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203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18.222.67.251
姓名 吳宛樺(Wan-hua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客庄觀光永續發展之研究 -以苗栗縣獅潭鄉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飲食是私領域的家庭空間下,除了語言外,另一個最常被人們認為具有保存族群認同的功能。而族群飲食反映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生活,由飲食習性與集體記憶交織而成,是建構族群認同重要元素,在當代文化觀光中與文化資產結合,作為族群特色最主要的表徵,這類尤以「客家飲食」最具代表性。客家飲食誕生於特定時空背景下,經由歷史流傳與演變形成,有著客家文化足跡,體現了客家族群長期生活的實踐內容,晚近二十年因文化經濟崛起、消費型態改變與休閒消費興起,客家飲食亦試圖在維持本位下推陳出新,迎合現代人需求,大學院校學生即是這波風氣下的參與者,歷經了傳統與現代的衝擊,與中年世代及老年世代相較,年輕世代對於客家飲食有著獨樹一格的看法。本研究通過文獻分析法進行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爬梳,以自編「客家飲食意象調查」問卷為調查工具,選取中壢地區六所大學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試從大學院校學生客家飲食習性及傳統與現代客家飲食印象兩個途徑,分析在當代社會下,年輕世代對於客家文化的意象與建構,並歸納年輕世代客家飲食的認知情況、客家飲食習性與對客家代表性飲食的想像,進而提出研究建議,希冀對客家飲食的發展提供更為寬廣的道路。
摘要(英) In addition to language, food is often viewed as conserved functions of ethnic identity in private field. Ethnic food reflects society and economy of ethnic, and is important element composed of dietary habit and collective memory to build ethnic identity. Ethnic food is linked to cult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property now, and “Hakka cuisine” is the best representative of ethic characteristic. Hakka cuisine born in specific time, changing with history and Hakka cultural memory, and realizes daily life of Hakka for long time. Due to the developing cultural economy, casual consume and changing in consume attitude in last 20 years, Hakka cuisine attempts to reform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ingratiating itself with people. College Students are participating in this trend, and have unique thinks different from middle and old generation. The study uses “The image of Hakka cuisine” questionnaire by cross-validated between literature reviews to discuss, and samples college students from 6 universities in Zhongli city. Then the study tries to analysis college students building image of Hakka cuisine by two way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Hakka cuisine habits and traditional or new image of Hakka cuisine in present, and generalizes conclusions of young generation’s cognition, habit of Hakka cuisine and the imag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ood of Hakka. By such conclusions, the study gives advices to the government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
關鍵字(中) ★ 客家飲食
★ 意象
★ 年輕世代
關鍵字(英) ★ Hakka cuisine
★ image
★ young generation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概念界定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意象的界定與應用 10
第二節 飲食文化 20
第三節 客家飲食文化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2
第四節 資料處理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0
第一節 樣本基本結構分析 50
第二節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消費習慣 51
第三節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 75
第四節 傳統與現代客家飲食意象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9
附錄 客家飲食意象調查問卷 121
參考書目 12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佩玉(2007)。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幼瑞(2010)。大專生之客家飲食消費忠誠度:以後堆為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2001)。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136-147。
王明珂(2003)。徘徊在漢與非漢之間:北川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載於何翠萍、蔣斌主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人類學組(頁59-10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王明智(2009)。客家健康飮食文化的新潮流: 以紫蘇與紅麴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機構研究計畫系列一,未出版,台北。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王增能(1995)。客家飲食文化。福州:福建教育。
丘桓興(1998)。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北京:商務印刷出版社。
古正宇(2011)。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古佳惠(2010)。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全中妤譯(2004)。Kittler, P.G., Sucher, K.P.著。世界飲食文化傳統與趨勢。台北:桂魯。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台北:智勝。
