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306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3.146.221.204
姓名 陳文姬(Wen-gi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台灣客家意象之實證研究-族群之組間與組內的差異分析
(An Empirical Study on Taiwan Hakka image –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Ethnic Groups)
相關論文
★ 屏東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 親子語言互動對客語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基隆地區國小學生為例★ 客家地區學童家庭金錢教養與金錢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國小為例
★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桃園縣國小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之成效-政策行銷的角度
★ 非營利組織推動客家社區營造之研究—以東勢庄文化協會為例★ 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 客家族群的家庭價值觀和網絡類型之實證研究:族群之組間與組內的差異分析★ 聯合社區建構效應之社會網絡分析-以桃園縣龍潭社區為例
★ 清代臺灣北部霄裡地區客家七姓移墾之研究★ 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土城桐花節
★ 客家族群教養觀之世代差異:生態系統理論觀點★ 當族群文化遇到基督信仰:三位客家婦女的敘事分析
★ 客家地方特色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楊梅秀才茶為例★ 桃園濱海客家文化之研究-以新屋永安漁港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客家人傳統上具有「勤儉」、「硬頸」、「刻苦耐勞」、「團結」、「重教育」等諸多美譽,眾所皆知且為人稱道。族群意象或刻板印象容易影響到族群認同意願,正面的族群意象是一種護身符,負面的族群意象則很容易成為一種負擔。本文以「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為研究標的,探討:1.外界及相關文獻中對「客家意象」之論述。2.驗證比較國內各族群間之行為態度。3.客家族群內部之差異探討。4.分析描繪客家圖像。經研究發現:
一、在金錢行為與態度上:客家族群統計數據介於大陸各省市及閩南族群之間,比較接近閩南族群,與大陸各省市族群有顯著性差異。都市、60年次〈含〉後世代、高學歷之客家族群之金錢行為態度與城鎮偏鄉、59年次〈含〉前世代客家族群有顯著性差異。
二、在教育價值上:閩南及客家族群最重視找到好的工作,大陸各省市族群最重視學習做人處事;而在教育態度方面,客家族群最重視男女孩應有專科以上之教育程度,其次為大陸各省市族群,閩南族群居末。己身教育程度較高之客家族群更加重視子女之教育與低學歷之客家族群教育態度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三、在人際信任網絡方面:客家族群在人際關係、溝通網絡上數據最高,其次為閩南族群,最末為大陸各省市族群;而大陸各省市族群在人際信任數據最高,客家族群居中,閩南族群最低,綜合觀之以客家族群數據最高、大陸各省市族群居次、閩南族群最末。另外組內在人際信任及溝通網絡上,不同世代及不同學歷之客家族群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四、在公共參與上:從整體數據觀之以大陸各省市族群最高、客家族群次之、閩南族群居末。而在組內,南北區域、都市偏鄉客家族群雖有差異、但仍以不同世代、不同學歷之客家族群出現顯著性差異。
五、本研究所呈現的事實是,在台灣客家族群是一走中間價值行為的族群。
筆者建議:客家族群之核心危機在客家文化的消失及隱形化。在年輕世代身上已看不到客家元素(隱形化、對客家文化事務認同已消散褪去),如何加強年輕世代對客家之認同是當務之急,值得客家行政相關單位深思重視!
關鍵字:客家意象、刻板印象
摘要(英) Abstract
Traditionally, the Hakka people have won a plenty of good names and praises, i.e. thrifty, hard neck, hardworking, unity and education orientation. It is known from the past in the history of few thousand years that the Hakka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ll dynasties. Nevertheless, in Taiwan, the Hakka were subjected to discrimination in the past. Stereotypes and stigma imposed on the Hakka may be even worse. Ethnic imagery or stereotypes would easily affect the willingness to have ethnic identities. Positive image of ethnic groups is a kind of talisman; negative ethnic image is very likely to become a burden.
