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730601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18.191.195.110
姓名 邱郁芬(Yu-fen Ch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策略之研究-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例
(The Research of Hakka Cultural governance Strategies in Taipei City -The case study of Hakka Cultural Theme Park-)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北市之客家族群大多屬於二次移民,因其位處都會區屬性,「隱形化」之趨勢一直被許多客家研究學者認為是客語能力流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客家族群遷移源流與發展,並依據臺北市客家文化政策論述其客家文化治理現況,且以2011年10月15日開園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做為平臺,具體描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臺北市客家社團間協力互動之文化治理模式,透過此一文化治理模式,分析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之方式與可行之策略。研究發現包括:(1)對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文化意象」、「文化建構」、「文化推廣」與「文化服務」治理看法態度上,不同族群間雖具有顯著之差異,但多抱持肯定之態度。(2)臺北市客家文化政策目標可透過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空間實踐,並形成了臺北市推動客家文化政策與客家社團、所屬教育中心班別等協力合作之文化治理新模式。(3)以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流動之空間文化形式,貼近常民生活,使臺北市的居民們與這個空間重新產生關連,有效推廣客家藝文活動。(4)透過文化展演、研討會、主題活動等多元發展途徑讓更多的人認識客家,愛上客家,但唯有以客家文化為導向的文化形式再生與發展,才是讓整個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永續經營的關鍵。
摘要(英) The majority of Hakka immigrant popula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Taipei City, is due to secondary migration. The scholars of the Hakka study point out that the “concealment” is the main factor to cause the loss of the speaking ability among the Hakka peopl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diaspora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kka population in Taipei City.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Hakka cultural policy of Taipei City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Hakka cultural policy, in which includes the case study of the Taipei Hakka Cultural Theme Park for describing the mode of cultural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theme park and the Hakka associations of Taipei City. Furthermore the study tries to find the feasibility of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strategy through analyzing the mode of cultural governance of the Taipei Hakka Cultural Theme Park.
This resear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People with different ethnic background obviously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cultural imagery”,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cultural popularization”, and the “cultural service” of the Taipei Hakka Cultural Theme Park. However, most of the people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se policies.
2. The Taipei Hakka Cultural Theme Park can function as the locale to fulfill the cultural policy of Taipei City. In addition it forms a new mode of cooperation among the cultural policy, the Hakka associations and its subsidiary education center in Taipei City.
3. The arts activities of the cultural policy of Taipei City meet people’s need of ordinary life; thereby, the theme park provides a cultural space to re-connect the Hakka events for the citizens of Taipei city.
4. The approaches of cultural displays, conferences, theme activities, and other diversification invite more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favor the Hakka affair. Only if the re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mode are led by the Hakka culture can become the ke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aipei Hakka Cultural Theme Park.
關鍵字(中) ★ 隱形化
★ 臺北市客委會
★ 客家文化
★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 客家文化治理
關鍵字(英) ★ Hakka Cultural
★ concealment
★ Hakka cultural governance
論文目次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客家文化治理之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公共服務精神 15
第二節 治理之意涵與趨勢 18
第三節 文化治理看臺北市客家文化發展趨勢 26
第三章 家人在臺北 47
第一節「臺北客家人」的行腳歷史─清朝至日據時期 47
第二節 臺北客家分布 56
第四章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個案析探 65
第一節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現階段規劃 65
第二節「臺北市客家主題文化公園」營運管理規劃分析 71
第三節 臺北市客家主題公園之空間與文化治理概念 76
第五章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文化治理之實證分析 95
第一節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文化建構對象 96
第二節 客家文化活動之治理規劃與實踐 141
第三節 公私協力治理之社會網絡分析 157
第四節「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SWOT分析 18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85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8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93
參考文獻 199
附錄 21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2008臺灣Go Far(2009)。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11年8月31日,