但紅燕(2011)。符號消費行為及其動因剖析。學術論壇,34(8),10-13。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金源(2004)。花蓮旅遊目的意象與旅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奇摩網站的旅遊社群使用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吳統雄(1984)。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台北:聯經。
李世暉(2008)。現代台灣客家飲食的文化研究─傳統料理與創意料理的界限。發表於海峽兩岸客家美食產業論壇暨美食大賽。
李伯黍等譯(1985)。Reber,Arthur S.著。心理學辭典。上海:譯文。
李明禹(1999)。台灣地區13-17歲靑少年飲食型態硏究。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岱樺(2009)。從飲食論述探討台灣當代飲食文化意涵-由九○年代末談起。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永博、沙潤(2010)。旅遊目的地意象研究進展與展望。旅遊科學,24(4),84-94。
周錦宏主編(2003a)。戀戀客家味-客家米食篇。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周錦宏主編(2003b)。戀戀客家味-客家醃製食品篇。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周錦宏主編(2003c)。戀戀客家味-客家料理篇。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林忠正(1996)。台灣區第三屆客家民俗文化大展。桃園:航金。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文化的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淑蓉(2006)。食物、記憶與社會生活:再探客家文化遺產。口傳與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客家族群記憶研究-子計畫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淑蓉(2007)。飲食文化篇。載於徐正光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52-178)。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1。
林麗樺(2009)。客家飲食意象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果實。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姚瓊珠(2011)。五色養生飲食在客家菜之應用研究。中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宛君、蔣憶德、林素一(2010)。大學生飲食行為、社會體型焦慮及自尊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48,103-121。
苗栗縣政府(1999)。苗栗縣客家文化園區規劃報告書。
徐秋霞(2003)。國中學生對客家節慶米食的認識及喜好之研究-以苗栗縣建國國中與照南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成鳶(2008)。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濟南:山東畫報。
張玉欣、楊秀萍(2004)。飲食文化綜論。台北:揚智。
張君培(2008)。社會工作者的貧窮意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志成譯(2009)。Gunther Hirschfelder著。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台北:左岸。
張典婉(2003)。來吃客家菜來聽客家事。載於客家飲食文化特輯(頁18-23)。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亭婷、張翰璧(2008)。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客家文化傳承:越南與印尼籍女性的飲食烹調策略。台灣東南亞學刊,5(1),93-144。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美鳳(2010)。台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維安(2006)。記憶、認同與族群-貳、族群記憶與台灣客家意識的發展。載於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族群記憶研究:子計畫四(頁30-49)未出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梁榮茂(2004)。台灣客家族群史-學藝篇。南投:台灣文獻。
莊英章(2003)。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載於客家飲食文化特輯(頁10-17)。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許木柱、簡美玲(1995)。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載於飲食文化綜論(頁55-80)。台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許哲嘉(2009)。療傷系玩具之意象認知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板(2002)。化邊緣為資源:台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載於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未出版,台北。
陳玫如(2009)。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對客家飲食文化的認知及飲食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傳康(1994)。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域分化和發展趨勢。載於王秋桂(主編),飲食文化綜論(頁129-151)。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文化飲食基金會。
陳墀吉、邱博賢(2002)。觀光意象與重遊意願之相關性探討-以A縣四大休閒農場地區為例。發表於再創觀光新顛峰(觀光Double)學術研討會。
陳麗華(1997)。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裡原漢族群關係探討。初等教育學刊,6,81-110。
傅仰止(1995)。台灣族群的意象與位階:比較他群和我群。發表於台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資料的分析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傅安弘、蕭靜雅、簡嘉靜(2009)。台灣北部大學生飲食行為之研究。民生論叢,1,41-61。
傅安弘、簡嘉靜(2009)。臺灣地區大學生屬性對營養知識、飲食態度與飲食行為之影響。台灣營養學會雜誌,34(4),142-154。
湯幸芬、吳禎、張俊彥(2007)。鄉村旅遊特產飲食消費動機與體驗。休閒與遊憩研究,1(2),113-136。
湯幸芬、蔡宏進(2005)。鄉村旅遊的社會影響,戶外休憩,18(1),73-96。
