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20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52.14.168.56
姓名 陳智涵(Chin-ha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客家再移民在地化研究 -以草屯張家為例
相關論文
★ Intersections of Gender,Power and Culture in Relationships of Mother-Daughter and Husband-Wife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之傳教策略與教會變遷-以「分齡牧養」為論述中心
★ 從語言文化傳承探究桃園越南客家新住民之認同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日本統治時期,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因為人口不斷增長,耕地不足,分別離開原居地,到高雄屏東、南投和花蓮屏東的地方開墾,有的移民是自發性前往,而有的則因官方鼓勵而移民。本論文的研究對象張姓家族,亦在這波再次移民之列。約八十多前(1920年代),張家舉家從竹北的東海窟,移到南投草屯的土城地區。草屯張家的特殊性在於與草屯其他許多早已福佬化的客家族群相較之下,他們是唯一保持客語能力和客家習俗的家族。研究發現草屯張家有較顯著的家族認同,這對其在草屯保有客家族群認同是有影響的。此亦可說明,家族認同跟族群認同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須注意世代之間對於家族和族群認同的差異。張家家族成員在草屯土城的在地化表現可從在與當地地主黃春帆家族關係、土城當地祭祀掃墓、通婚情形、閩客關係、土地所有權的情況、部份習俗受到當地影響、與當地客家族群關係、信仰活動中一窺究竟。
摘要(英) In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since the Hakka i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were increasing and there was a shortage of cultivated land, they left the original domiciles and moved to Kaohsiung, Pingtung, Nantou and Hualien. Some migrants were voluntary and some were under governmental incentive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Chang family, and they are included among these migrants. More than 80 years ago (1920s), the Chang family moved from Tunghaiku of Jhubei to Tucheng area of Caotun, Nantou. As to uniqueness of the Chang family in Caotun, in comparison to other Hakka who have become Holo in Caotun, they are the only family having Hakka proficiency and Hakka custom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Chang family in Caotun have strong family identity, and it influences their maintenance of Hakka ethnic identity in Caotun. It demonstrate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Howeve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and ethnic identity in generations. Localization of the Chang family in Tucheng of Caotun is demonstrated in sacrifices to gods and tomb sweeping of Tucheng, intermarriage, Minnan-Hakka relationship, land ownership, localized customs,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of local land owner Haung Chun-fan and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Hakka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關鍵字(中) ★ 客家再次移民
★ 在地化
★ 家族
★ 族群認同
★ 信仰
關鍵字(英) ★ Hakka re-migration in Taiwan
★ localization
★ family
★ ethnic identity
★ religion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
一、新竹地區概況 8
二、張家原居地竹北地區概況 11
三、草屯鎮地理概況 1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田野反思 20
一、研究方法 20
二、田野反思―局內人與局外人 22
第二章 島內再移民過程中的家族、集體記憶與認同、信仰: 25
概念化的討論 25
第一節 島內再次移民 26
一、土著化、內地化、本土化發展過程與在地化 29
第二節 家族與宗族 32
一、宗族的構成和宗族的分支「房」 34
二、臺灣的宗族的分類情況 36
三、祖先祭拜 38
第三節 家族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 41
一、家庭、家族與集體記憶 44
二、族群認同 45
第四節 民間信仰與宗教神祇 46
一、民間信仰與移民社會 46
二、祭祀圈與信仰圈 48
第三章 從竹北到草屯之再移民 51
第一節 記憶中的再移民與紅瓦厝 51
第二節 張家與黃春帆家族 55
第三節 閩客互動 60
第四節 小結 63
第四章 家族認同與族群認同 65
第一節 家族認同 66
一、家族源頭與語言使用認知 67
二、祖先祭祀 79
第二節 族群認同 82
一、現今語言使用情形與客語能力 82
二、通婚、語言與族群認同 90
第三節 小結 109
第五章 信仰與習俗 112
第一節 伯公廟廣福宮 112
第二節 義民信仰 116
第三節 天穿日與其他信仰 122
一、天穿日 122
二、三官大帝與五谷爺(神農大帝) 124
三、其他習俗 125
第四節 小結 126
第六章 結論 127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27
第二節 研究發現 13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4
第四節 研究展望 135
參考書目 136
附件一 報導人資料 144
附件二 張家通婚表 145
附件三 田野圖片 149