取自:http://theme.cepd.gov.tw/gofar2008/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2003)。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臺北:中央研究院。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書局。
尹章義(2003)。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
卞鳳奎(2006)。臺北區客家族群史。臺北: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王志弘(2003)。臺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 121-186。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Mike Crang,(1998)著。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
王治河(1996)。傅柯的系譜學,哲學雜誌,15,44-69。
王嵩山(2002,6月)。「客人之家」:文化園區的流離視野。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公共事務委員會。
丘昌泰(2009)。臺灣客家的社團參與和族群認同。載於江明修、丘昌泰(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4-23頁)。臺北:智勝。
史美強、謝百傑(2010)。公共管理:變革與發展。載於林水波、林皆興、李柏諭(主編),都會網絡治理課責之探討,公共管理的便革與創新研討會。臺北:巨流。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1996)。臺灣通信: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遠流。
仲摩照久主編、葉婉奇翻譯、陳阿昭、陳靜芳編述(2001)。北臺灣文史踏查。臺北:原民文化。
任雲楠(譯) (2008)。公共行政比較分析。臺北:國立編譯管與韋伯文化合作翻譯發行(B. Guy Peters)。
全球客家郵報,2011。第112期,100年9月1日
全球客家郵報,2012。第114期,101年3月1日
朱立倫(2009)。優質公共服務─「桃園驚豔」新政新領航。研考雙月刊,33(5),11-17。
朱武獻(2001)。推動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實例暨契約參考手冊,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五南。
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
江明修、梅高文(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85,8-10。
考試院(2010)。公共治理。臺北:考試院。
自來水博物館,2011年9月11日,取自:http://waterpark.twd.gov.tw/museum/museum.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2011年10月11日,取自: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1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7 )。九十六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11 )。99年臺灣客家人口調查。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纂( 1990 )臺北:行政院研考會出版,臺中:晨星。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 )。挑戰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中杰、范鳴珠(2007)。客家族群在地社會。載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臺灣與全球的經驗(269頁)。臺北:智勝。
吳文彥、謝宏昌(2002)。都市治理研究的典範移轉現象之探討。公共事務評論
吳定(1995)。公共政策。臺北:華視教學部。
吳定(2006)。公共政策辭典(三版)。臺北:五南。
吳定etal.(2009)。行政學析論。臺北:五南。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五南。
吳珊昀(2006)。公設財團轉型之研究,摘要。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吳英明(1998)。公共管理三P原則-以BOT為例。載於黃榮護(主編),公共管理(585-632頁)。臺北:商鼎文化。
吳敏賢(2011)。公私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治理之研究:以花蓮縣富源社區為例,摘要。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吳泰成、周威廷(2011)。公部門推動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架構芻議。研考雙月刊,283,113-119。
吳學明(2007)。臺灣客家研究。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45、56-58頁)。臺北: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吳瓊恩(2007)。建構「無預謀的行政倫理」:新公共服務五對概念的比較與檢驗。公共行政學報,23,5。
吳瓊恩、李允傑、陳敏薰(2006)。公共管理(再版)。臺北:空大。
吳瓊恩、周光輝、魏娜、盧偉斯(2004)。公共行政學。臺北:智勝。
李宗勳(2005)。協力夥伴跨域治理的挑戰與機會--以社區風險治理為例。警政論叢,5,1-41。
李宗勳(2007)。從「新公共服務」及「組際學習」新視野檢視臺北市社區、學區安全聯防行動方案。國改研究報告。2011年9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581
李宗勳etal.(1999)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載於詹中原(主編),新公共管理(23、39-70頁)。臺北:五南。
辛晚教(1998)。地方設置客家文化園區可行性研究。臺北:文建會。
辛晚教(2003)。全球化趨勢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策略之研究。臺北:經建會。
林一雄(1988:53)。臺北城的客家村。客家風雲(5) ,53。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臺北:五南。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臺北: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1982)。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修合(2010)。市中心區文化導向的都市再生:以臺中市博物館綠園道專區為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桓(2005)。公設財團法人之研究(REDC-RES-093-002)。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未出版。
周維萱(2009)。美國族群關係模式之分析─從美國國家建構及國家核心價值談起。載於洪泉湖、劉煥雲(主編),多元文化、文化產業與觀光。臺北:揚智。
邱秀宇(2009)。政府政策行銷策略成效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活動為例。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未出版,桃園縣。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果實。
邱榮裕(2011)。傳承與創新─臺北市政府推展客家事務十週年紀實(民國88年至98年)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未出版。
雨青(1998)。客家人尋根。臺北:武陵。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80、109-128頁)。臺北:巨流。
紀俊臣主持(2001)。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報告(RDEC-RES-090-019),未出版。
俞可平(1999)。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 27: 106-107,香港。
俞可平(2003)。全球化: 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富峰‧蔡昭民(2005)。公私合營共創雙贏-高雄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民營化,社區發展,108,36。
范姜瑞(2011)。臺北市客家主題公園秘辛。客家,245, 42-45。
夏鑄九、王志弘(譯)(1993),Allen Scott.etal著。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