黃子玲(2011)。現代客家飲食之特色與推廣。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彥杰(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載於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80),台北。
楊昭景(2003)。客家飲食文化輯。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昭景(2005)。擺盪於傳統與創新之中-談客家飲食特色及發展方向。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1(3),25-32。
楊昭景、邱文彬(2005)。生存、覺知與存在:客家飲食內涵與發展。餐旅暨家政學刊,2(1),71-81。
楊曼華(2011)。世代對飲食文化意象與飲食行為之研究-以苗栗縣客家族群為例。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
溫麗榮(2010)。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建功國小三年級舞蹈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萬能中(1995)。飲食與中國文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
葉至誠、葉立誠(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葉韋岑(2008)。台北市客家餐廳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廖純瑜(2009)。由客家詞彙,探討台灣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載於苗栗市粄仔節-客家美食文化、客家美食創意產業學術研討大會手冊,苗栗。
趙居蓮譯(1998)。Ann L. Weber著。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
劉瑞琴(2009)。美濃客家菜餚文化之研究-以美濃三合院餐廳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1-136。
潘中道、胡龍騰(2010)。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
潘榮傑(1999)。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北西門町地區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之卿(2009)。山居歲月-新竹客家飲食文化及體現。餐旅暨家政學刊,16(4),353-377。
鄧雅文(2008)。客家飲食特色的市場導向與文化創新-以北埔地區餐飲經營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賴守誠(2006)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的重構:以台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國家與社會,1(1),167-213。
賴守誠(2007)。『客家菜』在台灣消費文化中的崛起與發展(1980 -2004):以大眾文化產品的報導與推薦為中心的探索。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95 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
賴守誠(2008)。客家地方食物特產、文化經濟與地方發展:以美濃粄條與新埔柿餅為例。發表於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
賴守誠(2009)。當代客家名菜的創生:以美濃野蓮的發展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研究報告成為,行政院客委會。
賴守誠(2010a)。地方食品特產與鄉村發展:以美濃粄條與新埔柿餅興起的個案為例。台灣鄉村研究,10,87-126。
賴守誠(2010b)。農村特色食品之形成與發展:以深坑綠竹筍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5,85-96。
簡麗如(2003)。產品之材料意象在感覺認知之研究—以桌燈為例。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魏麗華(2002)。客家民俗文化。台北:愛華。
羅永正(2008)。從台灣客家飲食文化資產初探簡易創造思考技法之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羅香林(1965)。客家史料匯編。香港:中國學社。
羅淑慧(1980)。臺灣大學學生飲食行爲之社會學調查硏究。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清俊(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打開天窗說量化。台北:威仕曼。
饒雅琳(2004)。大學校園意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英文部分:
Atkins, P. &Bowler, I. (2001). Food in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geography. New York: Hodder Education Publishers.
Baloglu, S & McCleary, K.W. (1999). 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4), pp. 868-897.
Baran, N. H. & Tarrant, S.M. (1982).Your food dollar money management. Household International, Prospect Height.
Barthes, R. (1961).Toward a Psycho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Food Consumption. Food and Culture(pp.20-27).New York:Rouledge.
Bartlett, Freseric C., (2003). Remembering: a study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黎煒譯。台北:昭明。
Boulding, Kenneth E. (1956).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runer, J. S. (1957). On perceptual readiness. Psychological Review, 64, pp.123– 152.
Crompton, J.L. (1979). 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at Image.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7 (4), pp. 18–23.
Esman, M. R. (1984). Tourism as ethnic preservation The Cajuns of Louisiana. Annals of Tourism Reaserch, 11, pp.451-467.
Fischler, C. (1988). Food Preference, Nutritional Wisdom and Sociocultural Preference.In Walcher, D. & Kretchmer,N.(Eds), Food, Nutrition and Evolution: Food A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 in the Genesis of Human Variability. New York: Masson Publishing.
