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20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3.14.83.223
姓名 湯承翰(Cheng-Han T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新竹沿山客家武藝之研究
(A Study of Hakka Martial Arts across the Hillside in Hsinchu)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新竹縣向來是客家族群分布最高的地方,境內以錯綜的丘陵為主要構成的地形。由於地形上的限制,這些沿山聚落多以散村分布,在農業社會容易形成以家族的單姓村落聚居,一旦家族人丁繁衍到一定程度,為了鞏固家族本身的力量,便會聘請拳頭師傅來教拳授藝,是為「家族制」。或著是藉由地方頭人來號召成員共同習藝,是為「頭人立館制」。倘若個人要使自身武藝更為精進,亦會專門向武館從師,成為「武師立館制」的型態。本研究以三種不同的武館組織作為基本的區分,主要架構是在探討新竹沿山一帶,客家武藝的傳承與文化內涵。由於相關文獻上較匱乏,目前僅能藉由傳習者的口述報導,試圖建構出完整的脈絡。
在戰後初期的時候,新竹沿山一帶曾經盛行「打拳頭」的技藝,當時各個區域都有代表性的「拳頭師傅」駐館,每到農暇便是村民訓練武藝的時候,平時除了打拳,亦會訓練各式器械,即客語俗稱的「五色傢伙」。為了使武藝的訓練更具豐富性,伴隨武藝訓練的則是「客家獅」展演,尤其每到節日慶典,更是可見到客家獅的熱烈演出,若是再搭配著武藝的演練,整場表演又可稱為「全棚獅」。在新竹沿山的「全棚獅」,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請拳禮」,即客語俗稱的「跳架」,光是請拳的動作就佔了展演很大的部分,似乎體現出客家族群謙卑尚禮的性格。
新竹沿山的客家武藝,大抵從清代的潮州、嘉應州等地傳入臺灣,縱使經過歲月的洗禮,客家武藝演變至今,仍較少受到外來武術的影響。因此仍舊保留傳統武藝的原創性,其技法的運用較為樸實無華,經過「拆招」尚能運用於實戰層面,甚至在口傳心授的招式上,尚保存諸多老一輩所流傳下來的客語用詞。
不過現今客家武藝較為人所忽視,面臨即將失傳的危機,如能加以記錄保存下來,相信在未來會是客家文化的瑰寶之一。
摘要(英)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in Taiwan, there are the most Hakkas in Hsinchu County, where the terrain is mainly hilly. What we discuss in the thesis is Hakka Martial Arts across the Hillside in Hsinchu. Hakka Martial Arts, which are from Chao and Jiaying Prefecture in Qing Dynasty, have been less affected by externality since they evolved. Therefore, the originality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s retained; and what is more, the terms of moves are kept in Hakka lexicon because they are passed down by colloquialism.
In the thesis, we refer to three different systems of martial art organizations across the hillside in Hsinchu. One is “Family System(家族制)”.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landforms, the inhabitants are scattered across the hillside and likely develop single-surname communities made up of family. For the sake of positional consolidation, they would hire masters to instruct martial arts. Another is “Headman System(頭人立館制)” that a headman assembles the local people to learn the skill of martial arts in order to help each other. The other is “Master System(武師立館制)” that an individual voluntarily becomes an apprentice to a master for the improvement of martial art skill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se three systems is to identify the inheritance and culture in Hakka martial arts.