圖片目錄
圖1-0 竹北張家遷徒圖 10

圖1- 1 竹北張家位置圖 12
圖1- 2 南投位置圖 14
圖1- 3 草屯位置圖 14
圖1- 4 土城里行政區圖 14
圖1- 5 草屯土城張家行政劃分圖 15
圖1- 6 土城草屯張家位置圖 18
圖1- 7 竹北張家開台祖遷徒路線圖 71


圖2- 1草屯張家已有記錄族群通婚比率 92
圖2- 2草屯張家男性配偶族群比率 94
圖2- 3草屯張家女性配偶族群比率 94
圖2- 4已歿張家家族成員通婚族群比率 94
圖2- 5客家老年世代家族成員通婚族群比率 95
圖2- 6張家中青世代家族成員通婚族群比率 96
圖2- 7張家中青世代男性配偶通婚族群比率 97
圖2- 8張家中青世代女性配偶通婚族群比率 98

圖3- 1竹北張家祖塔外貌 149
圖3- 2來台祖派下墓碑-註明饒邑 149
圖3- 3 祖塔沿革時間 150
圖3- 4竹北張家掃墓情況 150
圖3- 5新埔義民廟後山公墓群 151
圖3- 6草屯第一代男性掃墓 151
圖3- 7草屯第一代男性墓碑 151
圖3- 8草屯張家第一代女姓墓碑 152
圖3- 9草屯張家附近黃春帆墳墓墓碑 152
圖3- 10草屯土城張家掃墓後聚餐 152
圖3- 11紅瓦厝聚落路口 153
圖3- 12紅瓦厝前方房屋群 153
圖3- 13紅瓦厝舊房舍(倉庫) 153
圖3- 14紅瓦厝已廢棄後方夥房 154
圖3- 15黃春帆宅第土地大鐵門 154
圖3- 16黃春帆宅第現貌2 154
圖3- 17黃春帆宅第現貌3 155
圖3- 18黃春帆宅第排水溝 155
圖3- 19整修前廣福宮正面 155
圖3- 20整修前廣福宮側面 156
圖3- 21整修後廣福宮1 156
圖3- 22整修後廣福宮2 157
圖3- 23義民爺神位 157
圖3- 24中原褒忠宮外貌 157
圖3- 25龍泉圳隧道 158
圖3- 26龍泉圳紀念碑 158
圖3- 27龍泉圳發起人黃春帆像 159

表格目錄
表1- 1草屯張家第一、二代童養媳族群統計 91
表1- 2草屯張家通婚族群統計 92
表1- 3草屯張家男性配偶族群分類統計表 93
表1- 4草屯張家女性配偶族群統計表 93
表1- 5 (已歿)九十歲張家家族成員通婚族群統計 94
表1- 6張家老年世代家族成員通婚族群統計 95
表1- 7張家中青世代家族成員通婚族群統計 96
表1- 8張家中青世代男性配偶通婚族群統計 97
表1- 9張家中青世代女性配偶通婚族群統計 98
參考文獻 Conrad Phillip Kottak,徐雨村譯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台北:桂冠。

王志宇 2008 《寺廟與村落: 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

王明珂 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王明珂 1997〈漢族邊緣的羌族記憶與羌族本質〉,收入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129-165。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明珂 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

王崧興 1986 〈漢人的「家」觀念與群體〉,《人類學論文選集》:293-303。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王雯君 2005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昌泰 2007 〈政策篇〉,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34-562。台北:南天書局。

