第472期,2009年9月14日。
69. 時報資訊,《科技》LG擬擴大釋單,華冠、景泰攤量,時報資訊,2008年2月1日。
70. 黃晶琳,聯發科及華寶 3G手機合作現況,經濟日報,2009年11月25日。
71. 呂俊儀,聯發科品牌手機出貨發熱,工商時報,2008年3月20日。
72. 呂俊儀,聯發科關係企業曜鵬晶片 供應三星高階手機,工商時報,2008年11月25日。
73. 滕洋,深圳摸底山寨機20萬就業者年銷售額400億,東方早報,2008年7月24日。
74. 孫燕,助力山寨機轉正 工信部促檢測費下降33%,人民網,2008年8月13日。
75. 王連,深圳設立手機入網檢測點 檢測費用下調33%,中國電子報,2008年8月14日。
76. 吳春生,工信部增設手機檢測點招安深圳山寨機,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8月12日。
77. 韓靜怡,"山寨"首次寫入深圳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新聞網,2009年2月24日。
78. 洪賓,深圳檢測中心:許多山寨手機質量並不差,深圳商報,2009年3月15日。
79. 李子凡,iPhone爆炸傷人 歐盟打算禁售,蘋果日報,2009年9月30日。
80. 丁于珊,低價手機晶片戰(3)反擊高通 聯發科首戰告捷,CTimes,2012年3月14日。
81. 伊生,“山寨”式顛覆,21世紀商業評論,2009年4月20日。
82. 王火,工信部加強手機IMEI管理 實現國內核發,c114中國通信網,2008年12月18日。
83. 谷慧,中國山寨手機找合作夥伴應對印度封殺,網易科技訊,2009年12月3日。
84. 谷慧,中國山寨機遭IMEI碼阻截:出口成本將加大,網易科技訊,2009年12月7日。
85. 江連,韓國與馬爾他嚴打無IMEI碼 中國山寨機,IT世界網,2009年7月2日。
86. 彭群弼,山寨機 NCC:識別碼+認證審查才準賣,中廣新聞網,2009年6月23日。
87. 人民郵電報,全球手機業力圖喝制山寨手機,人民郵電報,2009年12月3日。
88. 王力,企将赴印度建手机生產線,深圳商報,2010年1月3日。
89. 程璐,中國山寨手機在將在印度設廠 目標產能1000萬部,搜狐IT,2010年2月21日。
90. 李淑蓮,全球通訊大廠LTE 市場及專利布局動態:高通領先歐、美中興、華為 大陸稱霸,北美智權報,2012年3月1日。
91. 趙凱期,高通3G專利,DIGITIMES,2009年11月23日。
92. 李欣,2009年IT十大爭議人物 三大台商上榜,華夏經緯網,2010年1月28日。
93. 范能,IMEI對山寨機通話阻斷 對國內山寨機無影響,南方都市報,2009年4月15日。
94. 科技產業資訊室,GSM手機專利權利金徵收 中國手機業面臨的困局,科技產業資訊室,2004年7月30日。
95. 鍾榮峰, IC設計商排名出爐 台廠三家躋身10億俱樂部,CTimes,2010年12月24日。
96. 劉銘,虎頭蛇尾 台灣前十大IC設計公司排名出爐,SEMI網,2011年2月10日。
97. 電子工程專輯, Gartner:2009年全球手機銷售量12.1億支小跌0.9%,2010年2月25日。
98. 科技產業研究室2006 年手機突破 10 億支,那 2007 年驅動力在哪?,科技產業研究室,2007年3月7日。
99. 朱桂霞,研究稱2011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4%,網易科技報道,2012月30日。
100. 方南, iSuppli:山寨手机6成销往海外,南方都市報,2010年11月10日。
101. 朱旭冬, 2012年山寨機全球出貨量或首次出現下降,環球企業家,2011年3月15日。
102. 郭豐,07年中國手機出口創新高 山寨機拔得頭彩,CNET科技資訊網,2008年2月23日。
103. 張清爭,高通、聯發科手機晶片全球市占逾半,工商時報,2010年7月1日。 
104. 張瀞文,IC設計登陸 可催化 兩岸合作,工商時報,2010年5月26日。
105. 江逸文,台製山寨手機 大陸農夫最愛,天下雜誌第411期,2008年12月。
106. 費家琪、陳雅蘭、曹正芬、陳信榮,山寨經濟學!販賣3大夢想的異勢力,經濟日報,2009年4月20日
107. 江逸之,中國白牌平板C咖出頭天,天下雜誌第480期, pp.92-100, 2011年9月7日
108. 04-116,2008年12月3日。
三、網站部分:
1. 行動智庫 http://www.smartmobix.com.tw/
2. 聯發科技官網http://www.mediatek.com/tw/
3. 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
4. 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index.html
5. 中國國務院http://www.xinhuanet.com/
6. 中共黨史網http://www.zgdsw.com/
7. 中國泰爾實驗室http://www.chinattl.com/ttlweb/Default.aspx
8. 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9. 諾基亞 官網http://www.nokia.com.tw
10. 三星 官網http://www.samsung.com.tw
11. 摩托羅拉 官網http://www.motorola.com
12.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13. 通信百科http://baike.c114.net
14.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15. 3GSMhttp://www.3gsm.com/
16. CCIDhttp://ccid.kirkwood.cc.ia.us/
17. Gartnerhttp://www.gartner.com/technology/home.jsp
18. iSupplihttp://www.isuppli.com/Pages/Home.aspx
19. IC insighthttp://www.icinsights.com/
指導教授 張明宗(Ming-Chung Chang) 審核日期 2012-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