關鍵字(中) ★ 新竹沿山
★ 客家武藝
★ 客家獅
★ 獅團
★ 武館
★ 打拳頭
關鍵字(英) ★ the hillside in Hsinchu
★ Hakka martial arts
★ Hakka lion dancing
★ lion-dancing organization
★ martial art stadium
★ fist fighting
論文目次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二、 時間斷限與研究區界 3
三、 文獻回顧 6
四、 名詞釋義 10
五、 研究方法 18
六、 章節結構 19
第一章 客家武藝的源流與發展 21
第一節 清代臺灣武藝的源流 21
第二節 日治時期臺灣的武道風潮 33
第三節 戰後臺灣武藝的發展變遷 42
小結 50
第二章 家族制的團練護院 51
第一節 家族組織的結構 51
第二節 芎林-下山村鄭氏家族 54
第三節 芎林-下山村張氏家族 68
第四節 芎林-文林村黃氏家族 78
第五節 芎林-紙寮窩劉氏家族 84
小結 91
第三章 頭人立館制的在地連結 93
第一節 頭人與地方關係 93
第二節 新埔-蔡錦順的脈絡 95
第三節 新埔-黃金連的脈絡 102
第四節 芎林-田茂清的脈絡 107
第五節 橫山-余振松的脈絡 111
小結 115
第四章 武師立館制的師徒傳承 117
第一節 師徒制的文化涵養 117
第二節 關西-范秀炎的傳承 119
第三節 芎林-魏金榮的傳承 131
第四節 新埔-溫勝樑的傳承 139
第五節 寶山-江阿田的傳承 142
小結 149
第五章 客家武藝的回顧與展望 151
第一節 三種立館制度的比較分析 151
第二節 客家與閩南武藝的差異性探討 155
第三節 客家武藝的轉型與發展現況 162
第四節 建議與期許 171
小結 179
結論 181
參考文獻 185
附錄 199
附錄一 訪談前的拜訪信件 199
附錄二 訪談大致所擬定的問題 200
附錄三 范秀炎所傳流民拳傳人 201
附錄四 鄭述喜所傳手抄銅人簿 202
附錄五 張姓金獅團流傳的獅鼓樂譜 217
附錄六 客家獅鼓的鼓譜 218
參考文獻 一、 史料與方志
《臺灣日日新報》,1906年4月28日,02版。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朱孫詒,《團練事宜》,臺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
何良臣,《叢書集成初編‧陣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吳子光,《臺灣紀要》,〈臺地設頭人說〉,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周浩治等撰,《新竹縣志‧第一冊》,新竹:新竹縣政府,2008年。
周碩勛,《潮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83年。
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風俗考〉,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
林柏燕等著,《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1997年。
林豪,《東瀛記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戚繼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三十四兵家類》,〈紀效新書〉,臺北:臺灣商務,
1986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采訪冊》,臺南:臺灣史博館,2011年。
陳道、黃仲昭,《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八閩通志〉,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年。
陳壽,《三國志》,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閨媛典下》,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楊載鳴《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1
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平臺紀事本末》,臺北:臺灣銀行,1958年。
劉天錫,《明清興寧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鄭用錫《淡水廳志搞》,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藍鼎元,《鹿洲初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二、 專書
David Silverman著,田哲榮、司徒懿譯,《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臺北:韋伯文化國
際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Fortes Meyer. In the Developmental Cycle in Domestic Group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Kathy Charmaz著,顏寧、黃泳光、吳欣隆譯《建構扎根理論》,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2009年。
Luke Eric Lassiter著,郭禎麟譯,《歡迎光臨人類學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臺北: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Mary Backus Rankin & Joseph W. Esherick.,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Concluding Remarks”,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Olga Lang. 1946.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古少騏著、鄧南光攝影,《看見北埔‧鄧南光》,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2012年。