丘昌泰 2010 〈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1-28。台北:智勝出版社。

丘昌泰、蕭新煌主編 2007 《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台灣與全球的經驗》:215-263。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竹北市志編纂委員會 1996 《竹北市志》。新竹:竹北市公所。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11《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吳學明 1999 〈閩粵關係與新竹地區的土地開墾〉,《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2:15-1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吳學明 2007〈客家移墾篇〉,徐正光主編《客家研究概論》:42-61。臺北:南天出版社。

李亦園 1984 〈近代中國家族變遷: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4:7-2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國祁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131-159。

林柔辰 2012 《枋寮義民廟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容 1986〈草屯鎮開拓史篇〉,洪敏麟主編,《草屯鎮志》:143-271。草屯:草屯鎮志編纂委員會。

林美容 1987 〈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

林美容 1987a〈草屯鎮的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319-348。臺北:中央研究院。

林美容 1987b 〈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37(1):53-81。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林美容 2000 《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 台北:台原出版社。

芮逸夫主編 197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人類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施添福 1992 〈臺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收於陳秋坤、許雪姬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57-104。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施添福 2001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洪英聖總編輯 2005《續修草屯鎮志》。南投:草屯鎮公所。

洪敏麟主編 1986《草屯鎮誌》。南投:草屯鎮公所。

胡台麗 1991 〈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臺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67-94。

胡台麗 1997 《穿越婆家村》紀錄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2011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水里田野調查報告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2003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

張典婉 2004《台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出版社。

張家綸 2008 《草屯社會發展與地方菁英(1751-1945)》。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珣 2002 〈對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考古人類學刊》58:78-111。

張素芬 2006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進昌 1964 《張姓族譜》。未出版。

張維安 2001 〈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分析〉,曾彩金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研究》:79-109。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章英華、齊力1991 〈臺灣家戶型態的變遷:從日據到光復後〉《思與言》29:4:85-113。

莊英章 2004《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莊英章、羅烈師 2007〈家族與宗族篇〉,刊於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91-110。台北:南天出版社。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琅光著,黃光國譯2002《宗族、種姓與社團》。臺北市:南天出版社。

陳支平 2002 〈族譜資料與客家歷史研究〉,鄭赤琰主編《客家與東南亞》:62-78。香港:三聯出版社。

陳向明 2009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其南 1984〈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335-366。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其南 1985〈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漢學研究》3:1:127-184。台北:國家圖書館。

陳其南 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出版。

陳其南 1990《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彩裕 1983 〈臺灣戰前人口移動與東部(花蓮)的農業成長〉,《台銀季刊》34(1):155-196。台北:台灣銀行。

陳逸君、顏祁貞 2013 《年輕世代與客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台北:客家委員會。

彭芊琪 2005《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純純 2007 〈從「孺人」到」女兒入譜」:客家女性在族譜中角色的歷史變遷〉,《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曾惠祺 2008《一個客家宗族的定根與發展--楊梅陰影窩陳家的案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應貴 2008 《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

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編輯 1997《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

廖經庭 2007 《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台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仲冬 1996 〈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與出路〉,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21-139。台北:巨流。
劉還月 1999 《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

劉還月 2001 《客家族群移墾史-台灣初墾與二次移民》。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鄭志明 1994 〈臺灣民間信仰的神話思維〉,《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95-140。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鄭志明 2006〈北臺灣客家社會義民信仰與祭典的文化特色〉,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411-431。台北:南天。

蕭阿勤 1997 〈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 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247-296。台北:南港。

蕭新煌、黃世明 2001《地方社會與族群政治的分析: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下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賴郁如2009《客家族群的再次遷移與內在關係:以屏東縣長治鄉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

戴政新 2002 〈一個農村聚落人地關係轉化之研究—以新竹縣六家地區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永豐 1994 〈淺論傳統客家婦女的身分與地位〉,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114-121。台中:晨星。

鍾秀梅 1994 〈談客家婦女〉,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122-129。台中:晨星。

羅烈師 2001《大湖口的歷史人類學探討》。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嚴祥鸞 1996 〈參與觀察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95-221。台北:巨流。
指導教授 蔡芬芳(Fen-fang Tsai) 審核日期 2014-7-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