This study is to use the “basic survey data of Taiwan Social Change" as research subject, exploring 1. the discourse of the Hakka image from outsiders and literature. 2 the ver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behavior and attitude between the various ethnic groups. 3, the differences in inner Hakka ethnicity. 4. the analysis and depiction of Hakka imag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1. At the aspect of money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statistically, the Hakka ethnic group is comparability close to the Minnan, but significantly distinctive from some other ethnic groups in various mainland provinces. In views of money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and demoted townships, the intellectual Hakka in the generation after 1971 (included)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tion before 1970 (included).
2. At the aspect of the value of education: both the Minna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put an emphasis on finding good job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for ethnic groups in mainland provinces and cities are to learn how to deal with people properly; in views of educational attitudes, the Hakka ethnic group would put more stress on their sons and daughters to receive college education or higher; followed by the ethnic groups in the mainland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Minnan would pay less concern about it. The Hakka ethnic group with higher educatio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 education is mo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form the Hakka ethnic group with lower education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attitudes.
3. At the aspect of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in networks: The Hakka ethnic group has high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ollowed by the Minnan group; the ethnic groups in mainland provinces are lower. Nevertheless, the ethnic groups in mainland provinces have higher interpersonal trust; it next goes to the Hakka group and then the Minnan group, the lowest. In views of data, the Hakka group is highest; the ethnic group in mainland provinces is next; the Minnan group is the lowest. In view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Hakka with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4. At the aspec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views of the overall data, we found in this item that the ethnic groups in mainland provinces ar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Hakka group; the Minnan group is the lowest.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within the Hakka group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Southern region, urban or remote township;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akka group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5.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acts that the Hakka people in Taiwan takes a medium value on behavior.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the core crisis of the Hakka group is the loss and invisibility of the Hakka culture. I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Hakka elements have been less seen (i.e. invisibility of the identity of Hakka cultural affairs, gradually dissipated and fad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in terms of the Hakka identity is a top priority for the Hakka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o deal with.
Keywords: Hakka image, Stereotype
關鍵字(中) ★ 刻板印象
★ 客家意象
關鍵字(英) ★ Stereotype
★ Hakka image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次 iv
表 目 次 v
圖 目 次 v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客家意象 7
第二節 族群性格 8
第三節 刻板印象 11
第四節 文化變遷與世代差異 15
第五節 相關實證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假設 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流程 3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資料 36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3
第一節 金錢行為與態度 43
第二節 教育價值態度 70
第三節 人際信任與網絡 81
第四節 公共參與 104
第五節 組間及組內分析結果 126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5