任海,《中國古代體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池永歆、謝錦綉,《發現客家:嘉義沿山地區客家文化群體研究》,臺北:客家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2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北:教育部,2003年。
吳學明,《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臺灣客家研究學論,2007年。
吳學明、林柔辰,《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北:客家委員會,2013年。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吳騰達,《臺灣民間舞獅之研究》,臺北:大立出版社,1984年。
吳騰達,《臺灣南部的金獅陣》,臺東:中華民俗藝陣研究室,2007年。
宋原放,《簡明社會科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
李亦園,《師徒‧神話及其他》,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李秋香,《閩西客家古村落─培田村》,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房學嘉、蕭文評、鍾晉蘭,《客家梅州》,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松田隆智,《中國武術史略》,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年。
林光華《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林光華等撰文《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林君成,《臺灣文化資產概論與研究》,臺中:第一數位典藏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林美容,《一代武師羅乾章》,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林美容,《彰化縣曲館與武館》,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林美容、辜神徹,《迎神在臺北:》,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13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
系,1987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2001年。
段承璞主編,《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4年。
韋伯著,康樂編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9年。
夏學理,《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張純本、崔樂泉,《中國武術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維安、謝世忠主編,《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臺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臺北:
客家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
習雲太,《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年。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4
年。
莊英章、羅烈師,《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新竹:臺灣客家研究學會,2010
年。
莊嘉仁,《臺灣武術的發展與變遷》,臺北:武壇雜誌社,2007年。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展望》,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13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3
年。
楊彥杰,《閩西客家宗族社會研究》,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研究社、法國遠東學院,
1996年。
廖丑,《西螺七嵌與臺灣開拓史》,雲林:臺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年。
劉平,《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年。
劉波,《臺灣武術四百年發展史》,臺北:逸文武術文化,2011年。
劉秉果,《中國體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劉還月,《臺灣人的祀神與祭禮》,臺北:常民出版社,2000年。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7年。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5年。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謝劍、房學嘉,《圍不住的圍龍屋》,嘉義:南華大學,1999年。

三、 論文
(一)、期刊與會議論文
Akhil and James Ferguson, Discipline and Practices. “The Field” as Site, Method and Location
in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Gupta, (1997.1), p.1-46.
Sherry Ortner,”On Key Symbols”,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5,no.5 (1973.10) , p1338-1346.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
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臺北文獻》(1985.1),頁1-27。
王俐容,〈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收錄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