Gade, D.W. (1994). Environment, culture and diffusion: the broad bean in Quebec. Cah. Geiogr. Quebec 38(104), pp.137-150.
Goody, J. (1982). Cooking, Cuisine and Clas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Soci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ndszuh, H. F. (2003). A survey on local food in tourism policies. Paper presented at 2003 Local food& tourism international conferernce, 173-179. Larnake, Cypru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Harris M. (1998). 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Hetherington,M.M.(1993). In what way is eating disorders in the eating disorde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pp.33-50.
Kershen, Anne J. (2002). Introduction: Food in the mirgrant experience. In Anne J. Kershen(Ed.) 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Hanpshire,England:Ashgate.
Kittler, P. G. and Sucher, K.P. (2000). Cultural food: traditional and trends. Belmont, CA: Wadswprth/Thomspon.
Kotler, P., Haider, D.H., Rein, I. (1993).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The Free Press.New York.
Levi-Strauss, Claude (1958).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Volume I. New York: Basic Books.
Levi-Strauss, Claude (1966). The Savage Mind. London: Wiedenfeld & Nicolson
Leyens J.P., Yzerbyt, V. &Schadron, G. (1994).Stereotype and cogni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
Lowenberg, M.E. (1970). Socio-cultural basis of food habits. Food Technology, 24, pp.27-32.
Martineau,P(1958). Martineau. The Personality of the Retail Stor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6, pp. 47–55.
Mintz, Sidney (1985).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New York: Penguin.
Mintz, Sidney& Du Bois, Christine (2002).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Eat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 31, pp. 99-119.
Mora, J.K. (1998). Understand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e and values, San Diego State Unversity, San Diego.
Muecke, MA. (1983). Caring for Southeast Asian Refugee Patients in the USA.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174(7), pp. 431.
Munn, N.D. (1986). The fame of gawa: a symbolic study of value transformation in a Massim (Papua New Guinea) socie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Myers, J.G. (1968). Consumer Image and Attitude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searc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Neumark-Sztainer, M., Story, C., Perry, A. &Casey (1999). Factors influencing food choices of adolescents: Findings from focus-group discussions with adolesc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99, pp. 929–937.
Ohnuki-Tierney, Emiko. (1993). Rice as Self.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elo, G.H. (1981).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nutrition educ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13, pp.2-8.
Randall, E & Sanjur, D. (1981). Food preferences—their conceptualization and relationship to consumption.Ecology of Food and Nutrition, 11(3), pp. 151-161.
Simoons, F.J. (1994). Eat not this flesh: Food avoidances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Madison: Univ. Wis. Press.
Simoons, F.J. (1998). Plants of life, plants of death. Madison: Univ. Wis. Press.
Sims, R. (2009). Food, place and authenticity: Local food and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experience. Journal of Substainable Tourism, 17 (3), pp.321-336.
Solomon, M.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buying, having, and being.Boston: Allyn & Bacon.
Story M., Neumark-Sztainer D., & French S.(2002).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eat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102(3), pp. 40-51.
Sutton,D.(2001.) Remembrance of repasts: an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memory. Oxford: Berg.
Tajfel, H. (1969). Cognitive aspects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5, pp.79-97.
Tajfel, H.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Toomy, Paul and M. (1986). Food from the mouth of Kirisha: Socio-Religious Aspects of sacred food in two Krishnaite Sects. In food, society, and culture, ed. Ravindra S.Khare and M. S. A. Rao, 55-83. Durham, NC: Carline Academia Press.
Wim Verbeke, Gisela Poquiviqui López, (2005) .Ethnic food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among Belgians and Hispanics living in Belgium. British Food Journal, Vol. 107 Iss: 11, pp.823 – 840.
Xu, J., Shim, S., Lotz, S. &Almeida, D. (2004). Ethnic identity, socialization factors, and culture-specific consumption behavior. Psychology & Marketing, Vol. 21(2): 93–112.
指導教授 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12-11-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