孫本初(1994)。非營利組織性質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對象。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孫本初(2006a)。新公共服務(NPS)對後官僚時期改革主張的啟示。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 NSC92-2414-H-004-012),未出版。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孫本初(編),179-183頁。臺北:一品。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詮季刊,22,95-108。
孫善豪(譯)(2000)。重返政治(Die Wiederkehr der Politik), Eppler, Erhard.著(1998)。臺北:聯經。
徐正光(2007)。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全球客家研究的發展與現況。2011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ihakka.net/hakka2007/%E5%B0%88%E9%A1%8C%E5%A0%B1%E5%91
%8A/%E5%B0%88%E9%A1%8C%E5%A0%B1%E5%91%8A-%E5%BE%90%E6%AD%
A3%E5%85%89.pdf
徐正光編(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徐吉志、周蕙蘋(2006)。都市治理之基本意涵與發展。載於紀俊臣(編)都市及區域治理(15頁)。臺北市:五南。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2000)。公共政策。臺北:空大。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馬英九(2006)。臺北區客家族群史。臺北: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
張二文(2002)。日治時期花蓮地區客家移民的分布。載於客家文化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223-259。
張春蘭、張雅雯(2005)。用時間地圖分析近十年臺灣人口的空間變遷。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臺北:內政部,D4-1~D4-16。
張哲堯編(1999)。公共財與受益者付費問題。臺北:中國經濟月刊社。
張容嘉、張維安(2010)。客家文化園區政策分析:文化與產業結合的願景思維。客家公共事務學報 創刊號:32-50
莊宜縈(2011)。建立與維繫公私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多於個案分析,摘要。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資源(2011)。淡新檔案。2011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frameset.jsp?c1=%E8%87%BA%E7%
81%A3%E5%A4%A7%E5%AD%B8%E5%9C%96%E6%9B%B8%E9%A4%A8&c2=%E6
%B7%A1%E6%96%B0%E6%AA%94%E6%A1%88&doTreeView=true
陳宗仁、黃子堯著(2008)。行到新故鄉。臺北:臺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
陳其南、申學庸(2000)。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智勝。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巨流。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瑞興。
陳建元(2010)。變遷的公共財理論與都市治理結構:從新古典到制度經濟學之引介。地理學報,58,65-88。
陳恒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商鼎文化。
陳恒鈞(2010)。參與治理市趨勢?或是迷思,載於考試院(編)公共治理(238頁)。臺北:考試院。
曾惠祺(2008)。一個客家宗族的定根與發展--楊梅陰影窩陳家的案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賀伯芬(2011)。亞洲四小龍公民社會組織的國際化網絡初探。城市學學學刊,2(1), 1-29。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420-421。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刊於蕭新煌(編)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1-82頁)。臺北:巨流。
曾漢珍(2002)。客家社區營造課題與策略之研究。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公共事務委員會。
黃俊龍(譯)(2003) 。公民身份。臺北:巨流。(Faulks, Keith, 2003)。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黃義(2008)。客家文化季刊,23,47。 2011年10月2日,取自:
黃麗美(2009)。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載於吳定etal.(編)行政學析論(471-473頁)。臺北:五南。
楊友仁(譯) (1999), John Friedman(1999)著。東亞及東南亞城市治理體系,城市與設計學報,7、8:45-55。。
楊長鎮(1993)。對「重建臺灣人性的多族群社會」之我見。客家雜誌,43,16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
葉至誠、葉立誠(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葉家楠(2005)。政府再造之落實:新治理與新公共服務觀點。臺灣經濟論衡,,3(4), 27-51。
詹中原(2009)。全球化與公共治理。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載於吳定etal.(編)行政學析論(400-401頁)。臺北:五南。
詹鎮榮(2010)。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從「組織形式選擇目的」到「組織最適誡命」。中研院法學期刊,6,1-55。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
廖倫光(2006)。臺北縣汀州客尋蹤。臺北縣政府文化局,臺北:前衛。
廖晨佐(2008)。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臺北市通化街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管健(1995)。隱忍客家成「隱形」。客家雜誌,66,34-36。
臺北市工務局─臺北市活化淡水河系生活網,2011年9月11日,取自: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57583&ctNode=6089&mp=100039
臺北市文山區公所─景美地名由來 ,2011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wsdo.taipei.gov.tw/ct.asp?xItem=36952&CtNode=4763&mp=124121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3)。臺北市發展史(4)。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北市客委會(2008)。臺灣客家產業都心計畫。97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hakka.taipei.gov.tw/01hot_news/news-1.asp?id=20080924000001&currPage=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2011年11月20日,取自:
http://www.thcp.org.tw/index.php?routing=Index&action=index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2002),北市馬英九市長上任滿四年「重要客家事務施政成果」。客家(149),70-71。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2004)。臺北市南昌街和同安街客家族群遷移史研究案,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2009)。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營運管理研究規劃案。臺北:博瑞歐媒體整合有限公司,未出版。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2005)。臺北市通化街路史家族群遷移史研究案,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2011年9月11日,取自http://pkl.taipei.gov.tw/ct.asp?xItem=112461&CtNode=8915&mp=106011 2011/5/16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大安森林公園,2011年9月9日,取自:http://pkl.taipei.gov.tw/ct.asp?xItem=136557&CtNode=8968&mp=10601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2011年9月11日,
取自http://www.riversidepark.taipei.gov.tw/sp.asp?xdurl=LBS_public/public_LP.asp&su