濟》,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頁166-184。
王塗發,〈戰後臺灣經濟的發展〉,收錄於《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頁387-414。
王靜秋,〈芎林鄉下山村鄭氏家族之發展〉,《新竹文獻》,第10期(2002.8),頁6-27。
丘昌泰、周錦宏,〈臺灣客家非營利組織的產業化與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苗栗兩個
社區組織為例〉,收錄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
球的經驗》(2007),頁46-76。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
2卷第2期(1995.12),頁5-52。
吳騰達,〈鄉土體育的意義、範圍與內容〉,《國民體育季刊》,第24卷第3期(1995.9),
頁78-84。
吳騰達,〈踏七星,踩八卦驅邪招財吉祥數〉,《傳統藝術》,第52期(2005.3),頁44-50。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2003.6),頁
141-168。
李玉燕,〈談臺灣民間舞獅的發展〉,《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第4期(2008),頁181-195。
李亦園,〈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輯刊》,
第54期(1984),頁7-23。
李承璇、林國棟,〈武術耆老‧黃善德〉,《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第8輯(2013)。
李俊卿,〈師徒傳承與師生教學在弘揚中華武術文化中的作用比較〉,《南京體育學院學
報》,第18卷,第6期(2004.12),頁95-97。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5卷第2期(1979),頁131-159。
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
究》,第4期(1994.10),頁183-209。
辛德蘭,〈日治時期臺灣的大日本武德會〉,《兩岸發展史研究》,第2期(2006.12),頁
1-26。
周偉良,〈師徒論─傳統武術的一個文化現象詮釋〉,《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7卷第
5期(2004.5),頁583-588。
林伯殷〈鄭家武術〉,《台灣國術傳奇與名家故事專輯》(2011.12),頁205-208。
林秀幸,〈界線、認同和忠實性─進香,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者的社會過程〉,
收錄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頁78-125。
林秀幸〈台灣北部客家地區民間社團組織與地方社會發展之關係──以芎林鄉的音樂、
武術社團與社會空間之探討為例〉,《台灣文獻》,第52卷第4期(2001.12),頁
341-376。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錄於《臺灣史論
文精選(上)》(1996),頁289-316。
林美容,〈草屯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收錄於《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
論文集‧民俗與文化組》(1989),頁319-348。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輯刊》,
第5卷第1期(1992),頁57-68。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收錄於《臺灣史論文精選(上)》(1996),頁
263-288。
邱湘雲,〈客家話「打」字語法化初探〉,《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6期(2008.6),頁
75-103。
茅建春、向珍蛹等,〈從鈴醫談民間醫學〉,《中國民間療法》,第5期(2011),頁6-7。
姚彬彬、孫鵬,〈師徒傳承與學校教育在武術傳播中的優缺點分析〉,《貴州學院學報》,
第1卷第9期(2014.3),頁55-57。
若林正丈著,史麗華、馬玉珍譯,〈臺灣殖民地的統制〉,收錄於山根幸夫等編、周啟
乾監譯,《近代日中關係史研究入門》,臺北:金禾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頁
289-325。
徐國章,〈由「六三法」看日本治臺的基本理念─天皇大權統治主義〉,《臺灣風物》,
第48卷第2期(1998.6),頁19-41。
徐慎,〈剛猛霸氣的流民拳〉,《力與美》,第5期(1990.9),頁20-25。
高宗桂〈台灣中醫推拿的源流與發展〉,《中華推拿與現代康復科學雜誌》(2005.10),頁
1-6。
張亮光,〈六堆客家獅〉,《屏東文獻》,第13期(2009),頁134-166。
張泉清,〈五華縣華城鎮湖田村張氏宗族與神明崇拜〉,《梅州河源地區的村落文化》
(1997),頁1-76。
莊英章,〈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
議論文集‧民俗與文化組》(1989),頁223-240。
莊嘉仁,〈中國武術傳承模式中之師徒制探討〉,《國民體育季刊》,第26卷第2期
(1997.6),頁38-44。
莊嘉仁,〈清代臺灣民間習武組織─西螺振興社之源流及發展探悉〉,《國術研究》,第2
卷第2期(1993.12),頁16-30。
莊嘉仁,〈臺灣民間武藝表演之形態與演變〉,收錄於《臺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
集》(1999),頁132-143。
莊嘉仁〈臺灣民間武術用詞與口訣之探究初探〉,《身體文化學報》,第1輯(2005.12),
頁311-328。
許曉容,〈客家傳統體育及其文化特徵〉,收於宋德劍主編《地域族群與客家文化研究》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08年,頁168-173。
郭應哲,〈民俗體育與觀光旅遊:以「大甲五十三庄」武藝傳奇為例〉,《國民體育季刊》,
第32卷,第3期(2003.9),頁39-47。
郭應哲、莊榮仁,〈請以「武藝」代「國術」之名略說〉,《國術研究》,第6卷第2期(1997.12),
頁22-30。
陳秋瑩,〈李祥謹及其祖先淵源〉,收錄於《話我家鄉楊梅鎮─楊梅壢篇》,桃園:桃園
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頁70-73。.