第二節 政策及研究建議 138
參考文獻 139
一、中文部分 139
二、英文部份 144
附錄一、台灣社會變遷調查2010 六期一次問卷I 綜合問卷 145
附錄二、選取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10 六期一次綜合問卷分析題型 168
附錄三、本研究經統計檢定分析數據 172
附錄四、依統計檢定數據轉換之★數統計表 17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書籍
王 沛,(刻板印象的社會認知研究述論),《心理科學》22(4), 民國88年,頁342-345。
江運貴,(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文化,民國87年,頁199。
李逢蕊,(客家人界定初論),刋載於《客家雜誌》,第26期,民 國78年。頁44-48。
周婉窈,(「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史研究),刋載 於《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代序》。臺北:允晨,民國92年,頁1-14。
林光華,(客家精神的再商榷),刋載於《客家雜誌》,第17 期,民國80年。頁6-7。
林忠正、林鶴玲,(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刋載張桂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公司,民國92年,頁101-160。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民國89年,頁127-167。
胡希張、莫日芬、董勵、張維耿,(客家風華),廣東人民出版社,民國86年,頁149。
范振乾,(存在才有希望),台北市:前衛出版社,民國91年,頁212-213。
高木桂藏著、沙子芳譯,(硬頸客家人)。臺北:世茂出版社,民國95年,頁24-25。
高木桂藏著、陳蒼杰譯,(由客家了解亞洲),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90年,頁201-202。
張維安,(韋伯論社會科學之價值中立),張茂桂主編,翟本瑞、張維安、陳介玄合著。《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巨流,民國78年,頁7-40。
陳運棟,(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刊於《客家學研究導論》,徐正光編,臺北:正中,民國80年,頁15。
(客家人),臺北:聯亞,民國67年,頁9-23。
陸谷孫,《英漢大辭典》,台北:東華,民國81年。
曾逸昌,《客家通論》,苗栗頭份,民國94年,頁21-56。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公司,民國83年。
黃秋芳,《台灣客家生活紀事》,台北:台原出版社,民國82年。
黃囇莉,(機器人vs.芭比娃娃—性別刻板印象),載於黃囇莉主編,《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卅家長解惑手冊》,台北:女書文化,民國88年,頁9-25。
彭瑞金,(從族群特性看客家文學發展),刋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台北:正中書局,民國91年,頁146。
楊亞平、王沛,(刻板印象的理論與研究方法綜述)《教育學》,民國97年,頁1。
楊懋春,(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格),刋載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臺北:桂冠,民國77年,頁133-148。
楊長鎮,(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刋於《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台北:正中書局,民國91年,頁184-197。
劉還月,《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常民文化,民國89年,頁340-341。
鄧榮坤,(客家風情:客家人無奈的遷徙行動)刋載於《客家雜誌》,第26期,民國78,頁14-19。
黎登鑫,(堂堂圴做個客家人),刋載於《客家雜誌》,第17 期,民國80年。頁38-39。
鍾達明,(談客家人的勤勞與休閒),刋載於《客家雜誌》,第22期,民國78年,頁58-60。
鍾肇政,序,刊於《客家人》,陳運棟編,臺北:聯亞,民國67年,頁1-3。
鍾鐵民,《發展客家新文化》,台北:臺原出版社,民國90年,頁51-52。
譚光鼎,(族群關係與國小社會科教學—一個多元文化課程的設計與實驗),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第九卷第二期,民國90年,頁147-164。
Basow, S.A.著(1996)。兩性關係 性別刻板化與角色(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劉秀娟、林明寬譯)。台北市:揚智文化(原作1992年出版)。
Smith,E.R. & Mackie,D.M.(1996)Social Psychology. Worth Publishers,Inc.莊耀嘉、王重鳴譯(民國90)。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
期刋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民國94年,第18期,頁117-156。
王叢桂、羅國英(2008),「華人對情緒智能與人情世故的認知:性別與世代的差異」,應用心理研究,第39期,頁215-251。
田蘊祥(2007),「世代因素對公務人員工作壓力影響之實證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9期,頁61。
李美枝(1979),「臺灣、香港國小學童的競爭與合作行為」,中華心理學刊, 21(1),頁27-33。
沈其泰、黃敏萍、鄭伯壎(2004),「團隊共享心智模式與知識分享行為:成員性格特質與性格相似性的調節效果」,管理學報,第21卷,第5期,頁553-570。
林正慧(2005),「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舘學術集刊,第10期,頁3。
孫榮光(2010),「負面客家形象的建構:以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為例」,復興崗學報,98期,頁139。
張維安(1995),「臺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收錄於《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行政院文建會,頁381-399。
張維安(2005),「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新客家研究專輯,思與言第43卷第2期,頁1-10。
張維安、王雯君(2005),「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新客家研究專輯,思與言第43卷第2期,頁43-76。
莊雅仲(2010),「有『夢』最美:族群認同與承認政治」,臺灣人類學刊 8(2):3-35,頁14。
許功餘(2007),「華人性格與行為之關連性的內隠理論及其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7期,頁3-80。
郭 貞(1995),「世代分析在傳播行為研究中之應用」傳播研究簡訊第1期,頁1。
陳佳君(2008),「論意象連結之媒介」,中華學術年刋第30期(春季號),頁251。
李美枝(2003),「台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0期,頁42。
陳泓予(2011),「女性消費者對銀行授信業務刻板印象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修平學報, 第22期,頁87-88。
陳憶寧(2011),「探索政治議題感知的世代差異-一個媒介效果的觀點」,臺灣民主季刋,第8卷,第2期,頁139-81。
陳麗華(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刋,第9卷,3期,頁423-447。
傅仰止(1995),「台灣族群的意象與位階:比較他群和我群」,台灣地區社會意象調查,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83年7月定期調查報告。
楊亞平、王沛(2008),「刻板印象的理論與研究方法綜述」,教育學,頁1。
董淑鈴(2004),「刻板印象在諮商中的意涵與影響-以種族和性別刻板印象為例」,輔導季刋,第40卷第2期,頁16。