gCat_type=A0002&item_type=0&item_count=3&item_order=1&spctNode=7189&s
how_cat=Y&mp=106035&filter_ictunit=6445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01)。臺北市客家人口暨客家產業調查研究案,故鄉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未出版,臺北市。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1985)。臺北縣志:開闢志, 5,35。臺北縣文獻會。
趙忠傑(2009)。公共管理新解。臺中:博明。
劉紀雯線上課程說明,取自2011年12月10日http://www.eng.fju.edu.tw/crit.97/cultural_studies_97.htm
劉還月(2000)。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
潘朝陽、邱榮裕( 2004)。客家風情─移墾、產業、文化。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
潘錫堂(2010)。島內擬推文化治理開創黃金年代。2010年6月5日海峽導報。
蔡珊珊(2003)。博物館公辦民營以委託基金會營運模式之研究:以臺北當代藝術館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14,未出版,嘉義縣。
論後設語言之分析。哲學與文化,36(1),121-139。
鄭武國(譯)(1999)。第三條路。臺北:聯經。(Giddens, Anthony, 1999)。
鄭美華(2008)。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111-159。
鄧南光etal.(2000)。臺北老地圖散步。臺北:大地。
閱讀臺北493期,2011年9月11日,取自:
蕭新煌、黃世明(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527。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鍾丰秀(2008)。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營運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韓保中(2006)。公民社會觀點之民主行政理論─以Denhardt新公共服務論為主
韓保中(2009)。新治理的行政倫理意象民主行政理論:新公共服務
魏道明(2000)。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萬芳醫院為例,摘要。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秀芝譯(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臺北:五觀藝術管理。(Ruth Rentschler編)。
貳、英文部份
Andalleb, S. S.,(1995). Dependence Rel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International in Marketing Chann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 , 157-160.
Bellon, C. J., & Goerl, G. F.(1992).Reconciling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Democra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2(2), 131-132.
Dahl, Robert A. (1961).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nhardt, Robert B., & Denhardt, J. V.(2000). The New Public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6), 549-559.
Denhardt, Robert B. , & Denhardt, J. V.(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 New York:M. E . Sharpe.
Edwards III, G. C. (1980) ,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D. C.:Congressional Press.
Evans, P. B.(1997), Introduction:Development Strategies Across the Public- Private Divide, in P. Evans(ed.), State- Society Synergy: Govern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pp. 1-10).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unter, Floyd.(1953).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 A Study of Decision Makers.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Kooiman, J.(ed.)(1993), Modern Government:New Government Society Intera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 Ltd.
Massey, Douglas(1998).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Migaration in Comparativ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4, 383-413.
Mazmanian, D. H. and P. A. Sabatier(1983). Implemenation and Public Policy. Glenview, III.:Scott, Foresman.
Molotch(1976).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2): 309-332 .
Mollenkopf, J. H.(1983), The Contested City. Princeton, New York: University of Princeton Press.
Nakamura, R. T. and F. Smallwood(1980).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ation.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Osborn, S. P .(ed.)(200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Routledge.
Ostrom, E.(1997). Crossing the Great Divided:Coproduction, Synergy, and Developmeny, in P. Evans.(ed.), State- Society Synergy:Govern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pp. 85-118).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ierre ,J . and B. G. Peters(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pp. 48-49),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Perri 6, D . Leat, K. Seltzer, & G. Storker, 2002, 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pp. 6-8). London: Palgrave. Pollitt, C. And Colion Talbot.
Putnam , R. D.(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 rospect, 13, 35-42.
Rhodes, R. D.(1993),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pp. 652-667), Political Studies,XLIV.
Rosenau J. N. and E. Czempeil (1992),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muelson, P. (1954)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 36(4) ,387-389.
Smith ,T. B.(1975). The Policy Implemenation Process, Politicy Science, 4 , 197-219.
Stone, C. N.(1989). Regime Politics: Governing Atlanta, 1946-1988.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Williams, Raymond.(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2-6-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