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收錄於《中國海洋發
展史論文集》,第一輯(1984),頁335-366。
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漢學研究》
(1985.6),頁127-181。
陳板,〈社區營造篇〉,收錄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臺灣客家研
究學會,2007年,頁503-533。
陳秋坤〈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利〉,收錄於《近代中國
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頁
1023-1038。
黃卓權,〈清代北臺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收錄於《第六屆臺灣地理學
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2002年,頁24-42。
黃榮洛,〈客家打獅〉,《中原客家雜誌》,第21期(1999.3),頁18-19。
彭晃治,〈客家獅(上)〉,《客家雜誌》,第171期(2004.9),頁36-37。
彭晃治,〈客家獅(下)〉,第172期(2004.10),頁32-33。
賈秀春,〈對中國傳統武術中師徒傳承體制的一種反思〉,《長治學院學報》,第29卷第
5期(2012.10),頁86-89。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事件中的義民問題〉,《臺灣風物》,第32卷第3期(1982.9),頁
3-21。
劉紹義,〈古代鈴醫〉,《中國社區醫師》,第15期(2012),頁23。
劉飛翔、王森,〈論「師徒制」對傳統武術的影響〉,《科技信息》,第34期(2012),頁
349。
蔡宗信,〈臺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悉〉,《身體文化學報》,第1輯(2005.12),頁11-26。
蔡采秀〈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臺灣史研究》,第
11卷第1期(2004.6),頁1-41。
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的土地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85),頁
275-301。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1983),頁34-64。
鄭水萍,〈頭仔:臺灣傳統「頭人」系譜探原與反思〉,《臺灣國家政策學刊》,第3期
(2009.7),頁68-95。
蕭鳳霞,〈文化活動與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關於中山小欖菊花會的考察〉,《中國社會
經濟史研究》,第4期(1990.4),頁51-56。
鍾泰龍,〈客家傳統拳術─流民拳〉,《客家雜誌》,第40期(1993.9),頁65。
謝繼昌,〈中國家庭的文化與功能〉,收錄於《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漢學研究中心(1998.4),頁69-84。
顏清梅,〈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收錄於賴澤涵主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頁79-105。
羅烈師,〈臺灣竹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臺北:中央
研究院民族所,1998年,頁343-374。
羅開明,〈武德的培養與實踐〉,《國術研究》,第2卷第2期(1993.12),頁31-37。
羅鳳蘭,〈何以客家人素習拳勇?〉,收錄於《臺灣客家武術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逸文武術文化有限公司,2010年,頁91-111。
蘇士博,〈臺灣地區國術館現況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16輯(1993.12),
頁165-182。

(二)、學位論文
李玉燕,〈臺灣民間舞獅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年。
李秀蓉,〈客語薪傳師實施現況之探討〉,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4年。
林正慧,〈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
2013年。
林玉鳳,〈臺灣流民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莊嘉仁,〈國術師徒制與運動教練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6年。
陳中興,〈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柔道:歷史社會學的分析〉,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為例(1886-1945)〉,國立中央大學
碩士論文,2006年。
陳良俊,〈江湖武藝之研究 -以臺灣拳師為探討中心〉,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7年。
陳俊安,〈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新竹地區的客家社會統治:以《警友》雜誌為例〉,國