劉千嘉(2011),「臺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通婚:社會界線的世代差異」,人口學刋,第42期,頁115-153。
劉純杏(2001),「客家文化負面印象之辯解」,行天宮人文發展中心通訊,1期,頁16-30。
劉煥雲(2003),「台灣客家學初探」,漢學論壇,第2輯,頁128-139。
蔡秀涓(2004),「世代因素對公務人員工作價值觀影響之實證分析:以考試院暨所屬機關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18期,頁41-67。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雨生、陳怡蒨(2009),「跨族群婚之代間影響與變遷」,臺灣社會學刋,第42期,頁1-53。
蘇國賢、喻維欣(2007),「台灣族群不平等的再探討:解釋本省/外省族群差異的縮減」,臺灣社會學刋,第39期,頁1-63。
學位論文
古正宇,「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0年。
古佳惠,「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1895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9年。
田蘊祥,「公務人員工作壓力之世代差異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
朱蘭慧,「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0年。
吳珮竹,「性格特質對地方連結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0年。
李靜婷,「台灣選民政治認同之世代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9年。
林信丞,「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7年。
林彥亨,「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
林惠珊,「 客家文學中的女性形象與主體敘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9年。
林慶信,「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民國92年。
邱炳進,「公共宣導與形象塑造之研究-警察學校專五期、甲種班119期招生宣導效果案例」,私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民國76年。
邱蜀娟,「性別刻板印象威脅與自我設限」,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4年。
姜如珮,「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
徐幸君,「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0年。
徐聖筑,「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6年。
徐鳳吟,「性別刻板印象對玻璃天花板知覺程度之影響」,私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7年。
張君培,「社會工作者的貧窮意象」,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8年。
許迪翔,「不同世代之工作價值觀、工作態度及其關聯性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
陳玲玲,「政黨電視競選廣告對政黨形象塑造之研究-以2001 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私立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1年。
黃琬喬,「尋找客家影像:台灣電影中客家族群表現與形象分析研究(1973-200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9年。
楊儒源,「台灣地區族群的職業隔離及流動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6年。
溫麗榮,「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建功國小三年級舞蹈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9年。
蔣逸青,「群際接觸對登陸台灣人當地化之影響:以東莞及上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8年。
蕭仁釗,「負向生活事件因應歷程中性格與族群因素之影響-以客家族群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民國89年。
謝杏慧,「公務人員世代差異對政府再造計畫之認知研究---以台北市及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8年。
謝晉榮,「國中學生的科學家性別意象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8年。
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簡介。2011.8月7日,取自http://www.ios.sinica.edu.tw/sc/cht/home.php。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9年客家人口調查。頁196-197。2011.11月20日,取自http://www.hakka.gov.tw/
二、英文部份
Basow, S. L.( 1992 ). Genderstereotypes and roles, California :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
Bodenhausen, G. V.(1988). Stereotypic biases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 and
memory: testing process models of stereotype u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 726-737.
Brown, R. P. & Pinel, E. C.(2003).Stigma on my mi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experience of stereotype threa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 626-633.
Devine, P. G. (1989). Stereotypesand prejudice: 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P5-18
Leyens, J.P., Yzerbyt, V. & Schadron, G.(1994).Stereotypes and sociai
cogni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Mannheim, K. (1997).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276-322. London: Routledge and Legan Paul.
Schneider D. J. (2004). The psychology of stereotyping. New York : The Guilford
Press.
Solomon, M.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Prentice-Hall, Inc.
S.T.Fiske,”Categorical and Contextual Bases of person Memory and
Stereotyp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8,36,778-793
Steele, C. M. & Aronson, J.(1995).Stereotype threat and the intellectual test
performance of African Americ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5), 797-811.
指導教授 陳欽春、鍾國允
(chin-chun Chen、kuo-yun Chung)
審核日期 2012-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