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12年。
陳義隆,〈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黃琦評,〈紙寮窩的聚落發展〉,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2012年。
楊惠如,〈臺灣客家獅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正英,〈美濃中壇地區客家拳師社群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3年。
蔡欣欣,〈臺灣地區現存雜技考述〉,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鄭國銘,〈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及其運作的歷史考察〉,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運動教育組博士論文,2009年。
謝玲玲,〈師徒功能認知對職場個人學習之影響─以中央人資所企業導師制度為例〉,國
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2006年。
羅鳳蘭,〈臺灣地區客家武術探微〉,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四、 其他
(一)、報紙報導
徐養齡,〈客家舞獅 芎林學童獎不停〉。聯合報,2011年1月1日,B2版(2013.11.4)。
鄭毅,〈客家武術流民拳 湖口廣流傳〉。聯合報,2008年4月1日,C2版(2012.8.17)。
羅浚濱,〈17團客家獅競技 掌聲不絕〉。中國時報,2012年5月20日,C2版(2012.8.17)。
羅際鴻,〈76歲邱錦燕 校園薪傳客家武獅〉。中國時報,2008年1月6日,C4版(2012.8.17)。

(二)、網路新聞
王慧瑛,2011〈8旬翁動手術 我要捍衛鄉土〉。聯合報 10月10日。引自網路: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47440 (2014.3.15) 。
何宗翰,2014〈湖口張六和家族掃墓 2500人破紀錄〉。自由時報,3月3日。引
自網路: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58732 (2014.3.6) 。

陳金龍,2010〈世界盃少林武術大賽梧棲開打〉。中華日報,11月6日。引自網
路:http://tw.myblog.yahoo.com/shaolinchuandao/article?mid=3195 (2011.1.25)。
黃美珠,2013〈無形文資 芎林金獅團爭納〉。自由時報,6月10日。引自網路: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86871 (2013.11.4)。
「中華流民拳協會」參照網址:http://hi-taiwan.ecserver.com.tw/eip/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teams0088 (2014.9.12)。
(三)、未出版與計畫報告書
林曉薇等撰,《芎林鄉紙寮窩文化環境保存及活化規劃委託案─成果報告書》,新竹:新
竹縣文化局,2008年。
陳板,〈新竹縣芎林金獅團推薦書〉,未出版,鄭香浩提供。
郭應哲,〈北部地區客家武藝文化田野調查研究計畫報告書〉。
〈新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第一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大會手冊〉,2012年3月25日,未
出版。
〈新竹縣客家武術舞獅發展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大會手冊〉,2014年12月28
日,未出版。
樊正治,〈臺灣區地方國術館經營統計分析〉,《臺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專題研究計畫》,
臺北:中華民國國術總會,1996年。

五、 口述人資料
王萬煒先生,1969年出生,現居新竹關西,流民拳第三代傳人。
訪談於關西鎮北山里里民活動中心(2012.2.15);〈2012.8.12〉。
田仁奎先生,1940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田茂清二房長子。
訪談於芎林鄉田仁奎自宅〈2014.2.24〉。
田仁遠先生,1927年出生,2013年過世,原居新竹芎林,田茂清大房長子。
訪談於芎林鄉田仁遠自宅〈2013.5.20〉。
余振松先生,1926年出生,現居新竹橫山,東安國小客家獅教練。
訪談於橫山鄉余振松自宅〈2014.3.11〉。
李世澤先生,1965年出生,現居臺北大同,大龍峒金獅團團長。
訪談於大同區大龍峒金獅團辦公室〈2014.7.7〉。
周順妹女士,1936年出生,現居新竹關西,關西北山里地方耆老。
訪談於關西鎮北山里里民活動中心〈2012.8.12〉。
邱文頊先生,1969年出生,現居桃園市,流民拳第二代傳人。
訪談於邱文頊友人宅〈2011.2.21〉。
邱徐源先生,1957年出生,現居桃園平鎮,流民拳第二代傳人。
  訪談於平鎮區海光跆拳道館〈2012.8.19〉。
范傳枝先生,1929年出生,現居桃園龍潭,范秀炎獨子。
訪談於范傳枝自宅〈2012.8.19〉。
張天賜先生,1943年出生,現居臺北大同,大龍峒金獅團團員。
訪談於大龍峒金獅團辦公室〈2014.3.15〉。
張石富先生,1926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張姓金獅團第一代成員。
訪談於芎林鄉張健銨自宅〈2014.3.24〉。
張忠正先生,1940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鄭述俊;黃金連傳人。
訪談於芎林惠安國術館〈2012.2.6〉;〈2013.12.10〉。
張春安先生,1938年出生,現居臺北士林,大龍峒金獅團團員
訪談於大龍峒金獅團辦公室〈2014.4.19〉。
張健銨先生,1942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張姓金獅團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芎林鄉張健銨自宅〈2011.1.26〉。
張堂森先生,1943年出生,現居新竹湖口,張六和家族武術教練。
訪談於湖口鄉清河堂國術館(2011.1.28)。
張福普先生,1953年出生,現居新竹湖口,張六和家族族長。
訪談於湖口鄉公所(2011.1.28)。
張德祥先生,1948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張姓金獅團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芎林鄉張健銨自宅〈2014.3.24〉。
許昭臺先生,1952年出生,現居桃園新屋,流民拳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新屋區璇璣大道院〈2012.8.19〉。
陳民和先生,1972年出生,現居桃園龍潭,陳清司之子。
訪談於龍潭區慶揚國術館〈2012.2.25〉。
陳清司先生,1940年出生,現居桃園龍潭,流民拳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龍潭區慶揚國術館〈2012.2.25〉;〈2012.8.12〉。

彭土旺先生,1914年出生,2013年過世,原居關西東安,范秀炎昔日鄰居。
引自陳玉蟾訪談於彭土旺自宅〈2012.8.16〉。
彭作宏先生,1962年出生,現居新竹北埔,北埔鄉北埔國小舞獅隊教練。
  訪談於北埔鄉北埔國小〈2014.3.2〉。
黃正鉅先生,1956年出生,現居新竹竹北,黃姓金獅團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竹北市黃正鉅自宅〈2015.1.5〉。
黃正漳先生,1951年出生,現居新竹竹北,黃姓金獅團第二代成員。
訪談員竹北市黃正漳自宅〈2012.8.9〉。
黃國文先生,1968年出生,現居新竹新埔,黃金連之孫。
訪談於國文國術館〈2013.2.8〉。
黃彭輝先生,1949年出生,現居桃園中壢,黃金連第五子。
訪談於中壢區黃彭輝自宅〈2013.5.6〉;〈2013.6.24〉。
黃雲俊先生,1956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劉興琴女婿。
訪談於劉邦秦自宅〈2014.4.30〉。
劉文珍先生,1949年出生,現居桃園平鎮,流民拳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平鎮區集大國術社〈2012.8.10〉。
劉名揚先生,1972年出生,現居新竹竹北,芎林街庄劉屋家族後代。
訪談於竹北市劉名揚工作室〈2013.12.10〉。
劉邦秦先生,1939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劉興琴次子。
訪談於劉邦秦自宅〈2014.4.30〉。
劉素娟女士,1950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劉興琴次女。
訪談於劉邦秦自宅〈2014.4.30〉。
劉得勝先生,1948年出生,現居新竹竹東,林礽順女婿。
訪談於劉得勝自宅〈2014.4.12〉。
蔡岱廷先生,1953年出生,現居桃園中壢,蔡錦順之孫。
訪談於中壢區蔡岱廷自宅〈2013.10.15〉。
蔡嘉釗先生,1963年出生,現居桃園新屋,蔡錦順之孫。
訪談於新屋區振興堂國術館〈2013.8.18〉。
蔡嘉欽先生,1949年出生,現居新竹新埔,蔡錦順之孫。
訪談於新埔鎮蔡榮興國術館〈2013.7.4〉。
鄧淑霞女士,1955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魏金榮媳婦。
訪談於魏彭永妹自宅〈2014.1.4〉。

鄭宏源先生,1961年出生,現居新竹新埔,新埔枋寮國小舞獅教練。
訪談於鄭書智自宅〈2013.3.2〉。
鄭保寧先生,1940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鄭姓金獅團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新竹縣芎林金獅團武館(2012.2.11);〈2014.3.14〉。
鄭香浩先生,1970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鄭姓金獅團第三代成員。
訪談於新竹縣芎林金獅團武館(2012.2.11)。
鄭書智先生,1926年出生,現居新竹新埔,蔡錦順傳人。
訪談於鄭書智自宅〈2013.3.2〉。
鄭書楙先生,1953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鄭姓金獅團第二代成員。
訪談於芎林鄉鄭書楙工作室(2012.2.11)。
盧光助先生,1943年出生,現居新竹寶山,江阿田第一代傳人。
訪談於寶山鄉玖龍宮〈2015.1.9〉。
盧星福先生,1964年出生,現居新竹寶山,江阿田第二代傳人。
訪談於寶山鄉玖龍宮〈2014.5.30〉。
謝鐵城先生,1948年出生,現居新竹竹東,溫勝樑傳人。
訪談於竹東市謝鐵城自宅〈2014.3.1〉。
魏彭永妹女士,1924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魏金榮之妻。
訪談於魏彭永妹自宅〈2014.1.4〉。
魏智德先生,1954年出生,現居新竹芎林,魏金榮三子。
訪談於魏彭永妹自宅〈2014.1.4〉。
指導教授 吳學明、莊嘉仁
(Hsueh-Ming Wu、chia-jen chuang)
審核日期 2015-1-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